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670 大烨智能 更新日期:2025-10-26◇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智能配电业务、新能源业务、储能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电气设备 | 8449.40| 1403.35| 16.61| 59.44|
|光伏业务 | 3614.38| 575.97| 15.94| 25.43|
|海工业务 | 2137.29| -2475.90|-115.8| 15.04|
| | | | 4| |
|其他业务 | 14.22| 5.25| 36.94| 0.10|
├────────────┼─────┼─────┼───┼──────┤
|智能配电设备 | 8449.40| 1403.35| 16.61| 59.44|
|光伏建设 | 3046.53| 188.54| 6.19| 21.43|
|海工建设 | 2137.29| -2475.90|-115.8| 15.04|
| | | | 4| |
|光伏发电 | 567.84| 387.43| 68.23| 3.99|
|其他业务 | 14.22| 5.25| 36.94| 0.10|
├────────────┼─────┼─────┼───┼──────┤
|华东 | 10789.23| -620.90| -5.75| 75.90|
|其他 | 2131.22| 43.74| 2.05| 14.99|
|华北 | 648.06| -9.55| -1.47| 4.56|
|华中 | 646.79| 95.39| 14.75| 4.55|
├────────────┼─────┼─────┼───┼──────┤
|国家电网客户 | 7829.01| 1581.20| 20.20| 55.07|
|直销客户 | 6386.28| -2072.52|-32.45| 44.93|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电气设备 | 15325.49| 3727.51| 24.32| 45.42|
|光伏业务 | 10443.87| 2771.97| 26.54| 30.95|
|海工业务 | 6857.53| -5203.21|-75.88| 20.32|
|其他 | 1112.96| 330.46| 29.69| 3.30|
├────────────┼─────┼─────┼───┼──────┤
|智能配电设备 | 15325.49| 3727.51| 24.32| 45.42|
|光伏建设 | 9353.62| 2070.19| 22.13| 27.72|
|海工业务 | 6857.53| -5203.21|-75.88| 20.32|
|其他 | 1112.96| 330.46| 29.69| 3.30|
|光伏发电 | 1090.26| 701.78| 64.37| 3.23|
├────────────┼─────┼─────┼───┼──────┤
|华东 | 14226.44| 2667.29| 18.75| 42.17|
|华中 | 9896.90| -2151.75|-21.74| 29.33|
|华北 | 7404.53| 639.31| 8.63| 21.95|
|其他区域 | 2211.99| 471.88| 21.33| 6.56|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电气设备 | 10311.51| 2404.74| 23.32| 43.85|
|光伏业务 | 8449.76| 1783.76| 21.11| 35.93|
|海工业务 | 4190.11| -1203.42|-28.72| 17.82|
|其他 | 564.31| 186.06| 32.97| 2.40|
├────────────┼─────┼─────┼───┼──────┤
|智能配电设备 | 10108.23| 2379.05| 23.54| 42.99|
|光伏建设 | 7916.21| 1433.35| 18.11| 33.66|
|海工建设 | 4190.11| -1203.42|-28.72| 17.82|
|其他 | 564.31| 186.06| 32.97| 2.40|
|光伏发电 | 533.56| --| -| 2.27|
|电缆保护管 | 203.28| --| -| 0.86|
├────────────┼─────┼─────┼───┼──────┤
|华中区域 | 8068.60| 292.57| 3.63| 34.31|
|华东区域 | 7485.64| 1308.03| 17.47| 31.83|
|华北区域 | 6242.42| 1185.92| 19.00| 26.55|
|其他区域 | 1719.02| 384.62| 22.37| 7.31|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电气设备 | 29509.22| 8705.06| 29.50| 66.64|
|光伏业务 | 9148.95| 1698.32| 18.56| 20.66|
|海工业务 | 4778.51| -3089.90|-64.66| 10.79|
|其他 | 844.65| 340.42| 40.30| 1.91|
├────────────┼─────┼─────┼───┼──────┤
|智能配电设备 | 26986.73| 8356.87| 30.97| 60.94|
|光伏建设 | 8156.05| 1042.95| 12.79| 18.42|
|海工建设 | 4778.51| -3089.90|-64.66| 10.79|
|电缆保护管 | 2522.49| 348.20| 13.80| 5.70|
|光伏发电 | 992.91| 655.37| 66.01| 2.24|
|其他 | 844.65| 340.42| 40.30| 1.91|
├────────────┼─────┼─────┼───┼──────┤
|华东区域 | 25468.24| 2412.62| 9.47| 57.51|
|华中区域 | 14698.99| 4182.38| 28.45| 33.19|
|华北区域 | 2182.23| 432.33| 19.81| 4.93|
|其他区域 | 1931.87| 626.57| 32.43| 4.36|
├────────────┼─────┼─────┼───┼──────┤
|国家电网客户 | 23633.67| 7793.30| 32.98| 53.37|
|直销客户 | 20647.67| -139.40| -0.68| 46.63|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要业务
1、智能配电业务
智能配电设备包括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断路器、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环保型充
气式高压开关柜等,公司紧跟配电网未来发展趋势,不断探索技术创新应用,优化
产品布局、丰富产品种类,提升公司产品在数字化、智能化、新能源接入等方面的
技术优势,通过持续深耕国家电网、积极拓展南方电网、积极开展直销业务等方式
,为进一步提高公司配电产品的行业竞争力以及影响力打下了坚实基矗
2、新能源业务
新能源业务涵盖光伏发电、光伏建设及海工建设等业务。其中:
