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旭电子(601231)经营分析 - 股票F10资料查询_爱股网

经营分析

☆经营分析☆ ◇601231 环旭电子 更新日期:2025-10-27◇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全球电子制造设计,通过为品牌客户提供更有附加值的设计制造及相关服务,
参与产品的应用型解决方案,提升产品制造及整体服务的附加值。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通讯类产品              | 886701.28|  58293.57|  6.57|       32.54|
|消费电子类产品          | 838278.71|  66542.06|  7.94|       30.77|
|工业类产品              | 369385.24|  49823.33| 13.49|       13.56|
|云端及存储类产品        | 292686.68|  62261.76| 21.27|       10.74|
|汽车电子类产品          | 268227.67|  27204.63| 10.14|        9.84|
|其他                    |  43700.00|  -1597.63| -3.66|        1.60|
|医疗类产品              |  19115.96|    949.11|  4.97|        0.70|
|其他业务                |   3274.58|   3246.92| 99.16|        0.12|
|废料收入                |   2700.79|        --|     -|        0.10|
|其他业务-其他           |    573.79|    546.13| 95.18|        0.02|
├────────────┼─────┼─────┼───┼──────┤
|中国大陆地区            |1638513.20| 167630.60| 10.23|       40.05|
|中国大陆地区之外        |1369751.50| 112441.50|  8.21|       33.48|
|亚太地区                | 868254.20|  76203.50|  8.78|       21.22|
|欧洲地区                | 259936.00|  15976.90|  6.15|        6.35|
|其他国家/地区           | 241561.30|  20261.10|  8.39|        5.90|
|其他业务                |   3274.58|   3246.92| 99.16|        0.08|
|分部间相互抵消          |-290169.20| -16595.30|  5.72|       -7.09|
└────────────┴─────┴─────┴───┴──────┘
【2025年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通讯类产品              | 449299.65|        --|     -|       32.92|
|消费电子类产品          | 426668.16|        --|     -|       31.26|
|工业类产品              | 176108.44|        --|     -|       12.90|
|云端及存储类产品        | 142515.46|        --|     -|       10.44|
|汽车电子类产品          | 137728.05|        --|     -|       10.09|
|其他                    |  23208.01|        --|     -|        1.70|
|医疗电子类产品          |   9335.70|        --|     -|        0.68|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通讯类产品              |2106632.48| 160504.39|  7.62|       34.67|
|消费电子类产品          |1920278.87| 158361.67|  8.25|       31.60|
|工业类产品              | 711804.01|  83185.19| 11.69|       11.71|
|云端及存储类产品        | 609658.10| 108443.44| 17.79|       10.03|
|汽车电子类产品          | 597151.35|  47463.24|  7.95|        9.83|
|其他                    |  82554.97|   9207.11| 11.15|        1.36|
|医疗类产品              |  33387.76|   1507.22|  4.51|        0.55|
|其他业务                |   7597.58|   7431.54| 97.81|        0.13|
|废料收入                |   6597.29|        --|     -|        0.11|
|其他业务-其他           |   1000.29|    834.25| 83.40|        0.02|
├────────────┼─────┼─────┼───┼──────┤
|中国大陆地区            |3749200.44| 360132.48|  9.61|       41.75|
|中国大陆地区之外        |2911345.35| 240387.99|  8.26|       32.42|
|亚太其他地区            |1879082.41| 168873.10|  8.99|       20.92|
|欧洲地区                | 520922.43|  61659.98| 11.84|        5.80|
|其他国家/地区           | 511340.51|   9854.91|  1.93|        5.69|
