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1800 中国交建 更新日期:2025-04-18◇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基建设计、基建建设、疏浚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基建建设业务 |68143492.3|7559207.19| 11.09| 87.71| | | 1| | | | |疏浚业务 |5939590.58| 759486.20| 12.79| 7.64| |基建设计业务 |3626317.03| 727029.58| 20.05| 4.67| |其他 |2601157.91| 302600.73| 11.63| 3.35| |其他业务 | 500788.82| 144005.02| 28.76| 0.64| |其他业务-其他 | 173350.75| 21207.42| 12.23| 0.22| |资产出租 | 127196.99| 35858.85| 28.19| 0.16| |材料销售 | 86652.56| 40240.38| 46.44| 0.11| |咨询服务 | 69565.24| 45473.07| 65.37| 0.09| |副产品销售 | 44023.28| 1225.29| 2.78| 0.06| |抵销 |-3616920.7| -8115.80| 0.22| -4.66| | | 8| | | | ├────────────┼─────┼─────┼───┼──────┤ |中国(除港澳地区) |63668308.3|8125679.14| 12.76| 82.48| | | 5| | | | |其他国家和地区 |13526117.5|1358533.77| 10.04| 17.52| | | 2| | | |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基建建设业务 |31808930.3|3382717.67| 10.63| 88.48| | | 1| | | | |疏浚业务 |2688600.95| 305745.43| 11.37| 7.48| |基建设计业务 |1733881.07| 324126.61| 18.69| 4.82| |主营业务-其他业务 |1116078.81| 110765.19| 9.92| 3.10| |其他业务 | 205588.86| 45654.07| 22.21| 0.57| |其他业务-其他 | 80619.50| 11505.65| 14.27| 0.22| |材料销售 | 46409.46| 15437.73| 33.26| 0.13| |资产出租 | 39827.60| 8026.80| 20.15| 0.11| |咨询服务 | 23359.80| 10241.88| 43.84| 0.06| |副产品销售 | 15372.50| 442.00| 2.88| 0.04| |抵销 |-1808314.9| -3078.29| 0.17| -5.03| | | 4| | | | ├────────────┼─────┼─────┼───┼──────┤ |中国(除港澳台地区) |28782063.4|3554310.67| 12.35| 80.52| | | 9| | | | |其他国家和地区 |6962701.58| 611620.00| 8.78| 19.48|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基建建设业务 |66586599.6|7706799.45| 11.57| 87.19| | | 8| | | | |疏浚业务 |5344372.82| 700450.43| 13.11| 7.00| |基建设计业务 |4726071.53| 878266.47| 18.58| 6.19| |其他 |1927035.37| 145805.39| 7.57| 2.52| |其他业务 | 503095.85| 104165.24| 20.70| 0.66| |其他业务-其他 | 140932.12| 25119.99| 17.82| 0.18| |材料销售 | 120477.47| 24100.16| 20.00| 0.16| |资产出租 | 96200.21| 9420.23| 9.79| 0.13| |副产品销售 | 79559.27| 2483.82| 3.12| 0.10| |咨询服务 | 65926.78| 43041.04| 65.29| 0.09| |抵销 |-3219532.5| 17138.78| -0.53| -4.22| | | 9| | | | ├────────────┼─────┼─────┼───┼──────┤ |中国(除港澳地区) |64246402.9|8264953.38| 12.86| 84.68| | | 2| | | | |其他国家和地区 |11621239.7|1287672.38| 11.08| 15.32| | | 4| | | |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基建建设业务 |32704403.5|3271423.19| 10.00| 88.89| | | 7| | | | |疏浚业务 |2603399.44| 258818.86| 9.94| 7.08| |基建设计业务 |1850718.63| 306847.26| 16.58| 5.03| |主营业务-其他业务 | 983985.69| 53922.37| 5.48| 2.67| |其他业务 | 214810.62| 45899.83| 21.37| 0.58| |其他业务-其他 | 70987.68| 14732.39| 20.75| 0.19| |材料销售 | 49277.56| 15566.23| 31.59| 0.13| |资产出租 | 44641.48| 7913.80| 17.73| 0.12| |副产品销售 | 31692.45| 74.21| 0.23| 0.09| |咨询服务 | 18211.45| 7613.21| 41.80| 0.05| |抵销 |-1778492.2| -323.80| 0.02| -4.83| | | 1| | | | ├────────────┼─────┼─────┼───┼──────┤ |中国(除港澳台地区) |30943154.3|3403594.46| 11.00| 84.59| | | 9| | | | |其他国家和地区 |5635671.35| 532993.26| 9.46| 15.41|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主要业务 多个领域的各类项目中积累的丰富营运经验、专业知识及技能,为客户提供涵盖基 建项目各阶段的综合解决方案。 (二)经营模式 公司业务在运营过程中,主要包括搜集项目信息、资格预审、投标、执行项目,以 及在完工后向客户交付项目。本公司制订了一套全面的项目管理系统,涵盖整个合 同程序,包括编制标书、投标报价、工程组织策划、预算管理、合同管理、合同履 行、项目监控、合同变更及项目完工与交接。其中,公司的基建建设、基建设计、 疏浚业务均属于建筑行业,主要项目运作过程与上述描述基本一致。 公司在编制项目报价时,会对拟投标项目进行详细研究,包括在实地视察后进行投 标的技术条件、商业条件及规定等,公司也会邀请供货商及分包商就有关投标的各 项项目或活动报价,通过分析搜集上述信息,计算出工程量列表内的项目成本,然 后按照一定百分比加上拟获得的项目毛利,得出提供给客户的投标报价。 公司在项目中标、签订合同后,在项目开始前通常按照合同总金额的10%-30%收取 预付款,然后按照月或定期根据进度结算款项。客户付款一般须于1-3个月之内支 付结算款项。近年来,由于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客户支付进度有不 同程度滞后,项目周期及账期相应有所拉长。 在上述业务开展的同时,公司于2007年开始发展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以获得包 括合理设计、施工利润之外的投资利润。经过多年发展,公司根据市场环境、政策 形势、行业需求的变化,始终严把投资环节关键关口,不断推动“价值投资”理念 走深走实。具体情况请见“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章节。 二、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 (一)做强做专主责主业,锻造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 本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港口、公路与桥梁的设计与建设公司、世界最大的疏浚公司; 中国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公司、中国最大的高速公路投资运营商;拥有世界上最大 的工程船船队。本公司拥有34家主要全资、控股子公司,业务足迹遍及中国所有盛 市、自治区及港澳特区和世界139个国家和地区。 持续做大现汇工程,提高经营创现能力。高端商务活动高频效显,坚持做强做实三 级公司市场主体,打造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三级工程公司,强化重点企业专业化 发展。报告期,公司港航疏浚业务继续领跑行业,沿海市场占有率超六成。公路业 务逆势发力,守装公路王”地位。房建业务现汇同比增长36%,成为第一大专业板 块。 重大项目持续落地,践行国家战略。公司通过高端对接促进重大项目落地,太湖等 系列湖库清淤项目连续中标,“湖库生态清淤”品牌逐步彰显;小洋山北、唐山煤 炭储运基地、京杭运河湖西航道等沿海港口和内河高等级航道大标连中;芜湖泰山 路长江大桥、象山石浦港海底隧道、长乐机场城际铁路隧道等长大桥隧项目持续领 先;青浦老城厢改造、滨海城郊大仓、运城人民医院等三大工程及大单体公建项目 捷报频传;向阳水库水源工程、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引嫩入白扩建一期 等国家水网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持续做强投资项目,强化盈利能力。紧扣“控总量、优增量、提质量”要求,一是 强化投资预算刚性约束。全年项目投资境内新签合同额1,290亿元,同比减少34%, 投资规模得到有效控制,高质量遴选重点项目。二是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中短线、 轻资产项目比重增加,长周期项目占比下降,重点区域项目投资占比持续提升。推 动海上浮式风电、冷链、港口运营、智算中心等专项研究,通过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智利鲁凯威水电站项目、博茨瓦纳集中式光伏项目、丹东海洋牧场一期项目,投 资引领进入水利、清洁能源领域。三是投资质效不断改善。项目投资现金流得到控 制,年内基本实现收支平衡。四是坚持“价值投资”。进一步强化投资与工程分离 ,提升单纯投资业务盈利能力。五是积极推进PPP业务化债。持续关注并研究地方 化解隐性债务的落地举措,一地一策、一项目一策,加快推动债务化解、存量盘活 工作。 全面落实高质量项目管理体系,”三链”融合管理持续深化。项目管理系统全面铺 开。一是以ESG管理为引领,将ESG理念贯穿到高质量项目管理实践中,加强项目管 理与央企品牌、社会责任、合作相关方、员工、生态环境等多维度的“利益协同” ,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协调。二是夯实“法人管项目”主体责任,发挥好 资源配置体系支撑作用,重点抓好依法履约、策划管理、项目班子配备、运营监控 、绩效考核等工作。 三是推动项企协同“数字化”,实现与生产经营数据、财务云等18个统建系统的无 缝集成。搭建智慧工地平台,实现项目监管、资源调度、应急安全管理“在线化” 。四是实现管理资源统筹配置,一级集采合作方交易集中度达82.91%,综合采购成 本降低约2.3%,有效支撑降本增效。 (二)“公司国际化2.0”全面落地,持续升维海外业务 公司锚定一个总体目标。