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

☆公司报道☆ ◇000685 中山公用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10-28】
中山公用(000685)内幕交易案宣判 中山市原市长李启红获刑11年
    昨日上午,轰动一时的中山公用内幕交易案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
    法庭认定中山市原市长李启红犯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六
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000万元;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没收财产10万
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2000万元、没收财产10万元。同时被判刑
的,还有她的丈夫林永安、弟媳林小雁、弟弟李启明、中山公用原董事长谭庆中等
10名被告。
    今年4月,李启红在广州市中院受审。当时公诉人指控,李启红从中山公用原
董事长谭庆中处获得该集团资产重组的内幕信息,并与亲属利用内幕信息购买股票
,账面收益高达1983多万元。此外,她还被控在2006年至2010年担任中山市委副书
记、市长期间,涉嫌受贿港币40万元、人民币10万元。
    广州市中院一审认为,李启红、郑旭龄、谭庆中等10名被告身为证券交易内幕
信息的知情人员,在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建议他人买入证券,并泄露信息,构
成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此外,李启红还收受贿赂,构成受贿罪,李启明、
费朝晖明知是内幕交易犯罪所得而予以掩饰、隐瞒,构成洗钱罪。
    此前,中国证监会对于“公用科技”(2008年该证券名称变更为“中山公用”)
相关问题调查后认定,集团公司将其优质资产注入公用科技实现集团整体上市的预
案在公开前属内幕信息。该内幕信息形成于2007年6月11日,内幕信息价格敏感期
至2007年7月4日停牌止。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10-28】
中山公用(000685)内幕交易案一审宣判10人领刑
    原中山市市长李启红获刑11年,原中山公用董事长谭庆中获刑5年
    10月27日上午,中山公用(000685)内幕交易案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
判,原中山市市长李启红、原中山公用董事长谭庆中等10名被告分别获刑1年半至1
1年。在法庭上,也许是有感于人生际遇的霄壤之别,李启红在听到判决后失声痛
哭。除李启红的弟弟李启明表示不上诉外,其他被告均表示需要考虑是否上诉。 
    李启红家族4人涉案
    广州中院一审宣判,原中山市市长李启红因犯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及受
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2000万元、没收财产10万元。其家族同时被判
刑的,还有她的丈夫林永安、弟媳林小雁、弟弟李启明。李启红的丈夫林永安犯内
幕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300万元;李启红的弟媳林小雁犯内
幕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并处罚金1300万元;李启红的弟弟李启明犯洗
钱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100万元。
    此外,原中山公用董事长谭庆中犯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
5年,并处罚金700万元;原中山公用总经理助理郑旭龄犯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
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2530万元;原中山公用企管部经理周中星犯内幕
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1810万元;其它相关被告郑浩枝、陈庆云、
费朝晖分别领刑5年、2年半和1年半,并分别处罚金190万元、60万元和20万元。
    广州中院一审认为,李启红、郑旭龄、谭庆中等10名被告身为证券交易内幕信
息的知情人员,在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建议他人买入证券,并泄露信息,构成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此外,李启红还收受贿赂,构成受贿罪,李启明、费
朝晖明知是内幕交易犯罪所得而予以掩饰、隐瞒,构成洗钱罪。
    一位参与旁听的人大代表对证券时报记者说,作为一市之长,李启红在法庭上
声称自己不知道内幕交易是违法行为,对内幕交易带来的巨额收益不知情,显然是
为了推脱罪责,于法于理都很难让人信服。
    内幕交易案回放
    2007年4月至5月,时任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谭庆中筹划将
公司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公用科技(2008年该证券名称变更为“中山公用”),
实现公用集团整体上市。其间,他多次就此事向时任中山市长的李启红汇报,并获
得支持。6月11日,谭庆中又将此事向中山市委书记陈根楷作了汇报,陈根楷让李
启红具体负责此事。随后,谭庆中将此事告知被告人郑旭龄,要求郑就重组事项草
拟一份书面材料,当月26日,他就该建议书正式汇报给李启红。 
    7月3日,李启红、谭庆中、郑旭龄等向中国证监会汇报了公用科技重大资产重
组并实现公用集团整体上市的情况。同日,公用科技发公告称公司近期拟讨论重大
事项。次日,公用科技股票停牌。
    中国证监会对公用科技的相关问题调查后认定,公用集团将其优质资产注入公
用科技实现整体上市的预案在公开前属内幕信息,该内幕信息形成于2007年6月11
日,内幕信息价格敏感期至同年7月4日停牌止。
    但在2007年6月,谭庆中向李启红汇报公用科技筹备资产重组事宜时,提到公
用科技股价会上涨,建议李启红让林永安(李启红丈夫)购买。6月中旬,谭庆中
在办公室约见林永安,向其泄露资产重组的内幕信息,建议其出资购买股票。6月
下旬,李启红在家中向林小雁(李启红弟媳)泄露了上述内幕信息,并委托她购买
200万的公用科技股票。随后,林小雁筹集款项共677.02万元,于2007年6月29日至
7月3日期间累计买入股票89.68万股,后于9月18日至10月15日陆续卖出,账面收益
1983万余元。
    为应付中国证监会调查,掩盖林小雁等内幕交易的犯罪事实,李启明与林永安
、林小雁等人商量规避调查事宜。2009年12月,证监会找到李启明调查林小雁等买
卖公用科技股票的情况。2010年4月初,李启明向林小雁提出转款1000万元至郭长
祺的账户,用于收购建大电器工业(中山)有限公司20%的股权。随后,林小雁安
排林伟成于2010年4月分三次转款共1000万至郭的账户。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1-10-25】
中山公用(000685)第三季利增长354% 投资收益大增
    中山公用(000685)周一晚间发布三季报,公司7-9月净利润7.96亿元,同比
增长353.56%。
    1-9月,公司盈利10.54亿元,同比增长140.11%,每股收益1.76元。
    公司预计2011年度盈利9.93亿元-13.23亿元,同比增长50%-100%。业绩预增主
要原因是参股公司广发证券在8月完成增发,本公司根据中国证监会会计部函的要
求进行会计处理从而增加投资收益。
【出处】全景网【作者】

【2011-07-14】
中山公用(000685)6700万增资两子公司
    中山公用(000685)公告,公司向全资子公司中山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现金增
资4700万元。公司认为增资将增加市污水公司的资本和资金实力。另外,中山公用
公告显示,公司向参股公司中海广东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现金增资2000万元。公司
表示此次增资为中海广东公司双方股东根据项目建设投入需要进行同比例增资,有
利于中海广东公司业务发展。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1-04-08】
中山公用(000685)内幕交易案 昨庭审结束将择日宣判
    经过法庭询问、举证质证、法庭辩论、被告人陈述等程序,昨日下午5时许,
为期两天的中山公用内幕交易案审理告一段落,法院将择日宣判。
    昨日,李启红及其丈夫林永安、弟弟李启明和弟媳林小雁,以及原中山公用事
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谭庆中等10名被告人再次上庭。
    据检察机关提起公诉,被告人李启红及其亲属利用从中山公用集团董事长谭庆
中处所获得的该集团资产重组的内幕信息炒股,账面收益高达上千万元。2006年至
2010年,李启红利用担任中共中山市委副书记、中山市人民政府市长的职务便利,
为他人牟取利益,涉嫌受贿港币40万元、人民币10万元。
    记者了解到,李启红除了坚称自己只交代林小雁买入200万,对其他指控都予
以承认。李启红再次声称自己对证券法不了解,其行为应属于违规而不是违法;而
且在当庭辩护一开始,李启红再次失声痛哭,声称给自己的城市“抹了黑”,希望
院方从其身体状况及其家属方面考虑从轻判处,表示出来以后做义工来回报社会。
    李启红的辩护方提出其受贿属于自首,对此,公诉人认为,李启红有坦白供述
收受贿赂的情节,但能否构成自首,需要根据证据依法认定。
    此案中,李启红的丈夫林永安也是关键人物之一,其辩护律师表示其在整个环
节中充当的是“从犯”角色。据悉,辩护方声称,林永安是“被建议”买入1000万
元以下的股票,且其账户也是“被执行”,其本人并没有参与操作,其账户密码也
由李启红掌握。
    根据广州中院提供给记者的资料,通过两天的庭审,公诉人发表总结意见认为
,本案出庭受审的10名被告人有3对夫妻,案件显现内外勾结等问题,引人深思。
通过庭审,各被告人应当深刻反思自己的罪行,同时建议进一步加强我国证券市场
的监管,杜绝内幕交易。公诉人同时认为,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请
法庭依法作出公正判决。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朱文彬

