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600056 中国医药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11-16】 中国医药(600056)因重组停牌30天 中国医药(600056)控股股东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正在筹划 与公司相关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因有关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经公司申请,公司 A 股股票自2011 年11 月16日起连续停牌30 天。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11-16】 中国医药(600056)今起停牌30天 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医药(600056)周二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自16日开市起连续停牌30 天,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中国医药周二收市报20.24元,上涨0.95%。 【出处】全景网【作者】 【2011-11-16】 中国医药(600056)停牌筹划资产重组 中国医药今天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正在 筹划与公司相关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因有关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为避免对公司 股价造成重大影响,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自11月16日起连续停牌30天。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10-26】 中国医药(600056)第三季盈4547.4万元 同比减少22% 周二晚间中国医药(600056)发布第三季度报告称,第三季度公司盈利4547.4 万元,同比减少21.93%。 中国医药季报显示,第三季营业收入为17.74亿元,前三季公司营业收入为50. 49亿元,每股收益为0.5583元。 【出处】全景网【作者】 【2011-09-19】 中国医药(600056)更换职工监事 中国医药(600056)9月16日公告,因工作变动,马晓东监事于2011年9月13日辞 去中国医药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一职。根据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经公司工会 委员会审议,选举刘超先生为公司监事会职工代表监事。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9-16】 中国医药(600056)更换职工监事 因工作变动,马晓东监事于2011年9月13日辞去中国医药监事一职。根据公司 章程的有关规定,经公司工会委员会审议,选举刘超先生为公司监事会职工代表监 事。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8-09】 中国医药(600056)中期净利增两成 中国医药(600056)中报显示,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76亿元,同比增长 13.05%;净利润1.28亿元,同比稳增22.08%;基本每股收益0.4121元。 公司表示,上半年总体经营平稳,传统优势业务中的国际贸易板块积极向好, 公司在天然药物领域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医疗器械销售旺盛。预计下半年随着国家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不断收紧,各省市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 方案将陆续出台,会对公司旗下三洋公司及各医药商业板块的经营单位产生较大影 响。公司将加快调整,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开发抗肿瘤、心脑血管等专科用药。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1-07-26】 中国医药(600056)控股天山制药 中国医药(600056)公告,公司拟出资223万元先行受让天山制药原股东新疆 众康持有的天山制药5%股权,然后以现金4192万元单方面对天山制药进行增资扩 股,实现对天山制药的绝对控股。增资后,中国医药持有天山制药51%的股权,新 疆国资持有天山制药23.73%的股权,日本ALPS公司持有天山制药23.21%的股权,日 本隆泰持有天山制药2.06%的股权。 天山制药成立于1986年,是一家从事甘草制品及中药片剂及颗粒剂生产和销售 的综合性制药企业。近年来,天山制药经营业绩一直不理想,优势的甘草原料资源 和技术资源没有被很好地开发利用,2010年亏损327.23万元。 中国医药以投资控股天山制药项目为契机,通过充分发挥合作各方的协同优势 ,实现甘草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中国医药表示,公司控股后将进行整合,实现扭 亏为盈;未来3-5年,将可逐步实现年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实现净利润约2000万元 。