|其他业务                |   7597.58|   7431.54| 97.81|        0.08|
|分部间相互抵消          |-599078.26| -31848.22|  5.32|       -6.67|
└────────────┴─────┴─────┴───┴──────┘
【2024年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通讯类产品              |1497466.18|        --|     -|       34.03|
|消费电子类产品          |1364957.49|        --|     -|       31.02|
|工业类产品              | 526481.17|        --|     -|       11.96|
|汽车电子类产品          | 468146.32|        --|     -|       10.64|
|云端及存储类产品        | 453215.06|        --|     -|       10.30|
|其他                    |  64695.25|        --|     -|        1.47|
|医疗电子类产品          |  25709.29|        --|     -|        0.58|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为电子制造服务行业,公司产品主要服务于消费电子、云
端存储、工业、汽车电子和医疗等行业领域。公司所服务产品、业务布局和经营呈
现模组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特点。
(一)行业基本情况
电子制造服务行业主要为各类电子产品和设备提供设计、工程开发、原材料采购、
生产制造、测试、物流及售后服务等综合解决方案。
电子制造服务涉及的主要产品领域包括3C(即: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
mer Electronics)、云端、人工智能、汽车、工业、医疗、交通、能源、航空航
天等,其中消费电子在电子制造服务业中占有最重要的份额。智能手机、智能穿戴
设备、AR/VR设备、电脑、算力及云端产品、智能家居、智能座舱等产品需求增长
,带动了芯片、存储、电子元件、模组及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和持续升级。
中国在全球电子制造服务业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和最具竞争优势的供应链。全球供
应链近岸外包、友岸外包的需求快速增加,明显拉动在墨西哥、东南亚、印度、东
欧等区域的投资和产能扩建,对上游供应链的产能转移也有影响,进而在未来形成
新的产能规模和产业链的群聚。此外,受到美国对中国及墨西哥加征关税的影响,
会推动供应链在具有地缘优势、政策优势和成本优势的地区投资布局新产能,降低
因特定区域加征关税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同时也会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
术创新,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减少对低附加值制造环节的依赖,增强在高关税环境
下的竞争力。
(二)行业特点及发展趋势
1、行业整体规模大,产业集中度高
根据行业统计的数据,2024年全球电子制造服务行业的产业规模约6,332亿美元,
行业集中度高,全球排名前十的厂商营收占比超过七成。行业内龙头企业积累了丰
富的客户资源和行业经验,拥有强大的供应链管理及竞价能力,资产和营收规模较
大,其领先地位稳固。
2024年电子产品依然处于供应链去库存阶段,库存水平逐渐向合理区间回归,全球
主要经济体的通货膨胀水平在2024年整体呈现温和态势,货币政策有所转向,全球
进入降息周期,美元加息步伐停止并开启降息通道,这对行业需求产生了一定积极
影响,有望在2025年带动电子产品需求的回升。
2、经营及竞争环境日益复杂,电子制造服务商面临转型
地缘政治和全球经贸区域化趋势影响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客户为实现供应链多元化
的风险管理需要,部分离岸外包转向近岸或友岸外包,需求和订单调整变化较快。
当下,在美国对中国、墨西哥、加拿大以及其他潜在区域加征关税的举措将导致电
子制造服务产业的成本增加,所处的经营环境及竞争环境也将更加复杂,电子制造
服务商也在积极转型升级,争取在供应链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1)下游客户与上游电子制造服务商的合作融合加深
终端消费电子品牌商、云服务商及其他品牌厂商不再仅仅是订单的下达者,而是更
深入地参与到电子制造服务商的生产过程中,包括技术研发、生产计划制定、质量
控制等环节。同样的,电子制造服务商也不再只是被动地按照订单生产,而是积极
参与到品牌商的产品规划和设计中,提供专业的技术和工艺建议,从而双方形成更
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2)综合化服务转型
技术进步持续推动电子产品和设备升级迭代,AI的大规模应用将促进电子产品不断
向智能化、小型化、高性能化方向发展。这使得行业内的企业长期处于较大的经营
压力下,需要在产品创新方面不断投入研发资源,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在
品质提升方面,提高产品良率和质量;在降本增效方面,通过引入智能化、自动化
的生产能力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企业还需要努力开拓新产品和客户增
量需求,增强设计开发能力,精进工艺制程,提升智能制造及新产品研发能力,强
化与客户的合作粘性,增加产品附加值。
上游电子制造服务商将从单纯的产品制造向提供综合服务转变,除了生产硬件产品
外,还将提供产品设计、测试、维修售后等全生命周期服务,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脱颖而出。
(3)数据驱动的协同决策
随着大数据、AI等技术的应用,品牌厂商和电子制造服务商将更加依赖数据来进行
