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000793 华闻传媒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06-10】 华闻传媒(000793)因筹划定向增发停牌 华闻传媒(000793)10日公布消息称,公司正在筹划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的重大事项,公司证券自2011年6月10日起开始停牌,自停牌之日起30天内,公司 将按照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相关规定和要求披露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 资产信息;若公司未能在上述期限内召开董事会审议并披露相关事项,公司证券将 于2011年7月11日恢复交易,公司承诺在证券恢复交易后3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 重组事项。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1-06-10】 华闻传媒(000793)发布权益变动 华闻传媒(000793)信息披露义务人上海渝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拟通过协议受 让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所持有的华闻传媒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份267,205,570股, 占华闻传媒已发行股份的19.65%。本次权益变动后,上海渝富持有华闻传媒股份26 7,205,570股,占华闻传媒已发行股份的19.65%。本次协议转让的转让价格为人 民币4.923元/股。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6-10】 筹划定向增发 华闻传媒(000793)拟购"新主"媒体资产 入主华闻传媒尚不足一个月,国广控股即开始着手进行将相关媒体资产注入上 市公司。 华闻传媒今日公告,公司正在筹划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重大事项,因有 关事项尚存不确定性,为了避免对公司股价造成重大影响,根据相关规定,经申请 ,公司股票自6月10日起开始停牌,自停牌之日起30天内将披露定增购买资产方案 。 华闻传媒同日披露的权益变动报告书的补充公告中“关于媒体资产注入计划” 的说明则透露了更多的信息:国广控股目前正在对相关资产进行整合,已委托具有 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及资产评估公司对相关资产进行审计、评估; 国广控股正在筹划由华闻传媒向国广控股等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相关资产 的重大事项。 基于此,细研国广控股的股权结构便可揭晓待注资产的谜底。国广传媒和嘉融 投资分别持有国广控股50%股权,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持有国广传媒100%股权。嘉 融投资背后的媒体资产则为已确定将借壳*ST白猫的浙报集团。由此,注入资产应 该属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资料显示,国广控股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为扩大媒体与文化产业规模、提高媒 体与文化产业水平而设立的媒体和文化产业唯一运营和发展平台,主要承担中国国 际广播电视网络台下经营性业务的运营任务。 目前国广控股以国际台全部媒介与文化领域可经营性资源为基础,从事媒介资 源整合和媒介服务业务的投资开发和经营管理。现拥有包括广播、电视、出版、网 络和新媒体等在内的全媒体业务经营资源。旗下公司包括国广光荣(广播业务)、国 广东方 (互联网和IPTV业务)、国视通讯(手机电视业务)等。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从目前来看,国广控股通过定增注资最终将成为上市公司 的大股东,彻底结束其多年来的“双头大股东”局面。与此同时,中国国际广播电 台实现“借壳”登陆资本市常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赵晓琳 【2011-05-23】 上海渝富股东精准"踩点"增资接盘华闻传媒(000793) 日前,华闻传媒(000793.SZ)发布的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公司原大股东首 都机场集团与上海渝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华闻传 媒股份2.67亿股(占华闻传媒总股本19.65%)转让给后者,转让价格4.923元/股。 本次权益变动后,首都机场集团不再持有华闻传媒股份。不过,对于此举,首 都机场及华闻传媒集体"失声",5月22日《证券日报》记者多次致电华闻传媒董秘 金日及首都机场相关负责人的电话,但一直未给予回复。 上海渝富股东集体注资 5月14日,华闻传媒披露了并列第一大股东首都机场集团所持公司19.65%股权 公开征集结果,确定上海渝富以4.923元/股的价格成为受让方,但并未披露过多细 节。 5月18日,华闻传媒神秘的"新主人"上海渝富揭开了面纱。资料显示,上海渝 富的控股股东为国广环球传媒控股,其出资额为2.44亿元,持股比例为50%;另外 两方主要出资人分别为中融信托和上海紫钧股权投资公司,分别出资1.2亿元和552 7.17万元,持股比例各为24.59%和11.33%。但蹊跷的是,还有14.08%股份的持有人 却并未被公开。 经查证,这部分股权由江苏仁泰资产管理公司、重庆金磐投资公司、上海东浦 建设发展公司、国盛(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和国韬(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分享,其 出资额分别为3369.57万元、2358.70万元、1010.87万元、100万元和33.70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渝富早在2010年12月6日就已成立,但截至当年期末的总 资产不过10万元,还是一家没有任何业务的"壳公司"。 但就在今年3月份,上海渝富的股东们似乎闻到了风声,开始积极起来。资料 显示,最先注资的是国盛投资基金,其于3月11日先出资10万元,后又于3月16日缴 纳了90万元,共计100万元;4月11日,中融信托掷出1.2亿元"加码"上海渝富;两 天后的4月13日,包括大股东国广控股在内的另外6家股东也一起注入货币资本,直 至上海渝富的总资产猛增为4.88亿元。 而4月13日正是华闻传媒公告的控股股东首都机场集团持股协议转让意向受让 方提交材料的截止时间。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委员会特聘委员杨兆全律师接受《证券日报》记者 采访时候表示:"此举不能证明上海渝富存在违规等法律上的问题,但似乎有点蹊 跷。" 国广或将借壳 资料显示,上海渝富的大股东国广控股则由国广传媒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国广传媒)和嘉融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融投资)共同成立,持股比例各占50%。 从国广传媒这条脉络看,公司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100%控股;而从嘉瑞投资这条脉 络看,公司持股比例达20%以上的股东有两个,即同方股份(持股25%)和浙报传媒控 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前者的实际控制人为清华大学,后者的实际控制人为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尽管上海渝富股东背景复杂,但从实际控制角度看,其实"系出"中国国际广播 电台这一"名门",这一身份也使得华闻传媒前景变得诱人。 同时,国广环球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为扩大媒体与文化产业规模、提高媒体与 文化产业水平而设立的媒体和文化产业唯一运营和发展平台,由于国广控股的注资 势必会通过定向增发来实现,在华闻传媒另一并列股东上海新华闻投资有限公司同 意的情况下,国广控股最终将成为华闻传媒的大股东。 而国广控股的主要传媒资产来自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金融支持来自于嘉融投 资。在嘉融投资的股东浙报集团已经打算借壳*ST白猫的情况下,此次股权变更极 有可能成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借壳华文传媒上市的准备。而这也预示着传媒业整合 提速。 传媒业整合提速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传媒业发展的重大政策,《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些政策的核心在于鼓励和 支持优势传媒集团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跨空间和跨所有制扩张,形成一批大型的 传媒集团。 资料显示,2010年2月和5月,中国出版集团分别重组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和华 文出版社;6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求是》杂志社合作重组红旗出版社;7月,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与黑龙江出版集团共同出资,重组黑龙江省新华书店出 版物连锁经营业务;11月,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分别与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内蒙 古新华发行集团签订股权合作协议;同月,中国和平出版社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共 同注册的湖北特别书局有限公司成立。 2010年,全国出版行业就有7家企业上市:1月,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境内第一股 --皖新传媒挂牌上市;10月,中南传媒作为一支全产业链整体IPO上市的出版传媒 股,成功登陆A股主板市场;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湖北长江 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实现借壳上市。 有分析师认为,未来传媒行业的资本运作可能会有三个趋势,一是传媒行业上 市公司数量和市值会有一个比较快的上升。二是传媒企业整体上市将成为趋势。三 是传媒行业跨地域跨媒体的整合,会初现端倪。他认为,预计今明两年,还会有10 家以上的传媒企业上市。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5-23】 上海渝富股东精准"踩点" 增资接盘华闻传媒(000793) 日前,华闻传媒(000793.SZ)发布的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公司原大股东首 都机场集团与上海渝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华闻传 媒股份2.67亿股(占华闻传媒总股本19.65%)转让给后者,转让价格4.923元/股。 本次权益变动后,首都机场集团不再持有华闻传媒股份。