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600763 通策医疗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11-09】 通策医疗(600763)与昆妇幼医院合建医疗中心 通策医疗(600763)公告,公司与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于2011年11月5日签署合 作协议,共同出资设立昆明市妇幼保健医院生殖中心有限公司,新公司注册资本为 1000万元,由通策医疗全部以现金出资,昆妇幼以场地、技术及管理经验出资,股 权结构为昆妇幼占股本的32%,通策医疗占股本的68%。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1-03-10】 通策医疗(600763)整合旗下资产 通策医疗今日公告,公司近日受让浙江通泰投资有限公司旗下的医疗投资公司 ,同时向通泰公司转让杭州口腔医院全部股权。 公告称,通策医疗拟与通泰公司签署两份《股权转让协议》,一是拟受让通泰 公司持有的杭州通盛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转让价款为人民币800万 元。据介绍,通盛公司是由通策医疗于2009年5月19日注册成立,为通泰投资的全 资子公司,主要从事医疗行业的投资管理。 公司表示,本次受让股权主要是为了将通盛公司打造成公司旗下筹备发起的各 基金的管理公司总部,充分发挥其以医疗投资管理为主的专业管理技能,作为发起 筹备成立基金的管理公司收取固定管理费及获取超额业绩奖励,为公司降低管理成 本、增厚公司业绩。 在拟签订的另一份协议中,通策医疗拟将公司持有的杭州口腔医院有限公司10 0%的股权转让予通泰公司,转让价款为1.01亿元。杭州口腔医院是通策医疗的全资 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诊疗科目和百货批发零售等。此次股权转让旨在调整和整合 对外投资结构,进一步提高口腔医疗专业化管理能力。 公司还披露,拟在香港成立全资子公司作为公司在香港设立的办事处,投资总 额不超过200万美元,根据后续实际投资需求分批投资,专门负责在香港地区的医 疗国际市场信息收集及与东南亚国家为主的国际医疗市场的相关合作。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施浩 【2011-01-10】 通策医疗(600763)净利预增100%以上 通策医疗(600763)2010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显示,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 计公司2010年度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00%以上。业绩增长主要原因包括,受益于 口腔护理理念的普及和高附加值业务的进一步推广,公司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实现 较快增长。此外,国家税收政策对于医疗行业的支持对公司业绩亦有部分影响。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郑昱 【2010-11-11】 通策医疗(600763)子公司投资昆明口腔医院 11月10日,通策医疗(600763)决定同意子公司浙江通泰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参股 昆明市口腔医院,通泰投资将投资2538.9万元,占口腔医院增资扩股后总股本的58 .59%。 根据通泰投资与昆明市政府授权的昆明市国资委下属的昆明市医疗投资有限公 司作为口腔医院资产的出资人签署的《昆口改制暨增资扩股协议》,在口腔医院改 制的基础上,从口腔医院净资产中获取提留资金用以支付改制成本,现有人员身份 和参保政策不变,通泰投资和昆明医投共同注册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制医院,原口腔 医院事业单位法人资格注销,可自行选择营利性或非营利性经营性质,成为独立法 人,保留口腔医院名称,建立医院法人治理机构。 通策医疗公告显示,昆明医投出资总额以口腔医院经法定评估的净资产价值24 39.34万元提留改制成本644.8万元后全部作价出资,合计1794.54万元,占新公司 股权的41.41%;通泰投资将参照上述价格,出资约2538.9万元认购口腔医院此次发 行的占增资扩股后58.59%的股份。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建业 【2010-11-11】 搭乘公立医院改革快车 通策医疗(600763)昆明"圈地" 公立医院改革正在成为医药行业整合的一个突破口,而敏感的企业将率先抓住 机会,通策医疗就是其中之一。通策医疗今天宣布,通过增资改制后的昆明市口腔 医院,公司顺势成为昆明市口腔医院的控股股东。 通策医疗称,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通泰投资有限公司投资 参股昆明市口腔医院的议案》。公司称,为积极拓展医疗市场,公司积极参与国家 公立医院改革,旗下全资子公司浙江通泰投资有限公司全程参与由昆明市政府主导 的昆明市口腔医院改制进程,积极认购昆明市口腔医院改制后发行的新股,并于20 10年11月9日与昆明市国资委下属的昆明市医疗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昆明市口腔医 院改制暨增资扩股协议》,通泰投资投资额为2539万元,占标的公司总股本的58.5 9%。昆明医投以净资产出资合计1794.54万元,占新公司股权的41.41%。 