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600741 华域汽车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12-01】 华域汽车(600741)与伟世通合作深化巩固内饰件龙头地位 公司近况: 公司公告控股子公司延峰伟世通与伟世通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延峰伟世通有 意通过收购、整合等方式,与伟世通公司在内饰业务方面深化战略合作。 评论: 有利于公司掌握核心技术,加速国际化发展。此次收购有利于公司掌握驾驶舱 模块以及内门板的核心技术,并形成国际化的生产和网络布局。如果收购顺利完成 ,延峰伟世通内饰业务年收入有望超过40亿美元,在16个国家有60余家工厂,并服 务30余家客户的国际领先的内饰供应商。 预计公司将继续维持谨慎原则,收购资产预计对盈利影响有限。 伟世通公司在经过了债务重组后经营状况趋于好转,但整体净利润率也仅不到 2%。内饰件业务为公司三大主业之一,整体毛利率约6%,盈利贡献有限。预计公司 仍将秉承此前谨慎原则,减少海外业务低迷影响公司业绩表现的风险。 项目后续进展仍有待进一步跟踪。预计协议签订要到2012年初签订,还需要做 进一步的尽职调查以及监管部门的批准。 估值与建议: 估值回归历史地位,后续行业增速反弹有望成为股价催化剂。在主力客户上海 通用和上海大众中高级新车持续推出及上量拉动下,公司盈利有望持续稳定增长, 目前股价对应公司2011/2012年市盈率分别为7.5倍和6.5倍,估值处于行业低端, 考虑到公司较强的盈利稳定性、充足现金支持下外延式扩张带来的成长,维持对公 司推荐评级。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1-12-01】 华域汽车(600741)与伟世通深化内饰业务战略合作 华域汽车(600741)今日公告称,11月30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延锋伟世通汽车 饰件系统有限公司与Visteon Corporation(伟世通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延锋 伟世通有意通过收购、整合等方式,与伟世通公司在内饰业务方面深化战略合作。 华域汽车称,该备忘录仅代表延锋伟世通与伟世通公司深化内饰业务战略合作 的意向,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其约定内容有待于双方协商推进,如形成最终交易协 议,则双方将根据有关规定履行决策及审批程序。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1-08-25】 亚普汽车进入上市辅导期 华域汽车(600741)丰收"在望" 华域汽车今日公告,接到参股公司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的通知,称亚普 汽车已向中国证监会江苏监管局报送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辅导备案申请材 料,该局已受理该材料。经中国证监会江苏监管局核准,确定2011年8月3日为亚普 汽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辅导起始日。 查阅资料,目前亚普汽车总股本为45000万股,华域汽车持有其33.90%的股份 。再据华域汽车2010年年报显示,亚普汽车主营汽车塑料油箱,注册资本12.9亿元 ,2010年末总资产17.7亿元、净资产6.8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4.7亿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8-03】 上海汽车并购华域汽车(600741)获证监会有条件通过 8月2日晚,上汽集团旗下的上海汽车(600104.SH)、华域汽车(600741.SH)双 双发布公告表示,当天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委会已经有条件审核通过了 上海汽车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方案。上海汽车、华域汽车也将于8月3日起 复牌。而这也意味着上汽集团的整体上市计划即将完成。 根据上海汽车此前公布的重组方案显示,上海汽车将以16.53元的价格向上汽 集团和上汽工业有限公司发行约17.28亿股股份,购买上汽集团和上汽工业有限公 司持有的从事独立零部件业务、服务贸易业务、新能源汽车业务的22家公司的股权 ,资产预估值为285.6亿元。重组完成后,上汽集团也将不再保有经营业务,实现 整体上市。 而上海汽车重组方案中,最引人关注的便是上海汽车拟向上汽集团发行股份购 买上汽集团持有的华域汽车15.52亿股股权。公告显示,15.52亿股股权占华域汽车 总股本的60.10%。其标的股份转让总价为154.93亿元。收购完成后,上海汽车将持 有华域汽车60.10%的股权,成为华域汽车的控股股东。 此前,对于上海汽车重组方案的顺利过会,市场人士均持乐观态度。有接近上 海汽车的消息人士就表示,上海汽车的重组是今年上海市国资整合的重头,年内完 成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其重组方案应该会在近期顺利的通过证监会审核。 资料显示,上海汽车是目前国内销量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和最大的微型车制造商 。2010 年,上海汽车实现整车销售358.3 万辆,同比增长31.48%,整车销量继续 位居国内汽车大集团首位,并在全球汽车行业销量排名中名列第八。