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0339 中油工程 更新日期:2025-04-19◇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油气工程和新能源新材料工程的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油气田地面工程 |3143744.84| 311384.89| 9.90| 36.59| |炼油与化工工程 |2600629.33| 263354.30| 10.13| 30.27| |管道与储运工程 |2207509.54| 30031.43| 1.36| 25.69| |环境工程、项目管理及其他| 560377.23| 73814.34| 13.17| 6.52| |其他业务 | 79473.81| 25339.22| 31.88| 0.93| ├────────────┼─────┼─────┼───┼──────┤ |境内 |6193949.62| 686668.00| 11.09| 72.09| |境外 |2318311.33| -8083.04| -0.35| 26.98| |其他业务 | 79473.81| 25339.22| 31.88| 0.93|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油气田地面工程 |1097922.18| 95889.38| 8.73| 33.94| |炼油与化工工程 | 973949.87| 87850.00| 9.02| 30.11| |管道与储运工程 | 961290.43| 69347.35| 7.21| 29.72| |环境工程、项目管理及其他| 182519.00| 28837.02| 15.80| 5.64| |主营业务 | | | | | |其他业务 | 19145.60| 4780.23| 24.97| 0.59| ├────────────┼─────┼─────┼───┼──────┤ |境内 |2320922.57| 201775.99| 8.69| 71.75| |境外 | 913904.50| 84927.99| 9.29| 28.25|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油气田地面工程 |3237870.37| 238741.01| 7.37| 40.30| |管道与储运工程 |2227937.15| 152740.74| 6.86| 27.73| |炼油与化工工程 |2003961.90| 177405.18| 8.85| 24.94| |环境工程、项目管理及其他| 486699.65| 74221.17| 15.25| 6.06| |其他业务 | 77867.47| 30568.87| 39.26| 0.97| ├────────────┼─────┼─────┼───┼──────┤ |境内 |5599780.91| 491803.42| 8.78| 69.70| |境外 |2356688.15| 151304.68| 6.42| 29.33| |其他业务 | 77867.47| 30568.87| 39.26| 0.97|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油气田地面工程 |1388890.05| --| -| 39.99| |管道与储运工程 |1048829.06| --| -| 30.20| |炼油与化工工程 | 813218.08| --| -| 23.42| |环境工程、项目管理及其他| 203236.60| --| -| 5.85| |主营业务 | | | | | |其他业务收入 | 18874.84| 6188.06| 32.78| 0.54| ├────────────┼─────┼─────┼───┼──────┤ |境内 |2437874.87| --| -| 70.19| |境外 |1035173.77| --| -| 29.81|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公司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紧紧围绕奋进高质量发展这一 中心任务,深入践行“两优化、两创新、两提升”工作部署,在增强核心功能、科 技创新驱动、强化精益管理、深化提质增效、优化业务结构、全面深化改革、防范 化解风险等方面重点发力,采取了一系列稳增长、促转型、提质量的关键举措,公 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夯实、可持续发展的韧劲进一步增强。 (一)主要经营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9.17亿元,同比增加55.74亿元、增长6.94%;实现 毛利70.39亿元,同比增加3.07亿元、增长4.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6.35亿元,同比减少1.10亿元、下降14.80%。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006.19亿 元,同比增加88.63亿元;营业收现比率117.11%,同比增加2.91个百分点,近五年 连续保持营业收现比大于1,反映出公司结算收款效率进一步提升。合同资产同比 减少19.32亿元,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增加0.2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较期初下降0 .13个百分点,资产质量稳步夯实,财务状况保持稳剑 (二)市场开发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市场营销工作力度,持续推进“两优化”方案落地,市场规 模和签约质量不断提升,累计实现新签合同额1250.76亿元,同比增长14.39%,创 历史新高,其中国内市场新签合同额879.56亿元、海外市场新签合同额371.20亿元 ,占比分别为70.32%和29.68%。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手合同额约1600亿元,后续 工作量保障充分。 油气工程传统市场:油气田地面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148.49亿元,管道与储运工程 业务新签合同额483.87亿元,炼油与化工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274.91亿元,上述传 统业务合计实现新签合同额907.27亿元,同比增长14.72%,传统油气工程市场仍是 公司业务保持稳定增长的基本盘。 