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600196 复星医药 更新日期:2025-10-27◇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10-|240551.7| 3661.88| 5314.25| 5.23| 0.26| 0.80| | 24 | 5| | | | | | ├────┼────┼────┼────┼────┼────┼────┤ |2025-10-|242204.1| 5697.63| 5864.63| 5.77| 1.20| 0.30| | 23 | 3| | | | | | ├────┼────┼────┼────┼────┼────┼────┤ |2025-10-|242371.1| 5124.76| 3869.45| 4.87| 1.14| 0.05| | 22 | 3|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10-25】 复星医药:10月24日获融资买入3661.88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复星医药10月24日获融资买入3661.88万元,当前融资余额24.0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90%,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436618769.0053142532.002405517505.002025-10-2356976269.0058646312.002422041268.002025-10-2251247612.0038694545.002423711311.002025-10-2171060794.0054584692.002411158244.002025-10-2059192025.0071161900.002394682142.00融券方面,复星医药10月24日融券偿还8000股,融券卖出26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7.56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3%,融券余额152.09万,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475608.00232640.001520884.002025-10-23346440.0086610.001665799.002025-10-22328776.0014420.001404508.002025-10-2132208.00406992.001106784.002025-10-20113880.0061320.001477520.00综上,复星医药当前两融余额24.07亿元,较昨日下滑0.69%,两融余额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4复星医药-16668678.002407038389.002025-10-23复星医药-1408752.002423707067.002025-10-22复星医药12850791.002425115819.002025-10-21复星医药16105366.002412265028.002025-10-20复星医药-11893891.002396159662.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4】 复星医药两款药品获注册批准 【出处】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王寅浩宋雨盈)10月24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就地拉罗司片、地拉罗司颗粒的药品注册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本次获批适应症为用于治疗年龄大于2岁的β-地中海贫血患者因频繁输血所致慢性铁过载以及10岁及以上非输血依赖性地中海贫血综合征患者的慢性铁过载。 【2025-10-24】 复星医药:地拉罗司片、地拉罗司颗粒获批注册 【出处】智通财经 复星医药(02196)发布公告,近日,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就地拉罗司片、地拉罗司颗粒(以下简称“该等药品”)的药品注册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该等药品为本集团(即本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单位,下同)自主研发的化学药品,本次获批适应症为用于治疗(1)年龄大于2岁的β-地中海贫血患者因频繁输血所致慢性铁过载、(2)10岁及10岁以上非输血依赖性地中海贫血综合征患者的慢性铁过载。截至2025年9月,本集团现阶段针对该等药品的累计研发投入约为人民币2,455万元(未经审计)。根据IQVIA CHPA最新数据,2024年,地拉罗司制剂于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销售额约为人民币1.28亿元。 【2025-10-24】 “未来星”闪耀高校,复星医药持续助力医药人才成长 【出处】复星医药官微 2025年10月,复星医药“未来星计划”的公益星光相继在两所药科学府——中国药科大学与沈阳药科大学闪耀——10月20日和22日,复星医药与中国药科大学奖学金签约及颁奖仪式、与沈阳药科大学奖学金签约仪式分别在南京和沈阳举办,复星医药及两所高校的研究生院、教育发展基金会等相关负责人参与。 “未来星计划”是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和复星医药成立的星爱121专项基金公益项目之一,通过在高校设立奖教学金等方式,支持教育和青年人才科研创新,激励全国各大高校师生勇攀医学高峰。 10月20日,中国药科大学江宁校区报告厅内,中国药科大学校友会办公室、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副主任李浩野,中国药科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睿,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飞,复星医药人力资源部总裁助理、总经理卜贇等为9名来自不同学院的获奖代表颁发2025年度“未来星”奖学金。 中国药科大学校友会办公室、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副主任李浩野表示,“我们期待与复星医药持续深化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教育实践等多个维度的合作,共建医药教育创新生态,为学子们搭建更广阔的成长平台。” 获奖学生代表、2022级药剂学博士邹佳辉分享了他的感受:“一份激励代表着一份责任,这次获奖更坚定了我投身医药事业的决心,未来我将以感恩之心为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中国药科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睿在总结中展望了更具前置性的合作未来,“我们期待双方能将合作从毕业季的招聘,延伸至在校期间的实习实践、职业规划乃至联合科研,实现更紧密的校企衔接,为中国医药事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0月22日,在复星医药与沈阳药科大学奖学金签约及座谈会上,双方完成奖学金合作签约。同时,沈阳药科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周莹,研究生院副院长侯晶,研究生院培养办主任顾丽娜等与复星医药围绕人才培育、深化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探讨。 沈阳药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侯晶对复星医药在教育事业的持续投入表示感谢,并指出“此次签约标志着双方合作迈上了新台阶,为学生点亮了职业发展的明灯,更为双方联合培养创新型、多元化医药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期待未来在人才培养、就业引导等方面开展更深入、更有成效的合作。” 沈阳药科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周莹谈到,“‘未来星计划’激励学子专注科研与专业深耕,我们期待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输送更多具备创新与国际视野的医药人才。” 复星医药总裁助理、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卜贇表示,公司与两所大学持续多年的精诚协作,是复星医药践行其人才战略与社会责任的生动注脚。“未来星”奖学金的设立,其意义远超物质奖励本身。面向未来,公司希望将这份合作的根基扎得更深,携手高校共同为青年学子开启更为广阔的成长发展通道。公司也向所有怀揣梦想的优秀学子发出诚挚邀请,期待他们加入复星医药的星辰大海,共同实现“让每个家庭乐享健康”的崇高使命。 此次“未来星计划”在两所高校的落地,标志着复星医药在支持中国医药人才培养的征程上又迈出坚实一步。未来,复星医药将继续秉持“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的初心,与更多高校携手,为“健康中国”输送青春力量。 【2025-10-24】 行业周报|化学制药指数涨0.85%, 跑输上证指数2.03%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10月20日-2025年10月24日,上证指数涨2.88%,报3950.31点。创业板指涨8.05%,报3171.57点。深证成指涨4.73%,报13289.18点。化学制药指数涨0.85%,跑输上证指数2.03%。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ST景峰、金石亚药、亨迪药业、*ST赛隆、纳微科技。 本周机构观点: **中信证券本周观点**: 核心观点: 成长路径:再生元(REGN)以Traps和VelociSuite两大平台为基,诞生Eylea、Dupi两个百亿美元单品,拥有近20年黄金发展期,市值一度超千亿美元; 业务演变:公司依靠“全流程”抗体平台实现管线快速增加,成立至今实现近10款产品商业化;在大多数管线开发上,再生元往往在临床早期就和MNCPharma合作,依靠资源实现加速开发,但再生元往往采用Co-Co合作模式;在近10款产品中,眼科药物Eylea和自免药物Dupi为百亿美元单品;但IL-6R、PD-1、PCSK9单抗等产品因为研发进度、商业化等问题未能成为重磅产品。 利润分成:在Eylea和Dupi的开发上,再生元都选择Co-Co开发模式,在最终利润分享上,再生元囊获Eylea欧洲终端销售额的近40%、Dupi全球终端销售额的近26%; 财务演变:根据再生元官网数据,从2011年首个产品Eylea获批上市,直到2024年,近15载,REGN的报表端营收体量从4.5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142.2亿美元;营收复合增长高达31%;在利润端,REGN的归母净利润从-2.22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44.12亿美元;伴随产品快速放量,利润率实现快速爬坡;在2013-2020年,REGN的经营性利润率最高至42.1%;归母净利润率从20.2%提升至41.3%; 建议关注公司:百济神州、科伦博泰、三生制药、康方生物、石药集团、翰森制药、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等; 风险因素:临床研发速度不及预期或研发失败风险;市场竞争恶化风险;商业化放量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超预期变化的风险;对外授权不及预期的风险。 行业新闻摘要: 9. 多款进口药物将退出中国市场,涉及抗过敏:肿瘤等领域,影响市场供应。 龙头公司动态: 1、恒瑞医药:1)恒瑞医药10月23日斥资628.08万元回购9.75万股A股。2)恒瑞医药10月20日斥资65万元回购1万股A股。3)A股龙头公司密集赴港上市。 2、百济神州:1)港股科技强劲反弹,零跑汽车涨逾7%,阿里巴巴-W涨4.99%。 3、百利天恒:1)百利天恒通过港交所聆讯。2)从“全球首创“到“同类最佳”药,百利天恒不做“送分题”。3)百利天恒上市聆讯获通过 拟于港交所主板上市。4)百利天恒通过聆讯 高盛、摩根大通、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5)百利天恒通过港交所聆讯 旗下Iza-bren是全球首创的双特异性抗体ADC。6)百利天恒第三次递表港交所 创新药企“资本新叙事”正在上演。7)百利天恒iza-bren全球首个鼻咽癌后线III期研究登上《柳叶刀》。 4、复星医药:1)复星医药与赫尔森集团达成磷奈匹坦帕洛诺司琼注射用浓溶液本地化生产战略合作。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9-29-1.04%0.90%2025-09-300.19%0.52%2025-10-09-1.71%1.32%2025-10-100.69%-0.94%2025-10-13-0.65%-0.19%2025-10-14-0.60%-0.62%2025-10-151.59%1.22%2025-10-160.09%0.10%2025-10-170.94%-1.95%2025-10-20-0.26%0.63%2025-10-21-0.03%1.36%2025-10-220.73%-0.07%2025-10-23-1.34%0.22%2025-10-24-1.09%0.71%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49.102023-12-2946.75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恒瑞医药0.61%-6.58%35.14%百济神州2.24%-9.65%56.28%百利天恒2.39%-3.96%82.74%复星医药1.25%-4.15%14.67%新和成0.30%-0.81%2.02%华东医药-1.52%-6.83%20.52%信立泰-5.11%-10.69%66.46%海思科-3.49%-7.92%46.11%科伦药业-0.32%-8.53%10.32%新诺威-17.47%-29.53%16.46%艾力斯2.86%-0.87%89.27%常山药业4.90%10.38%141.52%人福医药0.68%-3.31%-3.26%丽珠集团-2.35%-6.39%0.69%迪哲医药-7.61%-16.51%36.32%华海药业-4.05%-17.20%-2.01%泽璟制药0.31%-6.05%55.78%恩华药业-0.39%-11.83%-4.92%川宁生物2.77%0.27%-16.00%通化金马-0.20%-1.14%62.79% 行业相关的ETF有汇添富上证科创板创新药ETF(589120)、建信中证创新药产业ETF(159835)、南方中证创新药产业ETF(159858)、广发创新药ETF(515120)、创新药产业ETF(516060)、易方达中证创新药产业ETF(516080) 【2025-10-24】 