其实际控制人 上汽集团2011年一季度则实现营业收入963.97亿元,同比增长53.85%;营业利润94 .56亿元,同比增长72.49%。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王峥 【2011-05-14】 华域汽车(600741)关联交易购多处房产 华域汽车(600741)今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拖拉机内燃机有限 公司、上海中国弹簧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幸福摩托车有限公司及合营公司上海萨克 斯动力总成部件系统有限公司等所属企业通过签署长期租赁协议等形式,租用公司 控股股东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实际控制的合计12处土地房产。 华域汽车表示,本次关联交易合计金额不超过9.59亿元,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 审计净资产的6.61%。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1-05-13】 华域汽车(600741)9亿购上汽集团土地房产 华域汽车(600741)公告,公司及所属企业拟以不超过9.59亿元购买公司所属 企业租用控股股东上汽集团的12处土地房产。目前,上汽集团持有华域汽车60.10% 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 公告表示,在参照评估值基础上,经双方协商,由公司以不高于7.95亿元的价 格,购买现由全资子公司上海拖拉机内燃机有限公司租赁使用的7处土地房产,共 涉土地面积33.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63万平方米;由公司以不高于0.79亿元的 价格,购买现由合营公司上海萨克斯动力总成部件系统有限公司租赁使用的3处土 地房产。由全资子公司上海幸福摩托车有限公司及上海中国弹簧制造有限公司分别 以不高于0.61亿元和0.23亿元的价格,购买其各自租赁使用、由上汽集团实际控制 的各1处土地房产。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刘国锋 【2011-05-12】 上汽收编华域汽车(600741)获批 增加若干副董事长席位 自上汽集团4月6日曾发布整体上市方案,将未上市资产及华域汽车归入上海汽 车(600104.SH)麾下,打破了市场此前"上汽集团会把未上市零部件业务注入华域汽 车"的猜测,市场对华域汽车及上海汽车的追捧骤然冷却。截至昨日收盘时,华域 汽车与上海汽车分别报收于10.79元/股、16.61元/股,自公4月6日以来各累计下跌 13.35%、15.77%。 虽然逐渐淡出了资本角逐的视线,上汽集团整体上市的步伐却并未放缓。华域 汽车今日发布公告称,本公司于2011 年5 月11 日分别接到其现任股东上汽集团及 拟接任股东上海汽车的来函,被告知上汽集团拟向上海汽车转让华域汽车60.10%股 权的事项已分获上海汽车董事会通过及国资委审核批准。如果这一股权流转能顺利 通过上海汽车股东大会及证监会的审核,华域汽车的大股东将变更为上海汽车,但 华域汽车的实际控制人依然为上汽集团。 上汽悄然修改公司章程 布局人事调整 而上汽集团整体上市的进展不仅限于国资委的首肯,日前公司已在人事调整中 悄然发力。上海汽车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通过了《公司章程》、《股东 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修改议案,对上述规则中共六项条款进行了 修改。根据修改方案,上海汽车高管构架将由此前的"董事长、副董事长各一名"变 更为"董事会涉董事长一人、副董事长若干人"。 民族证券的分析师曹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按照上汽集团的整体上市方 案,上海汽车拟向上汽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上汽工业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其中涉及华域汽车、南汽模具、彭浦机器厂、中汽投等22家公司股权以及办公用房 等其他资产和负债。所注入资产主要涵盖零部件、汽车服务贸易、新能源汽车三大 板块业务。此次重组完成后,除房地产等少数资产外,上汽集团旗下控制的所有经 营性资产均置入了上海汽车,基本上实现了上汽集团资产的整体上市。由于核心资 产近乎全部实现了资本化,如果整体上市方案顺利推行,上汽集团几乎可以在工商 注册中注销掉。 而资本腾挪的背后,上汽集团也面临着大批高官被"架空"的局面。无论是出于 人事稳定的考虑还是处于公司整体运营的连续性,作为上汽集团整体上市载体的上 海汽车无疑会担当起接收集团高官的职责。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券商分析人士指 出,此次上海汽车修改公司章程,就是公司在为集团整体上市布局人事调整,包括 华域汽车的高管在内的上汽集团领导团队,都有望在上海汽车新增的"若干名副董 事长"中谋得一席之地。 4月产销双下滑 2011年或占据更多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今年4月国内汽车产 销分别为153.53万辆和155.20万辆,环比下滑了15.98%和15.12%,同比分别下降1. 85%和0.25%,国内汽车销售出现了27个月以来首次负增长。而根据上海汽车5月10 日公布的4月产销数据,公司4月整车产销量分别达32.94万辆、32.64万辆;较3月3 5.91万辆、35.68万辆的产销数据也出现了8.27%、8.52%环比下滑。 