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

☆公司大事☆ ◇300178 腾邦退 更新日期:2022-06-21◇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暂无数据
【2.公司大事】
【2022-06-17】
【沪深股通】腾邦退6月16日获外资卖出1294.0股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数据显示,2022年6月16日,腾邦退获外资卖出1294.0股。截至目前,陆股通持有腾邦退6151.0股,累计持股成本284.50元,持股亏损99.92%。
  腾邦退最近5个交易日持平0.00%,陆股通累计净卖出1294.0股,占流通盘0.00%,区间平均卖出价0.24元;最近20个交易日下跌71.25%,陆股通累计净卖出1294.0股,占流通盘0.00%,区间平均卖出价0.25元;最近60个交易日下跌82.71%,陆股通累计净卖出1294.0股,占流通盘0.00%,区间平均卖出价1.01元。腾邦退近期外资成交明细一览表日期持股量占流通股(%)日净买入额(元)日净交易量(股)累计持股成本(元)2022-6-166151.00.00299.5011294.0284.502022-6-157445.00.000.00.0235.092022-6-147445.00.000.00.0235.092022-6-137445.00.000.00.0235.092022-6-107445.00.000.00.0235.092022-6-97445.00.000.00.0235.092022-6-87445.00.000.00.0235.092022-6-77445.00.000.00.0235.092022-6-67445.00.000.00.0235.092022-6-27445.00.000.00.0235.09

【2022-06-13】
170份非标审计意见,揭示审计执业新动向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从非标意见的结构来看,无法表示意见和否定意见的数量大幅增长,表明会计师执业呈现出更为审慎、更为严谨的积极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
  截至目前,除紫鑫药业等6家公司外,深市上市公司均已完成2021年年报披露,各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出具审计意见,交出了年审工作“答卷”。统计显示,2021年度,深市共有170家公司的财务报告被出具非标意见,另有66家公司的内部控制被出具非标意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过非标意见发现,审计行业执业正在发生诸多积极变化。
  审计机构执业更加谨慎
  2021年度,深市有170家公司的财务报告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与2020年度持平。不过,从非标意见的结构来看,无法表示意见和否定意见的数量大幅增长,表明会计师执业呈现出更为审慎、更为严谨的积极变化。
  通常来说,非标审计意见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和否定意见4类,严重程度依次增加。
  2021年的170份非标意见中,有32份为无法表示意见,较2020年大幅增加88%。此外,时隔多年再次出现1单否定意见——*ST圣莱因涉及持续经营能力存疑、应收款收回存在不确定、收入成本真实性无法证明,被出具否定意见。此前,深市仅已退市公司攀渝钛业曾在1997年被出具否定意见。
  新所审计意见也是观察会计师执业情况的一个重要角度。早前,新《证券法》将审计机构从事证券服务业务由“审批管理”调整为“备案管理”,一些上市公司开始聘任新所担任年审机构。部分新所在执业过程中,未能充分评估自身执业水平和风险承担能力,使得新所的执业情况备受市场关注。
  2021年年审中,深市有36家公司聘请新所担任审计机构,其中13家财报被出具非标意见,非标比例为36%。聘请新所的公司中,*ST腾邦等5家因非标意见触及退市,*ST蓝盾等2家因无法表示意见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前期市场质疑的“新所执业质量不佳”的情况有所改善。
  “非标意见退市”走向常态化
  2022年是退市新规实施见效的关键之年,新规下,增加了退市风险警示公司被出具保留意见将要退市的情形,同时审计意见和其他财务指标交叉适用,审计意见的作用更加重要。上市公司2021年年报审计情况,直接关乎公司能否保持上市地位,会计师面对的压力也更大。
  2021年年报披露后,深市触及退市标准的公司多达24家,其中9家因审计意见一项指标退市,另有9家同时触及审计意见指标和其他财务指标。这些公司中,*ST圣莱被出具否定意见,*ST新光被出具保留意见,其余16家公司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和往年相比,触及退市标准的公司大幅增加。
  此外,还有30家公司在2021年年报披露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其中,15家公司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13家公司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其中ST易购等7家公司的审计报告显示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从以上数据看出,非标意见已成为公司触及退市、风险警示的重要情形。
  突击换所影响有限
  记者注意到,2022年春节前后,多家公司披露拟更换年审机构,特别是部分有退市风险、涉嫌业绩操纵、存在可疑交易的公司突击换所,引起监管机构关注。
  一方面,不排除以前年度被出具非标意见的公司意在通过换所获得更好的审计意见。经记者梳理,2022年以来,56家深市公司更换了年审机构,仅有7家审计意见类型较2020年有所减轻。多数公司意见类型减轻是因为以前年度非标意见涉及问题得以解决,如ST林重资金占用得到解决、永安林业股权转让款收回。
  另一方面,有的公司是在审计过程中与会计师意见不和而进行换所。比如*ST雪发,公司在2021年年审中,与原审计机构对营业收入扣除事项存在重大分歧,于2022年1月改聘中喜所,但新聘事务所最终仍认定公司供应链贸易、服装贸易收入应全额扣除。公司扣除后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且净利润为负,触发“净利润+营业收入”组合指标,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类似的还有*ST科迪、*ST聚龙,尽管存在突击换所动作,但仍被出具非标意见触及退市。
  整体来看,在严监管的市场环境下,绝大多数换所公司并没能因此如愿,早前颇为市场诟病的“突击换所购买意见”情况有所改善。
  但记者留意到,亦有个别换所公司,审计意见的可靠性明显存疑,典型的如未名医药。
  在今年4月前,未名医药一直未聘请年审机构。交易所曾对此发函关注,公司称在持续推进事务所选聘,但因人参资产盘点具有特殊性、公司连续四年被出具保留意见涉及的风险事项没有消除,一直没有事务所愿意承接公司审计业务。直至4月27日,公司才新聘请深圳久安所为其年审机构,3天后即披露2021年年报,依照惯例,审计报告继续为保留意见。审计意见在如此短时间内出具,质量着实让人怀疑。
  警惕财报、内控意见差异
  内部控制的有效与否关乎财务数据是否可靠。从这个角度说,内部控制审计不同于财务报表审计,但二者之间亦有关联。
  2021年度,深市共有1611家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或鉴证报告,66家公司被出具非标意见。其中,30家为否定意见、4家为无法表示意见、8家为保留意见、24家为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66家公司中,59家财务报告同时被出具非标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有16家公司的内控报告为否定或无法表示意见,显示公司内控存在重大缺陷,但这些公司的财务报告仅被出具保留意见,或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若内控非标意见所涉事项与财务数据关联不大,财报审计意见类型较轻具有一定合理性,除此之外,则值得警惕。
  例如,ST宏达2021年内控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原因是公司从事专网通信业务的2家子公司位于上海,受疫情影响,会计师未能去现场测试内控有效性。2021年,公司专网通信业务停滞,对3.8亿元存货计提跌价准备3.77亿元,会计师因未能对存货、固定资产实施现场盘点和其他关键审计程序,对财务报告出具保留意见。一方面是子公司存货减值计提超过公司2021年亏损的一半,另一方面其内控有效性也难以保证,在此情况下,公司财务报告仅被出具保留意见,表明相关事项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不具有广泛性,审计意见的合理性存疑。
  审计意见展现的是公司财务报告的可信度,对于揭示公司风险、出清空壳公司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强化行业监管、整治审计秩序的大背景下,标准审计意见绝非“价高者得”。事实上,少数打“如意算盘”的公司大多也未能得偿所愿。
  202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财务审计秩序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切实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监管,有效发挥注册会计师审计鉴证作用。面对意图购买审计意见的侥幸行为,会计师只有保持好定力,顶的住压力,敢于对作假事项“亮剑”,才能履行好“看门人”职责,为市场和投资者还原一个真实的上市公司。
  (作者:杨坪 编辑:包芳鸣)

【2022-06-10】
腾邦退拟聘请中信证券为主办券商 
【出处】智通财经【作者】杨跃滂

  腾邦退(300178.SZ)公告,公司于2022年6月10日收到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为腾邦国际商业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调确定主办券商的函》。
  截至目前,公司未聘请主办券商办理公司股票在交易所摘牌后进入退市板块挂牌转让等相关业务,根据《关于退市公司进入退市板块挂牌转让的实施办法》第九条的规定,深交所协调确定中信证券为公司主办券商。

【2022-06-06】
【风口探秘·景点旅游】端午佳节旅游业复苏迅猛!节后旅游股再发红包 
【出处】本站C闻【作者】C闻

  端午佳节已经过去,不知道各位读者朋友玩的开心吗?端午节前AH股旅游板块就有异动,给持股过节的投资者发了红包。今日重新开市,港股节假日板块再度上攻,继续红包行情。
  美团一季度业绩超预期,股价涨近8%领涨节假日概念股(美团一块核心业务是到店酒旅);海底捞、周黑鸭等跟涨;香港中旅、同程旅行、携程等旅游股表现也不错。
  A股方面,今日还是赛道股唱戏,但旅游板块表现同样不错,西域旅游、三特索道领涨旅游股。
  端午旅游市场景气回暖 出游人次恢复至疫情前九成
  文旅部数据测算,今年端午假期,国内出游7961万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86.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58.2亿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65.6%,客流恢复程度为去年中秋假期后最高,收入恢复程度较滞后。
  局部疫情影响下,游客决策周期及出游半径较短,更倾向于短时间、近距离、高频次为特点的“轻旅游”、“微度假”、“宅酒店”等出游方式,因此收入恢复程度逊于客流。
  携程数据显示,截至6月4日,端午假期总订单量相较清明增长超30%;根据同程旅行,端午假期国内酒店预订间夜较“五一”假期上涨31%。从出游距离上看,城市周边游仍是主流,但随着跨省游“熔断”政策的调整,跨省游有转好迹象。
  中信证券称,端午假期或成为今年国内旅游市场实现企稳回升的重要转折点。
  疫情阻碍因素显著缓和 防疫政策放宽利好旅游业
  阻碍出行恢复的最大因素,一直是疫情以及相关的出行管控措施,而目前该因素已经产生积极的变化。一方面本轮疫情最严重的上海从6月1日起全面恢复正常生活,较多景区也开始复工迎客;另一方面,文旅部在5月31日发布通知,调整了跨省旅游实施“熔断”机制的范围,将出现中高风险地区的“省(区、市)”缩小至“县(市、区、旗)”和“直辖市的区(县)”。
  民生证券表示,跨省游“熔断”机制为2021年推出的防疫政策,此次是这一政策实行方式首度调整,使各地旅行社业务受防疫政策阻碍的概率大大减小,对于常态化跨省团队游组织有明显利好,标志着跨省游熔断机制将朝着更加科学精准的方向发展。
  民生证券及中信证券看好未来旅游市场信心提振、全国跨省游及旅游消费场景进一步复苏发展;特别是随着暑期的临近,该项政策的出台能有效化解跨省出行的机制障碍,可以期待后续跨省游市场的逐步回暖。
  此外,随着疫情逐渐消散,近期多地对防疫要求做出了动态调整,普遍放宽了要求。据健康时报总结,目前江西、江苏、安徽三省,以及广东省多地低风险地区出行,已经不再要求查验核酸阴性证明,为旅游业的复苏再添上一记重磅利好。
  具体投资建议
  中信证券表示,展望全年维度,认为疫情影响减弱的趋势仍较明确,维持疫情修复投资主线将贯穿全年的判断。虽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但板块投资焦点并不在于短期业绩波动,而是建立于疫情影响减弱后的恢复弹性以及潜在的格局受益上。
  个股推荐中国中免、华住集团、首旅酒店、海伦司、九毛九、锦江酒店、同程旅行、携程集团、宋城演艺、中青旅。