复星医药: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5697.63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复星医药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5697.63万元,当前融资余额24.22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96%,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356976269.0058646312.002422041268.002025-10-2251247612.0038694545.002423711311.002025-10-2171060794.0054584692.002411158244.002025-10-2059192025.0071161900.002394682142.002025-10-1755098485.0063822381.002406652017.00融券方面,复星医药10月23日融券偿还3000股,融券卖出1.20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34.64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0%,融券余额166.58万,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3346440.0086610.001665799.002025-10-22328776.0014420.001404508.002025-10-2132208.00406992.001106784.002025-10-20113880.0061320.001477520.002025-10-1789032.0048824.001401536.00综上,复星医药当前两融余额24.24亿元,较昨日下滑0.06%,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3复星医药-1408752.002423707067.002025-10-22复星医药12850791.002425115819.002025-10-21复星医药16105366.002412265028.002025-10-20复星医药-11893891.002396159662.002025-10-17复星医药-8704070.002408053553.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3】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与复星健康达成战略合作 【出处】复星医药官微 2025年10月21日上午,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复星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星健康”)在复星上海总部隆重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围绕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域产业升级等方向达成一系列重要合作共识,携手推动白云区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影响力的健康产业集聚区,并为区域“国际医疗消费中心” 的宏伟蓝图注入强劲动力。 广州市白云区委书记洪谦、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鲍涵慧、区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郑伟居等政府代表,与复星国际执行董事陈启宇、复星医药董事长陈玉卿、复星健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胡航等企业代表共同出席并见证签约。 白云区委书记洪谦在交流环节中强调,白云区作为广州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高能级平台载体的建设与重点产业的招商引资,复星健康在医疗技术、运营管理和品牌资源上的优势,与白云区打造“国际医疗消费中心”的战略需求高度契合。 本次合作是政企携手,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实现健康产业“集成化、集约化、高端化”发展的关键举措。 复星健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胡航表示,复星健康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充分发挥其在综合医疗、专科建设、智慧健康、国际医疗等领域的优势,积极参与白云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他特别提到,复星健康旗下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近年来也在重点推动国际医疗的发展及国际医疗中心的建设。未来,复星健康将以此为起点,充分注入复星创新理念与资源,深度融入白云区国际化战略,聚势赋能,助力区域大健康产业生态的完善与升级。 此次战略合作的达成,标志着政企双方在推动健康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方面迈出关键一步,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双方将以此为基础,共同致力于将发展的成果转化为患者可及的优质医疗服务。 【2025-10-23】 芦沃美替尼治疗儿童LGG II期更新数据亮相ESMO 2025口头汇报,呈现优异治疗潜力 【出处】复星医药官微 德国柏林当地时间10月20日,复星医药自主研发的MEK1/2抑制剂芦沃美替尼(FCN-159)治疗儿童低级别胶质瘤(pLGG)的II期临床研究最新数据,荣幸入选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口头汇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主任、神经肿瘤综合病区主任李文斌教授重磅报告。这一成果是芦沃美替尼在两项罕见病肿瘤获批上市后,深耕儿童肿瘤领域,拓展精准治疗边界的又一力证,亦是复星医药在儿童肿瘤领域创新药研发的重要里程碑。 研究背景 作为儿童最常见的脑肿瘤,儿童低级别胶质瘤(pLGG)约占儿童颅内肿瘤的30%1。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视力/视野改变、共济失调及癫痫发作等2。在治疗方面,手术虽为主要的治疗方式且患者总体预后良好,但对于视觉通路、脑干等脑深部中线结构的儿童型低级别胶质瘤通常无法安全切除,并需要手术以外的方式治疗3。研究已证明MAPK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包括BRAF V600E突变、KIAA1549-BRAF融合和NF1突变)是pLGG发生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4。然而,目前针对针对pLGG患儿的治疗选择十分有限,临床需求亟待满足。 芦沃美替尼是复星医药自主研发的一款高效选择性MEK1/2口服抑制剂,可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此前初步研究已显示其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基于更长期的随访数据,本次ESMO大会报道了该研究的更新数据。 研究设计 这项单臂、多中心II期研究纳入了38例2-18岁的复发或进展性pLGG患儿,所有患者均具有BRAF V600E突变、KIAA1549-BRAF融合或NF1突变。患者每日一次口服芦沃美替尼5mg/m(最高不超过8mg/天),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 研究主要终点为根据RANO-LGG标准(Response assessment in neuro-oncology-LGG),由研究者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安全性、疾病控制率(DCR)、反应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期(PFS)等。 研究结果 疗效数据:芦沃美替尼显示出显著且持久的抗肿瘤活性,覆盖多种突变亚型 截至2024年11月21日,在中位随访19.83个月时,37例患者可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显示,经确认的ORR达54.1%(95%CI:36.9-70.5),DCR高达97.3%(95%CI:85.8-99.9)。最佳总体疗效包括9例实现部分缓解(PR,24.3%)、12例轻微缓解(MR,32.4%)以及15例疾病稳定(SD,40.5%)。中位反应持续时间(DOR)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均尚未达到。这一结果表明芦沃美替尼能够为pLGG患者提供显著且持久的临床获益。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突变类型的pLGG患者均能从芦沃美替尼的治疗中获益。其中KIAA1549-BRAF融合患者的确认ORR为43.5%,BRAF V600E突变患者的确认ORR达72.7%,NF1突变患者的确认ORR为66.7%。 安全性特征:优异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特征保障患儿依从性,为长期治疗提供保障 芦沃美替尼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具体来看,92.1%的患者发生了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但绝大多数为1-2级;仅15.8%的患者发生3级TRAEs,且无4级及以上TRAEs报告。没有患者因治疗期间不良事件(TEAEs)出现剂量降低、永久停药或死亡的情况。最常见(发生率≥20%)的TRAE主要包括肌酸激酶升高(76.3%)、α-羟丁酸脱氢酶升高(71.1%)、血乳酸脱氢酶升高(71.1%)、血肌酸磷酸激酶MB升高(44.7%)、皮疹(36.8%)、甲沟炎(28.9%)、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26.3%)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21.1%)。 研究结论 芦沃美替尼疗效及安全性数据优越,为pLGG患儿带来新希望 芦沃美替尼在复发或进展性pLGG患者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特征,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这些数据支持芦沃美替尼作为pLGG潜在治疗策略的进一步开发。基于II期研究的积极结果,复星医药已启动芦沃美替尼治疗pLGG的III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NCT07004075)。该研究将进一步验证芦沃美替尼在这一领域的治疗价值,有望为儿童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复星医药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创新药物研发。芦沃美替尼的研发进展体现了复星医药在肿瘤治疗领域特别是儿童肿瘤领域的深度布局和承诺,未来公司将继续致力于为全球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本材料为专业医学资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具体诊疗信息请遵医嘱。 【2025-10-23】 复星医药与赫尔森集团达成磷奈匹坦帕洛诺司琼注射用浓溶液本地化生产战略合作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何昕怡)10月22日,复星医药与赫尔森集团(Helsinn)共同宣布,双方达成了止吐药物磷奈匹坦帕洛诺司琼注射用浓溶液本地化生产战略合作。 2021年10月,复星医药宣布与赫尔森集团达成协议,获得包括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胶囊(商品名:奥康泽)在内的多款相关肿瘤支持治疗药物在国内的独家许可、分销与推广权。其中奥康泽胶囊已于2019年在国内获批上市,并从2023年起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也为此次双方拓展注射用浓溶液本地化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磷奈匹坦帕洛诺司琼注射用浓溶液为奥康泽胶囊的注射剂型。目前,磷奈匹坦帕洛诺司琼注射用浓溶液的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此次本地化生产技术转移协议的签署,将与注射用浓溶液原研药物获批进程形成高效衔接。 复星医药表示,从患者端看,本地化生产将大幅缩短供应链周期,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创新药品的可及性,惠及更多肿瘤患者。从产业端而言,此次本地化生产协议的签署,将推动注射剂生产与原料药制备技术同步与国际标准接轨,为肿瘤支持治疗领域的产业化升级提供示范样本。 【2025-10-23】 复星医药: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5124.76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复星医药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5124.76万元,当前融资余额24.2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97%,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251247612.0038694545.002423711311.002025-10-2171060794.0054584692.002411158244.002025-10-2059192025.0071161900.002394682142.002025-10-1755098485.0063822381.002406652017.002025-10-1681169212.0085021947.002415375913.00融券方面,复星医药10月22日融券偿还500股,融券卖出1.14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32.88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9%,融券余额140.45万,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2328776.0014420.001404508.002025-10-2132208.00406992.001106784.002025-10-20113880.0061320.001477520.002025-10-1789032.0048824.001401536.002025-10-16125345.00215710.001381710.00综上,复星医药当前两融余额24.25亿元,较昨日上升0.53%,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2复星医药12850791.002425115819.002025-10-21复星医药16105366.002412265028.002025-10-20复星医药-11893891.002396159662.002025-10-17复星医药-8704070.002408053553.002025-10-16复星医药-3915325.002416757623.