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

☆公司报道☆ ◇000733 振华科技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01-04】
振华科技(000733)获"闽发案"债款80.94万 将冲回坏账
    振华科技(000733)周一晚间表示,近日公司收到闽发证券破产管理人汇来款
项80.94万元,该款项将对已计提坏账准备进行冲回。
    上周五,振华科技收报11.22元,涨1.26%。
【出处】全景网【作者】雷震

【2010-11-17】
中国电子正式入主振华科技(000733)
    又一起央企重组地方国资的并购接近收官。
    中国振华(集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振华科技,000733)昨日晚间发布
公告称,贵州省国资委将中电振华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下称中电振华)11.47%股权
无偿划转给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电子),已获国务院国资委
批准,这意味着中国电子持有的中电振华股权比例将升至51%,从而成为振华科技
的实际控制人。
    目前,该项事宜离完成还需证监会批准。
    可查资料显示,中电振华持有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振华)52
.85%股权,中国振华则持有振华科技36.13%股权,为第一大股东。
    根据振华科技此前公告,中国电子此次入主振华科技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中
国电子向中电振华的前身贵州振华电子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编注:2010年6月8
日正式更名为中电振华)增资7亿元人民币,取得该公司39.59%的股权。
    入主的第二步则是贵州省国资委向中国电子无偿划转其持有的中电振华11.41%
的股权,从而使中国电子持有中电振华51%股权,达到绝对控股贵州振华,实现间
接控股振华科技。
    另据新华网贵州频道的报道,在中电振华挂牌的同时,以该公司为主体的振华
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地同时开建,主要建设锂离子电池材料、动力电池等生产基地
及相关配套产业项目,基地建设工期预计为一年。
    资料显示,中国电子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特大型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
的国有IT企业,2009年公司共完成销售收入859亿元,实现利润25.6亿元。
【出处】东方早报【作者】张飒

【2010-08-25】
振华科技(000733)4200万元增资子公司
    振华科技(000733)今日公告称,拟向子公司深圳市振华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增
资4200万元,用于其投资扩建表面贴装技术生产线。扩产后,振华通信将新增表面
贴装技术生产线年产能400万片,实现年产能880万片,达到行业中等规模。扩能改
造完成后,年新增净利润954万元。同时,振华科技决定向深圳市亚普精密机械有
限公司增资988万元,持有该公司增资后52%的股权。
    今年上半年,振华科技实现营业总收入约13.7亿元,同比增长38.06%;实现净
利润约2047.4万元,同比增长29.64%;每股收益0.06元。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建业

【2010-05-28】
振华科技(000733)进军锂电池 合作方是中科英华旧识
    近来A股市场上锂电池很火,沾边的公司股价都节节往上涨。如今锂电池股又
将加入一个新成员,振华科技(000733,收盘价11.95元)5月27日发布公告称,将
拿出近2000万元投资锂离子动力电池。
    公告一出,振华科技当日放量涨停。不过振华科技主业电子元器件多配套军工
,为何这次会同"赶时髦"一般进军未涉足的新领域?而这次投资的合作方、打动了
公司的自然人李树军,又是何方神圣?
    "神秘人"空降锂电池项目
    5月27日(昨日),振华科技公告称,公司将与李树军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
,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营范围为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
,2000万元注册资本中,振华科技出资1980万元,李树军出资20万元。
    公告一经发布,当日振华科技直接以涨停价开盘,此后涨停板虽然被打开,但
最终仍以涨停收盘。当日,振华科技成交量2729.84万股,差不多为近期日成交量
平均水平的3倍;成交额达到3.23亿元,全日换手7.62%。深交所盘后数据显示,当
日该股买卖前5均为营业部席位,并无机构身影。
    令人好奇的是,振华科技作为贵州地区上市国企,主营产品多为配套军工的电
子元器件,为何此次会介入锂电池领域?而打动公司的李树军,又是什么人?
    振华科技公告中对李树军的介绍很简单,"2005年毕业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
所,物理学博士"、"是国内较早进行锂离子电池技术开发的人员之一,曾经在深圳
、北京的多家锂电池企业工作"。李博士目前拥有什么技术成果,振华科技公告中
并未提及。
    从公告看,振华科技在此次投资中主要负责"撒钱",李树军博士担当技术提供
方的角色。合资公司将设立锂离子动力电池工厂,振华科技将以自筹方式解决资金
问题。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前述问题联系了振华科技,但公司董秘、证券
事务代表电话均无人接听。振华科技办公室人士告诉记者,证券事务代表目前在外
学习,董秘有事外出;而他本人,并不清楚公司此次投资事宜的来龙去脉。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作者】胡玉慧

