新亚强(603155)机构评级
近一年内

新亚强(603155)评级报告详细查询
新亚强
(603155)
流通市值:40.23亿 | | | 总市值:40.23亿 |
流通股本:3.16亿 | | | 总股本:3.16亿 |
点击报告标题可查看报告摘要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2023-04-26 | 国金证券 | 王明辉,陈屹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新亚强(603155) 业绩简评 4月24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以及2023年1季报,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1.34亿元,同比+28.82%,净利润3.02亿元,同比-5.55%。2023年1季度实现营收2.27亿元,同比-31.12%;归母净利润5500万元,同比-42.59%,业绩符合预期。 经营分析 公司核心产品销量保持稳定,原材料和价格同比回落。公司核心产品功能性助剂、苯基氯硅烷2022年分别实现销量10931吨、2710吨;报告期内,公司功能性助剂价格为7.92万元/吨,同比+22.79%,苯基氯硅烷产品价格为5.58万元/吨,同比+1.97%。原材料方面,公司原材料三甲基氯硅烷价格为3.54万元/吨,同比+57.33%,氯化苯价格为7300元/吨,同比-3.95%。2023年1季度,公司功能性助剂产品价格为7万元/吨,同比-9.79%,苯基氯硅烷价格为4.51万元/吨,同比-20.88%;原材料方面,三甲基氯硅烷价格2.68万元/吨,同比-10.37%,氯化苯5300元/吨,同比-32.05%。 六甲基二硅氮烷、乙烯基双封头应用范围不断拓宽。六甲基二硅氮烷作为稳定剂用于锂电池电解液,可以改善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性能,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宽,此外,公司电子级六甲基二硅氮烷的投产和销售,公司的盈利结构将持续优化。乙烯基双封头方面,乙烯基双封头主要作为封头剂用于生产高温硫化硅橡胶、加成型硅橡胶、硅凝胶和乙烯基硅油等系列产品。 苯基氯硅烷扩产,并向下游延伸。苯基氯硅烷方面,公司苯基氯硅烷装置经历了技改,整体产量有所提升。长期来看,公司从苯基氯硅烷产品向下一步延伸至苯基树脂、苯基硅油和苯基硅橡胶,伴随着公司苯基氯硅烷下游产品的投产,公司产业链将进一步延伸,有利于长期成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考虑到公司产品价格下跌,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2.87、3.39和3.95亿元,EPS分别为1.27、1.50和1.75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19.72X、16.73X和14.3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价格下行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新项目进度不达预期。 |
2022-09-06 | 天风证券 | 唐婕,张峰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新亚强(603155) 新亚强发布2022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5亿元,同比增长60.56%;实现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30.23%;其中Q2实现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52.1%,环比增长2.13%,实现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增长25.44%,环比持平,Q2收入、利润体量同比快速增长。 Q2功能性助剂量价齐升贡献增量,苯基氯硅烷以价补量收入下滑 公司公告的经营数据表明,2022年Q2功能性助剂板块量价齐升,产量同比+12.0%,销量同比+22.8%,均价同比+54.1%,收入同比+89.2%,平均售价环比增加14.9%,销量环比下滑状态下收入环比保持正增长;苯基氯硅烷板块价增量减,销量同比/环比分别下滑28.1%/28.7%,平均售价同比/环比增加21.5%/20.5%,整体收入水平同比/环比下滑12.7%/14.1%,拖累收入增长。 原材料成本上涨拖累毛利率持续下行, 公司二季度销售毛利率29.82%,同比下降11.32PCT,较一季度环比下降5.38PCT,营业成本Q2同比+63.70%,环比增加5.75%,主要受到原材料价格上行影响拖累;公司主要产品三甲基氯硅烷上半年平均价格为3.85万元/吨,较一季度的2.99万元/吨涨幅明显,较去年上半年均价1.50万元涨幅超过156%。 