决策。通过共享生产、销售、市场等多方面的数据,双方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市场需
求、优化库存管理、制定生产计划,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精耕细作。
(4)全球在地化合作
品牌厂商为了降低风险、提高供应链的弹性,将倾向于与具有全球布局能力的电子
制造服务企业合作,形成多元化的供应商体系。电子制造服务商也将积极拓展全球
市场,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全球供应链
的整合。
(5)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
在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日益重视的背景下,电子制造服务商也将承担起可
持续发展的责任。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废弃物处理
,到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推动产品的绿色转型,以降低产品生命周期对环境的负
面冲击。
3、AI落地端侧推动消费电子智能化升级
当前AI已被广泛认为将成为继蒸汽机、内燃机、电力、半导体和信息技术之后,人
类又一座具有奠基意义的科技进步里程碑,AI能够赋能各行各业已成共识。通过AI
赋能或“AI+”,消费性电子产品有望在交互方式、操作便捷、强化原有功能、智
能服务、生态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此外,在数据安全与降本需求的推动下,AI
模型的部署也开始从云端走向移动终端和边缘终端。
消费电子知名品牌商及部分新创品牌商,纷纷推出“AI+”的消费电子产品,如App
le Intelligence技术在手机端展现出了丰富且强大的智能应用,利用本地运行的
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为用户提供智能影像及创作、健康监控、通话翻译、会议纪
要整理、行程安排等功能,以更流畅的交互对话完成以往需要复杂工具和操作才能
完成的事项。同时,Apple Intelligence在设备端处理敏感数据,如语音指令、照
片分析等,避免数据上传至云端带来的隐私风险,确保用户数据安全。市场上推出
的AI Glass、AI PC、AI智能家居等产品,也吸引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未来,人们在居家、工作、出行等生活场景中,使用AI赋能的核心终端设备,如手
机、电脑、边缘服务器等,借助高带宽、低延时、易接入的新一代通讯技术,如Wi
Fi7、UWB、mmWave等,实现与智能穿戴设备(如Smart Watch、TWS耳机、XR设备等
)和家庭、办公场景下的智能物联网设备(如家电、家居、办公设备等)之间的无
缝连接和数据互通,基于万物互联(AIoT)和AI大模型技术,AI通过主动感知、智
能分析、实时互动等方式,协同各类电子设备,为用户提供智能、高效、便捷的服
务。
4、AI算力、数据交换需求激增
自ChatGPT引爆AI热潮,2024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加快迭代,AI大模型训练及
推理的需求越来越高,GPU和AI服务器供不应求,同时也大幅带动数据传输和交换
相关硬件产品的需求。DeepSeek通过提供低成本、高性能的AI大模型,大幅降低了
AI技术的应用门槛,未来将使得更多企业和开发者能够涉足AI领域,推动AI技术赋
能各行各业。
AI算力投资不仅增加对GPU、ASIC、交换机、存储等硬件的需求,也带动边缘服务
器和AI加速卡等需求增长。AI大模型需要更高效率、更低延迟的数据传输和交换,
推动网络基础设施的升级,高速光纤网络、高速光模块、HBM、高速网卡及交换机
、散热及服务器冷却系统等硬件产品需求快速成长。
AI的快速发展也使得用电需求大幅增加,基于不同芯片搭建的服务器电源功率亦在
升级,电源作为高性能计算和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其需求也得到快速成长。同时
,用电量大幅上升的背景下,高效服务器电源重要性提升,一方面减少转换过程中
的损耗,另一方面GPU的升级亦需更高功率密度的电源支持。
5、全球经济软着陆,为工业类产品需求提供支撑
2024年全球经济仍面临经济增长动能偏弱、通胀回落放缓以及地缘政治冲突、国际
贸易摩擦频发等挑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和经济合作与发
展组织(OECD)等机构的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预计将保持温和增长,但增速可能
低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
全球经济的温和增长将为工业类产品需求提供一定的支撑,但需求增长可能较为缓
慢且存在区域分化。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新能源领域的工业产品需求有望保持增长
,而传统制造业和消费品领域的需求可能受到经济结构调整和政策环境的影响。
6、欧美车企积极应对竞争,电动车普及率继续扩大
全球汽车市场增速明显放缓,新能源汽车仍保持较高增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
国车企凭借高性价比、先进的电池技术和快速发展的智能网联功能,逐渐在全球市
场占据重要份额,但欧美车企凭借其在品牌、技术、市场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依
然在全球汽车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未来将通过加速技术创新、优化市场布局、加强
供应链管理、强化品牌建设,以及利用环保法规、补贴政策、贸易保护措施等,与
中国车企展开全方位的竞争。
在欧美汽车市场,碳排放法规和补贴政策将继续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电动汽车(B
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自动驾驶功能和智能网联服务
将成为主流,传统车企与中国车企、新势力车企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欧洲车企
