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3212 赛伍技术 更新日期:2025-04-19◇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以粘合剂为核心的薄膜形态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光伏材料 | 136587.25| 10302.06| 7.54| 82.68| |半导体、电气、交通运输工| 19378.56| 1283.01| 6.62| 11.73| |具材料(SET) | | | | | |通讯及消费电子材料(3C) | 6341.46| 2243.99| 35.39| 3.84| |光伏运维材料 | 2268.17| 908.31| 40.05| 1.37| |其他业务 | 394.31| 224.62| 56.96| 0.24| |光伏发电 | 225.48| 109.30| 48.48| 0.14| ├────────────┼─────┼─────┼───┼──────┤ |华东 | 104456.78| 4640.73| 4.44| 63.23| |境外 | 38976.75| 9351.49| 23.99| 23.59| |西南 | 7394.02| -216.53| -2.93| 4.48| |华南 | 6378.10| 774.97| 12.15| 3.86| |华北 | 3455.83| 160.01| 4.63| 2.09| |西北 | 3330.97| 224.34| 6.74| 2.02| |华中 | 942.74| 125.91| 13.36| 0.57| |东北 | 260.04| 10.34| 3.98| 0.16| └────────────┴─────┴─────┴───┴──────┘ 【2024年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光伏材料 | 74714.72| --| -| 45.77| |太阳能封装胶膜 | 52167.64| --| -| 31.96| |太阳能背板 | 22547.08| --| -| 13.81| |其他业务 | 13819.53| --| -| 8.47|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光伏材料 | 362225.97| 34349.38| 9.48| 86.96| |半导体、电气、交通运输工| 38792.24| 5064.03| 13.05| 9.31| |具材料(SET) | | | | | |通讯及消费电子材料(3C) | 9640.61| 2826.13| 29.31| 2.31| |光伏运维材料 | 4511.67| 1849.47| 40.99| 1.08| |其他业务 | 909.36| 418.04| 45.97| 0.22| |光伏发电 | 480.17| 225.07| 46.87| 0.12| ├────────────┼─────┼─────┼───┼──────┤ |封装胶膜 | 244114.13| 15725.10| 6.44| 58.60| |背板 | 117748.42| 18585.37| 15.78| 28.27| |半导体、电气、交通运输工| 38792.24| 5064.03| 13.05| 9.31| |具材料(SET) | | | | | |通讯及消费电子材料(3C) | 9640.61| 2826.13| 29.31| 2.31| |光伏运维材料 | 4511.67| 1849.47| 40.99| 1.08| |其他业务 | 909.36| 418.04| 45.97| 0.22| |光伏发电 | 480.17| 225.07| 46.87| 0.12| |其他光伏材料 | 363.42| 38.91| 10.71| 0.09| ├────────────┼─────┼─────┼───┼──────┤ |华东地区 | 289165.96| 25303.52| 8.75| 69.42| |国外 | 76660.97| 16454.37| 21.46| 18.40| |华南地区 | 16104.29| 2004.87| 12.45| 3.87| |西南地区 | 15818.07| 886.44| 5.60| 3.80| |华北地区 | 10680.68| 162.52| 1.52| 2.56| |华中地区 | 7236.35| -66.02| -0.91| 1.74| |东北地区 | 643.19| 179.93| 27.97| 0.15| |西北地区 | 250.51| -193.50|-77.24| 0.06|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光伏背板及胶膜等 | 194751.86| --| -| 87.69| |半导体、电气、交通运输工| 16869.80| --| -| 7.60| |具材料(SET) | | | | | |其他光伏材料 | 4272.99| --| -| 1.92| |通讯及消费电子材料(3C) | 3350.78| --| -| 1.51| |光伏运维材料 | 2283.19| --| -| 1.03| |光伏组件 | 344.53| --| -| 0.16| |光伏发电 | 227.76| --| -| 0.10| |其他服务 | 0.66| --| -| 0.00| ├────────────┼─────┼─────┼───┼──────┤ |华东地区 | 160314.28| --| -| 72.18| |境外 | 38184.27| --| -| 17.19| |华北地区 | 9509.85| --| -| 4.28| |华南地区 | 6844.75| --| -| 3.08| |西南地区 | 6548.07| --| -| 2.95| |华中地区 | 378.34| --| -| 0.17| |西北地区 | 179.36| --| -| 0.08| |东北地区 | 142.66| --| -| 0.06| └────────────┴─────┴─────┴───┴──────┘ 【3.经营投资】 【2024-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介绍 公司主要从事以胶黏剂为核心的薄膜形态高分子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 同一个技术平台上研发和制造,不断开发适用于不同应用领域的功能性材料,实现 了应用领域的多元化和公司持续成长。目前已成规模的应用业务有:光伏材料、光 伏其他材料、光伏电站维修延寿材料(MoPro)、电动汽车材料、消费电子材料和 半导体材料。 公司实现产品的方式有两种基本的工艺: (1)将液态的胶粘剂涂布在薄膜、纸张等基材上,再与其它薄膜复合,成为功能 性复合材料(如:光伏背板)。或者与其它薄膜复合,形成基材的单面或双面带胶 的功能性材料(如:双玻组件封边胶带、组件电池片固定胶带、手机PU保护膜、动 力锂电池PACK侧板膜等)。 (2)将固态的胶粘剂(又可称“工程塑料混合料”)用熔融的方式变成流体,然 后用流延挤出的工艺制成热熔胶膜(如:公司的KPf前一代的KPE的E膜、POE胶膜、 EVA胶膜、HJT承载膜)。 以上各种胶粘剂是由不同的合成树脂为主原料,加入各种添加剂而形成的,即所谓 的配方涂料,是广义的胶粘剂的一种,也是与其它胶粘剂使用同样的配方和工艺技 术制成的。例如公司的KPf背板中涂布在P(PET膜基材)上的f皮膜(用氟涂料形成 )就是案例之一。