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列控(603508)经营分析 - 股票F10资料查询_爱股网

经营分析

☆经营分析☆ ◇603508 思维列控 更新日期:2025-10-27◇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列车运行控制、铁路安全防护、高速铁路运行监测与信息管理三大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  28195.05|  16545.82| 58.68|       40.91|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监测系统|  20221.84|  15870.15| 78.48|       29.34|
|铁路安全防护系统        |  18993.30|  12703.29| 66.88|       27.56|
|其他业务                |   1508.79|    303.85| 20.14|        2.19|
├────────────┼─────┼─────┼───┼──────┤
|华北地区                |  17697.42|  11682.81| 66.01|       25.68|
|华中地区                |  13821.92|   8332.09| 60.28|       20.06|
|东北地区                |  10536.37|   7243.77| 68.75|       15.29|
|华南地区                |   8832.42|   6227.38| 70.51|       12.82|
|华东地区                |   7577.76|   5583.05| 73.68|       11.00|
|西北地区                |   6434.52|   4139.38| 64.33|        9.34|
|西南地区                |   2509.78|   1910.79| 76.13|        3.64|
|其他业务                |   1508.79|    303.85| 20.14|        2.19|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    | 148129.73| 100089.23| 67.57|       97.77|
|其他业务                |   3384.60|   1062.37| 31.39|        2.23|
├────────────┼─────┼─────┼───┼──────┤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  88551.28|  58855.69| 66.47|       58.44|
|高铁运行监测系统        |  35767.86|  25913.41| 72.45|       23.61|
|铁路安全防护系统        |  23810.60|  15320.12| 64.34|       15.72|
|其他业务                |   3384.60|   1062.37| 31.39|        2.23|
├────────────┼─────┼─────┼───┼──────┤
|华中地区                |  40170.27|  26100.31| 64.97|       26.51|
|华北地区                |  35918.64|  24985.88| 69.56|       23.71|
|华东地区                |  25223.44|  18457.35| 73.18|       16.65|
|西北地区                |  19787.35|  11872.78| 60.00|       13.06|
|东北地区                |  13165.58|   9925.96| 75.39|        8.69|
|华南地区                |   8068.99|   5269.64| 65.31|        5.33|
|西南地区                |   5795.46|   3477.31| 60.00|        3.83|
|其他业务                |   3384.60|   1062.37| 31.39|        2.23|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  32985.24|  20680.33| 62.70|       59.04|
|铁路安全防护系统        |  13654.83|   9075.96| 66.47|       24.44|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监测系统|   7986.76|   5125.34| 64.17|       14.29|
|其他业务                |   1244.57|    221.00| 17.76|        2.23|
├────────────┼─────┼─────┼───┼──────┤
|华北地区                |  17657.80|  11197.57| 63.41|       31.60|
|西北地区                |  12096.02|   6877.90| 56.86|       21.65|
|华东地区                |   8059.21|   5834.30| 72.39|       14.42|
|华中地区                |   7376.51|   4910.94| 66.58|       13.20|
|华南地区                |   4666.30|   2778.00| 59.53|        8.35|
|东北地区                |   2937.81|   2203.21| 75.00|        5.26|
|西南地区                |   1833.18|   1079.72| 58.90|        3.28|
|其他业务                |   1244.57|    221.00| 17.76|        2.23|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    | 114879.98|  74191.72| 64.58|       97.34|
|其他业务                |   3144.07|    272.95|  8.68|        2.66|
├────────────┼─────┼─────┼───┼──────┤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  70341.63|  44700.18| 63.55|       59.60|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监测系统|  25587.27|  17896.46| 69.94|       21.68|