【2011-04-07】
中山公用(000685)内幕交易案昨日开庭 昔日政坛红星受审
    昨日上午,备受关注的原中山市市长李启红涉嫌中山公用内幕交易案在广州中
院第二法庭公开审判。案件吸引了相关单位人员、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
记者等共90余人旁听,预计案件审理于今日结束。
    "过去说过的我都承认"
    李启红,原中山市市长,人如其名,红极一时。从一名普通女工到"2009中国
十大品牌市长",李启红仕途亨通,令人眼羡;如今身陷囹圄,当庭落泪。其人生
经历陡然转折,缘起于其未能经受住利益诱惑,利用职务之便触碰内幕交易等"高
压线",失足落马。
    据参加旁听的人士告诉记者,李启红当庭承认涉嫌内幕交易、泄漏内幕信息罪
、受贿罪三项罪名。不过,她表示只让其弟媳林小雁买入了200万元股票,而不是
起诉书所说的236.5万元,并声称只是交代林小雁帮忙操作买入股票,并没有泄露
股票价格会上涨的内幕消息。她还强调是自己决定买卖股票,并未与其丈夫林永安
商量。公诉人向李启红指出,她在侦查机关供述曾告诉林永安、谭庆中建议其购买
"公用科技"的股票,此时又否认作何解释,李启红回答:"过去说过的我都承认。"
    据了解,李启红在2007年6月11日至7月3日这一内幕信息的价格敏感期,与其
夫林永安商定,在家中向林小雁泄漏了中山公用准备资产重组、股价会上涨的内幕
信息,并让林小雁找李启红之弟李启明拿钱帮助买卖"公用科技"(2008年8月更名
为"中山公用")股票。据调查,2007年,李启红涉嫌与家人利用他人账户,共购入
89.68万股公用科技股票,买入资金达669万元,后于2007年9月18日至10月15日陆
续卖出,账面收益达1983万多元。此外,李启红还被指控受贿罪,金额分别是港币
40万元、人民币10万元。
    记者还了解到,李启红强调,自己泄露内幕信息和受贿两项罪名属于自首行为
。她表示,自己在被双规以后,在没有任何同案人员对其进行揭发的情况下主动、
如实供述了全部案件事实,应该认定属于自首行为。
    郑旭龄否认指控罪行
    记者从广州市中院了解到,当日出庭受审的有10人,除李启红外,还包括其丈
夫林永安、弟弟李启明和弟媳林小雁、原中山公用总裁助理、发展规划中心经理郑
旭龄、原中山公用企管部经理周中星及董事长谭庆中等。其中,郑旭龄被告涉嫌内
幕交易、泄漏内幕信息罪;林小雁、周中星、林永安、郑浩枝、陈庆云等被告涉嫌
内幕交易罪;谭庆中被告涉嫌泄漏内幕信息罪;李启明、费朝晖被告涉嫌掩饰、隐
瞒犯罪所得罪。
    与李启红等人的认罪态度不同,郑旭龄对所控罪名当庭予以否认。一位参加庭
审的人士告诉记者,下午庭审的过程中,虽有多位当事人的举证,但郑旭龄对检方
控诉的罪名予以否认,表示自己不是内幕知情人,也未借用他人账户并指使他人进
行操作等。
    据了解,郑旭龄利用职务便利,将中山公用重大资产重组的内幕信息告诉郑浩
枝,并借用其账户于2007年6月14日至21日,累计买入"公用科技"股票19.08万股,
买入资金达170万元。2007年9月10日,郑浩枝按郑旭龄授意卖出"公用科技"股票,
账面收益约420万元。此外,郑旭龄还利用费朝晖账户,在2007年6月27日至29日期
间,共买入"公用科技"股票12.25万股,买入资金达87余万元,并于2007年9月10日
卖出,账面收益290余万元。
    记者了解到,公诉人在起诉书中列举了李启红等人的犯罪事实及相关证据,认
为李启红、郑旭龄等身为证劵交易内幕的知情人员,无视国家法律,在涉及对证劵
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该证劵并泄露信息,情节严重,其行
为触犯了《刑法》规定。此外,李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
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应当以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和受贿罪追究李
启红的刑事责任。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朱文彬

【2011-04-06】
涉嫌中山公用(000685)内幕交易 中山市前市长李启红今受审
    记者昨天从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被控内幕交易罪、透露内幕信息罪及受
贿罪等三宗罪的广东省中山市原市长李启红,今明两日将在广州中院第二法庭受审
。同案受审人员共计有10人之多,其中有5人来自李启红的家族,包括其丈夫林永
安、弟弟李启明及李启明的妻子等。
    2010年5月31日,李启红涉嫌严重违纪被查的消息见诸报端,引发坊间种种猜
测。就在当天上午,中山市就此召开处级以上干部通报会,通报了李启红被查的消
息,原因是其涉嫌股票内幕交易,涉及上市股票为"中山公用(行情,资讯)"。随
后,李启红的弟弟李启明等被相关部门要求协助调查。2010年8月21日,中山市第
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决定接受李启红辞去市十三届人大
代表职务的请求。中山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称:"李启红
因已不适合继续担任市人大代表,提出辞去市十三届人大代表职务的请求。"
    公开信息显示,2007年7月至10月,中山公用的前身"公用科技"曾经连拉15个
涨停,成为轰动一时的"妖股"。而在导致股价飞涨的中山公用重组事件中,时任中
山市市长的李启红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她通过某种方式透露内幕消息,当年6月2
9日至7月3日,其家人和亲戚掌握的账户在公用科技公布重大事项停牌前累计买入
近90万股,获利近2000万元。
    除了涉嫌内幕交易之外,另据指控,2006年至2010年,李启红利用担任中共中
山市委副书记、中山市人民政府市长的职务便利,收受梁某某贿送的现金40万港元
,为梁某某担任中共中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直机关工委书记等职务提供了帮助
,并接受梁某某的请托,指示中山市教育局为梁某某的子女等人解决入学问题。
    现年56岁的李启红生于中山,成长于中山,并最终成为中山市市长,曾高调当
选"2009中国十大品牌市长"。
【出处】中国资本证券网【作者】敖晓波

【2011-03-07】
中山公用(000685)收购未果 长安期货再度挂牌
    与中山公用分手后不到半月,陕西省长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股东再次来到了交
易台前挂牌出售其持有的100%股权。
    3月4日,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西安飞机工业铝业股份有限公
司又将其合计持有的长安期货全部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价格为8640万元,
而这次挂牌距离上次挂牌间隔不到一年的时间。2010年4月29日,西飞集团和西飞
铝业以4680万元价格捆绑转让其持有的长安期货75.17%和24.83%。
    公开资料显示,长安期货成立于1993年4月6日,是全国成立最早的期货公司之
一,然而经营情况却不理想,公司2008年度实现营业收入979.11万元,营业利润31
1.14万元,净利润230.32万元,2009年前11个月实现营业收入519万元,营业利润1
5.28万元,净利润0.93万元,2010年营业收入为887万元,营业利润为负70万元,
净利仅为105万元,总资产为12853万元,负债9665万元。截至2010年底,长安期货
的账面净资产为3187.72万元。
    长安期货曾“嫁入”中山公用。去年5月,中山公用发布公告称,公司以长安
期货2009年11月30日的评估值4228.18万元为基础,溢价4411.82万元,合计8640万
元受让长安期货100%的股权。这本是被业界看作是中山公用进军金融领域的开始,
不想却意外受挫。今年2月25日,中山公用发布公告称受公司前董事长、总经理涉
案影响,公司收购长安期货产权交易合同未能获证监会批准,已经与西飞集团和西
飞铝业解除收购长安期货合同。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刘相华

【2011-02-25】
受累前董事长涉案 中山公用(000685)收购长安期货未果
    中山公用(000685)与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西安飞机工业铝
业股份有限公司24日签署了解除《产权交易合同》的协议,同意解除合同三方于20
10年5月29日签订的《产权交易合同》,公司需向西飞集团、西飞铝业共赔偿经济
损失合计300万元。
    2010年5月29日,中山公用以竞价方式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成功竞拍陕西省长安
期货经纪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分别与西飞集团、西飞铝业签订了《产权交易合同
》,成交价为8640万元。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该《产权交易合同》需要经中国证监
会批准方能生效。
    2010年5月31日,长安期货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关于陕西省长安期货经纪有
限公司股权变更的申请》,但因中山公用前董事长、总经理涉案原因,至今未能获
得批准。经中山公用及西飞集团、西飞铝业、长安期货共同研究,一致认为该股权
变更短期内无法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准。
    交易参与方协商同意,西飞集团、西飞铝业不再向中山公用主张其他任何赔偿
责任及放弃根据《产权交易合同》规定的任何追索权利。原《产权交易合同》规定
:非出让方(西飞集团、西飞铝业)原因造成股权变更不能获批,出让方有权收取
受让方1404万元违约金。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李若馨