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2011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拐点"年,因而车企都会面临 着不同程度的销量及利润下滑。但受日本地震的影响,国内多家与日系车企合作的 公司都面临着减产的窘境,因而以通用和大众为主要合作伙伴的上汽可能会在下半 年分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郑洋 【2011-04-06】 华域汽车(600741)将成上海汽车控股子公司 2月14日,上海汽车(600104)、华域汽车(600741)双双停牌筹划重组,今 日,市场期待的重组预案如期出炉,公司股票也将复牌。根据方案,上海汽车将以 16.53元的价格向上汽集团发行约17.28亿股股份,购买上汽集团持有的从事独立零 部件业务、服务贸易业务、新能源汽车业务的22家公司的股权,资产预估值为285. 6亿元,其中包括安吉汽车物流有限公司100%股权、上汽工业销售有限公司100%股 权、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34.19%股权,以及华域汽车60.1%股权等。 据记者了解,本次重组后,上汽集团所有与汽车相关的经营性资产都已经进入 上海汽车,因此,这次重组被看作上汽集团整体上市的最后一步。作为上海国企改 革的样板,上汽集团本次285亿元资产的证券化,也为今年上海国资改革画上浓重 一笔。"本次重组,对上海汽车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进一步完善公司现有 的制造业产业链格局,为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务提供一体化配套业务,在前端采购 、后端销售、物流等方面延伸公司的产业链体系,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上海汽 车董事会秘书王剑璋昨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华域汽车成为上海汽车子公司,是此次重组的看点之一。今后,上海汽车作为 上汽集团整车业务的资本平台,下属将拥有华域汽车和上柴股份两家零部件上市公 司,前者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业务,后者则主要从事柴油机生产。上海汽车有关人 士表示,华域汽车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有望实现整车业务与零部件业务的双赢 。通过本次重组,上海汽车将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整车与零部件协同效应 的显现:一方面,上海汽车将实现整车与零部件的开发同步化,提高零部件业务对 整车生产的响应速度,有利于提高公司自主品牌研发的速度和效率;另一方面,借 助上海汽车整车平台,通过同步开发,也有利于华域汽车开发水平的快速提升,为 其做大规模创造条件。 通过本次重组,上海汽车还将加快构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国家"十二五"规 划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 汽车技术。上汽方面透露,本次拟注入资产中,新源动力主要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 电池及相关零部件的研制和生产,系"863"计划项目扶持的重点企事业单位之一; 华域汽车也包含驱动电机、电动转向机、电子空调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上 述资产的注入给上海汽车带来了新能源关键技术,有助于上海汽车构筑完整的新能 源汽车产业链,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 【出处】新闻晨报【作者】华笑丛 【2011-04-01】 华域汽车(600741)今年目标营收增长12.3% 华域汽车(600741)年报显示,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440.6亿元,同比增 长78.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13亿元,同比增长64.19%;每股收益0 .973元。公司拟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2.2元(含税)。 零部件业务创新高 华域汽车目前直接投资汽车零部件企业24家,拥有国内最为完善的独立供应汽 车零部件体系,主要业务覆盖汽车内外饰、金属成形及模具、功能件、电子电器、 热加工和新能源等,客户涵盖国内主要乘用车厂商。 报告期内,国内乘用车市场大幅增长,公司所属企业克服产能瓶颈,零部件配 套业务创新高,产品整体销售情况良好。其中,仪表板销售270万套,同比增长46% ;保险杠销售157万套,同比增长48%;座椅总成销售350万套,同比增长32%;空调 压缩机销售464万台,同比增长43%;电动摇窗机445万门,同比增长39%。 公司传动轴销售862万根,同比增长42%;制动钳、真空助力泵分别销售488万 件和240万件,同比增长36%和26%;悬架弹簧销售982万件,同比增长28%;车灯销 售3905万件,同比增长26%;转向机销售214万件,同比增长33%;起动机、发电机 分别销售309万件和407万件,同比增长35%和38%。利润表显示,公司去年的销售费 用和管理费用增长显著。公司销售费用为6.38亿元,同比增长96.46%,管理费用28 .5亿元,同比增长49.7%。 