将继续推动供应链的多元化,减少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特别是在电池和芯片供应
方面,美国政府将继续推动汽车零部件生产回流北美,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7、机器人和具身智能发展的潜在业务机遇
工业机器人和工业4.0技术在电子制造行业的应用已非常普遍,帮助实现生产效率
提升、质量控制优化、智能物流管理、人机协作、设备维护、安全风险管理等。家
用清洁机器人、物流配送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的发展也方兴未艾。Optimus的发布
及持续更新迭代,引领整个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人型机器人(Humanoid Robot
s)和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成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前沿领域
,具备非常广阔的发展潜力和深远影响。
机器人需要集成和使用的电子器件种类繁多,涵盖了从微控制器、传感器、电机驱
动器、电源管理模块、通讯模块到机器视觉、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加速器等众多领
域。这些器件共同构成了机器人的核心系统,使其能够实现复杂的运动控制、环境
感知、数据处理和人机交互功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离不开高性能、低功耗、智
能化的电子器件的基础支撑,未来也将创造巨大的需求增量。
(三)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1、行业发展的周期性
电子制造服务行业的发展受下游行业的需求周期性的影响较为直接。电子产品的需
求受宏观经济环境、经济周期、消费者偏好和技术创新等因素影响。经济景气时,
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长,带动电子制造服务行业产销量增加;经济低迷时,消费
者及企业购买力下降,产品需求减少,行业产销量减少。
2、行业的区域性
全球电子制造服务行业兴起于欧美,然后逐渐向东南亚、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转移
。目前,中国、东南亚、印度、墨西哥、东欧等地是低成本制造的区域中心。当前
“经贸区域化”和“在地化”制造的趋势有利于区域内低成本制造中心的发展,但
以中国大陆为代表的亚太供应链仍具备“产业集群”和“低成本”优势。
3、行业的季节性
受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消费电子品牌厂商下半年订单占比较高,造成电子制造服
务行业的出货及收入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每年的第一、二季度为传统淡季,下
半年开始进入销售旺季,逐月攀升到出货高点后正常回落。
(四)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1、主要产品与解决方案
公司是全球电子制造设计领导厂商,通过为品牌客户提供更有附加值的设计制造及
相关服务,参与产品的应用型解决方案,提升产品制造及整体服务的附加值。公司
未来将更加注重在解决方案(Solution)、设计(Design)及服务(Service)环节的能
力,为客户创造核心价值,与各行业领域的优质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从
制造服务商逐步发展成为系统方案解决商及综合服务商。
(1)无线通讯类产品
在无线通讯领域,公司拥有实力雄厚的设计、制造团队,与全球领先的无线通讯芯
片厂商紧密合作,为客户提供行业领先的无线通讯模组与企业级无线互联产品之设
计、验证、制造及测试服务。从产品概念、原型设计、测试验证到量产阶段,研发
团队和产品研发管理系统为客户提供合适的研发时程和可靠的品质保障,满足客户
需求,实现产品快速上市,提升客户的竞争优势。
无线通讯产品主要包括无线通讯系统级封装模组(SiP)、系统级物联网模块及无线
路由器等。
(2)消费电子产品
公司是业界领先的智能穿戴SiP模组制造服务厂商。智能穿戴产品功能越来越丰富
,不断趋向“轻、雹短、斜,系统级封装(SiP)技术成为提供高度集成化和微小
化设计的关键技术。自2013年起,公司开始致力于可穿戴式产品相关SiP模组的微
小化、高度微小零件集成化的制程开发,包括区域间隔屏蔽、选择性塑封、薄膜塑
封技术、选择性溅镀、异形切割技术、干冰清洗技术、SMT3D钢网印刷等新型先进
封装技术。目前,智能穿戴SiP模组产品涵盖智能手表SiP模组、真无线蓝牙耳机(T
WS)模组、光学心率模组等。在XR(VR/AR/MR)以及智能眼镜等智能头戴式设备上,
公司产品包括WiFi模组、多功能集成或特定功能的SiP模组。
除智能穿戴SiP模组外,消费电子类产品还包括SiPlet模组、视讯产品、连接装置
等产品领域,主要包括X-Y条形控制板、miniLED显示控制、时序控制板、智慧手写
笔、智慧平板、电磁感测板等。
(3)工业类产品
结合丰富经验的产品研发设计、专案管理、生产制造与后勤支援等专业的完整服务
团队,公司致力于工业产品市场,如销售点管理系统(POS)、智能手持终端机(SHD)
、智能车队记录仪、工厂自动化控制模块等,为客户提供最具成本效益的优化设计
,满足客户从大量生产到少量多样的客制化需求,透过严格管控的品管流程,提供
客户完整的套装解决方案。伴随全球碳中和的发展需要,公司增加了服务储能、光
伏的绿色能源产品。
(4)云端及存储类产品
公司主板产品主要包括服务器主板、AI Card、工作站主板、笔记本电脑的CPU Mod
ule等;电脑周边产品主要包括笔记本电脑的扩展坞(DockingStation)、外接适配
器(Dongle)产品,拓展笔记本电脑外接其他设备的功能的产品。公司制造的服务器
相关产品主要应用于云计算、数据中心、边缘计算等领域,在标准机架式服务器、
边缘服务器方面,公司提供JDM(Join Design Manufacture,联合设计制造)服务
模式,已应用DDR5、PCIe-G5等新一代技术。
存储和互联产品主要包括固态硬盘(SSD)和高速交换机、网络适配卡。公司拥有领
先的新技术开发能力,如:光纤信道、SAS、SATA、10G以太网络、Rapid IO及无限