【2022-06-01】
前5月35股退市创纪录,还有8只在路上,涉及121万户股东!24年205股离场,“应退尽退”提速 
【出处】金融界

  退市新规实施的第二年,A股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与此同时,伴随着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进,A股“新陈代谢”持续提速。
  从ST平能1月24日终止上市,到3月22日*ST新亿锁定“2022年A股首家强制退市公司”的头衔,再到5月31日晚间*ST网力公告退市,A股年内退市公司数量已增至33家,创出历年新高。
  年内35公司确定退市,还有8家触及“红线”,涉及121.2万股东
  截至5月31日,退市新亿、退市中新、退市拉夏、东电退、长动退、*ST艾格、ST平能7家公司已完成退市程序。退市拉夏、退市中新、退市新亿为财务类原因退市。*ST艾格因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退市。东电退、长动退属于其他原因被终止上市的情形。ST平能因被龙源电力拟换股吸收合并内而终止上市。
  除此之外,腾邦退(300178.SZ)、丹邦退(002618.SZ)、圣莱退(002473.SZ)、华讯退(000687.SZ)、德奥退(002260.SZ)、退市易见(600093.SH)、退市明科(600091.SH)、退市罗顿(600209.SH)、退市昌鱼(600275.SH)、退市游久(600652.SH)、退市中天(600856.SH)、退市中房(600890.SH)、退市西水(600291.SH)、退市绿庭(600695.SH)14只股票已进入退市整理期。
  *ST德威(300325.SZ)、*ST众应(002464.SZ)、*ST天首(000611.SZ)、*ST猛狮(002684.SZ)、*ST金刚(300064.SZ)、*ST晨鑫(002447.SZ)、*ST绿景(000502.SZ)、*ST厦华(600870.SH)、*ST科迪(002770.SZ)、*ST新光(002147.SZ)、*ST环球(600146.SH)、*ST宝德(300023.SZ)14家公司也即将进入退市整理期。
  不仅于此,上述35家公司之外,还有*ST数知(300038.SZ)、*ST聚龙(300202.SZ)、*ST金泰(600385.SH)、*ST海医(600896.SH)、*ST海创(600555.SH)、*ST当代(000673.SZ)6家公司已触及“退市红线”处于停牌状态,等待交易所的“宣判”。同时,*ST济堂(600090.SH)、*ST邦讯(300312.SZ)也是“准退市”公司,两家公司双双被立案调查,交易所拟终止上市。
  上述43家公司涉及股东数超121.2万户。
  24年超200家公司告别A股,今年退市数量创纪录,退市制度逐步完善
  1900年开市至今,A股已走过32个年头。1999年琼民源A因证券置换而退市成为A股第一家退市公司。2001 年 2 月 23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退市机制正式出台,PT 水仙因连续四年亏损于当年 4 月被终止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被终止上市的上市公司。
  1999年以来的24年间,共有205只股票退出A股舞台(含吸收合并、私有化、股权置换)。2019年以前,仅2004、2005、2006、2007以及2015退市公司数量达到了10家及以上,此后A股退市数量逐年增加,2022年前五个月已有35家确定“离场”,超过2021年的23家创出历史新高,而这一规模在未来的7个月里势必会进一步扩容。
  回顾过去,我国资本市场退市制度的建设明显滞后于资本市场的扩张速度,不过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推进,在注册制的契机下,作为重要配套制度的退市制度正快速完善,A股生态也得以进一步优化。
  1993年,《公司法》的颁布搭建起退市制度的初步框架,2001年退市机制正式出台,至今的20多年中,我国退市制度主要经历以下四次内容完善。
  1.多元化退市制度构建。2006 年和 2012 年,深交所分别发布了中小板和创业板退市制度。退市制度针对各层次资本市场进行多元化完善,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满足各层次资本市场的退市需求。
  2.增加重大违法公司强制退市制度。2014 年 10 月,证监会出台《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增加了对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等重大违法公司强制退市制度。
  3.健全主动退市与完善强制退市指标体系。2018 年 7 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的决定。2020 年 3 月新《证券法》生效,沪深证券交易所对及退市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相应修订,构建财务类、交易类、规范类和重大违法类等 4 类强制退市指标体系。2020年12月底正式发布的退市新规在退市标准的科学性和退市流程的高效性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
  4.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2022 年 2 月,三大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中国结算联合发布退市公司进入退市板块挂牌转让的实施办法。解决退市公司挂牌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退市公司配合度不高、主办券商承接机制不畅等问题。
  退市制度梳理
  退市知识
  如果不慎遭遇退市股该怎么办?我们一起看看退市的相关知识。
  01 什么是股票退市?
  退市是上市公司由于未满足交易所有关财务等其他上市标准而主动或被动终止上市的情形,即由一家上市公司变为非上市公司。也就是说,这家企业的股票不能在证券交易所继续挂牌上市并交易了。
  02 退市有哪些类型?
  退市主要包括主动退市及强制退市两大类,其中强制退市的指标又分为4类:财务类、交易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
  退市新规各板块规则变动
  03 股票被终止上市后,如果持有该股是否血本无归?
  一般而言,大多数公司退市前会进入退市整理期(注:交易类退市不设整理期),在这段时间投资者可以进行交易。根据新规,退市整体期为15天,在这段时期内,股票简称上会加一个明显的标识,比如退市**,**退等来区分风险。
  在整理期,投资者可以卖出股票,但如果需要买入整理股票的,需要签署退市整理交易权限。另外,开通权限需具备2年以上的股票交易经历等门槛。
  由于整理期首日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退市股票一般会在当日出现大幅下跌,空头力量充分释放后走势基本维持平稳。金融界特别提醒,退市股炒作风险需警惕,切勿“刀口舔血”。
  04 股票退市整理期届满后,持有退市股还能卖出吗?
  如果投资者在整理期没有及时卖出该股,那么在退市整理期满后,交易所将在五个交易日内对其股票进行摘牌,公司退市。公司被摘牌后,股份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持股的股东可以在股转系统进行股份转让。但需要注意的是开通新三板需要具备2年以上的股票交易经验,且开通权限1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一类200万(基础层)和二类100万(创新层)的要求。
  在股转系统交易的股票不设置涨跌幅限制,以做市商交易模式为主,退市板块成交量极低,投资者持有的市值往往形同于“归零”。过往仅出现过极少数退市企业重新上市的案例,如招商南油(原长航油运)、国机重装等。
  目前的退市整理期和《关于退市公司进入退市板块挂牌转让的实施办法》为中小股东提供了时间来应对,也为后续股份转让做了保证。同时,上市公司由于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寻求民事救济或赔偿。
  毫无疑问,2022年是将是A股的退市大年。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随着A股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逐渐深化,对于个股的选择更为重要,尽量在投资者的时候规避业绩连续亏损和出现虚假财报的个股,擦亮双眼,投资须谨慎。

【2022-05-31】
三股今起进入退市整理期 圣莱退盘中大跌超80% 
【出处】证券时报网

  *ST圣莱、*ST腾邦、*ST丹邦昨日晚间公告,公司股票将于2022年5月31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圣莱退(002473)31日开盘报1元下跌80%,盘中最低至0.88元跌幅达83%。截至发稿,该股报0.99元跌约81%。
  *ST圣莱30日晚间公告,公司于2022年5月23日收到深交所《关于宁波圣莱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修订)》的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于2022年5月31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公告指出,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的起始日为2022年5月31日,退市整理期为十五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2年6月21日,如证券交易日期出现调整,公司退市整理期最后交易日期随之顺延。退市整理期间,公司股票全天停牌的不计入退市整理期。公司因特殊原因向深交所申请股票全天停牌的,累计停牌天数不得超过五个交易日。退市整理期间,公司股票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风险警示板交易,首个交易日无价格涨跌幅限制,此后每日涨跌幅限制为10%。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根据《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修订)》的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在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间,公司将不筹划或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事宜。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后,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
  腾邦退(300178)低开60%报0.32元,盘中最低至0.29元跌幅达63.75%。截至发稿,该股报0.3元下跌62.5%。
  *ST腾邦昨日晚间公告,公司股票于2022年5月31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2022年5月31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2年6月21日。公司股票于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丹邦退(002618)低开超30%报0.76元,盘中最低至0.74元跌幅约32%。截至发稿,该股报0.88元下跌约19%。
  *ST丹邦昨日晚间公告,公司股票将于2022年5月31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退市整理期的交易起始日为2022年5月31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2年6月21日。
  公司提示,公司股票将在退市整理期交易15个交易日,交易期满将被终止上市,敬请投资者审慎投资,注意风险。

【2022-05-31】
进入退市整理期 *ST腾邦更名腾邦退 
【出处】北京商报

  (记者 关子辰 张怡然)5月31日,据显示,*ST腾邦(300178)名称变更为“腾邦退”,并进入退市整理期。
  据此前腾邦退发布的《关于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首日的风险提示公告》,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5月31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6月21日。首个交易日无价格涨跌幅限制,此后每个交易日的涨跌幅限制为 20%。