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1-06-10】 中国医药(600056)子公司择机开展套保业务 中国医药(600056)下属通用美康医药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美康国际贸易发展 公司拟择机开展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预计年度购入数量不 超过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000手。经测算,公司累计投入期货套期保值投资额在人民 币2000万元以内。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6-09】 中国医药(600056)完成对控股公司增资 中国医药(600056)今日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五届 十一次董事会审议批准,公司控股子公司美康九州及广东美康大光万特医药有限公 司(下称:美康大光万特)其他股东与陈文展、林伟芳两自然人签署的增资扩股协 议书正式生效。现接美康大光万特通知,相关增资事项已完成工商变更手续。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5-05】 中国医药(600056)签署60亿协议 中国医药(600056)(600056.SH)今日公告称,公司与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 国人民政权卫生部于4 月30 日签订合作协议。该协议规定由公司向委内瑞拉卫生 部提供医疗卫生产品,协议项下合同将分阶段签署分期执行,合同支付货币使用人 民币,资金来源为中委长期融资协议项下人民币资金。合同总金额为611630.88 万 元人民币,约合92671.34 万美元。 公告指出,上述三个阶段合同如能全部执行,约合61.16 亿元人民币,与公司 2010 年营业收入 62 亿元基本相当。上述合同全部生效后对公司随后三年的营业 收入、利润总额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出处】中国资本证券网【作者】 【2011-05-05】 中国医药(600056)签61亿元海外合同 中国医药(600056)公告,公司与委内瑞拉波利瓦尔共和国人民政权卫生部于 4月30日签订合作协议,协议规定由公司向委内瑞拉卫生部提供医疗卫生产品,合 同总金额为61.16亿人民币,约合9.27亿美元。合同期限为24个月。 公司称,该合同是公司首次向委内瑞拉大批出口医疗卫生产品,该合同的金额 与公司2010年营业收入62亿元基本相当。合同如能全部执行,对公司随后三年的营 业收入、利润总额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上述合同的履行不影响公司的独立性,公司 主要业务不会因此类交易而对交易对方形成依赖。该合同的履行有利于公司拓展委 内瑞拉的出口业务。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邢佰英 【2011-04-19】 天方医药接力中国医药(600056) 飙升或与通用系整合无关 继中国医药(600056)连续拉升创出历史新高后,昨日,天方药业(600253) 也突然涨停。作为同属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旗下的A股上市公司,两只股票一起大涨 势必会引发市场遐想:难道通用系将对旗下资产进行整合?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采访后发现,虽然整合预期一直存在,但短期内似乎 并不为业内看好。中国医药的上涨或因出售股权预期的推动;而天方药业正被修改 增发方案所苦恼,整合显然无从谈起。 中国医药否认整合 从今年1月底开始,中国医药就开始悄无声息地走出了牛市行情。截至4月18日 ,中国医药上涨了约78%,股价更是创出了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底以来 ,医药股几乎是行业板块中表现最差的一类。可见,中国医药的暴涨显然有更深层 次的"利好"。 对此,有医药行业研究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爆料指出,近期有研究员去 公司调研,听说通用集团将对公司有所动作。正是在整合的预期下,中国医药才出 现了连续上扬。 对这一说法,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采访了中国医药证券事务代表张 洪雁。对于通用集团整合公司一事,她表示:"年报里面写了,3~5年内解决同业竞 争。近期没有整合一事。" 或是爆炒投资收益 近期,有媒体报道"十二五"医药流通行业规划有望出台。作为医药流通行业的 龙头企业,会不会是行业整合利好推升了股价呢? "如果是炒行业性机会,上海医药、九州通不可能不涨。"昨日,某券商医药行 业研究员小王指出,医药流通行业的整合是大势所趋,也是市场都知道的消息。作 为医药流通领域的三强,排名第二、三位的 上海医药(601607)、九州通(600998)走势也不尽如人意,可见,中国医药 上涨和行业规划没有必然联系。 "我认为市场看重的是中国医药丰厚的投资回报。"小王告诉记者,由于公司将 在2011年出售招商银行、招商证券的股权,丰厚的投资回报将使得公司资金充裕, 从而利于进一步的扩张和行业整合。 1月27日,中国医药的股价见底14.31元,巧合的是,就在当天,中国医药公布 了《201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里面包括"授权公司出售招商证券股 权"、"授权公司继续出售招商银行股权"等议案。