确保中国和亚洲国际承包商第一的绝对领先优势,至2025 年公司海外综合贡献度继续提升,净资产收益水平高于公司平均水平。积极践行国 家战略。深入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打造系列标志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见证秘 鲁钱凯港开港,李强总理出席马东铁鹅唛车站动工仪式,中央纪委李希书记考察蒙 内铁路,给予公司海外项目高度认可,肯定公司在中外合作起到的积极作用。协调 肯尼亚、阿尔及利亚等9个国家标委会,助力我国成功获得“港口码头标准技术委 员会”牵头国资格。高端引领市场开拓。 策划公司领导拜会外方国家领导人28次,开展双边部长级以上会见100余常积极服 务国家经济外交大局,全面参与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 人峰会、中哈第七次企业家委员会、全球工商法治大会等18场重大外事活动。其中 ,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达成各类合作成果47项,涉及合同总 组织全面投入运行。深入研判全球价值链重构趋势。加大公司全球产业链上下游延 伸布局,加快布局新领域新赛道,推动公路、桥梁、铁路、港口等优势领域中国标 准、中国技术“走出去”,为提升公司海外竞争力提供坚实基矗积极应对海外风险 。强化经营风险防范意识,对非市场性风险与市场性风险通盘考虑、一体管理。严 防政治风险、严控安全风险、严控廉洁风险、严控经营风险。 报告期,公司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实现新签合同额384.6亿美元,占境外地区 的新签合同额的75%。其中,中东地区实现新签合同额53亿美元。自共建“一带一 路”倡议提出以来,累计新签合同额2,732.18亿美元。在“大交通”方面,中标沙 特阿拉伯利雅得南二环路、澳大利亚墨尔本雅拉有轨电车等大型项目。在“大城市 ”方面,中标香港T4号主干路及相关工程、新加坡媒体圈公寓住宅等系列项目。在 “江河湖海”方面,签署塞内加尔恩达亚新港、沙特未来城奥克赛根港、阿尔及利 亚安纳巴港扩建矿业码头等大型项目。在战新业务方面,博茨瓦纳、尼加拉瓜光伏 等“小而美”民生工程实现新突破,签署香港地铁项目。 (三)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 报告期,公司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抓住国家推进“ 两新”、实施“两重”的有利契机,用好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不断推动传统产业 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领域拓展延伸,在“智慧+”领域展现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 新能力。持续优化中交城市产业大数据平台在全公司内推广应用,用好用足产业资 源,为政策解读、城市研判、产业导入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国务院国资委“推 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考核中位居央企首位。 报告期,智慧公路实施高速公路视频监测优化、数字化机电运维平台建设等项目。 智慧公路试点项目的实施,提升了高速公路监测与应急处置能力,优化了机电设备 运维管理,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公路管理效率。智慧港口实施青岛港董家 口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天津港南疆港区国能(天津)港务二期工程等项目, 基于AI技术实现有限元建模自动化、BIM构件自动配筋与出图,显著提升设计效率 和质量,提升港口装卸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推动港口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行 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智慧城市+能源实施辽宁、湖北等地智慧燃气监管与 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项目,基于BIM、GIS、AI等技术,构建城市基础设施的三维 模型与可视化监管平台,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开发智慧燃气监管系统,实 现燃气运行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与风险预警。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实施显著提升了 城市管理效率,优化了城市资源配置,增强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性与智能化水平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智慧城市+水务新签抚仙湖流域地表水环境 监管能力建设、广东肇庆区域智慧水务等项目,基于AI大模型构建水质预测与污染 源溯源系统,提升水环境监管的科学性和精准性。通过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水 质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优化水环境治理策略。智慧水务项目的实施显著提 升了水环境监管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优化了资源配置,为水环境治理提供了高 效解决方案。 (四)培育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以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报告期,公司在新兴业务领域实现新签合同额7,053亿元,同比增长46%。本公司抢 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期,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指引目录,明 确战新产业发展8个重点领域和25个细分赛道,选定现阶段重点发力的海上风电、 北斗技术应用等细分赛道,形成重大投资、产业并购、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等一揽 子支持政策和具体举措。公司“三新”业务主要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 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相关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及新业态、 新模式业务。 绿色能源板块围绕“大交通、大城市”应用场景,全力打造“交能融合”发展新模 式。建筑科技板块深入推进砂石骨料、固废处理、装配式建筑等多领域业务,构建 多元业务协同发展模式。冷链物流板块策划与冷链 装备研发中心建设运行,打造中交特色新质生产力。 (五)以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向“科技型”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公司以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升级需要为导向开展技术攻关,“极端环境绿色长寿道 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和“长大桥梁安全长寿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通过 科技部认定。长大桥工程研究中心和疏浚技术装备研究中心入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成为唯一一家拥有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筑央企,引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迈 向新高度,在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大步前行。组建战略与创新研究总院,承担15项未 来产业重点技术任务。此外,公司依托创新平台以及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 ,创建人才、团队、平台“三位一体”的科技人才队伍培养模式,系统地培养了一 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张喜刚院士荣获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桥梁大奖 ,获评“中国公路学会百优工程师”等荣誉称号,林鸣院士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 技术成就奖。 公司已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鲁班奖130项,国家优 质工程奖400(含金奖46项),詹天佑奖126项,中国专利金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 奖39项;公司作为主参编累计参与颁布国家标准196项、行业标准572项;累计拥有 授权专利37,175项。按照中国交建及其附属公司获奖情况进行统计。 报告期,公司研发开支为263.9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42%,多项“卡脖子 ”技术攻关方面取得实效。 牵头建设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联合体和交通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原创技术策源地,5000 t打桩船液压油缸、疏浚控制软件基础平台等一批标志性成果,实现关键核心零部 件的国产化替代。以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为牵引,持续开展港口、桥梁、隧道等领域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钢壳混凝土沉管预制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沉管浮运 安装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深水深槽硬岩精准破岩开挖施工关键技术”“混凝土 索塔工业化建造关键技术及装备”“20公里级公路山岭隧道设计建造运维成套关键 技术及装备”“强涌浪极密地层及地震频发条件下港口建设关键技术和装备”“三 塔斜拉桥静动力综合减振耗能体系”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成果,有力地支撑了深中 通道、秘鲁钱凯港、天山胜利隧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为 当地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未来,公司系统谋划”十五五”科技发展规划。明确重大技术产品、重大科技工程 、重大创新平台等标志性成果。