【2022-05-31】
从商旅巨头到资不抵债 “票代第一股”败退A股 
【出处】北京商报

  曾经的“票代第一股”,如今却要告别A股市场。5月31日,“*ST腾邦”证券名变更为“腾邦退”(以下简称“腾邦”),这意味着腾邦将退出A股市场。作为曾经深圳最大的机票代理公司腾邦,鼎盛时期,甚至一度对标携程机票业务,旗下商旅业务更是拓展至航空公司、主题公园等领域,然而,在经历了盲目扩张之后,最终因国际航协“断供”、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导致资不抵债,在其核心业务停摆后,如今的腾邦早已不复当年腾邦国际的盛景,最终败退A股市场。
  300亿元市值仅剩不足2亿元
  在股票停牌一个多月之后,腾邦国际还是没有摆脱退市的命运。
  5月31日,是腾邦进入退市整理期第一天,截至当日上午收盘,其股价下跌62.5%,报0.30元,总市值已不到2亿元。
  对于即将退市一事,北京商报记者电话联系腾邦方面,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经营一切正常,退市整理期的相关进展以之后发布的公告为准。
  在正式进入退市之前,腾邦的重整申请被驳回,也注定了其败退A股市场的命运。腾邦也在公告中指出,公司股票在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间,将不筹划或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事宜。
  如今的腾邦距离其2015年辉煌时的300亿元市值,身价暴跌了150倍。
  据了解,成立于1998年的腾邦以机票分销业务起家,并以航线运营切入旅游市场,之后随着业务的扩展,营业额和市值也一路飙升。2012-2017年,腾邦的营业收入一路从2.58亿元攀升至35.3亿元,净利润也在2017年达到2.84亿元,实现连续六年营收、净利双增长。
  多年来,腾邦曾先后投资、收购欣欣旅游、八爪鱼在线旅游、捷达旅游、宝中旅游、喜游国旅、主题公园运营商巧趣文化等一批旅游企业,并战略投资俄罗斯航空公司艾菲航空,甚至拿下多条直飞航线等。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张,腾邦逐渐发展为聚焦“旅游、物流、投资”的实业集团。
  然而随着体量的增加,腾邦的问题也开始显现。
  资金链断裂 核心业务停摆
  子公司失控、资金链断裂…… 最终让这家300亿元市值的腾邦陨落。
  由盛转衰的“拐点”出现在2018年,伴随着资管新规及金融去杠杆的实施,腾邦此前数年堆积的风险逐渐开始暴露。这一年腾邦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了40.88%。到了2019年,腾邦首次出现净利润亏损,亏损金额达到15.76亿元。对于亏损的原因,腾邦在2019年财报中指出,公司因流动性问题,被国际航协终止客运销售代理协议,导致其核心业务停摆。随之而来的是航线运营线路减少、大额债务逾期、诉讼和仲裁案件增多、人员大量流失等。公司生产经营遇到较大困难,经营规模减少并出现巨额亏损。
  如果说资金链断裂、国际航协取消客运代理人资格让腾邦举步维艰,那疫情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2020年,受疫情影响,腾邦的出境游相关业务停摆,营收骤减83.47%,亏损超10亿元。
  有业内知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子公司喜游国旅的失控是腾邦受到的又一记重创”。2015年11月,腾邦以8.8亿元的价格投资收购喜游国旅55%的股权,是其构建“大旅游生态圈”的重要举措之一。但在2020年4月,腾邦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喜游国旅拒绝配合公司及年审会计师对2019年度财务报表的现场审计工作,导致其2019年度审计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公司对喜游国旅已失去控制。
  受多种不利因素影响,腾邦的财务状况持续恶化,并于2021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重整“梦碎” 将挂牌转让
  梦断A股后,腾邦将何去何从?
  日前据腾邦发布的相关公告中提出,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后,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退市板块进行股份转让。腾邦还表示,公司董事会将按照《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及时聘请证券公司,办理好股票终止上市后的相关事宜。
  从腾邦此前披露的财报来看,财务状况持续恶化的同时,严重资不抵债的腾邦存在大量诉讼、银行账户被冻结、对外借款和担保,且生产经营活动受到疫情等因素的严重影响,旅游业务基本停滞,员工大量离职。
  2021年4月,腾邦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了重整申请资料,于同年12月被驳回。今年5月,广东高院出具裁定书,驳回了腾邦的上诉,至此腾邦的重整计划彻底“梦碎”。
  尚游汇文旅董事长钟晖分析指出,腾邦的大幅扩张给其“内忧外患”的局面埋下了一定隐患,且与喜游国旅之间的纠葛也是造成腾邦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商旅业务已经没落,对于未来的腾邦来说,也应继续坚持自己的业务,在某一个领域进行深耕,防止无序扩张。同时还应偿还负债,以降低杠杆率。”
  业内表示,通过腾邦的案例,也给业界提了一个醒。目前由于疫情,商旅市场均陷入低迷,同时疫情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出行方式,不少商旅企业经营都面临压力。商旅企业应该更多吸取腾邦衰败的经验,避免此类的事情再发生。
  北京商报记者 关子辰 张怡然

【2022-05-31】
独家资金:主力进散户逃前10股 
【出处】本站【作者】机器人

  5月31日大单净量前十名个股如下:
  dde大单净量=dde大单净流入量/流通股本股票简称DDE大单净量DDE大单金额(元)DDE散户数量实时资金主力意图丹邦退7.463386.32万173.81点击查看主力监控高铁电气6.504656.73万-3050.51点击查看主力监控东田微6.505174.29万-613.08点击查看主力监控英集芯5.514640.17万-642.73点击查看主力监控农发种业5.488.71亿-1.01点击查看主力监控莱特光电4.693193.85万-799.66点击查看主力监控腾邦退4.10729.65万-1487.58点击查看主力监控北玻股份4.061.48亿-115.40点击查看主力监控必易微3.853411.30万-1526.90点击查看主力监控新农开发3.401.31亿-87.08点击查看主力监控【主力意图监控】
  散户数量前十名个股如下:
  dde散户数量表示卖出大单数和买入大单数的差与笔数化流通盘的比值,相当于是对散户数量增减的一个估算值。当日散户的参与度大小,散户参与度越小表明筹码在被少数大资金收集。股票简称DDE散户数量DDE大单净量DDE大单金额(元)实时资金主力意图哈焊华通1468.24-7.29-6400.96万点击查看主力监控之江生物773.01-1.46-6915.89万点击查看主力监控金埔园林740.21-2.75-1667.78万点击查看主力监控*ST香梨633.14-2.20-4371.54万点击查看主力监控中旗新材622.21-2.82-2388.33万点击查看主力监控热景生物613.26-0.85-4335.66万点击查看主力监控中汽股份594.72-2.73-5158.42万点击查看主力监控拓新药业582.70-1.71-5946.61万点击查看主力监控国投中鲁513.23-3.53-1.24亿点击查看主力监控茂硕电源508.56-6.54-1.80亿点击查看主力监控【主力意图监控】

【2022-05-30】
*ST腾邦将进入退市整理期 
【出处】北京商报

  (记者关子辰张怡然)5月30日晚,*ST腾邦发布公告,5月31日起公司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6月21日。公司股票在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间,公司将不筹划或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据公告,退市整理期间,*ST腾邦证券简称将变为“腾邦退”,首个交易日无价格涨跌幅限制,此后每个交易日的涨跌幅限制为20%。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至此,作为曾经的票代巨头,*ST腾邦即将离开A股市场。

【2022-05-30】
【风口探秘·节假日概念】民众端午出游热情高涨 美食文化旅游节再添一把火 AH节假日板块“发红包” 
【出处】本站C闻【作者】C闻

  本周是端午假期前的最后一周,AH股节假日概念闻风而动。
  今日港股由餐饮板块扛起大旗,九毛九、海底捞、啤酒股等领涨,同程旅行、携程、华住等旅游酒店企业表现也不错。
  A股方面,旅游、餐饮、酒店板块同样涨势喜人。西域旅游涨超10%,金陵饭店,君亭酒店等跟涨。
  北京旅游业有序开放 全国民众端午出游热情高涨
  5月28日,北京市宣布门头沟等五个区的各类酒店、民宿、农家乐恢复正常接待服务。这意味着,在即将到来的端午假期,北京地区周边游产业将迎来重要的“回血”机会。
  “第一波游客今晚就到了,我们的三间房已经全被订出去了。下午一直有游客打电话进来咨询,线上咨询也很多,但我们端午期间的房早就订满了。”5月29日,延庆地区民宿“熙熙和宪宪de乐园”主理人刘添文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他表示,疫情反复并没有影响游客的出行热情,他管理的民宿包院价格也由平日周末的每日2000多元,涨到了端午假期期间的每日4000多元。
  截至5月29日中午,据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北京京郊酒店的搜索量较前一日环比上涨一倍;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区的民宿搜索量较前一日环比上涨2倍。
  除北京外,全国各地民众端午节出游热情比五一假期有明显提升。据统计,6月3日,武汉花博汇自营民宿已全部订满,之后的两天民宿预订量达70%。全国范围来看,同程旅行平台乡村民宿旅游热搜索热度环比上涨78%;端午假期平均机票价格较五一假期上涨28%。
  “北京地区旅游业的逐步复工复产,对北京地区乃至全国旅游业都释放了积极信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授魏翔预计,今年端午假期旅游业相关主体能够恢复至往年一半的业绩,同时旅游产业链上的衍生产品,例如露营装备等休闲设备的销量亦有望为整个行业带来惊喜。
  端午美食文化旅游节开幕 美景配美食更有意境
  有了美景,怎能没有美食相伴?
  5月28日,2022中国端午“楚元杯”美食文化旅游节在屈原故里湖北秭归天问公园开幕。
  据了解,此次端午美食文化旅游节活动以“弘扬屈原文化,传承屈原精神,挖掘楚菜精华,品尝端午美食”为主题,充分结合当地特色食材、烹饪技艺、民俗风情、传统文化以及时下年轻人追捧的时尚潮流等元素,开展为期6天的美食主题活动。
  具体投资建议
  山西证券指出,短期来看,疫情对旅游市场整体复苏影响仍然显著,各地疫情反弹及防控政策影响消费者出游信心。预计端午小长假出行人次及消费情况不及去年同期。中长期来看,疫情控制情况以及新冠特效药研发落地进程决定行业企稳反弹情况。
  建议关注:一是业绩修复为主的休闲景区标的,如中青旅、天目湖、宋城演艺,拥有一二线城市周边人工休闲景区,满足游客短途游、周边游出行需求。
  二是增长确定性标的,如中国中免继续肩负引导消费回流作用,受疫情影响调整步伐快、销售额持续增长可观。
  三是处于周期底部标的,如首旅酒店、锦江酒店目前处在酒店周期底部,业绩较上年出现明显好转,继续发展中高端酒店以及提高连锁化率。

