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1009 南京银行 更新日期:2025-10-27◇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资金业务和其他业务等。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公司银行业务 |1296192.10| 836479.00| 64.53| 45.51|
|资金业务 | 777596.40| 618599.40| 79.55| 27.30|
|个人银行业务 | 764368.50| 83990.00| 10.99| 26.84|
|其他业务 | 9864.10| -3380.40|-34.27| 0.35|
├────────────┼─────┼─────┼───┼──────┤
|利息收入 |4171343.40| --| -| 31.90|
|发放贷款和垫款 |3043080.10| --| -| 23.27|
|公司贷款和垫款 |1913747.90| --| -| 14.63|
|个人贷款 |1002901.20| --| -| 7.67|
|债券投资 | 907054.20| --| -| 6.94|
|投资收益 | 808588.00| --| -| 6.18|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344304.00| --| -| 2.63|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171440.40| --| -| 1.31|
|代理及咨询业务 | 154147.30| --| -| 1.18|
|贷款及担保 | 104007.30| --| -| 0.80|
|票据贴现 | 89439.90| --| -| 0.68|
|存放中央银行 | 77202.40| --| -| 0.59|
|债券承销 | 52063.70| --| -| 0.40|
|拆出资金 | 47871.60| --| -| 0.37|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45272.90| --| -| 0.35|
|贸易融资 | 36991.10| --| -| 0.28|
|信托及资管计划 | 28616.90| --| -| 0.22|
|存放同业款项 | 22245.20| --| -| 0.17|
|资产托管 | 21145.70| --| -| 0.16|
|其他收益 | 13282.30| --| -| 0.10|
|银行卡及结算业务 | 11116.70| --| -| 0.09|
|其他业务收入 | 9704.90| --| -| 0.07|
|其他业务 | 1823.30| --| -| 0.01|
|资产处置收益 | 1818.50| --| -| 0.01|
|其他 | 0.10| --| -| 0.00|
|汇兑收益 | -1593.70| --| -| -0.01|
├────────────┼─────┼─────┼───┼──────┤
|江苏地区 |2683060.50| --| -| 94.21|
|其他地区 | 164960.60| --| -| 5.79|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公司银行业务 |2453000.70|1482446.70| 60.43| 48.79|
|资金业务 |1302030.90|1109919.90| 85.25| 25.90|
|个人银行业务 |1255862.20|-118419.80| -9.43| 24.98|
|其他业务 | 16413.20| -5128.70|-31.25| 0.33|
├────────────┼─────┼─────┼───┼──────┤
|利息收入 |7953429.00| --| -| 32.03|
|发放贷款和垫款 |5810915.90| --| -| 23.40|
|公司贷款和垫款 |3634010.00| --| -| 14.64|
|个人贷款 |1938989.10| --| -| 7.81|
|债券投资 |1626501.00| --| -| 6.55|
|投资收益 |1361783.70| --| -| 5.48|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737652.10| --| -| 2.97|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502881.70| --| -| 2.03|
|代理及咨询业务 | 238026.50| --| -| 0.96|
|票据贴现 | 184082.70| --| -| 0.74|
|存放中央银行 | 148670.60| --| -| 0.60|
|信托及资管计划 | 136685.30| --| -| 0.55|
|债券承销 | 103619.20| --| -| 0.42|
|拆出资金 | 100909.00| --| -| 0.41|
|贷款及担保 | 98799.70| --| -| 0.40|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93568.60| --| -| 0.38|
|贸易融资 | 53834.10| --| -| 0.22|
|资产托管 | 37350.40| --| -| 0.15|
|其他收益 | 37193.70| --| -| 0.15|
|存放同业款项 | 36171.20| --| -| 0.15|
|其他业务收入 | 28345.50| --| -| 0.11|
|银行卡及结算业务 | 22123.30| --| -| 0.09|
|其他业务 | 2962.60| --| -| 0.01|
|其他 | 7.40| --| -| 0.00|
|资产处置收益 | 6.60| --| -| 0.00|
|汇兑收益 | -59602.60| --| -| -0.24|
├────────────┼─────┼─────┼───┼──────┤
|江苏地区 |4699254.50| --| -| 93.47|
|其他地区 | 328052.50| --| -| 6.53|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公司银行业务 |1199561.30| 751771.00| 62.67| 45.76|
|资金业务 | 783462.10| 727827.50| 92.90| 29.89|
|个人银行业务 | 629636.00| -67271.00|-10.68| 24.02|
|其他业务 | 8897.40| -22.40| -0.25| 0.34|
├────────────┼─────┼─────┼───┼──────┤
|利息收入 |3886961.10| --| -| 31.64|
|发放贷款和垫款 |2837858.40| --| -| 23.10|
|公司贷款和垫款 |1766185.00| --| -| 14.38|