不过,对于此举,首 都机场及华闻传媒集体"失声",5月22日《证券日报》记者多次致电华闻传媒董秘 金日及首都机场相关负责人的电话,但一直未给予回复。 上海渝富股东集体注资 5月14日,华闻传媒披露了并列第一大股东首都机场集团所持公司19.65%股权 公开征集结果,确定上海渝富以4.923元/股的价格成为受让方,但并未披露过多细 节。 5月18日,华闻传媒神秘的"新主人"上海渝富揭开了面纱。资料显示,上海渝 富的控股股东为国广环球传媒控股,其出资额为2.44亿元,持股比例为50%;另外 两方主要出资人分别为中融信托和上海紫钧股权投资公司,分别出资1.2亿元和552 7.17万元,持股比例各为24.59%和11.33%。但蹊跷的是,还有14.08%股份的持有人 却并未被公开。 经查证,这部分股权由江苏仁泰资产管理公司、重庆金磐投资公司、上海东浦 建设发展公司、国盛(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和国韬(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分享,其 出资额分别为3369.57万元、2358.70万元、1010.87万元、100万元和33.70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渝富早在2010年12月6日就已成立,但截至当年期末的总 资产不过10万元,还是一家没有任何业务的"壳公司"。 但就在今年3月份,上海渝富的股东们似乎闻到了风声,开始积极起来。资料 显示,最先注资的是国盛投资基金,其于3月11日先出资10万元,后又于3月16日缴 纳了90万元,共计100万元;4月11日,中融信托掷出1.2亿元"加码"上海渝富;两 天后的4月13日,包括大股东国广控股在内的另外6家股东也一起注入货币资本,直 至上海渝富的总资产猛增为4.88亿元。 而4月13日正是华闻传媒公告的控股股东首都机场集团持股协议转让意向受让 方提交材料的截止时间。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委员会特聘委员杨兆全律师接受《证券日报》记者 采访时候表示:"此举不能证明上海渝富存在违规等法律上的问题,但似乎有点蹊 跷。" 国广或将借壳 资料显示,上海渝富的大股东国广控股则由国广传媒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国广传媒)和嘉融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融投资)共同成立,持股比例各占50 %。从国广传媒这条脉络看,公司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100%控股;而从嘉瑞投资这 条脉络看,公司持股比例达20%以上的股东有两个,即同方股份(持股25%)和浙报 传媒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前者的实际控制人为清华大学,后者的实际 控制人为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尽管上海渝富股东背景复杂,但从实际控制角度看,其实"系出"中国国际广播 电台这一"名门",这一身份也使得华闻传媒前景变得诱人。 同时,国广环球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为扩大媒体与文化产业规模、提高媒体与 文化产业水平而设立的媒体和文化产业唯一运营和发展平台,由于国广控股的注资 势必会通过定向增发来实现,在华闻传媒另一并列股东上海新华闻投资有限公司同 意的情况下,国广控股最终将成为华闻传媒的大股东。 而国广控股的主要传媒资产来自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金融支持来自于嘉融投 资。在嘉融投资的股东浙报集团已经打算借壳*ST白猫的情况下,此次股权变更极 有可能成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借壳华文传媒上市的准备。而这也预示着传媒业整合 提速。 传媒业整合提速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传媒业发展的重大政策,《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些政策的核心在于鼓励和 支持优势传媒集团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跨空间和跨所有制扩张,形成一批大型的 传媒集团。 资料显示,2010年2月和5月,中国出版集团分别重组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和华 文出版社;6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求是》杂志社合作重组红旗出版社;7月,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与黑龙江出版集团共同出资,重组黑龙江省新华书店出 版物连锁经营业务;11月,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分别与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内蒙 古新华发行集团签订股权合作协议;同月,中国和平出版社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共 同注册的湖北特别书局有限公司成立。 2010年,全国出版行业就有7家企业上市:1月,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境内第一股 --皖新传媒挂牌上市;10月,中南传媒作为一支全产业链整体IPO上市的出版传媒 股,成功登陆A股主板市场;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湖北长江 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实现借壳上市。 有分析师认为,未来传媒行业的资本运作可能会有三个趋势,一是传媒行业上 市公司数量和市值会有一个比较快的上升。二是传媒企业整体上市将成为趋势。三 是传媒行业跨地域跨媒体的整合,会初现端倪。他认为,预计今明两年,还会有10 家以上的传媒企业上市。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李冰 【2011-05-19】 国际广播电台"撑腰"上海渝富 华闻传媒(000793)有望获注媒体资产 华闻传媒神秘的"新主人"上海渝富终于揭开了面纱:公司今日发布了权益变动 报告书,渝富背后实际控制方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浮出水面,而根据其资产重组计划 ,上海渝富将在2012年底之前将管理的全部或部分媒体资产上市,以代替首都机场 完成注入资产的承诺。 今年5月14日,华闻传媒披露了并列第一大股东首都机场集团所持公司19.65% 股权公开征集结果,确定上海渝富以4.923元/股的价格成为受让方,但并未披露过 多细节。直到今日,上海渝富的真实身份才得以披露--其系国广环球传媒控股有限 公司控股50%的企业,另外,中融国际信托、紫钧投资亦持有渝富24.59%和11.33% 的股权。而国广环球的直接持股股东分为两方,分别为国广传媒发展公司和嘉融投 资,各自持有其50%股权。资料进一步显示,国广发展则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全资 拥有的子公司;嘉融投资的主要股东则包括了上市公司同方股份、浙报传媒集团以 及华尚典成,分别持有嘉融投资25%、20%和15%。 尽管上海渝富股东背景复杂,但从实际控制角度看,其实"系出"中国国际广播 电台这一"名门",这一身份也使得华闻传媒前景变得诱人。在报告书中上海渝富明 确表示,在华闻传媒同意的基础上,定于2012年12月31日前将管理的全部或部分媒 体资产注入华闻传媒,以此代替出让方原承诺资产注入;如注资方案未获上市公司 的同意,则上海渝富应继续提交相关注入方案。如国广环球实施上述行为,也视同 上海渝富履行上述义务。 从披露资料看,上海渝富其实是一家没有任何业务的"壳公司"。该公司成立于 2010年12月,截至2010年期末,总资产为10万元,均为货币资金,而今年4月30日 ,公司总资产增至4.88亿元,其中货币资金就高达3.56亿元。公司目前无任何主营 业务。 事实上,国际广播电台的入主使得首都机场迟迟未能兑现的注资承诺得以"接 力实施"。资料显示,上海新华闻与首都机场在2006年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约 定首都机场通过股权受让及二级市场收购的方式与上海新华闻并列成为华闻传媒第 一大股东,同时对上市公司作出后续注资承诺;其中,首都机场集团曾承诺将广告 及传媒等相关优质业务注入上市公司。而后上海新华闻已兑现承诺注入优质资产, 但首都机场集团的承诺依然毫无进展。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赵一蕙 【2011-05-19】 华闻传媒(000793)接盘者"现身" 上海渝富承诺明年底前注资 华闻传媒(000793)5月19日发布权益变动书,受让首都机场持有股份的上海 渝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拟在2012年底前将媒体资产注入华闻传媒,此次购买股份所 需的13.15亿元全部来源于自有资金和股东借款。 上海渝富表示,暂无在未来12个月内改变华闻传媒主营业务或者对其主营业务 作出重大调整的计划。上海渝富同意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在华闻传媒同意的 基础上于2012年12月31日前将管理的全部或部分媒体资产注入华闻传媒,以此代替 出让方原承诺资产注入的相关事项。 公告显示,上海渝富控股股东为国广环球传媒控股有限公司,持有50%股权; 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持有该公司24.59%股权,上海紫钧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1 .33%。如果未来是国广环球传媒控股有限公司将其拥有或管理的传媒资产注入华闻 传媒的,也视同上海渝富履行了注资行为。 上海渝富的控股股东国广环球传媒控股有限公司的核心业务包括媒体相关股权 投资、媒体可经营性资源管理与合作,技术服务、版权开发等。国广环球传媒控股 有限公司下属控股公司有北京国广光荣广告有限公司,持有51%股权,北京国广光 荣广告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5万元,主营业务为发布代理广告。 公告还显示,上海渝富2010年底总资产和净资产均刚刚超过10万元,净利润只 有19.5元,而2011年4月30日时该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突然跃升至4.88亿元。 根据之前的公告,上海渝富通过协议受让首都机场集团持有的华闻传媒流通股 2.67亿股,占华闻传媒已发行股份的19.65%,成为华闻传媒的并列第一大股东,此 次协议转让的转让价格为人民币4.923元/股。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1-05-17】 渝富资产接盘华闻传媒(000793)或为资产投资? 在经过两次公开挂牌受让股权后,首都机场集团终于找到能出13亿元的买家, 来接盘华闻传媒的股权。而这一出手阔绰的买家是一家资产管理公司。 5月14日,华闻传媒发公告称,2011 年5月12日,首都机场集团与上海渝富签 署了《关于华闻传媒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转让协议》。按照协议规定,上 海渝富资产管理公司将花费13.15亿元,接手首都机场集团股份267,205,570股,占 华闻传媒已发行股份的19.65%,继续和上海新华闻并列成为第一大股东。 投资收益大于经营收益 首都机场集团在转让股权时,曾明确向公众表示,将对受让方作出"拥有或管 理优质媒体资源,并愿意将具有盈利性和成长性的媒体或广告资源注入华闻传媒" 等作为苛刻的转让条件。 而在5月14日的公告中显示,此次接手华闻传媒的上海渝富是一家资产管理公 司。