【2022-05-27】
A股这些旅游概念股“摘星脱帽”,还将面对哪些挑战 
【出处】新京报

  在5月26日停牌一天后,西域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于5月27日撤销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西域”变更为“西域旅游”。继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圣亚”)后,*ST西域成为A股今年以来第二支“摘星脱帽”的旅游概念股。在上市地位“转危为安”后,A股旅游概念股还将面对哪些挑战?
  A股“最快”*ST股摘星脱帽
  5月25日晚,西域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西域”)发布公告,宣布5月26日停牌一天,5月27日开市起复牌。复牌当日起,*ST西域撤销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西域”变更为“西域旅游”。继大连圣亚后,*ST西域成为A股今年以来第二支“摘星脱帽”的旅游概念股。
  资料显示,*ST西域于2020年7月上市。2020年受疫情影响,*ST西域旗下景区接待游客人次较2019年下降81%,导致业绩大幅下滑,净利润亏损。2020年*ST西域实现营收5118.71万元,净利润为-4325.66万元,扣非净利润为-4684.66万元,于2021年4月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因上市不到一年便“披星戴帽”,*ST西域也被外界称为A股“最快”*ST股。不过,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ST西域的经营活动逐步恢复正常。去年1月-7月,疫情管控稳定推动旅游行业快速恢复,进而提振*ST西域业绩表现。2021年,*ST西域实现营收1.49亿元,净利润达2695万元,扣非净利润为2635.18万元。
  据今年一季度报,由于疫情反复,跨省旅游熔断,游客人数下降,今年前三个月*ST西域营收同比下滑48.34%至511.31万元,净亏损同比扩大70.37%至1781.93万元。为应对疫情影响,*ST西域4月下旬发布公告,宣布将归还银行贷款的结余募集资金98.43万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并延长“天池游客服务中心改扩建项目”和“天池景区灯杆山游客服务项目”建设期。
  “转危为安”后,大连圣亚何去何从?
  大连圣亚是今年以来A股首个“摘星脱帽”的旅游概念股,股价也当即坐上“过山车”。在5月20日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当天以及5月23日、24日,大连圣亚股价连续三日涨停。紧接着在5月25日,大连圣亚股价跳水,暴跌10%至15.57元/股。截至5月26日收盘,大连圣亚跌5.46%,报14.72元/股。
  5月25日跌停同日,大连圣亚董事长杨子平通过集中竞价增持大连圣亚股份18.2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4%,增持金额为306.92万元。杨子平为期12个月的增持计划至此宣告完成,杨子平及其配偶蒋雪忠共持股1306.2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14%。
  2020年,因卖企鹅“保壳”,大连圣亚多次引发上交所问询。最终,经上交所审核,大连圣亚2020年新增的1876万元企鹅销售收入被认定与主营业务无关,扣除后大连圣亚2020年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于去年7月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021年,大连圣亚实现营收2.05亿元,在扣除3434万元与主营业务无关的消耗性生物资产销售收入等项目后,大连圣亚实现营收1.7亿元,净亏损1.98亿元。对于营收增长的原因,大连圣亚方面表示, 2021年国内旅游业逐步恢复,加之哈尔滨极地公园二期项目开业,因此客流有所提升。
  2021年,大连圣亚旗下景区入园人数合计123.67万人,但大连圣亚方面也表示,客流量及收入尚未恢复至历史水平。2022年第一季度,大连圣亚业绩继续低迷,营收同比下滑9.43%至2643.19万元,净亏损同比扩大41.26%至2998.06万元。
  另一方面,大连圣亚控制权之争依然未有定论。在5月24日披露的股票异常波动事项回复函中,大连圣亚持股24.03%的控股股东大连星海湾金融商务区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回函中表示:“我司作为大连圣亚的重要股东之一,目前对上市公司没有控制权,也不是大连圣亚的控股股东,我司的实际控制人也已不是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而在不久前的5月12日,大连圣亚收到上交所监管工作函,要求厘清大连圣亚控制权的归属。
  目前,A股尚未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的旅游概念股还有*ST东海A,将于5月31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的*ST腾邦,以及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ST凯撒。其中,ST凯撒因2021年被会计师出具了带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凯撒2021年投资海南微凯创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4900万元,持股49%。截至该报告出具日,会计师未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获知这4900万元的资金使用情况。
  未来,这些 A股旅游概念股能否成功摘星脱帽,还将面对哪些挑战?新京报贝壳财经将持续关注。

【2022-05-27】
商旅巨头败走A股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一代商旅巨头落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实习生彭钰滢 上海报道 5月31日,腾邦国际商业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腾邦国际,300178.SZ)的证券简称将更名为腾邦退,进入退市整理期,直至股票终止上市。
  这家曾经的商旅巨头企业,如今在上市后的第11个年头里,败走A股。
  20世纪90年代的深圳,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创业气息。彼时还是公务员的钟百胜看准了票务代理的生意,于是,在最旺的华强商务圈里,一座名为华联大厦的办公楼里多了一家腾邦票务公司。
  此后数年,钟百胜和他的腾邦国际一跃成为深圳最大的机票代理公司。鼎盛时期,他曾一度对标携程机票业务,并跻身中国民企500强。
  然而,回溯腾邦国际的兴衰史,钟百胜的故事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从起家、扩张,到资金断裂,早已不复当年盛景的腾邦国际,在商业史上留下了落寞的身影。
  盛极而衰
  5月31日至6月21日,是腾邦国际的退市整理期。定局之下,该公司表示将不筹划或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并建议投资者在股票摘牌前及时了结相关业务。
  十年上市,白驹过隙。时间回溯至2011年,彼时,刚刚带领腾邦国际登陆创业板的钟百胜意气风发。
  那一年元旦,携程和淘宝旅行平台曾为机票数据“互相抬杠”。而入驻淘宝旅行平台开店的腾邦国际,在上市时更是成为双方“互呛”的导火索。
  但不可否认的是,上市之初的腾邦国际的确受到了行业和资本市场的极大关注。
  事实上,登陆资本市场后,该公司的业绩同样进入蜜月期。
  财报显示,在2012年至2017年的六年时间里,腾邦国际的营收由2.58亿元增长至35.30亿元,净利润也从0.66亿元攀升至2.84亿元。2015年,该公司市值一度被炒至300亿元上方,风光无两。
  基本面向好的背后,登陆创业板、融资步伐加速的腾邦国际,迅速进入多元化的发展之路。虽以票务代理起家,但母公司腾邦集团很快演变为聚焦“旅游、物流、投资”三大实业的行业龙头,旗下有腾邦旅游集团、腾邦商旅集团、腾邦航空集团、腾邦物流集团、腾邦资产集团、腾邦投资集团等核心平台。
  体量的激增,离不开“买买买”的激进扩产策略。而盛极必衰之下,腾邦国际也在2018年迎来了向下发展的拐点。
  这一年,腾邦国际的营业收入虽增长至48.9亿元,净利润却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0.88%,仅为1.68亿元。
  随后的三年时间,该公司的业绩犹如泄气的气球。2019年至2021年,腾邦国际连续三年遭遇大额亏损。
  在亏损最严重的2019年,该公司净利润为-17.70亿元。这年的年报里,腾邦国际将亏损原因归结为金融去杠杆以及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可寥寥数语,并未道出全貌。
  公司内部风波不断同样也成为这一年该公司内忧外患的真实写照。
  2019年,腾邦国际子公司喜游国旅被传“失控”,大量员工离职;控股股东及关联人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数额的增长,加剧了腾邦国际的资金链压力;因债务违约, 腾邦国际于9月被国际航协取消客运代理人资格,核心业务停摆。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对腾邦国际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受疫情影响,该公司业务再度缩减,内外经营持续失控。
  2020年、2021年,腾邦国际连续两年年度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触碰了退市红线。
  这其中,根据2021年的审计报告,会计师事务所指出,腾邦国际在2021年度中存在内控失效、应收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融易行资金占用款余额较大且尚未收回,审计范围受限、以前年度处置多家子公司股权决策程序文件未补齐、函证程序未能有效实施、无法确认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合理性充分性等情况。未见公司内部控制有加强管理,人员流失大,风险存疑。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进入2021年,该公司集中承受了多起诉讼仲裁,资不抵债的现实将其逼近退市边缘。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腾邦国际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11.49亿元。根据创业板退市新规,该公司再添一条退市红线。
  挣扎无果
  内外交困之下,腾邦国际曾经把破产重整视作最后的“救命稻草”。
  2021年3月,该公司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但有重整价值及重整可能为由,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借此度过危机。
  可事与愿违,同年12月15日,深圳中院下发《民事裁定书》表示,不予受理腾邦国际的破产重组申请,“腾邦国际未能取得中国证监会出具的无异议函,且已超过预重整期间。”
  实际上,腾邦国际自身存在的大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及违规担保问题,在未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时,已经使得其破产重整的成功申请存在较大难度。
  今年5月19日,广东省高院出具的《民事裁定书》彻底浇灭腾邦国际破产重整的幻想。
  但腾邦国际还想挣扎。
  重重困境中,该公司旗下的腾付通发展曾令腾邦国际重获脱困希望。财报显示,2021年,腾邦国际金融服务营业收入为17.07亿元,同比增长321.84%,占总营收的99.46%。
  为了应对疫情对旅游业务带来的巨大冲击,腾邦国际在2021年度着力发展第三方支付服务、保险经纪服务、商旅服务等。根据官网信息,腾付通推出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具备腾付通POS机刷卡消费、无卡支付及贷款等功能,且可为航旅行业提供全渠道的支付服务。
  然而,腾付通终究没有力挽狂澜之势。
  腾付通的支付牌照已于2021年12月31日到期,续展中止审查。由此,腾邦国际第三方支付业务受到重大影响。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报显示,该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0.65亿元,同比下降86.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6亿元,相比上年同期亏损加大。业绩负担加重的主要原因便是,当季的金融服务收入减少。
  腾邦国际敲响退市警钟,正值A股退市机制进入常态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到,自2022年3月以来,已有超过40家企业触及退市条件,而大部分企业则触及财务类退市规则。
  在退市新规日益严苛的背景下,股市的新陈代谢、优胜劣汰在今年显得格外激烈。这也意味着,腾邦国际败走A股已经避无可避。
  作为曾经的商旅龙头,疫情的反复确实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腾邦国际在2021年度报告也认为,疫情暴发及多次的反复,使公司旅游业务受到巨大冲击。居家办公、线上沟通等生活方式的逐步流行,改变着传统的出行方式;总的出行需求量大幅下降,但人们对信息化的依赖和提供服务综合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
  携程商旅5月25日发布的《2021-2022中国商旅管理市场白皮书》显示,由于全球形势的不确定性及跨境活动尚未完全放开,近两年商务出差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2021年,国内商旅市场的恢复在内循环的促进下稳步推进。GBTA(全球商旅协会)推测,中国的商务旅行市场有望在2024年恢复并反超疫情前水平,商务旅行支出总额将超过4000亿美元。
  然而,腾邦国际在旅游业务、客票代理销售业务停摆后,并未打造新的产品与模式,仅是押注第三方支付。但这显然不足以解除自身的困局。
  几番挣扎之后,一代商旅巨头,终将落幕。
  (作者:曹恩惠,实习生彭钰滢 编辑:曹金良)