公司二季度销售净利率28.40%,较一季度29.05%环比下滑0.65PCT。除毛利率下滑影响外,人民币贬值带来的汇兑收益较大,导致四项费用率接近0%,净利率水平较一季度下滑较小。 二基地落定,未来成长性尚未体现,长期成长可期 6月新亚强发布了《关于对外投资设立合资公司的公告》,新亚强持股80%,湖北兴瑞硅材料持股20%(兴发集团子公司),共同成立湖北新亚强硅材料有限公司,并在湖北新基地投资8亿元,建设50000吨有机硅材料及高纯功能助剂产品项目。除此之外,新亚强原有募投项目持续推进中,其中年产1万吨苯基氯硅烷扩产和2500吨苯基中间体已与6月3日公告投产,宿迁基地尚有高性能苯基材料项目在建,未来资本开支密集落地,有望提供长期成长性。 盈利预测:由于产品价格变化和项目投产周期变化,我们下调新亚强盈利预期,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4.19/5.81/6.88亿元(前值4.68/6.56/7.61),并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募投项目建设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行;安全生产问题。 |
2022-06-28 | 天风证券 | 唐婕,张峰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新亚强(603155) 新亚强发布《关于对外投资设立合资公司的公告》和《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公告》:新亚强持股80%,湖北兴瑞硅材料持股20%(兴发集团子公司),共同成立湖北新亚强硅材料有限公司,并在湖北新基地投资8亿元,建设50000吨有机硅材料及高纯功能助剂产品项目。公司同时公布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更变的公告,4亿元募集资金投向由原项目更变为湖北合资公司5万吨有机硅材料项目。 第二基地落地湖北,与兴发绑定形成原材料供应保障 新亚强第二基地落地湖北宜昌兴发集团新材料产业园,并引入兴发集团子公司20%股权,保障了公司六甲基二硅氮烷等主要产品的原材料供应。因六甲基二硅氮烷及下游硅氧烷等产品主要原材料为三甲基氯硅烷,该产品为有机硅单体(DMC)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兴发集团为我国主要的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与兴发集团的股权合作及落地兴发集团产业园可部分保障湖北子公司新项目的原材料供应,而三甲基氯硅烷的采购稳定性是形成新亚强硅氮烷、硅氧烷类产品的重要壁垒。 湖北公司布局5万吨产品,巩固自身优势同时延伸高端产品产业链 湖北子公司拟投资8亿元建设5万吨机硅材料及高纯功能助剂产品,其中包括17,000吨六甲基二硅氮烷(含电子级2,000吨)、5,000吨六甲基二硅氧烷(硅醚)、4,200吨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氧烷(乙烯基双封头)、600吨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氮烷(乙烯基硅氮烷)、1,880吨二甲基乙烯基氯硅烷、3,000吨双三甲基硅基胺基锂(LiHMDS),3,000吨二碳酸二叔丁酯(Boc)等产品,多数产品为公司宿迁基地已有产品的产能扩张,巩固公司产品在国内市场地位的同时,顺应了需求端的快速增长。 而投资项目中也不乏新增的项目:1、双三甲基硅基氨基锂(LiHMDS)是一种重要的医药领域原料材料;2、电子级六甲基二硅氮烷可作为增粘剂与光刻胶配套使用于芯片光刻工艺中;3、二碳酸二叔丁酯(Boc)是医药合成过程的重要保护基团。 原有募投项目继续推进,改用自有资金仍坚持苯基下游扩张 公司募集资金更变投资目标至湖北新公司,并非削减了原有苯基氯硅烷下游高端材料的投资,而改用自有资金满足投资,公司未来长期发展中,苯基由原材料向新材料的发展是转型的重要一环,公司苯基氯硅烷6月份的投产一方面产能扩张带来增长预期,另一方面为公司布局终端材料提供原料基础,公司仍然向着该方向努力前进中。 风险提示:项目投资进度低于预期;化工安全生产事件;新产品不能及时开拓市场风险;新项目审批风险;合资未来经营状况和收益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