该公司的经营范围为资产管理,投资管理,商务信息咨询,企业管理咨询。 相比首都机场集团之前苛刻的转让条件,上海渝富资产管理公司显得并不是符 合条件的受让方。这无疑引发了市场极大的反响。 "从理论上讲此次转让没有问题。"一位业内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 访时表示,"因为首都机场集团转让出去股份,这并不影响华闻的最后控股权,最 后有注入或者其他(运作),是由华闻来最后做主导。市场还是要看后续是怎么样 。控制权原来是两家并列大股东,现在转让了可能华闻以后将会在经营上占主导( 控制权)。" "对于受让方上海渝富资产公司现在还不方便介绍(该公司具体情况),具体 情况也不是很了解,我们之后还会出公告的。"华闻传媒董秘金日在接受《证券日 报》记者采访是表示。 目前从上海市工商局网站公开资料上显示,上海渝富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2010 年12月6日,注册地为上海青浦区新桥路,注册资本为4.88亿元,法定代表人为严 曙,经营范围为资产管理、投资管理,商务信息咨询、企业管理咨询。 "其实,从资产管理公司一般状况来看,如果是资产管理公司介入,(那么) 只是考虑收益,对于公司经营和主导不会太多过问,只是接过股权来(投资)。" 上述分析人士告诉记者。 受让折价率13.33% 此次,首都机场集团拟以4.923元/股的价格将其所持全部2.67亿股出售予上海 渝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该价格为股份转让信息公告日前30 个交易日的每日加权 平均价格算术平均值90%,合计价款约为13.15亿元。这与停牌前的收盘价5.68元/ 股相比较,受让价折价率高达13.33%。 "关于上海渝富资产管理公司的背景和大股东目前比较模糊,是否有相关关系 不好界定。"上述分析人士也表示。 按照华闻传媒停牌前的5.68元计算,首都机场集团转让的股权的市值价格高达 约为15.18亿元,而上海渝富资产管理公司只花费13.15亿元就取得该股权。这样差 价就有2.03亿元。 很明显,上海渝富仅仅在购买股权阶段就赚了一个金银满钵,轻松入手2.03亿 元。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资产管理公司来说,股权和资本运作是其主要的经营管理 模式。而上海渝富如果是刚刚成立的,更让人觉得是专门为此次转让而设立的资产 管理公司。这样看来,上海渝富接盘更像是股权投资运作,而华闻传媒在主业上表 现并不好,所以之后是否能注入优质传媒资产,还是另辟蹊径值得市场的关注。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郑大红 【2011-05-16】 神秘企业13亿接盘华闻传媒(000793) 注入传媒资产仍成谜 经过1个多月的"选婿",终于有企业愿意接纳华闻传媒了。 今日(5月14日),华闻传媒发布公告称,公司并列第一大股东首都机场集团 日前已经与上海渝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渝富)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后者将支付逾13亿元收购首都机场集团持有的公司股份,与新华闻投资并列为公司 第一大股东。 按照股权出让的相关要求,上海渝富需向华闻传媒注入优质的媒体或广告资源 。然而,公告中并没有对上海渝富的详细情况予以介绍,该公司到底拥有哪些优质 传媒资源引人关注。 13亿入主华闻传媒 2011年3月26日,华闻传媒发布公告称,财政部同意公司并列第一大股东首都 机场集团以公开征集受让方的形式,协议转让所持有的公司26720.557万股股份, 占公司总股本的19.65%。 一个多月后的今天,华闻传媒的大股东易主一事终于尘埃落定。5月12日,首 都机场集团与上海渝富签订了《转让协议》。上海渝富将掏出13.1545亿元收购华 闻传媒26720.557万股股份,与新华闻投资共同成为华闻传媒的第一大股东。 一家企业竟拿出逾13亿元收购上市公司,如果是借壳,这个成本是相当大。 注入资产成谜 根据当初出售公告中的要求,接盘企业应愿意将具有盈利性和成长性的媒体或 广告资源注入华闻传媒,以代替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履行资产注入承诺的相关事宜。 那么,上海渝富的背景如何,该公司有何优质的传媒资产呢? 遗憾的是,公告仅披露了上海渝富的注册地为上海青浦区新桥路,注册资本为 人民币488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严曙,经营范围为资产管理,投资管理,商务信 息咨询,企业管理咨询。对于公司有何传媒资产却只字未提。 随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试图调查上海渝富的详细信息,但网络上对该公 司的介绍几乎没有,记者仅在上海市工商局网站上看了上海渝富的简单信息。令人 惊讶的是,该公司竟然成立于2010年12月6日。这不免让人疑惑,难道该公司就是 为了这次资产收购而设立的? 此外,该公司的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显然公司的法人代表严曙扮演的角色非 同寻常。依据这一点,记者查找资料发现,有一位叫"严曙"的人也在从事股权投资 等业务。此人曾是创新置业的执行总裁,2010年1月22日离职。此人曾任中信证券 投资银行部经理,现任欧肯资本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该公司所从事的是投资管理 业务,成功案例有无锡尚德等。 当然,此严曙是否就是上海渝富的彼严曙尚不清楚。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作者】赵笛 【2011-05-16】 斥资13亿 投资大亨严曙入主华闻传媒(000793) 经过1个多月的"选婿",终于有企业愿意接纳华闻传媒(000793)了。5月14日, 华闻传媒发布公告称,公司并列第一大股东首都机场集团日前已经与上海渝富资产 管理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后者将支付逾13亿元收购首都机场集团持有的公 司股份,与新华闻投资并列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并列第一大股东 2011年3月26日,华闻传媒发布公告称,财政部同意公司并列第一大股东首都 机场集团以公开征集受让方的形式,协议转让所持有的公司26720.557万股股份, 占公司总股本的19.65%。一个多月后,华闻传媒的大股东易主一事终于尘埃落定。 5月12日,首都机场集团与上海渝富签订了《转让协议》。上海渝富将掏出13.1545 亿元收购华闻传媒26720.557万股股份,与新华闻投资共同成为华闻传媒的第一大 股东。 资产注入未提及 根据当初出售公告中的要求,接盘企业应愿意将具有盈利性和成长性的媒体或 广告资源注入华闻传媒。遗憾的是,公告仅披露了上海渝富的注册地为上海青浦区 新桥路,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88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严曙,经营范围为资产管理 、投资管理等,对于公司有何传媒资产却只字未提。 随后,记者在上海市工商局网站上了解到,该公司竟然成立于2010年12月6日 。此外,该公司的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法人代表严曙。依 据这一点,记者查找资料发现,有一位叫"严曙"的人也在从事股权投资等业务。此 人曾是创新置业的执行总裁,2010年1月22日离职。此人曾任中信证券(600030)投 资银行部经理,现任欧肯资本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该公司所从事的是投资管理业 务,成功案例有无锡尚德等。 当然,此严曙是否就是上海渝富的彼严曙尚不清楚。 【出处】重庆商报【作者】 【2011-05-14】 上海渝富拟接华闻传媒(000793)19.65%股权 华闻传媒今日公告,公司并列第一大股东首都机场集团拟将所持19.65%股权转 让给上海渝富,转让价为4.923元/股。停牌前,华闻传媒股价报收5.68元,公司股 票将继续停牌。 5月13日,华闻传媒收到首都机场集团“关于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的函”。经首 都机场集团审核,认定上海渝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符合公开征集条件的要求,并同 意履行公开征集条件中应履行的承诺。5月12日,首都机场集团与上海渝富签署了 股份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华闻传媒2.67亿股转让给上海渝富。 由于首都机场集团拟转让所持股份,华闻传媒自2月28日起停牌。首都机场集 团罗列的核心条件是,意向受让方应具备受让股权的实力,拥有或管理优质媒体资 源,愿意将具有盈利性和成长性的媒体或广告资源注入华闻传媒,以代替首都机场 集团履行资产注入承诺的相关事宜。然而,截至4月1日征集期满,首都机场集团并 未觅得下家,只好打九折继续挂牌。 据披露,上海渝富注册地为上海青浦区新桥路,注册资本48800万元,法定代 表人为严曙,经营范围为资产管理,投资管理,商务信息咨询,企业管理咨询。通 过公开资料,未能查到该公司的背景。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吴正懿 【2011-04-15】 首都机场觅得意向受让方 华闻传媒(000793)或将变更股东 打九折挂牌后,首都机场终于觅得愿意接手华闻传媒股权的意向方,但相关审 核尚未完成,仍存不确定性。华闻传媒继续停牌。 华闻传媒今日公告披露,2011年4月14日,公司收到首都机场集团“关于审核 意向受让方相关材料的函”称,公开征集期间,首都机场集团收到意向受让方提交 的意向受让书等材料,目前正在对材料进行审核。根据《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 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在公开征集完成后,仍需将具体事宜由首都机 场集团报中国民用航空局和财政部审批。因此,一方面,对于意向受让方所提交材 料的审核尚未完成,另一方面,意向受让方是否能够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以及股份 转让是否能够实施也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赵晓琳 【2011-04-07】 华闻传媒(000793)无人接手 首都机场折价再觅下家 由于至今没有觅到接手华闻传媒股权的下家,首都机场不得不降价10%以求脱 手。 华闻传媒今日公告披露,2011 年4 月6 日公司收到首都机场集团"关于拟协议 转让华闻传媒股份继续公开征集受让方的函":截止2011 年4 月1 日征集期满,首 都机场集团未征集到意向受让方。经主管部门同意,将股份转让价格下调10%,即 股份转让价格以股份转让信息公告日前30 个交易日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 值的90%为基准定价,继续公开征集意向受让方。本次协议转让意向受让方提交材 料的截止时间为2011 年4 月13日17 时。 除了降价10%外,首都机场对"潜在下家"的三点严格要求并没有变。最核心要 求仍然是意向受让方应具备受让股权的实力,拥有或管理优质媒体资源,愿意将具 有盈利性和成长性的媒体或广告资源注入华闻传媒,以代替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履行 资产注入承诺的相关事宜。此外,还规定受让方须为境内法人,具有明晰的经营发 展战略并具有促进上市公司持续发展和改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能力。 首都机场集团之所以将注入媒体或广告资源列为硬性要求,源于其当年接手公 司股权时许下的承诺。