2月12日,该议案获得股东大会通 过。 根据中国医药的年报显示,2010年,中国医药共出售招商银行424.12万股,获 得投资收益0.54亿元。截止2010年12月31日,中国医药尚持有招商银行、招商证券 的股权,初始投资成本合计为3581.27万元,期末账面价值合计为3.15亿元,浮盈 约2.79亿元。考虑到近期金融股大幅上涨,中国医药在招商银行、招商证券上的浮 盈应该更多。 张洪雁表示,公司出售这部分股权的获利都将计入投资收益。2010年,中国医 药的净利润为1.95亿元,若持有的招商银行、招商证券的股权全部出售,显然对公 司2011年业绩具有重大的提升作用。 机构潜伏天方药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医药前期大幅拉升的时候,同为通用集团旗下的另一家 上市公司天方医药走势却较弱。不过,昨日天方药业突然涨停。 对此,有市场人士分析天方药业接力中国医药出现上演,其背景便是通用系对 两家公司的整合。不过,这一说法实际并不靠谱。 "公司不存在大股东予以整合的事情,我们的增发都还没有做完。"昨日,《每 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天方药业,公司董秘办李女士如是说。 2010年4月26日,天方药业公布定向增发募资投向维生素、抗生素等五大项目 的预案。如今,一年时间快到了,增发一事却迟迟没有动静。 "公司前期的部分募投项目可能不做了,公司还在重新调整募投方案。"李女士 表示,近期也有不少投资者询问公司增发一事,但目前新的方案没有定好。 显然,在上一个增发项目还没有一个"说法"的时候,通用集团启动新的注资就 无从谈起。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注意到,对于天方药业的长期机会,机构仍十 分看好。中邮证券分析师邵明慧指出,公司背靠通用技术集团,未来预计还将给予 公司大力支持;上海证券分析师赵冰也认为,通用集团将把天方药业作为其医药业 务的平台,并会不断向公司注资。 从股东明细上看,从去年四季度起,包括阳光私募武当系基金以及泰康人寿保 险资金就开始潜伏天方药业,而从股价表现看,新进的机构资金显然也没有讨到多 大的好处。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作者】赵笛 【2011-03-15】 中国医药(600056)3亿招商系股权将陆续变现 中国医药(600056.SH)今日公布年报,公司2010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60亿元 ,达到62.6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68%;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5 亿元,同比增加3%。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0.50元(含税)。 在中国医药的年报中,时下很受投资者关注的"抗艾"题材也有所体现。公司20 10年相继立项并进入研究的新药有29个品规。其核心子公司三洋公司还完成了头孢 冻干车间、青霉素粉针及口服固体车间的改扩建和GMP认证工作,实现了生产效能 的改善和提升,完成利润总额超过1亿元,同比增长21%。 另一方面,公司在证券投资方面颇有想法。公司在2010年除了购买开放式基金 中金短债,还抛售了其持有的424多万股招商银行股份,而且通过打新股获得投资 收益总额为104.19万元。 中国医药持有招商系股票的成本都极低,持有招商银行成本价仅为1.86元/股 ;持有招商证券的成本价仅为1.46元/股。根据中国医药1月月27日公告,公司股东 大会曾授权公司根据战略发展和资金需求在二年内以适当的价格分批次出售招商银 行的股权。 截止2010年11月30日,公司累计出售766.01万股招商银行。而公司目前持有招 商银行股份1595万股。按初始投资招商银行的4380余万元计算,平均价格低至1.86 元/股,按招商银行3月14日的收盘价13.71元/股计算,目前中国医药账面浮盈1.89 亿元。 此外,中国医药还持有招商证券0.2%的股份,这656.7万股的最新收盘价为19. 80元/股,账面价值高达1.3亿元。这样算来,招商系的股份目前的总价超过3亿元 。而且,关于授权公司继续出售招商银行股权、出售招商证券股权的议案,已经在 2月11日的股东大会上通过。可以断定,公司将来肯定会陆续将手中的股份变现。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陈雅琼 【2011-03-15】 中国医药(600056)2010年净利1.95亿元 同比微增3% 中国医药(600056)周一晚间发布年报,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1.95亿元,同 比增长3%,拟每10股派发现金0.5元(含税)。 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62.6亿元,同比增长30.68%;每股收益0.6269元,同 比增长3%。 公司2011年计划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 【出处】全景网【作者】蔡振鹏 【2010-10-19】 中出服公司并入中国医药(600056) 据国务院国资委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整体并入中 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 直接监管企业。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刘丽靓 【2010-08-20】 中国医药(600056)2010年上半年净利1.05亿 与去年同期持平 中国医药(600056)周四晚间发布中报,2010年1-6月公司实现净利润1.05亿 元,同比增长0.10%。