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2】 复星医药与赫尔森集团达成止吐药物磷奈匹坦帕洛诺司琼注射用浓溶液本地化生产战略合作 【出处】复星医药官微 (2025年10月22日,中国上海)近日,复星医药(600196.SH;02196.HK)与赫尔森集团(Helsinn)共同宣布,双方达成了止吐药物磷奈匹坦帕洛诺司琼注射用浓溶液本地化生产战略合作。 签约仪式现场,在复星医药董事长陈玉卿、赫尔森集团CEO Dr. Melanie Rolli及双方管理层团队的共同见证下,复星医药联席总裁、成熟产品及制造事业部首席执行官李静与赫尔森集团国际商业业务负责人,Mr. Andrea Pontiggia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从商业化合作迈向产业化深度融合,加速全球领先止吐药物本地化进程。 复星医药董事长陈玉卿表示,我们非常高兴与赫尔森集团的合作进一步加深,从商业化拓展到未来的本地化生产。这不仅是我们双方长期以来互信互谅、精诚合作的结晶,更是复星医药加速推进创新药物本地化生产、全面提升供应链韧性与效率的关键里程碑。借助复星医药在国内成熟的产业化平台与深厚的市场积淀,磷奈匹坦帕洛诺司琼注射用浓溶液的本地化生产将有望进一步提升药物可及性,为中国患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高质量的治疗选择,切实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赫尔森集团CEO Dr. Melanie Rolli表示,我们对能与复星医药就磷奈匹坦帕洛诺司琼注射用浓溶液的本地化生产达成战略合作感到无比振奋。多年来双方保持着卓越的合作关系,期待未来探索更多合作可能,最终惠及更多中国患者,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2021年10月,复星医药宣布与赫尔森集团达成协议,获得包括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胶囊(商品名:奥康泽 )在内的多款相关肿瘤支持治疗药物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的独家许可、分销与推广权。其中奥康泽 胶囊已于2019年在国内获批上市,并从2023年起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为肿瘤患者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提供了重要的临床解决方案,也为此次双方拓展注射用浓溶液本地化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奥康泽 胶囊也是目前唯一显示出协同增效作用的复方口服止吐药物[1][2],奈妥匹坦和帕洛诺司琼的半衰期分别长达96及40小时[3][4],延迟性无挽救治疗率高达97.6%[5]。 磷奈匹坦帕洛诺司琼注射用浓溶液为奥康泽 胶囊的注射剂型。目前,磷奈匹坦帕洛诺司琼注射用浓溶液的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此次本地化生产技术转移协议的签署,将与注射用浓溶液原研药物获批进程形成高效衔接,为患者提供更灵活的选择。 从患者端看,本地化生产将大幅缩短供应链周期,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创新药品的可及性,惠及更多肿瘤患者。从产业端而言,此次本地化生产协议的签署,将推动注射剂生产与原料药制备技术同步与国际标准接轨,为肿瘤支持治疗领域的产业化升级提供示范样本。 关于复星医药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复星医药”,股票代码:600196.SH,02196.HK)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创新驱动的全球化医药健康产业集团,直接运营的业务包括制药、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疗健康服务,并通过联营公司国药控股覆盖到医药商业领域。 创立30多年来,复星医药植根中国,布局全球,积极践行“4IN”(创新 Innovation、国际化 Internationalization、智能化 Intelligentization、整合 Integration)的战略,核心业务已主要覆盖美国、欧洲、非洲、印度和东南亚等海外市场。目前,复星医药已形成开放式、全球化的药品创新研发体系,聚焦肿瘤(实体瘤、血液瘤)、免疫炎症等核心治疗领域,重点强化抗体/ADC、细胞治疗、小分子核心技术平台,并与产业基金合作布局核药、RNA、基因治疗、AI药物研发等前沿技术,持续推进创新转型与创新产品的开发落地,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面向未来,复星医药始终秉持“关爱生命、不断创新、精益求精、合作共赢”的核心价值观,以“让每个家庭乐享健康”为使命,持续提升创新研发和全球运营能力,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医疗创新整合者。 关于赫尔森集团(Helsinn) 赫尔森医药是一家全球制药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上市以及各类药品的商业化,以改善癌症及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重点关注支持性治疗、肿瘤学以及皮肤肿瘤学领域。公司总部位于瑞士卢加诺,在美国设有直接商业运营机构,在爱尔兰拥有生产基地,在中国设立办公机构,并通过可信赖合作伙伴网络,实现覆盖全球90个国家的商业布局。 赫尔森医药成立于1976年,是一家传承至第四代的家族企业,拥有深厚的制药专业知识与技术积淀。近半个世纪以来,赫尔森始终秉持诚信、热忱与品质至上的经营理念,持续致力于为患者追求创新,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公司战略愿景的核心。 [1] Stathis M et al. Eur J Pharmacol. 2012 Aug 15;689(1-3):25-30 [2]Thomas AG et al. Exp Brain Res. 2014 Aug;232(8):2637-44 [3] Lorusso V et al. Future Oncol. 2015 (11):565-577 [4] Rojas C, et al. Eur J Pharmacol. 2014 Jan 5:722:26-37 [5] Zhang L. et al. Ann Oncol. 2018;29(2):452-458 【2025-10-22】 复星医药:10月21日获融资买入7106.08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复星医药10月21日获融资买入7106.08万元,当前融资余额24.1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89%,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171060794.0054584692.002411158244.002025-10-2059192025.0071161900.002394682142.002025-10-1755098485.0063822381.002406652017.002025-10-1681169212.0085021947.002415375913.002025-10-1574361994.0068973800.002419228648.00融券方面,复星医药10月21日融券偿还1.39万股,融券卖出11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3.22万元,融券余额110.68万,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132208.00406992.001106784.002025-10-20113880.0061320.001477520.002025-10-1789032.0048824.001401536.002025-10-16125345.00215710.001381710.002025-10-1514300.0094380.001444300.00综上,复星医药当前两融余额24.12亿元,较昨日上升0.67%,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1复星医药16105366.002412265028.002025-10-20复星医药-11893891.002396159662.002025-10-17复星医药-8704070.002408053553.002025-10-16复星医药-3915325.002416757623.002025-10-15复星医药5331566.002420672948.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1】 复星医药:10月20日获融资买入5919.20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复星医药10月20日获融资买入5919.20万元,当前融资余额23.9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87%,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059192025.0071161900.002394682142.002025-10-1755098485.0063822381.002406652017.002025-10-1681169212.0085021947.002415375913.002025-10-1574361994.0068973800.002419228648.002025-10-1472802739.0088653775.002413840454.00融券方面,复星医药10月20日融券偿还2100股,融券卖出39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1.39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3%,融券余额147.75万,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0113880.0061320.001477520.002025-10-1789032.0048824.001401536.002025-10-16125345.00215710.001381710.002025-10-1514300.0094380.001444300.002025-10-14332288.0039424.001500928.00综上,复星医药当前两融余额23.96亿元,较昨日下滑0.49%,两融余额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0复星医药-11893891.002396159662.002025-10-17复星医药-8704070.002408053553.002025-10-16复星医药-3915325.002416757623.002025-10-15复星医药5331566.002420672948.002025-10-14复星医药-15583054.002415341382.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0】 全球首个胸腺上皮肿瘤治疗ADC!复宏汉霖PD-L1 ADC HLX43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出处】复星医药官微 HLX43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用于胸腺上皮肿瘤的治疗,意味着该产品后续在美国的研发、注册及商业化等方面将享受一定的政策支持 胸腺癌是胸腺上皮肿瘤中一类相对罕见但侵袭性强、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现有后线治疗方案疗效不佳,存在较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 HLX43是全球首个布局胸腺上皮肿瘤的PD-L1 ADC,在胸腺癌患者的后线治疗中展现出优异的初步疗效,有望填补该疾病 ADC治疗的空白 2025年10月20日,复星医药子公司复宏汉霖(2696.HK)宣布,公司创新型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抗体偶联药物(ADC)注射用HLX43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Orphan Drug Designation, ODD),用于胸腺上皮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s,TETs)的治疗。 美国HLX43胸腺研究主要研究者、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教授Marina Garassino博士表示 胸腺上皮肿瘤是一种仍然充满挑战且研究相对不足的疾病,尤其后线胸腺癌患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HLX43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的令人鼓舞的初步疗效,为晚期胸腺上皮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很高兴见到这款创新型PD-L1抗体偶联药物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这一里程碑进一步印证了其在满足重大临床需求方面的潜力。 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的药物将享有包括但不限于 1)临床试验费用的税收抵免,2)免除新药申请费,3)获批后七年的市场独占权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以加速其开发进程,早日惠及患者。HLX43是全球首个布局胸腺上皮肿瘤的PD-L1 ADC,其I期临床研究在胸腺癌(Thymic Carcinoma)等实体瘤中展现出“高效、低毒”的治疗潜力(2025 ASCO:75%的胸腺癌患者达到部分缓解,ORR=75%)。基于此,公司高效推进HLX43在中、美、日、澳等地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其用于TC治疗已获得中国、美国、日本等地监管机构的临床试验许可。