光伏发电业务是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为主要消纳模式的自持光伏电站,通过
发电量优先出售给屋顶资源业主,剩余电量出售给电网公司方式取得售电收入;
光伏建设业务(光伏电站EPC业务)涉及光伏电站的可行性研究、合同洽谈、方案
设计、原材料采购、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并网发电、运维等一系列环节,为业主
提供满意的交钥匙工程服务;
海工建设业务的船舶锦华01、锦华02海上施工吊装高度甲板上132.6米,最大吊装
能力可覆盖13.6MW机型,并拥有自升降、自航能力和DP-Z动力系统,满足目前大部
分风电机型安装及运维能力,可为客户提供全流程海上风电安装、运维解决方案,
助力海洋经济发展。由于目前市场的吊装及运维价格持续处于低位,公司也在积极
探索新的业务模式,以改善船舶的盈利能力。
3、储能业务
公司储能产品涵盖储能电池、混合逆变器、光储一体机等,主要面向海外市场,相
关产品通过了海外权威机构的一系列认证,产品具备销往海外多国的资格与条件。
报告期内,海外市场经历去库存后需求有所恢复,但公司储能产品在品牌知名度方
面与头部企业存在较大差距,市场拓展一直未能达到公司预期,为了优化资源配置
,聚焦核心优势业务以改善整体经营业绩,公司将持续关注储能市场的发展动态,
在稳定现状的基础上待具备更有利的市场条件和内部资源支撑时,重新寻找储能业
务的发展机会。
(二)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智能配电业务、光伏业务,所处行业情况如下
:
智能配电业务所处行业情况
电力,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石性产业,其稳定供应与高效分配关乎国计民生的方方面
面。作为电力工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智能配电设备肩负着接受、分配、
精准控制电能的重任,其不仅是保障用电设备稳定运行、配电线路安全畅通的坚固
壁垒,更是将电能高效输送至万千用户的桥梁纽带,配电设备的技术先进性与装备
精良程度,直接锚定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底线,在确保电力稳定供应、支撑社会
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双碳”战略目标引领下,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容驱动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
,电网投资规模保持高位运行,且随着全社会发电量与用电需求呈现双增长态势,
进一步刺激配电网升级改造。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份电网
工程投资累计2,911亿元,同比增长14.6%。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
,预计电网投资规模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智能配电设备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
键环节,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
光伏业务所处行业情况
近年来,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以其清洁、高效、可再生的特点,在加快能源
结构调整、降低碳排放、促进经济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全球
能源发展的主流。在国家政策支持、行业技术升级、装机成本下降、发电效率提高
等多重因素的激励下,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太阳能光伏应用市场之一,光
伏新增装机规模连续多年居全球首位。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
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其中,太阳能发电装
机容量11.0亿千瓦,同比增长54.2%。光伏、风电等绿色能源以其安全可靠、资源
丰富、建设周期短等诸多优势,在我国发电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正在持续上升。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的光伏业务主要为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业务,所属行业为
光伏行业的分布式光伏细分领域。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主要特点为“自发自
用、余电上网”,具备清洁环保、就地消纳等优点,近年来伴随光伏行业的快速发
展,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且随着光伏技术的迭代更新以及度电成本的下降,光伏电
站的投资回收期有望缩短,更多符合收益条件的工商业屋顶资源将得到释放,从而
刺激工商业分布式光伏装机量进一步扩大。公司将紧抓光伏行业发展机遇,积极与
地方政府、工商业用户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提高公司光伏业务规模。
(三)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
(四)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智能配电业务经营模式如下:
公司主要采劝以销定产”的自主经营模式,制造并销售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配电自
动化设备及相关的解决方案,满足电力用户的生产需要,从而获得收入和利润。
公司生产采用按单生产为主、备库生产为辅的生产方式。通用化程度较低的模块、
产品,公司采用按单生产的方式。根据各省电力公司集中中标、地市公司自主招标
的中标后客户的交货需求及公司已获取的零散直销订单编制合理的计划,各部门严
格按计划执行,确保产品设计、原材料(包括零部件)采购加工、装配调试、质量
检验、包装运输等环节按计划要求完成。通用化程度较高的模块、产品,公司采用
备库生产的方式,根据中标后剩余未执行的客户订单预测制定生产计划,进行备库
,然后根据客户订单实施差异化组装和系统集成。两种方式的结合,既保证了客户
的差异化技术需求,又满足了客户交货及时性需求。
新能源业务经营模式如下:
公司新能源业务可为客户提供集设计规划、建设施工、节能改造、运营维护为一体
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主要经营模式一是通过对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营,
与客户签订购售电合同获取客户未来20-25年的电费收费权,同时参与碳市场交易
活动获取收入;二是设计、采购、建设分布式、集中式光伏电站等工程施工,完成
调试、验收工作,取得收入;三是海上风电安装、运维服务,根据项目情况制定海