高端市场:与道达尔、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等IOC、NOC、IC C进一步拓宽合作,高端市场新签合同额329.83亿元、同比增长46.21%。报告期内 ,中标了合同额99.97亿元的沙特国家天然气管网扩建III期增压站升级项目,成为 中资企业在沙特获得的最大油气EPC工程合同;签约了阿联酋巴布远北油田“绿色 脱气站”项目,带动公司CCUS业务“走出去”,助力客户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签约了福建中沙古雷15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深加工联合体项目乙烯及附属装置,与 国内外竞争对手同台竞技,进一步彰显了品牌实力。 新兴业务和未来产业:实现新签合同额304.76亿元,同比增长31.44%,占公司整体 市场份额的24.37%,新兴业务提速发展势头强劲。报告期内,签约了东明中油燃料 石化有限公司30万吨/年UPC试验装置(反应I区、反应II区)工程建设、塔里木油 田叶城县50万千瓦光伏发电EPC总承包等新兴业务项目,新兴业务领域工程业绩加 速积累;成功中标聚变新能(安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主机系统总装工程,标 志性进入聚变能源工程建设市场,抢占了未来产业先机。 (三)项目执行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强化了工程项目全过程精益化管理和资源保 障投入,全年累计执行工程项目11983项、完工4622项,顺利建成了一批国内外标 志性工程,大型项目履约交付能力持续提升,展现了油气和新能源工程建设领域“ 国家队”实力。 油气上产保供项目:承建的中俄东线(南通-甪直)、西气东输四线(新疆段)等 国家油气基础设施、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南堡1号储气库、中国海油乌石17-2/23-5油 田群联合开发工程陆地终端等项目建成投产,惠州荃美石化储运、温州华港液化天 然气(LNG)储运调峰中心(罐区)等项目按期建成,为国家区域协同发展和天然 气保供贡献积极力量。 炼化转型升级项目:承建的中国石油吉林石化炼化转型升级项目合成氨、硫磺回收 、Ⅱ常减压、延迟焦化等主体装置及空分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广西石化炼化转型升 级项目化工第二消防泵站、中央控制室等19个主项中交,独山子石化塔里木120万 吨/年二期乙烯项目建设有序实施,蓝海高端聚烯烃新材料项目顺利开工;巴斯夫 广东一体化项目乙烯联合装置、裕龙石化炼化一体化、北方华锦精细化工及原料工 程等项目装置建设稳步推进。 新兴业务工程:承建的中国石油青海油田格尔木燃机电站重启及配套新能源、华北 油田生产区域光伏发电、吉林油田昂格风电等项目顺利并网,锦州石化延迟焦化改 造针状焦项目顺利投产,盐亭天然气处理厂、辽阳石化尼龙66等项目稳步推进;连 云港嘉澳废弃油脂转化生物质能源项目顺利中交,虹景新材料高端热熔胶乙烯—醋 酸乙烯、联泓格润新材料EVA等项目有序建设。 “一带一路”共建项目:承建的伊拉克哈法亚天然气处理厂、哈法亚CPF1&CPF2气 体压缩升级改造项目顺利投产,伊拉克马季努油田酸气处理项目顺利建成;阿联酋 巴布中心处理站第九列产能升级、伊拉克鲁迈拉MQ原油处理设施、沙特延布法拉比 四期安装工程等项目有序推进。 (四)科技创新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技术立企,深入实施创新战略,持续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大力开展重大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数智中油工程”建设加速 推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取得积极进展。 创新体系:公司新成立了工程技术研究院,进一步增强了科研项目统筹和工程转化 研究力量,加大了重点科研项目跟踪督导力度;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编制了中 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明确了核心技术迭代升级和新兴产业技术攻关方向;深化产学 研用协同创新,与中国石油辽阳石化、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单位组建了6个创新联 合体。 科技研发:公司科技研发投入达26.86亿元,形成了科研成果231项(其中工艺包62 项),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73件。承担的“大芳烃”科技专项成功通过验收,整体 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5万吨/年特种丁腈橡胶工艺包突破了“卡脖子”难题; 双通道CALM型单点系泊系统设计安装成套技术创造了两项世界纪录,填补了中国企 业安装技术空白。 成果转化:实现科研成果首台套及推广应用128项,科技直接创效6.40亿元,撬动 合同额232.81亿元。聚烯烃、特种橡胶等自主技术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碳酸盐岩 油藏开发地面工程关键技术助力工程投资降低5个百分点、建设速度提高15个百分 点;“四全”焊接检测机器人应用实现了全机械化施工,平均工效提高20%。 数智转型:公司大力实施信息化补强、数字化赋能、智能化发展“三大工程”,推 动数字化转型成果在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转型升级等多个工程项目试点应用;积 极参与“AI+工程建设”大模型建设,累计梳理3万余份工程建设领域语料数据,形 成了超百项智能化应用成果,人工智能在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安全管理和辅助 办公等部分场景落地应用。 (五)改革管理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重点在专业化重组、 组织体系优化、三项制度改革、项目管理模式变革等方面精准发力,着力构建与世 界一流企业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公司整体发展动力活力。 