针对功能性材料(即产品)使用场景的不同,胶粘剂的种类、配 方、所选用的基材(薄膜、纸张等)各有差异,胶粘剂的原材料——合成树脂和添 加剂也可能不同。合成树脂、添加剂、胶粘剂和基材可以自制,也可以外购,视各 企业的成本需要、能力和公司的志向而自主选择。通常来说,自主研发特种合成树 脂的能力和拥有胶黏剂配方的种类的数量,决定了该企业的差异化竞争能力和多元 应用的展开能力。再通过这些技术的交织,能够开发出无数的应用领域,并且以大 量和连续的创新作为多元的细分市场领先和公司成长的驱动力。在这个行业中,采 用这种“同心圆、细分市场领先、持续创新”战略而成功的典型企业是美国3M和日 本日东电工等。是否采取这种模式取决于企业的志向、打造的意愿和和长期性的能 力。在国外,此类公司所处的行业,多被归类到精细化工行业。公司自创业起,按 照出身于同类国外著名企业创始人的理想,采用“同心圆、细分市场领先、持续创 新”战略,在内部技术平台上不断开发创新产品、开拓各种细分市场,在实现业务 增长的同时,不断丰富胶黏剂配方的技术种类和强化特种树脂开发等基础研究,持 续为业务多元裂解、业绩长期增长和应对不确定能力提供内生动力。 (二)公司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2024年上半年,在整体经济环境景气度下行,光伏全行业链同质化加剧,供需关系 失衡,剩余产能加速出清。公司为应对新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在坚持创业之初便制 定的长期愿景的基础上,多维并举快速调整经营策略:①公司贯彻“成为平台化的 多元应用领域的企业,并在不同领域的细分市场成为冠军”的长期愿景,建立长期 稳定的财务组合(Business Portfolio)以优化公司的营收结构,规避单一行业的 周期性风险。同时持续完善各业务板块的产品组合(ProductMix),在提升业务竞 争力,增强用户粘性的同时,平滑收入和利润曲线,实现可持续性增长。②坚持“ 创新成就价值”的价值观,依靠创新产品加强竞争优势,快速响应不同领域客户的 需求。③加速全球化业务布局和海外业务拓展,扩大海外销售和技术服务团队的规 模,实现海外生产基地的规划和落地,提升各业务板块的海外销售占比。④优化针 对各业务板块的资源投入和财务策略,加大对消费电子材料和半导体制程材料业务 等高成长业务的投入,巩固扩大电动汽车材料业务的市场领先地位,规避光伏行业 周期性风险的同时,保证公司财务状况和现金流健康,促进公司整体的可持续性增 长。⑤通过技术改造实现降本增效,通过对设备及工艺开发的持续投入,提高产线 线速,实现以低成本方式有效提高公司产能的目的,有效提升固定资产投资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上述经营战略已初见成效,在通过创新产品和海外业务拓展,维持 了光伏材料业务的市占率和市场地位的同时,在电动汽车材料业务、消费电子材料 业务、半导体制程材料业务和海外业务等板块均实现快速增长。公司将以健康的财 务状况和持续增长的新兴业务,逐步实现长期愿景,迎接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1、光伏材料业务 公司光伏材料业务涵盖背板、封装胶膜、光伏电站维修延寿MoPro业务和光伏其他 材料业务,形成了覆盖光伏行业全场景的高分子材料解决方案。市场需求方面,根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期,2024年上半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102.48GW,同比增长 30.7%,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预期390-430GW,市场需求仍然维持高速增长。 供需关系方面,因国内光伏全产业链同质化产能过剩严重导致供需关系失衡,推动 光伏全行业链价格下跌。在国内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30% 以上的同时,硅料、硅片价格下滑同比超40%;电池片、组件价格下滑同比超15%; 光伏全产业链总产值同比下降36.5%。技术发展方面,随着TOPCon、HJT、BC电技术 的持续成熟和扩大应用规模,钙钛矿单节和叠层技术等前沿技术的加速发展,以及 包括激光烧结技术(LECO)、银包铜、0BB在内的新制造工艺的产业化落地,从而 使得市场对高分子材料的需求由单一化转向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上述市场需求 的转变对光伏辅材供应商的需求挖掘能力、快速研发能力创造了机遇与挑战,有利 于以研发能力见长的企业依靠差异化创新型产品抢占市场先机,同时有助于加速辅 材行业落后产能的加速出清。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自创立之初便秉承的“创新成就价值”的核心价值观与“成为 平台化的多元应用领域的企业,并在不同领域的细分市场成为冠军”的愿景,依靠 创新产品和全球化业务拓展驱动光伏材料板块业务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战略。截止报 告期内,公司在光伏材料领域已拥有8项全球原创产品和业务,包括已成为异质结 组件的标配的核心辅材Raybofilm(镭博)光转膜在内的诸多产品已成为全球细分 市场领先产品。报告期内,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持续开发适用于新型电池 和组件技术的各类创新型产品,完善产品矩阵,驱动光伏材料业务板块的稳定发展 。同时,公司凭借国际化的客户渠道、团队构成和品牌形象,加速拓展海外业务的 发展和全球分布式产能的落地,在提升业务板块整体盈利性的同时有效规避了潜在 地缘政治风险。此外,针对国内光伏全产业链同质化剩余产能加速出清的情况,公 司快速调整优化了针对光伏材料业务板块的资源投入和财务策略,控制经营性现金 流的风险,确保了业务板块的可持续成长。 (1)光伏背板: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快拓展国际市场 背板业务方面,随着下游技术的快速迭代,市场对背板产品的要求转向多元化、细 分化、差异化,也对背板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例如TOPCon 组件的市占率提升和激光烧结技术(LECO)的出现,产生了针对TOPcon单玻组件的 透明背板和高阻水背板等产品的市场需求。报告期内,公司建立了完整的背板产品 矩阵,包括KPf背板、无氟PPf背板、涂料型FPf背板、透明背板(包括复合型透明 背板、双面涂料型透明背板)、透明网格背板、黑色高反光背板、TOPcon高阻水背 板、钙钛矿高阻水背板等。依托公司现有的完整产品矩阵、强大的研发能力及全球 品牌形象,公司在报告期内保持了行业内技术领先和市场占有率头部地位。 就背板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的战略是:①针对TOPCon单玻组件、BC组件、钙钛矿组 件、轻量化BIPV/BAPV组件的前板、背板等市场新兴需求,提前布局研发,快速实 现销售,并通过公司的研发能力、市场地位及品牌形象,主动带动下游封装方案的 迭代。②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重点提升包括透明背板、透明网格背板、黑色高反光 背板、高阻水背板在内的新型背板的出货占比。