公司表示,销售费用比上年度增加3.13亿元,剔除合并范围变化影响实际增加 2.22亿元,比上年度增长68.45%,主要原因是业务增长带来的运输费用、售后服务 及三包费用增加。管理费用比上年度增加9.46亿元,剔除合并范围变化影响实际增 加6.43亿元,比上年度增长33.74%,主要原因是业务增长带来的工资等人员费用、 办公及运营费用、研究开发费及技术提成费增加。 未来增速有望超平均水平 2011年,公司力争实现合并营业收入495亿元,并在此基础上将营业成本相应 控制在420亿元以内。按照公司给定的目标,营业收入增幅为12.3%,不过分析师认 为,公司2011年的营业收入将保持20%的增速,超越行业平均水平。 安信证券分析师认为,相比于整车厂商,零部件生产企业盈利能力较为稳定, 2011年汽车行业增速下滑是大概率事件,公司盈利波动性相比整车企业更为可控。 公司下属的延锋伟士通和纳铁福传动轴2011-2013年的净利润平均增速可以达到22% 、29%,均快于15%左右的行业预期增速。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顾鑫 【2011-04-01】 华域汽车(600741)2010年净利增长64% 拟每10股派2.2元 华域汽车(600741)周四晚间发布年报,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25.13亿元, 同比增长64.19%,拟每10股派发现金2.2元(含税)。 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440.63亿元,同比增长78.62%;每股收益0.973元,同 比增长40.81%。 报告期,公司抓住国内乘用车市场高速增长的机遇,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优化 产品结构调整,持续深化降本增效,实现了整体经营业绩的全面提升。 公司计划2011年实现合并营业收入495亿元。 华域汽车2月14日起停牌,停牌前收报12.81元。 【出处】全景网【作者】曹胜杰 【2011-02-16】 吸收华域汽车(600741) 上汽集团启动二次整合 上海汽车整体上市即将实现,上海汽车资产将迎来新的整合。 2月11日,隶属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下称"上汽集团")的两家上市公 司上海汽车和华域汽车(600741.SH)双双公告自2月14日起停牌,分别称总公司与 其筹划重大事项,目前计划还在讨论之中,并于5个交易日后公布事项进展。 记者了解到,上海汽车将顺应上海国资整合要求,把上汽集团旗下尚未上市的 资产,全部纳入上海汽车和华域汽车,以此实现集团资产整体上市。而根据记者了 解到的信息,在完成了初步整合以后,上海汽车还将进行第二轮整合,集团下属上 市公司华域汽车原来由上汽集团持有的股份,也将纳入上海汽车,至此,上汽集团 将成为一个零资产的集团公司,上海汽车至此实现"去集团化",上海国资委将通过 持有上海汽车而持有原上汽集团所有资产。 华域汽车的前身是上汽集团独立供应汽车零部件业务。为了培育具有核心竞争 力的中性化零部件供应链体系,上汽集团借巴士股份重组契机,将独立供应零部件 业务注入巴士股份。2009年5月正式更名为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整合 至此,上海国资委将以直接控股上海汽车一家上市公司的形式,控股上汽集团 旗下所有资产,上汽集团也将成为一个空壳。 按照证监会的要求,上海汽车要求每五天为一个阶段,出一个公告,不过,由 于整合公司庞大复杂,而全部完成重组尚需两三个月之久。 上汽集团整体上市是应上海国资整体上市要求进行。今年年初,上海市国资委 就明确表示,上海国企改革在"十二五"期间的目标为"九成以上产业集团实现整体 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 在上海市国资委这一精神的指引下,上海医药(601607.SH)最早于去年率先 实现整体上市。今年以来,包括广电信息(600637.SH)、上海家化(600315.SH) 都已经在1月公布了重组方案。上汽集团此前也完成了主业资产上市。 记者了解到,大股东上汽集团目前正制定相关方案,以实现经营性资产的整体 上市。初步方案是:将零部件资产,包括上海幸福摩托、上海金合利铝轮毂、上海 圣德曼铸造、上海萨克斯动力总成、东华汽车及下属16家企业整合到华域汽车旗下 ,而上汽服务贸易板块,包括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有限公司、上海汽车资产经营公司 、安吉汽车物流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以及东华汽车下属的南京南汽物流有限公司 等5家企业整合到上海汽车旗下。 而由于上海国资委将直接控股这些资产,在完成了上述资产整合后,还将进行 二次整合,即将华域汽车由中方控股股东即上汽集团持有的60%股份,再整合到上 海汽车旗下,至此,上海国资委将以直接控股上海汽车一家上市公司的形式,控股 上汽集团旗下所有资产。而随着所有资产被上海汽车控股,上汽集团也将成为一个 空壳。 增厚资产 上汽集团目前尚未上市的资产中,大部分为亏损资产。不过,华域汽车中方股 份全盘进入上海汽车,将使上海汽车资产增厚。 在上汽集团目前尚未上市的资产中,大部分为亏损资产。不过,对于这次整合 ,招商证券资深分析师汪刘胜认为,"上汽服务贸易板块增长迅速,这些资产进入 上海汽车,对上海汽车而言是个利好,"同时他认为,一旦华域汽车中方股份全盘 进入上海汽车,将使上海汽车资产增厚。 据报道,2010年,上汽汽车服务产业,全年完成销售收入380亿元,同比"十五 "期末增长了约2.2倍,在国内汽车服务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成为上汽集团实施" 调结构,转方式"战略的重要成果。 