此次获FDA授予孤儿药资格认定是HLX43全球开发进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意味着该产品在胸腺上皮肿瘤领域的突破性治疗潜力获得国际权威机构认可,有望进一步缩短HLX43的全球开发周期,加速填补该疾病ADC治疗的空白。 胸腺上皮肿瘤是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一类相对罕见的肿瘤,为前纵隔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主要分为胸腺瘤(Thymoma)、胸腺癌(Thymic Carcinoma)以及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等亚型[1-2]。其中,胸腺癌约占所有胸腺上皮肿瘤的14%-22%[3],该疾病呈现高侵袭性特征,如局部浸润、胸内淋巴结和远处转移,且预后较差[4]。其病理亚型以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为主,占比约70%,其次为淋巴上皮癌、未分化癌等[5]。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该疾病中位发病年龄为50-60岁[3],全球年发病率稳定在0.15/10万,但近年诊断率呈上升趋势[4]。对于早期局限性胸腺癌,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对于晚期或复发转移患者,一线治疗主要为联合化疗方案,二线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系统治疗。但现有治疗方案存在各种局限,如缺少驱动基因、耐药机制复杂、不良反应严重等,且整体疗效有限,亟待更加安全且有效的新型治疗方案[6-10]。 HLX43是一款潜在BIC的广谱抗肿瘤ADC,兼具免疫检查点阻断与载荷细胞毒性的双重作用机制。临床前研究显示,HLX43在PD-1/PD-L1单抗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宫颈癌、食管鳞癌等多个瘤种中展现出治疗潜力,且耐受性良好。I期临床数据提示,HLX43在NSCLC、TC等实体瘤中展现出“高效、低毒”的显著疗效,且对于鳞状/非鳞状NSCLC,有无EGFR突变、有无脑/肝转移、PD-L1阳性/阴性的NSCLC患者人群都具有疗效,不依赖生物标志物筛选。根据2025 WCLC上公布的最新临床研究数据,HLX43在扩大的患者样本中持续验证了其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等实体瘤中的优异疗效,尤其在EGFR野生型NSCLC等特定亚组人群中疗效更为凸显,且安全性良好。值得关注的是,HLX43在PD-L1阴性(TPS<1%)患者群体中展现了差异化的治疗潜力,ORR和DCR分别达到38.1%和85.7%,提示HLX43疗效不受PD-L1表达限制,有望覆盖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目前,公司正全力推进HLX43的临床开发进程,已在全球入组超过400例患者,并在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多国顺利推进患者入组。公司持续挖掘HLX43在多种实体瘤中的治疗潜力,共计开设10项针对HLX43的临床研究,广泛覆盖非小细胞肺癌、胸腺癌、宫颈癌、肝细胞癌、食管鳞癌、头颈鳞癌、鼻咽癌、结直肠癌、胃癌/胃食管交界部癌等。单药之外,HLX43联用其他产品的临床试验也正在进行中,进一步探索“ADC+IO”的协同抗肿瘤疗效。 未来,随着HLX43在后线实体瘤患者中的疗效逐步得到验证,复宏汉霖也将持续将产品推向更前线的治疗,加速为更多晚期/转移性实体瘤患者带来疗效优异的新型治疗选择。 【2025-10-20】 创新加速 市场空间大我国核药产业全力突围 【出处】证券日报 有这样一种“魔法药水”,在进入人体后,药物分子可“跑”到特定的肿瘤位置,并通过定向“引爆”释放能将肿瘤细胞杀死的射线,但对周围正常细胞损伤很小。 这种听上去很科幻的治疗方式正在成为现实。 过去,核医学科主要的工作是通过“拍片”对肿瘤等疾病进行诊断。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在与核医学临床一线医生的交流中获悉,获益于核药的发展,核医学科在肿瘤治疗方面展示出了新的巨大潜力。“我们科室刚刚完成了一项核药的上市前临床研究,还有几项临床研究正拟开展。”上海某三甲医院核医学科刘医生对记者称,在从事核医学工作的同行中,大家都很看好核药治疗新赛道。 核药全称放射性药物,是指含有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疾病诊断、治疗或医学研究的特殊药物。当前,核药正革命性地改变着疾病的诊疗方式,也是各国生物医药产业竞相布局的战略高地。 顺着产业链梳理,记者发现,全球十大制药企业已相继进入该领域;在国内,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星医药”)、远大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大医药”)、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同辐”)、烟台东诚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诚药业”)、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药集团”)等多家上市公司也在积极布局。 “目前全球创新核药研发进入高产期,国内外核药研发市场爆发,新肿瘤靶点、新探针、新适应症、新核素都可能是核药行业的突破点。”远大医药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据市场研究公司BCCResearch分析,全球核医药市场将从2023年126亿美元增长到2029年底的210亿美元,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8.29%。 那么,核药作为前沿赛道的前景如何?企业正在进行哪些创新?围绕相关问题,《证券日报》记者展开了深入调研。 产业痛点亟待解决 核药作为一种新治疗方式,是如何开展临床应用的? 首先,患者需要进行SPECT(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或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影像检查,确定肿瘤的部位、大小,评估需要使用的核药剂量;完成这一工作后,医护人员将药剂从铅罐取出,通常以口服或输液的方式让药物进入患者体内,随后,它便会在特定的肿瘤部位聚集,并通过自带的辐射打击肿瘤细胞,但对周围正常细胞损伤很小。 “由于药物具有放射性,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均需待在特定的核药房中;完成药物输注后,患者还需留院观察,如果辐射剂量符合标准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患者即可出院。”刘医生称,当患者完成一个治疗疗程后,会再次接受SPECT或PET影像检查,以确定治疗效果,“肿瘤的大小、在什么部位,治疗后的效果等信息全都可以通过影像设备清清楚楚展示出来。所以,我们常说核医学治疗是‘所见即所得’。” 这种“所见即所得”的效果被称为“诊疗一体化”,是核医学治疗区别于现有肿瘤治疗方式的最大特点,也是行业普遍看好核药赛道的理由之一。 远大医药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针对同一疾病靶点,可利用不同核素的射线特性,分别开发成可诊断、可治疗的产品,实现诊断—治疗—疗效评估的闭环。这开启了肿瘤精准治疗的新篇章。” 还有行业人士表示,核药并不需要特别复杂的制备条件,在配备了核医学设施的医院即可完成治疗,这种“即用即走”模式有望推动核药快速普及。 国际市场已率先验证核药的价值。2022年3月份,核药Pluvicto在美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该药上市首年即实现了2.71亿美元的销售额,截至2024财年结束时,已累计创造了26.43亿美元的营收。 在国内,核药的创新起步稍晚于海外。根据行业媒体医药魔方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2月份,我国累计共批准72款核药产品,一半以上为90年代获批的诊断用核药,仅有3款创新核药。 明明极有市场前景,为何国内仅有3款创新核药?有行业人士表示,这是因为创新核药的一大特点在于其开发和临床应用都离不开上下游的协同。 “核药不同于一般药物,其应用必须有SPECT/PET等医学影像设备的支持,而这些设备的研发难度大,曾主要依赖进口,价格昂贵,致使本土普及率不足。”上述行业人士表示,这进而又影响了市场对于核药的创新研发热情。有数据显示,一直到2019年,中国每百万人PET/CT保有量仅为0.2台,每百万人SPECT/CT保有量仅为0.3台,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此外,核素的本土供应不足也限制了创新核药的开发。核素是核药中发挥作用的核心物质,其生产主要依赖于核反应堆等。在国内,由于缺少可大批量生产的商用反应堆,医用同位素严重依赖进口。中国工程院院士赵宪庚研究团队于2024年披露的调研显示,我国医用同位素的自主供给量尚未完全满足国内需求。 “如果这些上游环节没有打通,即使有创新核药问世,也会出现用不好、用不了、供应不稳等问题。”上述行业人士表示。 “基建”突围 针对产业痛点,政策率先发力。 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将精准放射治疗装备列为重点,提出要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和设备供给能力,这为国产PET等影像设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年,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等八部门发布的《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实现全国三级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全覆盖,到2035年实现“一县一科”;同时明确提出常用医用同位素要实现稳定自主供应。 于是,在上游,产业链各方围绕核药产业开始了一场“大型基建”。 在高端影像设备方面,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影医疗”)是典型代表。联影医疗分子影像事业部项目总监刘伟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医学治疗过程中,放射性探测设备的开发挑战几乎与航天工程同级,难度极高。在政策指引下,自2014年起,该公司通过10余年研发,攻克了探测器研制、大规模数据采集、重建控制等关键技术,在高端分子影像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 “我们累计申请专利超过270项,成功推出2米PET/CT,首次实现对药物在人体全身流动、扩散及代谢全过程的动态观测。”联影医疗总裁包峻表示,过去这10年,国内PET市场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国产化极大推动了PET的普及。据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的最新数据,2023年,全国共有722台PET,较2019年增加了80.8%;全国53.5%的医疗机构配备了PET设备,其中配置于三级医疗机构的占85.9%。 同位素的国产化表现同样亮眼。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远大医药等一批公司完成了碳-14酸钡、镥-177、钇-90、碘-125、磷-32、钬-166等同位素的量产。“公司工厂是目前全球核素种类最全、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智能工厂之一,也是全球首个核药全产业链闭环平台。”远大医药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PET影像设备在医院机构实现广泛落地,越来越多的同位素逐渐完成本土化供应,原本掣肘我国创新核药发展的这两大因素被一一“疏通”。于是,核药创新迎来了“井喷”式发展。据医药魔方数据,截至2024年2月份,国内已有205条创新核药的研发管线处于临床阶段。另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A股医药板块中,已有超10家上市公司布局创新核药。 多方力量加入 从核药创新本身来看,它又有何特色呢?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依托于国内创新人才优势,我国的创新核药正呈现出百花齐放态势,全球化、全品种、全产业链是一大特色。 比如,远大医药已在全球布局了以美国波士顿、中国成都为核心的研发基地,以美国波士顿、德国法兰克福、新加坡、中国成都为核心的生产基地,销售网络可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上半年,远大医药核药板块收入达4.2亿港元,同比增长106%。远大医药方面表示,其发展目标是,打造全球第一核药MNC(跨国大药企)。 百洋医药集团也正加快核药全产业链布局。公司参股孵化的北京吉伦泰医药有限公司已完成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核医学一类新药锝-99RGD肽注射液的三期临床,目前正处于上市优先审评阶段。“该药是全球首个用于SPECT显像的广谱肿瘤显像药物,有望解决SPECT影像技术不能用于肿瘤显像诊断、分期和疗效监测的瓶颈问题。”百洋医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除创新核药外,该公司旗下上市平台还获得SPECT/CT设备的独家商业化权益,“药+设备”的组合将加速创新价值的转化。 复星医药董事长陈玉卿向记者透露,复星医药已于今年成立了核药平台,拟通过与政府合作的方式,推进核药的发展;广药集团则与厦门稀土所共同出资成立了广州白云山稀核健康医药有限公司,宣告将全面布局核药新赛道;思路迪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177Lu-PSMA-3D1015注射液则完成了首例患者给药。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报显示,东诚药业、中国同辐、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已入局核药创新药。 多方力量的加入无疑将加快创新核药的落地。从现阶段来看,如何避免靶点同质化、实现瘤种突破并打通从生产到临床应用的特殊监管链路,仍考验着各家企业的研发及产业化整合能力。 展望未来,业内普遍认为,蓄势待发的中国核药行业正在补齐短板,即将步入加速发展期,创新核药也有望成为中国创新药的另一张新名片。 【2025-10-19】 近日海外机构调研股名单 【出处】证券时报网 根据调研日期截止日统计,近10日(9月26日至10月17日),海外机构对68家上市公司进行调研,其中,迈瑞医疗最受关注,被124家海外机构密集调研。 证券时报 数据宝统计显示,近10日共有321家公司获机构调研,调研机构类型显示,证券公司调研达288家,占比最多;基金公司调研234家,位列其后;海外机构共对68家上市公司进行走访。 