报告期内,上述四项产品合计实现 出货1,2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73%,证明了公司在产品组合结构优化上初显成效 。③加速海外业务拓展及产能布局。公司在报告期内扩大了包括印度、土耳其、西 班牙、日本、越南、中国台湾等地区在内的销售和技术服务团队。公司与海外的主 要组件制造商包括Adani、TATA、Waaree、Elin、Philadelphia等均实现合作,成 为其主要背板供应商。此外,公司越南生产基地二期5GW产能建设已于报告期内启 动建设,预计将于2024年第三季度投产,届时将进一步保障海外订单的交付。 (2)封装胶膜:创新产品保持高速增长 封装胶膜业务方面,随着下游市场电池技术路线的不断迭代和发展,逐渐产生了对 胶膜多元化、差异化的市场需求。针对PERC、TOPCon、HJT、XBC和钙钛矿电池,以 及针对单玻和双玻组件封装方案,公司实现了应用场景的全覆盖。其中主要产品包 括:POE封装胶膜(含EPE胶膜)、EVA封装胶膜(含EVA白膜)、EPE封装胶膜、TOP Con组件专用的耐腐蚀特普林Toplant封装胶膜、HJT组件封装用Raybofilm(镭博) 光转膜、钙钛矿用TPO非交联型热塑胶膜。 报告期内,公司就胶膜业务的战略是:①随着电池片全面由P型转向N型,公司主要 出货产品全面转向以适用于N型电池的封装胶膜产品为主。报告期内,公司适用于N 型电池的胶膜产品出货量占到胶膜总出货量的超过九成;公司与TOPCon组件主要制 造商晶澳、一道、天合、阿特斯、正泰等均形成了合作,成为其主要供应商。②差 异化创新产品方面,公司首创的Raybofilm(镭博)光转胶膜于报告期内实现出货9 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6.8%,保持高速增长的和细分市场龙头地位。此举不但标 志着光转膜已成为异质结组件的标配,同时也是异质结组件实现产业化和降本增效 的重要环节。供货客户覆盖华晟、明阳、国晟、润海、隆基、琏升等20多家。同时 在报告期内,适用于异质结组件新工艺的光转一体膜已在下游测试导入中。以提升 光转效率为目标的二代光转膜,及满足细分市场需求为目标的三代光转膜业已在开 发途中。公司目标在进一步拓展光转技术应用场景的同时,持续为下游及光伏行业 创造价值;③深耕海外市场,业务快速全球化。公司已成为Adani、TATA、Renew、 Saatvik、Kivanc、Schmid Petkintas等海外主要组件厂的胶膜供应商。此外,公 司越南生产基地一期5GW胶膜产能已于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二期5GW背板产能预计 将于2024年第三季度投产。随着海外产能的释放,报告期内公司的胶膜海外出货量 快速上涨,上半年海外胶膜出货量1,949万平方米,同比上升81.11%。④产能方面 ,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存量设备的方式,持续着手扩大规划产能至5亿平方米/年。在 提高规模经济效应的同时,提高资金利用率和资产回报率。⑤建立全球化专利战略 和合作保护机制。通过与上下游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原创专利技术的合作,达成 对原创专利的保护、激励创新和创造力、帮助行业良性发展、促进行业合作及协同 创新的目的。 (3)光伏电站维修延寿材料MoPro业务:材料+服务驱动全球拓展 全球新增装机量继续逐年增长,根据IRENA的年度报告统计,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容 量达到1.42TW。连年增长的新增装机量和庞大的存量数字造就出一个潜在蓝海市常 针对存量电站组件维修问题的痛点,解决电站投资商维持和提升投资收益的需求, 公司依靠强大的需求挖掘能力和研发创新能力,在全球范围率先开展了光伏组件维 修延寿用系列高分子材料,并提供国内外的维修技改施工服务,形成了产品加服务 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该业务现有材料产品包括背板修补胶带、玻璃修补胶带、边框 阻水胶带等。此外,公司根据海上光伏组件易进水和腐蚀的特点,针对性开发的海 上光伏连接器保护盒,也于报告期内实现批量交付,进一步充实了产品组合。 报告期内,公司就该业务的战略是:①产品方面:依托现有业务形成的客户渠道,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不断挖掘细分需求并形成创新产品,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② 商业模式方面:形成材料+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增强用户粘性、提升销售规模 、扩大市场空间;③市场方面:复用光伏业务领域的全球客户渠道,实现加快全球 化。目前该业务覆盖范围包括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德国、葡萄牙、日本、韩国、 越南等地,并在各区域性市场形成了品牌效应和龙头地位。 (4)光伏其他材料:填补细分市场空白,成为光伏行业全场景覆盖的一站式解决 方案商 公司基于成为光伏行业高分子材料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战略目标,针对不同技 术路线的电池、组件及相应工艺,形成了针对全场景的高分子材料解决方案。其中 现有产品包括定位胶带、绝缘小条、接线盒灌封胶、高阻水封边胶等。新产品中, 公司在报告期内成功研发了应用于电池片串间定位固定并能起到发电增益效果的间 隙反光膜完成了客户导入形成了批量交付。该业务板块的细分市场产品,与公司的 背板、封装胶膜、维修延寿等产品共同组成了针对光伏市场的完整高分子材料产品 矩阵,使公司成为了光伏行业内唯一的一站式高分子材料解决方案商。该业务板块 在依托公司广泛覆盖的光伏行业客户资源中挖掘新需求形成新产品,在增强用户粘 性的同时,相对高毛利的创新产品帮助公司平滑了光伏材料业务板块的财务曲线, 提升板块的整体盈利性。 2、电动汽车材料业务:出货量稳定增长,创新产品驱动盈利能力修复 报告期内,公司已经形成了涵盖电芯、模组、电池包、车体等应用场景的全产业链 高分子材料解决方案。基于上述产品矩阵布局,重点发展绝缘材料、热安全管理材 料及结构件界面功能材料三个方向,形成完整的产品矩阵,力图成为各细分市场冠 军。该业务的现有产品组合包括①绝缘材料解决方案:电芯蓝膜、CCS封装膜、Bus bar绝缘膜、侧板膜、车用金属热压膜、PC绝缘片等;②热安全管理解决方案:陶 瓷复合防火带、防火罩、防火板、导热胶、导热垫片、防火涂料等;③结构件界面 功能(粘接、缓冲、密封、防腐蚀)材料解决方案:电芯水冷板粘接胶带,电池包 箱体粘接亚克力泡棉胶带、内饰粘接低VOC胶带、加热膜粘接胶带、气凝胶封装胶 带、电芯顶盖贴片等产品。 报告期内,由于电动汽车终端和动力电池产能过剩,导致降本压力向行业链上游层 层传递,加上同质化竞品的纷纷涌入,使得行业竞争加剧。为应对行业现状,公司 依靠电动汽车材料行业创新领导者的国际品牌形象和研发创新能力的优势,协同下 游客户及终端主机厂,以材料创新为驱动力,领导和推动下游技术方案的迭代和创 新,不断推出领导行业趋势的创新产品。同时推动现有产品的降本增效,提升产品 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规模和市占率。