|铁路安全防护系统        |  18951.08|  11595.08| 61.18|       16.06|
|其他业务                |   3144.07|    272.95|  8.68|        2.66|
├────────────┼─────┼─────┼───┼──────┤
|华北地区                |  32668.43|  21797.58| 66.72|       27.68|
|西北地区                |  23199.99|  14394.91| 62.05|       19.66|
|华中地区                |  19678.83|  10902.33| 55.40|       16.67|
|华东地区                |  18603.85|  12864.14| 69.15|       15.76|
|华南地区                |   8216.05|   5568.25| 67.77|        6.96|
|西南地区                |   8055.79|   5269.71| 65.42|        6.83|
|东北地区                |   4457.04|   3394.81| 76.17|        3.78|
|其他业务                |   3144.07|    272.95|  8.68|        2.66|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行业主管部门、主要政策及发展规划
1、行业主管部门
本行业主管部门主要有国家铁路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家铁路局负责
起草铁路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参与研究铁路发展规划、政策和体制改
革工作,组织拟订铁路技术标准并监督实施,负责铁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工作;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公司负责铁路运输统一调度指挥,负责国家铁路客货运输经营管
理,负责拟订铁路投资建设计划,提出国家铁路网建设和筹资方案建议等工作。
2、主要行业政策
公司在铁路行车安全领域所进行的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和市场推广等经营活动,严
格遵循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法律法规。
3、本行业有关的发展规划
4、行业发展趋势
(1)“十四五”期间铁路投资持续保持高位。
铁路作为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大动脉、重大民
生工程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铁路
投资在稳定经济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推动了区域发展和绿色转型,为国家长远
发展提供了支撑。“十三五”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9万亿元,
年均投资7980亿元。国铁集团表示,“十四五”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与“
十三五”总体相当,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十四五”前四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
资年均达到7747亿元。
国铁集团领导干部会议指出,要高质量推进铁路规划建设,筑牢建设世界一流铁路
企业的发展基矗着眼更好发挥铁路投资拉动作用,坚决完成投资投产任务,落实建
设为运营服务理念,提升建造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控,持续提升
路网规模和质量,加快建设发达完善的现代化铁路网。2025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完
成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同比增长5.5%,预计下半年,铁路投资增幅将继续加快
,为“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奠定坚实基矗
根据《“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6.5万公里
以上,其中高铁5万公里左右,覆盖95%以上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更好满足人们美
好出行需要。截止到2024年末,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已达到16.2万公里,其中高铁4.
8万公里。国铁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
559亿元,累计投产新线301公里,2025年国铁集团计划将投产新线2600公里以上。
(2)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数智化将引领铁路高质量发展。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世界科技前沿,
加强对可能引发交通产业变革的前瞻性技术研究,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明确,“十四五”时
期,通过加大5G通信网络、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用,丰
富应用场景,延伸产业链条,统筹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专网建设,构建泛在先进、
安全高效的现代铁路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打造中国铁路多活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平
台,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和共享应用水平。强化铁路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
确保网络信息安全。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铁路深度融合赋能赋智为牵引,推进