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8.98亿元,同比增长37.06%;每股收益为0.3375 元,同比增长0.09%。 公司表示,在继续保持国际贸易业务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 正在成为公司重要的经营板块,并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中国医药周四收报15.90元,涨0.76%。 【出处】全景网【作者】曹胜杰 【2010-03-16】 中国医药(600056)09年盈利1.89亿 为补资金需求或再融资 昨日晚间,中国医药发布最新年报,数据显示,该公司2009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约为47.9亿元,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55.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为1.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4%。 或受年报利好影响,虽然昨日大盘大幅下调,但中国医药仍小涨0.59%,收盘 于每股23.72元。 战略转型进展顺利 对于上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中国医药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公司完成收购北京 美康九州医药公司,增加了部分收入,另外公司原有业务也有大幅增长。 事实上,2009年是中国医药在并购整合、布局国内医药商业网络,构建科工产 业平台上进行大刀阔斧的运作的一年。 公司表示,去年,通过成功收购原华立九州公司及下属北京永正(已更名为北 京美康永正医药有限公司)和广东万特公司(已更名为广东美康万特医药有限公司 ),公司在国内两个最重要的用药市场建立起医疗机构终端销售的桥头堡。 此外,中国医药昨晚还披露,公司已开始规划大型物流中心的建设,在原有物 流平台的基础上,为国内总代理商和经销商提供进口、物流、仓储、分拨和结算等 环节的优质服务,公司大力发挥保税库的功能,使进口分销业务实现大幅度增长, 向医药保健品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取得突破。 拟分配利润1.19亿元 或沽招行、再融资补资金缺口 中国医药昨晚也披露了公司2010年经营计划:销售收入55亿元人民币,与2009 年实际完成相比增加14.58%;销售成本:51.5 亿元人民币,与2009 年实际发生 相比增加20.98%。公司为完成上述经营目标,将通过整合现有医药商业和打造优势 业务单元以及通过战略并购来实现。 公司称,公司2010年度所需经营资金基本可以由自有资金解决。公司董事会20 08年做出决议,将根据要求和市场情况择机出售招商银行股权,预计可以给公司带 来现金收入以弥补流动资金。 对于新并购的医药商业公司原则上以提供担保通过银行信贷予以解决流动资金 不足的问题。 年报数据显示,中国医药目前持有招商银行股权的期末账面价值约为3.05亿元 (初始投资成本仅约为2622万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医药还表示,为实现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将研究再 融资解决并购资金不足部分。 而虽然今年可能会面临资金缺口,但或因2008年未分配未转增,中国医药表示 ,根据公司董事会提议,此次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红股3股(每股面值1.00元) 同时派发现金2.00元(含税)。本次利润分配共计约1.19亿元人民币。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0-03-15】 中国医药(600056)每10股送3股派2.00元 (600056)“中国医药”2009年年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人民币元 2009年2008年 营业收入4,790,006,217.173,079,157,109.9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269,048.32162,964,358.0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2,612,174.13 87,977,72 0.02 基本每股收益0.79130.6813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51260.3678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99 13.08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9.717.06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05 -0.40 2009年末2008年末 总资产5,465,398,157.172,440,808,368.36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1,465,903,322.621,058,657,859.0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6.134.43 公司2009年年报经审计,审计意见类型:标准无保留意见。 