成熟产品中,CCS热压膜、侧板膜、Busbar 绝缘胶膜继续保持细分市场领先地位。车用双面胶带、电芯蓝膜、气凝胶封装胶带 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新产品中,公司行业首创的如FFC动力/信号线一体 化传输封装胶膜、低温快压CCS封装胶膜、功能性水冷板粘接胶带、二代UV型高剪 切电芯蓝膜等新产品均于报告期内向国内外下游及终端龙头客户实现批量交付,引 起行业内的广泛关注,并有望于2024年下半年持续放量。得益于成熟产品的市场领 先地位和新产品的加速交付,报告期内电动汽车材料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92亿 元,同比增长14.46%;实现出货量3,135万平米,同比增长67.3%。 就该业务,公司在报告期内的战略是:①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拓展资源投入, 加强与国内外头部动力电池客户及终端主机厂的协同创新,用创新材料技术(如FF C动力/信号线一体化传输封装胶膜、低温快压CCS封装膜等)驱动下游方案和需求 的迭代升级。②快速推动业务全球化的实现,协同海外上下游厂家规划布局海外分 布式产能,实现业务出海。③提前布局应用于新型动力电池技术的创新材料产品。 公司与下游某头部固态电池厂达成合作,为其开发的制程保护材料测试导入进展顺 利,有望于2024年下半年实现交付。④吴江九龙工厂的产能进一步释放,有效保障 了新增订单的稳定交付。⑤通过原材料集中采购和导入二供的方式优化供应链管理 ,并通过产线提速的方式实现降本增效。 3、消费电子材料业务:创新产品驱动业务快速增长,产能落地释放规模经济效应 消费电子行业下游存量市场规模巨大,同时技术和工艺迭代快速,带动了行业对高 分子材料的创新产品与成熟进口替代产品的市场需求。公司在该业务板块专注于高 端材料的进口替代,以及配套下游新技术工艺的创新产品,重点发展以OLED、Mini LED和MicroLED为代表的新型显示应用蓝海市常得益于现有产品的扩大销售和新产 品的导入通过,报告期内该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9.25%,出货量同比增长28 .54%,实现高速增长。 公司目前在该领域的现有产品主要有:①模组材料:应用于TP模组的PU保护膜、应 用于散热模组的石墨/石墨烯超薄胶带、应用于天线/无线模组的超薄胶带、应用于 BG模组的高粘双面胶带、应用于中框模组的高温屏蔽胶带;②显示材料:应用于Mi niLED制程的针刺UV膜、应用于MicroLED制程的PI保护膜、应用于电子纸的PS膜; ③声学材料:应用于扬声器穹顶的环氧胶膜、应用于振膜的亚克力胶膜/硅胶膜/橡 胶膜;④X射线探测用高反射胶带;⑤网版印刷用PI膜材。 新产品中,用于OLED模组的TPF保护膜已在头部面板厂客户中完成测试导入并实现 小批量交付,有望于2024年下半年形成批量出货;应用于手机的侧键环氧胶和高温 PI屏蔽胶带已完成测试导入,同样有望于今年下半年放量;用于摄像头的超薄高导 热压敏胶、用于指纹识别模组的铜箔双面胶、用于固态电池的PI硅胶、用于TV封屏 的泡棉胶,均已开发完成,目前正在行业头部客户测试中;应用于MicroLED制程的 承接膜、转移膜、UV硅胶膜目前正在内部开发中。 就该业务,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战略是:①持续聚焦行业头部客户战略:加强与行 业头部直接客户和终端客户的合作研发,挖掘客户需求并快速响应开发新产品。目 前公司已与直接客户包括华兴、天马、BOE、立讯、安费诺等;间接终端客户包括 小米、OPPO、vivo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②加快新产品研发,丰富产品矩阵:围绕 手机和面板两大应用产品进行新品研发,在手机应用上建立声学模组、指纹模组、 侧键模组的细分产品组合;在面板应用上,面向OLED模组、MiniLED模组、MicroLE D模组提供完整的材料解决方案。③现有产品降本增效:随着该业务板块出货量的 提升和吴江九龙工厂产能的释放,公司有望进一步释放规模经济效应,提升业务板 块整体毛利率。 4、半导体材料业务:产品矩阵持续完善,头部客户导入顺利 公司将半导体材料业务板块定位为提供从晶圆制造CMP抛光→背面研磨→晶圆切割 →芯片拾鳃树脂密封框架支撑→模组散热等环节的全场景高分子制程和功能性材料 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快速丰富了产品矩阵。同时凭借在 光伏、电动汽车等行业累积的创新品牌形象和良好产品口碑,顺利与下游各环节头 部厂商达成合作,产品测试导入进程顺利,并加速协同研发创新。2024年上半年该 业务实现快速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3.80%,出货量同比增长66.62%,保持高速 增长。 半导体业务板块的现有产品包括:①应用于薄片晶圆背面研磨减薄过程的研磨用UV 减粘胶带;②应用于晶圆切割工序的PVC减粘膜、PO减粘膜、PVC保护膜;③应用于 封装过程中的防静电蓝膜。 新产品中,①应用于陶瓷电容、电感、电阻切割过程的MLCC冷剥离切割胶带正在产 品优化阶段,已获得客户订单,并在风华高科、信昌电、国巨等客户中进行产品测 试;②应用于传统封装引线铜框架或PPF的引线框架固定耐高温胶带已完成研发, 预计年底前在框架厂商中完成导入工作;③应用于先进封装的Bump BG胶带已完成 研发,预计今年四季度在台湾矽品和日月光等客户中送样导入。 就该业务,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的战略是:①产品定位:实践“先进口替代,后期 配合国产设备厂商联合创新实现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发挥公司的研发优势不断完 善半导体产品矩阵,以加强业务板块的市场竞争力;②头部客户战略:报告期内公 司依靠强大的研发能力和良好的品牌形象,顺利与下游各环节头部厂商达成合作。 其中功率半导体客户包括中车时代电气半导体、比亚迪半导体、芯联集成等;LED 芯片领域顺利导入兆驰半导体、聚灿光电、乾照光电等;储芯片领域进入安靠供应 链;先进封装领域公司积极推进盛合晶微半导体、台湾矽品、台湾日月光的导入测 试。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6.51亿元,同比下降25.62%;毛利率9.12%,归属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润负1,548万,同比下降130.75%。其中光伏材料业务合计营业收入13. 65亿元,同比下降29.90%。电动汽车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14 .46%;出货量3,135万平米,同比增长67.31%。消费电子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3 41万,同比大幅增长89.25%;实现出货量369万平米,同比增长28.54%。半导体材 料业务虽规模较小,但已进入高速增长期,营业收入和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78.3% 和66.62%。