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力推动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落地,截至报告期末,2023-2 025年改革台账任务完成率达90%,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和制度文件;坚持专业化 发展,完成主责主业清单核定,持续推动专业化重组与同质化整合,产业集中度进 一步提高;大力精简机构冗员,超额完成全年二三级机构压减目标,减员因素拉动 劳动生产率提升5.5%,所属管道设计院获评国资委科改示范“标杆”企业。 项目管理模式变革:全面启动实施项目管理提升工程,持续健全“1+N”工程项目 全过程精益管理制度体系,制订了项目管理手册和配套管理办法,强化了项目全过 程精益化管理和全级次穿透式监督,工程履约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逐步提升;加大“六化”成果推广应用力度,推动工程组织模式从传统设计施工作 业向现代化规模生产转变。 (六)风险管控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持全面从严管理,统筹推进合规风险、项目 风险和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风险管控,落实风险管理责任与举措,进一步筑牢了企业 安全稳健发展根基。 合规风险管控:经董事会审议印发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合规审查工作管理办 法》,合规管理“三道防线”机制更加健全,业务合规审查、法律专项合规审查、 合规监督的职责更加明确,“业法融合”的深度持续拓展,重大经营决策事项实现 了法律合规前置审查全覆盖;加大违规风险监测力度,完善合规风险事件报送机制 ,全面开展境外合规风险隐患排查,建立起了覆盖5大区域23个国家的境外法律合 规服务资源库。 项目风险管控:深入实施完工三年未关闭合同、在建项目清收结算、重大经营风险 项目“三个专项治理”,建立了重大项目异常报告和升级管理机制,定期开展社会 安全风险等级较高地区的项目监测,“一项目一策”落实风险防范措施,有效降低 了境外履约风险和经营风险。 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风险管控: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一企一策” 实施体系审核,持续开展工程质量提升“三个专项行动”和采购物资质量专项排查 整治,强化施工现场防尘、固体废物处置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管控,加强健康企业 建设和中高风险人群健康干预,报告期内未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工程质 量事故和环境事件。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世界经济呈现出“低增长、中通胀”特征,全球贸易逐步复苏,数字经济 和人工智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同时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单边主义、 保护主义抬头,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形成冲击,导致整体增长动能不足,经济 下行风险依然存在;国内宏观经济总体平稳,经济运行呈现“前高、中低、后扬” 态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升级取得新进展,但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 ,有效需求依然不足。在上述宏观经济环境下,油气和新能源工程行业既面临着贸 易复苏、低碳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产业链稳定受到冲击、国内有效 需求不足等问题挑战,具体从以下两个维度分析: 1.全球能源行业情况。全球能源格局持续深刻调整,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化转型, 油气供需基本平衡,油气市场总体稳定。各大石油公司理性回归油气业务,油气产 量显著增长,经营业绩均处于历史较好水平,其中国际石油公司除壳牌和道达尔之 外,资本支出均有小幅增长,同时积极调整发展策略,进一步提升了LNG业务战略 地位,差异化布局清洁电力、氢能、生物燃料和CCUS等业务;国家石油公司继续保 持相对较高的投资水平,为公司业务增长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2.国内行业发展情况。我国能源行业围绕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双碳”目标,持 续推进能源法治建设,绿色低碳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形成,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超过 50%,风电光伏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油气能源企业继续实施“七年行动计划”, 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快油气储运设施和炼化转型升级项目建设,着力推 动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开发化工新产品材料、提升自给率,运用云计算、 大数据、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为传统产业赋能,同样为公司巩固拓展传统业务、抢 占新兴赛道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公司主营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锚定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工程综合服务商的愿景目标,进一步巩固壮 大油气田地面、油气储运、炼油化工等传统油气工程优势业务,积极发展LNG、海 洋工程、环境工程等传统油气工程成长性业务,加速拓展新兴业务,谋划布局未来 产业,着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公司新兴业务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已经成为新的发展增长极;标志性进入了可控核聚变工程领域,未来产业布局实现 新突破。 (二)主营业务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涵盖项目前端咨询、技术转让、前端设计(FEED)、 设计采购施工试运(EPCC)总承包、设计采购施工管理(EPCM)总承包、设计采购 施工(EPC)总承包、设计采购承包(EP)、采购施工承包(PC)、勘察设计承包 (E)、施工承包(C)、项目管理承包(PMC)、监理承包、试运投产、培训及运 营维护等工程建设全价值链,能够为客户提供项目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 (三)公司细分行业领域 1.油气田地面工程业务:以陆上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咨询、工程承包、施工与制造 、运营与维护为主,积极拓展海洋石油天然气工程、天然气液化工程,持续保持行 业领先地位。 2.油气储运工程业务:主要发展陆上及海洋油气管道、化工石油储库等工程建设业 务,引领国际大口径、高钢级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技术发展,保持原油、成品油、液 体化工品储库及地下水封洞库行业领先地位,巩固滩浅海管道工程技术优势,努力 提升海洋管道勘察测量和设计施工技术实力、突破中深水海洋管道建设能力,做专 做特氢、CO2输送及LNG接收站工程业务,巩固国际领先的油气储运工程整体优势。 3.炼油化工工程业务:重点发展炼油化工、煤化工、纺织化纤及合成材料等工程业 务并占据国内行业主导地位,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快培育智 能工厂等数字化转型新业态,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4.环境工程业务:积极发展油气田、石油化工、煤化工、纺织化纤等行业的工业废 水治理回用、工业尾气处理及VOCs管控治理业务,特色发展油田油泥处理及危废物 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业务,大力拓展水体和土壤修复等工程业务,着力打 造环境工程竞争新优势。 5.项目管理业务:重点发展工程咨询、项目管理、设备监造、设计及施工监理、安 全及环境监理、项目竣工验收、项目后评价等服务,着力打造全过程咨询、完整性 管理一体化优势,为业主提供从项目定义到工程投产的全过程、全方位项目管理服 务。 6.新兴业务和未来产业:加快发展非常规油气、伴生矿产资源、新能源、新材料、 绿色环保、数字智能等新兴业务工程服务,探索发展可控核聚变、合成生物学、深 海深地、前沿材料等未来产业工程服务,积极拓展研发技术转让、工程投融资、运 营服务等新商业模式。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重要变化提示: 1.项目建设模式迭代升级,“六化”建设带动效能跃升。报告期内,公司取得了一 系列“六化”建设新成果,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转型升级项目首次打通乙烯裂解 炉全模块化设计建造全流程,乙烯装置管道预制深度达62%,管廊首次实现模块化 全专业建设,裂解炉首次实现整体建造、整体运输和整体就位,通过多专业设计数 据共享与协作,打通了正向设计同步数字化交付,工效提升20%以上;中国石油独 山子石化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智能化管控平台成功上线,建成后将成为 公司首个建设期到运营期一体化智能交付的大型炼化工程、首个工程建设全生命周 期业务智能管控工程、首个全厂管道焊接智能化管控工程、首个全厂交工技术资料 单轨制交付工程、首个伴随式数字化交付工程。 2.技术创新路径持续优化,“双链”融合赋能成果转化。报告期内,公司开发的碳 酸盐岩油藏开发地面工程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地面骨架工程项 目,有效助力了投资降低与建设提速;研发的“四全焊接检测机器人技术装备系统 ”在川气东送二线、西气东输四线等工程实现示范性工业应用,引领了管道工程建 设行业技术革命;形成的200万吨/年原油裂解制化学品、功能性聚酯柔性生产等10 余项工艺包为推进客户炼化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总体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具有产业链和价值链一体协同优势 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油气工程综合服务商之一,业务范围覆盖油气工程的上中下游 全产业链以及环境工程、CCUS、新能源新材料工程等绿色低碳和新兴业务领域,服 务能力涵盖工程建设全价值链,具有产业链协同一体、价值链协同创效、生态链协 同共赢等发展优势。公司拥有从事传统油气工程、新兴业务和未来产业工程建设所 需的各类资质346项,涵盖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环节,主要资质均为 行业最高水平,其中工程勘察综合甲级资质2项、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5项、石油 化工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3项、工程监理综合资质3项。 (二)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及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 在长期的技术攻关和发展实践中,公司形成了涵盖油气田地面、油气储运、炼油化 工、天然气处理及LNG工程、绿色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成套技术系列,其 中陆上油气田地面工程、长输管道工程、PTA及聚酯工程的技术研发、设计施工能 力水平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油气储库/储罐、炼油、乙烯、合成氨及尿素工程等 业务领域的设计施工能力水平整体处于国际先进地位,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1.油气田地面工程方面,拥有国际领先的高温、高压、高腐蚀天然气集输及处理工 艺设计技术以及高含水、低渗透、特稠高凝油田集输及处理技术,掌握长距离混输 工程设计技术、油气水三相高效分离技术及深度电脱盐/脱水等多种技术,形成了 气田采出水资源化利用工艺技术。