通过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做大,这种方式或许还有许多机会。2010年2月,我国 曾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鼓 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完善政策体系,为非公立医疗卫生机 构经营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引导、鼓励和支持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促进不 同所有制医疗卫生机构的相互合作和有序竞争,满足群众不同层次医疗服务需求。 通策医疗是国内第一家专注于医疗服务行业投资管理的口腔专科医院。目前公 司主营收入来自于杭州医院,占主营收入和利润均80%左右,这部分医院多通过自 建方式设立;外地医院则多是采用并购的方式进入公司。公司已经为并购做好准备 。2009年7月设立全资子公司通泰投资,代为履行出资人的职权,主要投资管理外 地医院股权,至今已经持有宁波、衢州、黄石、北京、沧州、杭州通盛医疗投资管 理有限公司(实际负责上海区域)等六家医院的股权。 据相关券商的报告,对于公立医院,通策医疗目前在16个试点城市的项目都有 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将为公司带来大量的收购机会,在做好口腔医疗主业的同时, 公司还将寻求收购其他专科领域和综合性医院的机会。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阮晓琴 【2010-06-24】 或为并购铺路 通策医疗(600763)"打包"外地医院 通策医疗"打包"外地医院 通策医疗进行了自设立以来的最大一次管理模式的调整--将外地医院打包,划 至旗下一家投资公司。这一调整,或为公司未来在外地能够进行更多的并购,以在 资本市场赢得更多空间。 通策医疗今天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系列议案。包括拟将公司持有的杭 州通盛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盛公司")100%的股权转让予浙江通泰 投资有限公司,转让价款为100万元。 通泰公司是通策医疗的全资子公司,2009年7月设立。主要从事投资管理、技 术开发等。通策医疗人士告诉记者,今后,通泰公司相当于是出资人的身份,代通 策医疗履行出资人的职权。 此次,董事会将六家原来由公司直接管理的外地医院股权划给了通泰公司。具 体为:拟将公司持有的宁波口腔医院100%的股权转让予通泰公司,转让价款为1269 万元;拟将衢州口腔医院100%的股权转让予通泰公司,转让价格为0元;拟将黄石 口腔医院100%的股权转让予通泰公司,转让价款为400万元;拟将北京通策口腔100 %的股权转让予通泰公司,转让价款为410万元;拟将沧州口腔医院70%的股权转让 予通泰公司,转让价款为805万元。将杭州通盛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实际负责 上海区域)100%的股权转让予通泰公司,转让价款为100万元。 本次股权转让未导致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 通策医疗主营业务口腔服务。通策医疗人士告诉记者,通策医疗的医院分为杭 州医院和外地医院两种。目前公司主营收入来自于杭州医院,占主营收入和利润均 80%左右,这部分医院多通过自建方式设立;外地医院则多是采用并购的方式进入 公司。将外地医院股权划给通泰公司,通泰公司作为专门的持股公司,有助于理顺 管理模式,有助于并购。 中信建投分析师罗樨认为,收购和新建口腔医院或门诊都是可行的扩张方式。 但实践证明,收购原有的公立口腔医院的模式较新建模式强。医改方案中提到要降 低公立医院的比例,给公司带来大量可收购的资源,公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 遇。 通策医疗在2009年年年报中认为,国家允许口腔医疗保健机构引入多元化经营 主体的政策先后出台,口腔医疗保健机构从单一的公有制向多元化转变,未来口腔 医疗保健机构应该是以国有、民营等多种结构的经营主体并存。未来,在做好以往 投资的后续工作的同时,紧盯政府的医疗改革进程,争取在公立医院的改革中寻求 投资机会。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阮晓琴 【2009-09-07】 法人股权个人化运作 通策医疗(600763)二股东一年套现8千万 最近,发生在通策医疗(600763)公司的事情真不少。先是公司董事长兼实际 控制人吕建明因涉嫌商业贿赂被调查。虽然通策医疗已澄清董事长行为不会影响上 市公司的发展,但毕竟是董事长出事了,通策医疗立刻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公司。 最近,二股东鲍正梁又开始减持通策医疗的股票。鲍正梁在持有通策医疗股票 一年多时间中,已累计减持1006.9971万股股票,目前持股比例已减至10%左右, 比2008年初持股比例减少了6.4个百分点。 鲍正梁减持始末 2009年9月4日,通策医疗公告称,2009年7月28日,二股东鲍正梁通过上海证 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出售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100万股,2009年9月1日,鲍正 梁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出售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70万股。合计减持170万股股票 。 