海外机构调研榜单中,迈瑞医疗参与调研的海外机构达到124家,最受关注;其次是汇川技术,参与调研的海外机构共有51家。 从股价表现看,获海外机构调研股近10日平均下跌3.36%。其中,股价上涨的有四方股份、江波龙等,表现最好的是四方股份,累计涨幅为48.96%。股价下跌的有43只,跌幅最大的是吉比特,累计跌幅为31.67%。 从业绩来看,近日获海外机构关注个股中,有3只公布了前三季业绩(含快报),净利润增幅居前的有聚灿光电、小商品城。 公布前三季业绩预告的个股有7只,业绩预告类型来看,预增5只,预盈1只,预降1只。以业绩预告净利润增幅中值统计,净利润增幅最高的是奥比中光,前三季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为278.26%。 (数据宝) 近10日海外机构调研股证券代码证券简称海外机构家数最新收盘价(元)其间涨跌幅(%)行业601126四方股份127.1448.96电力设备301308江波龙10177.9023.63电子300904威力传动376.4015.65电力设备601012隆基绿能519.7010.92电力设备600641万业企业220.9010.82房地产000021深科技127.4010.26电子300179四方达111.7110.06机械设备000528柳工111.629.31机械设备001289龙源电力217.775.46公用事业603323苏农银行15.255.21银行300708聚灿光电29.395.03电子688068热景生物2182.284.97医药生物600008首创环保33.314.75环保600415小商品城1019.183.73商贸零售600211西藏药业248.673.62医药生物000039中集集团78.113.18机械设备300073当升科技265.833.17电力设备605090九丰能源233.403.05公用事业688223晶科能源35.501.66电力设备603369今世缘739.580.82食品饮料600332白云山325.500.51医药生物300957贝泰妮245.850.04美容护理601567三星医疗224.00-电力设备603636南威软件311.90-0.17计算机688777中控技术152.74-0.86机械设备300753爱朋医疗228.57-1.14医药生物002158汉钟精机3925.42-1.32机械设备688472阿特斯712.24-2.00电力设备300842帝科股份261.90-2.17电力设备600166福田汽车12.65-2.21汽车603456九洲药业218.85-3.13医药生物002303美盈森14.32-3.36轻工制造000725京东方A14.00-4.08电子688005容百科技827.35-4.37电力设备601058赛轮轮胎213.76-4.51汽车600196复星医药328.72-5.21医药生物300953震裕科技6164.99-5.56电力设备688396华润微751.11-5.63电子002916深南电路2196.35-5.83电子601778晶科科技13.53-6.37公用事业688185康希诺672.70-6.71医药生物603381永臻股份122.55-6.78电力设备688605先锋精科165.30-7.35电子300113顺网科技324.20-7.56传媒300760迈瑞医疗124225.50-7.96医药生物688208道通科技135.00-9.37计算机688322奥比中光681.02-9.45电子688100威胜信息334.19-9.55通信300124汇川技术5177.59-9.68机械设备601717中创智领123.22-9.97机械设备603992松霖科技127.29-10.82轻工制造300832新产业860.94-10.91医药生物301200大族数控1191.37-11.19机械设备688686奥普特11129.26-11.90机械设备688062迈威生物545.05-12.01医药生物688213思特威29101.47-12.53电子300496中科创达166.24-13.52计算机002463沪电股份364.17-14.11电子002920德赛西威1124.92-15.10计算机688369致远互联123.08-16.41计算机301095广立微776.27-18.32计算机603893瑞芯微7183.76-19.17电子301525儒竞科技190.10-19.68机械设备688400凌云光139.00-21.10机械设备688195腾景科技195.63-25.98电子603444吉比特7452.33-31.67传媒 注:本文系新闻报道,不构成投资建议 【2025-10-19】 浦江创π分享荟在沪举办 共话科技企业金融赋能新路径 【出处】复星医药官微 2025年10月18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复星医药主办的浦江创π分享荟系列活动在上海BFC外滩金融中心举办。本次活动以“穿越周期的创新π 科技企业的金融赋能建设”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政府部门、证券交易所、金融机构以及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等前沿科技领域的二十余位重磅嘉宾,共同探讨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的路径与未来。 浦江创π分享荟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起,本期活动聚焦生命科学、芯片、AI等前沿领域,为顶尖企业家与行业领袖构建一个前瞻、深度、高价值的跨界对话场,探讨金融创新与科技未来的无限可能。 在专题分享环节,三位来自产业与资本领域的领军人物就企业如何制定全球资本战略、如何构建产业与资本的良性循环、如何锻造穿越周期的韧性等话题,带来了极具启发性的实战洞察。禾塞科技联合创始人、CEO、董事会主席李一帆以“从美股到港股——硬科技企业的全球资本攻略”为题,分享了企业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的资本战略与战略定力,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梁锦则以“创新为锚、穿越周期——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韧性”为题,从投行视角解析了行业周期波动中的企业生存与发展之道。 复星国际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启宇在“全生命周期企业的科技与金融”的专题分享中指出,科技企业尤其是生物医药企业必须具备“技术、人才、资金”三大核心要素,而资本作为关键助推力,需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陈启宇结合行业企业案例,强调企业应善用资本市场周期,在不同阶段把握融资、上市、并购等关键节点,构建完善的金融赋能体系。面对当前科创企业面临的融资收紧与退出挑战,他呼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多层次的资金参与机制,为中国创新药企进军全球市场提供更强资本支撑。陈启宇表示,回顾复星医药三十多年的发展,金融赋能已深度融入企业,成为驱动创新与发展的核心引擎。复星医药坚持创新驱动,构建了开放式创新体系,并聚焦源头创新,深化产学研医合作,设立复健资本新药创新基金等,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锻造全球竞争力。非常感谢上海市科委搭建浦江创π分享荟平台,未来复星医药将携手行业伙伴,积极参与构建行业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助力上海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希望上海科技企业把握范式变革机遇,加强跨界合作,共同提升上海科创生态的“活化率”,推动更多优秀企业在这片沃土中成长壮大。在政策分享环节,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市委金融办就相关政策作了分享。 整场活动在思想碰撞与跨界交流中落下帷幕。作为上海科技创新生态中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复星医药通过此次平台积极助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展现了其作为创新型医药企业的产业担当与生态视野。未来,浦江创π分享荟系列活动将继续汇聚政、产、学、研、金多方力量,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注入持续动能。 【2025-10-18】 复星医药:10月17日获融资买入5509.85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复星医药10月17日获融资买入5509.85万元,当前融资余额24.0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96%,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755098485.0063822381.002406652017.002025-10-1681169212.0085021947.002415375913.002025-10-1574361994.0068973800.002419228648.002025-10-1472802739.0088653775.002413840454.002025-10-13100203415.00119372004.002429691490.00融券方面,复星医药10月17日融券偿还1700股,融券卖出31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8.90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2%,融券余额140.15万,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789032.0048824.001401536.002025-10-16125345.00215710.001381710.002025-10-1514300.0094380.001444300.002025-10-14332288.0039424.001500928.002025-10-13206928.0028740.001232946.00综上,复星医药当前两融余额24.08亿元,较昨日下滑0.36%,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7复星医药-8704070.002408053553.002025-10-16复星医药-3915325.002416757623.002025-10-15复星医药5331566.002420672948.002025-10-14复星医药-15583054.002415341382.002025-10-13复星医药-19012788.002430924436.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7】 复星医药芦沃美替尼研究成果入选 2025 ESMO 口头汇报,临床价值再添新证! 【出处】复星医药官微 肿瘤领域盛会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 2025)将于当地时间10月17-21日在柏林召开。本次会议中,芦沃美替尼(FCN-159)治疗儿童低级别胶质瘤(pLGG)的II期研究成功入选口头报告。该项研究在此之前已成功入选2023 ESMO口头汇报1。基于更长随访数据,本项研究的数据更新结果再次获得ESMO大会口头汇报,这不仅是对本项研究的学术认可,更是复星医药在肿瘤领域深耕不辍、持续突破、贡献卓越科学价值的有力证明。 芦沃美替尼(Luvometinib,商品名:复迈宁 )是复星医药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作为一种高选择性口服MEK1/2抑制剂,用于治疗与MAPK激活异常相关的恶性肿瘤及其他罕见疾病。目前,芦沃美替尼用于治疗儿童低级别脑胶质瘤的Ⅲ期临床试验正在有序开展中。2025年5月27日,芦沃美替尼片在中国首次获批上市,分别用于治疗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和组织细胞肿瘤成人患者,以及2岁及以上伴有症状、无法手术的丛状神经纤维瘤(PN)的I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儿童及青少年患者。 此前,芦沃美替尼片用于治疗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和组织细胞肿瘤 、 I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丛状神经纤维瘤)已多次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突破性治疗和优先审评认定。今年8月,芦沃美替尼片获得沙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和组织细胞肿瘤。这一进展既体现了该药在罕见病治疗领域的临床价值,也标志着其在国际化布局中取得重要突破,为后续全球范围内的临床应用与患者获益奠定基础。 在学术成果转化方面,芦沃美替尼已累计发表 21 项学术全文及国际大会摘要,相关研究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认可;此次其研究成果入选 2025 ESMO 大会并进行口头汇报,进一步为其临床应用价值增添了学术依据。 pLGG是儿童群体中最常见的脑肿瘤类型,约占儿童颅内肿瘤的 30%-40%2。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视力、视野改变或共济失调、癫痫发作等3。手术作为pLGG的一线及核心治疗手段,虽然患者总体预后良好,但约半数患者仍会出现疾病进展4。目前研究已证明pLGG 进展的关键驱动机制是MAPK 通路的异常激活,主要包括BRAF V600E突变、KIAA1549-BRAF融合及NF1突变等5。MEK 抑制剂等新型靶向药物的治疗已显示出较高的缓解率、良好的无进展生存期以及相对可耐受的安全性4。 此次入选研究的具体汇报信息如下: 摘要标题: II期研究最新进展:探讨luvometinib (FCN-159)治疗MAPK通路激活的复发性或进展性儿童低级别胶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现形式:口头报告 编号:661MO 演讲者:李文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报告时间:2025年10月20日08:35 - 08:40(柏林时间) 【2025-10-17】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星凯瑞拟增资扩股、实施跟投及采纳并实施股权激励 【出处】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丁宁)10月17日晚间,复星医药(600196)发布公告称,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基金拟参与公司控股子公司复星凯瑞的A轮融资,即拟分期出资共计6亿元认缴复星凯瑞不超过合计52443.7452万元的新增注册资本。 复星医药表示,为充分调动复星凯瑞核心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于本次增资同时,包括复星凯瑞现任董事及核心管理层在内的14名跟投参与方拟通过跟投平台共计出资352.5万元认缴复星凯瑞合计308.107万元的新增注册资本。