2024年,开发形成了中质原油单列单台600万吨/ 年原油高效处理等工艺技术。 2.油气储运工程方面,大口径、高压力、高钢级、大壁厚长输管道建设能力达到国 际领先水平,在天然气管道关键装备国产化、机械化防腐等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长输管道设计及施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拥有国际先进的地下水封洞库、地 下储气库设计技术以及国内领先的滩浅海大口径海洋管道设计施工技术;掌握超临 界CO2管道设计能力。2024年,研发的“四全”焊接检测机器人实现了在川气东送 二线、西气东输四线等工程上的示范性工业应用,平均工效提高20%。 3.炼油化工工程方面,拥有国际先进的“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成套自主核心 技术,并完成了迭代升级和大范围工业化应用,形成了第二代乙烯裂解成套技术; PTA及聚酯工艺成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第三代PTA成套工艺技术升级及 工业应用;拥有国际先进的大型氮肥自主生产技术。2024年,形成了200万吨/年原 油裂解制化学品、烷基化废酸再生、绿色合成氨柔性生产等工艺技术。 4.天然气处理及LNG工程方面,拥有国内领先的天然气处理能力,掌握大型天然气 脱硫、脱碳、脱水、硫磺回收等系列处理技术以及800万吨级超大型天然气液化、L NG接收及再气化成套技术。2024年,开发形成了1300万方/天天然气凝液回收与LNG 冷能利用集成等工艺技术。 5.绿色环保方面,拥有行业领先的工业“三废”、炼化“三泥”、VOCs、煤化工浓 盐水处理技术,掌握了稠油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土壤污染修复、地下水污染防控技 术,形成了油泥低成本、稳定达标处理等工艺包。2024年,开发形成了化学吸收法 碳捕集、低压变压吸附碳捕集、地下水自由相抽出治理、地下水原位反应带集成治 理等技术。 6.新能源新材料方面,具备分布式、集中式风光气储一体化大型能源基地建设能力 ,拥有氢能、地热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等新能源系列技术,掌握α烯烃、POE、特 种橡胶等多种高新材料以及绿氢、绿醇、绿氨、绿色航煤、电气化率提升等系列技 术。2024年,开发形成了5500KW油田低碳清洁能源多能互补、万吨级CO2加氢制绿 色航空煤油(SAF)等新能源工艺技术以及20万吨/年溶液法聚乙烯、3.5万吨/年特 种丁腈橡胶、3万吨/年POE等新材料工艺技术。 (三)拥有强大的建设能力和丰富的工程业绩 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油气工程设计和建设的实践经验,油气工程建设能力始终处于国 家队地位,综合能力国际领先水平。在陆上油气田地面、长输管道设计施工方面处 于国际领先地位,在油气储库、炼油化工以及LNG工程设计施工方面处于国际先进 地位,具备原油处理4500万吨/年、天然气处理400亿方/年、天然气增压700亿方/ 年、LNG储罐200万方/年、原油储备2600万方/年、天然气储备400亿方/年、陆地长 输管道8000公里/年、海洋管道200公里/年、4套千万吨炼油、6套百万吨乙烯装置 以及电力线路5000公里/年等主要工程的EPC总承包能力。报告期内,公司荣获国家 级奖项70项、省部级奖项401项,其中国家级质量技术奖2项,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奖 24项,石油工程建设协会科技进步奖23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1项) ,石油工程建设协会“2024年度石油优质工程奖”18项(石油优质工程金奖11项、 境外石油优质工程金奖1项、石油优质工程奖4项、石油优质安装工程奖2项)。 (四)拥有完备的市场营销体系 公司积极践行“市场导向、客户至上、一体协同、竞合共赢”市场营销方针,在长 期的市场开发和项目实践中,建立起了一整套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系和项目运作模 式,形成了覆盖中东、中亚、非洲、亚太等区域主要目标市场的开发网络,与沙特 阿美、埃克森-美孚、壳牌、道达尔、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沙特基础工业公司 、巴斯夫等主要NOC、IOC、ICC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积极践行共 建“一带一路”倡议,主动服务对外能源合作大局,与国际工程公司联合投标执行 了部分海外工程项目,市场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五)拥有尖端人才队伍和丰富坚实的人才储备 公司始终把人才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第一战略资源,纵深推进人才强企工程, 深入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参加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分级分类 打造核心人才队伍,目前培育了涵盖1名国家卓越工程师、32名国家级和行业级设 计大师、23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0名企业首席及高级专家的科技领军人才 队伍;形成了包括2名“大国工匠”、2名“石油名匠”、36名全国技术能手、1300 余名具有技师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认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立了拥有一级建造师 、一级注册建筑师、造价工程师、PMP/IPMP等核心专业职业资格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报告期内,公司成立了工程技术研究院,构建起“1总院+5分院+18研究中心”的 新型科技研发组织体系,有序组织科研人员聚焦特定领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持续 锻造公司特色化、差异化研发能力,人力资源对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撑作用更 加凸显。 (六)造就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油工程”品牌 公司自上市以来累计执行各类项目近7万个,充分彰显了油气和新能源工程建设“ 国家队”的品牌形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建的一批重点项目高质量建成投 产,屡次刷新行业纪录,有力带动了项目所在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提升;连续7 年入围ENR国际和全球承包商250强、全球十大油气工程公司榜单,报告期内在“全 球150强工程设计公司”榜单排名创新高,全球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 五、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收官之年,稳增长相关政策的持续发力有助于稳定市场预 期和信心,进一步促进消费活力释放,但全球环境复杂多变导致经济增长总体承压 ,国际油价受供需影响运行中枢明显下移。总体来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公司 推进高质量发展既面临诸多新的机遇,也面临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上升的挑战。 1.能源结构性调整蕴含新机遇。全球范围内的绿色转型加快推进,风电、光伏、可 控核聚变以及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新能源提速发展,同时中东、非洲等 资源富集区加快油气产能释放、加速炼化一体化布局;我国加快推动能源革命,一 方面大力实施油气增储上产、加快炼化转型升级和储备能力建设,另一方面大力发 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一批新能源基地、新材料提速工程以及伴生资源开发、环 保产业化项目加快落地,“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深海工程全面实施,一系列 重大举措和有利条件为公司进一步巩固传统优势业务、加快打造支撑公司发展的“ 第二增长曲线”提供了难得机遇。 2.外部不确定性上升带来新挑战。从国际大势看,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产业链供 应链重构加速,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外溢,我国面临新的 输入性风险;从国内形势看,经济运行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供强需弱”矛盾仍 然突出,内需增长动能尚不稳固,传统产业增速放缓,面临阶段性产能过剩;从行 业趋势看,石油化工行业处于景气周期底部,成品油、化工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工程建设行业竞争主体日益多元,竞争不断加剧。 综上,国内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存量政策效应持续释放 、增量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全球能源结构调整也为公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面 对不确定风险因素增多的外部环境,公司将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在高水平科技自 立自强、项目全过程精益管理、优化市场业务结构、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健全市场 化经营机制等方面苦练内功,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秉持“奉献清洁能源,呵护碧水蓝天”的企业使命,锚定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工 程综合服务商愿景目标,坚持“依法合规、精益管理、担当实干、勇创一流”的企 业精神以及“为客户成长增动力、为业主发展创价值”的服务理念,在促进股东、 客户、合作伙伴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美 丽中国、促进绿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发展目标:世界一流能源工程综合服务商。 2.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实施“创新、绿色低碳、一体化、国际化”四大战略。 3.实施路径:科学制订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对照高质量发展目标,科学研判内外 部形势变化,研究修订新阶段公司发展战略,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科学确定 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实施路径和思路举措,以高水平战略规划引领公司高质量 发展。一是向“高”而攀推动业务高端化转型。推动业务结构高端化,以高端市尝 高效市尝战略市场为重点,聚焦技术含量高、管理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业务领域, 逐步推动业务重心向设计、咨询、PMC、EPCM、EPC等业务倾斜;推进高端技术研发 ,在非常规油气、复杂地区管道、地下储库、新能源、化工新材料及高端化学品等 方面加快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攻关,形成更多专利技术和自有技 术成果,通过技术领先优势驱动业务加速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二是向“智”而行 推动业务智能化转型。持续完善“AI+工程建设”顶层设计,统筹开展基于DeepSee k、中国石油昆仑大模型等AI场景建设,在专业大模型训练、应用场景落地、专业 数据集构建等方面发挥专业领域优势,促进AI成果共享,激发数智赋能新优势。三 是向“绿”而进推动业务绿色化转型。