资料显示,为做大做强华闻传媒,上海新华闻与首都机场集 团在2006年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约定首都机场集团通过股权受让及二级市场收 购的方式与上海新华闻并列成为华闻传媒第一大股东,同时对上市公司作出了后续 的注资承诺。其中,首都机场集团曾承诺将广告及传媒等相关优质业务注入上市公 司。 尽管从华闻传媒日前披露的年报来看公司业绩趋向好:2010年实现营收34.78 亿元,净利润2.32亿元,并计划2011年将6亿元资金投向传媒资产的购买和城市管 道燃气工程及技改投资等,但是从之前双头大股东彼此"谦让"控股地位到目前首都 机场"折价"出售来看,华闻传媒似乎成了"烫手山芋"。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赵晓琳 【2011-03-28】 华闻传媒(000793)两大股东"谦让"控股地位 停牌1个月后,华闻传媒(000793)并列第一大股东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收到了 财政部的批复意见,同意该公司以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所持有的华闻传 媒2.67亿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9.65%。 根据要求,意向受让方需为境内法人机构,具有明晰的经营发展战略;且具有 促进上市公司持续发展和改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能力;最为重要的是,意向 受让方要具备受让股权的实力,拥有或管理优质媒体资源,并愿意将具有盈利性和 成长性的媒体或广告资源注入华闻传媒,以代替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履行资产注入承 诺的相关事宜。 这一公告体现了首都机场退出后,华闻传媒所等待的是一位新的控制人。虽然 通过减持,首都机场与华闻传媒的另一位股东上海新华闻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数量相 同,但上海新华闻显然无意接盘华闻传媒。华闻传媒在1月份的一则公告中称,得 知首都机场在减持华闻传媒后,要求上海新华闻履行华闻传媒控股股东的职责。而 上海新华闻则表示,首都机场的决定是在双方未协商完成的情况下的单方面表态, 且根据双方2006年订立的《合作框架协议》,没有约定上海新华闻是华闻传媒当然 的控股股东。上海新华闻认为,沿袭承担了上届的控股股东职责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届满后,作为并列第一大股东,首都机场集团亦有责任承担华闻传媒控股股东的 职责。另外,自2010年6月份起,首都机场集团已经成为华闻传媒事实上的第一大 股东,应当承担华闻传媒控股股东的职责。上海新华闻多次向首都机场集团表示, 支持、配合其行使华闻传媒控股股东的职权,并支持、配合其进行华闻传媒董事会 、监事会的换届。甘愿当配角的上海新华闻无意成为首都机场持有的这部分华闻传 媒股份的意向受让方。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李若馨 【2011-03-26】 华闻传媒(000793)19.65%股权公开挂牌 受让方需替首都机场履行注资承诺 因大股东转让全部股份而停牌近一月的华闻传媒今日公告,财政部已同意首都 机场集团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所持公司2.6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19 .65%,拟受让方需代替首都机场集团履行资产注入承诺。本次协议转让意向受让方 提交材料的截止时间为2011 年4月1日17 时,转让价格以股份转让信息公告日前30 个交易日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为基准。 对于股权受让方的资格条件,首都机场集团提出了三点要求。最核心要求是意 向受让方应具备受让股权的实力,拥有或管理优质媒体资源,愿意将具有盈利性和 成长性的媒体或广告资源注入华闻传媒,以代替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履行资产注入承 诺的相关事宜。此外,还规定受让方须为境内法人,具有明晰的经营发展战略并具 有促进上市公司持续发展和改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能力。 首都机场集团之所以将注入媒体或广告资源列为硬性要求,与其当年接手公司 股权时许下的承诺息息相关。资料显示,为做大做强华闻传媒,上海新华闻与首都 机场集团在2006年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约定首都机场集团通过股权受让及二级 市场收购的方式与上海新华闻并列成为华闻传媒第一大股东,同时对上市公司作出 了后续的注资承诺。其中,首都机场集团曾承诺将广告及传媒等相关优质业务注入 上市公司。 如今,上海新华闻已兑现承诺注入优质资产,而首都机场集团的承诺依然毫无 进展。期间,尽管拥有双头控制权,但首都机场一直无心打理上市公司。自合作以 来,一直由上海新华闻负责华闻传媒的运作,此外,现任五名常任董事、两名监事 以及全部高管皆来自于上海新华闻。 公开资料显示,首都机场2006年和2007年分两次从上海新华闻处受让华闻传媒 2.76亿股权,其中2.52亿股的受让价格为3.2元/股,另0.24亿股的受让价格为每股 6.5 元。今年年初,已恢复与上海新华闻并列为华闻传媒第一大股东的格局,首都 机场抛售了897.3万股。 目前,华闻传媒业绩向好,2010年公司实现营收34.78亿元,净利润2.32亿元 。2011年,公司预计将6亿元资金投向传媒资产的购买和城市管道燃气工程及技改 投资等。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王晓宇 【2011-03-04】 华闻传媒(000793)2010年利增四成 拟每10股派0.2元 华闻传媒(000793)周五盘后发布年报,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2.32亿元,同比 增长41.21%。 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4.78亿元,同比增长37.45%;每股收益0.1705 元,同比增长41.26%。 公司在年报中表示,2010年净利润增长主要因传媒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增加所 致。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2元(含税)。 【出处】全景网【作者】邱璧徽 【2011-03-02】 首都机场决意退出 华闻传媒(000793)"双头股东"破局 不同于其他上市公司势均力敌股东之间各尽其能地争夺控股权,华闻传媒双股 东的“让贤战”却是市场的别样风景。然而,今日一纸公告突然宣布,首都机场集 团将退出,从而结束华闻传媒“双头股东”格局。分析人士指出,这或意味着上市 公司重组将启。 28日临时停牌的华闻传媒今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于3月1日收到并列第一大股东 之一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关于拟转让华闻传媒公司股份的函”。该大股东拟将转让 其持有的华闻传媒2.67亿股全部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19.65%。该事项尚需报请国 资监管部门批准,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据悉,华闻传媒的双股东格局始于2006年11月15日首都机场集团与上海新华闻 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约定并列华闻传媒第一大股东,分别持股20.13%。然 而,2010年6月至8月期间,上海新华闻由于与广东鹰君投资控股公司的定金纠纷案 件,被法院累计卖出897.3万股,持股比例下降至19.65%,由此打破双方在《合作 框架协议》中的“并列第一大股东”的格局。 在上海新华闻“被动减持”背景下,首都机场集团则坚持恢复双方为华闻传媒 并列第一大股东的格局,通过减持897.3万股,与上海新华闻持股比例保持一致; 并同时表态将继续支持上海新华闻履行华闻传媒控股股东的职责。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恢复双股东格局仅仅时隔3天,上海新华闻于1月7日 向上市公司发出了“关于华闻传媒控股股东的说明函”,指责首都机场在未完成协 商情况下的单方面减持行为,并表示对方应当承担华闻传媒控股股东的职责,自身 将支持配合其进行华闻传媒董事会、监事会的换届。 有分析人士认为,首都机场集团突然离场,或缘于上海新华闻股东人保投资控 股有限公司将对旗下公司进行整合。 资料显示,人保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55%和54.21%的子公司华闻控股和广联 投资,分别持有上海新华闻50%股权。而人保投资日前表示,基于自身战略考虑, 正在研究整合所持股权事宜,存在出售华闻控股55%股权可能性。 华闻传媒日前表示,因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较多,且相关业务跨地区、跨行业 ,故尚不能预测2010年全年业绩。 【出处】上海证券报 【作者】赵晓琳 【2011-03-02】 首都机场拟退出华闻传媒(000793) “两大股东并列”的局面刚刚维持半个月时间,华闻传媒(000793)大股东再 度面临变更。华闻传媒公告,3月1日,公司收到并列第一大股东首都机场集团公司 函,首都机场集团拟转让其所持该公司的全部股份267,205,570股,占公司已发行 股份的19.65%。 按照法律规定,该事项需报请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后方能实施,该事项 尚存在不确定性,为避免对公司股价造成重大影响,公司股票于2011年2月28日开 始停牌,直至相关事项公告后复牌。 2月25日,华闻传媒股票下跌1.56%,收盘价格5.68元/股。 事实上,华闻传媒在2月17日曾公告,截至2011年2月16日,首都机场集团已累 计卖出华闻传媒股份8,973,000股,持有的股份数量已由减持前的276,178,570股( 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0.31%)降至267,205,57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9.65%) ,与上海新华闻所持有的华闻传媒股份数量一致,已恢复双方在《合作框架协议》 中约定的并列第一大股东格局。 首都机场集团和上海新华闻曾于2006年11月15日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约定 双方将并列为华闻传媒第一大股东。 不过,华闻传媒1月8日的公告也暴露出上海新华闻并不情愿充当华闻传媒的控 股股东。华闻传媒当日公告,上海新华闻方面表示,此前同首都机场集团的《合作 框架协议》并没有约定上海新华闻是华闻传媒当然的控股股东,因历史原因,上海 新华闻沿袭承担了上届的控股股东职责。届满后,作为并列第一大股东,首都机场 集团亦有责任承担华闻传媒控股股东的职责。并且自2010年6月份起,首都机场集 团已经成为华闻传媒事实上的第一大股东,应当承担华闻传媒控股股东的职责。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王锦 【2011-03-02】 首都机场意外"退隐"华闻传媒(000793) 昨宣布拟转让所持全部2.67亿股股权华闻传媒"双头股东"格局告终 早报记者忻尚伦 作为华闻传媒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闻传媒,000793)的"双头"股东之一 ,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下称"首都机场")终于按捺不住,将出售所持全部华闻传媒 股权。