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603121 华培动力 更新日期:2025-10-28◇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暂无数据 【2.公司大事】 【2025-10-14】 华培动力:拟以1000万元-20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 【出处】本站7x24快讯 华培动力公告,拟以1000万元-20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27.42元/股。此次回购股份将用于公司股权激励及/或员工持股计划。 【2025-09-24】 华培动力:目前公司六维力矩传感器一代产品已完成研发并陆续开始送样反馈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9月24日讯,有投资者向华培动力提问, 董秘您好,请问贵公司的六维力矩传感器一代产品和二代产品目前研发进行到了什么阶段,年内二代产品是否能够完成送样测试?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目前公司六维力矩传感器一代产品已完成研发并陆续开始送样反馈,二代产品已完成设计,具体送样时间敬请关注后续公司于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感谢您的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9-19】 华培动力回购公司股份 多线破局战略转型步伐加速 【出处】证券日报网 9月18日,上海华培数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培动力”)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进行股份回购。此次回购股份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含),不高于2000万元(含),回购股份总数预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11%-0.22%,回购股份拟全部用于公司股权激励及/或员工持股计划。 回购彰显信心 公开资料显示,华培动力于2019年1月份在A股上市,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涡轮增压器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的企业,主营业务分为动力总成业务及传感器业务。 今年9月10日,华培动力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吴怀磊的函件,提议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且不超过2000万元。今年9月17日,华培动力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议案》。 根据相关议案,华培动力本次回购价格不超过27.42元/股,而公司股票9月19日的收盘价格为17.99元/股。本次回购股份,将用于公司后续的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在回购股份完成之后三年内,若公司未能实施或未能全部实施上述用途,公司将及时履行相关审议程序,将未使用的回购股份予以注销并相应减少注册资本。 华培动力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此次推出回购计划选择在此时实施,主要是基于公司全球化战略发展的需要,以进一步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这份信心的背后,不仅源于管理层对市场趋势的判断,更来自公司在动力总成与传感器业务领域的清晰布局,和对未来业绩增长的实质性支撑。 加速战略转型 近年来,国内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升级浪潮加速,华培动力也加大企业战略转型的力度。 在核心的动力总成业务板块,华培动力进一步提升核心产品竞争力,在稳住基本盘的同时,积极挖掘新项目,开拓新客户。公司2025年半年报披露,基于订单及客户的销售预测,公司上半年获得的新项目在生命周期内预计实现总销售额约8亿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传感器事业部实现了乘用车领域量产项目“从0到1”的重要突破,分别中标国内某头部新能源车企传感器产品项目,和定点上海某新能源车企新车型的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水加热器项目,预计于2026年开始量产,生命周期内销售金额共计约1.9亿元。 此外,华培动力还在积极拓展业务边界。2025年上半年,华培动力完成全资子公司上海华培数能具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组建工作。华培动力相关负责人在采访中表示,该子公司定位主要为现有汽车传感器业务及技术积累的拓展及延伸,两者为高度协同、相辅相成关系,主要体现为核心传感器技术可延伸、目标客户可共享、制造能力可复用。 业内人士认为,华培动力的战略转型路径,正是当前汽车零部件企业应对电动化、智能化变革的缩影。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变革下,国内传统零部件企业转型新能源与智能驾驶赛道机遇显著:政策端有补贴、税收优惠等扶持,市场端新能源及智能汽车需求攀升,技术端可凭积累融合创新,产业端能与上下游合作互补。 【2025-09-17】 华培动力: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预案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9月17日晚间,华培动力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股份,用于公司股权激励及/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股份的方式拟通过上海证券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进行股份回购;回购股份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含),不高于人民币2,000万元(含);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人民币27.42元/股(含),该价格不高于公司董事会通过回购股份决议前3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150%。 【2025-09-17】 华培动力:拟回购1000万元-2000万元股份 【出处】本站7x24快讯 华培动力公告,公司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预计回购金额在1000万元到2000万元之间,回购价格不超过27.42元/股。本次回购的股份将用于股权激励及/或员工持股计划。若未能在股份回购实施完成之后36个月内使用完毕已回购的股份,尚未使用的已回购股份将予以注销。 【2025-09-04】 华培动力:公司已于2025年7月公告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上海华培数能具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布局具身智能领域、工业领域的传感器产品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9月04日讯,有投资者向华培动力提问, 贵公司布局的人形机器人传感器和芯片进展如何?跟哪家机器人公司有合作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已于2025年7月公告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上海华培数能具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布局具身智能领域、工业领域的传感器产品。目前公司正按计划推进相关传感器产品的研发和送样计划,相关进展请关注公司官方公告。感谢您的关注。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9-04】 华培动力:公司正按计划推进本地ai大模型部署工作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9月04日讯,有投资者向华培动力提问, 请问贵司如何看待数字化转型?目前有实际项目落地吗?主要需求点在哪里?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非常重视在生产运营中的数字化管理,已上线并完成部署了ERP、MES、PLM、EHR、OA、WMS等生产、研发、管理等相关的软件系统。同时公司正按计划推进本地ai大模型部署工作。感谢您的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9-04】 华培动力:公司的传感器产品在氢能源领域的应用主要有氢气压力、温度、湿度传感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9月04日讯,有投资者向华培动力提问, 董秘您好,请问公司目前是否有氢能源相关业务?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的传感器产品在氢能源领域的应用主要有氢气压力、温度、湿度传感器;冷却液压力、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等,公司在此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感谢您的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9-03】 “机器人大脑”引领市场变革 【出处】大众证券报【作者】newshoo 近日,英伟达正式宣布其新一代机器人计算平台JetsonThor开发套件及量产模组全面上市,这款被称为“机器人大脑”的革命性产品,将为全球机器人提供强大算力支撑。作为专为物理AI与机器人应用设计的高性能计算平台,JetsonThor的发布是英伟达在机器人领域扩大生态布局的关键一步,也是机器人产业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突破。 业内人士指出,人形机器人处于“技术深化”与“场景落地”双轮驱动态势,看好机器人行业持续受到催化,重点关注机器人整机厂商及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事件驱动 英伟达发布机器人新“大脑” 8月25日,英伟达宣布新一代机器人计算平台JetsonThor开发套件(developerkit)和生产模块 (productionmodules)上市。该计算平台于去年3月发布,此次上市意味着市面上可用的英伟达机器人计算平台算力再次提升。JetsonThor在FP4精度下的算力为2070TFLOPS。英伟达2014年推出的 JetsonTK1平台提供约 0.3TFLOPS的FP32算力,而2022年发布的JetsonOrin系列在INT8精度下达到了275TOPS的算力水平,体现了近十年间边缘AI计算能力的巨大飞跃。 从目前市面上人形机器人搭载的端侧算力来看,大都是在100—200T,JetsonThor算力有十倍以上的提升。从价格上看,JetsonThor开发套件售价3499美元,生产模块JetsonT5000(2070TFLOPS)售价2999美元。 从生态战略方面看,英伟达通过Jet-sonThor构建的这一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与竞争力。它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站式的解决方案,降低了机器人开发的门槛与难度,吸引更多开发者投身于机器人领域的创新。