【2022-05-27】
年内A股退市公司增至29家,11家即将进入退市整理期 
【出处】银柿财经

  5月26日晚,深交所发布公告,决定终止*ST绿景、*ST金刚、*ST晨鑫、*ST猛狮4家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自2022年6月6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至此,2022年以来,A股退市公司增至29家。
  其中,7家已经退市,分别为退市拉夏(603157.SH)、退市中新(603996.SH)、退市新亿(600145.SH)、东电退(000585.SZ)、长动退(000835.SZ)、*ST艾格(002619.SZ)、ST平能(000780.SZ)。
  11家已进入退市整理期,分别为华讯退(000687.SZ)、退市易见(600093.SH)、退市明科(600091.SH)、退市罗顿(600209.SH)、退市昌鱼(600275.SH)、退市游久(600652.SH)、退市中天(600856.SH)、退市中房(600890.SH)、退市西水(600291.SH)、退市绿庭(600695.SH)、德奥退(002260.SZ)。
  此外,还有11家将进入退市整理期,分别为*ST腾邦(300178.SZ)、*ST丹邦(002618.SZ)、*ST圣莱(002473.SZ)、*ST科迪(002770.SZ)、*ST新光(002147.SZ)、*ST厦华(600870.SH)、*ST环球(600146.SH)、*ST金刚(300064.SZ)、*ST晨鑫(002447.SZ)、*ST猛狮(002684.SZ)、*ST绿景(000502.S)。
  7家已经退市
  截至5月25日A股已经摘牌的公司有7家,其中,退市拉夏、退市中新、退市新亿三家为财务类原因造成退市。另外,东电退、长动退属于其他原因被终止上市的情形。*ST艾格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被摘牌退市。此外,ST平能因被吸收合并原因退市。
  2022年以来退市公司
  银柿记者整理了因财务类原因退市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首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值;2.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首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3. 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首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
  11家已进入退市整理期
  除去2022年以来已经退市的7家A股公司外,还有22家A股公司已经走在退市路上。其中有11家已经进入退市整理期,因为没有涨跌幅限制的也出现了大幅下跌的情况。在11家公司中有7家在退市整理期首日跌幅超50%,另外4家股价表现相对正常股票来说也是大幅下跌。
  处在退市整理期11家公司
  11家将进入退市整理期
  此外,截至目前已经公布退市整理期日期的A股公司还有11家,其中3家退市整理期起始日为5月31日,2家退市整理期起始日为6月1日,2家退市整理期起始日为6月2日,另外4家退市整理期起始日为6月6日。11家公司共涉及股东约24万人。
  即将进入退市整理期11家公司
  12家暂停牌等待交易所决定
  除去上述29家已明确退市的A股公司,还有12家在4月底已经发布股票停牌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至今一直处于停牌状态,其中大部分接下来也将收到交易所退市决定,进入退市整理期。12家公司最近一期股东数合计约32.8万人。
  12家公司发布停牌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2022-05-26】
*ST腾邦控股股东腾邦集团所持公司4.86%股份将被司法处置 
【出处】智通财经【作者】郑少波

  *ST腾邦(300178.SZ)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腾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腾邦集团”)于2022年5月24日收到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海证券”)提供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简称“南宁中院”)的(2022)桂01执1422号、1423号、1424号之一《执行裁定书》:腾邦集团与国海证券的质押式证券回购纠纷一案,因腾邦集团没有履行南宁中院作出的(2021)桂01民初679号、798号、587号民事判决书生效的内容,申请执行人国海证券向南宁中院申请强制执行。
  南宁中院裁定:强制变价被执行人腾邦集团名下的878.38万股、782万股、1333万股“腾邦国际”股票(简称“*ST腾邦”,证券代码:300178),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4.86%。

【2022-05-26】
腾邦国际终止上市,旗下支付公司腾付通牌照到期未成功续展 
【出处】华夏时报【作者】傅碧霄

  华夏时报记者 傅碧霄 北京报道
  因净资产为负等原因,腾邦国际商业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腾邦国际”)股票终止上市。5月24日,*ST腾邦(300178.SZ)发布公告称,收到深交所《关于腾邦国际商业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自5月31日起,腾邦国际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
  腾邦国际已连续3年发生巨额亏损。去年,腾邦国际的营业收入99%以上来自金融服务,金融服务收入主要来自腾邦国际的全资子公司深圳市腾付通电子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腾付通”)。受腾邦国际重整事宜的影响,去年年底,腾付通的支付牌照续展被央行中止审查。关于牌照续展的最新进展,《华夏时报》记者致电腾邦国际董秘办进行采访,对方表示,目前暂时还没有收到人民银行关于牌照的相关信息。
  终止上市
  此前,腾邦国际自2021年5月6日起就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近期发布的2021年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腾邦国际经审计的净资产为-11.49亿元,且2021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而这两种情况已经触及了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12月修订)》第10.3.10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因此深交所决定腾邦国际股票终止上市。
  自5月31日起,腾邦国际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为15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6月21日。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对其股票予以摘牌。
  据此前腾邦国际公告显示,该公司存在内控失效等情况。
  腾邦国际去年财务状况持续恶化,生产经营持续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员工大量离职,子公司管理、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等事项,导致腾邦国际公司内部控制存在多项重大缺陷。
  2019年、2020年、2021年,腾邦国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5.76亿元、-10.49亿元、-14.73亿元。今年一季度,腾邦国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6亿元,亏损同比扩大了将近一倍。
  腾邦国际不仅连续三年发生巨额亏损,债务逾期未偿还,而且涉及大量诉讼、仲裁,部分银行账户、部分公司股权和重要资产等被司法查封冻结。
  2022年一季报显示,腾邦国际第一大股东为腾邦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8.37%。据腾邦集团官网介绍,腾邦成立于1998年4月,旗下拥有旅游、航空等六大产业集团,目前,公司全球员工达8.1万人,业务遍及全球157个国家和地区。除腾邦国际外,腾邦集团还拥有港股上市公司腾邦控股(06880.HK)。
  而据最近公告披露,腾邦国际的旅游业务已基本停摆,其子公司腾邦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亦连续3年大额亏损,债务逾期未偿还,已经严重资不抵债,腾邦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已被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
  不过,腾邦国际也在年报中表示,2022年,该公司将继续推进重整工作。针对目前整体债务负担较重的情况,腾邦国际在发展经营业务的同时,全面处理债权债务的相关事宜化解风险。
  支付牌照中止续展
  腾邦国际在2021年年报中表示,疫情爆发及多次的反复,使该公司旅游业务受到巨大冲击,腾邦国际谋求转型升级。2021年年度,腾邦国际主要发展第三方支付服务、保险经纪服务、商旅服务等。
  2021年,金融服务提供的收入占腾邦国际营收比重高达99.46%,达17.08亿元。而金融服务收入主要为腾邦国际全资子公司腾付通的收入。
  腾付通成立于2009年9月。据官网介绍,腾付通推出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具备腾付通POS机刷卡消费、无卡支付及贷款等功能。在产业支付方面,借助腾邦集团的背景,腾付通为航旅行业提供全渠道的支付服务。
  腾付通于2011年12月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颁发《支付业务许可证》。业务类型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业务范围覆盖全国。
  值得注意的是,腾付通的支付牌照已于2021年12月21日到期。当时,由于腾邦国际正在开展重整事宜,央行对腾付通的支付牌照续展中止审查。腾邦国际在公告中称“第三方支付业务受到重大影响。”
  据腾邦国际年报披露,受牌照续展中止审查影响,腾付通交易额下降。2022年一季报显示,受到腾邦国际重整和牌照续展中止审查的双重影响,腾付通出现业务量萎缩的情况,预计在三个月以内不能恢复正常。
  不过,中止审查不代表不能开展业务。另外,据央行公告,待腾付通等中止审查的公司相关情形消失后,央行将恢复对其的审查。
  关于腾付通的支付牌照续展是否有最新进展,《华夏时报》记者于5月25日致电腾邦国际董秘办进行采访,对方告诉记者,目前暂时还没有收到人民银行关于牌照的相关信息。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2022-05-26】
唏嘘!A股退市名单再添两家,涉及3万股东!昔日“电子大王”卖冻肉保壳终失败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王军

  *ST新光、*ST科迪两公司刚宣告退市,5月25日晚又有两公司收到交易所退市决定。
  *ST厦华、*ST环球两公司先后公告称,公司5月25日收到上交所关于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公司股票将自6月2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的交易日期为6月23日。截至最新报告期,*ST厦华的股东户数为1.21万,*ST环球为2.07万。
  目前已经退市并被摘牌的公司有ST平能、退市新亿、*ST艾格、长动退、东电退、退市中新、退市拉夏7家公司,德奥退、华讯退、退市明科、退市易见、退市罗顿、退市昌鱼、退市西水、退市游久、退市绿庭、退市中天、退市中房11家公司尚处在退市整理期,*ST圣莱、*ST腾邦、*ST丹邦、*ST新光、*ST科迪以及5月25日晚宣告退市的两家公司即将进入退市整理期。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退市常态化、注册制全面铺开、制度短板加快补齐等因素,市场约束机制将不断健全,国内上市公司有望加快优胜劣汰,上市公司将更加聚焦主业,注重可持续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昔日厦门“电子大王”告别A股
  曾经风靡一时的厦门彩电生产企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还是告别了A股。
  *ST厦华5月25日晚公告称,公司收到上交所《关于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公司因2020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公司股票自2021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022年4月29日,公司披露的2021年年度报告和年审会计师出具的《关于对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扣除情况的专项核查意见》显示,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623.77万元,营业收入1.52亿元,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或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金额为零元。
  上述情形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的终止上市情形,经上交所上市委员会审核,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北有青岛海尔海信,南有厦门厦华夏新。”凭借出产的精品国货,厦门曾一度被人们熟知。其中,厦华电子是厦门的“电子大王”,更是曾经中国彩电行业的“霸主” ,曾将TCL、创维、长虹、海尔、海信、康佳等彩电品牌远远甩在身后。
  然而在上世纪末,厦华陷入了多元化扩张的泥潭,2014年公司停止了原彩电业务并进行了相关资产、负债与人员的清理。2015年开始拓展电子通信产品采购与销售的小额供应链业务,但该领域市场竞争激烈,利润水平低,主营业务羸弱,盈利能力不足。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3.7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05亿元;2017年公司营收下滑95.33%至0.17亿元,净利润亏损0.12亿元。
  随后的2018年、2019年、2020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0.31亿元、0.28亿元、0.09亿元。但进入2021年,也是退市新规执行落地的一年,公司营收突然大幅增长1691.69%至1.52亿元,但净利润仍亏损0.05亿元。
  “冻牛肉”收入保不了壳
  为了保持上市地位,公司费尽心机,突然大量新增进口牛肉等业务,公司营收突然暴增至1亿元以上。
  但随后交易所也立即下发问询函,问题直指公司营业收入大幅新增进口牛肉等业务真实性、公司营业收入扣除等核心。
  *ST厦华此前回复交易所问询函中坚称,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是农产品及食品供应链管理等业务,农产品—肉类是公司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并且公司还认为,农产品—肉类—进口冻牛肉/猪肉业务是可持续性的,该项业务不属于“未形成或难以形成稳定业务模式的业务所产生的收入”。
  但会计师事务所给出的审计意见中均表示,由于未能完成全部审计工作,审计意见尚未形成,无法发布最终意见。
  直至4月24日,在监管下发的督促风险提示工作函中,会计师事务所“绕过”公司,给出了最终审计意见,认为结合取得的审计证据,同时根据上交所退市指标营业收入扣除的相关规定,经该所管理委员会讨论,拟将公司冻牛肉的营业收入列为“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
  公司于4月30日披露2021年财报,但除与主营业务无关或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公司的营业收入金额为零元。交易所随即下发了公司股票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和监管工作函,由此公司也提前锁定了退市名单。
  *ST环球年报难产
  与*ST厦华一起退市的还有*ST环球。因公司2020年度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低于1亿元且扣非净利润为负,公司股票于2021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4月30日,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最近一年年度报告。
  上述情形属于《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经上交所上市委员会审核,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此外,因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1年年报,5月6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公司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全资子公司环球星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部地处中国香港,中国香港总部对旗下业务全面统筹管理,公司核心财务及管理人员全部在中国香港。
  但自3月以来,因香港疫情暴发,环球星光的管理及财务团队几乎全员波及,致使年报编制及日常工作在当时近乎停滞。
  在风险提示公告中,公司提到,公司高度重视年报披露工作,2月中旬起美国会计师事务所即开始了美国子公司的审计、3月中旬起中兴财会计师开始年报审计前期准备工作、3月23日起中兴财9名会计师先后到达上海开展审计工作、3月29日公司与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正式签订审计约定书。
  但受上海突发疫情管控影响,审计师无法到公司现场执行重要审计程序及检查重要资料,也无法及时完成函证、现场访谈等审计程序。
  目前,公司董事会、管理层正积极全力推进年报披露和审计工作,但由于上海市的疫情封控状态仍未解除,公司很可能无法确保在4月30日前完成年报审计工作并出具2021年年报。针对上述实际情况,公司已向有关监管部门做了汇报。
  绩差公司退市速度明显加快
  “有进有退”本是成熟市场的常态,在市场制度不断完善之下,A股绩差公司退市速度明显加快。
  今年是退市新规实施的第二年,也是改革效果集中显现的一年,据交易所预估的数据,今年退市公司或再创新高。
  深交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已有24家公司触及退市红线,创历史新高,其中,8家触及“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净利润为负”指标,退市新规效果显现。
  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各类退市预计21家。其中,预计17家公司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将被终止上市,这里面有9家公司触及“扣非净利润+营业收入”财务类组合指标。此外,退市新亿触及重大违法退市,还有安德利和*ST广珠等3家公司通过重组、主动退市等多元化渠道退出。
  如此大量公司退市与2020年交易所发布的退市新规有关。退市新规对财务类、交易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等4类强制退市标准进行了完善。
  其中,财务类指标运用了组合财务指标,替换原有的单一财务指标,并且强调财务指标的交叉适用;
  交易类指标将原有的面值退市修改为“1元退市”,同时新增市值退市指标;
  规范类指标新增信批、运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拒不改正以及半数以上董事对年报、半年报不保真两类情形;
  重大违法类指标则引入了量化财务造假退市标准。
  光大银行认为,退市制度改革从两方面推升上市公司质量:一方面,退市制度完善、细化和严格,改变了上市公司以往“只进不出”的思维,那些只想上市“圈钱”,甚至财务造假、利益输送的公司将被强制退市,同时,随着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逐步全面铺开,投资者将更加关注公司基本面,用脚投票,市场约束机制得到强化;另一方面,退市制度改革,提升市场效率,完善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有助于资源向优势的上市公司集聚,加快优质公司的成长。 