华闻传媒昨晚发布公告称,首都机场拟转让全部2.67亿股华闻传媒股份。 首都机场与并列为第一大股东的上海新华闻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新华闻")曾 在2006年签订"同进同退"的"并肩"协议;一个月前,为了不因新华闻持股数量的减 少而被动成为第一大股东,首都机场曾主动减持股份与新华闻看齐。 "谦让"的控股股东 华闻传媒公告显示,首都机场拟转让的全部股份,占华闻传媒已发行股份数量 的19.65%。该股权转让方案需得到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批准。华闻传媒从2月2 8日起停牌,直至相关事项公告后复牌。 在此之前,首都机场和新华闻在4年时间里,始终以"双头"的形式,成为华闻 传媒的并列第一大股东。 首都机场此次"去意"坚决,着实有些出乎市场人士的预料。 但细看之下不难发现,首都机场和新华闻对于华闻传媒的控股权始终显得非常 "谦让"。 2006年11月15日,首都机场与新华闻在北京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约 定,并列华闻传媒第一大股东。据此,双方各持有华闻传媒已发行股份的20.31%。 此后,由于新华闻与广东鹰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之间的5000万元定金纠纷案件 ,上海市一中院冻结了新华闻持有的华闻传媒917万股。至2010年7月23日,华闻传 媒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当时,新华闻已累计卖出持有的华闻传媒517万股,尚有4 00万股可能被处置;而新华闻持有的华闻传媒股份中的2.67亿股(占已发行股份的 19.63%)仍被质押冻结。当时,首都机场已因新华闻持股被连续强制减持,而被动 升级为第一大股东。 但轻易掌握华闻传媒控股权后,首都机场却执意要"履约"--通过减持,与新华 闻再次并列第一大股东。2月17日华闻传媒公告,截至2011年2月16日,首都机场已 累计卖出华闻传媒股份897.3万股,持有的股份占送股本比例由20.31%降至19.65% 。 祸起复杂股权关系? 市场人士猜测,首都机场此次全身退出华闻传媒的决定,或与新华闻的股东之 一--中国华闻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闻控股")复杂的股权有关。 新华闻是由广联(南宁)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联投资")与华闻控股各 投资50%设立,现在是"华闻系"金融运作平台,持有两家上市公司股权,分别是新 黄浦13.38%和华闻传媒19.65%。而新黄浦又持有多家金融公司股份,分别是华闻期 货100%、瑞奇期货43.75%、中泰信托29.97%。中泰信托还持有大成基金48%的股权 。 华闻控股的实际控股者就是人保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人保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 称"人保投资")。从2008年6月份入主华闻控股开始,华闻系就成了人保集团打造 金融控股道路上的一颗重要棋子。 随着人保谋求整体上市计划的推进,复杂的股权关系显然会成为其上市进程的 阻挠。 在2010年12月11日,新华闻旗下的上市公司新黄浦发布公告称,人保基于自身 战略考虑,正研究对所持华闻控股股权整合事宜,不排除出售华闻控股55%股权的 可能性。 此次首都机场的退出,或许会让不少华闻传媒的股东扼腕。 在被动晋升为第一大股东时,外界就对首都机场寄予极高的厚望。甚至有分析 人士提出,坐稳第一大股东之位,有助于促进首都机场向华闻传媒注入北京首都机 场广告有限公司的股权。 【出处】东方早报【作者】忻尚伦 【2011-02-17】 华闻传媒(000793)恢复并列大股东格局 首都机场减持 华闻传媒(000793)周三晚间公告称,因首都机场集团截止2011年2月16日共 减持公司股份897.3万股,持股数量降至2.67亿股,与上海新华闻持有的公司股份 数一致,公司恢复并列第一大股东格局。 【出处】全景网【作者】雷震 【2011-02-17】 再现"双头"大股东局面 华闻传媒(000793)控股权相互推诿惹眼 今日,华闻传媒公告称,截止2011年2月16日,首都机场集团已累计卖出华闻 传媒股份8,973,000股,持有的股份占送股本比例由20.31%降至19.65%,与上海 新华闻所持有的华闻传媒股份数量一致,已恢复双方在《合作框架协议》中约定的 并列第一大股东格局。 一般在上市公司股权争夺战中,势均力敌的股东为了争夺公司控股权各尽其能 ,然而在华闻传媒却出现两大股东争相推让的情况。 "双头"大股东再现 2006年11月15日,首都机场集团与上海新华闻在北京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约定,双方并列华闻传媒第一大股东。据此,双方各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的 20.31%。 首都机场集团与上海新华闻投资有限公司于2006年11月15日在北京签署《合作 框架协议》,双方约定,双方并列华闻传媒第一大股东。据此,双方各持有公司已 发行股份的20.31%。但是,由于连续被动减持,早在今年7月份,上海新华闻就已 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原有控股格局就早已发生了变化。因上海新华闻涉及纠纷案 件,被迫卖出169.74万股股票,由此打破了双方并列为华闻传媒第一大股东的格局 。 2011年1月5日,首都机场集团决定恢复与上海新华闻同为华闻传媒并列第一大 股东的格局,并承诺在适当的时候减持华闻传媒897.3万股,将持有华闻传媒的股 份比例降至19.65%,与上海新华闻当前持有的华闻传媒股份比例一致。 今日,华闻传媒表示,截止2011年2月16日,首都机场集团已累计卖出华闻传 媒股份8,973,000股,持有的股份数量已降至267,205,57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 份的19.65%),与上海新华闻所持有的华闻传媒股份数量一致,已恢复双方在《合 作框架协议》中约定的并列第一大股东格局。 互相推诿"控股权"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上海新华闻曾于2010年6月22日表示,必要时,在法规允 许的情况下可以增持本公司股份,还将就并列第一大股东的问题,和首都机场集团 协商处理。然而,上海新华闻并未增持公司股票,与此相反,首都机场集团打算减 持手中华闻传媒股份。 2011年1月8日,在首都机场集团发布的减持预告仅三天后,上海新华闻即作出 了与态度不同的回应。内容为,上海新华闻严格履行了《合作框架协议》约定的职 责和义务,包括《合作框架协议》第四条"甲方承诺和保证"中的全部三项内容,为 敦促各方全面履行《合作框架协议》,上海新华闻多次与首都机场集团协商。首都 机场集团的决定是在尚未协商完成的情况下,首都机场集团单方面的意思表示。 此外,上海新华闻表示,《合作框架协议》并没有约定上海新华闻是华闻传媒 当然的控股股东,因历史原因,上海新华闻沿袭承担了上届的控股股东职责,届满 后,作为并列第一大股东,首都机场集团亦有责任承担华闻传媒控股股东的职责。 且自2010年6月份起,首都机场集团已经成为华闻传媒事实上的第一大股东,应当 承担华闻传媒控股股东的职责。上海新华闻多次向首都机场集团表示,支持、配合 其行使华闻传媒控股股东的职权,并支持、配合其进行华闻传媒董事会、监事会的 换届。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首都机场与上海新华闻之举颇有互相推诿之嫌。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胡潇滢 【2011-01-12】 为一注资承诺 华闻传媒(000793)或遭弃 上市公司大股东间为争夺控股权频频上演的“增持战”,让华闻传媒前两大股 东对控股权“互相谦让”的反常举动令人颇为费解,其背后的真实目的无疑值得玩 味。 华闻传媒近期的两则公告颇让投资者摸不着头脑。首先,公司第一大股东首都 机场集团1月5日宣布欲通过减持股权的方式恢复其与上海新华闻并列第一大股东的 股权格局,并继续支持上海新华闻履行华闻传媒控股股东的职责。对此,身为第二 大股东的上海新华闻随即回应称这是首都机场集团单方面的意思,并强调双方此前 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并没有约定上海新华闻是华闻传媒当然的控股股东,首都 机场集团当前亦有责任承担华闻传媒控股股东的职责,言辞之间颇具“火药味”。 作为两大股东的聚焦对象,华闻传媒从中则采取了置身事外的态度。“公司目 前只是充当两大股东‘传话员’的角色,该事件对公司生产经营没有任何影响。” 华闻传媒相关人士日前对记者表示,两大股东“谦让”控股股东角色的背后,实则 是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分歧和矛盾,其中便包括对上市公司的注资承诺一 事。 据了解,为将华闻传媒做大做强,上海新华闻2006年末与首都机场集团签署《 合作框架协议》,约定首都机场集团通过股权受让(从上海新华闻处)及二级市场 收购的方式与上海新华闻并列成为华闻传媒第一大股东,双方同时对上市公司作出 了后续的注资承诺。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首都机场集团当时承诺愿将广告及传媒等 相关优质业务注入上市公司,上海新华闻遂以大大低于当时市价的3.2元/股将持有 的2.52亿股予以定向转让给首都机场集团。然而从事后的注资进展来看,上海新华 闻的确按所承诺内容如期将其持有的华商传媒31.25%股权等相关媒体项目资产注入 了华闻传媒,但首都机场集团所承诺的注入北京首都机场广告有限公司等媒体资产 一事至今则未有实质性进展。 分析人士对此表示,尽管首都机场集团和上海新华闻此前并列为第一大股东, 但因历史原因,上海新华闻在双方合作后沿袭承担了控股股东职责,而在此期间也 如约完成了注资承诺。反观低价购股的首都机场集团由于未履行注资承诺则更像个 财务投资者。在此背景下,上海新华闻主动要求首都机场集团履行控股股东职责, 并支持其改组上市公司董、监事会,或是以此方式“逼迫”首都机场集团从控股股 东角度尽快履行注资承诺,而首都机场集团则不愿改变当前现状。 的确,上海新华闻在其1月8日的回应中似已侧面表露了该意图。上海新华闻表 示其已严格履行了《合作框架协议》约定的职责和义务,包括《合作框架协议》第 四条“甲方承诺和保证”中的全部三项内容。上海新华闻同时强调,为敦促各方全 面履行《合作框架协议》,其曾多次与首都机场集团协商。 如今,在两大股东均表明自身态度的前提下,该事件最终将如何演绎,值得关 注。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徐锐 【2011-01-05】 欲恢复"双大股东"格局 首都机场被动减持华闻传媒(000793) 华闻传媒今天披露,大股东首都机场集团将在适当的时候减持897.3万股公司 股份,将所持公司股份比例降至19.65%。此举将使华闻传媒恢复“双大股东”的格 局。 首都机场集团与上海新华闻投资有限公司于2006年11月15日在北京签署《合作 框架协议》,双方约定,双方并列华闻传媒第一大股东。据此,双方各持有公司已 发行股份的20.31%。自2010年6月17日至2010年8月2日止,上海新华闻因与广东鹰 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定金纠纷案件,被上海市第一中院累计卖出华闻传媒897.3 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66%),上海新华闻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降至19.65% ,由此打破了双方并列为华闻传媒第一大股东的格局。 在此背景下,首都机场集团决定恢复双方为华闻传媒并列第一大股东的格局, 承诺在适当的时候减持华闻传媒897.3万股,将持有股份比例降至19.65%。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彭飞 【2011-01-05】 受制于双头协定 华闻传媒(000793)大股东首都机场被迫减持 华闻传媒大股东首都机场集团(以下简称"首都机场")受制于"双头协定",将 被动减持公司股份。 