上风电安装、运维的施工方案,完成施工、验收工作,取得收入。
(五)市场地位
公司生产的智能配电设备,终端客户主要为国家电网及各省级电力公司,产品主要
应用于配电网建设,保障用电设备和输电线路的正常工作,公司智能配电设备产品
种类多,覆盖范围较广,凭借多年行业经验及专业技术的沉淀,围绕智能配电网设
备进行产品研发、优化、升级,不断丰富产品结构,在行业中已占据一定优势地位
。
此外,公司向新能源业务转型并已取得显著成效,现阶段业务已涵盖分布式、集中
式光伏电站的投资开发、工程建设、运营管理、海上风电建设及储能相关产品的设
计、研发、生产和应用服务。随着公司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持续优化,各项业务
的协同发展有利于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实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市场影响力。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团队技术创新机制和持续自主创新能力
作为专注于提供智能配电网设备及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
作为核心发展战略之一。公司拥有一支优秀的技术团队,并取得多项国内领先的技
术成果,逐步实现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公司依托技术创新不断提升
的核心竞争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优秀的技术团队
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作风严谨、思维创新、技术领先的技术研发团队,确立了
以技术创新开拓市场的企业核心发展战略。公司形成以研发部、技术部为主导的技
术研发体系,组建了专业的人才队伍,其中核心人员均为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
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名校毕业,普遍具有十年以上电力行业从业经验和技术积累
。研发队伍涵盖信息、通信、物联网、电力电子、新能源控制、能量管理、储能变
换等专业及新兴技术人才。多种类型的人才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对公司产品创新起
到重要的作用。
2、完善的管理流程
公司拥有一套完善的研发管理流程,从项目流程、任务计划、目标考核等多方面都
做了明确的要求。完善的管理流程,统一了团队思想认知、理顺了团队组织分工,
明晰了岗位职责与目标,重塑了以卓越绩效为导向的研发体系,减少了无效、冗余
的业务活动,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运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激发了队伍潜能、降
低了综合成本,有力地保障了研发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
3、丰富的知识产权成果
公司在继电保护、嵌入式系统、信息通信、软件工程、电力电子、新能源控制、能
量管理、储能变换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应用经验;在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
成绩,并在部分关键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已取得了多项专利及软件著
作权。
(二)经营管理团队深厚的行业从业经验
公司的董事会和管理层成员,普遍具备十年以上的电力行业从业经验或多年财务、
管理经验。成熟的核心管理团队和一大批行业专业人才,为公司长远持续经营和稳
定发展提供了良好坚实基矗丰富的运营和管理经验能前瞻性的把握智能配电网设备
制造行业的发展方向,保证了公司的研发、生产、销售、品质管理等方面都能够健
康持续的改进和发展,创建了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市场规律的经营模式和管理体系
,确保公司有序高效的运行。
(三)完善的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公司通过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各项产品认证。依据ISO9001质量管
理体系,并结合公司产品特点和实际管理需要,确立了公司的质量方针及目标,对
公司所有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顺序和相互作用做了明确的规定。公司在原材料采购
、产品制造及成品质量控制等各个方面均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程序。在原材料
采购环节,公司对原材料供应商的资质、供应能力、质量控制手段、质量稳定性、
供货及时性进行评审,并依据原材料检验标准进行验收;在生产管理环节,公司建
立了严格的工序管理制度,通过质量跟踪卡、质量看板对目标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
控;在成品质量控制环节,公司建立了成品质量水平评价机制,除严格按照成品质
量检验标准进行出厂检验外,还定期综合评估分析成品质量水平的趋势变化,并针
对性地采取各种措施确保成品质量稳定性。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依赖电力行业投资及产品中标份额下降的风险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供电可靠性的依赖性大大增强,我国仍需加大对配电网的
建设力度。公司专业从事智能配电网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报告期内公
司的智能配电网设备主要销往国内电力系统的客户,主营业务的增长高度依赖国内
电力行业发展。如果国家宏观政策变化或电力体制变革导致电力系统建设投资规模
减少,公司发展将受到不利影响。此外,近年来智能配电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且20
25年国家电网对招投标模式进行了调整,由原各省公司自行开展招投标变更为由总
部统一组织地理区位临近的省公司开展区域联合采购,目前区域联合采购产品涉及
公司智能配电产品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断路器及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以2025年
已开标的东北区域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断路器、华中川渝区域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
箱(两个包组)区域联合采购为例:同一投标人在区域联合采购的单个包组(项目
)中实行中标包数数量限额控制,每个投标人中标上限为1个包。竞争加剧以及招
投标模式的变更存在导致公司一二次融合智能配电产品中标份额下降的风险。公司