加大在深地深海、波浪能利用、漂浮式风电、BIM 产业链、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领域研发投入,全力突破引领行业发展的原创性、 前沿性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增加战新产业研发投入占比 ,有效提升研发投入产出效能。国家级创新平台主动担当国家战略任务和深地深海 等未来产业以及青藏高速、三峡新通道等战略性工程技术创新。围绕数字底座、AI 赋能、BIM中心,加大共性技术研发,支撑和赋能设计院、工程局、重大项目。加 快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聚焦交通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和长大桥隧、道路工程、疏浚 、自动化码头等策源地,实施技术研发、人才培育、平台建设、研发投入、协同创 新、成果转化等六大能力提升行动;布局海洋岛礁、海上风电、水处理、未来交通 等战新产业领域策源地,协同外部资源培育深地深海、海洋能等引领未来发展的原 创能力。 (六)业务资质不断取得突破,加快积累水利业务资质。 公司主营业务拥有多项特级、甲级、综合甲级资质。 公司共拥有63项特级资质,其中包括:18项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 39项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4项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和2项市政公 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公司现有各类主要工程承包资质1,800余项、工程咨 询勘察设计资质近300项。 报告期,公司共取得各类甲级及以上资质9项。其中,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 特级1项,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1项。三级公司获取5项,三级公司市场主 体竞争力显著增强。公司成功落地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1项,已形成12项 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1项工程设计水利行业甲级资质、8家综合甲级资质 的新格局,实现水利行业,从前端规划设计到后端建设运营全链条、全周期的服务 能力。 (七)持续强化市值管理举措,不断提升自身投资价值 报告期,公司坚持做优资本,科学拓展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打通资本、 资源、产业的循环路径,健全产融结合、以融促产的服务体系。综合运用现金分红 、并购重组等多种手段,整合公司内外优质产业,加强产融联动,积极并购代表新 质生产力方向的优质资产,以资本运作驱动上市公司估值提升,从而提升上市公司 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计划及市值管理方案》,于2025年3月27日经第五届董事会第四十五次会议审议通 过。 二是扎实开展”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公司编制并发布《2024年提质增效重 回报行动方案》,在持续聚焦主责主业,显著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加快战略 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前瞻性布局,持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 ;多措并举做实资产,全面推进提质增效;牢固树立回报股东意识,积极探讨通过 多次现金分红、控股股东增持等措施提升市值管理能力等方面产生实效。加紧研究 现金分红与股价的内在联系,评估现金分红比例、股息率对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影 响。 三是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增加分红可预期性。发布《关于收到控股股东提议实施中 期分红暨落实2024年度“提 并派发实施。 进重组并购,加大资本运作和市值管理。开展金融板块业务风险专项整治,通过强 化存量类金融资产管控,推动基金、债转股业务的整改压降。 五是金融创新盘活存量资产,初步完成多层次REITs体系搭建。报告期,成功挂牌 安江高速不动产ABS,发行规模49.56亿元,是目前市场发行规模最大、首单高速公 路类持有型不动产ABS,是继嘉通高速--央企首单高速公路公募REITs、清远大桥-- 市场首单持有型不动产ABS后通过金融创新盘活存量资产的最新成果。成功挂牌九 永高速不动产ABS,发行规模22亿元,是市场首单以簿记方式发行、市场首单附有 明确扩募机制的持有型不动产ABS。成功挂牌武深高速嘉鱼北类REITs,发行规模41 .88亿元。公司先后发起设立公募REITs、类REITs、Pre-REITs基金等多种产品,已 初步完成多层次REITs体系搭建,在资产盘活领域储备丰富经验,未来将持续通过 金融创新打通存量资产盘活通道,为央企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范例。 六是积极拓展多元化基金业务,推动战新产业升级。公司积极拓展多元化基金业务 ,与银行、险资等机构合作设立基金,加快推进基金业务布局,存量基金业务主要 投向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公司正在推进各类战略型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基金筹建,助 力基建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转型升级。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报告期,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因素较 多,但我国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0%,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 进展,及时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公司深 入实施“三重两大两优”经营策略,服务国家战略,狠抓现汇市场,“大交通”筑 牢领先地位,“大城市”能力显著增强,“江河湖海”持续巩固提升,海外市场营 销成绩突出,战新及新兴业务布局全面推进。 报告期,公司新签合同额为18,811.85亿元,同比增长7.30%。新签合同额的增长主 要来自于境外工程、城市建设、水利项目、能源工程等建设需求增加。业务结构不 断改善,现汇规模稳步扩张,投资结构持续向好。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为34,867.73亿元。 公司各业务来自于境外地区的新签合同额为3,597.26亿元(约折合510.33亿美元) ,同比增长12.50%,约占本公司新签合同额19%。其中,新签合同额在3亿美元以上 项目总合同额257.67亿美元,占全部境外新签合同额的50%。经统计,截至2024年1 2月31日,本公司共在13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 公司加快构建新兴业务格局,加大新兴业务市场开拓,积极打造中交特色新质生产 力,各业务来自于新兴业务领域的新签合同额为7,053.47亿元,同比增长46.43%。 公司加快工程项目新业务领域转型升级,其中:来自水利项目的新签合同额为764. 09亿元,同比增长109.75%;能源工程类项目的新签合同额为813.84亿元,同比增 长146.41%;农林牧渔工程类项目的新签合同额为85.05亿元,同比增长248.26%。 各业务按照公司股比确认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合同额为1,293.83亿元(境内为1, 290.47亿元,境外为3.36亿元),预计在设计与施工环节公司可承接的建安合同额 为1,100.84亿元。 (一)业务回顾与市场策略 1.国内市场 报告期,在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宏观政策协同发力,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稳中有进,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 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4%。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41.7%,铁路运输业 投资增长13.5%。 报告期,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 困难,风险隐患较多。但是,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 好的支撑条件和基础趋势没有改变。特别是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一 揽子增量政策,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发挥财政赤字额外空间,置换地方 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对“两重”“两新”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加速一系列重大战略 任务和工程项目全面落地,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报告期,公司发挥“大城市”“大交通”“江河湖海”产业联动优势,加大内外部 资源整合力度,为市场提供一揽子、高品质“中交方案”。一是扛起“大国重器” 使命担当,坚定践行交通强国战略,有序推进交通强国建设标志性工程平陆运河, 提供一体化设计建设方案。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建成开通,创下多项世界之最, 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二是聚焦“三大工程”,全面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需 求,市政管网建设、老城区改造、人居环境及生态提升等一批代表性强、影响力大 的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在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民生福祉领域积极作为。三是聚焦 “3060”双碳目标,依托数字化、智慧化管理赋能,持续打造中国海上风电第一品 牌,报告期实现新签合同额204.69亿元,获山东、海南、上海、浙江等多地新签项 目。承平高速成功入选首批交通部零碳试点项目。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进先进技 术研究,深度赋能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2.