|个人贷款 | 937662.60| --| -| 7.63|
|债券投资 | 789607.50| --| -| 6.43|
|投资收益 | 657116.20| --| -| 5.35|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429968.00| --| -| 3.50|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297381.70| --| -| 2.42|
|代理及咨询业务 | 127017.20| --| -| 1.03|
|票据贴现 | 101353.80| --| -| 0.83|
|信托及资管计划 | 78640.70| --| -| 0.64|
|存放中央银行 | 76033.70| --| -| 0.62|
|贷款及担保 | 71306.70| --| -| 0.58|
|债券承销 | 68627.20| --| -| 0.56|
|拆出资金 | 45407.20| --| -| 0.37|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43334.60| --| -| 0.35|
|贸易融资 | 32657.00| --| -| 0.27|
|资产托管 | 18108.10| --| -| 0.15|
|其他收益 | 17838.60| --| -| 0.15|
|存放同业款项 | 16079.00| --| -| 0.13|
|其他业务收入 | 15129.90| --| -| 0.12|
|银行卡及结算业务 | 10741.70| --| -| 0.09|
|其他业务 | 1580.80| --| -| 0.01|
|资产处置收益 | 6.60| --| -| 0.00|
|汇兑收益 | -42136.00| --| -| -0.34|
├────────────┼─────┼─────┼───┼──────┤
|江苏地区 |2484758.40| --| -| 94.78|
|其他地区 | 136798.40| --| -| 5.22|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公司银行业务 |2222674.50|1184990.90| 53.31| 49.22|
|个人银行业务 |1247153.40| 285526.00| 22.89| 27.62|
|资金业务 |1028154.60| 717427.50| 69.78| 22.77|
|其他业务 | 17968.60| -2972.30|-16.54| 0.40|
├────────────┼─────┼─────┼───┼──────┤
|利息收入 |7474846.00| --| -| 32.81|
|发放贷款和垫款 |5366183.00| --| -| 23.55|
|公司贷款和垫款 |3247040.80| --| -| 14.25|
|个人贷款 |1903456.00| --| -| 8.35|
|投资收益 |1481441.20| --| -| 6.50|
|债券投资 |1444204.40| --| -| 6.34|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429462.60| --| -| 1.89|
|信托及资管计划 | 273369.10| --| -| 1.20|
|代理及咨询业务 | 208560.80| --| -| 0.92|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171756.50| --| -| 0.75|
|存放中央银行 | 159101.00| --| -| 0.70|
|票据贴现 | 153458.60| --| -| 0.67|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143095.60| --| -| 0.63|
|债券承销 | 110003.30| --| -| 0.48|
|其他收益 | 76950.30| --| -| 0.34|
|拆出资金 | 64954.40| --| -| 0.29|
|贸易融资 | 62227.60| --| -| 0.27|
|贷款及担保 | 58022.70| --| -| 0.25|
|其他业务收入 | 30784.80| --| -| 0.14|
|资产托管 | 29022.60| --| -| 0.13|
|存放同业款项 | 23938.50| --| -| 0.11|
|银行卡及结算业务 | 19062.80| --| -| 0.08|
|其他业务 | 4790.40| --| -| 0.02|
|资产处置收益 | 702.50| --| -| 0.00|
|汇兑收益 |-153716.20| --| -| -0.67|
├────────────┼─────┼─────┼───┼──────┤
|江苏地区 |4246990.80| --| -| 94.04|
|其他地区 | 268960.30| --| -| 5.96|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2025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
势,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效实施,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中国银行业积极把握发展机遇,灵活应对时代挑战,有效发挥实体经济助推器的
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成效。整体来看,在宏观经济稳固发展和宏观政策持续加
力背景下,中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总体稳定,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流动性指
标保持平稳,各家商业银行持续发力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
展。
二、公司从事主要业务、经营模式情况
公司是国内首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公司立足江苏,服务
辐射长三角及北京地区,经过经营发展,成长为一家公司治理完善,经营特色鲜明
,质量效益优良,综合实力突出的商业银行。公司在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经营范
围内开展各项业务活动,主营业务主要包括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资金业
务和其他业务等。
经营范围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
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