【2011-02-25】
中山公用(000685)终止收购长安期货
    去年中山公用原董事长、总经理涉嫌内幕交易一案,虽然两名涉案高管已经被
捕,但此案的余波尚且未了。昨晚间,中山公用公告称,因公司前董事长、总经理
涉案原因,公司竞价收购陕西省长安期货100%股权未获证监会批准,经研究决定解
除合同。为此,中山公用向西飞集团、西飞铝业共赔偿经济损失300万元。
    公告称,公司于去年5月底以8640万元的成交价,向西飞集团、西飞铝业收购
长安期货100%股权一事,因高层涉案的影响,至今未获得证监会的批准,经公司于
出让方西飞集团和西飞铝业、长安期货共同研究,一致认为该股权变更短期内无法
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准,致使《产权交易合同》不能生效和履行。因此,经过多方
协商,决定解除公司与上述公司的产权交易协议。
    为此,公司需向西飞集团、西飞铝业赔款300万元。不过,公告也声称,除了3
00万元的赔款之外,西飞集团和西飞铝业不再向中山公用追索1404万元的违约金,
以及解除合同导致出让方必须支付的再次挂牌转让等产生的中介费用、受让方支付
北京产权交易所的竞价服务费等费用支出。
    此前,中山公用称,收购长安期货的目的是积极拓展金融产业,提高集团的整
体效益。近年来,中山公用除了以城市公用事业服务为主,还涉足证券、银行、担
保、期货和创投等领域,除了拥有中山供水公司、中山污水处理公司、中山中裕房
地产公司、泰安市场开发公司等十家子公司,还同时参股广发证券、中山银达担保
公司、广州农村商业银行、中海广东天然气等多家公司,金融资产超过50%。去年
上半年又收购长安期货,其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战略意图已浮出水面。但没想到因
为高管涉案一事,令公司此前在公告中声称的,"通过投资并控股长安期货,打造
金融产业平台,形成业务多元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格局"的发展目标受阻。
    中山公用未能成为长安期货的新东家,也让长安期货继续"留守"陕西重燃希望
。此前,参与角逐长安期货的,还有开源证券、西安投资控股、深圳宝德科技等公
司,他们此前都对长安期货的重新拍卖积极关注,其中,开源证券、西安投资控股
都是陕西本土的机构。
【出处】中国资本证券网【作者】

【2011-02-25】
中山公用(000685)解除收购长安期货合同
    中山公用(000685)今日公告,经各方友好协商,公司与西安飞机工业(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飞机工业铝业股份有限公司2月24日签署了《解除<产权交
易合同>协议书》,解除合同三方于2010年5月29日签订的《产权交易合同》,
放弃收购陕西省长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100%股权。
    中山公用需向西飞集团、西飞铝业共赔偿经济损失合计300万元,除此外,西
飞集团、西飞铝业不再向公司主张其他任何赔偿责任及放弃根据《产权交易合同》
规定的任何追索权利。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1-01-19】
中山公用(000685)"灯都"投资计划终止 
    中山公用(000685)19日宣布,终止与中山市古镇镇人民政府合作,共同投资
开发和运营灯都。公司称,终止合作的原因在于,现阶段的合作环境发生变化。
    2010年10月30日,公司公告称,拟与中山市古镇镇人民政府合作双方拟发起成
立项目公司共同投资开发和运营灯都项目。中山市古镇镇人民政府以其合法拥有的
、无权属纠纷的项目地块共约650亩入股,占项目公司的股权比例为40%,不足部分
以现金补足;公司全部以现金入股,占项目公司的股权比例为45%;另预留15%的股
份作为引入第三方战略投资者等。根据当时的公告,灯都项目是为引领中山市古镇
灯饰照明产业升级,将古镇建成全球灯饰照明产业中心而投资兴建的国际级产业综
合体,可建设的土地面积约65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10万平方米,将建成融全球
灯饰照明企业总部办公、研发设计、品牌展贸、人才公寓、国际会议展览、五星级
商务酒店、灯王标志性建筑于一体的全球首个灯饰照明产业综合体,将成为中国传
统产业升级的示范性承载平台。
    谈及这一项目的影响,中山公用显得比较谨慎,表示协议书对公司当年度财务
状况、经营成果不构成重大影响,对公司未来年度的影响有待项目近一步论证分析
。当时,双方拟定的协议有效期自2010年10月27日起至项目公司成立之日止,如双
方未能最终成立项目公司,则协议有效期为一年。
    有意思的是,刚刚过去了不到3个月,中山公用终止了这一项目,以“合作环
境发生变化”为理由似乎也颇为牵强,毕竟,3个月的时间距离协议约定的不超过1
年还有很长的时间,而中山公用就这样随性的放弃了这个当初描述的颇为宏伟的投
资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10年9月29日,中山公用恰有一批股改限售股流通上市
,总量为34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057%。其中,大股东中山中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持有7.72万股。
    而中山公用的二级市场走势似乎也“配合”得相当巧妙。自去年10月30日抛出
投资利好后,公司股价随即上涨5.33%,随后涨至近期高点24.74元/股,此后公司
股价就一路下行,18日收于19.87元/股。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李若馨

【2010-10-30】
中山公用(000685)拟投资开发古镇灯都项目
    中山公用今日公告披露,公司与中山市古镇镇人民政府签订古镇灯都项目合作
协议,拟发起成立项目公司共同投资开发和运营灯都项目。
    根据协议,中山市古镇镇人民政府以其合法拥有的、无权属纠纷的项目地块共
约650 亩(土地价格另行协商)入股,占项目公司的股权比例为40%,不足部分以
现金补足;中山公用全部以现金入股,占项目公司的股权比例为45%;另预留15%的
股份以引入第三方战略投资者等。股份构成具体方案在项目公司成立前另行议定。
    公司表示,该协议仅为合作框架性协议,具体合作条件及合作方式以双方最终
签订的合同为准。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08-17】
中山公用(000685)中期净利三年来首度下滑
    "不务正业"金融资产占比过半
    中山公用今日发布了2010年半年报,不久前,公司曾因原董事长和总经理涉及
泄露内幕信息、内幕交易案陷入舆论和监管的漩涡,上述二人也于7月2日签署了书
面辞职报告,并且已被依法逮捕。
    根据公司今日中报,其2010年中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6亿元
,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48%。这也是继2007年中期这三年来,公司中期业绩同比首
次下滑。
    对广发证券投资收益
    减少7954万元
    中山公用(000685)主营公用事业的投资及管理,市场的经营及管理,投资及
投资策划、咨询和管理等业务。
    公司201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993.8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3.25万元
,降幅为0.73%;实现营业利润27162.5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624.52万元,降
幅为31.7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6556.2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
644.10万元,降幅30.48%。
    中山公用表示此次引起经营情况变动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投资收益同比减少79
53.82万元,主要是由于对广发证券投资收益减少;其次,营业成本同比增加2978.
17万元,主要是由于供水行业水资源费增加。
    中山公用初始资金3亿元持有广发证券13.7%的股权,公司另外还投资1400万元
拥有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0.07%股权。
    在2010年5月29日,公司成功竞拍长安期货100%股权,并与西飞集团、西飞铝
业签署了关于长安期货《股权转让协议》,以长安期货100%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
竞拍成交价8640万元为基准,受让长安期货100%的股权,但此举尚需中国证监会许
可同意。
    而到目前为止,公司金融资产已经占总资产超过50%。中山公用表示:通过投
资并控股长安期货,有利于打造金融产业平台,形成业务多元化、规模化和集约化
经营格局,有利于公司实现金融产业投资的战略发展目标。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许洁