抓好绿色产业布局,积极开展绿氢、绿醇、 绿氨等新能源技术研发和转化,深入推动低成本储能技术应用,规模发展光伏发电 、集中式风光气电融合、地热、氢能、非常规油气和CCUS等业务,在储能、可控核 聚变等领域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推进绿色工程建设,从设计理念、制度体系、标 准规范、操作规程等方面对物资采购、施工作业、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进行约束, 强化风险管控和过程监管,以系统的管理模式和规范的操作方式推动绿色工程建设 。 (三)经营计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公司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 议精神,按照公司改革发展总体部署及重点工作安排,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中心任 务,以科技创新和管理提升为支撑,深入推进业务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大力实施市场营销、QHSE提质、深化改革等攻坚工程,全面完成“十四五”目标任 务,加快打造世界一流能源工程综合服务商。 2025年主要的任务指标安排是:实现新签合同额1300亿元、营业收入865亿元,杜 绝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和工程质量事故。为确保任务目标实现,重点做 好以下工作。 1.工程建设方面。坚持客户至上、重信履约,突出“六大控制”,统筹施工资源, 优化工序衔接,全力推动中国石油油气增储上产、炼化转型升级、高端新材料等项 目建设,有序推进福建中沙古雷15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深加工联合体项目乙烯及附 属装置、东非原油外输管道、沙特国家天然气管网扩建三期增压站升级以及阿联酋 东南油田AiP5站外设施、腾飞、巴布布哈萨AiP5上产等EPCM项目建设,确保巴斯夫 广东一体化项目乙烯联合装置、北方华锦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大榭石化炼化一体 化、唐山LNG接收站等项目按期建成投产,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品牌价值,以优 质工程、满分服务、领先技术巩固公司战略市尝稳定市场和长远市常 2.项目管理方面。纵深推进项目管理提升工程,以精益管理为重点、以风险管控为 核心,健全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建设,“一企一策”构建项目管理体系,制定各层级 “法人企业管项目”责任清单;着力完善项目管理体制机制,增强项目策划、生产 组织、项目经营、资源整合、风险管控“五种能力”;不断提升工程项目财务管理 水平,坚持“事前算赢”,加强全面预算、零基预算、精细预算管理,打通业财融 合堵点,健全财务服务业务机制。 3.市场营销方面。持续落实“两优化”部署,抢抓油气市场高景气周期和新旧能源 转换机遇,实施差异化市场营销策略,进一步巩固传统油气市嘲基本盘”,不断扩 大新兴业务市场份额,深耕海外核心市场;着力提升市场营销质效,坚守“不超能 力承揽项目、不承揽亏损项目”底线,健全投标报价风险审查授权管理体系;完善 客户服务标准化体系,将“执行项目作为最好的市场开发”,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 ,以良好品牌形象得到市场认可。 4.提质增效方面。坚持“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全面推进成本对标改进,以项目 毛利率持续提升、管理类期间费用压降为重点,加强成本费用分析和“三商”“六 外”管理,推动项目成本费用硬下降;健全项目全过程现金流管理机制,扎实开展 “三金”压控攻坚行动,全面推行项目过程结算,努力改善现金流;加大预算管理 的穿透式监管和刚性约束,完善经营成果分析机制,实现经营成果显性化。 5.科技创新方面。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做好 科技创新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分层分类分批开展技术布局;加快关键领域核心技 术攻关,重点推动生物基尼龙66、绿色低碳乙烯、超大型中高含硫天然气处理、PC T等科研项目研发,加快形成智能化自动焊装备等专利设备;以推动工程技术研究 院高效运行为重点,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中试、工业试验、首次工业应用和新 技术新产品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效。 6.数智化转型方面。着力推进信息化补强,加快建设公司生产运营信息系统,升级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启动智能物联网建设,实现经营管理、生产运营的有机协同和 一体化集成管控;着力推进数字化赋能,坚持推进业务数字化和发展数字化业务“ 双化协同”,加快数字化设计、数字化交付、数字工地、数字孪生等成果应用,打 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着力推进智能化发展,持续完善“AI +工程建设”顶层设计,在大模型训练、专业数据集构建等方面发挥领域优势,推 进长输管道高后果区智能识别、工程智能辅助设计等场景落地应用。 7.依法合规治企方面。持续巩固合规管理“三道”防线,强化合规风险事件报告管 理,健全合规考核、监督与问责机制;高标准严要求推进海外业务合规管理,做好 项目所在国法律营商环境分析,有效防控境外机构运营合规风险,守住境外业务合 规运行底线;突出强化重大合同监管,加大合同示范文本推广力度,着力提升合同 文本质量,提高合同审查精细度。 8.QHSE管理方面。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强炼化转型升级等重点工程 直接作业风险管控,开展承包商违规违章作业全链条专项整治,狠抓事前现场安全 准入、事中施工作业监管、事后安全绩效考核,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提升 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推动质量提升“三个专项行动”,建立完善质量风险动态防控 管理工作机制,强化过程监督检查,不断推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坚持环保优 先,加大生态环保审核力度,防范化解工程项目环保风险。