截至本次股份减持前,鲍正梁作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共计持有本公司股份178820 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1539%,其中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为16182000股、无限 售条件的流通股170万股。本次减持后,鲍正梁尚持有本公司限售流通股共计16182 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0936%。 截至今年9月1日,鲍正梁已抛售完其持有的通策医疗所有无限售条件股份。而 这距离鲍正梁首次增持通策医疗股票才一年零四个月而已。资料显示,自鲍正梁取 得通策医疗股权后,其减持行为便几乎没有停息过。 2008年5月22日,刚刚完成股权过户取得通策医疗股权的鲍正梁,便减持了其 当时所持有的所有无限售股票2053971股。其中3971股股票通过二级市场直接抛售 ,其余205万股通过大宗交易系统转让给杭州博垣文化艺术策划有限公司。截至当 时,鲍正梁持有的限售股为24198000股。 2008年11月27日,通策医疗900.9万股限售股流通上市,其中包括鲍正梁持有 的801.6万股股票。之后,从2009年4月30日至7月24日,鲍正梁通过4次挂牌交易和 1次大宗交易,共减持631.6万股。 加上文中开头的两次减持,鲍正梁持有的通策医疗无限售股份已经全部抛售殆 荆 另外,8月20日,通策医疗发布09年中报,其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340.9万元 ,同比增44.2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39万元,同比增134.92%。不 过,年度累计亏损仍未弥补,未分配利润仍显示为负值。 法人持股转为“个人化” 自然人鲍正梁获得通策医疗股权的过程也颇为曲折。 2007年底,杭州广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广赛投资)以每股0.988元的价 格受让母公司广赛电力持有的通策医疗3221.4万股股票。2008年2月20日,广赛电 力将其持有的广赛投资100%股权转让给鲍正梁。 而转让前,作为第二大股东,广赛投资也一直在减持通策医疗股份。截至2008 年1月31日,广赛投资累计减持通策医疗187万股股票。广赛投资100%股权转让给 鲍正梁之后,广赛投资持有的通策医疗限售股24198000股,无限售股份为6143571 股。 2008年4月2日,通策医疗公告表示,广赛投资已更名为杭州泰瑞投资管理有限 公司(简称泰瑞投资),而鲍正梁拥有泰瑞投资100%股权。 2008年5月12日,泰瑞投资以每股4元的价格,将其名下24198000股限售股以及 2053971股无限售股(合计占通策医疗总股本的16.3747%)协议转让至鲍正梁名下 ,后者持有泰瑞投资100%股权。泰瑞投资名下尚有300万股通策医疗股权。 此次股份转让,每股转让价格仅为4元,而当日通策医疗股票的收盘价为8.51 元。鲍正梁从其持股100%股权的公司名下,将通策医疗大部分股权转给自己。这 看起来有些不恰当,但是事实如此:鲍正梁将股权“贱卖”给自己。 不过,通过此番股权转让,鲍正梁将原本法人名下的股权,合法地实现了个人 身份持有,只是个人持股成本仅相当于市值的一半而已。其大约持有通策医疗16.3 7%的股权,成为通策医疗第二大股东。而此后,鲍正梁的股票减持行为表现为完 全的个人套现。 粗略计算,其抛售通策医疗股权价格大约在8元-9元之间,而以其抛售总额计 算,其一年多时间的套现额约为8560万元,减去持股成本,其个人获利预计超过45 00万元。 早在2008年5月,鲍正梁以“对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看好,希望通过直接持有 上市公司股份实现个人财富增值的最大化”的目的实现了其个人对通策医疗股权的 持有。事实证明,其确实通过此番投资获得了财富巨大增值。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09-09-04】 通策医疗(600763)遭二股东减持170万股 本报讯 通策医疗(600763)股东鲍正梁于2009年7月28日通过上交所大宗交易 系统出售其所持有公司股份10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0.62%;于2009年9月1日通 过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出售其所持有公司股份7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0.44%。( 孙 华)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9-09-01】 通策医疗(600763)董事长吕建明被刑事拘留 通策医疗今日证实了公司董事长及实际控制人吕建明被刑拘一事。公司称,经 向第一大股东杭州宝群实业集团去函询问,公司董事长、实际控制人、通策集团董 事局主席吕建明,因个人问题已被浙江省检察院刑事拘留接受调查。 此前有媒体报道,由于杭州市副市长许迈永被双规,数位浙江知名房地产企业 主涉案被要求协助调查,其中包括通策集团董事局主席吕建明。通策集团持有上市 公司第一大股东100%股权,该集团于1995年从房地产开发起家,目前主要业务包括 了地产、医疗、商业、经纪四个部分。 通策医疗称,已有许多投资者、媒体来电询问公司董事长的相关事宜。公司表 示,上市公司目前经营业务中并无房地产业务,其他各项业务经营正常。