汪刘胜分析:"汽车服务业是汽车工业中的一个朝阳产业。" "十一五"期间,上汽已提出了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的战略目标,并制定实施了 服务产业发展规划。"十二五"开局之年,上汽服务贸易已提出了力争实现营业收入 达到400亿元的目标。 此外,已成功扭亏为盈的东华公司,也是此次新注入资产的亮点。去年,东华 公司已成功赢利6000万元,而在去年年底"上南合作三周年"纪念仪式上,上汽集团 董事长胡茂元表示,将在南京依托东华汽车建立零部件基地。 不过,记者了解到,上汽集团旗下的非经营业务,如上海汽车报、上海汽车工 业(集团)总公司培训中心、上海内燃机研究所是否注入到上海汽车,目前尚无定 论。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俞凌琳 【2011-02-15】 华域汽车(600741)对上汽集团重组"不感冒" 目前,上汽集团尚未实现证券化的资产总额达375亿元,在完成资产注入的种 种腾挪后,上海汽车与华域汽车的盈利状况及股价会迎来怎样的改观? 此次上汽集团拟注入上海汽车的汽车服务贸易业务、系集团未上市资产中的核 心资产,涵盖了汽车物流、汽车销售、国际贸易、汽车服务、汽车金融、汽车文化 等多个领域,且目前上汽服务产业已与11家国际领先服务厂商合资合作,先后组建 73家汽车服务企业。此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曾表示,包括汽车物 流在内的整个物流领域,将是物联网关注的重要内容,其中物流和汽车供应链尤其 应该是智能化的。 西南证券的分析师刘峰告诉记者,由于拟注入上海汽车的资产与物联网概念息 息相关,因而上海汽车复牌后,股价可能迎来较好的表现。 相对于上海汽车复牌后的良好预期,华域汽车的股价似乎对此次资产注入并不 感冒。 宏源证券的分析师告诉记者,由于汽车零部件业务普遍毛利率较低,且此次注 入华域汽车的零部件资产,大部分是2008年华域汽车借壳上市时,由于亏损或尚待 成长而被划出上市范围的。比如华域汽车此前收购的上海圣德曼铸造有限公司,由 于行业本身的限制,可以获得的订单数量非常有限,在几年的时间内可能都不会有 利润的大幅增长。因而虽然近年来华域汽车的盈利能力有所增强,但此次资产的注 入不会对公司盈利性带来太大的改观,公司股价可能受到的影响也甚微。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郑洋 【2010-12-28】 华域汽车(600741)践行一个平台大战略 华域汽车已经对延锋伟世通取得了实际控制权,目前正在收购1%制定系统的股 权,收购完成后,华域汽车将对净利润贡献50%以上的两家最重要企业具有控制权 ,从该意义上讲,华域汽车已经不是一家投资型公司。 延锋伟世通是"一个平台"战略的成功案例。延锋伟世通从成立之初,就不断探 索和拓展新的合作模式,最终确定"一个平台"的发展战略。延锋伟世通在过去10年 时间平均复合增长率32.1%,公司持续稳定的高增长证明了"一个平台"战略的成功 。目前延锋伟世通收入是采埃孚转向机、制动系统的10倍,延锋伟世通的成功案例 将为华域汽车在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推行"一个平台"发展战略起到非常正面的示范 作用。 当前,在华域汽车的整个版图上,新能源业务、汽车电子等关键核心零部件领 域尚有诸多空白。华域与国际零部件制造企业有多年合作经验,技术积累最为深厚 ,通过资本运作及自主研发等多途径进入汽车电子领域只是时间问题。 预计公司2010-2013年EPS分别为1.01、1.23、1.51、1.85元,维持买入-B投资 评级,目标价上调至18.45元。 【出处】中国资本证券网【作者】 【2010-12-23】 华域汽车(600741)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 华域汽车(600741)今日公告,公司控股100%的子公司上海联谊汽车拖拉机工 贸有限公司和日本霓佳斯株式会社及日本金属缸垫株式会社,决定共同为上海兴盛 密封垫有限公司提供800万元的资金支持,并按股比分别组织贷款。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0-12-14】 华域汽车(600741)抢跑新能源汽车电机市场 华域汽车日前与贵州航天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资协议,双方拟以现金出资 成立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7000万元,分别持股60%和40%。 华域汽车总经理张海涛告诉记者,"项目总投资达1.1亿元,生产基地设在江苏 昆山。未来生产的产品将包括混合动力及电动车使用的驱动电机、汽车用其他驱动 和执行电机;以及电机的控制系统和相应的电机及控制总成等。"2015年将形成9万 台新能源电机的产能。 贵州航天的研发人员表示,项目组早已入驻上海,数月来一直从事新能源汽车 电机的开发工作。目前已经进入交样阶段。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吴琼 【2010-12-13】 华域汽车(600741)与贵州航天 携手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 12月10日,华域汽车(600741)与贵州航天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就双方合资成 立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签署了股东协议,标志着华域汽车在与贵州航天共同 发展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业务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上汽集团董事 长胡茂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副总经理曹建国出席了签约仪式。 