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605069 正和生态 更新日期:2025-10-27◇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暂无数据 【2.公司大事】 【2025-10-14】 正和生态荣获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认定 【出处】中证网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近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公布评审结果,正和生态(605069.SH)凭借生态环境领域的专业技术实力、行业实践积淀与持续创新精神,成功获评“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该荣誉是对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成果的权威认可,也彰显其以新质生产力驱动行业升级的作用。 “专精特新”企业需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北京市评审涵盖经济效益、专业化水平、创新能力等多维度,入选企业需在创新实力、市场占有率等关键指标达行业领先,足见认定含金量与权威性。正和生态自1997年成立以来,坚持技术驱动市场,此前已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等资质,此次认定是对其创新驱动的再度肯定。 创新引领:深耕主业铸就核心竞争力 正和生态深耕生态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河湖湿地修复、海洋生态修复领域,以技术创新巩固行业地位。公司构建产学研融合体系,联合环科院共建“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分别共建“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实验室”,现拥有150余项专利。 在水务领域,公司创新“基于自然特征的生态型水利基础设施”理念,兼顾水利安全与生态人文保护。海淀区西玉河蓄滞洪区项目缓解北京中心城区洪涝压力,山西孝义胜溪湖城市湿地公园解决雨季水安全问题,徐州丰沛运河生态提升项目实现行洪安全、水土保持等综合目标。 在河湖湿地领域,公司践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用数值溯源模型精准剖析污染来源,以拟自然工法恢复生境。大理洱海湖滨缓冲带项目让洱海恢复健康状态,雄安白洋淀唐河入淀口湿地项目实现水质净化,唐山南湖项目将采煤塌陷区修复为“城市会客厅”,成为2016年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核心会址。 在海洋生态修复方面,公司主导编制三大行业标准,牵头承担“十四五”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研发成果落地多地,“生态海堤模块化系统”应用于广东东莞,相关技术在厦门示范应用,珊瑚礁修复技术实施于海南东方市,红树林生态系统构建技术应用于广东雷州及海南三亚山水项目,彰显技术研发与转化能力。 科技赋能:AI驱动行业变革育新动能 在深耕主业的基础上,正和生态将AI技术作为业务升级核心引擎。公司与智谱AI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智谱AI、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发布“AI知识库”及“国内首个海洋生态修复垂直大模型ShorelineGLM”。知识库助力降本增效、激发创新,ShorelineGLM推动海洋生态修复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AI”双轮驱动,提升工程科学性与效率。此外,公司联合多方研发的河湖生态修复大模型近期也已亮相。 加速AI布局的同时,正和生态探索智能机器人在水务环境、文旅场景的应用,聚焦“水务和环境治理”“城市滨水空间文旅”两大场景,推动技术从“研发端”转向“场景落地端”。依托国家级实验室资源、生态AI大模型研发能力,以及500余个生态设计项目、160余项重大生态工程经验,为智能机器人实景落地提供支撑。 展望未来,正和生态将以“专精特新”精神为指引,持续锤炼内功、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身专业化与科技化水平,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正和力量”。 【2025-10-13】 正和生态:控股股东及实控人部分股份解除质押及质押 【出处】本站7x24快讯 正和生态公告,截至公告披露日,控股股东汇恒投资持有公司8458.59万股,占总股本的39.96%。本次解除质押1150万股后,已累计质押4973.49万股,占其所持股份的58.80%,占公司总股本的23.49%。实际控制人张熠君女士直接持有公司3845.79万股,占总股本的18.17%。本次解除质押867万股后,已累计质押3623万股,占其所持股份的94.21%,占公司总股本的17.11%。 【2025-09-17】 正和生态“生态海堤模块化系统”专利获授权 技术创新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出处】证券时报网 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明确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推进海域分层立体利用等要求。近日,正和生态(605069.SH)研发的“生态海堤模块化系统”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既彰显其海洋生态领域创新实力,也为海洋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该系统采用“装配式海堤红树修复模块技术”,破解传统钢筋混凝土海岸工程与生境适配性不足的难题。通过“活植物特性+人工结构”的复合体系,实现海岸带生态效益与防护功能协同。目前,技术已在东莞滨海湾新区硬质海堤生态化改造示范段落地,将人工海堤修复为连续生态系统;2023年经台风“泰利”“杜苏芮”检验,展现出优异的结构韧性与生态适应性,为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近年来,正和生态深耕海洋生态修复领域,行业地位与技术实力显著。