【2022-05-25】
*ST腾邦:股东拟减持不超过4.86%的股份 
【出处】本站【作者】机器人

  5月25日*ST腾邦发布股份减持预披露公告,股东腾邦集团有限公司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993.38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4.86%。 
  以下是详细的减持信息:首次公告日期股东名称股东类别起始日期截止日期拟减持数量下限(股)拟减持下限占比(%)拟减持数量上限(股)拟减持上限占比(%)价格下限(元)价格上限(元)目的(原因)2022-05-25腾邦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或相关主体--------299337834.86----司法处置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主要股东信息如下:排名股东名称持有数量(股)占总股本比例公布股东性质股份类别1腾邦集团有限公司1.13亿18.37%境内非国有法人流通A股2深圳市百胜投资有限公司1650.0万2.68%境内非国有法人流通A股3钟百胜1426.89万2.31%境外自然人受限流通股,流通A股4段乃琦1378.79万2.24%境内自然人受限流通股,流通A股5华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1092.23万1.77%境内非国有法人流通A股6建信基金-兴业银行-杭州民新万投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626.7万1.02%其他流通A股7陈庆桃349.37万0.57%其他流通A股8嘉实基金-农业银行-嘉实中证金融资产管理计划312.68万0.51%其他流通A股9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88.46万0.47%国有法人流通A股10吴琦275.14万0.45%境内自然人流通A股(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2-05-25】
18万股东踩雷!一天暴跌60%,什么情况 
【出处】证券之星

  大盘全天震荡反弹,上证指数涨超1%,收复3100点。
  盘面上,港口股全天强势,盛航股份涨停。汽车整车板块午后再度走强,中通客车9连板。此外,油气、电力、特高压、传媒、养殖等多个板块轮番活跃,市场呈现板块热点快速轮动的特征。
  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近4000只个股上涨,个股呈现普涨格局,两市再现百股涨停。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7622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282亿。
  截止收盘,沪指涨1.19%,深成指涨0.7%,创业板指涨0.32%。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34.09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20.45亿元,深股通净买入13.65亿元。
  多只退市个股暴跌
  虽然个股呈现普涨,但很明显这份热闹不属于退市股们。
  上周三(5月18日),*ST罗顿、*ST中房、*ST中天、*ST明科、*ST游久、*ST昌鱼6家上市公司同日在上交所发布公告称,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按照最新数据计算,这六家公司股民数量加起来为18万,今日起将开始退市倒计时。
  今日,6只A股集中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根据相关规定,退市整理期交易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
  退市昌鱼、退市罗顿、退市中房、退市中天开盘均大跌超60%,另外,退市游久低开超31%,退市明科低开超23%。
  截止收盘,退市昌鱼跌61.86%、退市罗顿跌60.10%、退市中房跌59.04%、退市中天跌59.04%、退市游久跌21.57%、退市明科跌8.24%。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强制退市公司数量创历年新高,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形成,“应退尽退”的理念逐步得到充分认可,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新生态逐步构建。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2022年A股宣布退市的公司已达到21家,接近2021年全年23家的水平,而2021年23家退市公司数量又远远超过往年退市数量。近期监管层退市力度还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23日晚,深交所决定*ST丹邦、*ST圣莱、*ST腾邦三家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紧接着昨日晚又公布终止*ST新光和*ST科迪上市公告。
  近些年,监管层一直在持续深化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为主线的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强化上市公司信披主体责任,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优化发行、退市等机制。
  2020年12月3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退市新规发布,并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施行。2021年退市新规就开始显威,今年更是持续发力,可见监管层彻底清退差公司、壳公司的决心。
  观典防务迎来科创板首秀
  与此同时,今日北交所转板第一股观典防务迎来科创板首秀。不过预想中的火热局面并未出现。观典防务早盘直接低开20%,截止收盘,观典防务跌23.63%。
  据了解,观典防务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国内领先的无人机服务提供商,也是国内最早从事无人机禁毒产品研发与服务产业化的企业。作为精选层首批32家企业之一,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设立,观典防务转换为北交所上市公司;2022年3月31日,上交所同意观典防务转板至科创板。
  业绩方面,2019年至2021年,观典防务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46亿元、1.80亿元和2.30亿元,最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25.5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70.42万元、5346.08万元和7228.79万元,业务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1.61%、52.76%和53.21%。
  至于观典防务此次转板的意义,业内认为,观典防务的快速转板,对于其他计划转板的企业起到借鉴意义。这也意味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资本市场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全链条市场体系形成,接下来建立覆盖全市场的转板制度须渐进式推进。
  A股后市展望
  从技术上看,从4月下旬开启的此轮反弹或许只能定义为超跌反弹行情,且市场在上行过程中始终处于量价背离状态,也为随时到来的调整留下了隐患。
  虽然市场短期可能仍有进一步调整的可能,但中长期一些积极的信号仍然值得引起关注:疫情压力当前已有明显的边际缓解,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进入到阶段性复产复工过程,社会生活秩序不久将得到全面恢复;央行继续强化“宽信用”政策预期,释放稳增长、稳地产的强烈信号,后续稳增长政策或将继续加码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至于后市,国盛证券指出4月27日两市指数低点大概率或将成为全年低点,且伴随着低点出现,近期出现较大力度反弹,短期虽有调整,但更多的是技术性调整,这并不改中期看多观点。
  周二指数不断下挫伴随着量能放大,或表明近期获利盘以及恐慌盘出现,有利于市场快速清洗浮筹,考虑到当前市场信心依然较高,因此,可轻指数重个股,重点关注锂电池、光伏等趋势赛道板块核心个股的低吸机会。

【2022-05-25】
惨烈!4股单日暴跌60% 超10万户投资者“踩雷”!小心 还有这些公司面临退市 
【出处】证券时报e公司【作者】证券时报

  今日,6只A股集中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根据相关规定,退市整理期交易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
  退市昌鱼、退市罗顿、退市中房、退市中天开盘均大跌超60%,四家公司投资者户数超10万户,另外,万退市游久低开超31%,退市明科低开超23%。
  退市制度越来越严格
  自新《证券法》实施及退市新规的落地以来,A股退市机制执行得越来越严格。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指出,严格执行强制退市制度,建立上市公司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机制。
  为适应注册制改革和常态化退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证监会日前发布《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将依托现有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作为退市板块,按照“顺畅衔接、适度监管、防范风险、形成合力”的原则,对目前实践中存在的堵点、风险点进行优化完善。
  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2022年A股宣布退市的公司已达到21家,接近2021年全年23家的水平,而2021年23家退市公司数量又远远超过往年退市数量。近期监管层退市力度还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23日晚,深交所决定*ST丹邦、*ST圣莱、*ST腾邦三家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紧接着昨日晚又公布终止*ST新光和*ST科迪上市公告。
  目前触发强制退市的情况包括四类:交易类、财务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其中财务类指标“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扣非前后净利润为负”一条,对部分主营业务表现不佳、依靠非主营收入“保壳”的企业最具杀伤力。
  申万宏源表示,总体来看,今年强制退市公司数量创历年新高,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形成,“应退尽退”的理念逐步得到充分认可,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新生态逐步构建。退市新规对上市公司会起到震慑效应,有助于激励上市公司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实现稳健经营。从整体来看,退市新规实施后取得较好效果,进一步净化了资本市场环境。
  退市股炒作风险需警惕
  在退市股交易中,仍有部分投资者抱有强烈的投机心态参与炒作。如此前的乐视网退市后在三板市场从0.19元仅半年的时间就暴涨至最高2.56元,飙升12倍多,且在高峰时成交量达6000多万元。随后又一路暴跌至0.49元。
  去年底退市的华泽钴镍在三板市场演绎着不败的神话,几乎每个交易日都涨停,从没下跌过,股价由0.38元,上涨至目前1.06元,飙升179%。
  受三板退市股暴涨的影响,今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个股成交均大幅增加,截至午间收盘,退市昌鱼换手率超10%,而此前其换手率不超过1%。退市中房换手率超11%,此前的平均换手率也只在1%左右;退市罗顿、退市中天、退市游久、退市明科换手率也均大幅增长。
  在投机资金的介入下,今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个股全部低开高走,最强的退市明科由开盘0.65跌23.53%,直线拉升至最高0.83元仅跌约2%,高点较低点上涨28%。
  上市公司集中退市现象的出现,主要就是为了净化市场的投资环境, 震慑无序投机炒作,打破乌鸡变凤凰的幻想,引导长期投资理念,优化股市资源配置,同时也有利于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而退市股的暴炒,仍时刻警醒我们,市场风险教育还任重道远,有待进一步加强。