【2010-05-27】
振华科技(000733)携手专家投资锂电池
    振华科技(000733)今日公告,为寻求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公司决定与李树
军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该公司表示
,从事该行业最大的风险来自技术。
    拟设立的东莞市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2000万元,其中振华科技出资
1980万元,李树军出资20万元。项目建设期一年,新公司计划用2-3年的时间,在
电动自行车、轻型电动车和电动工具市场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形成稳定的业务规
模和一支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团队,为下一阶段的产业扩张奠定基矗
    据披露,李树军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物理学博士,是国
内较早进行锂离子电池技术开发的人员之一,曾分别在深圳、北京的多家锂电池企
业工作,对动力电池的技术体系有全面深入理解,并进行了充分的技术验证,李树
军同时还具有运营管理能力。
    振华科技认为,锂离子电池比传统的铅酸电池、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有明显的
性能优势,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并为国家政策所鼓励,因此不存在政策风险,但技术
风险是项目的最重要风险,未来产品是否能够从技术和成本上满足客户要求,达到
预期性能,是项目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向南

【2010-05-27】
振华科技(000733)投资新能源电池补劣势 社保基金进驻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逐步浮出水面,相关产业也得到了不少上市
公司的关注。昨日晚间,振华科技发布公告称,拟出资1980万元与李树军博士共同
投资成立合资公司,涉足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项目总规模为2000万元。公司表示
,看好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发展潜力,将培育新的增长点。
    谋求培养新增长点
    公告指出,希望在2年至3年内在电动自行车、轻型电动车和电动工具市场上取
得实质性突破,形成稳定的业务规模和一支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团队,为下一阶段
的产业扩张奠定坚实的基矗
    据悉,振华科技是我国综合配套能力最强的新型军工电子元器件基地,拥有雄
厚的技术开发力量,在开发LED发光二极管方面具有巨大优势。然而,今年一季度
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仅为870.8万元,去年全年也仅3118.25万元。有分析人士表示,
虽然公司在电子元器件领域竞争力尚可,但整体盈利能力低下。可见,培养新的利
润增长点是公司长远发展的必备条件。
    靠上央企更安心
    值得一提的是,振华科技今年1月26日曾发布公告称,中国电子1月22日已与贵
州省国资委就增资贵州振华事项签订了协议,这意味着中国电子将间接入主振华科
技。目前该方案仍有待中国证监会的豁免要约收购许可和国务院国资委的股权划转
批准。
    而据公司一季报显示,社保基金六零二组合新进驻127.22万股,即将"嫁入"央
企的振华科技无疑让人心里有了更加踏实的感觉。有分析人士称,凭借雄厚的资金
实力,若中国电子真能入股贵州振华并为振华科技量身打造一套整合方案,无疑将
极大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
【出处】新快报【作者】

【2010-05-26】
振华科技(000733)合资设立锂电池公司 出资1980万
    振华科技(000733)周三晚间公告称,公司将与李树军博士共同出资设立东莞
市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其中,振华科技将出资1980万元,李树军将出资20万元。
    李树军为国内较早进行锂离子电池技术开发的人员之一,具备系统的技术积累
和丰富的行业经验。
    公司表示,设立锂离子动力电池工厂项目符合能源结构的发展方向和国家的产
业政策,市场前景极为看好。
【出处】【作者】