2022-05-10 | 天风证券 | 唐婕,张峰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新亚强(603155) 新亚强发布2022年一季报,2022Q1实现营业收入3.29亿,同比+70.25%,环比+33.46%,实现归母净利润9561.98万元,同比+35.39%,环比+6.14%,继2021Q4利润创新高后,收入、利润继续创历史新高。 收入增长较快,但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整体毛利率 根据公司公布的2022年一季度经营情况,功能性助剂、苯基氯硅烷平均价格分别为7.76/5.70万元/吨,同比+45.59%/+26.67%,环比-21.4%/-5.8%,产品均价同比上涨明显,但原材料三甲基氯硅烷价格同比+103.4%,作为主要原材料价格翻倍上涨,使得综合成本提升较快,拖累了整体毛利率水平,2022Q1毛利率仅为35.21%,同比-8.06PCT,环比-9.94PCT; 分版块来看,功能性助剂贡献主要增量,产销两旺,苯基氯硅烷销量略降 功能性助剂和苯基氯硅烷两个板块产品产销和收入情况来看:功能性助剂产生收入2.55亿元,同比+78.3%,环比+41.2%,其产销同比均出现明显上行,特别是Q1销量同比/环比增长22.4%/79.5%,贡献主要业绩增量;苯基氯硅烷板块产生收入0.40亿元,同比/环比增长18.5%/10.3%,其销量同比/环比分别为-6.4%/+17.2%,销量同比下行但价格同比上行。 业绩高增长持续兑现,高端化应用及苯基募投项目尚未充分定价。 我们在公司深度报告中对收入和利润高增的预期已兑现,但市场尚未对六甲基、乙烯基及苯基等产品的高端化应用进行定价。我们认为作为有机硅行业的“食用盐”,功能性助剂及苯基氯硅烷和下游品种会为公司提供持续的利润高增动力,而六甲基在光刻胶和电解液、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乙烯基、苯基在新能源、军工等高端领域的应用尚未被充分定价,随着公司产品高端化应用场景的发展,公司产能持续释放,收入和利润体量有望更上一层楼。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4.68/6.56/7.60亿元的盈利预测,对应EPS分别为3.01/4.22/4.89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大幅上行;募投项目建设低于预期;环保、安全生产问题 |
2022-04-30 | 国金证券 | 陈屹,王明辉,杨翼荥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新亚强(603155) 事件 4月28日,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公司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9亿元,同比+70.25%,归母净利润为9600万元,同比+35.39%,业绩符合预期。 经营分析 公司产品量价齐升。公司核心产品功能性助剂、苯基氯硅烷分别实现销量707吨、3288吨;报告期内,公司功能性助剂、苯基氯硅烷产品价格分别为7.76万元/吨、5.70万元/吨,分别同比+45.59%,+26.67%。 六甲基二硅氮烷、乙烯基双封头销量增长,应用范围不断拓宽。六甲基二硅氮烷作为稳定剂用于锂电池电解液,可以改善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性能,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宽,此外,公司电子级六甲基二硅氮烷的投产和销售,公司的盈利结构将持续优化。乙烯基双封头方面,乙烯基双封头主要作为封头剂用于生产高温硫化硅橡胶、加成型硅橡胶、硅凝胶和乙烯基硅油等系列产品。公司在2021年扩产,目前产能3700吨,公司的销量持续增长。 苯基氯硅烷扩产,并向下游延伸。苯基氯硅烷方面,公司苯基氯硅烷装置经历了技改,整体产量有所提升。长期来看,公司从苯基氯硅烷产品向下一步延伸至苯基树脂、苯基硅油和苯基硅橡胶,伴随着公司2万吨苯基氯硅烷下游产品的投产,公司产业链将进一步延伸,有利于长期成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产品整体处于较高景气度,我们修正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4亿元(+11.5%)、5.80亿元(+6.61%)和7.01亿元(新引入);EPS分别为2.98、3.73和4.51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16.4X、13.1X和10.8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产品竞争格局恶化;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 |