本次跟投的投前估值与本次增资一致。 同时,为有效吸引、保留对控股子公司复星凯瑞业务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和贡献的核心团队和关键人才,激发创业激情,助力企业长远发展,10月17日,复星医药董事会及复星凯瑞股东会分别批准复星凯瑞采纳及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根据该计划,复星凯瑞拟通过激励平台以0.76元/1元复星凯瑞注册资本的价格、分批向拟激励对象授出对应共计不超过9321.9893万元复星凯瑞注册资本的激励权益(包括限制性股权及期权);其中首批拟授出对应不超过7618.487万元复星凯瑞注册资本的激励权益。 【2025-10-17】 复星医药: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基金拟出资6亿元参与复星凯瑞 A 轮融资 【出处】智通财经 复星医药(02196)公布,2025年10月17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复星凯瑞、复星医药产业(系复星凯瑞的直接控股股东)与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共同签订《增资协议》,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基金拟参与复星凯瑞A轮融资,即拟分期出资共计6亿元认缴复星凯瑞不超过合计52,443.7452万元的新增注册资本。A轮融资所得款项将用于复星凯瑞及/或其子公司的运营和业务发展。 为充分调动复星凯瑞核心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25年10月17日,复星凯瑞与包括复星凯瑞现任董事及核心管理层在内的14名跟投参与方及跟投平台分别签订《跟投协议》《跟投平台增资协议》,该等跟投参与方拟通过跟投平台共计出资352.50万元认缴复星凯瑞合计308.1070万元的新增注册资本。本次跟投的投前估值与本次增资一致。 同日,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坪山区引导基金、跟投平台与复星凯瑞及其现有股东还共同达成《股东协议》。 由于跟投参与方包括公司若干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根据上证所《上市规则》,该等人士构成本公司关联方、其参与本次跟投构成公司的关联交易。其中,该等关联跟投参与方(即公司董事陈玉卿先生、关晓晖女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刘毅先生、Xingli Wang先生、Wenjie Zhang先生、冯蓉丽女士、朱悦女士)拟通过跟投平台共计出资124.6664万元认缴复星凯瑞合计108.9664万元的新增注册资本。 同时,为有效吸引、保留对控股子公司复星凯瑞业务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和贡献的核心团队和关键人才,激发创业激情,助力企业长远发展,于2025年10年17日,本公司董事会及复星凯瑞股东会分别批准复星凯瑞采纳及实施激励计划。根据该计划,复星凯瑞拟通过激励平台以0.76元/1元复星凯瑞注册资本的价格、分批向拟激励对象授出对应共计不超过9,321.9893万元复星凯瑞注册资本的激励权益(包括限制性股权及期权);其中:首批授予拟授出对应不超过7,618.4870万元复星凯瑞注册资本的激励权益。股权激励计划下激励权益对应的复星凯瑞股权来源为本公司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已向激励平台转让的部分复星凯瑞股权。 由于首批授予激励对象包括本公司若干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根据上证所《上市规则》,该等人士构成本公司关联方、其参与本次股权激励构成本公司的关联交易。如首批授予获授激励权益全数获归属/解锁,该等关联激励对象(即公司董事陈玉卿先生、关晓晖女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刘毅先生、Xingli Wang先生、Wenjie Zhang先生、冯蓉丽女士、朱悦女士)可通过激励平台合计出资969.4159万元以间接持有1,275.5472万元的复星凯瑞注册资本。 【2025-10-17】 复星医药:复宏汉霖在研药品HLX43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出处】本站7x24快讯 复星医药公告,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及其控股子公司在研药品注射用HLX43(靶向PD-L1抗体偶联药物)用于胸腺上皮肿瘤(TETs)治疗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HLX43为复宏汉霖利用许可引进的新型DNA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小分子毒素-肽链连接子与其自主研发的靶向PD-L1的抗体进行偶联开发的抗体偶联药物(ADC),拟用于晚期/转移性实体瘤的治疗。截至公告日,HLX43在中国境内1: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其中,胸腺癌(TC)队列为国际多中心试验美国、日本:已获Ⅰ期临床试验批准。全球范围内尚无靶向PD-L1的抗体偶联药物获批上市。 【2025-10-17】 行业周报|化学制药指数跌-0.13%, 跑赢上证指数1.34%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10月13日-2025年10月17日,上证指数跌1.47%,报3839.76点。创业板指跌5.71%,报2935.37点。深证成指跌4.99%,报12688.94点。化学制药指数跌-0.13%,跑赢上证指数1.34%。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亚太药业、多瑞医药、广生堂、向日葵、舒泰神。 本周机构观点: **中信证券本周观点**: 新一代肿瘤标准治疗迭代趋势分析,肿瘤免疫治疗(IO)联合ADC双重升级探索布局梳理。 核心观点: 新一代肿瘤治疗标准迭代主线明确:IO单抗升级到IO双抗/多抗,化疗升级到不断迭代的ADC药物,进入IO双抗/多抗联合ADC时代。第一代IO单抗带来了实体瘤治疗范式的革命性变化,作为目前实体瘤标准疗法,仍然存在非常大的提升空间。IO双抗/多抗+ADC的联合探索思路已逐渐明确,如何在这一方向上占据主动权,快速探索出最优方案,对于未来5-10年肿瘤治疗领域竞争地位可能至关重要。围绕IO双抗/多抗+ADC迭代主线,我们建议关注IO多抗迭代、ADC迭代进度领先的管线和重点公司,特别是布局IO多抗+ADC联用策略的公司和潜力产品组合,密切跟踪相关临床试验的开展和进度以及重点数据的读出。 **头豹研究院本周观点**: 港股创新药板块强势领涨,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2025年上半年,港股创新药板块(恒生创新药指数累计涨59.51%)显著跑赢A股及恒生指数,核心驱动来自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的共振。产业端,ADC、GLP-1、TCE双抗等技术从临床验证迈向商业化爆发,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龙头海外授权交易额创新高,吸引杠杆资金持续加仓 A股创新药震荡分化,结构性机会聚焦技术迭代与政策催化:A股创新药板块(近6个月涨5.43%)虽整体弹性弱于港股,但内部结构性行情突出,GLP-1减重药、ADC肿瘤疗法等赛道龙头(如信达生物、科伦博泰)因临床数据优异(ORR超60%)获资金追捧 中国创新药BD爆发是产业升级的里程碑,但需警惕“技术换现金流”的短期陷阱: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BD交易呈现爆发式增长,总金额超484亿美元、交易数量超150笔,均创历史新高,其中ADC、GLP-1、TCE双抗等技术领域成为跨国药企“补管线”的核心标的,信达生物、三生制药等企业通过License-out或NewCo模式完成超10亿美元级交易,推动港股创新药指数半年涨超65%,同时带动CXO行业分化 呋喹替尼表现亮眼:2025年8月,和黄医药凭借呋喹替尼斩获“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中的“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黄医药始终专注于构建自主研发能力与全球商业化壁垒,并不追逐短期的赛道热度,而是不断打磨呋喹替尼,使之成为国产自主研发创新药的典范。 行业新闻摘要: 1:药监局决定退市的80个药品名单公布,引发行业关注。 2:今日又一款1类创新药获得批准上市,彰显我国医药创新的持续发展。 3:GLP-1赛道持续火热,相关药物进入临床开发阶段。 4:全球首个外用婴幼儿血管瘤药物获批上市,为患者提供新选择。 5:中国抗体-B:SM17在中国的皮下注射剂型桥接实验完成,助力新药研发。 6:抗生素耐药性问题被世卫组织再次提及,成为全球健康的潜在威胁。 7:多款重磅新药在集采背景下获得批准,显示医药行业活力。 8:儿童用药市场亟待改进,超90%儿童用药非专用药物。 9:集采政策下,多家药企面临合规挑战,部分企业被踢出集采名单。 10:2025年中国妇科更年期用药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潜在投资机会显现。 龙头公司动态: 1、恒瑞医药:1)GIC Private Limited增持恒瑞医药48.62万股 每股作价约82.79港元。2)恒瑞医药创新药海曲泊帕在第十四届专交会上获中国专利金奖。3)恒瑞医药10月14日斥资1306.63万元回购20万股A股。4)大和:首次覆盖恒瑞医药H股予“持有”评级 目标价86港元。5)“A+H”阵营持续扩容 多家龙头企业赴港IPO。6)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入围《经济观察报》2024—2025年度受尊敬企业。7)恒瑞医药:注射用SHR-A2102等多款产品获药物临床试验批准。8)恒瑞医药:子公司收到SHR-1905注射液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9)恒瑞医药10月13日耗资1135.27万元回购17万股A股。 2、百利天恒:1)百利天恒收2.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药未上市已获超10亿美元收入。2)百利天恒与百时美施贵宝就iza-bren合作触发2.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条件。3)EGFR×HER3双抗ADC项目新进展 百利天恒近期将收到近2.5亿美元付款。 3、复星医药:1)复星医药近5年出售资产回笼130亿 陷“增利不增收”偿债缺口超96亿。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9-22-0.62%0.22%2025-09-23-1.77%-0.18%2025-09-241.11%0.83%2025-09-25-0.90%-0.01%2025-09-26-1.02%-0.65%2025-09-29-1.04%0.90%2025-09-300.19%0.52%2025-10-09-1.71%1.32%2025-10-100.69%-0.94%2025-10-13-0.65%-0.19%2025-10-14-0.60%-0.62%2025-10-151.59%1.22%2025-10-160.09%0.10%2025-10-170.94%-1.95%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49.102023-12-2946.75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恒瑞医药-4.55%-7.17%32.80%百济神州-4.17%-12.66%60.04%百利天恒-4.24%-7.51%82.77%复星医药-2.15%-9.74%18.04%新和成-5.81%-3.95%3.32%华东医药-2.64%-4.40%28.89%信立泰0.71%7.77%63.35%新诺威-0.23%-9.26%50.03%海思科1.72%-4.55%42.31%科伦药业-1.47%-5.58%7.33%艾力斯-0.01%-3.91%109.06%常山药业-1.56%4.91%220.66%人福医药-3.28%-6.06%0.39%丽珠集团-4.13%-5.85%2.22%迪哲医药-3.44%-9.47%57.33%华海药业-7.22%-18.42%8.14%泽璟制药-3.34%-3.45%56.94%恩华药业-6.12%-8.64%-2.44%一品红-4.68%-7.88%258.85%通化金马-0.12%-6.03%66.67% 行业相关的ETF有汇添富上证科创板创新药ETF(589120)、广发创新药ETF(515120)、创新药产业ETF(516060)、易方达中证创新药产业ETF(516080)、摩根中证创新药产业ETF(560900)、建信中证创新药产业ETF(159835) 【2025-10-17】 复星医药:10月16日获融资买入8116.92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复星医药10月16日获融资买入8116.92万元,当前融资余额24.1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91%,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681169212.0085021947.002415375913.002025-10-1574361994.0068973800.002419228648.002025-10-1472802739.0088653775.002413840454.002025-10-13100203415.00119372004.002429691490.002025-10-1088025307.00114877205.002448860079.00融券方面,复星医药10月16日融券偿还7400股,融券卖出43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2.53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3%,融券余额138.17万,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6125345.00215710.001381710.002025-10-1514300.0094380.001444300.002025-10-14332288.0039424.001500928.002025-10-13206928.0028740.001232946.002025-10-1061635.00117400.001077145.00综上,复星医药当前两融余额24.17亿元,较昨日下滑0.16%,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6复星医药-3915325.002416757623.002025-10-15复星医药5331566.002420672948.002025-10-14复星医药-15583054.002415341382.002025-10-13复星医药-19012788.002430924436.002025-10-10复星医药-26502204.002449937224.