【2010-01-26】
振华科技(000733)嫁入央企终成真:中国电子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本报讯振华科技(000733)今日公告,中国电子1月22日已与贵州省国资委就
增资贵州振华事项签订了协议,中国电子将成为贵州振华控股股东及振华科技实际
控制人。
    据悉,中国电子与振华科技及中国振华集团渊源颇深,都曾同属原电子工业部
系统。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电子作为一家具有雄厚实力的央企,入主振华科技后,
很有可能对其进行重组。自去年11月中国电子就入股贵州振华事项接洽贵州省国资
委的消息公布后,振华科技股价已持续稳步上扬。
    资料显示,贵州振华为振华科技大股东中国振华电子集团的大股东,是贵州省
国资委的全资公司。贵州振华持有中国振华电子集团52.85%股份,而中国振华电
子集团持有振华科技36.13%股权。
    根据中国电子与贵州省国资委签订了《中国电子增资扩股重组贵州振华协议》
,中国电子重组贵州振华分两步实施。第一步,中国电子对贵州振华投资入股,即
以现金方式增资7亿元,取得贵州振华39.59%的股权;第二步,贵州省国资委向中
国电子无偿划转其持有的贵州振华11.41%的股权,从而使中国电子持有贵州振华51
%的股权,绝对控股贵州振华。
    该重组事项形成对振华科技的间接收购,最终导致中国电子通过贵州振华及其
所控股的中国振华电子集团间接控制振华科技,振华科技实际控制人将由贵州省国
资委变为中国电子。由于中国电子的出资人为国务院国资委,所以振华科技最终实
际控制人将变为国务院国资委。
    据悉,中国电子现正向中国证监会提交关于以豁免要约方式收购振华科技的申
请。按照有关规定,贵州省国资委将其持有的贵州振华11.41%的股权无偿划转给中
国电子尚须得到国务院国资委的批准。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电子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IT界大鳄,资金实力以及市场地
位无人能出其右。而振华科技在电子元器件领域虽然竞争力尚可,但整体盈利能力
低下,一直以来都难以摆脱微利的局面。中国电子入主振华科技,将极大增强公司
发展后劲,且有可能通过资产注入等方式对振华科技进行重组。
    一券商人士认为,振华科技极有可能成为中国电子的电子元器件产业平台。目
前,中国电子在国内纵横集成电路、计算机软硬件、通信设备、手机等领域,但在
基础电子元器件领域则并不突出,而振华科技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短板"。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0-01-26】
央企中国电子集团如期入主 是否注资振华科技(000733)"不明言"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下称"中国电子")间接入主振华科技一事终于敲定,
央企重组地方国企再下一城。但公告却没有披露未来是否向振华科技注资问题。
    针对此前预告的中国电子与贵州省国资委接洽之事,振华科技今天公告,2010
年1月22 日,公司接到大股东中国振华电子集团的控股股东--贵州振华电子国有资
产经营有限公司(下称"贵州振华")通知,当日,中国电子与贵州省国资委签订了
《中国电子增资扩股重组贵州振华协议》。根据该协议,中国电子重组贵州振华分
两步实施,中国电子向贵州振华以现金方式增资7亿元人民币,取得贵州振华39.59
%的股权;贵州省国资委向中国电子无偿划转其持有的贵州振华11.41%的股权,从
而使中国电子持有贵州振华51%股权,达到绝对控股贵州振华,从而间接控股振华
科技。
    重组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贵州省国资委变为中国电子。由于中国电子的出
资人为国务院国资委,公司的最终实际控制人将变为国务院国资委。
    2009年11月,振华科技就预告了中国电子增资贵州振华的消息。贵州当地知情
人士向记者透露,为实现对贵州振华的增值扩股,中国电子抛出优厚方案,包括向
贵州振华注入军工类资产以及注入7亿元现金。对于方案中涉及上市公司的内容,
该知情人士表示,"中国电子提出的方案中只有部分内容有可能涉及振华科技。整
体方案主要是针对贵州振华。"今天的公告,证实了注资7亿元一事,但未来军工资
产是否注入还需拭目以待。
    相关行业研究员表示,中国电子入主,无疑会让市场对振华科技的未来有所期
盼。该研究员表示,振华科技在电子元器件领域竞争力尚可,但整体盈利能力低下