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打造现代智慧铁路系统。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
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行业的深度融合,可能引发交通产业变革,迎来新的市场机遇。
近期,国铁集团表示,要全面推进科技赋能,强化建设世界一流铁路企业的科技支
撑。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国铁集团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作用,优化科技创新
组织体系,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进企业数智化转型,加大科研成果转化
力度,加快发展铁路新质生产力。
(3)铁路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客货运需求增长有助于设备采购需求
提升。
坚决确保铁路安全持续稳定,是铁路企业的底线和红线。国铁集团表示,要牢固树
立安全第一理念,始终把安全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做实预防为主的安全风险
防控体系,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应急处置,全面提升安全治理能力,坚决确保高铁和
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
国铁集团在年初工作会议中表示,2025年将深化铁路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运输
服务保障水平,充分发挥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并将加快市场化
运营管理机制,全面提升铁路运营质量和效益。客运方面,将推广高铁票价动态调
整机制,拓展“旅游列车+服务”,助力发展旅游经济、银发经济;货运方面,铁
路部门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公转
铁”,加大煤炭等大宗货物运输力度;实施货运调结构、促改革,构建现代物流体
系;发展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升服务品质与效率,发挥主力军作用。
2025年上半年,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22.36亿人次,同比增长6.7%,国家铁路
完成货物发送量25.58亿吨,同比增长1.8%,铁路客货运输均创历史最好水平。铁
路客货运需求的持续增长,有助于提升铁路系统客户的盈利能力,有助于提升铁路
专用设备的采购和更新需求。
(4)铁路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入。
“十四五”期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将加快落实,同时铁路系统明确要坚
持以收定支、收支匹配的经营策略,强调要进一步释放铁路改革、设备修程改革、
市场化经营、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红利,推动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在现代化强国
和交通强国建设中,国家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都将加快实现由高投资向高效、高质
量发展的转变。发展智能、智慧技术和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轨道交通实现行业高质
量发展的切入点和主要抓手。
(二)公司的主要业务情况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两大领域,主要包括列车运行控
制、铁路安全防护、高速铁路运行监测与信息管理三大业务。
在普速铁路领域,公司主营业务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研发、升级、产业化及技术
支持,向客户提供适用于我国铁路复杂运营条件和高负荷运输特点的列车运行控制
系统、行车安全监测系统、LKJ安全管理及信息化系统等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形成
列车运行控制、铁路安全防护两大核心业务体系。主要产品包括LKJ2000、TAX装置
、LAIS/LMD系统、6A、CMD系统、LSP系统等。
在高速铁路领域,公司主要从事动车组列控动态监测系统及衍生产品的研发、集成
、销售与技术支持,具体由蓝信科技负责,主要产品包括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
DMS系统)、动车组司机操控信息分析系统(EOAS系统)、高铁事件记录设备(JUR
)、高铁列控数据信息化管理平台(TDIS平台)、信号动态检测系统(TJDX)等。
(三)公司所处行业情况说明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本公司属于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
运输设备制造业(C37),主要产品面向国家铁路行车安全领域。铁路是综合交通
运输体系的骨干,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的先行领域,而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为满足铁路运营安全管理的需要,
历经数十年的发展,铁路行车安全系统已经成为保障铁路运营安全、高效的必要手
段,持续支撑科技强国、交通强国建设,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
1、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业务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铁路行车安全系统的核心。我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自上世纪八
十年代以来发展迅速,目前已经进入了规范发展阶段。自2003年我国出台符合我国
国情的《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技术规范总则(暂行)》以来,各列控系
统提供商在该规范下向系列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规范发展阶段
我国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主要分为LKJ系统和ATP系统两大类。截至2024年末,LK