2009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送3股派2.00元(含税)。 【出处】【作者】 【2009-12-30】 中国医药(600056)提前完成甲流药物储备 中国医药(600056)30日公告,经公司相关部门的努力,公司已提前完成抗甲 型流感药物的储备任务。 中国医药12月3日发布公告,作为中央医药储备单位,公司已按工信部与财政 部联合下达的指令,启动第二批次1300万人份抗病毒药物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及其中 间体的储备任务。指令要求公司12月31日前完成收储任务。经公司相关部门的努力 ,公司已提前完成抗甲型流感药物的储备任务。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09-12-18】 中国医药(600056)明年短期投资不超过3亿元 中国医药今天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进行2010年度短期投资 的议案》。 根据该议案。2010年,中国医药将对证券公司基金产品、新股申购、券商理财 产品进行投资。运作资金不得进入二级股票市常2010年全年投入短期投资的时点限 额最高不得超过3亿元(较2009年减少5000万元),此金额包括公司及控股子公司 短投资金总额。另外,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继续出售金融性资产的议案》 。董事会授权公司资金运作小组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资金需求等情况,在2010年及 以后年度陆续出售招商银行、招商证券等金融性资产。 此外,董事会还审议通过了控股子公司美康九州医药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收购 重庆华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持广东美康万特医药有限公司51%股权,交易金额为 1300万元。预计该项目收购后2010年至2012年净利润分别为204万元、245万元、29 4万元,四年后净利润保持在352万元以上。(阮晓琴)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12-18】 中国医药(600056)3亿资金拟短投 中国医药(600056)公告,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进行2010年度短期投资 的议案》,短期投资的最高金额不超过3亿元人民币。 公告称,2010年公司将对证券公司基金产品、新股申购、券商理财产品进行投 资,运作资金不得进入二级股票市常2010年全年投入短期投资的时点限额最高不得 超过3亿元(较2009年减少5000万元),此金额包括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短投资金总 额。 同时,董事会还授权公司资金运作小组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资金需求等情况, 在2010年及以后年度陆续出售招商银行、招商证券等金融性资产。 此外,中国医药控股子公司美康九州医药有限公司拟以自有资金收购重庆华立 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持广东美康万特医药有限公司51%股权,交易金额为1300万元 。(牛洪军)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09-12-04】 中国医药(600056)"经销"达菲不涉商业零售 中国医药(600056,SH)发布的一则的关于收储和"经销"达菲的公告引发业界 广泛关注。中国医药3日发布的《关于启动第二批抗病毒药物储备任务及签署总经 销协议的公告》中,除了公布了第二批的收储任务外,还表示公司决定在确保完成 国家储备任务的前提下,将适时开展抗病毒药物(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及颗粒剂,即 国产"达菲")的经销活动。 据了解,上药集团是除瑞士罗氏以外唯一可在中国内地进行"达菲"商业化运作 的企业,目前已经进入商业零售渠道。业内纷纷猜测,中国医药成为国内第二家开 展国产"达菲"商业经销的企业。 在发布的公告中,中国医药表示,预计收储和"达菲"经销两项业务可为公司带 来一定的销售收入。由于未对经销活动及协议做详细说明,这也引发业界广泛猜想 ,被认为对公司营收和业绩将产生利好影响。3日该消息一出,公司股票平开后大 幅拉升,股价最高至33元,涨幅达8%,最后报收于31.34,涨2.75%。 上海医药集团助理总裁葛剑秋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此处所 说的"经销"和通常说的市场交易行为是两码事。目前市场上得到罗氏授权可进行商 业流通、零售渠道的只有上药集团,其他公司只能是进入政府采购渠道,由政府定 价向医院的分销,而商业化运作完全不同。因此,二者在商业流通领域也形成不了 竞争。他表示,除了上药集团,其他企业如果要从事达菲经销活动并进入商业渠道 ,只能从罗氏进口,或者从上药集团获得分销,但目前来说,这两种可能性都不大 。 3日,记者就此联系中国医药,该公司证券部有关负责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 》表示,该公告中所指的"经销"仍然是属于政府采购范围,供应给医院、大学等。 该人士同时表示,在医院申请的政府储备药物不够的情况下,可以再额外采购,因 此并不涉及到商业零售渠道。而对于药品供应价格等详情,该人士表示不便透露。 