今日,华闻传媒公告称,大股东首都机场将在适当的时候减持897.3万股公司 股份,将所持公司股份比例降至19.65%。此举将使华闻传媒恢复"双大股东"的格局 。 此前,首都机场集团与上海新华闻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新华闻")签 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约定,双方并列华闻传媒第一大股东。然而,2010年, 上海新华闻因定金纠纷案被累计出售上市公司股份,打破了并列第一的大股东格局 ,因此,首都机场受制于"双头协定",不得不于近期减持公司股份。 受制"双头协定" 首都机场将减持897.3万股 首都机场集团与上海新华闻投资有限公司于2006年11月15日在北京签署《合作 框架协议》,双方约定,双方并列华闻传媒第一大股东。据此,双方各持有公司已 发行股份的20.31%。 但是,由于连续被动减持,早在今年7月份,上海新华闻就已成为公司第二大 股东,原有控股格局就早已发生了变化。 公开资料显示,自6月累计卖出347.26万股后,上海新华闻7月又被卖出169.74 万股公司股票,卖出的原因依然是上海新华闻涉及纠纷案件,被上海市第一中级人 民法院强制执行所致。截至目前,上海新华闻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9.65%,由此打 破了双方并列为华闻传媒第一大股东的格局。 在此背景下,首都机场集团决定恢复双方为华闻传媒并列第一大股东的格局, 承诺在适当的时候减持华闻传媒897.3万股,将持有股份比例降至19.65%。此外, 首都机场集团将继续支持上海新华闻履行华闻传媒控股股东的职责。 今日,华闻传媒披露,大股东首都机场集团将在适当的时候减持897.3万股公 司股份,将所持公司股份比例降至19.65%。此举将使华闻传媒恢复"双大股东"的格 局。 人保集团欲退出"华闻系" 近日,华闻传媒证实,人保集团欲减持中国华闻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股份,有意 退出华闻系。 2010年12月11日华闻传媒公告称,经公司向大股东上海新华闻投资有限公司核 实获悉,人保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基于自身战略考虑,正在研究对所持华闻控股股权 整合事宜,其中不排除出售华闻控股55%股权的可能性。但整合计划正在酝酿和研 究中,目前为止没有实质性进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2008年6月,人保集团通过旗下人保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8.62亿元出资获得 华闻控股55%股权。华闻控股持有上海新华闻投资有限公司50%的股权,后者持有华 闻传媒和新黄浦两家上市公司的股权。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0-12-31】 华闻传媒(000793)虚假陈述 23位股民获得索赔238万元 海口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受理华闻传媒(000793)虚假陈述索赔案,目前首批共 有23位股民欲索赔238万元。 2008年7月,财政部驻海南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华闻传媒2007年会计信息 质量进行了检查,华闻传媒会计信息质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新会计准则执行中存 在问题;二是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存在问题;三是少缴税金31.31万元;四是典当 业务违规经营。 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副主任厉健认为,"被告华闻传媒在公开披 露的2007年及以前年度报告中存在重大会计差错,属于证券市场虚假陈述行为,被 告的虚假陈述行为导致原告投资华闻传媒股票遭受重大经济损失,被告依法应承担 赔偿责任,并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 据厉健介绍,华闻传媒证券虚假陈述赔偿案件已取得重大进展,首批23位股民 起诉华闻传媒,索赔金额高达238万元,这些股民主要来自上海、深圳、浙江、江 苏等地。本报综合 【出处】重庆晨报【作者】 【2010-12-27】 小股民起诉华闻传媒(000793) 要求索赔 近日,小股东起诉华闻传媒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 日前正式启动。来自上海的章女士已经委托律师向法院提交了华闻传媒虚假陈述民 事赔偿案的诉讼材料,据该案代理律师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罗婧律师介绍,法院 收到材料后将在七日内予以审核,如无意外,本案很快就将得到受理,华闻传媒小 股东的维权将正式进入司法程序。 2009年3月3日华闻传媒公告,收到财政部驻海南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出具的 《检查结论和处理决定》[财驻琼监(2008)132号],认定华闻传媒2007年度会计 信息质量存在以下问题:一、新会计准则执行中存在问题;二、会计核算及财务管 理存在问题;三、少缴税金313095.91元;四、典当业务违规经营,获取违规收入 。财政部驻海南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决定就华闻传媒的上述行为给予责令改正并 罚款的行政处罚,同时对直接负责人处以罚款。 罗婧律师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 赔偿的若干规定》,在华闻传媒被行政处罚后,因虚假陈述遭受损失的小股东提起 虚假陈述民事赔偿的前置条件已经满足。根据财驻琼监(2008)132号《检查结论 和处理决定》,该案虚假陈述实施日为2007年4月19日,即华闻传媒2007年一季报 公布日,该案虚假陈述更正日为2009年3月3日,即华闻传媒2008年度年报公布日。 因此,在2007年4月19日以后买入华闻传媒股票,且在2009年3月3日以后卖出或继 续持有该股票的投资者,可对华闻传媒提起民事赔偿诉讼,通过法律途径挽回损失 。 由于该案最重要的证据之一——财政部驻海南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的《检查 结论和处理决定》未在其官方网站上公示,罗婧律师介绍,根据此前代理被财政部 行政处罚的华盛达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的成功经验,投资者需要向财政部申请政府 信息公开,以获取相关文件。 同时,罗婧律师特别提醒,该案诉讼时效到2011年3月3日届满,超过诉讼时效 将丧失胜诉权。她提醒受损投资者,为避免错过索赔机会,务必在2011年3月3日前 委托律师向海口市中院提起诉讼。目前,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已经接到几十位华 闻传媒投资者的咨询,其中十几位投资者已经开始立案前的材料准备工作,后续案 件将逐步向法院申请立案。 【出处】大众证券报【作者】孙艳霞,钱呈 【2010-12-14】 华闻传媒(000793)回应实际控制人变更传闻 人保集团不排除出售华闻控股55%股权 针对近日有关媒体报道人保集团正谋划售出所持中国华闻投资控股有限公司55 %股权的消息,12月14日华闻传媒发布了澄清公告。 公告显示,公司书面函证股东上海新华闻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新华闻") ,上海新华闻复函表示,经向股东核实,人保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基于自身战略考虑 ,正在研究对所持华闻控股股权整合事宜,其中不排除出售华闻控股55%股权的可 能性。但整合计划正在酝酿和研究中,目前为止没有实质性进展,存在较大不确定 性。 2008年6月,人保集团通过旗下人保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人保投资")以8 .62亿元出资获得华闻控股55%股权,一举拿下控股地位。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华闻控股持有上海新华闻50%的股权,后者持有华闻传 媒和新黄浦两家上市公司的股权,而持有上海新华闻另外50%股权的广联(南宁) 投资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也是人保集团。 12月11日,新黄浦也发布了人保集团不排除出售华闻控股55%股权的公告。 据了解,由于人保集团购买华闻股权事先未得到财政部和保监会批准,保监会 认为其擅自突破保险资金运用界限,对人保集团做出监管谈话的处罚,并责令其不 得再对华闻控股进行资金注入和给予新的扶持。 此外,此前华闻控股、上海新华闻和广联(南宁)投资公司的"三位一体"运作 模式中,是"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结构,无论在经营上还是管理上,三家独 立法人机构均未分开,存在账户混合、管理模糊的违规现象,给整合工作增添了诸 多繁琐细节和重重困难。 有业内人士指出,人保集团对华闻控股的整合力不从心或是其考虑出售华闻控 股股权的主要原因。 华闻传媒表示,鉴于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存在变化的可能性,公司将积 极与上海新华闻保持联系,并根据上述事项进展情况及时履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 公告还显示,上海新华闻目前与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正就包括控股股东事项在内 的有关《合作框架协议》涉及的事宜进行协商,尚未协商一致。 此外,上海新华闻与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曾就在公司进行战略合作有关事宜分别 于2006年11月15日和2006年12月18日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及其补充协议,双方 约定成为本公司并列第一大股东,并对本公司进行资产重组。 但是,由于连续被动减持,早在今年7月份,上海新华闻就已成为公司第二大 股东,原有控股格局就早已发生了变化。 公开资料显示,自6月累计卖出347.26万股后,上海新华闻7月又被卖出169.74 万股公司股票,卖出的原因依然是上海新华闻涉及纠纷案件,被上海市第一中级人 民法院强制执行所致。截至目前,上海新华闻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9.65%。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尹伯成自2002年起出任华闻传媒独立董事,他认为,即 便首都机场成为单一大股东,也不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运营。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李春莲 【2010-12-08】 华闻传媒(000793)今起停牌 公司发生重大未披露事项 深圳证券交易所周三公告称,华闻传媒(000793)将于今日开市起停牌,因公 司发生对股价可能产生较大影响、没有公开披露的重大事项,待公司刊登相关公告 后复牌。 【出处】全景网【作者】雷鸣 【2010-08-05】 法院强制执行 上海新华闻暂退居华闻传媒(000793)第二大股东 原并列大股东上海新华闻和首都机场集团如何竞争将成未来看点 8月4日,华闻传媒发布最新公告称,原第一大股东上海新华闻投资有限公司所 持公司股份连续卖出,持股比例下降至19.65%。 如果并列第一大股东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仍保持其20.31%的股份,那么,"双头 格局"将被打破,首都机场集团公司荣升第一大股东。 