J系统应用于2.25万台机车和1,500余列动车组上,LKJ存量市场约3.4万套。当前,
我国LKJ系统的合格供应商主要有本公司、时代电气和交大思诺3家;ATP系统应用
于我国4,000余列动车组,主要供应商有4家。
LKJ系统与ATP系统的应用领域存在明显差异,与ATP系统不存在竞争关系。LKJ系统
主要应用于我国全部机车和普速动车组(时速不超过250km/h),ATP系统主要应用
于高速动车组和普速动车组。目前,LKJ系统仍是国家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主
流装备,市场存量约3.4万套。目前,公司LKJ系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超过48%。
我国铁路网以普速铁路为主,LKJ系统将持续占据我国列控系统的主流地位。截至2
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6.2万公里,其中普速铁路11.4万公里,占比约70.37
%。根据《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到2035年,我国路网规模达到20
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7万公里。因此,未来十年,我国铁路网仍将以普速铁路为
主,LKJ系统仍将占据我国列控系统的主流地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LKJ列控系统
仍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LKJ系统持续升级完善,助力中国铁路安全发展。公司坚持研发一代、推广一代、
储备一代的研发思路,始终坚持走自主研发路线,先后研制了4代列控系统,并成
功开发了列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STO),加快推进新型全国产化列控系统研发,
持续推动列控技术进步。目前,公司第三代列控系统LKJ2000仍是列控系统的主流
装备,第四代LKJ列控系统LKJ-15S已开始有序推广,公司STO系统已在国家能源集
团及部分港口推广应用。
目前,列控系统相关车载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十年左右。随着既有列控产品LKJ2000
使用年限增长,各铁路用户投入运用的LKJ2000产品已普遍进入更新周期。2023年
以来,公司LKJ系统的更新及技术升级需求保持增长趋势。
2、铁路安全防护业务
随着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客户和大众对行车安全的需求持续提升,公司相继
推出技术含量高、质量稳定的行车安全产品,不断推进现有产品的迭代升级,持续
提升铁路安全保障能力。以LKJ列控为核心,公司研发了丰富的行车安全产品,涉
及机车车载终端、地面设备及软件、大数据分析等,产品服务于铁路电务、机务、
工务、供电等多个业务部门。
公司铁路安全防护产品主要有:6A车载音视频显示终端、CMD系统、调车安全防护
系统(LSP系统)等。公司6A车载音视频显示终端、CMD系统、LSP系统在市场占有
率、技术标准、品牌推广方面均占据领先优势。其中,6A产品、CMD系统的市场占
有率均在30%左右,LSP系统的市场占有率超过60%。
公司LKJ列控系统、6A、CMD系统、调车安全防护系统等产品作为重要的行车安全装
备,构成了紧密的车载生态,相关系统形成的大量的行车数据成为我国机车信息化
的重要数据源。
3、高铁列车运行监测与信息管理业务
公司全资子公司蓝信科技是我国高铁车载安全监测产品的核心供应商。主要产品包
括动车组列控动态监测系统(DMS系统)、动车组司机操控信息分析系统(EOAS系
统)、高速铁路列控数据信息化管理平台等,其中DMS系统、EOAS系统车载设备是
我国动车组的标准配置。
我国高速铁路因其行车安全性高、速度快、舒适性好等特点,成为引领铁路行业迅
猛发展的轨道交通之一。高铁运输安全是铁路运输的重中之重,因此,铁路主管部
门对涉及运输安全监测产品设置较高的产品准入门槛。整体而言,我国铁路行业准
入门槛高,具备资质和实力的企业相对较少。在该细分领域,公司市场格局持续领
先。
高铁是我国铁路旅客运输的主力,2024年铁路旅客运输需求呈现高速增长。2025年
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同比增长5.5%,全国累计投产新线
301公里,到2025年年底,预计高铁营业里程将达5万公里以上。根据国铁集团发布
的《2024年统计公报》,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6.2万公里,其中高铁
4.8万公里,高铁里程占比29.63%。《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指出,
到2035年全国铁路网规模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未来,我国
将进一步构建现代高效的高速铁路网,建成以高速铁路主通道为骨架、区域性高速
铁路衔接延伸的发达高速铁路网,构建快速综合交通网的主骨架。
根据《CTCS-2/3级列控车载设备维护管理办法》《动车组司机操控信息分析系统(
EOAS)运用维护管理规则》等规定,DMS系统、EOAS系统等监测系统的更新换代周
期通常为10年。伴随中国高铁飞速发展,我国动车组保有量快速增长。动车组保有
量从2008年末的176列增加至2024年末的4806标准组,近十年来平均每年新增动车
组超300标准组。目前,我国动车组DMS系统、EOAS系统已逐步达到更新年限,产品
更新或升级换型需求有待释放。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我国铁路行业持续复苏,中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同
比增长5.5%;客户对相关设备系统的采购、更新需求逐步增长;同时,铁路市场化
改革深入推进,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公司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狠抓
各项工作落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生产经营稳中求进,经营业绩再创新高
公司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稳中求进,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再创新高。报告期
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9亿元,同比增长23.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59.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
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56.50%。截至2025年半年度末,公司总资产49.50亿元