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
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中国银
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它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
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
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报告期内,公
司经营模式、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也不存在对利润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经营
活动。
三、风险因素
(一)信用风险及对策
报告期内,公司在以下方面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1)强化政策引领与赋能,筑牢年度风险防控根基。发布年度信用风险管
理工作指导意见,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总结当前公司重点客群、重点
行业信用风险特征,并对相关风险进行前瞻性预判,匹配相应风险管理措施;加强
产业及行业研究,出台1+N+X的授信政策体系,明确重点领域授信策略及管理要求
,引导业务稳健发展;坚守分散经营的风险管理理念,制定年度风险限额方案,持
续完善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并定期监测,强化信用风险集中度管控。
(2)持续优化授信全流程管理,提高授信管理水平。细化各客群、各场景
尽职调查标准与要求;修订评级管理相关制度,进一步细化评级客户范围、评级模
型选择标准等内评管理要求;落地低信用风险额度管控优化机制与系统功能;持续
优化押品尽调和存续期管理,提高押品自主估值能力;加强客户授信后管理智能化
工作,优化授信后监测方法与工具。
(3)加强预警管理及风险排查,严控资产质量。丰富预警信号指标体系。
加强预警跟踪管理,实现风险的早识别、早预警、早化解、早处置,并持续推进预
警管理的回溯优化;推动信用风险排查工作,加强重点领域的风险摸排,摸清全行
风险底数;从严从紧制定年度资产质量目标方案,完善配套考核体系,强化管控过
程的监测与评价,持续提升资产质量管控质效。
(4)优化信用风险计量工具方法,精准识别并量化信用风险。逐步建设与
完善公司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进一步推进内评在业务和管理中的深化应用;健
全信用风险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与监控,提升信用风险模型管理水平;完善预期信
用损失法实施方案,优化信用风险压力测试方法与体系,不断提升信用风险精细化
管理水平。
(5)打磨智能风控体系,强化数字化风控能力。推进智能风控项目群二阶
段建设,上线统一风险数据中台、部署风险模型管理平台、拓展风险驾驶舱监测领
域、丰富大数据预警信号,进一步提升公司风险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二)市场风险及对策
报告期内,公司在以下方面加强市场风险管理:
(1)制定市场风险管理策略,突出政策导向作用。出台年度市场风险管理
工作要点,明确年度市场风险管理的工作安排和管控要求;持续完善市场风险相关
管理制度,增强制度的规范性以及对业务管理的有效性。
(2)优化市场风险限额与授权管理体系,加强风险合规管控。结合外部市
场情况和业务发展规划,优化限额指标设置,明确风险底线;制定相关机构金融市
场业务授权方案,强化各层级的合规管理责任。
(3)强化新产品、新业务的市场风险审查,全面助力新业务发展。对创新
产品中的市场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并从新产品审批流程、制度体系、限额方案、
授权体系、系统实施等方面提供支持,确保新产品、新业务合规开展,风险可控。
(4)强化市场风险监测与报告,持续做好风险分析与管控。公司密切关注
外部宏观经济、货币和财政政策等因素的变动,定期监测市场波动及风险敞口变化
情况,加强风险研判,适时调整风险策略。
(三)流动性风险及对策
报告期内,公司在以下方面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
(1)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架构方面:公司已建立较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治理架构,明确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及各部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职责和具体管理要
求。董事会是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和政策审批机构,承担流动性风
险管理的最终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履职情况
进行监督评价,高级管理层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资产负债管理部具体负责流
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管理部、各业务管理部门、分支机构和
附属机构等共同履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应职责。
(2)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和政策方面:公司高度重视流动性风险管理,采
劝稳舰审慎”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和资产负债配置策略,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基础
上,根据外部宏观经营环境和业务发展情况等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保持适度
流动性,保障战略业务目标的达成,实现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平衡。
(3)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方面:公司定期分析经济金融形势、金融市场状
况和相关政策走势,审慎评估其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影响,识别潜在的流动性风险