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9-01】 通策医疗(600763)董事长被刑拘接受调查 通策医疗今日确认,公司董事长、实际控制人,浙江通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 事局主席吕建明因个人问题已被省检察院刑拘接受调查。通策医疗同时表示, 公 司目前经营业务中并无房地产业务,其他各项业务经营正常。据悉, 近日来已经 有多家媒体对通策医疗董事长被刑拘的事作出报道。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李坤 【2009-07-28】 通策医疗(600763)遭股东减持 通策医疗披露,通策医疗第二大股东鲍正梁前后6次通过上交所挂牌交易系统 减持公司股份,总计卖出8369971股,占总股本5.22%。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7-16】 通策医疗(600763)预计中期净利同比增长100%-150% 通策医疗(600763)周四晚间公告称,预计公司上半年净利润比2008年同期增 长100%-150%。公司去年同期实现净利润484.9万元,每股收益0.0302元。 通策医疗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年度业务发展规划和经营目标,加强业务 的拓展和管理力度,公司控股的各下属口腔医院主营业务保持了良好的增长趋势 【出处】【作者】 【2009-05-22】 通策医疗(600763)二股东售出480万股 占总股本近3% 全景网5月21日讯 通策医疗(600763)周四晚间公告称,公司第二大股东鲍正梁 减持公司股份480万股,占总股本的2.994%。 公告显示,鲍正梁于2009年4月30日至5月4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系统出售其 所持有公司股份16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0.9980%;5月20日,通过大宗交易系 统出售其所持有公司股份32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9960%。 此次减持后,鲍正梁尚持有公司股份共计1939.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099 6%。 通策医疗周四收市报9.55元,上涨2.58%。(全景网/陈丹蓉) 【出处】全景网【作者】 【2008-05-28】 通策医疗(600763)股权超低价转让 或为转移资产 通策医疗(600763)原第二大股东杭州广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赛电力") 近期连续进行的超低价转让股权行为,或将随着广赛电力资不抵债进入法院重整程 序而显现意图---转移资产。 一则破产公告 昨天,早报记者从中国法院网查询到,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5月22日公告了 一则破产文书,称该院于今年5月20日受理债权人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申请对债 务人广赛电力进行重整一案,并裁定对广赛电力进行重整,同时指定广赛电力重整 清算小组为管理人。债权人应自5月22日起45天内向管理人申报债权,书面说明债 权的数额和有无财产担保等情况,并提交有关证据。债权人未依照规定申报债权的 ,在重整计划执行期间不得行使权利。10月27日14时30分,将在该院召开广赛电力 第一次债权人会议。 根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 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 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规定清理债务。企业法人有前款 规定情形,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规定进行重整。 广赛电力最高时持有通策医疗22.08%股权,曾是后者第二大股东,它此前进行 的超低价转让股权行为,显然能使优质资产避免陷入重整债务纠纷。至于其是否将 低价转让股票行为告知法院,目前尚无法知道。 反常的超低价转让 通策医疗2007年年报显示,2007年12月13日,广赛电力将其持有的通策医疗32 21.4万股,以0.988元/股的价格转让给全资子公司杭州广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 称"广赛投资")。 通策医疗由德隆系旗下ST中燕"还魂"而来。2004年4月14日,广赛电力受让上 海创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创索")持有的ST中燕法人股共3540万股,转让 价0.988元/股。即2007年12月13日广赛电力的股权转让实际上是原价买卖,而当日 ,通策医疗股价收报12.44元,涨9.99%。 通策医疗2007年年报显示,2008年2月20日,广赛电力将其持有的广赛投资100 %股权转让给自然人鲍正梁,转让价格为500万元。此举存在明显"资本大赠送"痕迹 。 另按通策医疗2007年年报信息推算,广赛投资所持通策医疗股份对应的账面净 资产高达逾3000万元。 谁要转移资产? 广赛电力曾持有的通策医疗股权权属至今仍是个谜,即究竟谁要"转移资产"仍 迷雾重重。 通策医疗2007年报披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信息:2007年12月6日,浙江证监局 发出《关于要求通策医疗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限期整改的通知》(下称《通知》),称 公司第一大股东宝群实业、第二大股东广赛电力构成关联关系,双方在《上市公司 收购报告书》中隐瞒这一关联关系。