宽带等。公司是领先的固态硬盘设计与制造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的制造服务涵盖
硬件设计、产品验证以及定制开发的生产测试平台等。公司也为客户提供高速交换
机(Switch)产品的主板及整机制造服务。
(5)汽车电子类产品
公司在汽车行业拥有超过40年的经验,是汽车电子产品的领先制造服务商。
汽车电子产品主要包括功率模组(Power Module)、驱动牵引逆变器、BMS(Batter
yManagement System)、OBC(On-BoardCharger)、电子泵、智能座舱产品、ADAS相
关控制器、域控制器、车载NAD模块、车载天线、LED车灯、其他车身控制器产品等
。
围绕汽车电子“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公司重点投资“电动化”
相关的功率模组及牵引驱动逆变器、BMS、OBC等产品,服务功率芯片厂商、Tier1
及整车厂;同时,兼顾“智能化”和“网联化”领域,拓展智能座舱、ADAS、车载
通讯领域的新产品和业务。公司对赫思曼汽车通讯公司的收购,加强公司在汽车天
线、汽车通讯领域的研发设计能力。
(6)医疗电子产品
医疗电子产品主要是家庭护理和医院用分析设备,主要包括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仪
、医用无线血糖仪、睡眠呼吸机、血液分析机和葡萄糖计量装置等。
2、微小化设计和产品
公司是SiP微小化技术领导者。SiP模组是异构集成的电子系统,是将芯片及被动器
件整合在一个模块中,达到缩小功能模块面积、提高电路系统效率及屏蔽电磁干扰
等效果。通过微小化技术,可以减小大多数电子系统占用的尺寸和空间,特别适合
移动通讯设备、智能物联网(AIoT)和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发展需求,也有机会在机器
人所需电子器件中得到应用。
随着AI迈向增强型工作、实时自动决策乃至推理型工作等新阶段,以及元宇宙产业
创新相关的空间计算市场规模的大幅增长,智能穿戴设备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不仅智能手表、手环、TWS耳机等传统品类持续迭代升级,AI眼镜、XR设备、智能
戒指等新兴品类则凭借其独特的交互方式与便捷性,成为市场新宠,对轻薄短孝高
集成度的SiP模组需求也将更为迫切。未来,这些设备集成的功能将更加强大,深
度融合健康监测、语音交互、运动追踪、空间计算交互以及AI智能辅助等多种功能
,对“轻、雹短、斜的追求也将达到新的高度。
在机器人的复杂系统中,电控模组(Electroniccontrolunit)和通讯模组是实现精
准控制与高效数据传输的关键,而其微小化进程面临诸多挑战,如散热和轻量化等
问题。环旭电子的微小化技术能够有效应对这些挑战,通过高集成度的设计,不仅
能减小模组尺寸,还能提升其可靠性与稳定性,满足机器人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严
苛功能要求。
公司坚持深耕SiP模组的研发领域,保持业界领先。2020年底,公司设立微小化研
发创新中心(MCC),围绕微小化技术和SiP模组的应用推广,服务国内外客户对微
小化、模组化的产品需要,提供从设计到制造的“一站式服务”。
公司在SiP制程各方面不断突破技术挑战,满足高稳定性、高集成度的产品要求:
(1)水平方面,做到最小器件为0.25毫米*0.125毫米、最小零件间距设计中心值
为20微米、离板边间距设计值为45微米,这对零件、生产设备以及工艺管控提出更
高要求。
(2)垂直方面,做到模塑顶间隙设计值为40微米、塑封底间隙为40微米,同样对
塑封材料选择、工艺参数以及工艺管控有着极高要求。
(3)选择性塑封、插入式互联、薄膜辅助模塑直接漏出锡球以及利用铜柱取代BGA
植球达成高密度连接接口等技术为SiP互联、后续工艺提供多样化支持。
“微小化”产品的设计制造能力是公司的竞争优势,公司在SiP模组设计与制程工
艺方面不断精进。单面塑封方面,当前可以全面塑封也可以选择性塑封,还可以做
选择性台阶塑封,后续会开发夹心饼干式多板堆叠封装,及芯片埋入式基板组合金
线/晶元键合封装;在双面塑封方面,已引入插入式互联,后续会开发3D结构以及
软硬板结合,进一步缩小产品尺寸;公司将引入晶元制造前段制程,包括晶元减薄
,划片及卷带包装;结合当前SiP制程,实现Wafer-In-Module-Out;并已成功开发
自备晶圆组合金线键合的双面塑封模组。
MCC微小化创新研发中心的推出突破性的SiP双引擎技术平台,通过以Transfer Mol
ding为主的高密度集成技术满足大规模、高度整合且追求极致微小化模块需求;同
时以Vacuum Printing Encapsulation为中心的高度弹性技术为模块封装提供了创
新的方法,透过在真空腔体中以液态封胶印刷方式实现塑封而不需要定制模具,开
发周期能够大幅缩短,故而此创新解决方案可针对不同的市场应用进行快速模块化
设计。
SiP双引擎技术平台可提供少样多量或者是多样少量等高灵活的系统封装解决方案
。平台可依据客户的需求提供最适合的解决方案,提高产品质量。
MCC微小化创新研发中心的能力不限于SiP双引擎技术平台,还涵盖将各种异质组件
整合到复杂模块中。公司开发团队拥有全方位的设计服务和专用的生产设备,能为
客户从产品概念到量产提供无缝衔接的服务,确保在复杂的系统集成项目中的可量
产性,也为产品的最终性能和可靠性提供坚实保障。
(五)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公司是电子制造服务行业的全球知名厂商,根据全球电子制造服务商最新排名(20
24年度),环旭电子排名为第十三位,营收年增长率和营业净利润率居行业前列。
公司是SiP微小化技术的行业领导者,在多个业务细分领域居行业领先地位。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2.14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273.86亿元同比减
少0.63%。营业收入变动的主要原因为:(1)消费电子类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
60%,主要因主要客户市场促销带动销量增加;(2)汽车电子类产品营业收入同比
减少16.04%,主要因重要客户减少外包制造的订单及客户需求影响;(3)云端及
存储类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减少3.61%,主要因重要客户转单对营收影响较大,服务