将持续丰富产品线,力争在各省电力公司的其他产品招投标中突破,维持市场份额
。
2、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
公司智能配电产品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铜、铁等金属材料、化工材料等。宏观
经济形势变化及突发性事件可能对原材料供应及价格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果未来
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大幅上涨,而公司未能及时或未能充分向下游转移相关成本,
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盈利水平带来一定的影响,公司将面临毛利率降低,盈利水
平下降的风险。针对上述情况公司将采取如下措施:增加合理的供应商数量,分散
原材料采购风险,通过与主要供应商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提升公司对供应商的议
价能力,并保证原材料供应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加强和提升原材料价格市场预测能
力,合理安排采购时点;加强生产质量控制,提升产品质量,通过流程优化,提升
产品合格率;加强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最大程度的降低公司生产成本。
3、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随着国家逐步加大智能电网建设和电网投资,智能配电行业将面临广阔的市场发展
机遇。该领域将吸引更多的竞争对手进入,市场竞争将有所加剧。公司将紧跟智能
配电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充分发挥现有技术优势,大力开拓市场,抢占市场空间,
不断扩大业务规模,同时积极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确保能够及时推出满足市场需
求的新产品,巩固和提升公司的技术优势地位,从而确保公司的持续竞争力。
4、新能源业务施工设备事故风险
在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电站的安装建设及海上风机吊装过程中,存在部分机械使用
,重大起吊设施使用,电气设备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重大设备事故风险,会导
致重大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恶性事故发生。为避免此类风险发生,公司坚持完善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监督体系,落实设备证件管理,进场设备证件有效设备使用
前确保安全防护和主动保护措施有效,并落实现场安全监督、重大起吊作业做好隔
离防范,措施不完善禁止作业,杜绝设备带病进场作业。落实设备进场前、作业中
、作业后、多层次多角度安全监管,设备健康动态管理,确保设备安全有效作业,
严控设备安全事故发生。
5、资产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
公司管理团队拥有极为丰富的经验,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应对能力
。随着业务规模的迅速扩大,本公司的人员规模和资产规模也将会较大幅度增加,
这对公司经营管理层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不能在经营规模扩大的
同时继续完善公司管理体系和制度,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可能存在因为管理能力不
足而影响公司规模扩张和市场竞争力的风险。公司已经在逐步完善组织结构、加强
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为不断吸引技术及管理人才、增强公司的人才队伍
实力,公司制定了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职业发展规划,同时公司与核心人员签订
了保密协议,对竞业禁止义务和责任等进行了明确约定,尽可能降低或消除核心人
员流失及由此带来的管理风险。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DayBright Energy S.r.l. | 10.00| -| -|
|代县大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00.00| -| -|
|南京奥烨新能源有限公司 | 600.00| -| -|
|南通嵊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00.00| -| -|
|国臣长贵(运城)能源有限公司| 1000.00| -| -|
|大烨新能源科技山西有限公司| 100.00| -| -|
|天津大烨锦华零壹船舶有限公| 100.00| -| -|
|司 | | | |
|天津大烨锦华零贰船舶有限公| 100.00| -| -|
|司 | | | |
|开封大烨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500.00| -| -|
|江苏大烨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000.00| -1503.77| 18034.58|
|江苏大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30000.00| -1894.53| 122158.36|
|江苏大烨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 2000.00| -| -|
|江苏泰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3500.00| -| -|
|泗洪日盛光伏新能源有限公司| 1000.00| -| -|
|泰州元致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 -| -| -|
|有限合伙) | | | |
|淮安烨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 100.00| -| -|
|苏州工业园区锦佳泓新能源有| 500.00| -| -|
|限公司 | | | |
|苏州市苏烨新能源开发有限公| 500.00| -| -|
|司 | | | |
|连云港市力帮新能源科技有限| 5000.00| -| -|
|公司 | | | |
|金华大烨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1000.00| -| -|
|阳泉大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00.00|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