,一直以来都难以摆脱微利的局面。然而,公司坐拥我国西部最大的新型电子元器
件生产基地,在高端元器件尤其是军工级元器件领域技术优势明显。而中国电子作
为业内首屈一指的企业,在集成电路、计算机软硬件、通信设备等多个领域具有广
泛的影响力和竞争优势,而且资金实力均相当雄厚。研究员表示,若中国电子真能
入股贵州振华并为振华科技量身打造一套整合方案,无疑将极大增强公司的盈利能
力。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01-16】
振华科技(000733)拟参与华创证券增资扩股
    振华科技今日公告,拟投资总额不超过1325万元参与华创证券增资扩股。
    公告显示,华创证券本次增资扩股价格为,实施利润分配后每股净资产为2.41
元,溢价10%后确认的每股认购价为2.65元。按每股认购价2.65元计算,将募集资
金79500万元。增资扩股完成后,注册资本将增至50000万元。
    资料显示,华创证券2002年1月成立,注册资本20000万元,公司投资500万元
,占该公司注册资本的2.5%。本次增资扩股完成后,振华科技占华创证券注册资本
的2%。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01-14】
振华科技(000733)获划转两上市公司股权
    本报讯 振华科技(000733)今日公告,2009年12月12日,闽发证券破产管理
人在福建省泉州市召开了闽发证券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审议通过了管理人提交的《
闽发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次破产财产分配方案》。根据此分配方案,公司将获得
双鹤药业(600062)股票35.55万股,辽宁成大(600739)股票19.19万股。为实施
证券资产实物分配,闽发证券破产管理人申请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非
交易过户的形式向债权人交付股票。
    振华科技称,2010年1月11日,公司证券账户已收到闽发证券破产管理人通过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非交易过户方式交付的双鹤药业股票35.55万股
,辽宁成大股票19.19万股。按当日股票收盘价,股票市值总计1608.48万元。以上
所收股票将对公司2010年的财务状况及损益产生较大影响,公司于2004年、2005年
、2006年及2008年分4次共计计提坏账准备3500万元,若今后变现将作为500万资金
的收回及对已计提坏账准备的冲回。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9-11-21】
中国电子接洽入股贵州振华振华科技有望提振业绩
    振华科技昨日披露,经公司向大股东振华集团的控股方贵州振华公司核实,目
前中国电子正与贵州省国资委就对贵州振华增资扩股事宜进行接洽。该事宜处于商
讨中,增资方式、比例等尚未确定,也未签署任何相关协议。
    贵州当地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为实现对贵州振华的增值扩股,中国电子曾抛
出优厚方案,包括向贵州振华注入军工类资产以及注入7亿元现金。对于方案中涉
及上市公司的内容,该知情人士表示:“中国电子提出的方案中只有部分内容有可
能涉及振华科技。整体方案主要是针对贵州振华。”
    相关行业研究员表示,振华科技承认中国电子正在与贵州省国资委接洽一事,
无疑会让市场对公司的未来有所期盼,若进展顺利有可能使振华科技的经营业绩得
到改观。
    该研究员表示,振华科技在电子元器件领域竞争力尚可,但整体盈利能力低下
,一直以来都难以摆脱微利的局面。然而,公司的技术力量在国内属领先地位,坐
拥我国西部最大的新型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在高端元器件尤其是军工级元器件领
域技术优势明显。此外,公司所从事的通信整机产品定位低端,而低端市场竞争又
十分激烈,预计公司难以获得实质性突破。
    另一方面,中国电子作为业内首屈一指的企业,在集成电路、计算机软硬件、
通信设备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竞争优势,而且资金实力均相当雄厚。研
究员表示,若中国电子真能入股贵州振华并为振华科技量身打造一套整合方案,无
疑将极大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魏梦杰