【2010-08-17】
中邮基金二季度狂减 中山公用(000685)股东榜"物是人非"
    "内幕交易"事件爆发后,中山公用遭到机构疯狂甩卖,今日公司披露的半年报
印证了这一事实。一季度末6家机构持股总计3668万股,到了6月底已经降为5家机
构1046.5万股。其中减持最为彻底是一季度还持有2216.9万股的第一大流通股股东
、中邮基金旗下的中邮核心成长。半年报披露时,它已消失在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
单中。
    截至6月30日,持有中山公用的5家机构中,有4家机构系一季度末出现的"老面
孔",分别为中邮核心优癣人寿保险旗下一理财保险产品、华夏沪深300和嘉实沪深
300,另外,国富沪深300增强为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上述5家机构总计持股量104
6.5万股。其中排名第一的中邮核心优选持股为600.45万股,为公司第一大流通股
股东。但是在一季度末,身为公司第一大流通股股东的中邮核心成长持股量高达22
16.89万股,单是一只基金持股量就已经是二季度末所有机构持股量的一倍有余。
但是,今日的半年报中,中邮核心成长早已退出中山公用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
以第十名流通股东持股50万股来测算,其在二季度内可以说将近2170万股减持一空
。
    此前大举吸货的中邮系基金的大肆减持应该是中山公用"事发"之后。6月2日,
中山公用披露董事长及总经理无法履职情况并复牌。由于停牌期间关于公司高管涉
及内幕交易一案已经广为报道,公司复牌后径直跳空低开,最终大跌6.73%,一度
封住跌停,当日成交额亦是放出巨量。而深交所盘后披露数据看,当日单一机构狂
卖5760万元,以全日加权成交均价17.78元计算,抛售量将近324万股,占总成交量
19%。在中山公用一季报中,持股量在300万股以上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就是中邮
系旗下的上述两只基金,第三大流通股股东系中国人寿旗下一保险理财产品,持股
量为265.3万股。当时就有推测称,除非该理财产品在一季报披露后增持,否则该
日出逃的机构非中邮旗下两只基金莫属。今日的公告可见,不仅中邮核心成长至少
减持2167万股,中邮核心优选也减持了近248万股,中邮系旗下两基金总体减持240
0万股以上。此外,一季度末持股265.3万股的中国人寿旗下的"分红-个人分红-005
L-FH002深"理财产品也已不复出现。
    不过,在中邮系两只基金大肆减持的同时,其他机构表现相对平静。如华夏沪
深300增持22万股,嘉实沪深300也仅减持了约2.6万股,另中国人寿另一只"传统-
普通保险产品-005L-CT001深"理财产品的持仓量依旧保持不变。
    报告期内,中山公用实现营业收入36993.8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73%;实
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6556.2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48%,基本每股
收益0.44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赵一蕙

【2010-07-19】
涉嫌内幕交易窝案 中山公用(000685)原董事长总经理被捕
    中山公用(000685)内幕交易窝案有了最新进展。
    公司昨日收盘后披露公告称,因涉嫌泄露内幕消息及内幕交易犯罪,公司原董
事长谭庆中、原总经理郑旭龄双双被检察院批准逮捕。谭庆中和郑旭龄刚于7月2日
辞去在中山公用的任职,此前市场普遍猜测二人为原中山市女市长李启红涉嫌内幕
交易案的关键人物。
    5月29日即遭拘留
    中山公用在最新的公告中表示,7月15日,公司收到广东省公安厅经济犯罪侦
查局《关于谭庆中、郑旭龄涉嫌泄露内幕信息、内幕交易案相关情况的函》,函称
"谭庆中因涉嫌泄露内幕信息犯罪,郑旭龄因涉嫌泄露内幕信息、内幕交易犯罪于2
010年5月29日被我厅刑事拘留,同年7月5日经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从时
间点上看,谭庆中和郑旭龄被拘留的时间恰好是李启红被中纪委带走的前一天。
    今年5月31日,中山公用突然宣布临时停牌,称公司有重大事项尚待核实,为
避免股价异常波动,保护投资者利益,公司特申请5月31日起停牌,直至相关事项
明晰并公告后复牌。
    而就在同一天,有媒体通过广东省纪委有关负责人证实,原中山市市长李启红
因涉嫌经济犯罪于5月30日被中央纪委带走调查。据称,李是因涉嫌股票内幕交易
被查,涉及的上市公司正是中山公用。
    随即,6月1日晚间,中山公用再度发布公告表示,公司董事长谭庆中、总经理
郑旭龄暂不能履行董事长、总经理职责,公司董事会授权董事郑钟强代理行使二人
职责。市场猜测,谭庆中和郑旭龄可能因涉及与李启红存在内幕交易已被调查。
    有意思的是,在6月1日公告发布后,《每日经济新闻》曾第一时间赶赴中山调
查,而当时中山公用董秘办人士却回应称"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双双出差了。"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作者】马宇飞

【2010-07-17】
中山公用(000685)事发月余 披露两高管涉案罪名
    “内幕交易事件”事发一个多月后,中山公用终于披露了原公司董事长谭庆中
和总经理郑旭龄不能履职的具体原因。据公司称,两人已被广东省检察院批准逮捕
。
    公司今日公告, 7月15日公司收到广东省公安厅经济犯罪侦查局来函,称谭庆
中因涉嫌泄露内幕信息犯罪,郑旭龄因涉嫌泄露内幕信息、内幕交易犯罪于5月29
日被该厅刑事拘留,同年7月5日经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而前述两人已于7
月2日签署了书面辞职报告并已生效。
    事实上,谭庆中和郑旭龄被刑拘一事公司并未完全在第一时间披露。今年5月3
1日,公司公告称因核实重大事项而停牌。6月2日,公司公告,因谭庆中、郑旭龄
暂不能履行职责,董事会会议授权董事郑钟强代理谭庆中行使董事长职责,代理郑
旭龄行使总经理职责。但公司并未披露不能履职的具体原因。从今日公告看,两人
在5月29日就已被刑拘。
    尽管两人因中山市市长李启红涉嫌经济犯罪案一事被控制一事已经不是新闻,
且两人卷入内幕交易的说法基本已经被认可,不过今日公告进一步明确了两人具体
涉案罪名。
    2007年8月20日,中山公用复牌公布了吸收合并大股东中山集团及定向增发收
购五家区镇供水资产为主的重组方案,随之而来则是14个疯狂的连续涨停,加上停
牌前的两个涨停,公司股价一举飙升360%至31.1元。当时,郑旭龄任公司董事,而
谭庆中则任大股东中山集团的法定代表人。
    事发后的7月8日,中山公用发布谭、郑两人的辞职公告,而广发证券也同日公
告,称谭辞去公司董事职务。
    根据刑法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从事内幕交易或者泄露内幕信息情节严重的,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
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
金。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赵一蕙

【2010-07-17】
中山公用(000685)原董事长总经理遭批捕
    中山公用(000685)7月15日收到广东省公安厅经济犯罪侦查局《关于谭庆中
、郑旭龄涉嫌泄露内幕信息、内幕交易案相关情况的函》,函称“谭庆中(原中山
公用董事长)因涉嫌泄露内幕信息犯罪,郑旭龄(原中山公用总经理)因涉嫌泄露
内幕信息、内幕交易犯罪于5月29日被刑事拘留,同年7月5日经广东省人民检察院
批准逮捕。”中山公用表示,谭庆中、郑旭龄7月2日签署了书面辞职报告并已生效
,公司治理完善规范,经营稳定,运作正常。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0-07-08】
中山公用(000685)董事长总经理因卷入内幕交易案双双辞职
    卷入内幕交易案的中山公用(000685)今日发布董事长谭庆中辞职公告,广发
证券(000776)也同时发布其辞去公司董事职务的公告。
    中山公用公告称,收到公司董事长谭庆中、董事总经理郑旭龄于2010年7月2日
签署的书面辞职报告。其中谭庆中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职务,郑旭龄申请辞
去公司董事、总经理职务。根据公司相关制度规定,两人的辞职申请已经生效,两
人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其他职务。
    广发证券也表示,日前,公司收到董事谭庆中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因个人原
因请求辞去公司董事职务。广发证券称,尊重谭庆中的个人意见,接受其辞职申请
。根据公司相关制度的规定,该辞职申请已经生效。
    最近,中山公用被卷入内幕交易的漩涡当中。6月1日,中山公用突然发布公告
称,公司有重大事项尚待核实,于5月31日紧急停牌。几乎就在同时,媒体披露,
中山市市长李启红因涉嫌经济犯罪被中纪委带走,而被调查的原因可能涉嫌股票内
幕交易,涉及的公司为中山公用。据媒体此前报道,5月29日凌晨,谭庆中及其妻
吴曼萍在家中被带走,郑旭龄的去向同样成迷。5月30日晚,两人缺席临时董事会
会议。6月2日,中山公用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谭庆中与总经理郑旭龄均暂不能
履职,授权董事郑钟强代行董事长和总经理职责。但公告只字未提不能履职的原因
。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范彪