公司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共建“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依托该平台主导编制《海岛生态修复技术指南》《海洋生态修复验收指南》《活力海岸构建技术指南》三大行业标准,成为领域权威规范;同时牵头承担“十四五”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相关课题,深度参与国家技术攻关。 AI技术融合方面,公司联合智谱AI与上述研究所,发布国内首个海洋生态修复垂直大模型ShorelineGLM。该模型可精准诊断生态退化症结、动态预测修复成效,推动修复模式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AI”双轮驱动,大幅提升工程科学性与效率。 目前,公司研发成果已在多地落地:厦门应用“典型海岸侵蚀防护与活力海岸构建关键技术”,海南东方实施珊瑚礁修复技术,广东雷州、海南三亚应用红树林生态系统构建技术,充分体现技术研发与转化能力。 此次专利授权是正和生态的重要突破。公司表示,未来将持续推进海洋关键技术攻关与推广,服务沿海生态防护、滨海湿地修复等国家需求,助力海洋生态修复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为中国向海图强提供更多技术与工程支撑。(燕云) 【2025-09-10】 正和生态亮相2025服贸会:将AI技术作为业务升级核心引擎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白丽斐)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服贸会”)10日在北京开幕,正和生态应邀参展并集中展示近期在AI领域的进展。当前,公司正处于业务转型阶段,持续深化“主业夯实+新动能培育”战略——在做精做优水务及环境治理、城市滨水空间文旅两大主业基础上,将AI技术作为业务升级核心引擎。 据了解,公司联合智谱AI、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瓦地设计研发的河湖生态修复大模型亮相本次服贸会。 在加速AI布局的同时,正和生态重点探索智能机器人在水务环境、文旅场景的创新应用,并与智元机器人展开深度合作。双方聚焦“水务和环境治理”“城市滨水空间文旅”两大核心场景,推动机器人技术从“研发端”向“场景落地端”转化。 目前,公司研发团队将结合两大核心场景的实际应用需求,对机器人进行针对性二次开发,并将定制化产品推向市场销售。“采购—开发—销售”的业务闭环,不仅能提升产品在特定场景的适配性与竞争力,更将进一步优化正和生态的收入结构,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注入新动能。 正和生态表示,上述AI布局将进一步强化公司“科技引领+设计建设+运维提质”一体化核心竞争力,推动商业模式从EPC向EPCO延伸,助力企业突破传统生态环境科技运营商定位,实现向科技驱动型产品公司的转型升级。 【2025-09-10】 正和生态携AI成果亮相2025年服贸会,深度布局河湖海洋大模型与水务文旅智能机器人 【出处】证券时报网 (原标题:正和生态携AI成果亮相2025服贸会,深度布局河湖海洋大模型与水务文旅智能机器人) 2025年9月10日,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服贸会”)在北京首钢园开幕。本届服贸会紧扣全球数字经济与智能产业发展趋势,强化科技化、智能化应用,向世界传递中国深化对外开放的信号。 作为深耕生态环境治理28年的领先企业,正和生态应邀参展并集中展示近期AI领域进展。当前,公司正处于业务转型阶段,持续深化“主业夯实+新动能培育”战略——在做精做优水务及环境治理、城市滨水空间文旅两大主业基础上,将AI技术作为业务升级核心引擎。 依托国家实验室技术积淀,2025年上半年正和生态联合智谱AI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发布“AI知识库”及国内首个海洋生态修复垂直大模型;本次服贸会,公司联合智谱AI、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瓦地设计研发的河湖生态修复大模型亦重磅亮相。 在加速AI布局的同时,正和生态重点探索智能机器人在水务环境、文旅场景的创新应用,并与智元机器人展开深度合作。双方聚焦“水务和环境治理”“城市滨水空间文旅”两大核心场景,推动机器人技术从“研发端”向“场景落地端”转化,正和生态凭借国家级实验室资源、生态AI大模型研发能力,以及500余个生态设计项目、160余项重大生态工程的实践经验,为智能机器人实景落地提供场景支撑;智元机器人则以具身智能与机器人本体技术优势形成互补。 具体来看,在水务和环境治理场景,双方围绕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四大方向发力:水安全领域,探索提升水利设施自动化巡检、风险预警与应急响应能力;水环境领域,推进水体质量智能化监测预警及污染应急处置;水生态领域,探索智能技术在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水景观领域,推动机器人在滨水景观智能运维、公众智慧服务中的实践。通过“大模型+机器人”深度融合,实现河湖海洋治理在数据采集、巡检监测、防洪减灾等环节的智能化、精准化、安全化升级,既降低人工成本,又提高风险预警准确率。 在城市滨水空间文旅场景,双方以城市滨水客厅、文旅景区为核心,打造“文化+具身智能”新体验:通过机器人提供个性化导览服务,赋能文旅演艺创作沉浸式内容,助力IP形象互动与空间精益化运营,开创智能化文旅服务新模式,在提升游客体验与品牌价值的同时,构建具身智能在文旅市场的差异化竞争格局与商业闭环。 目前,公司研发团队将结合两大核心场景的实际应用需求,对机器人进行针对性二次开发,并将定制化产品推向市场销售。这一“采购—开发—销售”的业务闭环,不仅能提升产品在特定场景的适配性与竞争力,更将进一步优化正和生态的收入结构,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注入新动能。 正和生态表示,上述AI布局将进一步强化公司“科技引领+设计建设+运维提质”一体化核心竞争力,推动商业模式从EPC向EPCO延伸,助力企业突破传统生态环境科技运营商定位,实现向科技驱动型产品公司的转型升级。(燕云) 【2025-09-08】 正和生态:变更投资者联系方式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9月8日晚间,正和生态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期为满足信息化升级需求,已完成机房改造工作;同步为保障与投资者沟通的及时性、畅通性,公司对投资者联系方式进行了相应调整。变更后的电话为010-62708087。 