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经营分析☆ ◇000738 航发控制 更新日期:2025-04-01◇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国际合作业务、控制系统技术衍生产品三大
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制造业                  | 548096.66| 154085.80| 28.11|      100.00|
├────────────┼─────┼─────┼───┼──────┤
|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 488178.79| 142339.25| 29.16|       89.07|
|系统                    |          |          |      |            |
|国际合作                |  36839.58|   6208.98| 16.85|        6.72|
|控制系统技术衍生产品    |  23078.28|   5537.57| 23.99|        4.21|
├────────────┼─────┼─────┼───┼──────┤
|境内                    | 511257.08| 147876.82| 28.92|       93.28|
|境外                    |  36839.58|   6208.98| 16.85|        6.72|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制造业                  | 280555.04|  87235.01| 31.09|      100.00|
├────────────┼─────┼─────┼───┼──────┤
|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 251484.11|  79024.97| 31.42|       89.64|
|系统                    |          |          |      |            |
|国际合作                |  18306.38|   4182.11| 22.85|        6.53|
|控制系统技术衍生产品    |  10764.55|   4027.92| 37.42|        3.84|
├────────────┼─────┼─────┼───┼──────┤
|境内                    | 262248.66|  83052.90| 31.67|       93.47|
|境外                    |  18306.38|   4182.11| 22.85|        6.53|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制造业                  | 532404.51| 146222.59| 27.46|      100.00|
├────────────┼─────┼─────┼───┼──────┤
|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 469418.87| 134197.98| 28.59|       88.17|
|系统                    |          |          |      |            |
|国际合作                |  34924.73|   6066.34| 17.37|        6.56|
|控制系统技术衍生产品    |  28060.91|   5958.27| 21.23|        5.27|
├────────────┼─────┼─────┼───┼──────┤
|境内                    | 497479.78| 140156.25| 28.17|       93.44|
|境外                    |  34924.73|   6066.34| 17.37|        6.56|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制造业                  | 273423.24|  84032.67| 30.73|      100.00|
├────────────┼─────┼─────┼───┼──────┤
|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 243624.50|  76081.90| 31.23|       89.10|
|国际合作                |  16314.22|   3508.53| 21.51|        5.97|
|控制系统技术衍生品      |  13484.52|   4442.25| 32.94|        4.93|
├────────────┼─────┼─────┼───┼──────┤
|境内                    | 257109.02|  80524.15| 31.32|       94.03|
|境外                    |  16314.22|   3508.53| 21.51|        5.97|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提出如期实现建
军百年奋斗目标;国家《“十四五”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武器
装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求“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低成本可持
续保障”,这对航空发动机研制进度、批产产能、质量保证、成本管控等均提出了
更高要求。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广泛渗透,重构全球创新版
图、重塑大国竞争格局,深刻影响航空动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党
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大
飞机等民用航空动力作为建设航空强国的核心装备,正在加快自主研制;低空经济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牵引形成通航动力蓝海市场,为航发事业开辟了新的发
展赛道。公司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契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布
局,加快推动军民燃和技术衍生产业协同发展,在战略必争领域形成竞争优势,努
力实现产品成功、产业成功、商业成功,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直属军工企业中国航发的核心业务板块之一,作为国内主要航
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制生产企业,全方位参与所有在研在役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
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保障一代”工作,在航空发动机控制
系统细分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国际合作业务、控制系
统技术衍生产品三大业务。其中,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产品主要包括军
、民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产品的研发、制造、维修与服务保障;国际
合作业务主要是为国外知名航空企业提供民用航空精密零部件的转包生产,如航空
发动机摇臂、燃油系统滑阀偶件、飞控系统和发动机泵壳体组件及其他精密零件的
制造;控制系统技术衍生产品业务主要包括地面战车类高端电液作动装置、弹用动
力控制系统关键零部件、机电液控制用高精度电磁阀、传感器等产品的研制、生产
、销售与服务。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国家定点的专业从事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产品的研制、生产基地