海外市场 报告期,国际局势变乱交织,地缘冲突延宕升级,“脱钩断链”愈演愈烈,全球南 方加快崛起,俄乌冲突仍在持续,巴以局势依然充满变数,“洛比托走廊”计划出 台等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大国博弈,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持续影响区域市常基于科 技变革、产业变革,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催生诸多新业态、新模式,基建行业发展 面临新一轮整合,各国政府对于通过基础设施拉动经济的意愿进一步增强,跨区域 间交通互联互通需求增加,重大项目、优质项目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聚。“一带一 路”八项行动、中非“十大伙伴行动”以及若干多双边合作机制项下的系列部署安 排,都为海外业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根据2024年ENR统计,全球250强国际承包 商的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5.1%,未来国际市场空间广阔。 公司坚持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以打造“连 心桥”“致富路”“发展港”和“幸福城”为抓手,高水平策划实施“一带一路” 沿线惠及两国政府和当地社会民生工程,坚定不移地推动海外业务向“高质量、惠 民生、可持续”方向发展。 3.分业务情况 (1)基建建设业务 基建建设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在国内及全球兴建港口、道路与桥梁、铁路、水利、城 市轨道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房屋建筑及环保等相关项目的投资、设计、建设、运 营与管理。按照项目类型划分,具体包括港口建设、道路与桥梁、铁路建设、城市 建设、海外工程等。 报告期,本公司基建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为17,005.82亿元,同比增长9.12%。来自 于境外地区的新签合同额为3,446.44亿元(约折合488.94亿美元)。其中,来自于 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的合同额为1,268.39亿元,本公司预计可以承接的建安 合同金额1,095.04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 为29,473.41亿元。 按照项目类型及地域划分,港口建设、道路与桥梁、铁路建设、城市建设等、境外 工程的新签合同额分别为876.34亿元、2,751.88亿元、162.60亿元、9,768.56亿元 、3,446.44亿元,分别占基建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的5%、16%、1%、58%、20%。 ①港口建设 本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建设企业,承建了建国以来绝大多数沿海大中型港口码头 ,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与本公司形成实质竞争的对手相对有限。 报告期,本公司于中国境内港口建设新签合同额为876.34亿元,同比增长3.68%, 占基建建设业务的5%。其中,来自于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的合同额为17.88 亿元,本公司预计可以承接的建安合同金额11.82亿元。 2024年1-11月,按照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沿海与内河建设交通固定资产投 资完成约为1,979.66亿元,同比增长8.3%。沿海港口投资热点在国际枢纽海港和南 北海上运输通道建设,国家能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等领域,内河区域重点攻坚“四 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网“十四五”期间新增2,500公里通航目标。 本公司以现代产业链链长建设和成立智慧港航产业联盟为依托,紧跟战略区域经营 布局,深度融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要区域,紧盯重大项目,成功落地海 南省澄迈县马村港三期项目、黄骅港散货港区原油码头一期施工总承包、重庆港主 城港区洛碛作业区一期等重点项目。 ②道路与桥梁建设 本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道路及桥梁建设企业之一,在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以及跨江 、跨海桥梁建设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在全国同行业市场处于领军 地位。公司公路业务实现了从单一产业链到全产业链(规划策划、可行性研究、投 融资、勘察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维护、资产处置)的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全过 程一体化咨询服务产业格局。在公路行业具有领先的技术力量、充足的资金能力、 突出的项目业绩、丰富的资源储备、良好的信誉等优势,能够提供全产业链的一体 化咨询服务。在特大跨径悬索桥建造等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在高寒冻土技术研 究方面,在桥岛隧工程等全产业链和综合一体化服务方面,形成超越竞争对手的比 较优势。与本公司形成竞争的主要是一些大型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基建建设企业。 报告期,本公司于中国境内道路与桥梁建设新签合同额为2,751.88亿元,同比减少 21.15%,占基建建设业务的16%。其中,来自于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的合同 额为789.94亿元,本公司预计可以承接的建安合同金额778.10亿元。 2024年1-11月,按照交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公路建设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约为 23,627.02亿元,同比减少10.8%。“十四五”期间,国家高速公路建设以加快建设 交通强国为目标,以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为导向,缓解区域间路网发展需求不平 衡,提升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质量,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据统计,全国公路 “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项目建设规模约42,000公里,总投资额约31,000亿元。其 中高速公路建设规 冀等区域,市场空间较为广阔。 ③铁路建设 本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铁路建设企业之一,锚定全面建成科技领先、管理先进、品质 卓越的世界一流轨道交通综合服务商战略目标不动遥国内市场,公司凭借自身出色 的建设水平和优异的管理能力,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铁路建设的主力军,但与中国境 内两家传统铁路基建企业在中国区域的市场份额方面还有较大差距,随着国铁集团 关于进一步统一开放铁路建设市场政策机遇,进一步优化轨交经营布局,公司将在 通道性、有价值的货运铁力项目中寻找机会。境外市场,公司成功进入非洲、东南 亚等铁路建设市场,建成运营蒙内铁路、肯尼亚铁路等及在建马来西亚东部沿海铁 路等多个重大铁路项目,“中交铁道”品牌名片在国际市场影响力举足轻重。 报告期,国家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 比增长11.2%。据统计,从发包量来看,公司市场份额2.6%,为行业第三名,路外 第一名。本公司于中国境内铁路建设新签合同额为162.60亿元,占基建建设业务的 1%。 报告期,铁路围绕完善“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建设,大力推进城际铁路,加快发 展市域铁路,完善路网布局,全国最长铁路隧道易贡隧道进入正洞掘进。公司已围 绕设计咨询、建设施工、装备制造、运营维护,形成轨 ④城市建设等 本公司广泛参与房屋建筑、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综合开发等城市建设,具有较强的 市场影响力。同时,公司加快水利、能源业务、生态环保、城市水环境治理等新兴 产业布局,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 报告期,本公司于中国境内城市建设等项目新签合同额为9,768.56亿元,同比增长 23.20%,占基建建设业务的58%。其中,来自于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的合同 额为460.58亿元,本公司预计可以承接的建安合同金额305.12亿元。 按照项目类型划分,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水利、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综合开发、 海上风电、环境治理及其他分别占城市建设新签合同额的42%、17%、6%、4%、2%、 2%、2%和25%。 2024年,国家将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价值实现机制等方面形成更高发展需求。多 项国家政策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加快推进“三大工程”建设,助力优势城市 群、都市圈房地产和城市更新市场总体企稳向好。 民生工程释放行业发展新动能,老旧小区改造、集体租赁住房、政策性安居房、医 院学校、公共服务等市场需求不断增强。双碳目标战略下,房屋建造方式加快转变 ,数字建造、绿色建造、建筑工业化进入发展快车道。城市人口聚集对公共配套设 施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更新、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智慧停车、管网改造等市场需 求持续释放。 报告期,公司房建业务积极投身“三大工程”建设,中标郑州金水东关虎屯城中村 及片区改造续建项目、天津武清南陈庄田辛庄宋台南商村北商村城中村改造等多个 城中村改造项目,在徐州铜山、河南信阳、云南楚雄等多地实施保障房项目建设。 践行特色冷链物流资源整合者定位,中标湛江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项目。中 标呼和浩特阿特斯产业园项目、佛山新材料制造产业园等产业园区项目。市政业务 持续发力新基建、城市综合交通、管线改造等财政支持领域,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全面参与乡村振兴及广东拾百千万工程”建设,成功中标多个县域项目。