本次投资设立的华域电动注册资本为7000万元,项目总投资1.11亿元,其中华 域汽车占60%的股权,贵州航天占40%的股权,投资双方按股比以现金方式出资,合 资年限为30年。 业务范围为研发、制造、装配、销售汽车和工程车辆及机械用的各类电机,包 括但不限于混合动力及电动车使用的驱动电机、汽车用其他驱动和执行电机;上述 电机的控制系统和相应的电机及控制总成等;对销售产品进行售后维修服务。 华域汽车表示,投资设立华域电动符合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和公司新能源汽车 零部件产业链建设需要,有助于公司加快形成自主掌控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 研发和制造能力,对公司未来拓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苏扬 【2010-12-11】 华域汽车(600741)购3家零部件公司 华域汽车拟现金收购上海汽车集团持有的上海圣德曼100%股权、萨克斯动力总 成50%股权、幸福公司100%股权,收购价分别为不高于3877.69万元、12267.17万元 、3009.70万元。三公司均为零部件企业,2009年、2010年前三季度合计净利润分 别为4164万元和8067.77万元。 上汽集团为华域汽车控股股东,华域汽车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目前旗下共 有23家汽车零部件企业。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04-15】 华域汽车(600741)首季净利润预增150% 华域汽车今日公告披露,预计公司201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较去年同期增长150%以上。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10年一季度国内乘用车市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明显 ,公司不断扩大产品销售,提高生产效率,使得经营业绩整体提升。(葛荣根)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葛荣根 【2010-04-07】 华域汽车(600741)09年盈利15亿 拟每10股派2.75元 华域汽车今日披露年报,公司2009年营业收入246.68亿元,同比增354.6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3085.31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691元。公司拟每10 股派送现金红利2.75元(含税)。 年报显示,博时主题行业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华夏盛世精癣华夏蓝筹等多只基 金对其进行增持,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三组合也首次现身公司前10大股东名单中。 公司表示,2010年力争全年实现合并营业收入320亿元,并在此基础上将营业 成本相应控制在280亿元。(吴芳兰)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01-28】 华域汽车(600741)1400万元抛售亏损物流资产 昨日(1月2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获悉,上海 巴士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士实业)将旗下子公司上海巴士物流 配送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巴士物流)以1400万元的价格,挂牌出售。业内人士称 ,出售原因有可能与巴士物流从2007年开始连年亏损有关。据转让公告显示,巴士 物流由上海巴士舒乐出租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舒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 市东出租车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在1999年成立,注册资金为840万元,三方分别占总 股数的50%、35%、15%。这一次也是三方共同转让全部的股权。 此时转让巴士物流全部的股权,或许从巴士物流近几年的财务数据上可以略知 一二。据公司报表显示,2007年~2009年,三个年度的报表都不太好看,净利润都 是负数。2007年巴士物流净亏损98.417928万元,2008年净亏损达169.606646万元 ,2009年净利润依然为负数,为-103.41980万元。 不仅业绩亏损,在业内人士的眼中,物流行业的利润率也不尽如人意。中国快 递网分析师徐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小包裹大市场, 包裹越大利润越少、包裹越小利润越大。" 实际上物流的利润率比快递都要低不少,物流的利润率一般在5%左右,而快递 的利润率同城投递一般在10%以上,异地投递一般能达到15%左右。 徐勇随后分析道:"像国有的物流公司如果效益不好的话,可能跟其公司体制 也有不少关系。" 