来源。通过使用现金流分析、限额管理、融资管理、压力测试、应急计划、报告管
理等工具,对在正常和压力情景下的流动性风险进行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公
司建立较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包括资金头寸管理系统和资产负债管理
系统,系统功能完备,能够持续满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需要。
(4)主要流动性风险管理指标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流动性状况总体充足、稳健可控。
①流动性覆盖率: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余额
3,600.51亿元,30天内的净现金流出2,451.42亿元,流动性覆盖率146.87%,符合
监管要求。
②净稳定资金比例: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可用的稳定资金余额
15,516.63亿元,所需的稳定资金余额13,737.69亿元,净稳定资金比例112.95%,
符合监管要求。
(5)报告期内影响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因素: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
增长动能减弱,我国经济虽呈现向好态势,但仍面临国内需求不足、风
险隐患较多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公司主要面临资产负债结构调整持续深入、长期限
资产配置需求增加、存款竞争加剧、临时性市场流动性的量价波动等影响因素。
(6)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方面:结合市场状况和业务实际,公司充分考虑
可能影响流动性状况的各种风险因素,设定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情景,定期或不定
期开展压力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公司在危机情景下能够保持足够的支付能力。
(四)合规风险及对策
报告期内,公司在以下方面加强合规风险管理:
(1)分析研判公司内控合规管理所面临的内外部形势,进一步明确本年度
全行内控合规管理的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制定发布2025年度《内控合
规工作指导意见》,通过具体任务实施,持续夯实管理基础,确保全行持续稳健运
行。
(2)系统落实监管新规。对照《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要求,结合自身
实际,制定新规落实方案,明确制度建设、组织完善、机制优化、支撑保障四个方
面12项重点任务,有序推动实施。
(3)持续加大员工行为管理和案件防控。不断健全完善员工行为管理及案
件防控制度,压实管理责任;丰富员工异常行为监测模型,加大员工异常行为监测
核查力度,深入开展异常线索排查,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完善员工行为管理相关系
统的智能化建设,加强案件风险提示、案例警示教育,多措并举严防员工行为风险
和案件风险,筑牢合规从业防线。
(4)强化检查监督,深化重点领域治理。结合内外部检查发现的主要问
题,指导总行条线管理部门、分行制定年度检查计划,推动全行各单位综合运用机
构自查、条线检查、飞行检查、非现场监测等方式,加强对重点领域、重要岗位、
重点业务的检查监督,注重对检查发现问题的根源性整改,不断促进各层级内控合
规管理水平的提升。
(5)强化合规文化宣导。聚焦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组织开展一把手讲合
规、合规三必讲、合规宣教下基层等活动,依托“合规伴我行”学习平台,组织全
员每日学习合规通识课程,常态化开展合规文化建设工作,引导干部员工强化合规
意识、主动合规履职。
(五)操作风险及对策
报告期内,公司在以下方面加强操作风险管理:
(1)进一步完善操作风险管理制度。修订操作风险管理识别、评估、监
测、报告等管理办法,拟定操作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操作风险压力测试等制度,进
一步规范操作风险管理机制。
(2)深化推进操作风险管理新规和资本新规落地实施。针对损失数据收
集、资本计量模型、管理工具应用、信息系统功能等方面进一步加以优化提升,确
保满足监管合规要求。
(3)持续优化操作风险管理工具。丰富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线索来源,进一
步完善损失数据库,组织开展年度操作风险关键风险指标重检,提高指标监测有效
性,持续优化操作风险自评估方法,通过系统有效开展操作风险与控制措施自评估
。
(4)切实加强业务连续性管理。组织开展本年度业务连续性管理自评估。
全面检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健全性和有效性;修订重要业务专项应急预案,更新
《业务连续性计划手册(2025版)》,进一步提高业务连续性计划有效性。
(六)法律风险及对策
报告期内,公司在以下方面加强法律风险管理:
(1)深入推进合同管理工作。持续推动合同标准化体系建设,优化合同使
用填列及格式合同模板,进一步提升合同填列智能化水平及合同使用效率;优化合
同用印及签署渠道,不断提高合同用印及签署效率;持续开展非格式合同法律审查
,在确保合同法律风险有效受控的前提下对业务发展提供法律支持。
(2)持续开展创新业务法律论证。不断提升法律论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
平,提前介入分析论证创新业务的法律风险,梳理评估业务模式、流程环节中可能
存在的风险隐患,协助起草修改相关法律文本,为业务创新保驾护航。
(3)不断完善诉讼与法律事务外包管理。持续健全完善诉讼管理机制,强
化诉讼案件过程管理,整合内外部专业资源,防范诉讼法律风险;持续完善法律事
务外包服务机构准入、评价和退出机制,按照服务领域及业务专长建立多层次、专
业化的律师库。
(4)持续加强法律队伍人才建设。建立健全法律事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交流
机制,搭建法律事务岗位人员的沟通交流、学习提升平台,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履
职能力。
(5)持续加强法律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优化法律事务管理相关系