发力城市 复杂交通、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技术含量较高的细分领域,在辽宁、湖北等地, 重点推进智慧燃气监管与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建设,落地城镇燃气智慧监管与安全运 行综合服务平台、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项目、5G+智慧城市新基建铁塔全国建设等 项目,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合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城综业务公司全面 对接新型城镇化战略,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和城市更新行动带来的新一轮片区开发建 设需求,签约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城市更新项目、江西省赣州市三江口片区水西 组团南部板块综合开发项目等一批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片区开发模式不断成熟, 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致力建设美丽中国,在山东、四川等多地参与流域治理、污水处理项目。 报告期,公司持续拓展水利、能源、农林牧渔等业务领域,“第二增长曲线”业务 规模效应初步显现。水利业务,成功中标重庆市向阳水库工程水源工程、环北部湾 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第三批施工标、官厅水库清淤 1200MW户用光伏、合创(东明)黄河滩区黄沙治理生态旅游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基 地EPC项目、涉县千乡万村驭风行动405兆瓦风电EPC+采购项目、大同市云冈区150M W/15MWh独立储能调频EPC项目等项目。农林牧渔业务中标日照现代农业土地质量与 产量提升产业化推广示范EPC项目、阿拉善盟内蒙古西部荒漠综合治理项目(二期) EPC项目、云南省盐津县国家储备林EPC项目等项目。 ⑤海外工程 本公司基建建设业务海外工程范围包括道路与桥梁、港口、铁路、机尝环保、地铁 、建筑、水利水电、清洁能源等各类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报告期,本公司基建建设业务中境外工程新签合同额3,446.44亿元(约折合488.94 亿美元),同比增长16.78%,占基建建设业务的20%。 公司立足全球视角,发挥主业优势,积极配合和服务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在“大城 市”“大交通”“江河湖海”领 列项目等。 (2)基建设计业务 基建设计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咨询及规划服务、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工程顾问、 工程测量及技术性研究、项目管理、项目监理、工程总承包以及行业标准规范编制 等。 本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港口设计企业,同时也是世界领先的公路、桥梁及隧道设计企 业,在相关业务领域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与本公司相比,其他市场参与主体竞争 力相对较弱。公司全资子公司中交设计(600720.SH)于2023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 。资产交割完成后,中交集团设计板块专业化整合初步完成,中交设计成为国内最 大的设计类上市公司,充分发挥产业链的龙头引领作用,大力拓展高端市场,助力 集团业务发展与升级。中国智宝注入中交设计,主要打造海外设计品牌,坚持向业 务前端、高端迈进,引领设计标准走出去,加快设计能力提升以及设计资格资质的 落地。 在铁路基建设计业务方面,本公司在“十一五”期间进入该市场领域,目前主要业 务分布于海外铁路项目以及国内轨道交通项目。 报告期,本公司基建设计业务新签合同额为526.46亿元,同比下降5.94%。其中, 来自于境外地区的新签合同额为28.41亿元(约折合4.03亿美元)。截至2024年12 月31日,本公司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为1,792.20亿元。 (3)疏浚业务 疏浚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基建疏浚、维护疏浚、环保疏浚、吹填工程、流域治理以及 与疏浚和吹填造地相关的支持性项目等。 报告期,本公司疏浚业务新签合同额为1,160.17亿元,同比减少2.67%。其中,来 自于境外地区的新签合同额为111.75亿元(约折合15.84亿美元)。截至2024年12 月31日,本公司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为3,286.26亿元。 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疏浚企业,在中国沿海疏浚市场有绝对影响力。业务覆盖港 口疏浚、航道疏浚、吹填造地、流域治理、浚前浚后、环境工程等领域。拥有目前 中国最大、最先进的疏浚工程船舶团队,耙吸挖泥船及绞吸船的规模居全球首位。 报告期,本公司持续优化资产结构,稳步推进投资建造和购置重大疏浚船舶装备, 淘汰部分老旧低效的落后船舶,优化绞吸船等装备调度机制,提高施工利用率。 全国沿海疏浚投资市场相对稳定,为疏浚行业提供稳定的市场份额,起到压舱石作 用;随着“四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规划的铺开,内河航道市场投资逐年提 升,京杭大运河、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赣粤、湘桂运河等重大内河项目 受到国家和社会更多的关注;依据水利部印发《关于加强水库库容管理的指导意见 》,水库清淤工程在未来十年有较大释放空间。预计未来五年我国水运建设总投资 保持稳中略升的趋势,其中内河投资为主要增长点,为公司未来疏浚市场带来新的 发展机遇。 报告期,公司集中优势力量,推动重大项目经营,中标大小嶝、梅山港、小洋山、 黄骅港等一批重点项目,在湖库清淤、内河航道、水利工程等转型领域取得突破。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在大生态环保、水资源增量市场发声发力,推进水 源地保护、流域水生态修复、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矿山生态修复、海洋生态保护修 复等一批具有全局带动性、目标导向性的重点项目落地。 (4)其他业务 其他业务主要包括公司全产业链盾构机的装备制造、物资集中采购、金融产业支撑 等业务。 公司盾构装备成套技术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制造、维修直径3.64米至16.07米盾构 机百余台,在南京纬三路和燕路、上海机场联络线、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孟加拉 国卡纳普里河底隧道项目等大盾构项目与国际一流盾构厂商竞技创新,在跨越江河 湖泊及超大、特大城市集约化发展领域建立核心优势。在福州地铁运用双模盾构, 通过模式转换适应多种水文地质条件,较传统方法大幅提高施工功效,确保工程安 全质量。 公司物资集采模式持续优化,建立内贸企业管控方案,强化源头集采落到实处;动 态调整集采目录,探索不同品类区域集采,落实地材集采工作,扩大集采效益;与 境外国别区域开展区域集采工作,完善公司海外供应链体系建设,提升国际化采购 管理水平。 报告期,本公司其他业务新签合同额为119.40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 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为315.86亿元。 合作新机制、非主业投资、海外投资、PPP存量项目处理等监管要求,要求完整、 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推进高质量发展,突出做好稳投资工作。同时,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工作深入推进,存量PPP项目在政府审计整改、财政监督整 改等方面监管日趋严格。 报告期,公司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从严管控、高效优质,以价值投资助力高质量发 展实现新突破。一是投资规模合理压缩,2024年按照公司股比确认基础设施等投资 类项目合同额为1,293.83亿元,同比下降38%,理性投资回归。二是投资结构持续 改善,中短线、轻资产和重点区域项目比重增加,坚持高质量遴选重点项目,海上 浮式风电、冷链、港口运营、智算中心等专项研究持续推进,水利水电、清洁能源 等新业务领域的投资引领作用持续增强。三是投资风险有效化解,持续关注并研究 地方化解隐性债务的落地举措,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地方财政情况以及项目实 施情况,进行优先级排序,一地一策、一项目一策,加快推动债务化解、存量盘活 的工作,加快资金回款进程,改善现金流水平和各项财务指标。 下一步,公司将紧扣“高质量发展突破年”总体要求,控总量、优增量、调结构, 提升投资质效,推动投资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一是坚持总量控制,高质量夯实 发展根基,按照“量入为出、以收定支,逐步实现投资现金流平衡”的原则,持续 控制投资总量,优化投资结构,统筹考虑长、中、短期项目布局,强化资金周转、 快进快出,鼓励投资小而美、短周期、见效快的项目。二是坚持价值投资,高质量 遴选投资标的,严格投前评审论证,坚持事先算赢,以现金流和利润贡献为核心高 质量遴选投资标的,确保良好的投资收益。进一 展与安全,增强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和系统思维,密切关注政策走 向,严格落实国家各项监管要求,避免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持续完善系统性 应对方案和整体性防控机制,确保各类风险总体可控。 (1)新签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情况 28%,预计在设计与施工环节本公司可承接的建安合同额为1,100.84亿元。 (2)政府付费项目以及城市综合开发项目情况 本公司政府付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金额为4,393.84亿元,累计收回资金为968.74亿 元。 本公司城市综合开发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金额为1,792.04亿元,实现回款为1,661.74 亿元。 (3)特许经营权类项目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经统计本公司对外签约并负责融资的并表项目(如有变化以 最新统计数据为准),特许经营权类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金额为1,950.07亿元,进入 运营期项目32个(另有33个参股项目),报告期运营收入为83.29亿元,净亏损为2 3.40亿元。经审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尚未完成投资额为1,118.27亿元。 四、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从境内看,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虽然需求收缩、供 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犹存,但是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 ,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础趋势没有变。