虽然DDS倒下了,物流业也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在经历前期"涨价门"后,申通 快递市场总监夏祖彬表示2010年的快递业将会回暖。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作者】 【2009-07-13】 华域汽车(600741)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00%以上 华域汽车(600741)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00%以上。2008年上半年公司净 利润为52288147.09元。业绩增长主要原因是通过资产重组,公司主营业务已由公 交客运等整体转型为独立供应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及销售。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09-06-03】 巴士股份(600741)设立传动系统新公司 本报讯 上汽旗下的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巴士股份(600741)正着力推进零部件 公司的建设。巴士股份今日公告,公司将与吉凯恩传动系统国际有限公司共同投资 设立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销售有限公司(暂定名),总投资和注册资本均为1000万元 ,其中公司以现金出资510万元,拥有新公司51%的股份。新公司合资年限为30年。 此外,公司2009年度将在累计不超过13.8亿元(含13.8亿元)的限额内,为下属 企业提供委托贷款。(孙 华)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9-06-01】 巴士股份(600741)股票简称将变更 巴士股份今日披露了更名公告,根据公告,巴士股份6月5日起更名为"华域汽 车",公司股票代码不变。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4-21】 巴士股份(600741)变身"华域汽车" 巴士股份(600741)21日公告称,经20日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将正式 更名为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域汽车”)。 重组完成后,巴士股份实现由公交业务为主向独立供应汽车零部件业务的整体 转型,总股本从原来的14.7亿股增至25.8亿股,成为目前A股市场流通市值最大的 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 华域汽车直属的23家独立供应汽车零部件企业覆盖汽车内外饰件、功能性总成 件和热加工等三大业务板块,其中延锋伟世通、纳铁福、三电贝洱、小糸车灯等企 业处于国内各细分市场的龙头地位。在华域汽车召开的新一届董事会上,胡茂元、 沈建华分别当选华域汽车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张海涛任公司总经理。(金士星)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 【2009-04-21】 重组收官 巴士股份(600741)更名"华域汽车" 昨日上午,刚刚离开上海国际车展的发布会现场,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董事 长胡茂元即和总裁沈建华赶往上海巴士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741.SH,下 称“巴士股份”)的股东大会现常 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巴士股份正式更名为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华域汽车”),其股票简称也将更名为“华域汽车”。随着定向增发、股权划转 、董监事会换届、公司更名等一系列工作的相继完成,本次巴士股份资产重组画上 句号。 “巴士股份”变身“华域汽车”,实现由公交业务为主,向独立供应汽车零部件 业务的整体转型,总股本从原来的14.7亿股增至25.8亿股,一跃成为国内门类齐全、 规模领先、具备行业竞争优势的A股市场流通市值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 上海汽车一位有关人士向CBN记者透露,在股东大会后,华域汽车随即召开新一 届董事会会议,胡茂元、沈建华分别当选华域汽车董事长和副董事长,张海涛出任公 司总经理。 【出处】第一财经日报【作者】 【2009-03-30】 巴士股份(600741)更名为华域汽车 巴士股份名称由上海巴士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华域汽车系统股份 有限公司,中文简称:华域汽车。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3-25】 巴士股份(600741)控股股东承诺两年内不减持 随着下周二控股股东上海九事公司所持股份的解禁,巴士股份将实现所有股份 全流通。 巴士股份今日公告披露,由于上海久事公司已将所持巴士股份有限售条件流通 股33811.6196万股无偿划转给了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为此上海久事公司 与上汽集团分别出具了在一定期限内不减持股份的承诺函。 