器板卡业务上半年增长良好;(4)通讯类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减少3.21%,主要因客
户新产品量产晚于去年时点。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利润7.50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8.30亿元减少9.57%
;实现利润总额7.33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8.41亿元减少12.83%;实现归属于上
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8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7.84亿元减少18.66%。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作为电子产品领域大型设计制造服务商,核心竞争优势如下:
(一)行业地位突出,公司治理规范
公司是电子制造服务行业的全球知名厂商,在全球电子制造服务行业最新排名(20
24年度)中,营收规模第十三位,营收年增长率和营业净利润率居行业前列。公司
是多个业务细分领域的领导厂商,是SiP微小化技术的行业领导者,行业地位突出
。
公司非常重视内控和公司治理,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遵循上海证券交易
所和母公司日月光投控有关台湾证券交易所及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相关监管要求。公
司曾连续六年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A级评价,在经营和治理领域获得了一
系列的荣誉。
(二)全球化布局和在地化服务优势
全球经贸区域化趋势影响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客户为实现供应链多元化的风险管理
需要,部分离岸外包转向近岸或友岸外包。面对供应链的调整趋势,公司从2018年
启动全球在地化的策略布局:2018年,公司并购波兰厂;2020年,公司并购欧洲第
二大EMS公司法国飞旭集团并持续整合;2021年,公司越南厂投产;2022年,公司
南岗二厂投产;2024年,公司墨西哥瓜达拉哈拉第二工厂和波兰厂第二栋厂房相继
投产。近几年公司海外工厂营收占总营收的比重持续提升,“全球化平台、在地化
服务”的新营运模式推动公司可持续健康成长。
公司的全球化布局不仅是商业合作和生产据点的全球化,更是着眼全球市场,整合
全球资源,成为更加国际化运营的公司。目前,公司在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
越南、美国、墨西哥、法国、德国、英国、捷克、匈牙利、波兰、突尼斯等12个国
家(含地区)拥有30个生产据点,依托北美、欧洲、亚太及北非的在地化营运体系
,为全球客户提供可供选择和差异化的制造服务方案。
(三)多元化的业务领域和丰富的产品组合
公司不仅拥有电子产品专业设计制造(涵盖电子零组件、零配件和整机)及系统组
装的综合实力,还拥有精选细分领域和整合产品的优势。公司的产品组合“丰富而
平衡”,涵盖通讯、消费电子、云端及存储、工业电子及医疗、汽车电子等五大领
域。公司重视研判行业发展趋势,能够对市场需求变化快速做出反应,可根据客户
需求变动,比较有弹性地调整公司产品组合。
(四)重视自动化与智能制造
为全球电子设计制造领导厂商,“智能制造”始终是公司的重要经营策略。公司参
照行业制定出“五星工厂标准”,即设备100%自动化、80%以上的产线实现关灯生
产、直接人力低于30%等要求并运用工业4.0自动化技术实现智能制造路线图,目前
已经导入的技术包括支持4G和5G的工厂内部设备通信网络、自动物料运输系统(AMH
S,Automated Material HandlingSystems)、全自动机器手测试无人车间、带远程
访问仪表板的实时生产设备状态监控平台并将AI技术运用到关键生产设备、生产系
统及产品检测系统的管理。公司将持续全面提升亚洲、欧洲及北美的区域生产据点
的智能制造能力和自动化水平,计划在2025年将所有导入工业4.0的工厂平均提升0
.34星级,并在2028年拥有五座关灯工厂,实现全面自动化生产。
(五)用研发驱动产品创新
公司始终重视技术研发工作,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22-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
的金额分别为20.34亿元、18.07亿元、19.08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研发
团队规模为3,031人,公司累计核准有效专利682项、累计申请中专利253项。
公司是SiP技术的全球领导厂商,并已在微小化多功能的SiP模组上融合了多项先进
技术,如:高密度SMT零件设计(40um间距)、150um间距WLCSP的塑封填充技术、
被动元件的双层叠加技术、更复杂和包含更多连接器的双面塑封技术、双面异形可
选择性电磁屏蔽功能等。此外,对应AI运算高效能运算需求,公司与国际IC大厂深
度合作,开发3D结构的高功效Power SiP,以满足AI应用在庞大的能源消耗背景下
的节能减碳需求。
(六)长期坚持可持续经营理念
面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企业韧性日益成为公司可持续经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高韧性企业能够应对多种不可预知的动态变化,在危机中快速恢复,在逆境中实现
持续成长。公司不仅仅聚焦在风险控制和危机处理,更是注重在企业战略、组织制
度、营运体系、文化建设、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韧性锻造。
公司始终以“成为全球电子设计制造服务最靠谱的厂商”为愿景,根据联合国可持
续发展目标(SDGs),围绕“低碳使命、循环再生、价值共创、社会共融”四大可
持续发展策略为主轴,加强每位员工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与合作伙伴及社区携手合
作,通过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和生产力提升。