【2025-09-05】 正和生态09月05日主力大幅流入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大幅流入 正和生态09月05日主力(dde大单净额)净流入788.63万元,涨跌幅为3.53%,主力净量(dde大单净额/流通股)为0.86%,两市排名140/5153。 【2025-08-31】 财报速递:正和生态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2413.90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8月29日,A股上市公司正和生态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其中,净利润2413.90万元,扭亏为盈。根据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对其本期及过去5年财务数据1200余项财务指标的综合运算及跟踪分析,正和生态近五年总体财务状况尚可。具体而言,现金流、偿债能力一般,营运能力良好,资产质量优秀。净利润2413.90万元,扭亏为盈从营收和利润方面看,公司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3.02%,净利润2413.9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去年同期亏损3262.58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32.98亿元,应收账款为5.7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31.60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55亿元。存在2项财务亮点根据正和生态公布的相关财务信息显示,公司存在2个财务亮点,具体如下:指标类型评述存货周转存货周转率平均为160.33(次/年),存货变现能力很强。成长当期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73.99%,实现扭亏为盈。存在4项财务风险根据正和生态公布的相关财务信息显示,公司存在4个财务风险,具体如下:指标类型评述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15.36%,公司盈利能力很弱。盈利营业利润率平均为-86.11%,公司赚钱能力很弱。偿债流动比率为0.97,短期偿债能力很弱。收益净利润现金含量平均为-437.74%,公司现金流不佳。综合来看,正和生态总体财务状况尚可,当前总评分为2.15分,在所属的环保行业的113家公司中排名靠后。具体而言,现金流、偿债能力一般,营运能力良好,资产质量优秀。各项指标评分如下:指标类型上期评分本期评分排名评价资产质量4.304.4713很高营运能力2.413.6332良好成长能力0.882.2663尚可现金流3.111.6876一般偿债能力1.401.1987一般盈利能力0.390.8096较低总分1.162.1573尚可关于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根据公司最新及往期财务数据和行业状况,计算出公司的财务评分、亮点和风险,反映公司已披露的财务状况,但不是对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财务评分区间为0~5分,分数越高说明财务状况越好、对中长期的投资价值越大。财务亮点与风险评述中涉及“平均”关键词的取指标5年平均值,没有“平均”关键词的取最新报告期数据。上述所有信息均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财经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了解更多该公司的股票诊断信息>>> 【2025-08-29】 股东追踪|代学荣等新进正和生态前十大流通股东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近期正和生态发布2025中报,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2位股东新进,2位股东退出,1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减少。新进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代学荣本期持有71.9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86%;张剑雄本期持有61.0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73%。退出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曾庆华上期持有128.2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52%;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上期持有60.48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72%。自持流通股份减少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邓印田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2.56%至76万股。机构或基金名称持有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自持流通股份变动比例股份类型国信弘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信弘盛(珠海)能源产业基金(有限合伙)433.3万股5.15%不变流通A股张慧鹏114.7万股1.36%不变流通A股黄君95.12万股1.13%不变流通A股邢磊80万股0.95%不变流通A股包云达77.56万股0.92%不变流通A股邓印田76万股0.9%-2.56%流通A股韩立宾75.04万股0.89%不变流通A股赵胜军72.19万股0.86%不变流通A股代学荣71.97万股0.86%新进流通A股张剑雄61.07万股0.73%新进流通A股小科普:证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的业务,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投资风格偏向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在市场波动时发挥“国家队”角色,进行市场托底。