,公司研制生产的涡喷、涡扇、涡轴、涡桨等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产品
,广泛配装于各类军民用飞机、无人机、舰船等动力装置,以及弹用动力、通航动
力、地面战车、燃机发电机组等,客户涉及航空、航天、船舶、兵器、能源等多个
领域。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在科技创新、核心能力保障、经营管理及人才队伍建设
等方面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和专业优势。
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公司加速自主创新战略转型,初步建成了集预先研究、产品设
计、生产制造、服务保障“四位一体”“厂所合一”的研发体系,具备包括控制、
机械、液压、电子等多专业正向研发能力,支撑了全谱系的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
控制系统关键核心技术。公司拥有国家级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认定技术中心
、博士后工作站、国家二级计量检测实验室、国家级理化检测中心和国内燃油附件
行业唯一的定型/鉴定试验室。公司依托基于原创技术驱动引领和企业主导的军民
融合协同创新模式,持续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开放、共享、互动的产学研战略合
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和技术中心,合作开展基础研究,实现协同创新,在关键产品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报告期内,公司拥有有效专利数670
余项,其中发明专利612项,2024年度新增发明专利71项。
核心保障能力增强:贯彻体系效能型建设思路,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实施军工固定
资产投资和募投项目建设,强核心、补短板、建体系,数字化设计、仿真技术深化
应用。公司具有完整的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各类燃油泵及调节器的研制生产试验能
力,建成了快速反应中心,拥有以复杂壳体加工、精密偶件加工等为主的柔性精益
制造单元,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生产单元建成投用,有效提升制造效率和质量
一致性;多项工艺通过国际 NADCAP认证机构的特种工艺认证,型号任务批生产保
障能力持续提升。
经营管理提质增效:持续优化专业布局,对内完善能力体系,把控关键环节,促进
资源向核心环节聚焦;对外引入社会优质资源,积极培育战略供应商,持续提升供
应链管理水平,供应链韧性不断增强。强化管理创新, AEOS运营管理体系建用深
化融合,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夯实,完成新时代装备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任务,实
现关键过程能力指数提升目标,公司综合管理水平逐年提升,干部员工的效率意识
、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合规意识进一步增强。高素质人才优势提升:公司深入实
施“人才强企”战略,大力引进优质高潜人才,校园招聘质量逐年提升,985/211
本科及以上人才引进比例大幅增加。创新聚才育才机制,聚焦生产交付、技术攻关
,大力实施领军人才继任者计划,培养了一批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专业型号总师
队伍和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持续优化薪酬分配机制和精准激励机制,激发科技人
才队伍活力。2024年度,研发人员占比达15.75%,拥有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国
家级青年科技人才1人,全国技术能手6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2人,中央企业青年
岗位能手1人。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5%,主要是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批产产品及国际
合作订单及交付增加。
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26%,主要是受订单拉动,公司营收规模增加带来
毛利增加及公司强化费用管控。
资产负债率下降2个百分点,控制在合理范围。
研发投入强度下降2.4个百分点,主要是国拨投入减少。
全员劳动生产率44.65万元/人,同比改善11.04%,主要原因是公司“控总量、调结
构”人员规模有所下降,以及营收规模、固定资产投入和应交税费增加。
净资产收益率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经营积累相对净资产增长高于净利润增长。
营业收现率78.45%,同比下降19.9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减
少。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是航空、舰船和能源产业的核心装备,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
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肩负加快实现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产品自主研
制的重要使命。2025年是我军建设“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如期实现建军百年奋
斗目标,对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都具有重要意
义。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公司要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把握技术发展主线,推进产业
布局优化,加快实现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成为航空强国建设的中坚力量。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方面: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正向着高可靠、长寿命、轻量化、
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智能化、无人化作战系统等新域新质战斗力已成为改变
战争规则的关键变量。公司瞄准建军百年奋斗目标,持续加快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实
施,变革研发组织管理模式,推动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开放性的科研创新平
台建设,增强先进产品供给能力,加强布局产品全生命周期保障服务,为实现国防
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目标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撑。
国际合作业务方面:国际航空运输市场复苏,未来世界民用航空发展前景看好。公
司高度关注市场需求,国际转包向注重效益和提升技术水平转型。积极学习借鉴国
际航空领域最新技术规范、质量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模式,利用长期积累的专业技术
优势,拓展符合核心能力且具有较高附加值的航空零部件配套业务。持续提高合作
层次,主要国际合作渠道得到持续巩固,稳步维护与赛峰、霍尼韦尔等国际知名公
司的战略合作关系,企业间互动交流不断深化。
控制系统技术衍生产品业务方面: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积极利
用现有的核心技术优势和品牌效应,加快军工科技成果转化。在巩固和发展现有配
套领域基础上,谋划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策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子公司试点
推动技术衍生品产业化发展,重点加强高端民用装备领域机电液产品系列化和产业