【2009-11-20】
振华科技(000733):中国电子或增资贵州振华
    振华科技(000733)今日对某媒体关于央企中国电子将重组公司的报道作出澄
清。振华科技表示,经公司向贵州振华电子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振华科技控股
股东中国振华电子集团的大股东)核实, 目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正
与贵州省国资委就对贵州振华公司增资扩股事宜进行接洽,增资方式、比例等尚未
确定,也未签署任何相关协议,该事项处于商讨中,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如果中国
电子能够成为贵州振华公司股东乃至控股贵州振华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
国务院国资委。否则,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贵州省国资委。
    振华科技表示,目前中国电子尚未成为贵州振华公司的股东,因此对振华科技
进行重组的计划无从谈起。针对中国电子投资贵州振华公司事宜,公司将加强与实
际控制人的沟通联系,密切跟踪该事项的进展情况,并按照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履
行信息披露义务。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8-08-26】
振华科技(000733)受让京瓷振华股权获益
    本报讯振华科技(000733 )无偿受让京瓷振华通信设备有限公司45%的股权
将获得投资收益1650万元。今日公告显示,公司受让日本京瓷株式会社所持京瓷振
华股权事宜近日获商务部批准,并办理了企业登记变更手续。
    公告显示,商务部同意京瓷株式会社将所持京瓷振华公司45%的股权无偿转让
给振华科技,将所持京瓷振华公司25%的股权无偿转让给溢华(香港)有限公司。
转让完成后,京瓷振华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均不变,振华科技公司持有京瓷振华公
司75%的股权,溢华香港持有25%的股权。依据批复,京瓷振华换领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企业名称变更为贵州振华百智通信有限公司。 
    振华科技表示,由于京瓷株式会社承诺放弃其在京瓷振华5760万元的债权,变
更后的贵州振华百智通信有限公司由此产生债务重组收益,使该公司2008年7月31
日的净资产由-3560万元变为2200万元,按振华科技持有75%的股权比例计算,形
成长期股权投资收益1650万元,将对振华科技今年第3季度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8-08-10】
振华科技(000733)公布08年中期财务指标,每股收益0.04元
    (000733):振华科技:2008年半年度报告主要财务指标及分配预案
    一、2008年半年度报告主要财务指标 1、每股收益(元) 0.04 2、每股净资产(
元) 5.28 3、净资产收益率(%) 0.82 二、不分配不转增
【出处】【作者】