虽然光伏业务板块因全产业链的剩余产能出清和价格下行导致的营业收 入和毛利率下降,但通过包括光转膜在内的创新产品的放量和海外市场的拓展,稳 定了出货量和市场地位。同时,公司的电动汽车材料业务、消费电子材料业务、半 导体业务和海外业务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体现了公司在报告期内经营策略调整 已初见成效。后续公司将奉行长期主义的原则,坚持多元化、平台化的经营理念, 贯彻落实经营策略的调整,以健康的财务状况实现公司整体业务的可持续性增长。 (二)主要业务情况: 1、光伏材料业务 (1)光伏背板业务 2024年上半年,公司背板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07亿元,同比下降45.15%;出货量5, 629.35万平方米,环比上升13.39%,同比下降29.76%;毛利率13.33%,同比下降3. 92%。 报告期内公司背板业务营收及出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TOPCon组件的市占率快速上升 ,对单玻组件的背板的方案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公司已开发 了针对TOPCon单玻组件的透明背板和高阻水背板,并已形成导入和销售。随着下游 组件厂商对TOPCon单玻组件新型背板方案认可度的提升和导入工作的持续推进,公 司预计该市场需求将于2024年下半年实现增长。毛利率下降的原因是传统产品同质 化竞争激烈,同时下游产能过剩,降本压力传导至上游,导致销售单价下降。针对 毛利率下降的情况,报告期内公司①调整优化产品结构,重点提升包括透明背板、 透明网格背板、黑色高反光背板、高阻水背板在内的新型背板的出货占比。报告期 内,上述四项产品合计实现出货1,2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73%;②加快海外业务 和布局,提升海外业务占比。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背板海外营收1.94亿元,在公司 背板整体营收中占比47.7%,同比提升14.51个百分点;实现毛利36.78%,同比提升 7.48个百分点。随着公司越南生产基地二期5GW背板产能计划于2024年第三季度投 产,公司预计海外销售规模和占比将进一步提升,从而提升背板业务板块的整体盈 利性。 (2)封装胶膜业务 2024年上半年,公司封装胶膜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51亿元,同比下降21.35%;出货 量1.27亿平方米,同比上升1.28%。报告期内,公司封装胶膜业务营业收入下降的 主要原因是①上游POE、EVA等树脂原材料市场价格受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 ,及下游光伏组件端因产能严重过剩造成成本压力高企,导致光伏胶膜价格波动不 能及时传导至下游;②传统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销售价格下行。 针对上述情况,公司采取的措施包括:①加速创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报告期 内,公司适用于TOPCon电池的封装胶膜出货量1.1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77%,已陆 续向TOPCon组件生产企业晶澳、晶科、天合、阿特斯、正泰、协鑫、爱旭、ADANI 、TATA等形成批量供货。适用于HJT组件的光转膜Raybofilm(镭博)光转胶膜实现 出货9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6.8%,保持高速增长的和细分市场龙头地位。实现批 量交付或测试导入在途的客户覆盖了包括华晟、国晟、东方日升、通威、明阳、润 海、隆基等在内的全球主要的HJT厂商。针对单节钙钛矿技术路线,公司TPO非胶联 型热塑胶膜出货量同比增长300%,客户主要包括协鑫光电、仁烁光能、极电光能等 。②重点拓展海外市场,加速全球化。报告期内,公司越南生产基地一期5GW胶膜 产能已于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同时,公司扩大了包括印度、日本、土耳其、越南 、中国台湾等地的销售和技术服务团队规模。得益于海外产能的释放和海外团队的 增强,报告期内公司的胶膜海外出货量快速上涨,上半年海外胶膜实现营业收入1. 87亿元,同比上升42.48%;出货量1,949万平方米,同比上升81.11%。③降本增效 。公司通过对存量产能进行技术改造的方式,持续提升产能至5亿平米,提升规模 经济效应。同时通过改进包装方案、运输方案及提高废料回收利用率,以进一步降 低成本。④公司为应对行业周期性波动,防范应收账款风险,调整客户战略及出货 节奏,以保证该业务板块的长期稳定发展。 (3)光伏电站维修延寿材料MoPro业务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光伏电站维修延寿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268.16万元,同比 下降0.66%,其中施工服务费收入951.18万元,同比上升110%。该业务板块营业收 入出现略微下降的原因是下游行业景气度周期性下行,其非核心业务的付费意愿降 低,导致国内数个电站维修项目落地的延后。施工服务费收入同比大幅上涨的原因 是报告期内公司将该业务板块的商业模式由材料销售,全面转向材料+服务的一站 式解决方案,驱动了施工服务费用收入的增长。这一商业模式的转变有效缓解了短 期内下游需求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并在长期中有望帮助该业务板块增强客户黏性, 拓展销售规模,扩大市场规模。此外,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发展该业务在海外市场的 落地,目前业务覆盖范围包括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德国、葡萄牙、日本、韩国、 越南等地,并在各区域性市场形成了品牌效应和龙头地位。 2、电动汽车材料 报告期内,公司电动汽车材料实现营业收入1.91亿元,同比上升14.46%;出货量3, 135万平方米,同比上升67.31%。得益于公司成熟产品随着降本增效扩大销售规模 和市占率,以及新产品的顺利导入和量产交付,该业务板块在报告期内实现收入规 模和出货量的双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占有率的领先和行业领导者的形象。 现有产品中:①电芯蓝膜出货量1,676万平方米,同比上涨38.29%;②车用双面胶 带出货量28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70.93%;③铜铝排Busbar绝缘膜同比增长499. 37%;④CCS热压膜次序稳定出货,维持市占率领先地位。 新产品中:①功能性水冷板粘接胶带于今年上半年形成批量出货,实现出货量151 万平方米,快速占领市场份额。②高剪切蓝膜实现批量出货,出货量增长超过150% ,未来有望取代普通绝缘蓝膜,成为电芯绝缘封装材料的主流方案,形成更大的市 场规模。