,净资产46.8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5.54亿元,负债总额2.67亿元
,资产负债率为5.39%,无有息负债。
(二)高铁安防业务快速增长,盈利能力稳中有升
2025年上半年,公司铁路安防、高铁运行监测业务均实现了快速增长,主要产品市
场占有率保持行业领先。其中铁路安防业务实现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39.10%。
高铁运行监测业务实现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153.19%。在列控系统业务方面,
受上半年客户对LKJ系统招标延后及项目验收结算进度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列控
系统实现收入2.82亿元,同比下降14.52%,预计下半年将实现增长。通过持续优化
产品结构,加快新产品推广,落实降本增效措施,推进产品国产化、标准化、平台
化,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稳中有升达到65.91%,同比增加3.08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持
续提升。
(三)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创新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费用7,028.08万元,同比增长9.47%。公司坚定践行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
极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产品研发融合,以技术创新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下一代全国产化列控系统、列车智能驾驶系统(STO)、安全计算机平
台、统型CMD系统、高铁机务智能评价系统、视频智能识别、智慧巡检系统、车载
集中监测等项目开展。其中,公司STO系统上半年通过国铁集团试验课题验证,得
到用户的一致肯定,为STO系统的产业化推广奠定了基矗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计算
机软件著作权50项,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专利1项
,有力支撑了公司创新发展。
(四)聚焦铁路新质生产力升级,加快新产品研发推广
报告期内,公司助力铁路用户加快铁路新质生产力升级,以调防系统(LSP系统)
、LKJ远程无线换装系统、北斗卫星定位与校时系统、车辆智能防溜系统、国产化
高铁JRU、高铁移动视频(HMVP)等为代表的新产品在报告期内持续扩大推广。调
防系统持续扩展车站管控、行车导引等功能,持续提升市场空间;LKJ远程无线换
装系统加装有力推进,大幅提升铁路客户管理效能;北斗相关应用批量升级改造,
提升产品和国产化水平和安全性;国产化高铁JRU加速替代,基于安全平台的HMVP
产品全面稳定运行,得到用户好评。相关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在为铁路用户提供
技术和管理赋能的同时,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持续提高分红比例,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
公司高度注重股东回报,在努力提升经营业绩的同时,合理提高分红率,提升公司
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回报。公司自上市以来,连续十年实施现金分红,保持分红
政策的连续性。报告期内,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公司2024~2026年分红规划(
修订稿)》,明确持续提升投资者回报,将每年现金分红比例由不低于40%提升至6
0%以上,同时明确原则上公司每年进行中期利润分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公司可
以按季度实施利润分配。报告期内,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将年度现金分红比例由20
23年70%提升至2024年度的100%。2024年度累计分红5.48亿元,占公司2024年归母
净利润的100.00%。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我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自主研发、升级及产业化,
在技术积累、人才团队、整体解决方案、产品质量、技术支持体系等方面形成了较
强的竞争优势,良好的市场声誉、优异的品质、全方位的技术支持、稳定的客户群
推动公司进入良性的、可持续性的发展轨道。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市场推广策划,促进
各项管理措施落地,不断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优势
公司致力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的研究、升级、产业化。在近三十年
的实际应用、推广、完善历程中,通过长期对我国铁路技术装备、行车组织状况、
运营管理模式的摸索和对未来发展的前瞻分析,公司掌握了包括LKJ车载数据、控
制模式、运行数据记录等在内的核心技术,在列车运行控制、列车安全监测、铁路
安全管理与信息化领域形成了多项具备前瞻性的技术储备和较为丰富的产品种类,
并促进我国铁路系统构建了以LKJ系统为核心的行车安全应用管理体系,形成了一
套符合我国铁路运营基本国情的列车运行安全保障系统,为保障历次铁路大提速和
中国铁路发展做出了贡献。
持续保持营业收入的10%以上研发投入,推进我国列车运行控制技术的升级与进步
,有力保障公司处于行业技术优势地位。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
发投入分别为13,953万元、15,353万元、7,028万元,保持增长趋势。截至2025年6
月30日,公司主导或参与5项产品技术条件、6项行业标准以及8项技术规章制定,
拥有专利445项(其中发明专利124项,实用新型专利252项,外观专利69项),计
算机软件著作权1002项。较强的专业积累和持续增加的科研投入确保了公司核心产
品、技术发展的稳定性、延续性,对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报告
期内,公司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0项,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
利2项,外观专利1项)。