公司不断完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平台,
为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提供通道,为公司实现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公司建
立了长期、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自2015年起,根据经营需要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和
股票期权激励方案。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推出三个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共
授予5,945.25万份股票期权,员工累计行权27,043,313股;已推出六期员工持股计
划,累计完成股票购买/过户11,576,197股。
在稳健经营的同时,公司也以“为股东创造价值、与股东共享成长”为使命。为充
分维护股东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公司持续推出股份回购计划,在2019年、2021
年、2022年、2024年分别回购13,037,477股、16,042,278股、9,356,317股、6,740
,400股;公司在2025年推出了新一期的股份回购计划,预计回购金额1.5亿-3亿元
。截至2024年末,公司上市以来累计实现净利润174.1亿元,累计现金分红(含202
4年度分红)58.8亿元,平均现金支付率达33.81%。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弱复苏和需求不足的风险
电子制造产业链从供应链驱动转向需求驱动,与宏观经济环境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俄乌战争、地缘政治、通胀、高利率环境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和终端
需求。AI技术的持续发展有望带动消费电子、算力、数据交换等行业的需求进一步
成长。公司将持续关注产业链格局趋势,保持与客户的紧密互动以把握客户需求,
加强市场信息的搜集与分析以降低产品需求改变对公司造成的影响。
2、行业竞争风险
电子制造服务行业全球生产厂商众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且行业内整体集中度呈
上升趋势。在国际市场供应链重构和经贸区域化的趋势下,中国大陆的电子制造服
务产业及上游供应链面临更严峻的竞争压力。公司通过“全球化平台、在地化服务
”的新营运模式,结合自身优势与同行差异化竞争,但如果公司无法保持成本竞争
力和产品技术优势,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将面临被挤压的风险。
3、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直接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公司营收总额的46.19%,客户集中度
较高。尽管该等客户均为国际知名电子品牌商,且已与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
作关系,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业务订单保障,但如果客户需求出现下降,或公司在
产品研发设计、产品质量控制、合格供应商认证、交期等方面无法及时满足客户要
求,将可能使客户订单产生一定波动,进而对公司业务规模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
响。因此,公司在一定程度上面临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4、研发和创新不足风险
技术进步持续推动电子产品和设备升级迭代,电子制造服务行业内的企业长期处于
较大的经营压力下,如产品创新、品质提升、成本降低、持续投资等,企业只有坚
持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才能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和竞争压力。在供应链重构的格
局下,客户也对公司硬件研发、软件研发、智能制造、低碳环保等提出更高的需求
和服务标准,公司必须加快提升研发实力,补强短板,才有机会开拓新的业务机会
,公司面临研发和创新不足的风险。
5、跨国经营风险
为更好服务于主要客户,在全球范围内布局生产、销售和物流,以快速应对主要客
户的产品交货需求,公司在1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0个生产制造据点。境外公司在境
外开展业务和设立机构需要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如果境外业务所在国
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或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因国际关系紧
张、战争、贸易制裁等无法预知的因素或其他不可抗力等情形,可能对境外公司境
外业务的正常开展和持续发展带来潜在不利影响。此外,位于各国家或地区的经营
据点与上市公司在会计税收制度、商业惯例、公司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经营管理
方面存在差异,公司需在财务管理、客户管理、资源管理、业务拓展、企业文化等
方面进行整合。如相关整合计划未能有效实施,可能面临并购或新设企业效果不达
预期、核心人员流失、业绩下滑等风险。
6、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为全球电子设计制造厂商,大部分生产据点在境外,主要客户及供应商均为境
外企业,采购和销售主要以外币结算。公司通常利用外汇避险操作应对汇率波动风
险,但汇率出现持续大幅波动的情况下,仍会产生金额较大的汇兑损益。公司将紧
密关注国际外汇行情变动,合理开展外汇避险操作,必要时积极对冲重大汇率风险
,尽可能减小汇兑损失。
7、新兴风险