对此,分析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目前来看首都机场 已成为华闻传媒的第一大股东,但估计其不会急于调整上市公司董事会席位。同时 ,股东地位的变化或将加快首都机场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广告资产的步伐。 华闻传媒公告透露,公司本次股份发生变动仍为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强制 执行所致。 2008年10月,广东鹰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因定金纠纷起诉上海新华闻,上海第 一中院判上海新华闻返还5000万元给鹰君投资。上海新华闻已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 对该案再审,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受理。在此期间,鹰君投资申请上海第一中院于20 10年6月1日冻结上海新华闻持有的公司股份917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67%) ,该917万股于6月11日解除司法冻结。随后,上海第一中院开始处置这部分股份, 从6月17日起,截至8月2日已累计卖出897万股。 这意味着,目前来看,上海新华闻在华闻传媒的股权已经低于首都机场,从而 打破了双方维持了3年之久的并列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上海新华闻曾表示,必要时,在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增 持华闻传媒的股票。不过,截至目前,仍未传出新华闻增持上市公司股票的消息。 对于上海新华闻是否会通过增持来重获第一大股东地位的问题,世纪证券传媒 行业分析师吕丽华认为,对于新华闻来说,应该暂时没有这个必要,"0.66%的持股 差距很小,而且增持也要看时机,现在增持的话,每股六块多的股价有点高了,买 回八百万股就要近5000万。" 而首都机场方面,会否利用成为独立第一大股东之机加快此前承诺的资产注入 步伐呢? 2006年11月,首都机场与上海新华闻签署协议,除了约定双方同为华闻传媒的 第一大股东之外,首都机场当时还承诺将北京首都机场广告有限公司的股权及其他 媒体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据悉,首都机场这部分承诺注入的资产盈利情况良好,20 08年实现净利润约为1.5亿元。然而,由于种种周折,到目前为止,资产注入未能 履行。 "华闻传媒现在主要是做传媒业了,而首都机场的广告资产很不错,之前就承 诺要把广告业务装到上市公司,现在应该说加快了这种预期。"吕丽华道。 吕丽华同时指出,虽然目前来看首都机场已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但首都机 场与上海新华闻合作已有数年,上市公司管理层也已磨合,再加上目前两家股权相 差不多,所以首都机场应该不会急于调整在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席位。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谢岚 【2010-08-04】 大股东持股再遭拍卖 华闻传媒(000793)控股股东生变 华闻传媒(000793)8月4日公告,7月21日以来,原第一大股东上海新华闻投 资有限公司所持股份又被卖出380万股,持股比例下降至19.65%,首都机场集团公 司仍持有华闻传媒20.31%股份。 华闻传媒表示,由于上海新华闻上述持股数量发生变化,由此导致公司控股股 东可能发生变化。 截至2010年8月2日,上海新华闻持有的华闻传媒股份已减至26,720万股,占 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9.65%,继截止7月21日累计卖出517万股之后,近日又被卖出38 0万股,截止8月2日已累计卖出897万股。 上海新华闻所持有的华闻传媒股份遭减持与此前的一起纠纷有关。2008年10月 ,广东鹰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因定金纠纷起诉上海新华闻,上海第一中院判上海新 华闻返还5000万元给鹰君投资。上海新华闻已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对该案再审,最 高人民法院已经受理。在此期间,鹰君投资申请上海第一中院于2010年6月1日冻结 上海新华闻持有的公司股份917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67%),该917万股于6 月11日解除司法冻结,但第一中院于6月17日处置卖出了48万股。 48万股并不是个 天文数字,却让上海新华闻丢掉了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也使维持3年之久的华闻传 媒"双寡头"战略宣告打破。(陈静)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陈静 【2010-07-23】 华闻传媒(000793)股东新华闻减持170万股 华闻传媒(000793)周四晚间发布公告,公司股东上海新华闻投资有限公司再 度卖出公司股票近170万股。 公告显示,自6月23日累计卖出347.26万股后,新华闻近日又被卖出169.74万 股公司股票,截至7月21日累计卖出517万股。卖出的原因依然是新华闻涉及纠纷案 件,被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所致。截至7月21日,上海新华闻持有公 司股份2.71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9.93%。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共冻结上海新华闻持有的公司股份917万股,已处置 卖出517万股,尚有400万股可能被处置卖出。同时,上海新华闻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中的2.67亿股(占本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9.63%)被质押冻结。 【出处】中国资本证券网【作者】 【2010-06-25】 华闻传媒(000793)大股东299万股又被卖 继6月17日被处置卖出48万股之后,华闻传媒大股东上海新华闻所持299万股再 度被卖出,这可能导致公司控股权发生变化。 华闻传媒今天披露,公司从中证登深圳分公司网上业务通道获悉,截至6月23 日,上海新华闻所持公司股份已减至2.73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0.05%),继 6月17日减少48万股之后,6月21日至23日又被卖出299万股,累计卖出347万股(占 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26%)。本次股份发生变动的原因仍为上海新华闻与广东鹰君 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之间的纠纷案件被上海市第一中院强制执行所致。 截至6月23日,上海新华闻持有华闻传媒2.72亿股,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持有2.7 6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0.31%),华闻传媒原先的"双控"格局已发生变化。 上海市第一中院原冻结的上海新华闻持有的公司股份917万股,已处置卖出347万股 ,尚有570万股也可能被处置卖出。同时,上海新华闻持有的公司股份中2.67亿股 (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9.63%)被质押冻结,由于上海新华闻上述持股数量发生变 化和上述尚有的570万股存在被继续处置的可能,由此或导致公司控股权发生变化 。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彭飞 【2010-06-23】 华闻传媒(000793)大股东新华闻丢掉控股地位 华闻传媒持续3年之久的"双寡头"战略被轻易宣告打破。2010年6月22日,华闻 传媒发布公告称,公司大股东上海新华闻持有的部分48万股股权被上海市第一中级 人民法院(下称:一中院)处置卖出,从而失去了第一大股东地位,这也使上海新 华闻与首都机场间实施了三年之久的"约定并列大股东"格局破解,"双寡头"战略被 轻易打破。 截至记者发稿时,公司并未对消息发布更多看法,而法律人士则告诉记者,新 华闻完全有机会避免这一事件发生,并认为如此轻易被处置股权"实在看不懂"。 "双寡头"打破 根据6月22日公告,华闻传媒控股股东上海新华闻持有的本公司股份由27617.8 57万股(占本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0.31%)减至27569.857万股(占本公司已发行股 份的20.27%),减少了48万股(占本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04%)。 而这48万股股份的减少却与2008年的一场纠纷有关。2008年10月,广东鹰君投 资控股有限公司因定金纠纷起诉上海新华闻,上海第一中院判上海新华闻返还5000 万元给鹰君投资。上海新华闻已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对该案再审,最高人民法院已 经受理。在此期间,鹰君投资申请上海第一中院于2010年6月1日冻结上海新华闻持 有的公司股份917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67%),该917万股于6月11日解除司 法冻结,但第一中院于6月17日处置卖出了48万股。 48万股并不是个天文数字,却让上海新华闻丢掉了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也使维 持3年之久的华闻传媒"双寡头"战略宣告打破。 根据2007年上海新华闻和另一大股东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之间的约定,双方持股 数相同,为公司并列第一大股东。但由于此次减持,上海新华闻持有的公司股份总 数降为2.76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0.27%),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原有格局 发生了变化。 原可挽回的"意外" 有意思的是,对于"大股东地位旁落"这样的大事件,无论是作为上市公司的华 闻传媒,还是作为控股股东的上海新华闻多少都显得有点后知后觉。 根据公司公告,上市公司是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网上 业务通道上得知股份变动事宜的,而上海新华闻则对法院处置卖出相关股份表示" 并不知情"。 一位上海法律专家告诉记者,股权处置过程中,法院的做法并不违法,但上海 新华闻却完全有机会避免这一事态发生,股权如此轻易被卖出"实在让人看不懂"。 "一中院的案子不需要到最高人民法院上诉,上海新华闻只是对最高院申请重 新审理,而从程序上说,一中院的判决已经生效,因而法院的做法没有什么问题。 "这位专家告诉记者,上海新华闻完全可以在一中院判决后,申请执行复议,或者 对相关股份进行担保,从而避免被法院处置卖出。 这位专家认为,上海新华闻既然一方面已经向最高院申请了重新审理,那么另 一方面完全应该多管齐下采取措施保全相关股份,如此轻易进入处置卖出阶段"实 在让人看不懂"。 虽然上海新华闻表示,会和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协商解决并列第一大股东问题, 必要时还会在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增持华闻传媒股份,但错已铸成,要挽回局面,上 海新华闻无疑要做得更多。