众多中国机器人企业如优必选、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等已率先采用Jet-sonThor,涵盖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中,宇树科技表示Jet-sonThor使计算能力有了更大的飞跃,赋予机器人更强的敏捷性、更快决策速度和更高自主水平;银河通用表示其G1Pre-mium机器人在采用JetsonThor后,运动速度、动作流畅性有明显改善。 事件前瞻 机器人产业迎来里程碑式突破 机器人计算平台需要运行推理式AI、生成式AI,需要运行大语言模型、视觉模型和行动模型,对算力有较大需求。此外,机器人有时需要在数百毫秒时间内完成推理,有时需要像人类一样思考几秒再做感知规划,在需要同时处理很多传感器数据并运行多个模型的情况下,计算平台需要具备较高性能;云端计算有延迟情况,机器人有时也可能连接不到云、无法做出实时决策,所以端侧算力部署是有必要的。 英伟达此前已将其“汽车业务”名称改为“汽车与机器人业务”,表明其战略重心向机器人领域延伸。然而从最新发布的2026财年二季报看,其只提及了汽车业务的收入,尚未正式列出机器人业务的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英伟达对机器人业务在战略上重视,但其商业化进程仍处于早期阶段。从英伟达的布局看,其正在为机器人业务的长期爆发进行战略布局,JetsonThor的发布正是这一布局的重要体现。英伟达通过持续投入研发,完善JetsonThor等机器人相关产品的性能与生态,不断吸引行业内的优质企业合作,逐步构建起自身的机器人产业生态网络,为未来机器人业务的大规模商业化奠定基础。 从投资回报周期来看,英伟达在机器人领域的策略更像是“先投入生态,后收获规模”。其通过提供强大的计算平台和完整的开发工具链,培育机器人开发者生态,待产业成熟后获取规模化收益。参考其在AI芯片市场的成功路径,英伟达通过早期的技术投入和生态建设逐步构建护城河,在市场爆发时获得巨大回报。当前机器人业务的收入贡献有限,但也可能是英伟达下一个潜在增长爆发点。 选股逻辑 关注整机厂商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方正证券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预计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在广泛的场景中实现商业化应用,不仅提升生产效率,还将在教育和家庭生活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对于具体投资标的,方正证券建议关注海外链:拓普集团、三花智控、浙江荣泰、信质集团、凯迪股份、嵘泰股份、五洲新春、金沃股份、北特科技、震裕科技、雷迪克、斯菱股份、银轮股份、新泉股份、恒立液压、伟创电气、科达利等。国产链:美湖股份、宁波华翔、均普智能、蓝思科技、富临精工、卧龙电驱、中大力德、大丰实业、恒工精密、江苏雷利、翔楼新材等。机器人传感器:汉威科技、福莱新材、日盈电子、奥比中光、柯力传感、华培动力、东华测试、杭州柯林、安培龙、安利股份等。机器人轻量化材料:恒勃股份、福赛科技、唯科科技、肇民科技、模塑科技、中欣氟材、中研股份、星源卓镁等。机器人本体及应用:松霖科技、东方精工、中坚科技、新时达、三晖电气、安徽合力、富佳股份、杰克股份、申昊科技、亿嘉和等。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人形机器人处于“技术深化”与“场景落地”双轮驱动态势,看好机器人行业持续受到催化,重点关注机器人整机厂商及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电机推荐鸣志电器;旋转关节相关标的众辰科技、双环传动、蓝黛科技;线性关节推荐恒立液压,相关标的浙江荣泰、德迈仕;灵巧手推荐标的为兆威机电;编码器相关标的亚普股份、峰岹科技;传感器推荐东华测试、柯力传感、安培龙、汉威科技;丝杠设备类推荐标的秦川机床、华辰装备,相关标的日发精机、浙海德曼;轴承推荐龙溪股份。 宗禾 【2025-08-29】 华培动力:公司董事长正常履行相关职责,公司各项经营管理工作有序推进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8月29日讯,有投资者向华培动力提问, 董秘您好,最近公司董事长是否有计划参加路演活动?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董事长正常履行相关职责,公司各项经营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如有相关活动,公司将严格按照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感谢您的关注。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8-28】 股东追踪|河北德港实业有限公司等新进华培动力前十大流通股东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近期华培动力发布2025中报,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2位股东新进,2位股东退出,3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增加,1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减少。新进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河北德港实业有限公司本期持有142.5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42%;银岳(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银岳金玖银玖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本期持有114.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34%。退出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上期持有271.3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80%;万义坤上期持有177.9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53%。自持流通股份增加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杭州安瑜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安瑜腾飞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加0.85%至258.9万股;廖满妹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加40.45%至233.7万股;上海海升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升16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加6.73%至226.3万股。自持流通股份减少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银岳(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银岳智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4.01%至223.3万股。机构或基金名称持有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自持流通股份变动比例股份类型上海华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395亿股41.22%不变流通A股吴怀磊2469万股7.29%不变流通A股吴佳1132万股3.34%不变流通A股闽侯磊佳咨询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351.1万股1.04%不变流通A股杭州安瑜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安瑜腾飞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58.9万股0.76%0.85%流通A股廖满妹233.7万股0.69%40.45%流通A股上海海升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升16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26.3万股0.67%6.73%流通A股银岳(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银岳智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23.3万股0.66%-4.01%流通A股河北德港实业有限公司142.5万股0.42%新进流通A股银岳(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银岳金玖银玖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14.7万股0.34%新进流通A股小科普:证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的业务,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投资风格偏向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在市场波动时发挥“国家队”角色,进行市场托底。汇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级别的投资公司,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进行多元化的国内外投资;投资风格偏向长期稳健投资,注重价值和宏观经济趋势,对国有企业的持股较多。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战略储备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以保障社会保险支出的需求。投资风格偏向稳健、长期,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平衡,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金,支持半导体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投资风格偏向产业导向型,更关注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险资(保险资金):由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规模庞大且流动性要求高。投资风格偏向稳健、保守,偏好低风险、高稳定性的资产,如债券、优质蓝筹股和基础设施项目。信托(信托公司):提供信托服务,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和运用财产,为投资者和被投资者提供桥梁。投资风格较为灵活,涵盖了房地产、股权、固定收益类产品等领域,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多样化。外资(外资机构):国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代表,涵盖对冲基金、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风格偏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注重全球资产配置、行业龙头和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机会,反应灵敏且策略多变。