2024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一揽 子增量政策,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发挥财政 赤字额外空间,置换地方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对“两重”“两新”领域政策支持力 度,加速一系列重大战略任务和工程项目全面落地,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宽 松的政策环境。特别是沿海、沿边等重要区域及重大项目,按照交通强国战略建设 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的要求,在断点堵点、沿边沿海、老少边穷地区,还是有很多机 会。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从行业形势看,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向低碳、创新、数智、融合、安全、韧性一体化 方向发展,建筑业、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建造、智能制造加速转型,新基建潜力巨大 。港航疏浚”蕴含新机遇”。港口码头等级提升、智能化改造成为需求重点,内河 水运成为投资主力方向,大型运河项目纷纷启动论证,多省份合计总投资或接近万 亿元。公路行业”加速融合”。多式联运、车路协同、重要物流枢纽节点建设、农 村客运网络优化等一体化融合领域成为建设重点,“公转铁”“公转水”成为大宗 货物运输绿色低碳转型重要方向。轨道交通”保持平稳”。干线铁路、城际铁路、 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成为重点方向,以主要港口、重点园 区和铁路货站等为重点的铁水联运建设有望提速。水利市潮前景广阔”。一批国家 水网骨干工程加速推进,防洪排涝、水生态保护、水网智能化成为重点,预计2025 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将达到1.5万亿元,将继续保持水利建设规模。机场产业”迎 来新增长”。低空经济成为增长新引擎,到2030年通用航空产业预计将达到万亿级 市场规模。 从境外看,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 方式展开。大国博弈导致国际关系加速演变,政治和经济风险不断加大。全球基建 市场竞争白热化,产品竞争逐渐升级为产业链条与产业生态竞争,倒逼企业加快转 型升级。发达国家转型升级、发展中国家加速迈向工业化,为基建企业提供机遇。 新兴经济体及部分国家(地区)基于民众对公共设施和服务的刚性需求,基建投资 将随着经济复苏逐步释放,对外承包业务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饮水安全、水 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减贫、粮食安全、固废处置等“小而美、美而惠”民生工程 领域互利合作机遇增多。深海管道铺设、拆除,浮式生产储油船建造、运营、维护 等业务前景广阔,海上风电等新能源业务需求持续增长,数字化、去碳化等新技术 新模式快速迭代,科技创新和自我进化成为企业制胜关键。 (二)公司发展战略 2025年,公司将以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机遇和挑战,既要善于抓住产业转 型带来的新机遇,又要增强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努力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扛稳“ 大交通”传统优势主业的“红旗”,顶起“大城市”新军的“风标”,坐稳国际化 发展的“龙头”,进一步拓展境内外市场,调整业务结构布局,扩大国际影响力, 全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一是紧跟国家战略优势布局,发挥重大工程示范效应。“大交通”业务将抓住综合 立体交通网加快建设、提质升级的发展机遇,强化设计咨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整 合新工艺新技术的牵引作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高度关注重大交通枢纽等未来增 长极,积极进军智慧公路、“公路+”等新业态、新模式,切实把握发展先机。主 动向创新要增量,推进模式创新,针对PPP新机制带来的挑战机遇,不断强化商业 模式创新;推进技术创新,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对市场经营的支撑带动作用,依靠科 技创新来降低技术成本、提高投标效益,依托核心装备、核心技术提升市场开发的 核心竞争力。公路桥梁领域紧抓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建设、提质升级的发展机遇, 强化前端引领和绿色低碳转型,分区域梳理穿城高速公路市政化改造、繁忙路段提 级扩容、干线通道、过江跨海等关键性工程,在重大交通战略工程承揽、高端项目 经营、现汇市场份额上保持绝对领先。铁路领域抢抓国铁集团关于进一步统一开放 铁路建设市场政策机遇,进一步优化轨交经营布局,在通道性、有价值的货运铁力 项目中寻找机会。发挥重大工程示范效应实现新突破。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二是”大城市”业务提升能级,深入服务城市更新行动。“大城市”业务将把握城 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市场机遇,重点 拓展国家重点城市群和都市圈,建立以高端设计为导向的更新机制,打破资质、业 绩、人才制约,为城乡居民创造高品质生活。市政公用工程领域聚焦超大特大城市 在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充分 发挥设计前端引领作用,大力开拓厂房、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工程。高度关注量 大面广的老旧小区改造领域,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紧盯地下管网管廊、城市生命线工程等纳入“两重”国家资金支持领域。房屋建筑 领域高度关注35个城区常住人口超300万城市的保障房建设需求,加强优质客户拓 展,重点跟踪、策划参与超大特大城市校区、院区建设及加大超高层、大型公建项 目。城市综合开发领域聚焦超大特大城市的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项目,以城市合 伙人视角更新迭代项目策划、产业导入和商业运营能力,结合“新城建”要求提升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为城市发展提供中交方案。 三是”江河湖海”结构提级优化,水域业务彰显优势。推动传统港航转型升级,构 筑海洋、环保增量发展新优势。加快在深远海工程、深远海装备、深远海技术等领 域整合资源,提高“深远海”领域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 水综合利用业、海洋新能源产业和现代海洋服务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海上风 电、海洋牧尝海水淡化、海工装备等细分领域正迎来增量发展空间。港航疏浚领域 持续巩固主业领先地位,充分发挥规划咨询、勘察设计、建造施工、智慧港航全产 业链优势,延伸拓展机电安装、管廊运输等衍生市常聚焦内河领域,积极参与电子 航道“一张图”建设,紧跟水运通道补短板和多式联运发展方向,结合内河17个省 市特点创新经营方式和商业模式,做好三峡水运新通道、赣粤运河、东江航道等重 大项目经营策略工作。生态环保领域抢抓城乡供排水厂网设施新一轮发展机遇,深 化“环保综合体”发展理念,探索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固废处置与新能源等一 体化策划方案,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持续打造湖泊生态治理品牌,提升不同应用 场景的适应性装备技术。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细分领域,加快矿山 资质获取和专用许可证完善,积极布局服务绿色矿山建设业务发展。海洋业务领域 全面参与海上风电咨询设计与建设运维,加强漂浮式风电技术装备研发和试验示范 项目落地应用,锻强综合竞争力。大力拓展海缆敷设、海上光伏、海水淡化等新兴 海工市常 四是新业务全面布局,加快培育”第二增长曲线”。水利领域积极融入国家水网建 设,加大国家骨干网和省市县三级水网攻坚力度,综合涉水技术优势,加大水利水 电工程参与力度。聚焦大坝枢纽、重大引调水、大型灌区改造、防洪减灾、水库清 淤等细分领域精准发力,抢抓新一轮抽水蓄能建设机遇,强化资源配置与经营要素 积累,加快水利业务发展步伐。陆上新能源领域聚焦八大沙漠、四大采煤沉陷区以 及青海、新疆戈壁等风光基地建设加大布局力度,发挥既有合作优势,协同产业链 优质资源推动“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通过点状突破向相关新型储能、沙漠综 合治理等产业延伸。农林牧渔领域紧跟国家政策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治理,以地方需 求为导向,加强前期经营和策划包装,创新“土地综合治理+”商业模式和盈利路 径,在重点区域探索“德阳模式”的可复制性,打造新的业务增长极。协同上下游 产业链企业,在高标准农田、盐碱地治理、海洋牧场等细分领域实现新突破,不断 做大新兴业务规模。新基建业务领域融合发展。积极策划和响应传统基础设施转型 升级需求,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等融合基础设施。加大东数西 算数据中心与新能源建设融合发展,依托土建、机电、系统集成等传统优势,抢抓 国家算力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产业机遇;进一步梳理5G基站项目拓展实施经验, 加快相关信息基础设施业务开发。新质生产力围绕数据中台、智慧交通、物联网等 新基建,以及工业软件、低空经济、地下空间、AI+建筑等新领域,加快推进战新 产业细分赛道,构建起产业链战略同盟。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公司主业的延链补链 强链,充分发挥投资高端进入、侧翼发力的优势,在助力打造核心产业集群、推动 产业链提升和价值链升维、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更突出作用。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五是深入研究”公司国际化3.0”,持续扩大海外优势。坚定海外优先战略不动摇 ,深刻把握海外发展新形势和国际化经营新要求,谋划“公司国际化3.0”迭代升 级。全面释放“1+4+N”海外经营主体动能,协同带动所属企业在成套技术、业务 模式、管理体系方面提升“走出去”的能力和“引进来”的水平,构建全球立体产 业生态。全力以赴拓展海外市常要夯实重要区域基本盘,深化拓展港澳、东南亚、 中东、中西非等核心市场,持续优化产业布局。紧盯重点国别、重点区域,前瞻性 、系统性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主动布局关键通道、关键港口、关键机场 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高质量推进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 城、巴西萨尔瓦多大桥、巴基斯坦KKH二期塔科特-雷科特段改线项目等重点项目。 