公司设有集团风险管理委员会,辨识可能影响公司可持续经营目标达成的内外部风
险因子、评估各风险等级及相关控制活动的有效性,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实行适当的
措施和响应,确保风险能受到有效监测。
(1)地缘政治和区域冲突风险
当前全球经济仍面临多重挑战,世界格局深刻调整,地缘政治和区域冲突对宏观经
济和供应链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如关税加征、技术封锁、出口管制、投资限制、设
置技术壁垒、出台歧视性补贴政策等可能导致供应链脱钩的限制性政策手段种类繁
多。公司将顺应“全球化需求、在地化服务”的发展趋势,合理布局全球产能,以
全球化的运营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制造解决方案;同时,通过持续加强数
字化转型、推进智能制造在公司全球制造服务据点的进程、增加关键技术和应用领
域的研发投入、整合集团内部资源、技术互享等方式增强产品竞争力和成本竞争力
,在制造服务、合作研发、产品规划和设计、供应链策略等方面深化业务和投资合
作,与客户发展更紧密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2)政策变动风险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和贸易格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相应公司经营所在地的法规
及政策变化可能导致企业所面临的经营决策风险提高。公司将加强对当地法规、税
务政策、劳动力政策等法律法规的监控力度,客观判断其对公司营运的影响,制定
应对策略并及时采取行动方案,兼顾成本效率及当地政策法规,努力实现公司的经
营目标。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FINANCIERE AFG            |      18364.96|           -|           -|
|M-Universe Investments Pte|      13896.91|     6233.06|   174805.91|
|. Ltd.                    |              |            |            |
|Universal Scientific Indus|     229329.99|    -4608.00|   376443.00|
|trial De México S.A. De C|              |            |            |
|.V.                       |              |            |            |
|Universal Scientific Indus|      32137.48|    -1712.00|   301197.00|
|trial (France)            |              |            |            |
|UNIVERSAL SCIENTIFIC INDUS|      11500.00|     2435.00|   233728.00|
|TRIAL VIETNAM COMPANY LIMI|              |            |            |
|TED                       |              |            |            |
|USI America Inc.          |        950.00|           -|           -|
|深圳旷世科技有限公司      |             -|           -|           -|
|环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   110393.57|
|环旭(深圳)电子科创有限公司|       1500.00|           -|           -|
|环旭科技有限公司          |       5100.00|      417.00|   251981.00|
|环维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133000.00|     2806.00|   301133.00|
|环胜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           -|           -|
|环荣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      80000.00|    14123.00|   216163.00|
|环豪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           -|           -|
|环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139972.74|     1135.00|   126036.00|
|环鸿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55000.00|    21693.00|   428434.00|
|环鸿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52480.30|    -6464.00|   795887.00|
|环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98000.00|    13056.00|   652342.00|
|美鸿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           -|
|飞旭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1800.00|     5614.00|   128377.00|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DDX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