牛散:指的是指盈利能力非常好的散户,选股能力强,具有超强的股市洞察能力,牛散一般都能跑赢市场,并且获得不错的收益。牛散又名大户,散户中成功之后,就成了牛散。 【2025-08-25】 股东追踪|河北德港实业有限公司等新进华培动力前十大流通股东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近期华培动力发布2025中报,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2位股东新进,2位股东退出,3位股东增持,1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减少。新进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河北德港实业有限公司本期持有142.5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42%;银岳(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银岳金玖银玖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本期持有114.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34%。退出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上期持有271.3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80%;万义坤上期持有177.9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53%。增持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杭州安瑜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安瑜腾飞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持0.85%至258.9万股;廖满妹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持40.45%至233.7万股;上海海升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升16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持6.73%至226.3万股。自持流通股份减少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银岳(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银岳智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4.01%至223.3万股。机构或基金名称持有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自持流通股份变动比例股份类型上海华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395亿股41.22%不变流通A股吴怀磊2469万股7.29%不变流通A股吴佳1132万股3.34%不变流通A股闽侯磊佳咨询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351.1万股1.04%不变流通A股杭州安瑜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安瑜腾飞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58.9万股0.76%0.85%流通A股廖满妹233.7万股0.69%40.45%流通A股上海海升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升16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26.3万股0.67%6.73%流通A股银岳(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银岳智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23.3万股0.66%-4.01%流通A股河北德港实业有限公司142.5万股0.42%新进流通A股银岳(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银岳金玖银玖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14.7万股0.34%新进流通A股小科普:证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的业务,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投资风格偏向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在市场波动时发挥“国家队”角色,进行市场托底。汇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级别的投资公司,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进行多元化的国内外投资;投资风格偏向长期稳健投资,注重价值和宏观经济趋势,对国有企业的持股较多。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战略储备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以保障社会保险支出的需求。投资风格偏向稳健、长期,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平衡,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金,支持半导体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投资风格偏向产业导向型,更关注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险资(保险资金):由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规模庞大且流动性要求高。投资风格偏向稳健、保守,偏好低风险、高稳定性的资产,如债券、优质蓝筹股和基础设施项目。信托(信托公司):提供信托服务,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和运用财产,为投资者和被投资者提供桥梁。投资风格较为灵活,涵盖了房地产、股权、固定收益类产品等领域,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多样化。外资(外资机构):国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代表,涵盖对冲基金、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风格偏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注重全球资产配置、行业龙头和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机会,反应灵敏且策略多变。牛散:指的是指盈利能力非常好的散户,选股能力强,具有超强的股市洞察能力,牛散一般都能跑赢市场,并且获得不错的收益。牛散又名大户,散户中成功之后,就成了牛散。 【2025-08-25】 财报速递:华培动力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2017.59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8月26日,A股上市公司华培动力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其中,净利润2017.59万元,同比下降67.08%。根据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对其本期及过去5年财务数据1200余项财务指标的综合运算及跟踪分析,华培动力近五年总体财务状况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具体而言,盈利能力、资产质量一般,现金流良好。净利润2017.59万元,同比下降67.08%从营收和利润方面看,公司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5.78亿元,同比下降10.32%,净利润2017.59万元,同比下降67.08%,基本每股收益为0.06元。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21.49亿元,应收账款为3.59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93.71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43亿元。收益指标是财报唯一亮点根据华培动力公布的相关财务信息显示,收益指标是唯一亮点。净利润现金含量平均为444.73%,处于行业前列。存在4项财务风险根据华培动力公布的相关财务信息显示,公司存在4个财务风险,具体如下:指标类型评述应收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为3.27(次/年),公司收帐压力大。负债付息债务比例为28.89%,债务偿付压力很大。成长当期营收同比下降了10.32%,收入下滑较高。成长当期营业利润同比下降了75.13%,利润下降较大。综合来看,华培动力总体财务状况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当前总评分为1.32分,在所属的汽车零部件行业的254家公司中排名靠后。具体而言,盈利能力、资产质量一般,现金流良好。各项指标评分如下:指标类型上期评分本期评分排名评价盈利能力2.491.57175一般资产质量0.431.20194一般营运能力1.900.85212不佳成长能力4.020.75217较弱偿债能力1.390.57226较低现金流3.573.5077良好总分2.471.32221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关于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根据公司最新及往期财务数据和行业状况,计算出公司的财务评分、亮点和风险,反映公司已披露的财务状况,但不是对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财务评分区间为0~5分,分数越高说明财务状况越好、对中长期的投资价值越大。财务亮点与风险评述中涉及“平均”关键词的取指标5年平均值,没有“平均”关键词的取最新报告期数据。上述所有信息均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财经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了解更多该公司的股票诊断信息>>> 【2025-08-25】 华培动力半年度营业收入5.78亿元,同比下降10.32%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8月26日,华培动力发布2025年中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78亿元,同比下降10.32%,归母净利润2017.59万,同比下降67.08%。具体来看,华培动力2025年半年度实现总营收5.78亿元,同比下降10.32%。成本端营业成本4.38亿元,同比下降6.93%,费用等成本1.18亿元,同比增长4.11%。