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健康安全环保风险 风险因素:公司在工程建设活动中,可能发生人身伤害、环境污染、安全事故,从 而引发法律诉讼、社会舆情等不可预料事件,使公司在经济或声誉上遭受损失。 应对措施:一是生产安全管理方面,健全完善QHSE管理体系,通过体系有效运行防 范风险隐患;将安全内容融入岗位操作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各岗位员工安全意识和 素质能力;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全员生产安全风险辨识和评 估,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及特殊时段的风险管控,狠抓高危非常规作业、分包 商、生产型单位等环节风险管理,从源头上减少安全隐患。二是海外社会安全管理 方面,开展涉外业务所在国社会安全评估,加强涉外风险研判,落实社会安全“四 防”措施,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三是环保管理方面,落实各级 党组织生态环保议事制度,重点抓好工程建设项目现场固体废物处理、物料堆放覆 盖以及土方开挖、渣土运输等环节扬尘处置,最大程度减少生态环境隐患。 2.工程项目管理风险 风险因素:由于项目前期策划不全面或不可预料因素发生,导致项目执行过程出现 偏差,可能带来质量保证、合同工期、成本控制等风险,给公司带来经济或声誉损 失。 应对措施:一是深入实施项目管理提升工程,科学优化权责利体系,加强项目执行 策划,加大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检查督导、分析纠偏和总结提升力度。二是加强项目 经营管理,实施项目预算刚性约束,严肃执行成本超支问责,强化工程结算督导, 建立健全分级分类的经营风险预警机制。三是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持续健全分供 商引进、选用、评价、激励与淘汰的闭环管理体系,着力培育优质分包商和供应商 ,推动专业化、集约化、生态化供应链建设。 3.市场竞争风险 风险因素:受全球油气市场因经济、地缘政治和能源转型等多重因素影响,油气和 新能源行业新建扩建项目规模压减、投资决策速度放缓,市场供给总体趋紧,行业 竞争较为激烈。 应对措施:一是大力实施市场营销攻坚工程,抢抓油气市场高景气周期和新旧能源 转换机遇,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提升市场营销质效。二是持续推动市场布局和业务 结构优化,在保持传统业务竞争优势基础上,扩大高端市尝海外市场份额,推动高 附加值业务占有率提升、成长性业务提速发展。三是积极培育新兴业务,打造竞争 新优势,抢占发展新赛道,实现业务延链补链。 4.自由现金流风险 风险因素:受客户交易结算不及时、项目资金使用不合理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应 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从而造成阶段性项目资金净流出以及可用资金存量不足。 应对措施:一是严格执行“以收定支、量入为出”原则编制资金计划,合理安排资 金支付节奏,同时加强清收清欠,及时收回各类账款。二是压减商业汇票规模至合 理界限,确保每月解付资金需求平稳受控,提升流动资金用于优质项目的比例。三 是建立筹融资金渠道,在可用资金规模下降至警示线时,启动融资程序。 5.国际经营风险 风险因素:由于全球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复苏缓慢、经济活力整体呈下降 态势,部分国家可能实施针对性的贸易限制、技术壁垒、经济制裁规则等,导致国 际营商环境日趋复杂,可能加大公司国际经营风险。 应对措施:一是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管理体系 ,加强风险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二是优化市场布局,做好核心市场法律营商环境 调查分析,提高抵御风险能力。三是建立健全海外市场营商环境、商业模式、经营 策略常态化研究机制,突出强化海外商务运作、项目执行交付和法律维权能力建设 ,加大专业化的商务法律人才培养和配备力度。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有限公司 | 5000.00| -119390.04| 5678071.96| |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 | 148016.57| 50128.48| 2101402.50| |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 | -| -| -|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240956.20| 136111.73| 4079176.71| |大连理工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 -| -| -| |有限公司 | | | | |天津滨海中石油昆仑天然气输| -| -| -| |配有限公司 | | | | |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 -| |廊坊中油管道特种汽车运输有| -| -| -| |限公司 | | | | |桂林市中科石油化工工程有限| -| -| -| |公司 | | | | |揭阳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 -| -| -| |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 | 60020.00| 17566.79| 722617.92| |江西倬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 -| |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 500670.44| -147654.72| 4236758.89| |SIPET工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 -| -| -| |Tecnimont HQC S.c.a.r.l. | -| -| -| |TECNIMON THQC SND.BHD. | -| -| -| |上海中油天宝防腐工程有限公| -| -| -| |司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