积极服务新发展格局,聚焦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中非合作十大伙伴 行动,瞄准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高起点策划跨里海国际运输走 廊等重大项目,巩固海外“大交通”“大城市”领域领头羊地位,锤炼新能源、流 域治理、垃圾处理、海水淡化等新兴业务领域的“硬实力”,不断提升全球行业竞 争力和话语权。 (三)经营计划 2024年,经统计公司新签合同额为18,811.8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95%,符合预期 ;营业收入为7,719.4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94%,符合预期。 2025年公司新签合同额目标计划为同比增速不低于7.1%,收入目标计划为同比增速 不低于5%。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公司紧扣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营业收入再创新高,发展态势保持稳剑 营业收入7,719.44亿元,增长1.74%。其中,各业务来自境外地区的收入为1,352.6 1亿元(约折合188.17亿美元),增长16.39%,约占本公司收入的18%。 毛利润948.42亿元,下降0.74%。毛利率12.29%,较上年同期减少0.31个百分点。 营业利润364.29亿元,增长0.09%。营业利润率4.72%,较上年同期减少0.08个百分 点。 利润总额为363.81亿元,增长0.01%。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3.84亿元,下降1.81%。每股收益为1.37元。 六、可能面对的风险 (一)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本公司所从事的各项主营业务与宏观经济的运行发展密切相关,其中基建设计、基 建建设业务尤为如此,其行业发展易受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城市化进程等宏观 经济因素的影响。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 、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如稳增长节奏和力度不及预期,可能对本公司发展产生较大 影响。 为应对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本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对宏观政策和相关行业发展趋势研 究,紧跟国家战略部署,聚焦“大交通”、“大城市”,牢牢守住传统业务市场优 势,推动新兴产业规模逐年增长,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级。 (二)国际化风险 本公司于境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受不同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社会 、宗教环境复杂多样,法律体系不尽相同,汇率波动、环保要求日趋严格、部分国 家间贸易摩擦加剧等多种因素影响,未来国际贸易秩序和经济形势可能存在起伏和 波动,引发本公司境外合规、投资、项目承包的履约风险。 本公司按照“预案实用化、资源国际化、管理常态化、手段多元化、指挥可视化, 提前预判、提前预警、提前部署、提前行动”的工作思路,持续开展各项风险管理 和防控工作。充分发挥整体境外优势,提升国际资源和跨区域协调能力,不断提高 安全利益保护和海外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妥善应对境外各种公共安全威胁,健全组 织体系、制度体系、队伍建设体系、预案体系、培训演练体系、保障体系、信息化 的风险控制措施。 (三)投资风险 本公司于2007年开始发展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获得包括合理设计、施工利润之 外的投资利润。然而,此类项目普遍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涉及领域广、 复杂程度高、工期和质量要求严、受政策影响明显等特点。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 调控力度加大、管理不断规范、金融监管趋严、债务压力增大、市场竞争加剧等内 外部形势影响下,实施和运营上述投资项目,如项目获取可研分析不全面、政策把 握不准确、融资不到位、过程管理不规范,都可能会使本公司面临一定风险,影响 预期效益和战略目标实现。 为有效防控投资风险,本公司坚持“价值投资”,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严格执行 投资项目论证和决策流程,做好投资成本控制,强化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 ,稳步推进投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时、动态实现项目监测与预警。 (四)原材料风险 本公司业务开展有赖于以合理的价格及时采购符合本公司质量要求、足够数量的原 材料,如钢铁、水泥、燃料、沙石料及沥青等,该等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可能出现一 定幅度的波动,或做出适当采购计划安排,保证业务的正常进行。当出现原材料供 应短缺或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的成本上升无法完全由客户补偿的情况,则本公司可能 面对单个项目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的风险。 对此,本公司增强成本意识,强化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行包括钢材、水泥、沥青、 燃油等主要原材料的集中采购,不断提升公司议价能力,最大程度化解原材料价格 上涨风险。 (五)利率风险 本公司的利率风险主要来自借款及应付债券等带息负债。浮动利率的借款令公司面 临现金流量利率风险。 固定利率的借款令公司面临公允价值利率风险。利率上升会增加新增带息债务的成 本以及本公司尚未付清的以浮动利率计息的带息债务的利息支出,并对本公司的财 务业绩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管理层会依据最新的市场状况及时做出调整,这些调 整可能是进行利率互换的安排来降低利率风险。 于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的浮息借款约为3,531.52亿元。若借款利率增加/减少1 00个基点,而所有其他因素维持不变,则本期税前利润应减少/增加人民币35.32亿 元(2023年:人民币31.60亿元),主要由于浮动利率借款的利息费用增加/减少所导 致。浮动利率借款主要以人民币、美元、欧元及港元计价。 (六)汇率风险 本公司多数子公司的功能货币为人民币,大部分交易以人民币结算。然而,本公司 的海外业务收入、向海外供货商购买材料及机器设备的款项及若干开支以外币结算 。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成外币,且人民币兑换为外币也须受中国的外汇管制规定所 限制。 于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以外币(主要为美元)计值的负债净值(包括贸易及其 他应收款、现金及银行存款、贸易及其他应付款以及借款)折合人民币合计为62.1 2亿元。 为控制汇率波动的影响,本公司持续评估外汇风险,并在必要时利用衍生金融工具 对冲。于2024年12月31日,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贬值5%,而所有其他因素维持不 变,则本期税前利润将会减少/增加约1.55亿元,主要来自以美元计价的货币资金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借款、应付账款以及其他应付款的折算所产生的汇兑亏 损/收益。 (七)安全生产风险 本公司坚持安全第一,把安全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矗但是作为施工及生产 类企业,子企业及所属项目众多,安全生产风险存在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可能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导致发生安全 事故,伤及员工身体健康和安全,致使公司面临品牌形象受损、经济损失以及遭受 外部监管处罚的风险。 (八)网络风险及安全 随着“互联网+”在信息化中的深度应用,企业网络安全日益复杂,信息系统数量 激增,网络中断和系统宕机的可能性也迅速增长。同时,本公司积极开拓境外市场 ,国际影响力日渐提升,信息系统遭受网络攻击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一旦发生风险 事件,可能对本公司的生产运营带来严重影响。 为有效防范网络风险,本公司按照上级主管单位要求,不断优化和完善网络安全体 系和专业团队建设,提升信息系统、提升防护和应急响应能力,实施进行网络监控 ,定期开展升级保护。 (九)证券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本公司的权益工具投资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其他非流动金融 资产。由于该等金融资产须按公允价值列示,因此本公司会受到证券市场价格波动 风险的影响。 为应对该类风险,本公司制定额度分散投资组合。 (十)不可抗力风险 本公司主要从事的基建建设、疏浚业务大多在户外作业。作业工地的暴雨、洪水、 地震、台风、海啸、火灾、疫情等自然灾害以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可能会对作业 人员和财产造成损害,并对本公司相关业务的质量和进度产生不利影响。