营业总收入扣除营业成本和各项费用后,归母净利润2017.59万元,同比下降67.08%。 【2025-08-25】 华培动力(截止2025年6月30日)股东人数为17451户 环比减少14.09%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8月26日,华培动力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6月3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17451人,较上期(2025-03-31)减少2862户,环比下降14.09%。从持仓来看,华培动力人均持仓1.94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1.67万股,环比增长16.40%,户均持股趋向集中。一般而言筹码趋于集中,有利于股价拉升。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8-19】 这一赛道突成“香饽饽”!人形机器人爆火,A股公司掀起“军备竞赛”! 【出处】证券时报网 作为人形机器人新一代“神经末梢”,六维力传感器是解决运动控制难题的关键零部件。据了解,如今已有十几家A股上市公司在该领域展开“军备竞赛”。 当前,六维力传感器的生产成本较高,降本需求迫切。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快速推进、需求的大幅增加,六维力传感器价格也有望更加“亲民”。冰零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下称“冰零科技”)创始人贾永平表示,目前六维力传感器的单价基本在2万元以上,但量产后有望降到2000元左右。 上市公司展开“军备竞赛” 8月11日晚间,九鼎投资公告,拟以2.13亿元获得南京神源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南京神源生”)53.29%的股权。九鼎投资称,南京神源生是“国内少数具备六维力传感器正向研发能力的企业之一”。2023年12月,南京神源生完成融资后估值为2亿元。九鼎投资表示,随着国内外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商纷纷在其产品中配置六维力传感器,该产品的市场空间显著扩大,南京神源生未来发展前景良好,因此整体估值提升至3亿元。 在九鼎投资跨界布局六维力传感器之前,已经有十多家上市公司在该领域展开“军备竞赛”。 东华测试此前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六维力传感器处于小批量试制阶段。8月14日,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公司正与几家机器人厂家进行技术交流并开展样品试用,“客户提的需求千差万别,我们也在针对他们的需求进行定制化研发”。 位于苏州的敏芯股份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公司目前启动了六维力传感器、机器人用IMU以及手套型压力及温度传感器的研发立项,并积极跟相关厂商进行技术交流,推动产品应用。 昊志机电在互动平台提到,公司攻克了六维力传感器等一系列核心功能部件技术,打破了智能机器人核心功能部件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智能机器人核心功能部件的全国产化。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机器人核心功能部件实现销售收入1221.03万元,同比增长127%。 不少上市公司已经将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业务,中鼎股份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公司与核心技术团队合资设立的合肥星汇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六维力传感器、扭矩传感器等,将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手腕和脚踝、直线执行机构末端以及旋转执行机构末端。 今年7月,三羊马官方微信发布,旗下从事汽车传感器业务的智人科技完成关键战略布局,成功引入传感器新势力冰零科技为战略投资者,业务也将延伸到机器人传感器的研发生产。 此外,还有汉威科技、安培龙、杭州柯林、华培动力、中航电测、索辰科技等上市公司也已经布局人形机器人的“神经末梢”。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预计还将有上市公司加入这场“军备竞赛”。 为何成为“香饽饽”? 六维力传感器突然成为“香饽饽”,与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爆火密不可分。 “人形机器人是当今世界科技领域最具潜力和前景的产业之一。”贾永平认为。 “随着机器人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对传感器的需求将爆炸式增长。”敏芯股份董事长李刚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李刚在此前的采访中提到,“在养老经济领域,家庭智能化需求催生了对机器人的大量需求,而传感器作为机器人的‘神经末梢’,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无论是常见的扫地机器人,还是走在前沿的人形机器人,传感器都是其实现智能化操作的核心部件。坤维科技创始合伙人、CTO袁明论曾提到,“如果力的方向是固定的,可以采用一维力传感器;如果力作用点与传感器标定参考点重合,但力的方向随机变化,可以用三维力传感器;而如果力的方向和作用点都在三维空间里随机变化,就应该选用六维力传感器进行测量。” 今年4月19日举行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有部分人形机器人出现步态不稳、失去平衡甚至摔倒的情况,反映出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能力存在提升空间。华金证券研报认为,六维力传感器可以很好地助力解决上述问题。以行走和奔跑为例,人形机器人在脚踝或足底使用六维力传感器,可以实时测量地面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布,进而将数据传输给小脑,通过控制算法调整人形机器人的机体平衡和步态,完成在非平整地面、障碍地面的稳定行走和避障。六维力传感器也能让灵巧手更加胜任精细的操作工作:在手腕部位安装六维力传感器,哪怕0.1N微小的力度变化也能及时捕捉。 证券时报记者从多家机器人企业采访获悉,目前多款知名人形机器人配置了六维力传感器。公开信息显示,特斯拉Optimus Gen 2配置了4个六维力传感器、28个一维力传感器及其他触觉传感器。优必选Walker机器人的手腕和脚腕处,共搭载4个六维力传感器。今年7月9日,智元机器人开启“全球首次通用具身机器人工业现场常态化作业直播”期间,智元机器人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提到,远征A2-W机器人末端设置了六维力传感器,“能识别物品重量、是否出现卡住的情况等”。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商用销售出货量约为2000台。美国银行全球研究分析师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可能达到1.8万台。据中金公司研报预测,六维力传感器未来在人形机器人中渗透率或高于30%。 降本是决胜关键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MIR预计,到2030年,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年出货量将突破百万台,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数十亿元,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最主要的应用场景。 不过,由于六维力传感器目前的总销量仍然较低,生产成本较高,业内的降本需求极为迫切。 敏芯股份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六维力传感器的价格差异较大。“进口品牌的单价通常在2万元至10万元,国产中高端产品价格在1万元至5万元之间。”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六维力传感器目前成本仍然很高,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从技术门槛上来看,需要高精度应变计、复杂解耦算法和标定工艺;从材料与工艺上来看,弹性体材料(如航空铝或钛合金)和精密加工成本高;从应用规模来看,目前主要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和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尚未形成规模。 谁能降低六维力传感器的成本,谁就有可能在“军备竞赛”中占得先机。敏芯股份相关负责人认为,当前六维力传感器的主要成本来源于应变片和人工成本。随着六维力传感器需求扩大,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的应用,有望从上述两方面大幅降低成本,“MEMS技术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单个硅晶圆最高可生产出上万片应变片,可实现量产降本”。 “我们现在使用的最新技术,能把成本压得很低,适合未来大批量生产的场景。”贾永平介绍,公司规划的一条传感器生产线产能达到200万只,能把六维力传感器的成本降到工业用产品价格的十分之一左右。“目前六维力传感器价格基本上在2万元以上,我们量产以后希望能做到2000元左右。”在他看来,价格水平主要取决于传感器的产量,“如果今年能推进(产线投产),明年基本上可以做到几千块钱”。 【2025-08-19】 六维力传感器成机器人关键部件 多家上市公司掀起“军备竞赛” 【出处】证券时报 作为人形机器人新一代“神经末梢”,六维力传感器是解决运动控制难题的关键零部件。据了解,如今已有十几家A股上市公司在该领域展开“军备竞赛”。 当前,六维力传感器的生产成本较高,降本需求迫切。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快速推进、需求的大幅增加,六维力传感器价格也有望更加“亲民”。冰零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下称“冰零科技”)创始人贾永平表示,目前六维力传感器的单价基本在2万元以上,但量产后有望降到2000元左右。 上市公司展开“军备竞赛” 8月11日晚间,九鼎投资公告,拟以2.13亿元获得南京神源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南京神源生”)53.29%的股权。九鼎投资称,南京神源生是“国内少数具备六维力传感器正向研发能力的企业之一”。2023年12月,南京神源生完成融资后估值为2亿元。九鼎投资表示,随着国内外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商纷纷在其产品中配置六维力传感器,该产品的市场空间显著扩大,南京神源生未来发展前景良好,因此整体估值提升至3亿元。 在九鼎投资跨界布局六维力传感器之前,已经有十多家上市公司在该领域展开“军备竞赛”。 东华测试此前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六维力传感器处于小批量试制阶段。8月14日,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公司正与几家机器人厂家进行技术交流并开展样品试用,“客户提的需求千差万别,我们也在针对他们的需求进行定制化研发”。 位于苏州的敏芯股份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公司目前启动了六维力传感器、机器人用IMU以及手套型压力及温度传感器的研发立项,并积极跟相关厂商进行技术交流,推动产品应用。 