【2008-04-23】
振华科技(000733)2008年一季度每股收益0.02元
     振华科技(000733)公告,公司2008年一季度每股收益0.02元,每股净资产5.2
6元,净资产收益率0.38%。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08-02-01】
加力CDMA手机项目 振华科技(000733)欲以通信业务当家
    1月22日,日本京瓷株式会社(下称京瓷公司)撤资,振华科技(000733)联
姻溢华(香港)有限公司(下称溢华公司),开始接手京瓷振华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下称京瓷振华)。
    京瓷振华的主营业务以生产CDMA手机为主。1月29日,振华科技证券部负责人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管理层正在为CDMA手机项目未来发展进行讨论,
扩大销售渠道是这次讨论的主要议题。他同时表示,公司的经营策略已经发生改变
,通信产业将成为公司龙头产业。
     日资出走增厚08年收益2250万
    振华科技发布的公告显示,京瓷振华公司的控股股东——京瓷公司决定将其持
有的京瓷振华公司70%的股权无偿转让给振华科技及溢华公司。其中,振华科技受
让45%的股权,溢华公司受让25%的股权。此项交易完成后,振华科技持有京瓷振华
公司75%的股权。
    公告称,受让股权还将对振华科技2008 年度业绩产生较大的影响,预计将增
加当期长期股权投资收益2250 万元,这一数字比该公司2006年的净利润尚多出近2
00万元。
    但不确定的因素仍然存在。振华科技证券部负责人指出,目前受让手续正在进
行中,如在2008 年3 月18 日时(因政府机关原因该日期可延长至2008 年3 月31 
日)仍未能完成股权转让,京瓷公司有权全部或部分解除合同,并有权要求终止并
清算京瓷振华公司。
    据了解,京瓷振华成立于2001年12月。振华科技为了进军通信行业,与日本京
瓷公司合资建立了该公司,注册资金约1.2亿元,其中振华科技占30%的股权,京瓷
公司70%的股权,主要生产CDMA手机及其相关通信产品。
    但该项目的收益却不如人意。根据公告,截至2007 年12 月31 日,京瓷振华
公司资产总额为5304 万元,负债总额为6686 万元,净资产为-1382万元,主营业
务收入为3521 万元,净利润为-6280 万元。华泰证券行业分析师夏朝晖表示,日
本在手机生产方面的优势不是特别突出,京瓷公司对振华科技的在CDMA手机项目的
提升有多大,是个疑问。此次日资撤出,不见得是坏事。
     振华运筹通信转型
    振华科技正在为自己的未来筹划,而其从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到通信行业的转变
也颇引人注意。
    据海通证券分析师邱春城介绍,振华科技以前的优势产业主要是军工电子器件
产品,其中电容产品颇受市场的青睐。但是由于国内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的规模较
小,加之近年来原材料价格上涨,整个行业表现得都不尽如人意。
    振华科技2004、2005、2006三年来的年度报表显示,振华科技上市以来的多个
涉及电子元器件的募集资金项目,均未达到预期收益。
    面对发展困境,振华科技开始寻找另一条路。2001年、2006年振华科技相继将
部分募集资金变更,将资金投入到了通信行业,成立了京瓷振华、贵州振华数码科
技有限公司、贵州振华欧比通信有限公司,其中贵州振华欧比通信有限公司的一个
股东正是此次同时受让京瓷振华股份的溢华公司。
    振华科技2006年年度报告显示,在新型电子元器件、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主营业
务收入分别较上一年增加15.65%、19.95%的同时,以GSM手机和电子电话机为主的
通信终端产品产销及出口大幅增长,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同比增长106.02%,成为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来源。
    增长空间有赖诸多变量
    振华科技转型后的增长空间,业内存在争议。
    邱春城认为,振华科技把主营重心从电子元器件转变到通信行业,有利于其自
身发展,电子元器件的生产经验,对其发展CDMA手机项目有一定优势。此外,邱春
城表示,振华科技在电子元器件制造方面仍有着自己的强项。他认为,军工产品一
直是振华科技的强项。但由于近来需求弱小,发展存在瓶颈。另外,民品需求在数
量上的潜力,也是振华科技不可忽视的利润空间。
    华泰证券分析师夏昭辉认为, CDMA手机未来在国内有着很大的空间。他表示
,中国联通的网络容量为一亿,而目前,CDMA用户只有4500万左右,网络的使用率
较低。在保证通讯性能优良、回报合理的情况下,网络的利用率在80%比较适宜,
以此测算,CDMA手机项目有近一倍的发展空间。目前CDMA手机的困境主要是因为网
络覆盖率相对GSM不高,另外手机型号单调、功能不完善都是限制CDMA手机发展的
因素,但是随着网络覆盖率的增加,CDMA手机市场的增长潜力不容小视。
    另外,2007年12月开始的包括手机在内的“家电下乡”活动,也会为手机在农
村市场的普及提供有力支持。分析人士指出,一旦农村消费市场启动,国产手机的
潜力将迅速演变为增长实力。
    与夏昭辉的乐观不同,东方证券的行业分析师王志光对国内CDMA手机的发展前
景表示担忧。他认为,随着手机行业市场整体的低迷,CDMA手机也不能幸免。在他
看来,由于国内手机的使用习惯,使得国内生产的CDMA手机很难适应国际市常在国
外,CDMA手机多是机卡一体,而国内习惯使用机卡分离的手机,这在无形当中增加
了产品外销的障碍。因此,国产CDMA手机的主要市场仍在国内。但CDMA手机的国内
市场份额一直不高,而竞争却非常激烈。据王志光统计,目前国内至少有10家CDMA
手机生产企业。他认为,振华科技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不容易。王志光透
露,“目前行业内传闻,联通要把CDMA网络卖给电信,如果交易成功,CDMA手机市
场可能会出现转机;否则CDMA手机的前景仍不乐观。”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07-05-19】
振华科技(000733)集中建设两大基地
    振华科技(000733)昨日上午在贵阳召开2006年度股东大会上,该公司董事长
申自强表示,2007年公司将集中建设新型电子元器件生产科研基地、移动和固定个
人通讯终端基地。
    申自强在谈到公司今年主营业务发展时介绍,今年公司将继续提升科技创新能
力,建设军民两用、综合配套能力最强的新型电子元器件生产科研基地,着重抓好
低温共烧滤波器与敏感元件、微型继电器和LED发光二极管的开发与生产等重点项
目;其次,加快推进通信整机资源整合,建设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和一定竞争能力的
通信终端生产科研基地,扩大GSM手机的CHIVA品牌效应,提升品牌形象,提高市场
占有率,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使进入“3G”领域有实质性的进展。
    2006年,振华科技共销售各种电子元器件92.38亿只,各种电话、手机582.7万
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8.09%;实现净利润2071.87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07%。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邹宁

【2006-10-26】
振华科技公布三季报:每股收益0.05元
    2006年前三季度报告主要财务指标
    1、每股收益(元) 0.05
    2、每股净资产(元) 5.24
    3、净资产收益率(%)1.02
【出处】【作者】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爱股网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