统功能,不断提升合同、诉讼、律师等管理工作的智能化,进一步丰富法律风险管
理工具与手段,提升法律风险管理信息化水平。
(七)信息科技风险及对策
报告期内,公司在以下方面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1)持续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监测与预警。开展信息科技关键风险指标年度
重检工作,进一步完善信息科技关键风险指标监测机制,强化信息科技风险早期预
警。
(2)切实推进信息科技监管评级意见落实工作。针对监管发现问题和整改
建议,逐项研究剖析并分解落实,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提升计划,并切实推进问题
整改,确保满足信息科技监管合规要求。
(3)优化完善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机制。持续优化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模板。
进一步细化完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外包管理等领域评估要点,更新《信息科技
风险管理手册》,提高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有效性。
(4)切实强化数据安全管理。制定《南京银行数据对外提供安全管理办
法》,进一步完善数据安全制度体系,启动数据安全监测系统建设项目和数据安全
风险评估及认证项目,建立总分行办公终端敏感文件扫描压降工作机制,全面提升
公司数据安全管理能力。
(八)声誉风险及对策
报告期内,公司在以下方面加强声誉风险管理:
(1)持续强化舆情监测分析。继续全方位做好舆情监测及分析研判工作。
始终保持对舆情的常态化监测,强化舆情深度分析,不断提升监测水平。
(2)积极开展舆情评估研判。分层分类开展舆情预评估工作,定期进行舆
情研判,丰富研判工具及数据库,多维度科学分析潜在舆情,前置化解声誉风险。
(3)不断增强舆情综合管理。实施开展声誉风险压力测试,编制并发布条
线管理要求,定期开展舆情隐患排查及声誉风险管理检查,深入扎实做好舆情管理
工作。面向公司各层级开展声誉风险培训,进一步提高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水平。
(4)深入推进声誉资本积累。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金融赋能高质量
发展等中心工作,展开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擦亮金融为民底色。冠名国际体育赛
事,打开品牌国际化传播之路;加强新媒体传播矩阵建设,多样化输出品牌故事;
持续打造特色化金融品牌,构建良好舆论生态。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战略定位
公司将坚持“打造国内一流的区域综合金融服务商”的战略愿景。一是围绕“国内
一流”要求,勇担全国系统重要性银行重要责任,以卓越的服务能力、精细的经营
管理、持续的改革创新、有效的风险管控,铸就高质量发展的一流品牌;二是坚守
“区域”定位,融入国家和地方战略、深耕本行经营区域,服务实体经济和城乡居
民,成为助力区域发展的行业典范;三是锚定“综合金融服务商”目标,坚持以客
户为中心,聚焦价值创造,综合多元金融能力,发挥集团协同优势,打造全方位满
足客户需求的服务标杆。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依托优质经营区域,下沉深耕地方经济。公司所扎根的长三角地区和北京地区是中
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实体最具创造、民生最为普惠的区域之一。良好的区域经济培
育出大量优质的市场主体客群,居民财富水平和消费能力雄厚,拥有丰厚的区域金
融资源,存在广泛的金融需求,为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和广阔的市
场空间。公司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布局和地方发展规划,深耕主要经营区域,做优做
细金融服务,提升区域金融服务能力。
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公司治理科学规范。坚持党建引领的公司治理体系,将党的领
导与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有机结合,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
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三会一层”公司治理架构规范运作,有
效履职。股权结构科学合理,形成了国有股份、外资股份、民营股份及自然人股份
共同组成的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主要股东包括国际优秀大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实
力雄厚的央企中国烟草总公司江苏省公司,省属、市属优质国企江苏交通控股有限
公司、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等。主要股东理念
先进,立足长远,积极支持公司发展,与公司形成合作支持的良好局面。公司拥有
八家股权投资机构,横向涵盖银行、基金、理财、资管、金融租赁、消费金融等领
域,纵向渗透城商行、农商行和村镇银行,专营牌照和综合经营优势在城商行中较
为明显。公司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体制活力进一步激发。
始终保持战略定力,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紧
紧围绕战略规划确定的愿景和目标,奋力攻坚,积极作为,保持了稳定向上的良好
态势。公司于2023年成功入选全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实现跨越式发展。立足新发展
阶段,公司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金融工
作会议精神,科学编制新五年战略规划。通过系统的战略谋划和全面的改革设计,
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明确了战略转型方向和路径。公司上下将在战略规划的引领下,
牢牢抓住发展机遇,积极面对困难挑战,敏锐响应市场变化,坚定推进改革转型,
共同开创新时期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打造优秀人才队伍。公司始终坚持“事业汇聚人才,奋斗成就