昊志机电在互动平台提到,公司攻克了六维力传感器等一系列核心功能部件技术,打破了智能机器人核心功能部件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智能机器人核心功能部件的全国产化。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机器人核心功能部件实现销售收入1221.03万元,同比增长127%。 不少上市公司已经将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业务,中鼎股份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公司与核心技术团队合资设立的合肥星汇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六维力传感器、扭矩传感器等,将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手腕和脚踝、直线执行机构末端以及旋转执行机构末端。 今年7月,三羊马官方微信发布,旗下从事汽车传感器业务的智人科技完成关键战略布局,成功引入传感器新势力冰零科技为战略投资者,业务也将延伸到机器人传感器的研发生产。 此外,还有汉威科技、安培龙、杭州柯林、华培动力、中航电测、索辰科技等上市公司也已经布局人形机器人的“神经末梢”。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预计还将有上市公司加入这场“军备竞赛”。 为何成为“香饽饽”? 六维力传感器突然成为“香饽饽”,与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爆火密不可分。 “人形机器人是当今世界科技领域最具潜力和前景的产业之一。”贾永平认为。 “随着机器人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对传感器的需求将爆炸式增长。”敏芯股份董事长李刚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李刚在此前的采访中提到,“在养老经济领域,家庭智能化需求催生了对机器人的大量需求,而传感器作为机器人的‘神经末梢’,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无论是常见的扫地机器人,还是走在前沿的人形机器人,传感器都是其实现智能化操作的核心部件。坤维科技创始合伙人、CTO袁明论曾提到,“如果力的方向是固定的,可以采用一维力传感器;如果力作用点与传感器标定参考点重合,但力的方向随机变化,可以用三维力传感器;而如果力的方向和作用点都在三维空间里随机变化,就应该选用六维力传感器进行测量。” 今年4月19日举行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有部分人形机器人出现步态不稳、失去平衡甚至摔倒的情况,反映出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能力存在提升空间。华金证券研报认为,六维力传感器可以很好地助力解决上述问题。以行走和奔跑为例,人形机器人在脚踝或足底使用六维力传感器,可以实时测量地面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布,进而将数据传输给小脑,通过控制算法调整人形机器人的机体平衡和步态,完成在非平整地面、障碍地面的稳定行走和避障。六维力传感器也能让灵巧手更加胜任精细的操作工作:在手腕部位安装六维力传感器,哪怕0.1N微小的力度变化也能及时捕捉。 证券时报记者从多家机器人企业采访获悉,目前多款知名人形机器人配置了六维力传感器。公开信息显示,特斯拉Optimus Gen 2配置了4个六维力传感器、28个一维力传感器及其他触觉传感器。优必选Walker机器人的手腕和脚腕处,共搭载4个六维力传感器。今年7月9日,智元机器人开启“全球首次通用具身机器人工业现场常态化作业直播”期间,智元机器人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提到,远征A2-W机器人末端设置了六维力传感器,“能识别物品重量、是否出现卡住的情况等”。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商用销售出货量约为2000台。美国银行全球研究分析师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可能达到1.8万台。据中金公司研报预测,六维力传感器未来在人形机器人中渗透率或高于30%。 降本是决胜关键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MIR预计,到2030年,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年出货量将突破百万台,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数十亿元,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最主要的应用场景。 不过,由于六维力传感器目前的总销量仍然较低,生产成本较高,业内的降本需求极为迫切。 敏芯股份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六维力传感器的价格差异较大。“进口品牌的单价通常在2万元至10万元,国产中高端产品价格在1万元至5万元之间。”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六维力传感器目前成本仍然很高,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从技术门槛上来看,需要高精度应变计、复杂解耦算法和标定工艺;从材料与工艺上来看,弹性体材料(如航空铝或钛合金)和精密加工成本高;从应用规模来看,目前主要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和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尚未形成规模。 谁能降低六维力传感器的成本,谁就有可能在“军备竞赛”中占得先机。敏芯股份相关负责人认为,当前六维力传感器的主要成本来源于应变片和人工成本。随着六维力传感器需求扩大,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的应用,有望从上述两方面大幅降低成本,“MEMS技术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单个硅晶圆最高可生产出上万片应变片,可实现量产降本”。 “我们现在使用的最新技术,能把成本压得很低,适合未来大批量生产的场景。”贾永平介绍,公司规划的一条传感器生产线产能达到200万只,能把六维力传感器的成本降到工业用产品价格的十分之一左右。“目前六维力传感器价格基本上在2万元以上,我们量产以后希望能做到2000元左右。”在他看来,价格水平主要取决于传感器的产量,“如果今年能推进(产线投产),明年基本上可以做到几千块钱”。 【2025-07-23】 华培动力获46家机构调研:目前公司一代六维力产品已完成,正在积极对接客户测试(附调研问答)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华培动力7月22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7月21日接受46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问:公司近期已新设了全资子公司上海华培数能具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请问未来的规划? 答:公司此次全资设立华培具身,主要是为了进行前沿技术的研发,比如六维力传感器、柔性传感器等。在六维力传感器方面,金属应变片和硅基技术会同时布局。公司将通过与全球顶尖的科研院所、高校、挖掘行业顶尖人才,建立核心团队,刘志远博士目前将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开展后续研发工作。目前,公司一代六维力产品已完成,正在积极对接客户测试,公司有信心经过在结构、标定等方面的改进,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对标国际领先水平。 问:公司在六维力传感器相关业务的优势在哪里? 答:公司希望利用车规级芯片的研发、制造来兼顾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六维力传感器业务,若后续能将公司现有车端传感器的贴片工艺与六维力传感器相结合,可以极大地降低的产品成本。这是公司作为专业的汽车传感器制造商所拥有的优势。 问:公司海外业务部的业务进展,未来公司海外业务将如何布局,如何把握北美、欧洲、亚太等市场机遇? 答:华培具备国际化的背景,具备走出去的能力,公司核心团队都能前往海外工作,过去两次成功并购案例给公司积累了非常好的整合经验,使公司成为了优秀的汽车传感器供应商。公司未来会布局欧洲、美洲的产能,做好未来全球区域化竞争格局的准备。 问:公司近年完成了一系列重大并购动作,公司未来如何理解收并购业务? 答:华培是成功的持续并购整合者。并购式发展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公司成长扩张的重要路径。公司在以往的两次成功并购中,总结出了适合华培的并购与整合的经验,从标的选择、收购后的企业整合都有自己完整的管理方法与人才团队。后续华培将继续关注汽车和机器人产业链中的优质并购标的,用华培所拥有的资源优势获取高性价比的收购价格,并通过收购后的整合,不断推升华培的发展驶入快车道。除上述方式外,公司同时也注重研发投入、市场开拓,注重内生式的业务高速增长,成为传感器领域的有高端技术门槛的核心公司;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参与单位名称参与单位类别参与人员姓名国科龙晖基金基金公司姜俊峰海升基金基金公司姜希烈、童成明东北自营证券公司顾一弘东北证券证券公司唐凯、韩金呈中信证券证券公司吴威辰中泰证券证券公司朱柏睿华泰证券证券公司张辉、杨修齐华福证券证券公司朱静怡华龙证券证券公司杨春兵国元证券证券公司冯健然、许元琨广发证券证券公司邓明飞、陆玲渤海证券证券公司刘光旭申港证券证券公司王啟伟、王婷西南证券证券公司周鑫雨西部证券证券公司邓宇轩银河证券证券公司周宸葳、花亚峰上海智晶私募基金阳光私募机构薛伟杰上海理石私募基金阳光私募机构桐荔名禹资产阳光私募机构朱细汇大橡私募基金阳光私募机构张胜杰天瑞万合私募阳光私募机构王钱维上海诺浦投资其他张文杰个人其他冷露、卢天豪、尹立忠、王鑫、苗飞、范根海、邱淑君、郑邦良、陈美丽中融国汇资产管理其他徐少云九方智投其他王德慧云岫资本其他葛洪允郎投资其他查祯伟元兹投资其他杨甚宗和君资本其他姚辉国泰海通其他戴子佩国花投资其他易祎大岩资本其他张宁富犇投资其他毛润波德圣资产其他张铭轩智物资本其他丁旭皓浙农投资其他张小龙、张渌薇浙江善正资产管理其他程伟燕园资本其他张德坤玖鹏资产其他胡纪相瑾扬资管其他唐晗哲稠州银行其他刘俊羿鹏投资其他李尚光臻宜投资其他龚文伟英昊资产其他张鑫珥、曾染财联社其他高梦、黄立银岳投资其他--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公告平台下载原文>>> 【2025-07-22】 瞄准机器人传感器领域 华培动力新设具身智能子公司 【出处】中证网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黄一灵)7月21日晚,华培动力公告称,为了加快传感器业务在具身智能领域、工业领域的布局,促进相关业务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成立全资子公司,开展相关业务。 截至公告日,上述全资子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全称为“上海华培数能具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培具身),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智能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消费机器人的研发和销售等。 