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陈光 【2010-06-22】 大股东48万股"蒸发" 华闻传媒(000793)"双控"格局生变 华闻传媒今天披露,公司从中证登深圳分公司网上业务通道获悉,控股股东上 海新华闻持有的公司股份近日减少了48万股,然而,对于此次减持,上海新华闻称 并不知情。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2008年10月,广东鹰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因定金纠纷起 诉上海新华闻,上海第一中院判上海新华闻返还5000万元给鹰君投资。上海新华闻 已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对该案再审,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受理。在此期间,鹰君投资 申请上海第一中院于2010年6月1日冻结上海新华闻持有的公司股份917万股(占公 司已发行股份的0.67%),该917万股于6月11日解除司法冻结,但第一中院于6月17 日处置卖出了48万股。 对此,上海新华闻表示并不知情,称这是该案实施执行所致,并非上海新华闻 主动减持;上海新华闻表示将积极与法院协调,争取尽快处理好此案。 上海新华闻和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原来约定成为公司并列第一大股东,由于此次 减持,上海新华闻持有的公司股份总数降为2.76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0.27% ),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原有格局发生了变化。 上海新华闻表示,关于并列第一大股东的问题,将和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协商处 理,必要时,上海新华闻在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增持公司股份。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彭飞 【2010-06-22】 华闻传媒(000793):被司法拍卖48万股 上海新华闻降为二股东 华闻传媒(000793)公告,公司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 网上业务通道获悉上海新华闻持有的公司股份近日减少了48万股,从而成为公司的 第二大股东。 经公司向上海新华闻征询得知,此次变动是由于上海新华闻同广东鹰君投资控 股有限公司的定金纠纷,鹰君公司申请上海法院于2010年6月1日冻结了上海新华闻 持有的公司股份917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0.67%),该917万股于2010年6月11 日解除了司法冻结。 但上海法院于2010年6月17日处置卖出了48万股,上海新华闻表示并不知情, 系该案实施执行所致,并非上海新华闻主动减持。上海新华闻表示将积极与法院协 调,争取尽快处理好此案。 公告称,如果上海法院全部处置上述所冻结的917万股股份,则上海新华闻持 有公司股份将减至26,700.857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9.63%)。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6月18日,上海新华闻持有的公司股份总数为27,569.857 万股(占公司股份的20.27%),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上海新华闻和首都机场集团 公司原来约定成为公司并列第一大股东的格局发生了变化。 关于并列第一大股东的问题,上海新华闻表示会和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协商处理 。上海新华闻还表示,必要时,在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增持公司股份。 截至6月18日,上海新华闻持有的公司股份中的26700万股(占公司股份的19.6 3%)被质押冻结。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王锦 【2010-05-23】 华闻传媒(000793)1.9亿股限售股将于5月25日上市流通 华闻传媒(000793)周五晚发布公告,公司1.90亿股限售股将于2010年5月25 日上市流通,占总股本的13.96%。 本次解禁后,公司有限售条件流通股剩余76.13万股,占总股本的0.06%。 本次解禁限售股为控股股东上海华闻投资公司持有,其表示并没有解除限售后 六个月以内通过竞价交易系统出售股份达到5%及以上的计划。 【出处】全景网【作者】 【2010-03-11】 华闻传媒(000793)税费增加拖累业绩 华闻传媒(000793)发布2009年年报,公司实现净利润为1.64亿元,同比下滑 1.26%,基本每股收益为0.12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0.40元(含税 ),共分配红利54,405,303.04元。 由于传媒及燃气业务的营业利润增长,2009年公司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同比 分别增长1.37%和3.57%。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3,072.51万元,同比下降10.10%,主 要是由于公司根据市场行情,大幅减少大宗商品贸易的规模;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 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6,418.86万元,同比下降1.26%,主要原因是所得税费用增加。 公司业务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的毛利率为26.19%,同比增加4.84个百分点, 管道天然气的毛利率为29%,同比增加了4.61个百分点。 公司2009年度计提各项减值准备金增加额为27,340,499.65元,影响2009年度 利润为27,340,499.65元,其中坏账准备25,329,125.07元、存货跌价准备2,011,37 4.58元。(邢佰英 于萍)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0-03-10】 华闻传媒(000793)09年净利润微降 每10股派现0.4元 华闻传媒(000793)周三晚间发布09年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公司规范经营,传媒及燃气业务的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公司的营业利 润、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37%和3.57%。200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3,072.51 万元,同比下降10.10%,主要是由于公司根据市场行情,大幅减少大宗商品贸易的规 模;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6,418.86万元,同比下降1.26%,主要原 因是所得税费用增加。 财务指标显示,公司09年实现基本每股收益为0.1207元,实现加权平均净资产收 益率为7.54%。 公司2009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 以公司2009年12月31日股份总数1,360,132,576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 发现金0.40元(含税),共分配红利54,405,303.04元,母公司剩余未分配利润182,0 46,894.07元结转以后年度分配;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09-10-30】 华闻传媒(000793)参与精工钢构定向增发 华闻传媒今天公告,经董事会同意,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鸿立投资有限公司在 公司董事会授权价格范围内,认购精工钢构非公开发行股份600万股。 精工钢构定向增发价格为不低于7.25元/股。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10-27】 借款纠纷持股被冻结 华闻传媒(000793)控制人遇麻烦 华闻传媒第一大股东上海新华闻所持10.56%股权被司法冻结。 据今天的公告,10 月26 日,华闻传媒收到上海新华闻"关于股份司法冻结进 展情况的函",因交通银行北京西单支行诉有关债务人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北京市 高级人民法院于近日向上海新华闻送达《执行通知书》,要求担保人上海新华闻履 行还款义务。因该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法院已将上海新华闻持有的公司股份1.44亿 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0.56%)执行司法冻结。公告称,如有关债务人不能按时 履行还款义务,则上海新华闻持有的公司股份有可能面临部分被处置的风险。上海 新华闻表示,将积极督促有关债务人履行还款义务,并主动筹措资金应对相应的风 险。 上海新华闻直接持有华闻传媒2.76亿股,占总股本的20.31%,与首都机场集团 并列为第一大股东,但上海新华闻为华闻传媒控股股东。 上海新华闻除拥有华闻传媒外,其他主要控股子公司还有包括上市公司新黄浦 ,以及证券时报、中达资产管理公司和黄山长江徽杭高速公司等。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10-26】 华闻传媒(000793)股东所持公司股份司法冻结进展情况07燃气CP01(D000793) (000793)华闻传媒:股东所持公司股份司法冻结进展情况 2009年10月26日,华闻传媒收到公司第一大股东上海新华闻投资有限公司“关 于股份司法冻结进展情况的函”,获悉因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西单支行诉有 关债务人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于近日向上海新华闻送达《执行 通知书》,要求担保人上海新华闻履行还款义务。 因该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已将上海新华闻持有的公司股份 143,643,817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0.56%)执行司法冻结。为此,该案的执行 情况可能会影响到上海新华闻持有的公司股份。如有关债务人不能按时履行还款义 务,则上海新华闻持有的公司股份有可能面临部分被处置的风险。上海新华闻表示 将积极督促有关债务人履行还款义务,并主动筹措资金应对相应的风险。 【出处】【作者】 【2009-10-20】 华闻传媒(000793)购买新海岸置业60%股权 本报讯华闻传媒(000793)决定通过公开竞买方式受让新黄浦集团持有的海南 新海岸置业股份有限公司60%股权,新黄浦集团委托海南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拟 以不低于5508万元的价格转让该股权,华闻传媒决定最终购买价格不超过挂牌底价 的120%。(向 南)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