据预计,甲流持续时间将至少到明年春季,作为治疗及预防甲流的特效药品, 达菲的需求量巨大。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在达菲政府收储中,作为中间商的企 业并没有太大的盈利空间,而开展达菲的商业经销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显然比国家收 储更具想象空间,中国医药发此公告可能是为了造"概念",让股价更好一点。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作者】 【2009-12-03】 中国医药(600056)再接抗病毒药物储备任务 中国医药(600056)公告,作为中央医药储备单位,公司日前收到工信部与财 政部联合下达的指令,要求在12月31日前完成第二批次1300万人份抗病毒药物磷酸 奥司他韦胶囊及其中间体的储备任务,公司已根据任务要求做了相应安排。 为进一步加强全国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药物供应保障工作,公司决定在确 保完成国家储备任务的前提下,将适时开展抗病毒药物(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及颗粒 剂)的经销活动。为此,公司控股子公司通用美康医药有限公司12月1日与宜昌长 江药业有限公司签订了相关独家经销协议。预计上述两项业务可为公司带来一定的 销售收入。(张楠)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09-09-18】 中国医药(600056)完成抗病毒药物储备任务 中国医药今日披露,公司为支持全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提前完成了 国家下达的1300万人份抗病毒药物(磷酸奥司他伟胶囊)的储备任务。(应尤佳)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9-17】 中国医药(600056)完成抗病毒药物储备任务 (600056)“中国医药”公布完成抗病毒药物储备任务公告 中国医药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央医药储备单位,为支持全国甲型 H1N1 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1300万人份抗病毒药物(磷酸奥司他伟胶 囊)的储备任务。 【出处】【作者】 【2009-03-21】 中国医药(600056)子公司股权转让完成 本报讯 中国医药(600056)前期将北京中技引玉科技有限公司80%股权在北京市 产权交易所进行挂牌交易后,北京通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已摘牌受让上述股权, 公司已收到转让款872万元。公司于2009年3月19日完成所有工商变更手续,并就引 玉公司的清算和后续安排事宜与通润房产签署有关协议。公司提供给引玉公司的25 00万元流动资金,目前只能收回2000万元,通润房产承诺,在2009年6月30日前偿 还剩余500万元。据悉,中国医药转型医药行业后,控股子公司引玉公司的主业与 公司主业已无关联。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范彪 【2009-03-11】 中国医药(600056)拟3.5亿元短期投资 中国医药今日披露,公司董事会决定,2009年全年投入短期投资的时点限额最高 不超过3.5亿元(与2008年水平相当),上述金额包括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短期投资 总额。 据悉,公司短期投资实行以新股认购和基金为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 二级市场投资,但审批要严格,除资金运作小组审批外还须经董事长批准后实施。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3-11】 中国医药(600056)8000万元收购华立九州 本报讯 3月5日,中国医药(600056)以自有现金方式收购华立药业(000607) 和浙江华立医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的华立九州88.24%、11.76%的股权。以 华立九州净资产评估值1.01亿元为依据,确定交易金额为8000万元。 同时,中国医药决定对2008年12月减持中国联通(6000500约5216.2万元股权 份额事宜进行追溯确认,此次减持的投资收益约5970.5万元计入公司2008年度收益 。 (仁际宇)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9-03-09】 中国医药(600056)与华立药业就收购华立九州股权事宜达成协议 中国医药(600056)公告,3月5日,公司与重庆华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 华立医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就收购其所持北京华立九州 医药有限公司100%股权事宜达成协议。(王锦 牛洪军)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 【2008-12-31】 中国医药(600056)将减持中国联通股权 本报讯 中国医药(600056)今日披露减持中国联通(600050)股权份额公告 。根据中国联通股东会议决议,中国医药将减持中国联通5216万元股权份额,减持 后持有中国联通股权份额为1.565亿元,可收回减持款7370.86万元。