(二)人才优势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列车运行控制及运用管理信息化领域,铁路行
车安全装备与整个铁路运输安全息息相关,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事
关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核心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而且必
须对中国铁路发展、铁路运输组织模式、列车运行安全需求有着深入的理解。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培养出对中国铁路安全事业拥有深刻认识和执着信念的人
才团队。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人数1115人,其中技术人员722人,占比约65
%;其中研发人员369人,占比约33.09%。公司核心人员在各自专业拥有丰富的实践
经验,对中国铁路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业务整体规划和布局方面具备前瞻性,
能够准确把握市场机遇并有效、迅速付诸实施。
(三)以列控为核心的行车安全产品体系
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公司LKJ系统已成为我国车载列车运行安全控制的核心装备。
同时,公司多次参与国铁集团车载信息化项目的研发,先后研制了6A车载音视频显
示终端、CMD系统车载子系统、LSP系统等产品。
公司LKJ2000、6A、CMD系统均为铁路机车的标准配置。以LKJ系统为基础,公司主
要产品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协同效应,持续巩固了LKJ列控系统在机车信息化的中枢
地位,并构建了丰富的机车车载生态环境,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巩固了公司在铁路行业的优势地位。
目前,公司形成了多功能、多种类的产品体系和专业化、综合化的行车安全保障产
品提供能力,是国内少有的能够同时满足客户对列车运行安全控制、机车状态监测
、行车安全管理及信息化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四)高铁安全监测领域的先发优势和核心地位优势
公司子公司蓝信科技是我国动车组DMS系统、EOAS系统等产品的核心供应商。凭借
产品的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蓝信科技DMS系统、EOAS系统已基本覆盖我国全部动
车组,并形成覆盖全部动车组的车载设备及覆盖国铁集团地面数据中心、18个铁路
局地面数据中心的车地数据传输架构体系。
2006年以来,蓝信科技便专注于动车组列控动态监测系统及衍生产品的研发与应用
。蓝信科技深耕高铁行车安全系统领域近二十年,掌握了动车组列车控制系统设备
状态数据的源头和车地传输通道资源。经过多年的研发攻关与技术应用,蓝信科技
已围绕核心业务构筑起坚固的竞争壁垒,成为中国高铁列控设备动态监测专项技术
的持有者、标准制定的参与者以及列控监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在我国铁路行
车安全系统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凭借产品先发优势和长期的应用实践,蓝信
科技构建了覆盖国铁集团的地面数据中心,形成体系化的产品应用,构建了完善的
高铁设备监测生态链。
目前,蓝信科技的DMS系统、EOAS系统已成为我国动车组的标准配置,成为我国高
铁车载安全监测设备的核心供应商。
(五)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技术支持体系
通过多年来对我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推广的经验总结以及对我国铁路行车组织状况
的深入理解,公司逐步构建起了以主动服务我国铁路运输安全需求为核心的全方位
、全过程的技术支持体系。公司在为铁路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的同时,能够
及时响应我国铁路运输安全控制的需求,使产品始终与市场需求相契合,保证产品
及时有效地适应我国线路设施或运输组织条件调整的需求,有力的保障了我国铁路
安全持续、快速发展。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产品质量问题导致安全事故的风险
安全是列车运营的生命线,而铁路行车安全系统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产品质量尤其重要。公司产品已经覆盖了全国18个铁路局、地方铁路公司等客户
。一旦出现因公司产品质量问题导致铁路行车发生安全责任事故,上市公司生产经
营、市场声誉、持续盈利能力将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牢固树立质量安全红线意识,杜绝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加强质量管理人
才梯队建设,提升公司全员质量意识促进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提高产品“标准化
、自动化”水平,促进公司整体业务目标的实现。
2、宏观经济环境与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同时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
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可能造成基础建设整体投资
下降等风险。
在国家铁路、城轨交通项目落实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铁集团和政府对轨道交
通项目的整体投入,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国铁集团和我国各级政府对轨道交通运输系
统的总体投资规划、审批流程、招投标安排等。未来如果国铁集团及政府部门对行
业的有利政策出现变动或招投标计划变更,政策红利出现消减,则可能对公司业务
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应对措施:持续关注国家宏观经济、国铁行业、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相关信息,及时
掌握行政政策变化,分析和研判政策变化对公司产生的影响,积极应对,提早防范
;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加强新技术应用,提升核心竞争力,深挖潜能,提高公司风
险抵御的能力。
3、新产品推广不力导致业绩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