现责令公司实际控制人吕建明与公司在2007年 12月31日前完成整改。 浙江证监局虽认定宝群实业和广赛电力构成关联关系,但对广赛电力当时所持 通策医疗股权的真正权属问题至今未有定论。 工商资料显示,宝群实业注册资本1亿元,实际控制人为通策医疗股份公司董 事长吕建明。广赛电力的控制人叫张健,他同时是杭州民企南望信息产业集团有限 公司董事长。据知情人士透露,吕建明、张健是中学同学,同为绍兴新昌县人。 或受资金困局催化 早报记者调查发现,广赛电力在进入法院重整前超低价转让所持通策医疗股权 的行为,或受张健所控制企业的资金困局催化。 据某媒体4月中旬报道,交通银行杭州分行3月上旬率先向杭州中级法院申请资 产保全,查封了张健为董事长的南望集团所有资产,并限定资金"只进不出",随后 ,包括该行在内的15家商业银行以及众多民间高利贷轮番向南望集团贴身逼债。因 过度扩张资金链濒临断裂,这家国内响当当的安防业巨头正处破产边缘,其负债包 括4.9亿元银行贷款,及6.9亿元高利贷本利和表外债务。 南望集团成立于1997年,最初仅是注册资金500万元的小型企业。8年来,它已 迅速膨胀为一家注册资本2.4亿元的大型民营集团,生产的远程图像监控设备占据 全国电力系统的三分之一,位列浙江软件企业十强之一。 5月22日杭州中院同时在中国法院网公告的另一则破产文书显示,南望集团已 进入法院重整程序。 【出处】东方早报【作者】 【2008-05-20】 通策医疗(600763)第二大股东累计减持2.13% 本报讯 通策医疗(600763)第二大股东杭州泰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近半个月内 累计减持通策医疗约2.13%的股份。 公告显示,通策医疗5月5日至14日期间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累计出售所持公司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83.15万股;于2008年5月15日通过上交所大宗交易系统出售所持 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241.96万股给杭州博垣文化艺术策划有限公司。 泰瑞投资近半月内减持合计为325.11万股,共占通策医疗总股本的2.13%。减 持后,泰瑞投资仍持有通策医疗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份205.4万股及限售条件流通 股股份2419.8万股(约占总股本15.09%)。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8-05-14】 通策医疗(600763)二股东转让大宗股权 通策医疗今日披露,公司获悉公司股东杭州泰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鲍正梁于 2008年5月12日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在该协议中,杭州泰瑞投资管理有限公 司将其持有的公司2419.8万股有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份和205.3971万股无限售条件流 通股股份,按4元/股的价格转让给鲍正梁。 在上述股份转让手续完成后,鲍正梁将持有公司2419.8万股有限售条件流通股 和205.3971万股无限售股,合计占通策医疗股本总额的16.3747%,鲍正梁成为公司 第二大股东。杭州泰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持有公司300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 份。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应尤佳 【2008-02-01】 通策医疗(600763)遭遇二股东减持 通策医疗(600763)公告,公司接到第二大股东杭州广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通 知:截至2008年1月31日收盘,该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累计出售所持 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872429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17%),尚持有公司无限售条 件流通股股份6143571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3.83%)、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份24198000 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5.09%)。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08-01-10】 通策医疗(600763)遭股东减持 通策医疗(600763)公告,截至2008年1月8日收盘,第三大股东长沙市逸图物业 管理有限公司通过上证所累计出售所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7915738股(约占公司 总股本的4.94%)。 逸图物业尚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份100262股,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份99 3000股。