未来”的人才理念,聚焦价值创造,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高质量人力资源管理支
撑公司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加强分行领导班子建设,
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和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力度,在全行开展“五讲”活动,坚持
以讲促学、以学促思、以思促干。匹配全行战略业务发展和业绩提升需要,精准招
引高绩效和优秀专业人才。截至报告期末,母公司正式员工平均年龄34岁,本科以
上(含本科)占比99.14%,硕士博士占比33.85%。
坚持核心价值导向,让金融的增益普惠社会。成立29年来,公司始终坚持将自身发
展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积极为支持公益事业、脱贫攻坚、支持乡村振兴
、助力低碳经济发展贡献金融力量,承担责任与担当。始终高度重视企业的ESG价
值,将完善治理、服务实体、绿色发展、回报社会、科技创新等ESG理念融入公司
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公司将持续践行“让金融的增益普惠社会”的企业使命,坚
守“诚信、稳舰奋斗、尚义”的企业价值观,在实现自身价值增值的同时,促进企
业与社会的和谐共赢。
五、报告期公司经营情况综述
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
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普惠民生,助力推动
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5年,是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实干之年,也
是公司新五年战略规划的深化之年。上半年,公司各项工作稳中有进、向上向好,
营收利润稳定增长,板块发展更加均衡,重大项目序时推进,发展空间进一步打开
,发展质效有效提升。
资产负债均衡增长。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29,014.3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
100.38亿元,增幅11.96%。贷款总额13,871.7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07.75亿元
,增幅10.41%。负债总额为26,912.9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918.54亿元,增幅12.
16%。存款总额16,455.2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93.53亿元,增幅9.98%。
盈利水平稳步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4.80亿元,同比增加22.6
5亿元,同比上升8.64%,其中,利息净收入156.46亿元,同比增加28.36亿元,同
比上升22.13%,在营业收入中占比54.94%,同比上升6.07个百分点。实现归属于母
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19亿元,同比增加10.25亿元,同比上升8.84%。
主要指标保持稳剑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收益率(ROA)0.92%。净利差1.63%,净息
差1.86%。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充足
率分别为9.47%、11.07%及13.63%。公司不良贷款率0.84%,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
分点;拨备覆盖率311.65%,较上年末下降23.62个百分点。
重大项目推进有力。公司围绕产品、服务、业务、管理等方面,以“行长工程”形
式由行领导牵头挂帅一批重点项目,立足长远,集聚力量,集中资源,激发了高质
量发展潜力。业务板块组织架构调整推进有力,为实现经营客户、价值创造、板块
协同等经营目标打下坚实底盘。代发、托管、科创金融、国际业务、供应链金融和
现金管理等项目机制理顺,产能迅速释放。有效实施负债降成本行动、财务精细化
管理项目,2025年上半年,成本收入比25.07%,较年初下降3.01个百分点,降本增
效管理成效显著。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鑫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155000.00| -| -|
|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170000.00| 10748.80| 482164.00|
|芜湖津盛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 38262.50| -| -|
|限公司 | | | |
|江苏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 579238.00| -| -|
|昆山鹿城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 52469.82| 162.90| 985040.50|
|司 | | | |
|日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608609.70| -| -|
|宜兴阳羡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 13000.00| 3063.00| 736211.90|
|司 | | | |
|南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 200000.00| 36935.80| 590162.00|
|上海鑫沅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 2000.00| -| -|
|司 | | | |
|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 521500.00| 14301.00| 5655896.60|
|乌海富鑫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1.00|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