③FFC动力/信号线一体化传输封装胶膜获得海外整车龙头厂商的认可并实 现批量交付,同比增长近300%。公司凭借先进的材料技术驱动下游现有FFC方案迭 代,有望取代传统车载线束方案,获取巨大的市场空间。④低温快压CCS封装胶膜 在下游头部厂商测试导入顺利,形成小批量交付。公司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向CCS 制造商提供了材料+工艺+设备的一站式解决方案,驱动了下游CCS方案的迭代升级 和降本增效。 3、消费电子材料业务 报告期内,消费电子材料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6,341.45万元,同比增长89.25%; 实现出货量3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54%;实现毛利率35.39%,同比增加9.32个 百分点。 该业务领域实现营业收入和毛利双增长的原因是:①现有产品中随着客户导入工作 和降本增效工作的完成,实现快速放量。其中亚克力胶膜同比增长300.79%;针刺U V膜同比增长109.76%;石墨/石墨烯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76.85%;超薄胶带同比增 长48.34%;导热硅胶同比增长35.94%;PU保护膜同比增长16.42%;高温屏蔽胶带、 针刺UV膜、PI保护膜、PI网版膜、PS膜、高反射胶带、PI膜材等产品保持稳定出货 。 ②新产品导入顺利,其中应用于OLED模组的TPF保护膜、已在头部面板厂客户中完 成测试导入,并形成小批量交付,下半年有望持续放量;应用于BG模组的高粘双面 胶带、应用于中框模组的高温屏蔽胶带;应用于MicroLED制程的PI保护膜均形成批 量交付。③储备产品中,应用于头部手机厂相关产品的侧键环氧胶和高温PI屏蔽胶 带已完成测试导入,同样有望于下半年形成批量交付;应用于摄像头的超薄高导热 压敏胶、用于指纹识别模组的铜箔双面胶、应用于TV封屏的泡棉胶均在行业头部客 户测试中;应用于MicroLED制程的承接膜、转移膜、UV硅胶膜处在内部开发中。④ 吴江九龙工厂产能持续释放,在保证增量订单交付的同时,扩大规模经济效应,降 低生产成本,提升业务板块毛利率。 4、半导体材料业务 2024年上半年,该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加73.80%,出货量同比增长66.62%,毛利率 同比增加18个百分点。营业收入与出货量双增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报告期内逐渐完善 产品矩阵,产品在下游头部客户中测试导入顺利,陆续形成批量销售,其中包括: ①UV减粘胶带同比增长23.8%;②PVC保护膜同比增长50.2%。此外储备产品中,① 车规级晶圆切割胶带已在国内头部客户中完成导入,有望在下半年形成批量出货。 ②存储芯片已完成国际大厂的导入,也有望在下半年形成批量出货。 三、风险因素 1、行业周期风险 公司目前的主营产品为光伏背板、封装胶膜、绝缘胶膜、热压膜、侧板绝缘膜、电 芯壳体保护膜、双面胶带等薄膜形态功能性高分子材料,主要产品的应用领域集中 于光伏和新能源汽车行业、消费电子、半导体领域。主营业务中,光伏和新能源汽 车行业的收入占比较高,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经济发展、市场预期的影响,光伏 行业有着较强的周期性特点。公司一贯坚持多元化战略,通过细分领域产品的不断 创新、业务涉及领域的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地区不断的扩大以及根据行业最新的技 术迭代情况对产品组合进行升级等措施,不断推出符合前沿、完善的产品矩阵,增 强公司自身核心竞争力以应对行业周期性风险。 2、产业政策变动风险 光伏业务对国家政策依赖程度较大,政策调整对市场的供需情况影响较明显。公司 主要市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光伏行业政策若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将导致市场需求和 整个光伏行业的发展面临较大波动与挑战,存在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可能。公司将 通过实施多元化发展以及创新驱动战略,并实现全球化的战略,主动地进行调整, 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方式,应对产业政策变动风险。 3、市场竞争风险 伴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以及对双碳目标的追求,市场规模巨大的光 伏行业越来越受到各行业各业的关注。2023年开始,国内光伏产业链出现同质化产 能过剩的情况,导致部分企业经营状态恶化。公司自创建之初便坚定多元化发展策 略,在多个业务板块发力,以老产品的降本增效、新产品的不断创新来应对同质化 竞争问题,充分利用公司涉及行业多、能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以及拥有一批领先于 行业创新产品的优势,来规避单一行业带来的经营风险及市场竞争风险,后期公司 将继续坚持多元化发展的战略。 4、技术迭代风险 公司主要下游市场光伏行业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升级迭代速度较快,因此对上游材 料供应商研发投入和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兴行业,光伏行业以及新 能源汽车行业的生产技术和产品性能均处于快速革新中。公司自创立之初,便非常 注重创新研发,目前拥有诸多细分行业领先产品,如KPf背板、Raybofilm(镭博胶 膜)光转膜、耐腐蚀Toplant封装胶膜、间隙反光膜、焊线胶带、电芯蓝膜等。目 前公司已拥有光伏材料8项全球原创,新能源汽车行业1项全球原创,2项国内原创 。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自主研发投入,通过巩固自身核心竞争力、掌握产品的市场 趋势、积极发展和提升生产和管理水平等多种方式及手段满足客户需求,应对技术 迭代风险。 5、地缘政治风险 光伏行业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主要包括全球贸易摩擦风险加剧、国际规则的重新制 定和国际秩序重塑的难度加大。 随着全球政经形势变化,国际政治日益复杂,地缘政治成为主导力量。例如,美参 议院废除了拜登政府暂停对东南亚四国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关税的决定,支持美国本 土太阳能制造业的发展,这一举措加剧了全球贸易摩擦,成为中国光伏企业必须面 对的一大挑战。原材料供应链问题、贸易壁垒、汇率波动等都是企业为了生存和发 展需要考虑的因素。 对面这些风险,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计划在海外多地设立运营中心、研究中心、 分布式生产基地。目前已在新加坡设立海外运营总部,并在越南设立了第一个海外 生产基地。该基地的投产是公司长期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环。