化发展,培育竞争新优势、打造增长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能。
(二)经营计划
1.年度经营思路
锚定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抓好“十四五”收官
和“十五五”布局,以军民燃协调发展为牵引,以提升发展质量效率效益为主线,
统筹聚焦主业和优化产业布局,强化价值创造;统筹内优质地和外塑形象,优化价
值传播;统筹深化改革和风险防控,提升治理效能,实现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齐头
并进,为建设航空强国、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坚实动力保障。
2.经营目标
2025年,公司面临主营业务中持续多年量产的部分型号阶段性达峰、部分新研产品
尚在逐步上量带来较大挑战的形势,2025年营业收入预算目标为530,000万元(该
目标为预计值,并非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
3.重点工作安排
(1)统筹计划牵引,确保完成科研生产任务交付。以重大项目里程碑节点任务为
核心,强化科研项目管控,全力抓好重要战略型号研制,协同主机厂所加快大飞机
动力配套产品研制,全面完成年度型号研制任务。持续强化均衡生产,推动精益单
元建设发挥成效,聚焦修理周期改善,全力保障批产和修理任务交付。
(2)优化产业结构,高质量推进军民燃协调发展。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技术衍生产
业发展,以商业成功为目标,加快通用航空和无人机动力控制配套产品自主研制和
市场拓展;加强技术衍生品培育,推进滑油泵、柱塞泵、微型阀、传感器等产品产
业化;建立适应衍生产业发展的供应链保障、成本管控、激励等机制,积极探索开
发航空航天、船舶、民用燃机、汽车等领域新业务,支撑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强化创新驱动,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建强创新平台体系,加
强与太行国家实验室、相关高校、集团增材制造等科研机构的合作协同,优化科技
成果内外部转化渠道,保证技术与产品研制深度互锁。完成运营管理体系(AEOS)
 基本建成目标。产品研发体系实现体系成果在全部型号深化应用,生产制造体系
基本实现精益数字化生产运营,供应链管理体系实现供应商管理资源共用共享,服
务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满足装备全生命周期综合保障要求。
(3)聚焦产业竞争力,系统加强核心能力布局。充分发挥国拨、募投、自筹资金
使用效益,加速项目建设,提升核心能力。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建设,推进研发、
制造、质量、运营、技术平台等数字化项目建设。基于物联网、在线检测等技术应
用,建成过程监控智能决策的数字化检验模式、数字化示范车间等重点工作,持续
提升数字化管理能力。
(4)深化全面改革,推动发展质量取得新突破。加大“十四五”收官组织保障力
度,确保既定目标任务如期实现;科学制订“十五五”规划。高质量完成改革深化
提升行动收官,确保取得实效。推动“科学、理性、高效”董事会建设;推进上市
公司市值管理,切实维护公司形象和品牌声誉。围绕“一利五率”,提升预算目标
牵引和资源统筹功能,支持主业发展和核心能力建设。聚焦设计改进、质量提升、
厂所协同、工艺攻关等关键领域开展专项降本行动,推动成本工程支撑高质量可持
续发展。逐步压降“两金”规模。
(5)坚持人才强企,培育建强高层次干部人才队伍。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
力度;围绕关键岗位、优势专业,加大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有序引进,集聚一批
高校专家教授,加强科技领军人才继任者队伍建设。构建更加精准高效、规范有序
的收入分配机制,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巩固“降总量、控成本”长效机制,持续提
升人工成本效能。
(6)强化风险防控,切实筑牢安全发展屏障。推动“大合规”体系建设,及时推
进外规内外。加强内控评价和“内控诊断”,拓展内部审计深度广度。加快合同管
理数智化建设,加强各层级风险分析监测和应对处置。从严推进安全环保治理。严
控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环保及保密管理,杜绝重大生
产安全事故、突发环境事件、失泄密、窃密和重大保密违规事件发生。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面临的风险:
(1)产业结构布局与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有差距。军民燃发展不均衡,尚
未形成产业融通互促的良性循环,民用航空动力、燃机动力和衍生产业配套产品尚
处于市场培育期,支撑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动能有待增强。
(2)现役产品性能与国际先进航空动力控制系统产品仍有差距,新一代装备动力
控制产品尚在研制,智能化、电动化、新能源等新质技术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对
满足新质新域装备快速研发的迭代提出更多挑战。
2、公司将采取的应对措施:
(1)坚持军、民、燃协同发展,稳步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全面完成年度主要经济
指标,推动发展质量效益取得新提升。紧盯国家战略需求、民机未来发展方向,谋
划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策略,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充分发
挥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技术优势,协同主机厂所加快大飞机、通航和无人机动力控
制等自主研制和产业化应用,推动技术衍生品产业化发展。
(2)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按照“五个一代”布局,瞄准未来发动机开展研发探索
,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聚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深入开展战略性、前沿性
、颠覆性、基础性技术研究。建设高水平的自主创新体系,深化机制、制度改革,
加强人才、资源保障,积极抢占技术制高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中国航发北京航科发动机控制|      84067.67|     6406.44|   256982.09|
|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            |            |
|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     209273.26|    18678.34|   563644.98|
|限公司                    |              |            |            |
|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     130023.40|    19369.16|   390572.96|
|制科技有限公司            |              |            |            |
|中国航发长春控制科技有限公|      62019.09|     1159.55|   148260.81|
|司                        |              |            |            |
|北京力威尔航空精密机械有限|      15505.88|      470.39|    24524.65|
|公司                      |              |            |            |
|西安航空动力控制国际有限公|       6608.01|      401.35|    16500.28|
|司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爱股网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