华培动力在公告中表示,本次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符合公司在传感器领域发展的战略需要,促进业务立体化、多元化发展,在保障公司现有主营业务正常开展的前提下,有利于拓宽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本次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不会对公司本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不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及股东合法利益的情形。 为何要进军机器人领域?公司主营业务如何与具身智能相结合?华培动力董秘王冲对记者表示:“华培具身目前还是以传感器为切入点,已引入相关人才。华培动力是车端传感器的供应商,具备MEMS(微机电系统)和玻璃微熔的工艺,这两个工艺是六维力矩传感器里必不可缺的技术工艺。更准确地说,华培具身目前是向机器人传感器领域进军,今年华培具身会瞄准六维力矩传感器领域发力。” 据介绍,六维力矩传感器对于机器人的操作控制至关重要,它能够让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精确感知力度和扭矩的变化,从而实现更精细、更稳定的操作。玻璃微熔技术不仅能够应用于六维力传感器,还在成本、生产效率和性能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记者注意到,此前,华培动力还与相关合作方共同发起设立上海具身智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上海具身智能基金”),上海具身智能基金投资方向主要为具身智能产业链的上下游。“参与发起设立上海具身智能基金是因为我们看好机器人赛道,同时也可以通过该基金为公司产品寻找到合适的客户。”王冲说。 【2025-07-21】 华培动力新设具身智能科技子公司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7月21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华培数能具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通用应用系统;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华培动力全资持股。 【2025-07-17】 华培动力:实际控制人吴怀磊解除质押954万股 【出处】和讯网 华培动力:实际控制人吴怀磊解除质押954万股 每经AI快讯,7月17日,华培动力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吴怀磊解除了954万股质押,占其所持股份的38.64%,占公司总股本的2.82%。解除质押后,吴怀磊所持股份无质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4】 华培动力: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少60.84%-70.63% 【出处】本站7x24快讯 华培动力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800万元到2400万元,同比减少60.84%到70.63%。 【2025-07-05】 上半年A股136家公司股价翻番:联合化学登顶半年“涨幅王”,机械设备、汽车行业成“大赢家” 【出处】时代财经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震荡上行,主要股指不断上涨。 北证50指数表现最强,累计上涨39.45%,中证1000、全A指数均累计上涨超5%,涨幅分别为6.69%、5.83%。 在这一轮A股上涨过程中,数字货币、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板块尤为突出,成为资金集中涌入的焦点领域,相关概念股的表现格外抢眼,成为推动市场活跃度的重要力量。 2025年上半年,稳定币、数字货币、最小市值、DeepSeek等指数概念表现强势。其中,稳定币指数涨幅居首,上半年累计涨幅达76.69%;数字货币指数累计上涨48.86%;DeepSeek、光芯片指数分别累计上涨42.51%、29.52%;宇树机器人、具身智能指数分别累计上涨32.29%、30.39%。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德龙对时代财经表示,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市场走出结构性牛市行情:一季度人形机器人板块大放异彩,二季度创新药板块、新消费板块接续上涨。随着我国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双重突破,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将形成较强上行趋势。 136家公司股价翻番 从上涨个股方面来看,据时代财经梳理,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中共有136家公司的股价实现了翻番。其中,联合化学(301209.SZ)累计涨幅居首,达到437.83%;舒泰神(300204.SZ)、*ST宇顺(002289.SZ)紧随其后,累计涨幅分别为403.1%、355.06%。 联合化学是国内大型有机颜料企业中具备挤水基墨规模生产能力的企业。今年4月以来,联合化学逐渐进入快速上涨模式,从4月7日最低的31.77元/股涨至5月23日最高的124.99元/股。 时代财经注意到,在4月28日披露的2024年年报中,联合化学表示目前正在研发半导体新材料产品,该产品主要用于半导体行业、集成电路、光学微电子等领域,后于今年5月成立合资公司启辰半导体,开展苯乙烯类光刻胶单体、树脂、苯乙烯UV单体、树脂、OLED半导体化学品、电子级溶剂等的研发、生产、销售。 舒泰神则为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临床治疗需求未被满足的治疗性药物,主要包括蛋白类药物、化学药物等类别。今年4月以来,舒泰神也开启快速上涨模式,从4月9日最低的5.9元/股涨至7月2日最高的46.68元/股。 3月24日,舒泰神在2024年年报中披露用于治疗血友病的蛋白药物STSP-0601注射液最新进展,包括已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已取得IIb期临床研究总结报告、与CDE沟通后续研究及上市申报路径等。今年6月,注射用STSP-0601附条件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ST宇顺主要从事液晶显示屏及模组、触摸屏及模组、触摸显示一体化模组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但在2024年公司经审计的2024年度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扣除后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触发退市风险。 尽管如此,*ST宇顺同样也是在4月以来迅速进入“涨停模式”,从4月9日最低的4.74元/股涨至6月17日最高的18.98元/股。 4月23日,*ST宇顺披露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拟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中恩云(北京)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申惠碧源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中恩云(北京)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3家公司;该3家公司共同运营中恩云数据中心项目,项目目前已经建设运营约8000个机柜。 值得注意的是,*ST宇顺今年上半年总共收获42个“5cm”涨停。但从涨停个数方面来看,*ST宇顺上半年涨停个数位列第二,第一的是*ST信通(600289.SH),上半年涨停个数达到55个“5cm”涨停。此外,近期刚刚“摘帽”的贤丰控股(002141.SZ)上半年涨停个数位居第三,为31个“5cm”涨停。 机器人概念引爆机械设备、汽车两大行业 按申万一级行业划分,在136家上半年股价翻番企业中,来自机械设备行业的公司居多,达到21家;来自汽车行业的公司有15家,位列第二;此外,来自基础化工、计算机、电力设备、医药生物行业的公司均达到10家,分别有14家、12家、10家、10家,位列前六。 时代财经注意到,据Wind,在机械设备公司中,浩淼科技(831856.BJ)、万达轴承(920002.BJ)、大叶股份(300879.SZ)、龙溪股份(600592.SH)、长盛轴承(300718.SZ)、杭齿前进(601177.SH)、恒而达(300946.SZ)、邵阳液压(301079.SZ)、万通液压(830839.BJ)、中邮科技(688648.SH)等十家公司的暴涨与机器人概念有关。 浩淼科技5月22日公告透露,公司依靠差异化的产品如三相射流消防车、制氮消防车、智能化无人驾驶消防机器人、大流量排烟车等产品,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在工业消防领域具有领先优势。未来大载荷无人机协同高空灭火装备、轮式消防灭火机器人、无人驾驶智能消防车等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盈利增长点。 就在前一天,万达轴承公告称,公司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已积累海康机器人、三一机器人、库卡机器人、国自机器人等优质客户,但目前公司产品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营收占比较小,未来将以叉车轴承为根基,重点发展以工业机器人转盘轴承为代表的高精度、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智能装备特种轴承。 长盛轴承则表示,公司目前有部分产品在机器人零部件领域已实现批量销售,部分产品尚处于送样及试验阶段。公司一直与机器人主机厂、相关供应商包括灵巧手的研发生产厂家保持紧密沟通,拟合作的项目处于研发过程中。未来伴随机器人及相关组件销量的进一步提升,有望提升公司机器人零部件领域的收入。 此外,来自汽车行业的15家公司实际上均属于汽车零部件企业,而非整车厂。在这15家公司中,襄阳轴承(000678.SZ)、福达股份(603166.SH)、浙江荣泰(603119.SH)、秦安股份(603758.SH)、兆丰股份(300695.SZ)、美力科技(300611.SZ)、骏创科技(833533.BJ)、双林股份(300100.SZ)、华培动力(603121.SH)、雷迪克(300652.SZ)等十家公司的大涨与机器人概念有关。 浙江荣泰5月23日公告表示,公司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及战略,在机器人市场的战略布局正在积极有序推进中。与国内外主要机器人客户相关人形机器人项目的研发、生产、交付相关工作推进顺利。由于涉及保密要求,具体相关信息不便透露。 双林股份在4月19日披露,公司自主研发的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产品,具备“高负载、高精度、长寿命”的核心优势,能够在大幅提升负载能力、转速及寿命的同时,降低量产成本,为国产机器人“关节”技术的自主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兆丰股份5月14日也提到,公司逐步在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领域进行相关产业布局,2024 年与控股股东共同投资设立的子公司,主要布局开展滚珠丝杠、滚柱丝杠等业务。 美力科技6月1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答称,“目前人形机器人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我们看好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发展。” 