【2010-06-23】
国资身影现中山公用(000685)案 资本市场公字难题待解
    国资行政操作与股市透明法则尖锐冲突
    "天下为公"四个字在广东省中山市政府网站上十分醒目,但刚刚发生的中山市
长涉嫌内幕交易案使之蒙羞。中山市原市长李启红"因涉嫌严重经济违纪问题接受
组织调查",重要原因之一是涉嫌当地最大的国资控股上市企业中山公用重组过程
中的内幕交易。一位正厅级干部因涉嫌股市内幕交易遭调查并不多见。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中山采访发现,当地政府和国资系统对此事三缄其口。而在
媒体穷追之下,中山公用重组案牵涉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地被曝光。人们目前最关注
的是,传言中的李启红家族拥有的20亿元财富如何得来,与这宗内幕交易案又有多
少关联。
    实际上,无论是现在的中山公用案,此前的高淳陶瓷案,还是证监会已经公布
查处的一些涉及国有资本重组的内幕交易案件,都显示出地方政府、国有企业的资
本运作程序与股市公开透明法则极易发生冲突和由此产生的监管难题。而在当前国
企大重组受到鼓励并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尚属艰难且薄弱的防控措施务必在制度层
面得以强化,以免其进一步冲击股市的"三公"基石。
    中山公用相关公司关系图
    如果说李启红是为中山公用重组进行关键之处的掌舵和协调的话,谭庆中则是
李请来站在前台的"职业资本操盘手"。
    5月30日下午,李启红在中山市被中纪委工作人员直接带走。当地政府透露的
信息是被查主因涉及2007年中山公用重组过程中的内幕交易。
    当地政府工作人员透露,李启红从政以来从未离开过中山市,在2007年1月就
任中山市长时,其重要工作之一是大力推动中山的金融产业发展。在她主政下,股
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纷纷进驻中山,产权交易中心、村镇银行等金融新业态相继出
现。中山公用的重组是她主推的第一个大手笔项目。
    回顾当年中山公用重组链条,可对这场行政主导下的重组有更清晰的认识。
    中山公用事业集团于1998年10月成立,为中山市国资系统中最大企业,2000年
收购了上市公司佛山兴华并将其改名为"公用科技"。在随后的7年中,这家冠名"科
技"的公司主业其实是当地大大小小近40个农贸综合市场的经营管理。
    2007年2月,李启红就任中山市长不到1个月,中山市政府对公用集团产业架构
进行了调整,将路桥、工程施工等资产从公用集团划出。
    当年7月2日、3日,公用科技股票突然拉出两个涨停,7月4日停牌。8月19日晚
公布重组方案:吸收合并大股东公用集团并定向增发收购中山五家区镇的供水资产
。8月20日复牌以来,公用科技连续14个涨停板让人瞠目结舌,股价由启动前的6.7
6元飙升至31.1元,其强势至今仍让股民叹为观止。2008年,公用科技更名为中山
公用。
    公用集团原登记股东为中山市公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在重组过程中,中山市国
资委出资成立了中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接过了公用集团,中汇集团由此成为
重组后中山公用的第一大股东。
    尽管名称更换让人眼花缭乱,但此次重组最实质的内容是5家区镇供水资产的
收购。以中山市镇区经济的强势,利益协调并不简单,仅靠上市公司或大股东操作
很难完成,作为市长的李启红为此的说服工作相当重要。
    "水厂不是你要收别人就给你收的。"一位熟悉内情的人士说,当时的公用科技
为了迅速扩张,以股权换资产是完成重组的关键内容之一。但镇属水厂在并购一事
上存在着不同态度,并且在中山这样的"小地方",利益格局颇为复杂。一直到最后
中山公用重组即将完成时,仍有部分当地镇属水厂没有同意并购,而同意并购的水
厂对重组开出了具体条件,甚至有水厂要求重组后的股价不得低于25元。
    由于采访困难,李启红为推进这场重组所作的一切至今无法洞悉,但中国证券
报记者从知情人处了解到,此次重组有政府介入的明显痕迹。经过种种波折,重组
各方利益基本得到了均衡的协调。有消息称,5家区镇供水资产并购成功使得当时
担任公用集团董事长、后来成为重组后中山公用董事长的谭庆中非常自豪,"我们
没有掏一分钱,一件大事终于办成了。"
    如果说李启红是为中山公用重组进行关键之处的掌舵和协调的话,谭庆中则是
李请来站在前台的"职业资本操盘手"。
    2006年5月7日,此前在银河基金公司任副总的谭庆中被中山市委、公资委任命
为公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尽管至今尚难完全弄清楚谭庆中是如何上位的,但
他曾在中山市金融界浸淫多年,曾任银河证券中山营业部的总经理,不但具备专业
特长还有良好的地方关系,一旦得到政府认可,自然长袖善舞。
    中山市政府一位人士的说法是,谭庆中对中山市很熟悉,而他供职的银河基金
总部位于上海虹口。虹口区与中山市互为友好城市。两地官员互访交流之间,谭庆
中与李启红建立了深交,故李启红安排他进入中山公用操作重组事宜。
    这种人事变动方式既不同于传统"官员式"任命,也难称正常的市场化聘任。而
在上市公司高管监督方面,广东省证监局曾与省国资委建立"信息共享联动监管"机
制,其中包括"定期不定期通报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重大股权、资产及人事变动"
,"依法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重大并购重组行为,改进和加强上市公司及其国有
控股股东高管人员管理"。
    不知中山市对谭庆中的任用是否履行过必要的监管程序,但此举无疑表明李启
红在中山公用重组上大干一场的魄力和规划。2006年6月,当时公用科技新的董事
会明显增加了资本界的专业人才,包括曾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银河基金第二届董
事会董事的傅丰祥以及曾任职于银河证券与银河基金、后来成为中山公用总经理的
郑旭龄。
    在2007年1月公用集团与中山市国资委的内部新春联谊晚会上,谭庆中在讲话
中提到,公用集团将推进产权结构改革,同时利用资本运营手段实施资产重组。20
07年3月,李启红明确表示:"公用集团在水务整体上市、投资天然气项目、重组旅
游产业、收购证券公司、拓展新兴产业等都将按先易后难、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
则推进实施。"数月后,公用科技重组并股价齐飞的大戏开始上演。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蒋家华,龚小磊,杨涛