【2022-05-25】
太罕见 这只退市股很“抗跌” 砸盘也最少 什么情况?这些准退市股破净(附名单) 
【出处】证券时报·数据宝【作者】陈见南

  数据宝
  有净资产支撑的退市股,表现相对抗跌。
  5月17日晚间,*ST罗顿、*ST中房、*ST中天、*ST明科、*ST游久、*ST昌鱼同步公告,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退市整理期起始日为5月25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6月15日。
  今天早盘,上述6只退市股开始进入退市整理期。其中,退市昌鱼、退市罗顿、退市中房、退市中天均低开超60%,退市游久低开超31%,退市明科低开超23%。
  截至上午收盘,退市昌鱼、退市罗顿、退市中房、退市中天等个股均跌超58%,而退市游久和退市明科表现相对抗跌,退市游久跌超22%,退市明科跌超8%。
  这只退市股很“抗跌”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上述6家公司均因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被强制退市,退市游久、退市罗顿、退市中房、退市明科、退市昌鱼等5家公司因2021年营收未过亿且净利润亏损被强制退市,退市中天因2021年净资产为负,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被强制退市。
  对于退市股进入退市整理期首日股价表现大相径庭的情况,有分析人士表示,这或许是因为部分个股净资产较高的缘故。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报,退市游久每股净资产接近2元,退市明科每股净资产超过1.89元。
  退市明科不仅仅是最抗跌的退市股,同时也是砸盘最少的个股。数据宝统计,今天早盘退市明科成交额仅为1521万元,6只退市股中最低。此外,该股换手率也是6只个股中最低的,不到5%,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场内资金在当前价位有所惜售。
  今年退市股数量有望创历史新高
  今年退市股数量有望创出历史新高。数据宝统计,包括上述六只退市股,以及昨日晚间宣告退市的*ST腾邦、*ST丹邦、*ST圣莱等三只个股,今年退市股票已经有20多只。
  此外,还有不少A股公司也面临退市风险,包括*ST易见、*ST晨鑫、*ST天首、*ST科迪、*ST金刚、*ST宝德、*ST当代、*ST德威、*ST丹邦、*ST邦讯、ST辅仁等。
  数据宝统计,目前有20多股收到交易所的拟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据证券时报报道,深交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已有24家公司触及退市红线,创历史新高;其中,8家触及“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净利润为负”指标,退市新规效果显现。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各类退市预计21家。
  这些准退市股严重破净
  退市股进入退市整理期半日“仅仅”跌超8%,在A股历史上实在是太罕见。以今年退市的几只个股为例,退市新亿进入退市整理期第一天暴跌近73%,长动退跌超66%,东电退跌超67%,退市中新跌近48%,退市拉夏跌超32%。
  上述大部分个股退市时每股净资产为负。因此,对于这类个股股价重挫,市场预期较为充分。与此同时,有分析人士指出,以退市明科为例,对于其中每股净资产较高的准退市股票,一旦出现股价暴跌的情况,则可能出现高风险高回报的捡漏机会。
  数据宝统计,有6只退市股或准退市股每股净资产在1元以上且最新价跌破每股净资产。其中,市净率最低的是*ST明科,为0.45倍。
  责任编辑:何予
  数据宝  

【2022-05-24】
数万股东踩雷!新光圆成、科迪乳业宣告退市,年内已有22家公司被终止上市 
【出处】银柿财经

  5月24日,深交所发布公告,决定对新光圆成(002147.SZ)、科迪乳业(002770.SZ)股票终止上市。
  银柿财经记者据交易所公告及数据整理发现,截至5月24日,A股年内已有14家公司收到交易所的股票终止上市的公告、准备进入退市整理期,具体包括*ST华讯(000687.SZ)、*ST圣莱(002473.SZ)、*ST丹邦(002618.SZ)、*ST艾格(002619.SZ)、*ST腾邦(300178.SZ)、*ST明科(600091.SH)、*ST易见(600093.SH)、*ST罗顿(600209.SH)、*ST昌鱼(600275.SH)、*ST游久(600652.SH)、*ST中天(600856.SH)、*ST中房(600890.SH)、*ST科迪(002770.SZ)、*ST新光(002147.SZ)。
  除了上述公司外,还有不少公司因触及退市标准,目前已经收到交易所的拟终止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但由于上市公司可能进行申辩,因此交易所尚未下达最终的终止上市决定,具体包括*ST济堂(600090.SH)、*ST环球(600146.SH)等。
  据公告,*ST新光和*ST科迪此前也曾提交申辩材料,但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通过申辩避免退市的可能性很小。
  剔除转板和合并等情况后,年内有8家公司已经进入退市整理期或已经退市,具体包括东电退(000585.SZ)、长动退(000835.SZ)、德奥退(002260.SZ)、退市新亿(600145.SH)、退市西水(600291.SH)、退市绿庭(600695.SH)、退市拉夏(603157.SH)、退市中新(603996.SH)。

【2022-05-24】
一夜三股终止上市 A股退市频率持续加快 
【出处】大众证券报【作者】lucas

  一夜之间,*ST腾邦、*ST丹邦、*ST圣莱股票被深交所终止上市,三家公司自5月31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与此同时,5月24日,还有退市拉夏、退市中新和东电退3只股票被摘牌。申万宏源投资策略分析师程翔表示:“今年强制退市公司数量创历年新高,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形成。”
  一天内3家公司退市
  5月23日晚间,深交所公告称,*ST腾邦因2020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交易自2021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2年4月,*ST腾邦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首个年报显示,公司2021年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11.49亿元、2021年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已触及深交所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与*ST腾邦一同退市的公司,还有*ST丹邦、*ST圣莱。其中,*ST丹邦因2020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020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负值且全年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2021年,公司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另外,2022年4月21日,公司还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同样因触发了财务退市指标,*ST圣莱因2020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加之公司2021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了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东电、中新、拉夏摘牌
  5月24日,A股还有退市拉夏、退市中新和东电退3只股票被摘牌。2022年以来,A股已有东电退、退市中新、退市拉夏、长动退、*ST艾格、退市新亿、观典防务、ST平能8家公司完成退市。退市时,上述公司股价区间为0.35元/股至10.95元/股,每股净资产区间为-0.22元至7.46元。
  从退市原因来看,ST平能终止上市的原因为吸收合并,重组后简称龙源电力。而其他公司的退市原因则不同,其中 *ST艾格在2022年3月4日至3月31日期间,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股,成为今年首只面值退市股;观典防务则是北交所转板第一股,该公司股票在北交所终止上市后,将集中从北交所市场跨市场转登记至上交所市场。
  另外,东电退、退市中新、退市拉夏、长动退、退市新亿因其它不符合挂牌的情形而退市。其中,退市新亿是2022年第一家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股,该公司退市整理期交易的起始日为2022年3月30日,退市整理期为15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2年4月21日。长动退自2019年以来已连续三年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将成为2022年首只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的公司。
  对此,财通证券投资策略分析师李美岑表示:“目前的退市整理期和《关于退市公司进入退市板块挂牌转让的实施办法》为中小股东提供了时间来应对,也为后续股份转让做了保证。”
  国泰君安分析师王政之认为,多只个股宣告退市,常态化退市制度逐步建立,A股新陈代谢加速。畅通的退市制度是全面注册制顺利实施的重要配套措施,能够缓解注册制下的市场扩容压力,同时实现A股上市数量的动态平衡,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记者 张曌

【2022-05-24】
5月份已有12家公司收到交易所终止上市决定 律师称投资者索赔不受终止上市影响 
【出处】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桂小笋
  5月24日,*ST圣莱公告称,收到了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终止上市决定,公司股票自5月31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除*ST圣莱之外,《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公告的关键字搜索可知,5月份还有*ST腾邦、*ST华讯、*ST易见、*ST罗顿、*ST昌鱼、*ST中房、*ST中天、*ST明科、*ST游久、*ST绿庭、*ST西水先后发布公告,称收到了交易所终止上市的决定。也即,截至5月24日,5月份已经有12家公司收到了交易所的终止上市决定。
  多位市场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应退尽退”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的市场,对于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的践行会有所助力。此外,一些收到终止上市决定的公司,此前还有一些违规的事项,引发了投资者证券虚假陈述的相关诉讼。对此,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投资者索赔不受终止上市的影响,对于终止上市的公司,共同被告的选择比较关键,这决定了投资者最终拿到赔付的概率,共同被告多,则这种概率就会提升。
  多家公司此前已收事先告知书
  从被终止上市的原因来看,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了否定意见、可持续经营能力存疑等皆有。*ST圣莱即是因为公司2021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因此,公司触及交易所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查阅上述公司的公告可知,在收到终止上市的决定之前,多家公司已陆续发布公告,提示投资者收到了事先告知书。不过,也有公司表示,将提交书面陈述及申诉材料。彼时,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兆全律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时曾分析,通过听证成功终止退市,目前很少有成功的先例。
  对比发布公告称将申诉的企业后续进展可知,目前仍有一些企业还未收到交易所的最终决定,不过,在和《证券日报》记者交流时,多位市场人士皆表示,通过申诉“绝地求生”的可能性并不大。
  在收到终止上市决定之后,相关公司的公告显示,公司如对交易所作出的终止上市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决定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交易所申请复核。复核期间,上述决定不停止执行。而股票终止上市后,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
  问题公司终止上市后仍可索赔
  需要关注的是,在这些被交易所下发了终止上市决定的公司里,有一部分是两市的“问题公司”,此前曾因各种事项而被监管部门处罚过,股价也经历了较大的波动,对于这些公司,如果企业终止上市,投资者如何维权是受关注度较高的话题。
  王智斌律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终止上市后,公司股票将不能在二级市场交易,这将影响公司估值。不过,投资者索赔诉讼并不受公司是否终止上市的影响,只是从远期来看,公司终止上市后的估值以及与此对应的偿付能力会大幅下降,投资者损失最终能否得到实际赔付,存在不确定性。
  但是,王智斌也建议,投资者维权时要关注共同被告的相关事项:“对于终止上市的公司,投资者提起诉讼时,共同被告的选择就尤为关键。有些案件中可以追加中介机构或者公司实际控制人作为共同被告,有些案件中可以追加公司高管作为共同被告,具体可追加哪些被告,取决于公司违规的类型。”王智斌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目前来看,公司终止上市确实会使一部分投资者过于悲观,不过整体而言,投资者维权热情并无太多影响,建议受损投资者还是要积极维权,注意时效。

【2022-05-24】
第三方支付腾付通母公司腾邦国际进入退市整顿期 
【出处】北京商报

  (记者刘四红)5月24日,第三方支付公司腾付通母公司腾邦国际发布关于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的公告称,腾邦国际随即进入退市整顿期,起始日为2022年5月31日,退市整理期为十五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2年6月21日。退市整理期间股票在风险警示板交易。退市整理期首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价格无价格涨跌幅限制,此后每日涨跌幅限制为20%。