不同于其他企业,襄阳轴承则多次澄清,公司主要从事汽车轴承及其零部件的生产、科研、销售及相关业务,主要产品为汽车轴承、等速万向节等,是目前国内主要的汽车轴承专业生产基地之一。截至目前,公司暂无机器人轴承的市场应用。 杨德龙告诉时代财经,从市场数据来看,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前景广阔。产业链上游核心部件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内很多厂商在丝杠减速器、电机、传感器等方面都有比较领先的技术,而下游应用场景的拓展也为产业链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高盛预测,在技术得到革命性突破的理想情况下,人形机器人2025-2035年销量复合年均增长率可达94%,2035年市场规模将达1540亿美元。 杨德龙认为,人形机器人板块正在从0-1走向1-10的阶段,未来成长空间较大。近期举办的人型机器人跑步比赛、足球比赛等活动提升了行业关注度,更多资本可能会流入人形机器人等板块,为投资者带来新的机会。未来十年,机器人有望成为继家电、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第四大产业赛道。 【2025-06-20】 华培动力2024年全年每10股派2元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26日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财经讯 华培动力发布公告,公司2024年全年权益分配实施方案内容如下:以总股本33853.37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00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 6770.67万元,占同期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103.19%,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本次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6月26日,除权除息日为6月27日。据华培动力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称,公司营业收入12.40亿元,同比下降-1.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561.40万元,同比下降-43.37%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19元,去年同期为0.35元。上海华培数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涡轮增压器、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放气阀组件、涡轮壳、中间壳及其他零部件、压力传感器、速度位置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尿素品质传感器、部分核心芯片。(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6-18】 华培动力: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无逾期对外担保情形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6月18日晚间,华培动力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无逾期对外担保情形。 【2025-06-07】 近一周280多只个股获机构调研 中微公司调研机构数最多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6月7日电,近一周机构调研个股数量有280多只,中微公司调研机构数最多。中微公司有212家机构调研,其中包括34家基金公司、61家证券公司、37家私募、7家保险公司等。华测检测、百利天恒、鼎泰高科、中科创达、海南华铁等个股近一周也有逾百家机构调研。其中,百利天恒作为创新药龙头股之一,市值超1200亿元,本周股价创出历史新高,最新收盘价在300元以上,是A股第九高价股。 【2025-06-06】 华培动力:第三代PTC水加热器取得项目定点 且数量较大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6月5日晚间,华培动力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近日,公司董事长吴怀磊、董事会秘书王冲接待了特定对象调研,就乘用车定点落地、六维力传感器研发和并购业务等进行了交流。 公司透露,第三代PTC水加热器产品的加热效果、成本相较于上一代都有巨大优势,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比较强。该产品的全部技术都是公司自有专利,在全球50个国家做了专利检索,不存在专利冲突。 此次公司的第三代PTC水加热器在一款即将上市的混动乘用车型上取得定点,且数量较大。同时,公司也在跟上汽、广汽、奇瑞等有外销诉求的企业推进合作洽谈,相较于年初的预期会比较乐观。本次定点项目对公司在乘用车市场未来争取订单有标杆意义,传感器、水加热产品均有机会在乘用车市场继续实现定点突破。 公司还透露,未来会独立做机器人相关业务,进行前沿技术研发。在六维力传感器方面,金属应变片和硅基技术会同时布局。目前,公司已完成生产线建设的研究分析、客户交流,产品市场调研等步骤。 在行业并购方面,华培动力表示,后续将继续关注汽车和机器人产业链中的优质并购标的。用华培所拥有的资源优势获取高性价比的收购价格,并通过收购后的整合,不断促进公司驶入发展快车道。除上述方式外,公司同时也注重研发投入、市场开拓,注重内生式的业务高速增长,成为传感器领域有高端技术门槛的核心公司。(赵平) 【2025-06-06】 华培动力获84家机构调研: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在未来,短时间内不容易达到汽车的销售量级(附调研问答)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华培动力6月5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6月2日接受84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QFII、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机构、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问:公司近期发布了乘用车定点公告,想请公司首先介绍下这次定点合作的大致情况?后续盈利方面如何展望。 答:公司的第三代PTC水加热器,于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召开了新产品的发布会,产品的加热效果、成本相较于上一代都有巨大优势,目前市场上产品竞争力比较强。该产品专利,全部技术都是公司自有专利,在全球50个国家做了专利检索,不存在专利冲突。此次公司的第三代PTC水加热器在一款即将上市的混动乘用车型上取得定点,且数量较大,相信未来能够取得更多份额。同时,公司也在跟上汽、广汽、奇瑞等有外销诉求的企业推进合作洽谈,相较于年初的预期会比较乐观。本次定点项目对公司在乘用车市场未来争取订单有标杆意义,传感器、水加热产品均有机会在乘用车市场继续实现定点突破。公司也将遵照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一致性、持续性的原则,持续向广大投资者同步业务发展的情况。 问:针对公司此次乘用车定点落地进度较超预期的情况,公司是如何实现乘用车客户突破? 答:公司确实在乘用车方面的订单较年初的预计提前了近半年的时间落地,一方面是公司过去投入的大量研发、工程工艺等方面的资源,最终形成了较为先进的成果;另一方面是,乘用车的客户在业内看到了公司在运营整合、生产制造能力、建设、产业投资和布局等方面的能力和魄力,所以实现了订单方面的超预期落地。 问:公司今年年初公告参与了无锡晟睿创投,投资1.4亿元。在如今海外传感器业务普遍缩紧投资的环境下,公司敢于投资1.4亿元布局传感器业务的信心在哪里?如何看待未来全球传感器业务的竞争格局? 答:目前全球主机厂、整车厂的发展方面,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已落后中国3至5年,因此欧洲、美国已经无法引领全球汽车发展。跨国巨头力争集中全部资源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在中国扩张,以期追上中国的研发速度。在传感器业务的投资缩紧,也是为了集中力量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的无奈之举。华培作为上市公司,传感器是未来业务的重心,公司从2020年收购第一个传感器项目起转型,正式进入了传感器行业;第二次传感器收购从几千万收入提升至2亿元,品类也有所提升,扩大了客户的覆盖面。纵观传感器行业的发展规律,目前全球的头部企业均是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发展而来。公司希望继续通过并购的方式,实现从国内厂商到国际化厂商的转变,为跻身全球前5大传感器供应商行列做充足准备。 问:六维力传感器的难度比较大,一方面是理论层面,如结构设计、算法解耦、标定检测等,另一方面是量产层面,如自动化量产能力、产品一致性水平等,在理论和量产两个层面公司是如何理解的? 答:公司的主营业务包含压力传感器,目前所拥有的工艺和六维力传感器技术并非完全跨界,避免了在六维力传感器研发上从零开始摸索。理论层面,耦合是最难的,需要数据处理等;其次是校准,对精度需要调整,单维度方向持续逼近,接近最真实能力;第三是结构设计,难度就是校准和耦合带来的。很多六维力的应用场景可以简化,结构不需要特别复杂,减少一些维度后耦合会简单特别多。公司未来会独立做机器人相关业务,进行前沿技术的研发,在六维力传感器方面,金属应变片和硅基技术会同时布局。公司将通过与全球顶尖的科研院所、高校、挖掘行业顶尖人才,建立核心团队,目前涉及保密问题,相关进展公司将及时通过公告等相关渠道发布。目前,公司已完成生产线建设的研究分析报告、客户交流,产品市场调研等步骤。公司有信心推出极具市场和产品竞争力的相关产品。 问:公司海外业务部的业务进展,未来公司海外业务将如何布局,把握北美、欧洲、亚太等市场机遇? 答:华培具备国际化的背景,具备走出去的能力,公司核心团队都能前往海外工作,过去两次成功并购的案例已使公司成为了传感器行业的资深玩家,公司未来会布局海外工厂产能,取得具备面向海外的能力,做好未来全球区域化竞争格局的准备。 问:公司近年完成了一系列重大并购动作,公司未来如何理解收并购业务? 答:华培是成功的持续并购整合者。并购式发展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公司成长扩张的重要路径。公司在以往的两次成功并购中,总结出了适合华培的并购与整合的经验,从标的选择、收购后的企业整合都有自己完整的管理方法与人才团队。后续华培将继续关注汽车和机器人产业链中的优质并购标的,用华培所拥有的资源优势获取高性价比的收购价格,并通过收购后的整合,不断推升华培的发展驶入快车道。除上述方式外,公司同时也注重研发投入、市场开拓,注重内生式的业务高速增长,成为传感器领域的有高端技术门槛的核心公司。 问:汽车传感器和人形机器人是否具备规模效应? 答:公司希望利用汽车级芯片兼顾人形机器人,可以极大地拉低人形机器人的产品成本。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在未来,短时间内不容易达到汽车的销售量级。