2022-04-02 | 天风证券 | 唐婕,张峰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新亚强(603155)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80亿元,同比增长79.47%;实现归母净利润3.19亿元,同比增长103.03%;综合毛利率为43.15%。其中,公司2021年Q4实现营业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89.27%;实现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增长156.59%;综合毛利率为45.15%。 营收盈利大幅增长,期间费用管理良好。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9.5%/103.0%,创下2017年以来新高。期间费用率为5.8%,同比下降3.54pcts,为近三年最低;其中,公司2021年研发费用为2815.89万元,同比增长56.18%,研发费用率为3.2%,在期间费用中占比最大。 单季营收迈上新台阶,单季盈利同比增长迅速。公司单季营收迈过2亿门槛,Q4营收2.47亿元,同比增长89.3%。受收入拉动,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也大幅增长,其中Q4实现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增长156.6%。 盈利能力同比改善,投资收回部分现金。报告期内,公司ROE、ROA、ROIC、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5.4%/13.9%/15.2%/42.9%/36.3%,同比均有所增加。2021年随着乙烯基等项目完工、功能性助剂项目技改完成,公司盈利能力或将进一步提升。 两大业务支撑,苯基氯硅烷表现抢眼。报告期内,公司功能性助剂、苯基氯硅烷业务分别实现营收6.80/1.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0%/261.9%,毛利率分别为44.2%/38.8%。得益于苯基氯硅烷在下游市场中的需求增长,公司苯基氯硅烷业务营收占比从2020年的9.6%提升到了2021年的19.4%,增加9.8pcts。 业绩高增长持续兑现,高端化应用及苯基募投项目尚未充分定价。我们在公司深度报告中对收入和利润高增的预期已兑现,但市场尚未对六甲基、乙烯基及苯基等产品的高端化应用进行定价。我们认为作为有机硅行业的“食用盐”,功能性助剂及苯基氯硅烷和下游品种会为公司提供持续的利润高增动力,而六甲基在光刻胶和电解液、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乙烯基、苯基在新能源、军工等高端领域的应用尚未被充分定价,随着公司产品高端化应用场景的发展,公司产能持续释放,收入和利润体量有望更上一层楼。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技改项目爬坡,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至4.68/6.56亿元(前值4.03/5.44亿元),同时,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7.60亿元,2022~2024年对应EPS分别为3.01/4.22/4.89元/股。公司2017~2021年归母净利润年化增速为48.20%,我们预计2022年公司增速达到46.52%,按PEG<1估值,给予公司30倍PE,2022年目标价90.26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行;募投项目建设低于预期;环保、安全生产问题 |
新亚强(603155)股票投资评级:1、股票评级则是依据对股票投资价值和投资风险的判断给出其投资级别,是各个机构的评级标准,一般有强烈推荐、买入、增持、持有、卖出之类的评级结果;2、股票中的评级买入、增持、推荐、谨慎推荐等各是什么关系,应该如何排列顺序?顺序应为: 买入>增持>推荐>谨慎推荐;3、
买入:相当看好,觉得股价还会上涨,而且幅度不小 ;
增持:看高一线,股价有创新高的可能;
强烈推荐:积极看涨;
推荐:看好后市,但又不是很确定(还有一些不确定的因数) ;
优大于市:比大市(大盘指数)表现得要优秀,比如大盘涨20%它可能能涨30% 。
说明:
机构评级可以提供参考,但是买入并不代表股票就会涨起来,相反的事情常发生。中国的蓝筹股一般机构评级是有点作用的,但只能说明在这个价位买进去风险低,对于长期持有实现收益的概率较大。但对于短期投机的散户一点也没用。
评级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主要从事为公司债券等证券打分或者评级。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评估风险,从而决定债券发行人是否能向投资人偿付所承诺的本金和利息。考虑因素包括发行人的财务健康状况、金融市场的一般情况,以及发行人与之有业务往来的其他公司的财务情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