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6】 汪群斌:以创新驱动,复星全球化攀登之路 【出处】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0月16日,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以“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为主题,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图灵奖得主、全球500强企业负责人等在内的约500位中外嘉宾参会。 复星国际联席董事长汪群斌应邀作题为《以创新驱动:复星全球化攀登之路》的演讲,分享了复星如何在全球化征程中,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 汪群斌表示: 作为一家创新驱动的全球家庭消费产业集团,复星成立三十余年来始终秉持‘助天下’的初心,将全球化视野与本地化深耕相结合,将科技创新与社会责任相融合,走出一条创新驱动、责任引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创新的最高境界,是让生命不留遗憾。”汪群斌表示,“在健康领域,创新不是论文上的数字,而是患者眼中的希望。每一个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背后,都是一个渴望健康的家庭。” 他以复星自主研发的创新型抗PD-1单抗H药汉斯状为例,进一步阐释复星对创新的理解。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而小细胞肺癌是其中侵袭性最强的亚型,约80%的患者首次确诊时已处于广泛期阶段,临床病情恶化快,总体预后不良。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复星的科学家团队成功研发出H药——全球首个获批用于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截至目前,H药已在中国、欧盟、英国、新加坡、印度等近4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惠及全球逾11万名患者。 H药是首个且目前唯一在欧盟获批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抗PD-1单抗。“作为中国企业,我们感到很自豪,这意味着中国创新药成功进入了全球药品审批最严格的市场。”汪群斌说。 值得一提的是,10月9日,H药胃癌围手术期III期临床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支持提前申报上市。这意味着,未来,胃癌患者在术前和术后有望不再需要进行辅助化疗。 今年以来,复星在创新药领域实现多点破局。HLX43是一款靶向PD-L1的抗体偶联药物(ADC),正在中、美、日、澳等国家开展非小细胞肺癌、胸腺癌等实体瘤的临床研究。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PD-L1 ADC获批上市,HLX43有潜力成为高效、安全的“广谱抗癌药”。此外,在小分子创新药方面,复星自研的靶向药物复迈宁获批两项罕见病适应症,填补了相关罕见病肿瘤领域的治疗空白。 汪群斌认为,在创新药赛道,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中国企业正在经历一次伟大的转型,“就复星而言,我们将继续以源头创新为目标,聚焦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医疗健康事业发展。” 作为最早“出海”的中国民营企业之一,复星在全球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持续深耕。汪群斌表示:“我们深刻体会到,全球化能力的核心是创新能力,是价值链整合的能力。” 在医药领域,复星始终瞄准全球化进行布局。经过十多年积累,逐步构建起全球化的研发、注册、BD(业务发展)和营销能力。截至目前,复星旗下生物药创新产品已触达近60个国家和地区,惠及全球超85万患者。其中,乳腺癌治疗核心产品汉曲优,是中国、欧盟、美国获批的“中国籍”单抗生物类似药,累计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 在全球研发方面,复星打造了领先的小分子创新药平台,抗体、ADC等大分子技术平台,细胞治疗技术平台,并前瞻布局核药技术平台。专注于大分子的复宏汉霖已在全球范围内完成800余项药政注册申请,并获得600余项批准。 在全球BD方面,复星长期与Abbott、Dr. Reddy's、Lotus、Sandoz等通过战略合作,加速拓展全球主要市场。今年上半年,复宏汉霖BD合同现金流入超10亿元,同比增长280%。今年8月,复星医药两款自研的小分子抑制剂也连续实现对外授权,将携手海外合作伙伴,惠及更多全球患者。 复星的全球化创新不止于医药领域。汪群斌介绍,在文旅消费领域,复星旅文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持续深化AI数字化升级,G.M Copilot对话助手提供7x24小时即时响应的个性化服务,目前已覆盖巴西、法国、比利时、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全球12个国家市场。今年8月,复星旅文与阿里云达成全栈AI合作,基于通义千问模型共同开发文旅智能体“AI G.O”,全球客户的度假全流程体验将得到大幅提升。 在金融服务领域,复星葡萄牙保险依托AI应用,全面提升业务全流程效率,并提高数据准确性,推动保险业务快速发展。目前,车险自动理赔率从2023年末的48%提升至66%。 此外,豫园灯会走出国门,相继在法国巴黎、泰国曼谷举办,为海外朋友了解中国文化、爱上中国文化,打开了新的窗口。舍得酒业也承载着“舍与得”的中国智慧,扬帆出海,登陆40个国际和地区。 “创新是价值创造的源动力。我们始终相信,依托创新不断实现价值创造,是中国企业出海最重要的锚。”汪群斌说。 “企业不仅是商业主体,更是社会公民。我们相信,商业向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创新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社会问题解决方案的重新设计。”汪群斌表示,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复星始终高度重视ESG(环境、社会、治理)责任。 在抗击全球疟疾方面,复星持续贡献“中国方案”,将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团队发现的青蒿素,研发成为中国001号(青蒿琥酯)、002号(注射用青蒿琥酯)创新药。截至2025年6月底,复星已累计向全球供应超过4.2亿支注射用青蒿琥酯,累计救治全球超8400万重症疟疾患者。 过去数十年间,尽管全球抗疟取得了重大进展,疟疾仍然是全球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特别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疟疾每分钟就夺走一个人的生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世界疟疾报告》,2023年全球83个国家估计有2.63亿新发疟疾病例,全球疟疾死亡人数达到59.7万人。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复星持续创新,尽最大努力提升药品可及性。2023年6月,复星自主研发的第二代注射用青蒿琥酯Argesun获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成为首个通过该预认证的一步配制青蒿琥酯注射剂。与第一代产品相比,第二代产品极大提升了临床使用的便利性,特别适用于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非洲偏远地区,被当地医护人员称为“来自中国的救命药”。 同样围绕“健康”这个全球公共议题,在中国乡村,复星于2017年发起了乡村医生项目。秉持“我们守护村医,村医守护大家”理念,经过8年坚持,乡村医生项目已覆盖16个省、市、自治区的78个县,守护着2.5万名村医,惠及300万户农村家庭、超1600万农村人口。 今年9月,“健康中国·2025全国暖心乡村医生及乡镇卫生院院长”发布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会上推出了AI村医助手(1.0),它依托阿里巴巴通义大模型打造,把专家们共同编写的《乡村医生诊疗口袋书》转化为数字数据库,村医可以通过简洁的窗口,一问一答,随时查阅口袋书中权威、普惠的基层医疗问诊方案,高效辅助日常工作。 “当每位中国村医、每位非洲儿童都能享受到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创新红利,我们的创新就有了最大价值。”汪群斌表示,“‘助天下’是复星成立之初就确立的企业价值观,无论青蒿琥酯援非抗疟,还是乡村医生项目,都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 凭借多年来的持续努力,复星MSCI ESG评级保持为AA,连续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并在中国企业中名列最佳1%,富时罗素ESG评分也持续领先全球同业。 汪群斌表示,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商业向善的力量正在推动企业与社会、中国与世界,在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发生深刻变革,“未来,复星将携手全球合作伙伴,以创新为梯,以责任为缆,继续攀登可持续发展的新高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企业的智慧与力量。” 【2025-10-16】 复星医药:10月15日获融资买入7436.20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复星医药10月15日获融资买入7436.20万元,当前融资余额24.1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99%,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574361994.0068973800.002419228648.002025-10-1472802739.0088653775.002413840454.002025-10-13100203415.00119372004.002429691490.002025-10-1088025307.00114877205.002448860079.002025-10-09109950563.00105460500.002475287604.00融券方面,复星医药10月15日融券偿还3300股,融券卖出5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43万元,融券余额144.43万,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514300.0094380.001444300.002025-10-14332288.0039424.001500928.002025-10-13206928.0028740.001232946.002025-10-1061635.00117400.001077145.002025-10-09271544.00217832.001151824.00综上,复星医药当前两融余额24.21亿元,较昨日上升0.22%,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5复星医药5331566.002420672948.002025-10-14复星医药-15583054.002415341382.002025-10-13复星医药-19012788.002430924436.002025-10-10复星医药-26502204.002449937224.002025-10-09复星医药4543775.002476439428.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5】 复星医药:10月14日获融资买入7280.27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复星医药10月14日获融资买入7280.27万元,当前融资余额24.1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05%,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472802739.0088653775.002413840454.002025-10-13100203415.00119372004.002429691490.002025-10-1088025307.00114877205.002448860079.002025-10-09109950563.00105460500.002475287604.002025-09-30153593573.00124399096.002470797541.00融券方面,复星医药10月14日融券偿还1400股,融券卖出1.18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33.23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8%,融券余额150.09万,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4332288.0039424.001500928.002025-10-13206928.0028740.001232946.002025-10-1061635.00117400.001077145.002025-10-09271544.00217832.001151824.002025-09-300.00104440.001098112.00综上,复星医药当前两融余额24.15亿元,较昨日下滑0.64%,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4复星医药-15583054.002415341382.002025-10-13复星医药-19012788.002430924436.002025-10-10复星医药-26502204.002449937224.002025-10-09复星医药4543775.002476439428.002025-09-30复星医药29109381.002471895653.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5】 复星医药近5年出售资产回笼130亿 陷“增利不增收”偿债缺口超96亿 【出处】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复星医药(600196.SH、02196.HK)正通过出售资产,优化资产配置,夯实长期稳健发展。 近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拟筹划转让上海克隆100%股权。 