【2010-06-17】
中山公用(000685)内幕交易愈演愈烈
    5月30日广东纪检监察网发布消息称,广东省中山市女市长李启红"因涉嫌严重
经济违纪问题接受组织调查"。5月31日,中山公用开市起停牌,原因是"中山公用
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对股价可能产生较大影响、没有公开披露的重大事项"
。6月2日中山公用公告称,公司董事长谭庆中与总经理郑旭龄均暂不能履职,授权
董事郑钟强代行董事长和总经理职责,但公告只字未提不能履职的原因。据悉,李
启红的两位弟弟李启明和李启和目前也已被相关部门要求协助调查。
    目前,李启红等人涉嫌内幕交易的详情,并无官方发布,但市场均指向2007年
中山公用重组。有媒体报道称,谭庆中一手造就了中山公用的风光。但相关各方对
媒体的问题都表示"不清楚","不知道",不愿接受采访。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0-06-07】
中山公用(000685)股价异动遭调查 李启红陷内幕交易
    正厅级干部以内幕交易嫌疑受到组织处理,正与当前严厉打击证券市场犯罪的
导向相呼应
    56岁的李启红突然被中央纪委带走调查,毫无征兆。更少有人预料到,这位正
厅级干部,深陷市场内幕交易的泥潭。
    5月30日晚间10点多,广东纪检监察网发布消息称,这位广东省中山市女市长
,"因涉嫌严重经济违纪问题接受组织调查"。就在一天前,她还陪同广东省委常委
、常务副省长朱小丹,出席了中山当地一家风电企业国家重点型号产品下线仪式,
5月30日的中山市委机关报《中山日报》,以头版头条对此进行了报道并配发照片
。
    坏消息不胫而走。5月31日上午9时许,中山市紧急召开了处级以上干部通报会
,官员们被告知,李启红因涉嫌内幕交易落马,涉及上市股票正是中山市属国有上
市公司-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山公用,000685.SZ)。
    这是迄今公开的信息中,第一次出现正厅级干部以此嫌疑受到组织处理。此案
的爆出,亦与政府严厉打击证券市场犯罪的导向相呼应。
    5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明确了操纵证券市场和内幕交易的立案追
诉标准。此后的5月19日、5月21日、5月25日、5月26日,《人民日报》更是连续发
文,矛头直指证券市场内幕交易。
    本刊记者在京粤两地调查得知,证监会对李启红涉及的中山公用内幕交易案秘
密调查多时,在收网阶段经由中央纪委主要领导指示,由纪检监察和公安等部门配
合对涉案人员实施控制。这也凸现了在官员腐败日益向证券市场渗透的当下,重整
监管追究体系的迫切性。
    本土干部李启红
    今年56岁的李启红是中山土生土长的干部。1968年6月参加工作后,先后在当
地石岐镇及烟墩区任职。1995年以后,李启红历任中山妇联主席,市委常委、组织
部长,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市委秘书长等职务。
    2006年12月,李启红出任中山代市长,至此完成了从党务系统向政府行政首长
的跨越。翌年当地"两会"期间,李启红正式当选为中山市长,成为广东省仅有的两
名女市长之一。
    她的政治生涯止于2010年5月30日下午。广东省纪委一位副书记找李启红谈话
,并告诉她中央纪委工作人员已到广东。随即,李被中央纪委直接带走,工作人员
在车内向李启红正式宣布了组织决定。
    尽管外界颇为意外,但李启红对此已有耳闻。失去自由前,她特意回家看望了
老父亲。
    这位本土市长,注重形象,也颇为关照本地企业。曾与李启红多次交往的人士
透露说,李启红对推销本地产品不遗余力。她在公开露面时常佩戴胸针,这些胸针
均为位于中山市坦洲镇的伊泰莲娜公司出品。除了伊泰莲娜生产的首饰,另一家中
山当地企业广东非常小器有限公司生产的指甲钳,也几成市长李启红待客、出访的
必备礼品。
    不过,熟悉中山政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中山经济社会发展在这位女市长治下
呈现出若干特点,与其事发被查不无关联。
    其一是力挺房地产。2009年1月,正值金融危机肆虐期间,中山市颁布《关于
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意见》,提出多项优惠措施。当时,李启红在回应外界
质疑时公开表示,"政府救的不是一个房地产业,而是整个产业链",而"楼市低迷
对政府的整个税收都会有影响"。
    不过,李启红有家族成员涉足房地产和工程建设市场,早不是秘密,她也因此
频受诟玻工商资料显示,李启红丈夫林永安和弟弟李启明均为中山市第五建筑工程
有限公司(下称中山五建)股东,且李启明担任法人代表。中山五建同时是中山市
丽景湾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股东。
    中山五建是一个只有房屋建筑三级资质的私企。接近当地建筑市场人士告诉本
刊记者,李启红家族成员通常不会公开参与招投标,但当地多个工程和房产项目背
后都有林、李二人运作身影。
    李执政的第二个特点,是在公共事业领域强化国有主导。例如2007年8月,酝
酿多年的全市"供水一盘棋"方案出现实质性动作。原来隶属于镇区的五家供水公司
资产被吸收至上市公司中山公用,之后又通过国资委旗下的中山中汇掌控了上市公
司。
    这一调整也是此次内幕交易案的重点怀疑对象。当地消息人士透露说,上海市
虹口区和中山市互为友好城市,在银河证券中山营业部担任总经理以及在总部位于
上海虹口的银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代总经理的谭庆中,不时参与两地官员互访
协调安排。谭因此和李启红建立了联系,并受到后者赏识。李启红出任市长后,遂
安排谭庆中进入中山公用操作重组事宜。
    其三,是李着力弥补中山的金融短板。2007年以来,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纷
纷进驻中山。产权交易中心、村镇银行等金融新型业态相继出现。中山当地人士观
察称,李启红在金融工作方面"越来越上道",讲话时不断出现新概念、新名词。
    李启红被带走后,本刊记者多方核实获知,与她一同涉案接受调查的约有十人
,其中五人来自她的家族,包括李启红本人、丈夫林永安、弟弟李启明、李启明的
妻子,以及李启红的一个妹妹。另有两位关键人物分别为中山公用董事长谭庆中、
总经理郑旭龄。
    重组运作
    5月31日,中山公用开市起停牌,原因是"中山公用事业(1937.135,0.00,0.
00%)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对股价可能产生较大影响、没有公开披露的重大事项"
。6月2日晚,中山公用发布公告称,谭、郑二人暂不能履行职务,但并未解释原因
。
    事实上,早在5月26日上午中山公用2009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谭、郑二人出事
便有征兆。据参与股东大会的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当日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均未
露面,股东大会由公司董事黄焕明主持。公司公开的解释是,"主要领导均出差在
外"。
    目前,李启红等人涉嫌内幕交易的详情,并无官方发布,但市场均指向2007年
中山公用重组。
    中山公用前身为"佛山市兴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佛山兴华),后者于19
92年11月5日设立,1997年在深交所挂牌交易。2000年,中山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
司(下称公用集团)收购了佛山市兴华集团有限公司持有38.93%佛山兴华的股份。
2000年9月2日,佛山兴华改名为"中山公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用科技)。
    公用集团于1998年10月成立,是中山市国有资产系统中最大的企业,负责对中
山市公用事业类国有资产的投资、经营和管理。公用集团为上市公司公用科技控股
股东,持有6489万股,占28.79%。
    2007年2月,中山市市委、市政府对公用集团的产业架构进行了调整,通过行
政划拨的方式,将路桥、工程施工等板块资产划出公用集团。其时,李启红刚上任
中山市市长一职不过一个月。
    至2007年3月31日,调整后的公用集团的产业架构涵盖了供水、污水、市尝天
然气、环卫、信息管线、投资等。在此期间,谭庆中出任公用集团法人代表、董事
长、总裁等职务。
    当年7月2日和7月3日,公用科技突然连拉两个涨停,随即公告称控股股东公用
集团近期将讨论与公司相关的重要事项,股票4日起停牌。
    2007年8月19日晚,公用科技披露资产重组方案。公用科技以每股8.15元,换
股吸收合并控股股东公用集团,后者实现整体上市。具体的做法是,中山市国有资
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中山国资委)出资成立了中山市中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下称中汇投资)。公用集团整体划归中汇投资。公用集团的全部资产,包括其所持
广发证券15%的股权、公用科技28.79%股权、中海广东天然气有限公司25%等资产,
负债及权益并入中汇投资,而公用集团的法人资格及其所持公用科技的股份随之注
销。
    重组后,原公用集团100%控股股东,即中山市国资委,持有上市公司公用科技
约3.8亿股,占总股本61.41%。与此同时,公用科技向中山市五家乡镇公司定向增
发股份收购其拥有的供水资产。五家乡镇公司合共持上市公司7620.78万股,占总
股本12.42%。
    吸收合并重组后,中汇投资取代公用集团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公司名称
也由"公用科技"更名为"中山公用"。原上市公司的主要领导易人,谭庆中担任上市
公司董事长、郑旭龄担任总经理。
    交易疑云
    在一系列安排后,中山公用于2007年8月20日复牌交易,至9月10日,公司股票
价格已经连续14个涨停。9月10日股票收市飚升至31.1元/股,较停牌前2007年7月3
日股票收盘价8.18元上涨了约2.8倍。
    根据深交所数据显示,当日,银河证券中山证券营业部、中信证券中山松苑路
证券营业部、广发证券中山市中山四路证券营业部等三家中山券商营业部累计卖出
该股票金额高达1.34亿元,按照当日收盘价计算,一共抛出了430.87万股。该股当
天全日成交量为487.55股,换手率放大61.92倍,达到30.83%。
    在重组中,作为市长的李启红,以及担任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负责人的谭、郑
等人,均是明显的内幕信息知情人。中山公用股价的异动则引起证监会的关注,后
者遂介入调查。
    有消息人士指出,相关的调查超过一年。但一位证监会人士透露,对国资委控
股的上市公司进行监管时,证监会时时力有不逮,对相关官员的监控亦无授权。正
因此,证监会希望在相关调查中引入纪委监察力量,以加强对内幕交易等证券犯罪
的打击力度。
【出处】新世纪周刊【作者】刘卫

【2010-06-04】
中山市长家属协助调查 中邮基金:中山公用(000685)卖晚了
    对于中山市市长李启红因中山公用(000685)被查一事,早报记者昨晚从接近
李启红家族的知情人处获悉,李启红的两位弟弟也已被相关部门要求协助调查。
    李启红为中山市市长,5月30日,广东省纪委有关负责人曾证实,李启红因涉
嫌严重经济违纪问题被中纪委带走。
    5月31日上午9时许,中山市就此事召开处级以上干部通报会,通报了李启红被
中纪委带走的消息,并称原因是其涉嫌股票内幕交易,涉及上市股票为"中山公用"
。
    事起3年前的7月4日,当天中山公用突然宣布停牌,并与8月20日复牌并公布重
组方案,随后以连续14个涨停板让人瞠目结舌。
    无巧不成书的是,今年5月初,广东证监局刚刚下文要求辖区上市公司完善内
幕信息知情人制度,并向前追溯三年,三年以来所有重大事项的知情人都须上报。
中山公用重组一事到今年7月4日就将届满三年。
    一弟从政、一弟经商
    "非常罕见!很少有市长因为内部交易被中纪委查。"一券商投人士昨日对于中
山市市长李启红的被查如是评价。
    而根据早报记者了解到的信息,其两位弟弟李启明和李启和目前也已被相关部
门要求协助调查。但尚不清楚调查是否和中山公用有关。
    事实上,李启红的两位弟弟,工作和生意都和李启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知情人士透露,李启红的一个弟弟--李启和和李启红一样,也是从政。
    根据官方网站资料,李启和担任中山市南区区党工委副书记,主管党群、政法
、人大、政协、党工委办(保密、档案、信息)、精神文明建设、自来水公司等工
作,兼任区党校校长。
    而李启红的另一位弟弟李启明则在中山市经营房地产,颇有影响力。
    资料显示,目前李启明在中山市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丽景湾房地产有限公
司、中山市房屋质量鉴定所等都持有股份。其中,中山市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
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为集体企业,此后公司改制,李启明持因此取得控股股东
地位。
    实际上,李启红的丈夫林永安也在中山市经营房地产。知情人士透露,他是国
有企业中山市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老总"。
    谁在卖出?
    被查消息一出,6月2日复牌中山公用全天大跌6.73%。由于日价格跌幅偏离值
达到-8.20%,当天晚上深交所也公布了其交易信息。数据显示,当天卖出席位排在
首位的是机构专用席,成交金额高达5760万元。
    由于在一季度榜单上,中邮基金旗下两只基金共持股份超过3000万股(分列第
一、第二大流通股股东)。因此,中邮基金成为最有可能的抛售机构。
    "机构席位有可能是中邮。"中邮基金某人士告诉早报记者,这两天中邮基金肯
定会抛售一部分持有的股票。
    对于上述券商营业部,上述人士表示,中邮在中山应该没有席位,但是由于广
发是中邮的客户,因此并不确定上述营业部中是否有中邮的卖出席位。
    中邮基金投资总监彭旭则告诉早报记者,中邮基金因为看中了广发证券的上市
,所以在2008年第四季度买入了持有广发证券股份的中山公用,与此同时中邮基金
还买有了持有广发证券股份的其他两家上市公司的股份。
    彭旭说,广发上市后,中邮基金因此选择卖出上述三家公司的股份。由于看中
了中山公用两点--污水处理和金控的影子,所以在中山公用上耽搁了一下。"但是
没想到突然出了这么个事情,我们前段时间已经在陆续卖出,大概只有1000万股。
"
    早报记者发现,即使中山公用下跌到目前的17.4元,中邮基金获利仍然丰厚,
2008年第四季度该公司的均价在10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另基金人士指出,从走势上看,中山公用从4月27日的下跌,
也许有人知道消息已经开始出货了。
    "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治理好了不会影响公司经营,治理不好公司结果就不
好说了。"某基金人士指出。昨日,中山公用再次下跌0.77元(4.24%),以17.38
元报收。
【出处】东方早报【作者】