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王锦 【2007-10-15】 通策医疗预计实现净利润1200万元左右 通策医疗(600763)发布了扭亏公告,预计实现净利润1200万元左右。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 【2007-09-28】 通策医疗(600763)设立衢州口腔医院获批 通策医疗(600763)披露,公司于近日接衢州市卫生局有关《并联许可抄告单 》(回执),同意公司设置衢州口腔医院有限公司。目前,通策医疗正在积极办理 该公司的工商登记手续等相关事项。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07-08-21】 通策医疗(600763)与韩企战略合作 通策医疗今日发布公告表示,公司于8月18日与韩国Ye Medical Investment H oldings Co., Ltd.(译为韩国Ye医疗集团)就在中国发展口腔医疗事业签订《战 略框架协议书》。该框架协议的主要内容为:双方将共同出资成立通策医疗管理有 限公司,引进具有国际医疗管理经验的投资者参与持有股份;根据中国医疗市场的 现状,针对细分市场打造通策医疗的管理品牌。协议中同时表示,双方的合作目标 是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体系,提高中国口腔医疗的整体服务质量,并在品牌管理、 牙科延伸产品等领域进行合作。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田露 【2007-06-19】 通策医疗(600763)拉开对外扩张大幕 通策医疗昨日公告称,公司6月14日以875万元的价格受让了宁波口腔医院有限 公司70%的股权,至此,在宁波口腔医院有限公司的股东中,通策医疗持股70%,成 为控股股东。这是通策医疗转型为口腔医疗服务企业后的第一次对外扩张。行业研 究员认为,随着国内口腔医疗服务的巨大需求被逐步激发,通策医疗有望与行业一 同成长。 去年下半年,通策医疗借股权分置改革契机进行了资产重组,将不良债权剥离 ,并从控股股东杭州宝群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处接收了优质资产———杭州口腔医院 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及现金2550万元。这意味着主营业务虚位多时的通策医疗的核 心业务变更为专业从事口腔医疗服务行业的经营和投资,公司也因此成为国内唯一 一家口腔医疗服务类上市公司。公司去年年报显示,由于注入优质资产,通策医疗 的盈利能力得以提升,财务状况和持续经营能力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在年报中,公司表示,2007年将借助我国口腔医疗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努力 通过资本运作和行业并购,积极进行规模扩张,使公司最终发展成为一个以临床医 疗为主,科研、教学以及相关产业为一体的具有相当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而此 次收购宁波口腔医院有限公司股权之举,正是通策医疗规模扩张战略的体现。由此 表明,公司对外扩张大幕正式拉启。 对于通策医疗的扩张模式,市场人士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招商证券行业研究员 周锐认为,通策医疗正在形成一种独特的双品牌扩张模式,即在通策医疗大品牌的 依托下,通过“新建+收购”发展具有区域性的品牌口腔医院为分院,成为有实力 的口腔医疗连锁企业。周锐指出,目前通策医疗的业务规模在国内口腔医疗连锁市 场已经居于前列。在国内口腔医疗服务严重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公司借助其独特的 扩张模式有望激发市场的潜在需求,实现主营业务的跨越式增长。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口腔医疗服务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原来市场中占主 流的大中型非盈利性医院的口腔科和政府办的口腔医院,它们虽然在医保范围内口 腔医疗服务中占据绝对优势,但受体制限制,市场化程度低,发展缓慢;第二种为 个体口腔诊所,目前这类诊所绝对数量较大,主要定位于中低端市场,未来将逐步 向连锁化、品牌化转变;第三种为品牌口腔连锁,通策医疗以及国内较为著名的佳 美口腔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市场人士认为,综合来看,目前品牌连锁口腔医疗诊所正在成为国内口腔医疗 服务的主流模式,而通策医疗“新建+收购”的扩张模式令其有望在同行中快速发 展。一方面公司通过收购当地具备相当品牌的口腔医院可以轻易获得大量的消费人 群,弥补民营医院难以获得医保定点的弱点;另一方面,收购的医院在当地具有较 好的口碑,公司可以省去花费巨资打造品牌的费用,而且一旦收购成功,公司的收 入和利润就能实现快速增长。 当然,市场人士同时指出,这种收购扩张方式也使得公司的发展速度相对难以 预测。毕竟做大口腔医疗连锁的关键在于扩张的速度,如果在扩张过程中出现问题 势必影响扩张进程。然而,从长远来看,由于我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才刚刚起步, 现有的口腔医疗企业在规模上都不够大,在地域上也基本没有重合,因此,随着国 内口腔医疗服务的巨大需求被逐步激发,通策医疗有望与行业一同成长。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