通过开拓新的市场和 建立多元化应用领域的合作伙伴关系,公司可以降低对某一特定市场的依赖,从而 减少地缘政治风险对企业运营的影响。 6、经营性现金流偏低风险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尤其是光伏材料业务规模的扩大,期末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 付账款和存货相应增加;公司光伏封装材料产品的客户覆盖了国内主要的太阳能电 池组件制造企业,并且与客户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对客户的销售收款 方式主要为“账期+现金&承兑汇票”模式,该收款方式使得公司货款的变现时间较 长;同时,公司的原材料主要从大型石化企业进口,公司对原材料供应商需预付大 量现金。在行业上下游的双重影响下,公司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 利润差异较大。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持续偏低是行业特性导致的,跟公司同行业或 经营相同业务的企业都会面临类似问题。对此,公司将通过实施稳健的财务策略; 建立经营性现金流预算制度;加强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等措施;开源节流降低企业 经营成本;开展对外融资弥补经营性现金流缺口等方式,应对经营性现金流偏低的 风险。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创新优势 基于公司明确的“差异化或成本领先”的竞争战略,公司持续强化各业务和各价值 链上的竞争力设计和执行,推行在五个方向上寻找创新点的“五创”运动(老产品 市占率提高、老市场新产品、老产品/技术新用途、新市场新产品、自我革新), 自创业以来公司在独有的创新文化中持续实践,在不同应用领域连续地产生世界首 创、国内率先的创新成果。 材料行业创新30%来源于技术创新,70%来源于需求创新。公司以“同心圆、细分市 场领先、持续创新”战略为核心,基于公司完整的胶黏剂技术平台和包括涂布、流 延、挤出、复合、印刷的工程技术平台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和细分市常人员上建 立优秀的研发团队,公司目前研发人员25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4.47%,优秀的人 才储备帮助公司夯实强大的研发能力,除了公司内部研发能力的加强,公司还注重 外部合作创新,加强与不同应用领域的下游行业头部企业的沟通交流以了解客户需 求,联合创新,形成针对细分市场的完整解决方案后引领行业和产品的标准建立, 并力争成为所进入的细分市场的冠军。 2、多元化、平台型企业优势 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以3M、日东电工等全球知名的多元化、平台型材料企业为学 习对象。多元化、平台型公司搭建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但一旦具备雏形,能 力边界和业务半径拓展将形成正反馈,产品的市场容量和行业天花板将进一步打开 ,大大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确定性和稳定性也将愈发突出。 受产业周期影响,2023年以来光伏行业单一业务型辅材企业在经营和业绩层面往往 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抗风险能力较差。报告期内,公司在光伏材料业务板块受行 业周期性影响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在电动汽车材料、消费电子材料、半导体材料业 务板块的营业收入分别实现了14.46%、89.25%、73.80%的增长。依靠上述业务板块 的快速增长,稳定了公司整体的业务规模,维持了健康的财务状况,有效缓解了光 伏行业下行周期性风险对公司整体的影响,证明了公司多元化平台型经营理念的优 势,增强了公司在坚持此道路上的信心。 3、技术和产品研发优势 公司在重视需求创新的同时,也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一方面,公司建立了支撑 技术创新的组织架构体系,另一方面,公司持续开发新的技术种类,扩大技术平台 的同心圆。 报告期内,公司新设立创新中心,由董事长亲自担任负责人。创新中心包括①战略 与产品中心;②研发中心;③工程技术中心。三部门之间互相协同,进行跨部门的 创新活动,实现矩阵式创新——市场部获得需求信息,经战略与产品中心综合评估 后,由研发中心快速进行技术研发,制造技术部配合开发工艺,构成涵盖全价值链 的创新和研发工作。上述组织架构体系的搭建,有助于公司实现快速需求掌握、快 速研发、快速量产的经营策略,并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的组织架构和功能单元。 公司战略性地持续增加技术种类,并使之工具化。公司研发中心拥有9个种类的胶 黏剂配方平台、特殊涂料配方平台和工程塑料配方的技术平台;工程技术中心拥有 包括涂布、流延、挤出、复合、印刷等工艺在内的完整工程技术平台,使得公司得 以比同行业竞争对手实现更高的研发效率,为客户提供适用于符合多样化应用场景 及产品性能要求的完整开发解决方案。 4、具有基于公司愿景、使命和中长期计划的战略管理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成为多元的细分市场领袖”愿景不动遥为了实现该愿景,公司在董 事长、总经理、CTO、战略企划、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等多个关键岗位上,配置了 在国外同类平台化的先进企业长期工作具有专业经验的中、外藉资深人士。前述关 键岗位负责人在公司效力时间长,具有统一的价值观,认同公司愿景、使命和中长 期计划,且大多为公司内部培养,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前述背景使公司得以自创业 之初便在愿景的牵引下,坚持按中长期发展计划,持续创造新产品、新业务,并进 行平台和组织的能力建设。同时,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公司着手引入具有行业丰 富经验、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年龄在35-40岁左右的中青年职业经理人,同时挖掘 公司内部具有极强自我培养能力的人才,通过公司内部在企业文化、专业知识、管 理能力上的不断培养使之成为新的公司中层管理者。具有相当专业知识、熟悉公司 与行业情况的高层领导与年轻化中层管理的工作协同,有助于公司保持强劲的创造 力、维持更强的市场应变能力、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工作态度,提升企业竞争力。公 司在内部推行矩阵式组织架构运作体系,成立两个事业群、六个事业部以及各平台 管理中心,通过平台中心向事业部赋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实现公司高效运转。 