【2010-06-03】
专用席位出逃5760万 机构甩卖中山公用(000685)
    传闻缠身的中山公用昨日大跌6.73%。"龙虎榜"显示,卖出席中3家营业部位于
中山公用的所在地中山市,最大的抛盘则来自机构专用席,卖出金额高达5760万元
。
    昨日,中山公用公告称,公司董事长谭庆中、总经理郑旭龄因无法履职,由董
事郑钟强代理行使董事长、总经理职责。经本报调查,中山公用之前停牌与一场"
内幕交易核查风暴"有关,董事长谭庆中、总经理郑旭龄因中山市市长李启红案"事
发",现正接受相关部门调查。据知情人士透露,谭庆中、郑旭龄5月30日被广东省
公安厅控制,同时被控制的还有大股东中汇投资的部分高管,原因是涉嫌参与中山
公用在2007年资产重组时的内幕交易。
    该消息显然引发市场强烈关注。昨日开盘,中山公用大幅低开,盘中几度逼近
跌停,尾盘随着大盘回升跌幅收窄,最终报收18.15元/股,跌幅为6.73%。
    由于日价格跌幅偏离值达到-8.20%,中山公用现身昨日的"龙虎榜"。信息显示
,中山公用昨日成交量为1678万股,成交金额达29849万元。卖出席位排在首位的
是机构专用席,成交金额高达5760万元。有意思的是,卖出席中其余4家营业部,3
家位于中山市,1家是毗邻中山市的江门市,其中广发证券江门江华路证券营业部
成交额为1567万元;广发证券中山市中山四路证券营业部成交额1548万元、银河证
券中山证券营业部成交825万元;中信证券中山中山四路证券营业成交794万元。
    与之相比,买入席的成交量明显萎缩。民族证券鞍山人民路证券营业部以477
万元的成交额排名居首,广发华福厦门湖滨南路证券营业部、长江证券武汉武珞路
证券营业部、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证券营业部、广发证券深圳民田路证券营业部
的买入金额分别仅为364万元、312万元、285万元和239万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吴正懿

【2010-06-03】
中山公用(000685)两高管涉嫌内幕交易
    昨日,中山公用(000685)发布了停牌原因公告并复牌。公告中称,公司董事
长谭庆中与总经理郑旭龄均暂不能履职。这则公告间接证实了本报6月1日文中所言
,中山公用谭庆中与中山市市长李启红被调查案有关。
    昨日,中山公用复牌,在以17.81元的价格开盘后,股价一路狂跌,盘中一度
触及跌停,成交量和换手率明显放大,可见消息影响之大。
    5月31日,中山公用曾发布临时停牌公告,称因公司发生对股价可能产生较大
影响、没有公开披露的重大事项而停牌。随后,记者致电公司证券部得知停牌与大
股东中山中汇集团有重大问题需要核实有关,但对于是否涉及李启红被调查事件,
公司则表态"不要妄加猜测"。
    昨日,中山公用发布了进展公告并复牌,公告表示,公司于5月30日晚10时30
分召开临时董事会会议,因公司谭庆中、郑旭龄暂不能履行董事长、总经理职责,
为保证公司正常运作,授权公司董事郑钟强代理行使董事长、总经理职责。
    虽然对于董事长和总经理为何不能履行职责的原因,中山公用并没有明确说明
,但从临时董事会会议的时间与李启红被调查的时间吻合推断,两者难脱干系。
    随后有知情者告诉记者,李启红被调查与涉嫌股票内幕交易有关,而涉及的公
司就是中山公用。中山公用谭庆中、郑旭龄均因李启红"事发",现也正在接受相关
部门的调查。据悉,同时被控制的还有大股东中汇投资的其他一些高管。至于具体
的原因,则是涉嫌参与中山公用在2007年重组时的内幕交易。
    2007年7月4日,中山公用宣布停牌,其后于8月20日复牌公布了吸收合并大股
东中山集团及定向增发收购五家区镇供水资产为主的重组方案。随之而来的则是14
个疯狂的连续涨停,加上停牌前的两个涨停,公司股价由启动前的6.76元一举飙升
至31.1元,涨幅达360%。当时,郑旭龄任公司董事,而谭庆中则任大股东中山集团
的法定代表。随着2008年中山公用重组完成,谭庆中被任命为上市公司董事长,同
时兼任中汇投资董事长。从当时两人所任职务来看,可以说对中山公用的重组进程
十分了解。
【出处】北京商报【作者】王丹

【2010-06-02】
中山公用(000685)高管异动 前任董事长临危受命 
     本报讯 5月30日晚,广东中山市市长李启红因涉嫌严重经济违纪正接受组织
调查被曝光,5月31日早盘开市前,中山公用临时紧急申请停牌。
    事后,有媒体引述知情者的话称,李启红被查乃因涉嫌股票内幕交易。一边是
市长被查,一边是上市公司紧急停牌。两者是否有某种关联?处在风口浪尖的中山
公用今日发布两则公告,一则是5月29日公司以8640万元的价格竞拍取得长安期货1
00%股权;另一则是5月30日公司临时董事会形成决议,因公司董事长谭庆中、总
经理郑旭龄暂不能履行董事长、总经理职责,为保证公司正常运作,授权公司董事
郑钟强代理谭庆中行使董事长职责,代理郑旭龄行使总经理职责。据悉,此次临危
受命的董事郑钟强是中山公用的前任董事长。
    当记者致电中山公用证券部问询公司主要领导与李启红案是否有牵连时,相关
人员表示:公司经营状况一切正常,其它情况尚不清楚,一切以公告为准。
    关于李启红被查,一位在纪委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向记者表示,在位市长由中纪
委直接带走,并且媒体正式曝光,一般可以说违法证据确凿。李启红因何被调查?
坊间流传多种版本,一说牵涉到土地房地产交易黑幕;一说李启红的亲属2007年在
中山公用重组过程中,涉嫌内幕交易牟取暴利。
    2007年1月,李启红任中山市市长,上任后在资本市场上烧的第一把火就是重
组中山公用。2007年7月4日,中山公用因资产重组停牌,到8月20日复牌时,连续
一字形封死14个涨停板,股价短期涨幅高达300%。吸收合并重组后,中山中汇投资
集团有限公司取代中山公用集团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公司名称也由公用科技更
名为中山公用,原上市公司的主要领导均被撤换,重组后的新任董事长谭庆中、总
经理郑旭龄曾经分别担任中国银河基金管理公司的总经理和银河证券深圳总部营销
中心总经理。 
    业内人士介绍,公司竞得具有股指期货交易资格的长安期货100%股权,意味
着除了做好水务等主业外,还有意打造除公用事业之外的另一个金融产业平台,为
公司的可持续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业内人士表示,即便李启红是因为中山公用股票内幕交易落马,或者公司高管
牵涉其中,也都只是个人行为,不会对公司基本面形成较大影响。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甘 霖