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8-11-18】 中国医药(600056):转让与主业无关资产 公司拟挂牌转让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中技引玉科技有限公司80%股权,交易价 格不低于评估价格,交易金额为872万元人民币。 引玉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公司投资400万元并控股80 %。该公司是公司从美国引进技术在国内生产销售BOMANITE艺术地坪和GRASSCRETE 植草砖以及园林景观的控股子公司。公司转型医药行业后,引玉公司的主业与公司 主业已无关联度。 公司确定的转让条件中包括:受让方向原股东方支付流动资金借款2500万元人 民币。 【出处】【作者】 【2008-11-04】 中国医药(600056)新一轮并购正在加速酝酿 作为央企通用技术集团打造医药商业的平台,中国医药(600056)新一轮的并购 正在加速酝酿。10月29日,记者从业内获悉,中国医药正在密切接触四川省医药公 司和河北东盛英华医药公司,同时,通用技术集团还有意将隶属天方药业(600253) 集团的河南省医药公司也置入中国医药。 种种迹象显示,在新一轮医药商业行业的大洗牌中,中国医药正在凭借控股通 用技术集团的支持,加快在行业内的攻城略地,试图建立起布局全国的医药商业网 络。 并购意图 之前,中国医药主要从事医药保健品进出口业务,主营业务包括工程施工及医 药、医疗器械销售等,是全国最大的利用国外贷款对外采购医疗设备的窗口,也是 目前国内盈利水平最高的医药类外贸公司之一。 但在大股东通用技术做强做大医药板块的背景下,中国医药也不再满足于医药 外贸类业务,希望将主营业务拓展到医药商业领域。2007年12月28日,原中技贸易 获上海证券交易所批准正式更名为中国医药。当时,外界收到一个强烈的暗示,中 国医药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医药进出口贸易业务,在医药领域做大做强成为必然之眩 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和通用此前并购的河南天方集团相区别,中国医药的 定位主要在于医药流通,希望通过对各区域垄断医药商业龙头的并购,逐步构建一 张全国的医药商业网络。 今年7月,中国医药通过并购华立九州,迈出了主营业务扩张的实质步伐。华 立九州在北京、广州等地具备一定的销售网络。通过对其收购,中国医药将增加10 亿元左右的营业收入和500万元左右的净利润,而这只是中国医药在商业领域并购 整合的试水。 “公司还在跟四川省医药公司、东盛英华医药公司等接触谈判,希望通过注资 取得控股权,打造全国的医药商业网络。”10月29日,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四川 省医药公司是四川省国资企业,而东盛英华则是河北省最大的医药商业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四川省医药公司是中央、省级医药储备单位,公司目前拥有总 资产3.2亿元,下属两个控股子公司和三个分公司。2006年,公司销售收入已超过1 0亿元,利润总额上千万元。 四川省医药公司总经理贾洪斌对本报记者表示,公司属于国资企业,中国医药 的谈判对象应该是当地国资委,企业自身并无话语权。但他承认,中国医药曾提及 此事,但目前的进展不明。 河北东盛英华则是华北地区以药品流通批发为主导的大型医药商业股份制企业 ,总资产达到5.6亿元。公司2006年的销售已经超过26亿元,位居河北省第一,市 场总份额占30%以上。 东盛英华公司一位高层也对记者证实,的确在跟中国医药进行接触,目前双方 沟通进展良好。“据我了解,他们在同时接触好几家企业,需要一家一家的谈。” 他称,作为曾经的医药外贸公司,中国医药可以引入一些国际的独家品种,如 果国内的商业公司获得总代理权,对销售额的拉动会很快。 内外因驱动 目前我国有1.3万家医药批发企业,产业集中度不高。在新医改政策的推动下 ,大部分“孝乱、差”的医药流通企业面临淘汰的危险,流通企业并购重组做强做 大的欲望异常强烈。行业的大规模重组洗牌箭在弦上。 医药商业企业的自有资金往往不多,同时还要承受厂商或终端6个月左右的占 款,资金面压力较大。而在整体宏观经济偏紧的大势下,这种压力更为突出。 一位熟悉通用技术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医药商业的整合力度会比工业企业 来得更快更有力度。对于手持大量现金需要投资的通用技术而言,医药商业也是一 个合适的打造医药板块的突破口。“相对于工业而言,医药商业的优势和机会更多 。” 事实上,在这一轮中央企业结构调整的大局中,通用技术也已认识到,要保持 央企的独立地位,成为大型企业集团,必须要加速利用外部资源,包括并购扩张, 首先将规模做大,进而才能将业务做强。“对于目前年收入不足30亿元的中国医药 来说,要在未来3年实现跨越式发展,必然是通过投资并购实现”。 知情人士还透露,对于天方药业旗下的河南省医药公司,未来也有可能置入中 国医药平台,“集团有这个思路,但还需要谈。”河南省医药公司是河南省最大医 药商业批发、零售企业。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通用技术的并购扩张,更多的是用资本的力量 推动产业整合,自身的人才管理很难跟上,可能会造成“整而不合”的尴尬局面。 对此,上述东盛英华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中国医药的优势在于大股东资金雄 厚,这对于医药商业企业而言,十分重要。同时,重组后的新公司也会尽量保持原 有的管理团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管理人才缺乏的压力。”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