上海久事公司承诺函称,在所持巴士股份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于2009年3月31日限 售期满至股权划转过户完毕期间不上市交易或转让。上汽集团承诺函称,自上述限 售股份登记至上汽集团账户之日起24个月内不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该等限售股份。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3-12】 借道巴士股份(600741) 上汽集团整合零配件 继上海汽车(600104)成功收购上柴股份(600841)完成核心配件业务的剥离上 市之后,上汽集团又成功借道巴士股份(600741)整合了旗下23家零部件企业,此 举意味着上汽集团做大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决心不小,上汽集团历时5年的下属企业 改制重组工作也因此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2004年开始,上汽集团就着手实施对下属企业改制重组工作。2006年12月,上 海汽车实施了重大资产重组,通过资产注入,将上海汽车打造成一家以整车为主业 的上市公司。同时,将部分独立供应零部件业务企业剥离出上海汽车。控股巴士股 份之前,上汽集团已经建立起汽车整车及其紧密相关零部件业务、独立供应汽车零 部件业务、服务贸易及其他业务等三大业务板块。 长城证券分析师吕磊表示,此次上汽以购买股份的形式将零配件业务注入巴士 股份,对双方而言是双赢之举。双方均可通过打造面向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体系 的大型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而获益,上汽的零配件企业脱离独立供应商的角色,将 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次重组完成后,巴士股份将成为业内最大的汽车零配件上 市公司。 从国际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汽车零部件和整车已呈现分业发展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引发汽车工业价值链的重新分工和全球资源的重新配置,全球生产、全 球采购的浪潮使汽车工业主动改变了原有垂直一体化分工协作模式,许多世界级汽 车零部件企业已经或正从整车集团中独立出来,形成零部件跨国集团,实现零部件 业务的中性化发展,与整车企业建立对等合作、发展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 据了解,目前,我国汽车整车美、欧、日、韩多体系共存,汽车整车成本中零 部件成本占60%以上,零部件企业需要面向多个整车厂商进行配套。此次注入巴士 股份的零部件资产主要产品面向国内和国际整车制造商市场和售后市常资料显示, 本次注入巴士股份的资产剔除了亏损企业,同时有多家的零配件企业均为细分市场 里的龙头企业,分析师表示,这些都将为其奠定国内零配件企业的地位助力。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9-03-11】 巴士股份(600741)定向增发获准 巴士股份今日披露,公司昨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相关批复,核准公司本次重大资产 重组及向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发行111064万股人民币普通股购买相关资产 。核准豁免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因国有资产行政划转而持有公司44181万 股人民币普通股份,因以资产认购本次发行股份而增持的公司111064万股人民币普 通股,导致合计持有公司155245万股人民币普通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60.10%而应履 行的要约收购义务。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3-10】 巴士股份(600741)重大资产重组获中国证监会核准 巴士股份(600741.SH)周二晚间公布,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及向上汽集团发行股 份购买资产事宜,已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 根据重组方案安排,上海市国资委拟将久事公司、交投集团和申能集团所持有 巴士股份的股权(占总股本30.003%)无偿划转给上汽集团。 同时,巴士股份拟将除民生银行及兴业证券股权以外的所有资产和负债出售给 久事公司,并向上汽集团发行股份11.11亿股,购买其拥有的23家独立供应汽车零 部件业务相关的资产及负债。 经上述重组后,上汽集团将合计持有巴士股份的股权15.52亿股,占公司总股 本的60.10%。证监会已豁免其应履行的要约收购义务。 巴士股份周二收市报6.17元,上涨7.12%;上海汽车周二收市报9.16元,上涨0 .22% 【出处】【作者】 【2009-01-05】 巴士股份(600741)重大资产出售申请获有条件通过 巴士股份(600741)公告,2008年12月31日,经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委员会审核,公司重大资产出售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的申请获有条件通 过。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