公司一直在思考如何用汽车级芯片应用于人形机器人,一旦公司实现技术拓展,就有希望实现大规模降本;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参与单位名称参与单位类别参与人员姓名东方基金基金公司李瑞北京旭芽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公司裘峥华安基金基金公司倪文凡、辛蔚华宝基金基金公司马万昱华润元大基金基金公司哈含章博时基金基金公司谢泽林嘉实基金基金公司孟夏天弘基金基金公司丁雪松招商基金基金公司冯福章敦实基金基金公司杨卓英易方达基金基金公司张仲宸、张琦、李常、郑涛岳永赢基金基金公司任桀汇丰晋信基金基金公司韦钰汇添富基金基金公司李宁津博基金基金公司侯彩霞海升基金基金公司童成明深腾基金基金公司周学兵百嘉基金基金公司黄超长信基金基金公司王子旭鹏华基金基金公司闫思倩东兴证券证券公司李科融东北证券证券公司金琼璟、韩金呈中信证券证券公司吴威辰、李旭信达证券证券公司徐国铨光大资管证券公司刘一鸣国海证券证券公司刘熹广发证券证券公司马章雄德邦证券证券公司李文辉浙商证券证券公司陈姗姗甬兴证券证券公司王琎上海常瑜私募管理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林秀风上海稳达富私募基金公司阳光私募机构梁登炉北京博睿智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堃文榕华夏财富创新阳光私募机构刘春胜名禹资产阳光私募机构朱细汇、王益聪明河投资阳光私募机构王蒙混沌投资阳光私募机构黎晓楠齐家资产阳光私募机构牛建斌光大永明保险公司蒋冰华泰资产保险公司王朝阳、车育文国寿资产保险公司段莎大家资产保险公司周斌Polar海外机构Andy Chen德盛安联海外机构吴迪摩根资管QFII赵隆隆上海启茂其他孙德麟上海真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其他卢孝国上海聚鸣投资其他李澄清上海芦田资产其他陆晨辉上海贵源投资其他徐远翔、赖正健上海黄金交易所其他孔军中石化资本其他任波五地私募其他成佩剑佛山照明云赛智联其他刘凯凯华投资其他李声农合易盈通资产其他李静轩合远私募其他苏进状启智盛管理咨询其他陈美丽大横琴香港其他吴伟敏天津赋远投资其他杨骏晟奥士康其他尹云云宁波勤朴其他王垚安瑜资产其他孙文韬巨子私募其他林秦凯广州航粤资本管理中心其他李汉东开泰投资其他朱麟昱奕资产其他王海槐南资产其他马宏毅欧置投资其他姜希烈正圆投资其他黎君仪沱水资产其他何颖河清资本其他史青海南富道其他方何煜德投资其他王秀平瓦琉咨询其他刘玉金红杉中国其他闫慧辰肇万资产其他崔磊英昊资产其他张鑫珥财通资管其他李晶重庆华亿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其他傅世均银叶投资其他刘哲旭、崔健银岳投资其他李享育、李向辉锐汇上海资产其他应晓晨锦洋资产其他刘玉恩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公告平台下载原文>>> 【2025-06-06】 华培动力中标新能源车企1亿元传感器项目 创新驱动发展研发费用五年累计约2.8亿元 【出处】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张璐 国内传感器领域领先企业华培动力(603121.SH)揽获大单。 6月4日,华培动力发布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一家国内头部新能源车企的项目中标通知书,中标产品为公司传感器产品。根据客户规划,上述项目预计将于2026年开始量产,预计生命周期为5年,预计生命周期内总金额约为1亿元。 华培动力表示,本次中标体现了客户对公司研发能力、产品质量、供应链能力的充分认可,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及品牌形象,对公司车规级传感器产品进一步拓展乘用车市场份额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华培动力成立于2006年6月,致力于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要从事涡轮增压器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为放气阀组件、涡轮壳和中间壳及其他零部件等,产品出口北美、欧洲等地区。 业绩方面,2024年,华培动力实现营收12.4亿元,同比下滑1.6%;实现净利润6561万元,同比下滑43.47%;实现扣非净利润5055.83万元,同比增长7.9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7亿元,同比增长2905.72%。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业绩继续承压,实现营收2.76亿元,同比下降19.2%;净利润为1442万元,同比下降62%;扣非净利润为1058万元,同比下降69.3%。 对于业绩表现,公司表示,受同期高基数,下游客户生产规划调整、降价压力向零部件环节传导等多重因素影响,其业绩增长短期承压,但公司在优质客户拓展方面取得亮眼成果。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注意到,在2024年,华培动力动力总成事业部通过深化战略合作与技术创新实现多维突破。其中,公司陆续成功开发Scania、三菱重工、利纳马、克诺尔、石川岛播磨等客户新项目并顺利投产,业务增长动能持续强化。 例如,2024年1月,华培动力成功赢得“戴姆勒酒杯项目”全部订单并签署定点,该项目在2024年为公司带来近1亿元销售额,系公司成立至今历史上单个项目、单品年销售额最大的项目。2024年12月,公司与博格华纳的两大重要项目获续约。 而传感器业务是华培动力的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基于公司在新品开发上的技术优势,公司为博世开发的天然气发动机压力温度传感器项目已于2024年二季度成功实现量产;同时,公司竞标获得博世排气温度传感器项目,预计在2025年二季度完成小批交付并在年内实现批量供货。 此外,在产品开发方面,华培动力传感器事业部于2024年7月成立了第三代PTC水加热器开发专项小组,历经半年,突破了国际友商的专利壁垒,并实现自主专利布局超过20余项。目前已完成第三代PTC水加热器产品的设计与定型,顺利通过EV测试。 华培动力全资子公司盛美芯在2024年内取得了重要技术突破,成功完成了多款车规级MEMS产品的设计流片,并正式投产了第一条封装测试产线。 先进产品的诞生自然离不开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财报显示,华培动力始终坚持研发驱动产品竞争力,2020年-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3011.6万元、5052.4万元、5013.6万元、7134.6万元、7490.9万元,五年累计约2.8亿元。 【2025-06-05】 基金调研丨北京旭芽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调研华培动力 【出处】本站iNews【作者】AI基金 根据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6月2日,北京旭芽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对上市公司华培动力进行了调研。(数据来源:本站iFinD) 附调研内容:问:公司近期发布了乘用车定点公告,想请公司首先介绍下这次定点合作的大致情况?后续盈利方面如何展望。答:公司的第三代PTC水加热器,于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召开了新产品的发布会,产品的加热效果、成本相较于上一代都有巨大优势,目前市场上产品竞争力比较强。该产品专利,全部技术都是公司自有专利,在全球50个国家做了专利检索,不存在专利冲突。此次公司的第三代PTC水加热器在一款即将上市的混动乘用车型上取得定点,且数量较大,相信未来能够取得更多份额。同时,公司也在跟上汽、广汽、奇瑞等有外销诉求的企业推进合作洽谈,相较于年初的预期会比较乐观。本次定点项目对公司在乘用车市场未来争取订单有标杆意义,传感器、水加热产品均有机会在乘用车市场继续实现定点突破。公司也将遵照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一致性、持续性的原则,持续向广大投资者同步业务发展的情况。 问:针对公司此次乘用车定点落地进度较超预期的情况,公司是如何实现乘用车客户突破?答:公司确实在乘用车方面的订单较年初的预计提前了近半年的时间落地,一方面是公司过去投入的大量研发、工程工艺等方面的资源,最终形成了较为先进的成果;另一方面是,乘用车的客户在业内看到了公司在运营整合、生产制造能力、建设、产业投资和布局等方面的能力和魄力,所以实现了订单方面的超预期落地。 问:公司今年年初公告参与了无锡晟睿创投,投资1.4亿元。在如今海外传感器业务普遍缩紧投资的环境下,公司敢于投资1.4亿元布局传感器业务的信心在哪里?如何看待未来全球传感器业务的竞争格局?答:目前全球主机厂、整车厂的发展方面,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已落后中国3至5年,因此欧洲、美国已经无法引领全球汽车发展。跨国巨头力争集中全部资源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在中国扩张,以期追上中国的研发速度。在传感器业务的投资缩紧,也是为了集中力量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的无奈之举。华培作为上市公司,传感器是未来业务的重心,公司从2020年收购第一个传感器项目起转型,正式进入了传感器行业;第二次传感器收购从几千万收入提升至2亿元,品类也有所提升,扩大了客户的覆盖面。纵观传感器行业的发展规律,目前全球的头部企业均是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发展而来。公司希望继续通过并购的方式,实现从国内厂商到国际化厂商的转变,为跻身全球前5大传感器供应商行列做充足准备。 问:六维力传感器的难度比较大,一方面是理论层面,如结构设计、算法解耦、标定检测等,另一方面是量产层面,如自动化量产能力、产品一致性水平等,在理论和量产两个层面公司是如何理解的?答:公司的主营业务包含压力传感器,目前所拥有的工艺和六维力传感器技术并非完全跨界,避免了在六维力传感器研发上从零开始摸索。理论层面,耦合是最难的,需要数据处理等;其次是校准,对精度需要调整,单维度方向持续逼近,接近最真实能力;第三是结构设计,难度就是校准和耦合带来的。很多六维力的应用场景可以简化,结构不需要特别复杂,减少一些维度后耦合会简单特别多。公司未来会独立做机器人相关业务,进行前沿技术的研发,在六维力传感器方面,金属应变片和硅基技术会同时布局。公司将通过与全球顶尖的科研院所、高校、挖掘行业顶尖人才,建立核心团队,目前涉及保密问题,相关进展公司将及时通过公告等相关渠道发布。目前,公司已完成生产线建设的研究分析报告、客户交流,产品市场调研等步骤。公司有信心推出极具市场和产品竞争力的相关产品。 问:公司海外业务部的业务进展,未来公司海外业务将如何布局,把握北美、欧洲、亚太等市场机遇?答:华培具备国际化的背景,具备走出去的能力,公司核心团队都能前往海外工作,过去两次成功并购的案例已使公司成为了传感器行业的资深玩家,公司未来会布局海外工厂产能,取得具备面向海外的能力,做好未来全球区域化竞争格局的准备。 问:公司近年完成了一系列重大并购动作,公司未来如何理解收并购业务?答:华培是成功的持续并购整合者。并购式发展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公司成长扩张的重要路径。公司在以往的两次成功并购中,总结出了适合华培的并购与整合的经验,从标的选择、收购后的企业整合都有自己完整的管理方法与人才团队。后续华培将继续关注汽车和机器人产业链中的优质并购标的,用华培所拥有的资源优势获取高性价比的收购价格,并通过收购后的整合,不断推升华培的发展驶入快车道。除上述方式外,公司同时也注重研发投入、市场开拓,注重内生式的业务高速增长,成为传感器领域的有高端技术门槛的核心公司。 问:汽车传感器和人形机器人是否具备规模效应?答:公司希望利用汽车级芯片兼顾人形机器人,可以极大地拉低人形机器人的产品成本。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在未来,短时间内不容易达到汽车的销售量级。公司一直在思考如何用汽车级芯片应用于人形机器人,一旦公司实现技术拓展,就有希望实现大规模降本;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