【2022-05-24】
A股“新陈代谢”逐渐加速:年内已有21家公司宣布退市,“退市常态化”为全面注册制提供动态平衡 
【出处】经济观察网【作者】周一帆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周一帆A股市场的“新陈代谢”开始逐渐提速。
  5月23日晚间,深交所发布公告称,根据《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修订)》相关规定以及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深交所决定*ST丹邦、*ST圣莱、*ST腾邦三家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公司股票自2022年5月31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算上上述3家公司,截至5月24日,今年已有21家A股股票宣布退市,半年不到的时间这一数量已经接近2021全年的23家。实际上,自2020年末退市新规出台后,A股退市速度明显提升,去年退市的23只个股,亦远高于此前1999-2019年的年均退市数量6只。
  对此,国泰君安分析师王政之认为,更为畅通的退市制度是全面注册制顺利实施的重要配套措施,能够缓解注册制下的市场扩容压力,实现A股上市数量的动态平衡,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同时,常态化的退市制度下,A股全面注册制实施就更有保障。
  “难兄难弟”栽在财务指标
  从公告内容看,最新被深交所宣布退市的3家公司,在财务指标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
  比如*ST丹邦。根据公告,该公司因2020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020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负值且全年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公司股票交易自2021年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深交所表示,*ST丹邦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的首个年度报告(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上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修订)》第9.3.11条第(三)项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导致最终被判退市。
  无独有偶,*ST圣莱亦因2020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公司股票交易自2021年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随后,根据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的首个年度报告(2021年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触及《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修订)》第9.3.11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因此被深交所宣布退市。
  *ST腾邦也是类似,因2020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交易自2021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在*ST腾邦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首个年度报告(2021年年度报告)中显示,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11.49亿元、2021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因触及年报重大异常退市。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三家公司共有近7万股东不幸踩雷,其中*ST丹邦股东总户数仍有3.19万,*ST圣莱有0.48万,*ST腾邦则有3.24万。
  “新陈代谢”提速显著
  值得关注的是,查看公开信息可以发现,今年退市个股的数量相比去年已经大幅上升。
  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2022年A股宣布退市的公司已达到21家,接近2021年全年23家的水平。除深交所5月23日宣判退市的3家公司外,退市拉夏、退市中新、东电退、退市新亿、*ST艾格、长动退等7家公司已经被摘牌,而被称为A股“钉子户”的德奥退,在停牌33个月后亦已进入退市整理期,同期公司还有退市西水、退市绿庭。
  除此之外,*ST游久、*ST明科、*St中天、*ST中房、*ST昌鱼、*ST罗顿、*ST易见、*ST华讯8家公司也即将进入退市整理期。
  除了确定退市的上述个股外,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还有超过20家公司亦有可能在今年被宣布退市。其中7家公司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均为负值,8家公司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或鉴证报告,3家公司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
  实际上,根据交易所公告,沪深两市中还有超过40家公司处在退市边缘,毋容置疑的是,在今年A股市场“新陈代谢”加速之下,退市个股将大幅刷新历史数量。
  申万宏源分析师程翔指出,总体来看,今年强制退市公司数量创历年新高,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形成,“应退尽退”的理念逐步得到充分认可,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新生态逐步构建。退市新规对上市公司会起到震慑效应,有助于激励上市公司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实现稳健经营。从整体来看,退市新规实施后取得较好效果,进一步净化了资本市场环境。

【2022-05-24】
7万股民踩雷!3家公司宣告退市!监管出手,这A股突遭立案!刚刚,19万手封死跌停!8万股民懵了 
【出处】中国基金报【作者】江右

  中国基金报 江右
  又3家A股公司宣告退市,7万股东踩雷。
  据证券时报,在2021年财报披露后,*ST腾邦、*ST丹邦、*ST圣莱最终还是等来了退市宣判。
  5月23日晚间,深交所发布公告称,根据《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修订)》相关规定以及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深交所决定*ST腾邦、*ST丹邦、*ST圣莱三家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公司股票自2022年5月31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5月23日晚间,深交所公告称,*ST腾邦因2020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交易自2021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4月27日,*ST腾邦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首个年度报告(即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11.49亿元、2021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由此,公司已触及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12月修订)》第10.3.10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深交所决定*ST腾邦股票终止上市。公司股票自5月31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ST腾邦曾自称是“中国商业服务第一股”,公开信息显示,经过数年经营,腾邦国际主营业务已涵盖机票平台、旅游平台、差旅管理、互联网金融四大板块。
  无独有偶,与*ST腾邦一起退市的还有*ST丹邦。
  *ST丹邦因2020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020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负值且全年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公司股票交易自2021年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4月30日,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的首个年度报告(即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1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修订)》第9.3.11条第(三)项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深交所决定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公司股票自2022年5月31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此外,*ST圣莱也被宣判退市。因2020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公司股票交易自2021年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4月30日,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的首个年度报告(即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1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触及《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修订)》第9.3.11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深交所决定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公司股票自2022年5月31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截至最新报告期,*ST腾邦股东户数有3.24万,*ST丹邦有3.19万,*ST圣莱有0.48万。
  正在遴选重整投资人,突遭立案
  好好的在重整,突然遭立案了。
  *ST凯乐突然遭立案,而刚连拉4个涨停板,也在尾盘泄了下来,市场似乎提前感知了啥。截至今年一季度末,*ST凯乐股东户数8.45万户。
  近期股价强劲,正在公开招募和遴选重整投资人的*ST凯乐,突然遭到立案调查。5月23日晚间,该公司公告,2022年5月23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刚刚,*ST凯乐开盘跌停,超19万手封死跌停板。
  公司表示,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ST凯乐因为资不抵债,债务违约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几天前刚开始公开招募和遴选重整投资人,股价也因此表现强劲,似乎将要迎来希望。
  5月20日,*ST凯乐公告称,为维护广大债权人、职工等相关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推动凯乐科技重整成功,临时管理人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公开招募和遴选重整投资人。
  并对意向重整投资人提出基本要求:
  (一)意向重整投资人应当是依法设立并有效存续的企业法人或者其他主体(不限于自然人),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商业信誉,且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二)意向重整投资人应当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拥有足够的资金实力。
  (三)意向重整投资人应当具备与本项目相适应的经营和管理能力。
  (四)符合上述资格条件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向重整投资人在确定职责、分工以及相互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况下可以联合参与投资。
  网友:感觉还是危险,放我出去
  资不抵债、债务违约,好不容易重整有所进展,开始公开招募和遴选重整投资人,却突然遭遇立案。网友们开始担心重整能否成功,以及接下来的股价表现。
  有网友表示,感觉还是微信,也有表示希望能够“出去”,也有担心要凉了。
  股价连拉4个涨停,尾盘突然跳水
  *ST凯乐近期股价走势强劲,先是连拉3个涨停后,23日再度盘中涨停,相当于连拉4个涨停,不过23日尾盘跳水。在晚间利空出来之前,股价提前“先跳为敬”。
  5月23日,*ST凯乐收涨2.18%,收报2.34元,总市值23.3亿元。
  *ST凯乐,戴帽前为凯乐科技,于2000年7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及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公司主营业务为光纤、光缆、通信硅管及其它通信管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022年2月17日,公司收到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通知,债权人湖北鑫轻塑化有限公司沙市分公司因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向荆州中院提出对公司进行破产重整。
  编辑:舰长

【2022-05-24】
这家公司被深交所终止股票上市,曾对标携程市值达300亿元 
【出处】深圳商报【作者】邓勇峰

  23日晚间,*ST腾邦公告,公司于2022年5月23日收到深交所《关于腾邦国际商业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2022年5月31日,退市整理期为十五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2年6月21日。
  最后保壳希望破灭
  这个结局其实早就已经注定。
  4月27日,公司公告称,收到深交所下发的《事先告知书》,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5月19日,*ST腾邦发布了关于公司重整申请被广东高院裁定驳回上诉的公告。公告称:2021年12月15日,腾邦国际商业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到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公司的破产重整申请,公司于2021年12月20日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022年5月19日,公司收到了广东高院出具的(2022)粤破终43号《民事裁定书》,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公告表示:因广东高院裁定驳回公司重整申请,公司未能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公司将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做好日常经营管理工作。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
  这也意味着,腾邦保壳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3月末,*ST腾邦的股东人数为32421户。截至2022年4月26日,*ST腾邦的收盘价为0.8元。
  曾对标携程,市值一度达300亿
  *ST腾邦于1998年在深圳成立,以机票代理业务起家,逐渐发展成为涵盖旅游度假、航空运营、商旅管理、金融服务四大块业务的大型集团公司。2011年2月15日,*ST腾邦于创业板上市,成为国内十万家机票代理商中唯一上市的企业,并一度宣称自己在机票领域规模仅次于携程。市值一度达到300亿元的规模。
  2018年下半年开始,*ST腾邦一度债务缠身、诉讼不断。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ST腾邦净亏损15.76亿元,2020年公司净亏损10.49亿元,两年累计巨亏26亿。
  2021年5月6日,因公司年审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0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特别处理。
  今年4月27日,*ST腾邦公布的财报显示,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11.49亿元,且财务会计报告被鹏盛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按照创业板退市新规,出现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或者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值的情况,以及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情况等,将被终止上市。
  投资者可以依法维权
  公开资料显示,腾邦的债委会由7家机构组成,其中6家为银行债权人,譬如广州农商行、中信银行等。其中,第一大银行系债权人债务敞口约27亿元;广州农商行是第二大债权人,债权规模约20亿元。在非银机构中,恒宇天泽管理的锦绣山河一号(有限合伙)的债权本金25亿元,加上收益近40亿元,涉及投资人数量最多(截至目前,部分银行已把债权转让给了信达资产)。
  至于腾邦集团发行的17亿元债券,百年人寿也持有近5亿元。资料显示,百年人寿的股东主要包括大连万达、新光控股、科瑞集团等知名民企,其中,新光控股在2019年申请破产,迄今仍无结果,旗下上市公司*ST新光同样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其他牵扯进腾邦债务泥潭的机构还有:招商证券(也是腾邦债主承销商)、中航信托、华金证券、东莞信托、上海平安阖鼎投资、摩山保理等,牵扯进去的形式主要有债券交易、民间借款、股权质押等。
  除此之外,公司此前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事件进展也备受市场关注。从此前的公告中可以看到,违法事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未及时披露及未在定期报告中披露关联担保;二、未在定期报告中披露重大诉讼和仲裁;三、未及时披露及未在定期报告中披露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上述违法事实,有借款合同、担保合同、诉讼仲裁法律文书、放款执行单、银行回单、情况说明、相关当事人询问笔录、相关公告等证据证明,足以认定。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在2017年2月7日至2021年12月2日期间买入,并在2021年12月3日后卖出或仍持有并曾产生一定浮亏的投资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腾邦的退市,将让深圳少了一家上市公司。公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5月,深圳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已经突破505家。梳理发现,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从0到100家,用了16年;从100家到突破300家,用了10年;从300家到突破500家,仅用了5年时间。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爱股网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