5、产品交付能力和成本优势 公司主要采取差异化制造、精益管理、柔性产能等方式,提升公司产品交付能力并 建立公司成本优势。在差异化制造方面,公司以“针对不同的产品竞争策略,使用 不同的制造策略”为制造战略,自2022年以来分别实施了:①通过提速将已进入到 价格竞争的传统KPf光伏背板全部纳入内部的独有的“一步法”工艺的生产,以此 降低成本,使KPf光伏背板的毛利维持平稳;②采用模块化设备设计和独有的挤出 工艺,使POE/EPE/EVA封装胶膜产能放量;③发挥设备自主设计能力,改造老背板 设备用于改产电动汽车材料、消费电子材料、半导体材料等产品,并通过技改,使 设备线速得到提升,以最低的成本提升了产能,使公司得以成功抢占市常在精益管 理方面,封装胶膜产能放量后,公司采取包括供应链管理、流程优化等措施,提升 公司产能利用率以及产品良率。在柔性产能方面,公司通过对设备及工艺开发的持 续投入,能使用通用设备生产不同品类、不同规格的产品,较好的适应了产品多元 、需求波动的市场环境。今年来,面对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情况与行业情况,公司 提速全球化战略。目前公司在海外第一个生产基地越南工厂一期5GW胶膜产能已于2 024年第二季度正式投产,二期5GW背板产能预计将于2024年第三季度投产。越南工 厂的投产标志着公司全球化交付战略方案的正式展开,后续公司将根据市场及业务 情况,快速拓展海外市场,在重要业务地区不断推动全球分布式产能和本地化交付 战略的落地方案。 6、品牌和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已在国内外光伏行业界塑造了Cybrid公司品牌、KPf标志性产品品牌,2022年 光转膜Raybofilm产品品牌—Raybofilm(镭博胶膜),光伏电站维修延寿材料业务 (MoPro)也已得到了客户普遍认可。2023年,公司继续推出了耐腐蚀胶膜产品品 牌—特普林Toplant创新型、黑色高反光背板产品品牌—黑金刚。2024年,公司在 涉及的各个应用领域继续推出创新型产品,例如间隙反光膜、高剪切蓝膜、冷板绝 缘膜、超薄高导热胶膜等。公司重点推进与客户进行Cybrid Co-Innovation Progr am(协同创新项目),对客户提供VA/VE(价值分析/价值工程)提案的CyPlus售后 服务品牌等4个品牌,支持这些品牌的价值传递和业务流程实施。公司擅长将这些 品牌价值和资产横向利用在电动汽车材料、消费电子材料、半导体材料等其他新业 务中,并建立与下游龙头客户的协同创新机制。 目前,公司在光伏领域拥有晶科、晶澳、天合、阿特斯、一道、隆基、通威、正泰 、东方日升、韩华Q-Cells、TATA、Waaree、Victram、夏普、松下等各头部企业客 户。在电动汽车材料领域,亦与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公司已 成为国内重要的绝缘材料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客户涵盖国内外主要电池厂商和整车 厂商。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拥有欧菲光、歌尔声学、瑞声科技、维信诺、天马、 京东方等重要客户。在半导体领域,客户包括比亚迪半导体、盛合晶微半导体、芯 联集成、时代电气半导体、三安光电、盛帆半导体、杨杰科技、乾照光电、德赛矽 镨半导体、敏芯微等。 7、国际化优势 公司创立之初,来自于中日两国的两位创始人便给公司注入了国际化基因,自京都 MacroPoly实验室起,随后将创新成果带回中国创建公司,公司的管理团队具有长 期在国际化企业工作的经历。公司以创新为驱动力,发明多款世界首创产品,在不 同的业务领域与诸多全球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公司在战略企划、研发 、工艺、市尝销售、生产等条线上有众多来自欧洲、美国、新加坡、日本、东南亚 等地区的外藉员工,为公司带来国际化的文化、背景、能力、视野、理念,使得整 个公司组织形成了“应用材料无边界”的全球化文化,为公司成为国际化企业打下 基矗 8.全球化优势 全球化作为公司“管理国际化、应用领域多元化、业务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受到公司的高度关注。2023年公司单独设立了国际事业部,挑选优秀人才 组成海外团队,将公司在各个应用领域的创新型产品带向国际市场,目前已与超过 70多家海外客户达成合作关系,包括诸多行业龙头如Tesla、Adami、Tata sola等 。目前业务已覆盖亚洲、欧洲、北美、非洲等多个地区。国际团队也带来了优异的 成绩,光伏背板2024年上半年在海外的营收占背板总体营业收入的47%,同比上涨了 14个百分点。胶膜的海外营业收入占比达19%,同比上涨了9个百分点。考虑到海外 市场对光伏产品的价格敏感度低于国内市场,且对新增装机量增长有较强的市场预 期,并考虑到下游中国系统集成厂商陆续进行海外布局,在世界新兴工业国家存在 大量的新材料行业投资机会,公司将继续加大在海外市场的业务拓展及产能布局。 目前公司于新加坡设立赛伍技术全资孙公司新加坡赛迈有限责任公司(CYMAX PTE. LTD.)作为公司海外总部,后由新加坡赛迈成立控股公司越南赛迈有限责任公司( VIETNAM CYMAX CO,LTD.),并在越南北宁省顺成工业园建设新生产基地。后续公 司将根据实际需要,考虑在外国建设分布式生产基地和海外研发中心,以满足日益 增长的业务增长需求。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新加坡赛迈有限责任公司 | 100.00| 154.95| 6998.47| |江苏昊华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2580.00| -81.63| 198.78| |浙江赛伍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 16800.00| -4871.60| 222867.73| |苏州赛伍健康技术有限公司 | 8000.00| -21.17| 7671.42| |苏州赛伍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2000.00| 60.19| 7084.60| |苏州赛普芯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 -| |苏州赛盟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 100.00| 7.42| 182.38| |苏州赛纷新创绿色能源有限公| 500.00| 7.91| 1911.75| |司 | | | | |苏州赛腾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 300.00| 46.86| 916.11| |赛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300.00| -0.03| 0.85| |越南赛迈有限责任公司 | 14231793.43| -361.17| 9962.59| |连云港昱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 100.00| 16.84| 1547.64| |司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