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中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 66920.00| 9763794.00| |Forsea Holdings PTE. LTD. | -| -| -| |贵州中交剑榕高速公路有限公| -| -| -| |司 | | | | |中交城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 147349.00| 8702708.00| |萨尔瓦多-伊塔帕里卡大桥道 | -| -| -| |路系统特许经营股份公司 | | | | |中交财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 -| -| |中交泰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 -| -| |中交财务有限公司 | -| 63381.00| 9738387.00| |中交泰州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 -| -| -|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247075.00| 9992870.00| |中交设计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 -| 178060.00| 3074289.00| |司 | | | | |中交西部投资有限公司 | -| 10102.00| 1141247.00| |中交疏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79557.00| 16374676.00| |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 | -| 736.00| 194335.00| |荷兰新时代资本投资公司 | -| -| -| |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 -| 2724.00| 972385.00| |司 | | | | |中交一公局重庆永江高速公路| -| -| -| |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 | | | |太中银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 -| -| -| |中交成都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有| -| -| -| |限公司 | | | | |神铁二号线(天津)轨道交通运| -| -| -| |营有限公司 | | | | |山东高速沾临高速公路有限公| -| -| -| |司 | | | | |中交西南物资有限公司 | -| -| -| |CORERELATEDGRANDAVEJV.LLC | -| -| -| |中交(天津)轨道交通投资发展| -| -| -| |有限公司 | | | | |中交(天津)轨道交通投资建设| -| -| -| |有限公司 | | |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 5502.00| 521034.00| |有限公司 | | | | |成都锦江绿道建设投资集团有| -| -| -| |限公司 | | | | |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 -| -| |杭州富阳融富中蕴城市开发建| -| -| -| |设有限公司 | | | | |杭州富阳融春中合城市开发建| -| -| -| |设有限公司 | | |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269423.00| 9962249.00| |中交广连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 -| -| -| |限公司 | | | | |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 | -| -|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 14515.00| 863255.00| |有限公司 | | | | |中交建冀交高速公路投资发展| -| -| -| |有限公司 | | | | |中交(成都)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 -| -| |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有限公司| -| -| -| |江苏张靖皋大桥有限责任公司| -| -| -| |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 65987.00| 9658380.00|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148014.00| 9485721.00|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 283267.00| 24359685.00|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227554.00| 14138708.00| |海南交投环岛旅游公路投资开| -| -| -| |发有限公司 | | | | |中交建设(马来西亚)有限公司| -| -| -| |清远市智源绿色建材有限公司| -| -| -| |首都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 | -| -|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 -| 77994.48| 8576746.32| |公司 | | | | |中交上海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 -| -| -| |重庆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有限公| -| -| -| |司 | | | | |中交海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 -| -| |中交中南工程局有限公司 | -| -| -| |中交海峡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 -| -| -| |司 | | | | |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 -| |中交云南曲靖大昌高速公路投| -| -| -| |资建设有限公司 | | | | |中交云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 -| -| -| |司 | | | | |中国交通建设(美国)有限公司| -| -| -| |中国交通建设印度尼西亚有限| -| -| -| |公司 | | | | |中国交通物资有限公司 | -| 10076.00| 1856226.00|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21762.00| 423302.00|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 -| 73778.00| 1829788.00| |司 | | | | |上海振华船运有限公司 | -| -| -| |中国交建阿曼有限公司 | -| -| -| |中国交建基础设施开发有限公| -| -| -| |司 | | | | |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 | -| -| -| |中国交建南部拉美区域公司 | -| -|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 22371.00| 592751.00| |有限公司 | | |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26128.00| 5358355.00| |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二| -| -| -| |期股份有限公司 | | | | |中和物产株式会社 | -| 11322.00| 374508.00|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 -| -| -| |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 | |贵州贵黄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 -| -|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219462.00| 8342802.00| |中关村协同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 -| -| |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 -| 20055.00| 676273.00| |贵州贵金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 -| -|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234979.00| 6780733.00|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 -| -| -| |中交黑龙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 -| |Mota-Engil,SGPS,S.A. | -| -|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 18568.00| 593109.00| |有限公司 | | | | |中交华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 685.00| 233089.00| |云南华丽高速公路投资开发有| -| -| -| |限公司 | | | | |北京中交建壹期股权投资基金| -| -| -| |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 | | |中交国调蓝色(厦门)产业基金| -| -| -| |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 | | |中交泉州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 -| -| -| |司 | | | | |中交长江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 -| 11870.00| 644000.00| |司 | | | | |中交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 -| -| -| |公司 | | | | |中交新疆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 -| -| -| |司 | | | | |中交铁道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 -| 2493.00| 103561.00| |司 | | | | |北京中路城市开发有限责任公| -| -| -| |司 | | |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110077.00| 8864833.00| |贵州中交贵瓮高速公路有限公| -| -| -| |司 | | | | |中交国际(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 -| -| |中交鑫盛贵安新区置业有限公| -| -| -| |司 | | | | |中交海西投资有限公司 | -| 316.00| 90066.00|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 229321.00| 10496576.00| |贵州中交沿印松高速公路发展| -| -| -| |有限公司 | | | | |中交一公局贵州沿德高速公路| -| -| -| |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 | | | |唐山全域治水生态建设集团有| -| -| -| |限公司 | | | | |中交投资有限公司 | -| 116714.00| 15707157.00| |天津三号线轨道交通运营有限| -| -| -| |公司 | | | | |中交资本控股有限公司 | -| 183078.00| 8859159.00|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