不完全统计显示,2021年至今,复星医药近5年间通过系统性资产剥离回笼资金超13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25年上半年,复星医药的短期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等)合计约226.46亿元。以公司的货币资金来衡量偿债能力,经计算,公司偿债缺口达96.87亿元。 业绩方面,复星医药营业收入已连续下滑两年半时间,而且2024年以来一直增利不增收。 不过,复星医药依然大力投入研发。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三年半合计超过140亿元。 “创新已成为复星医药发展的核心引擎,我们要持续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和研发效率。”近期,复星医药董事长陈玉卿接受采访时表示。 频繁出售资产回笼资金 近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聚焦核心业务并提升资产运营效率,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拟筹划转让上海克隆100%股权(其主要资产为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1289号的标的物业)。 本次交易步骤及结构为,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拟作为LP现金出资人民币5460万元与弘毅天津、中汇人寿共同出资设立专项基金(即本次投资),预计持有该基金足额募集后9.98%的财产份额;于专项基金设立并满足约定条件后,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拟以不超过人民币12.56亿元向专项基金或其控制的实体转让所持有的上海克隆100%的股权和对上海克隆享有的债权(即本次转让)。 复星医药介绍,本次转让完成后,本集团将不再直接持有上海克隆的股权,但仍将继续租赁部分标的物业作为经营场所,预计本次转让不会对本集团之日常运营造成重大影响。本次转让所得款项将用于本集团创新药业务的持续投入。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自2021年开始,复星医药通过频繁出售资产回笼资金,其中金额达10亿元级的交易并不少见。 2021年8月,复星医药公告称,公司拟向天津金耀转让所持有的天津药业合计25.0011%的股权,本次转让价款总额为人民币14.33亿元。 同年10月,复星医药公告显示,公司拟以15.96亿元的对价转让所持有亚能生物合计29.0200%的股权、金石医检所100%股权。 2022年3月14日至2022年11月10日(含首尾两日),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星实业通过二级市场竞价交易累计出售BioNTech SE共计109.49万股普通股,出售金额(扣除交易费用等后)共计1.79亿美元。 2024年6月,复星医药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新加坡公司通过大宗交易以均价1771.81印度卢比/股(税前)出售所持有的990万股Gland Pharma股份(约占截至2024年6月19日Gland Pharma股份总数的6.01%),交易总对价为175.41亿印度卢比(税前),折合约2.11亿美元(税前)。 2025年3月,复星医药又公告称,本公司控股子公司复星实业拟以现金1.24亿美元的对价向Calcite Gem转让其所持有的标的公司(其主要资产系其通过其控股子公司NFH持有及运营的“和睦家”医院和诊所)940万股普通股。本次交易完成后,本集团将不再持有标的公司的股权。 不完全统计显示,2021年至今,复星医药近5年间通过系统性资产剥离回笼资金超130亿元。 研发费三年半合计超140亿 复星医药于1998年8月上市,公司直接运营的业务包括制药、医疗器械、医学诊断、医疗健康服务,并通过参股国药控股覆盖到医药商业领域。 频繁出售资产之下,复星医药的资金缺口依然很大。 截至2025年上半年底,复星医药货币资金达129.59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达26.8亿元;短期借款达178.62亿元,长期借款达110.95亿元,公司现金流依然较为紧张。 截至2025年上半年底,复星医药流动负债合计360.23亿元,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156.39亿元,若不考虑其他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覆盖能力,流动负债与高流动性资产的差额约为203.84亿元。同时,公司短期借款与高流动性资产的差额约为22.23亿元。 而且,截至2025年上半年,复星医药的短期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等)合计约226.46亿元。以公司的货币资金来衡量偿债能力,经计算,公司偿债缺口达96.87亿元。 自2019年以来,复星医药资产负债率长期在50%上下徘徊,其中2023年末一度达到50.1%。 截至2025年上半年底,复星医药资产负债率达49.24%,较上年同期增长0.39个百分点。 业绩方面,复星医药营业收入超过400亿元后,当前正在持续下滑。 数据显示,2022年,复星医药营业收入达439.52亿元,同比增长12.66%,营收首次跨过400亿元大关。然而,同期,公司净利润达37.31亿元,同比下降21.10%;扣非净利润38.73亿元,同比增长18.17%。 进入2023年,复星医药业绩甚至出现“三降”。 2023年,复星医药营业收入达414亿元,同比下降5.81%;净利润23.86亿元,同比下降36.04%;扣非净利润20.11亿元,同比下降48.08%。 2024年,复星医药营业收入达410.67亿元,同比下降0.80%。不过,公司同期盈利能力回暖,净利润达27.70亿元,同比增长16.08%;扣非净利润达23.14亿元,同比增长15.10%。 2025年上半年,复星医药延续了增利不增收的局面,实现营业收入195.14亿元,同比下降4.63%;净利润17.02亿元,同比增长38.96%。 综合来看,复星医药营业收入已连续下滑两年半时间,而且2024年以来一直增利不增收。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复星医药研发费用分别为43.02亿元、43.46亿元、36.44亿元和17.17亿元,三年半合计超过140亿元。 “创新已成为复星医药发展的核心引擎,我们要持续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和研发效率。”近期,复星医药董事长陈玉卿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大力发展战略性产品,拓展全球市场机遇,优化资产配置,内部运营进一步提质增效,以优化财务结构,夯实长期稳健发展的基础。” 【2025-10-14】 “首例”“首款”频现 张江药谷累计获批29款1类国产新药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严曦梦 秦春刚)在10月14日举行的2025张江药谷产业生态全球推介会暨2025张江药谷国际创新大会·源头创新链聚全球论坛上,一系列创新成果、创新举措与创新服务集中发布,助力张江药谷加快建设成为“全球创新药械首发地、科学家创业首选地、制度改革首创地”。 政策方面,会上发布《浦东新区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该方案明确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构建“1+3”园区布局,通过强化源头创新、优化产业空间、培育龙头企业、完善产业生态,提升临床审评效率,加强金融与人才支持,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疗器械产业体系。 创新成果方面,会上公布了一系列振奋人心的数据:在创新药领域,张江药谷累计获批29款1类国产新药。2025年,英派药业、银诺医药、信致医药、北海康成、艾力斯、复星医药及恒润达生等企业的7款创新药相继上市,涵盖首个人源超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首个基因治疗药物、首个分段生产试点等多类首创产品,展现出强劲的源头创新能力。 在创新器械方面,张江药谷持续取得突破,累计已有38款创新器械产品获批。2025年以来,玄宇医疗、商阳医疗的4款产品成功上市,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空白,推动心脏电生理领域迈入精准消融新阶段。 在“首例”“首款”频现的同时,张江药谷作为全球医药创新首发地的平台能级也日益凸显。2025年,罗氏、第一三共、勃林格殷格翰和Genor等企业的4款进口创新药实现同步研发、同步临床、同步申报与同步上市。截至目前,累计已有11款全球创新药落地中国。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服务能级,会上,张江药谷综合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立足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贯通服务渠道,整合产业资源,构建“1+1+1”服务体系。 此外,大会同期举行了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专家聘任仪式。该委员会自2022年成立以来,已汇聚了一批顶尖专家。此次新一轮专家聘任,将持续为浦东在前沿技术布局、创新生态构建与产业政策制定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撑,助力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浦东新区实现生物医药产业规模22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14%。面向未来,张江药谷将持续链聚各方力量,强化从创新策源、成果转化、资本赋能到临床应用、创新出海的全链条创新生态,助力浦东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2025-10-14】 聚力源头创新 复星医药承办“智汇医药创新研发新生态”研讨会 【出处】复星医药官微 10月12日,山东大学药学院在复星医药全球研发中心举办了“智汇医药创新研发新生态”研讨会。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宏伟,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大为,复星医药董事长陈玉卿,复星医药联席总裁、全球研发中心CEO王兴利等出席会议,会议开幕式和主题报告环节分别由山东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王秋生、山东大学药学院校友会会长王凤山主持。 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校友总会指导,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山东大学校友会医药行业校友分会(简称“山东大学医药行业校友会”)是隶属山东大学校友总会的二级校友组织,在山东大学校友总会的大力支持下,由从事医药行业及相关领域的海内外校友共同发起成立。作为山东大学正式成立的行业校友会,它跨越了学科的限制,致力于凝聚医药行业精英,打造集学术交流、产业协作、资源共享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陈玉卿在致辞中提到,山东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在医药科研领域底蕴深厚。复星医药作为一家植根中国、创新驱动的全球化医药健康产业集团,不断深化产学研医合作,聚力加强源头创新能力,追求核心技术的突破。我们希望能借此研讨会之契机,以 “山东大学医药行业校友会上海校友之家”的落成为新起点,深度融合山大卓越的学术智慧与上海丰富的医药产业资源,双方在思想交融、资源互动中,携手共绘“健康中国”的壮丽新画卷。 陈宏伟在致辞中强调,此次研讨会暨“山东大学医药行业校友会上海校友之家”的落成,标志着全新的起点。他期望该平台能充分依托上海医药产业的集聚优势,切实助力广大校友的成长与发展,深度凝聚校友力量反哺母校教学科研的蓬勃发展。汇聚创新合力,共筑国家科技强国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宏伟蓝图,以尖端科技铸就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坚固屏障。 山东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刘素文代表上海校友会发言。她表示,跨领域校友如同多元拼图,医药行业校友会上海校友之家的成立,构建了精准对接、深度协同的全新平台,极大激活了校友网络的创新潜能。 齐鲁二院党委书记、山东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党委书记柳丽华以动人故事串联齐鲁医学精神传承之路,深切勉励广大校友承前辈报国济世之志,研惠民创新良方,走对外开放合作路径,持续为我国乃至全球健康事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王秋生表示,山东大学药学院于2023年5月14日牵头成立医药行业校友会,以“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为宗旨,凝聚校友力量服务国家医药战略,已举办政产学研对接活动10余场。今日在复星医药支持下成立第4个医药行业校友之家。未来,校友会将持续建设药物创新策源地、人才高地与成果转化基地,为行业校友搭建“情感+事业的共同体”,为医药产业与人民健康贡献山大力量。 会议主题报告环节汇聚顶尖智慧,引领产业前沿。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大学78级校友李国庆在《药物研发的逻辑与策略》的演讲中,深入探讨了药物研发的策略。 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80级校友马大为结合重大原创成果,分享《小分子药物的发现和制备》的前沿洞见; 复旦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副所长、英国皇家外科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79级校友朱宁文深入剖析《干细胞载体材料与干细胞再生技术——进展与机遇》,描绘再生医学突破方向; 复旦大学讲席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77级校友王玉田以《多肽介导的蛋白降解技术在脑疾病药物开发中的应用》为题,介绍了国际级技术突破的临床转化前景。 会上举行了“山东大学医药行业校友会上海校友之家”揭牌仪式,山东大学1980级校友、复星医药联席总裁、全球研发中心CEO王兴利博士和山东大学医药行业校友会会长凌沛学共同揭牌。 此次会议不仅是对医药研发创新生态的一次深入探索,更标志着校企合作、校友联动迈向机制化、平台化运行阶段。上海“校友之家”作为汇聚智慧、链接产业的重要枢纽,将持续赋能科研攻关与人才培养,驱动“山大智慧”与“复星动能”交融共振,为中国医药创新格局打开更广阔未来。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