公司所处的轨道交通行业处于技术快速升级应用阶段,行业内公司需要不断改进、
设计和开发紧贴技术发展趋势及客户需要的新技术与产品。为更好满足我国铁路运
输对安全与效率的需求,公司前瞻性地开展了新型列车运行控制系统(LKJ-15S系
统)、机车智能驾驶系统(STO系统)、智慧车站系统项目、高铁移动视频系统(H
MVP)、调车防护系统(LSP系统)等新项目新产品的研发、试验,通过不断的技术
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继续保持公司在列车控制、高铁综合监测等领域的优势地位。
如公司出现技术研发延误、未能迎合市场需求、未能紧贴技术趋势、研发成果未达
预期等情况,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发展将受到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坚持高比例研发投入,同时加强与高等院校、专业机构等开展合作
,加快前沿技术引进与应用。另一方面,严格把控研发流程管理,加大新产品试点
、推广力度,加强研发过程中与客户的沟通和确认,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研发方
向;此外,公司将着力提升产品的安全性能,加强市场宣传引导,加快新产品的市
场推广。
4、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
2023年末、2024年末、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86,894.69
万元、103,158.99万元、84,067.98万元(2024年末及2025年上半年末含合同资产
和列示于“其他非流动资产”的合同资产),应收账款金额较大。随着公司经营规
模扩大,公司应收账款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如果公司不能维持应收账款的高效管
理,任何应收账款的大额坏账损失都将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1)从应收账款账龄结构来看,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应收账款
(含合同资产和列示于“其他非流动资产”的合同资产)主要集中在3年以内,占
比约96.54%,其中账龄在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为82.06%,1至2年的占比为11.27
%,2至3年的占比为3.22%。从公司经营考核和历年实际回款情况看,公司3年以上
应收账款回款率在98%以上,客户坏账风险较校(2)公司客户主要是国铁集团、各
铁路局集团公司、中国中车等国有企业,客户信用良好,产生坏账的风险较校(3
)公司持续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通过加强与客户沟通、定期核对账目等措施加强对
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同时持续加大销售人员应收账款催收考核力度。2023年~202
5年上半年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88亿元、4.39亿元、3.8
1亿元,保持增长趋势,公司回款趋势向好。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郑州思维精工企业管理中心( |        100.00|           -|           -|
|有限合伙)                 |              |            |            |
|郑州思维精信商贸有限责任公|        300.00|           -|           -|
|司                        |              |            |            |
|郑州思科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         20.00|           -|           -|
|司                        |              |            |            |
|郑州思信企业管理中心(有限 |       1000.00|           -|           -|
|合伙)                     |              |            |            |
|河南蓝信软件有限公司      |        100.00|           -|           -|
|河南蓝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6521.74|    18572.37|   151827.25|
|河南思维轨道交通技术研究院|        100.00|           -|           -|
|有限公司                  |              |            |            |
|河南思维精工电子设备有限公|       5000.00|           -|           -|
|司                        |              |            |            |
|河南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1333.33|     1583.01|    40094.13|
|北京蓝信汇智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           -|           -|
|北京思维鑫科信息技术有限公|        800.00|     1159.82|    18822.10|
|司                        |              |            |            |
|北京思维鑫科企业信息咨询中|        244.00|           -|           -|
|心(有限合伙)              |              |            |            |
|北京思维博瑞智能科技有限公|       1177.00|           -|           -|
|司                        |              |            |            |
|佳科检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5000.00|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DDX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