【2010-06-02】
吞下长安期货 中山公用(000685)加码金融业
    5月31日停牌的中山公用今日公告,公司已斥资8640万元竞得陕西省长安期货
经纪有限公司100%股权,在金融业再下一城。
    今年4月29日,西飞集团和西飞铝业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其所持的
长安期货100%股权,中山公用最终成为受让方。
    资料显示,长安期货是全国成立最早的期货公司之一,注册资金3000万元,西
飞集团持股75.17%,西飞铝业持股24.83%。截至2008年12月31日,长安期货经审计
的资产总额为8555万元,负债总额为5482万元,所有者权益为3073万元,2008年度
实现营业收入979万元,营业利润311万元,净利润230万元。
    本次股权转让资产则以2009年11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截止2009年11月30日,
长安期货未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为8061万元,负债总额为4988万元,所有者权益为30
74万元,2009年1-11月份实现营业收入519万元,营业利润15.28万元,净利润0.93
万元。最终的评估价值为4228.18万元。
    中山公用一直有意在金融领域大施拳脚。公司现已形成以环保水务为龙头,商
业地产和金融产业股权投资为两翼的发展架构,已参股广发证券、中山银达担保、
广州农村商业银行等多家公司,公司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已超过50%。公司表
示,控股长安期货有利于打造金融产业平台,形成业务多元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经
营格局,实现金融产业投资的战略发展目标。
    此前也有媒体报道,中山公用有意洽购广发华福60.35%的股权。不过,公司随
后澄清称,目前未进行与该传闻事项相关的策划、谈判,也未签署过相关的意向及
协定,并承诺未来三个月内不筹划与上述传闻相关的事项。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吴正懿

【2010-06-02】
中山公用(000685)两高管不能履职 卷入内幕交易案
    或许很多投资者没有料到,中山公用的停牌居然和一场"内幕交易核查风暴"有
关。而卷入这场风暴的,不仅有中山公用董事长谭庆中、总经理郑旭龄,还有大股
东中汇投资的其他一些高管。"暴风眼"则是中山公用2007年那场引来前后16个涨停
的重组。尽管今日复牌的中山公用并未透露与上述信息相关的内容,但仍可找到"
蛛丝马迹"。
    在5月31日中山公用临时停牌前后,关于广东中山市市长李启红因涉嫌股票内
幕交易被调查的消息就已经迅速传开。据新华网报道,广东省纪委有关负责人5月3
0日晚证实,李启红因涉嫌经济犯罪被中央纪委带走。有媒体报道称,李启红涉嫌
股票内幕交易。据悉,案件牵涉10多人,其中5人来自李启红家族,包括李启红夫
妇,李的一位弟弟、弟媳和妹妹。
    由于中山公用持股62.23%的大股东中山中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系中山市国资委
管辖企业,市场人士由此推测中山公用因此停牌。
    据记者了解,中山公用董事长谭庆中、中山公用总经理郑旭龄因李启红"事发"
,现正接受相关部门调查。据知情人士透露,谭庆中、郑旭龄5月30日被广东省公
安厅控制,同时被控制的还有大股东中汇投资的其他一些高管。具体原因,则是涉
嫌参与中山公用在2007年重组时的内幕交易。
    从谭庆中的履历来看,其此前曾在中山市工行、华融信托中山证券营业部、银
河证券、银河基金任职,一直从事金融事业,深谙资本运作,且在中山市有过长期
工作经历。而郑旭龄则于1993年至2006年在银河证券中山某营业部担任总经理,此
后担任过银河基金市场部总监等职,拥有和谭庆中相似的背景。
    2007年7月4日,中山公用宣布停牌,并于8月20日复牌公布了吸收合并大股东
中山集团及定向增发收购五家区镇供水资产为主的重组方案,随之而来的,则是14
个疯狂的连续涨停,加上停牌前的两个涨停,公司股价由启动前的6.76元一举飙升
至31.1元,涨幅达360%。当时,郑旭龄任公司董事,而谭庆中则任大股东中山集团
的法定代表人。随着2008年重组完成,谭庆中成为上市公司董事长,同时兼任中汇
投资董事长。
    从当时两人所任职务来看,可以说对中山公用的重组进程十分了解,而且从掌
握到的情况来看,中山公用大股东中汇投资也有其他高管牵涉在内。
    不过,上市公司并未披露两位高管的去向。今日的董事会公告称,由于谭庆中
、郑旭龄暂不能履行职责,董事会会议授权董事郑钟强代理谭庆中行使董事长职责
,代理郑旭龄行使总经理职责。至于是何原因造成"暂不能履行"职责以至于需要董
事代理职责,公司并未作出解释。该董事会会议于5月30日晚上10:30以通讯方式
召开,谭、郑两人缺席。公告还表示,目前经营稳定,运作正常,此次授权不影响
公司正常运作。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赵一蕙,霍宇力,何静

【2010-06-01】
中山公用(000685)全资接手长安期货
    昨日,中山公用(000685)突然停牌,公司公告称因有重大未披露事项。这引
起了市场的各种猜测,其中猜测最多的即涉足期货事宜。上周日,中山公用以8640
万元的价格竞得了陕西最早期货公司--长安期货的全部股权,继参股广发证券和广
东农商行之后,中山公用又一次向金融领域进军。
    高价竞获长安期货
    5月30日,在期货公司"一参一控"监管要求达标大限的前一天,中山公用力克
对手竞得了长安期货100%股权。此前,长安期货已在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上"现身"
了一个月之久。虽然截至目前,中山公用仍未就该事项做出任何说明,但记者昨日
从公司方面证实确有此事。
    长安期货成立于1993年4月,是全国成立最早的期货公司之一,目前可代理农
副产品、金属等国内所有期货合约品种的交易,且对股指期货也有涉及,陕西期指
交易的首单就诞生于此。
    据了解,中山公用最后的竞拍成交价为8640万元,相较于4680万元的挂牌价,
高出了近一倍。对此,公司方面的解释是,管理层根据具体情况做出了决策。但有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现有政策不批准设立新期货公司,期货的"壳资源"具有一定价
值,但对于3000万元的账面净资产值、4228万元评估价值的长安期货来说,8000多
万元购买价还是有点高,目前,好一点的期货公司的转让费用也就6000多万元。
    涉足金融乐此不疲
    "中山公用高价竞购长安期货足见其看好并势在必得之心。"有知情人士介绍说
,其早已尝到进入金融领域的"甜头",先是参股广发证券,后又参股广东农商行,
如今再度入主期货,这对于其完成自身的金融布局大有好处。
    此外,在收益上,"不务正业"的中山公用确实从投资金融领域中获得了不菲的
利润。拿参股广发证券来说,2009年年报显示,其位列第三大股东,持股3.43亿股
,2009年,如含广发证券收益在内,公司实现净利润达8.17亿元;而如不含广发证
券收益,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仅为1.19亿元,可见公司85%以上的业绩因金融投资
获得。
    而从今年一季报的情况看,以生产供应自来水、污水处理及商业地产为主营业
务的中山公用对金融投资的依赖越来越大。当季,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0
.40%。说明中称,主要是由于广发证券、中海广东投资收益减少所致。
    停牌与参股期货无关
    昨日晚间,中山公用发布补充公告称,因公司有重大事项尚待核实,为避免股
价异常波动,公司特申请停牌,直至相关事项明晰并公告后复牌。
    上述公告否定了停牌与入主期货的联系,而随之在中山公用的股吧中又流传出
另一个原因版本,与中山市市长李启红因涉嫌严重经济违纪问题目前正在接受组织
调查有关。有传闻称,身兼中山公用董事长和中山中汇集团董事长的谭庆中或牵涉
此事。昨日,公司对这一消息的表态为"不要妄加猜测"。
    从谭庆中公开的履历可以看出,其此前一直从事金融事业,深谙资本运作,自
他2008年担任中山公用董事长以来,公司才频频涉足金融领域。
【出处】北京商报【作者】王丹

【2010-06-01】
中山公用(000685)因核实重大事项股票自31日起停牌
    中山公用(000685)公告,5月30日晚接到公司控股股东中山中汇集团有限公
司通知,因公司有重大事项尚待核实,为避免股价异常波动,保护投资者利益,公
司特申请5月31日起停牌,直至相关事项明晰并公告后复牌。(牛洪军)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牛洪军

【2010-06-01】
中山公用(000685)8640万元竞得长安期货100%股权
    中山公用(000685)周二晚间公告称,公司成功竞拍长安期货100%股权,竞拍
成交价8640万元。
    陕西省长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此前该公司的主要股东是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75.17%;西安飞机工业铝业股份有限公
司,持股24.83%。
    公司表示,本次收购主要目的是为了积极拓展金融产业,提高集团整体效益。
由于期货行业发展前景与现实之间尚存一定差异,本公司本次收购的股权资产一定
期限内存在盈利不确定的风险
【出处】【作者】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爱股网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