汇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级别的投资公司,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进行多元化的国内外投资;投资风格偏向长期稳健投资,注重价值和宏观经济趋势,对国有企业的持股较多。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战略储备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以保障社会保险支出的需求。投资风格偏向稳健、长期,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平衡,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金,支持半导体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投资风格偏向产业导向型,更关注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险资(保险资金):由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规模庞大且流动性要求高。投资风格偏向稳健、保守,偏好低风险、高稳定性的资产,如债券、优质蓝筹股和基础设施项目。信托(信托公司):提供信托服务,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和运用财产,为投资者和被投资者提供桥梁。投资风格较为灵活,涵盖了房地产、股权、固定收益类产品等领域,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多样化。外资(外资机构):国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代表,涵盖对冲基金、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风格偏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注重全球资产配置、行业龙头和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机会,反应灵敏且策略多变。牛散:指的是指盈利能力非常好的散户,选股能力强,具有超强的股市洞察能力,牛散一般都能跑赢市场,并且获得不错的收益。牛散又名大户,散户中成功之后,就成了牛散。 【2025-08-28】 业务升级+科技赋能双驱动 正和生态2025年上半年扭亏为盈 【出处】证券时报网 2025年8月28日晚间,正和生态(605069)发布2025年半年报,核心业绩显著改善:报告期内营收1.71亿元,实现稳步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13.90万元,同比成功扭亏为盈,为公司长远发展注入强心剂。 回款攻坚+降本增效,双向发力实现盈利“翻身” 上半年盈利转正的背后,是正和生态在“回款攻坚”与“降本增效”上的精准发力。政策层面,2024-2025年中央持续推进化债政策,近期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进一步为企业回款提速,公司部分重点项目已纳入国家化债计划并明确付款节点;执行层面,公司以诉讼为关键手段破解回款难题:此前荆州、太原、白银、曹妃甸等项目已通过诉讼实现成功回款,为资金回收积累了有效经验;近期公司针对唐山、莆田项目正式提起诉讼,以主动举措全力推动资金回收工作取得突破。 上半年公司全口径回款达3.42亿元,其中太原、荆州项目应收账款陆续到账,该部分回款同步冲回此前计提的资产减值,直接为当期利润形成正向贡献。 与此同时,公司通过聚焦北京、江浙等优质区域市场,优化运营机制、压缩非必要开支,实现成本费用同比大幅降低,盈利空间显著提升,为扭亏为盈奠定坚实基础。 锚定政策机遇,业务升级打开增长新空间 面对传统生态环境行业瓶颈,正和生态紧扣国家战略方向,在两大业务领域实现突破。第一,生态型水利设施,抢占政策红利窗口。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洪涝灾害风险,国家持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尤其2025年7月北京密云特大暴雨后,首都水网建设加速推进。公司立足生态环境业务优势,聚焦北京等资金状况良好的区域,重点布局生态型水利设施业务,在保障水利安全的同时,提升设施防灾减灾、生态服务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抢占“生态+水利”融合的新市场。当前这一业务升级战略成效初步显现: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订单呈现出“北京重点区域市场项目占比较大”以及“生态型水利基础设施项目数量多”的显著特点,印证了公司业务升级方向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契合。 第二,“生态+文旅”激活滨水空间多维价值。在促消费政策导向下,文旅产业市场空间快速扩容,城市滨水空间成为消费新场景。依托多年滨水空间设计、策划与建设经验,公司升级打造城市滨水客厅及文旅景区运营业务,助力地方政府盘活存量生态资产,推动其从“单一生态功能”向“经济+社会+生态”多维价值转化,培育新的营收增长点。 目前公司计划先以自有的贵州六枝特区无界云度假区为起点开展试点运营,同时联合北京海淀、通州、朝阳等区域推进城市滨水客厅项目,探索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运营模式。此外,公司今年与燕山文旅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迁安市生态修复、文旅融合发展及GEP核算示范项目,助力迁安实现从“钢铁之城”到生态文明示范之城的战略转型。 押注AI技术革命,科技赋能构建核心竞争力 紧跟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导向,正和生态将AI技术作为业务升级的核心引擎。2025年上半年,公司联合智谱AI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重磅发布“AI知识库”与“国内首个海洋生态修复垂直大模型ShorelineGLM”:知识库作为企业内部信息存储、技术升级与商业拓展的关键工具,可有效激发创新活力,助力降本增效;ShorelineGLM能精准诊断海洋生态退化症结、动态预测修复成效,推动海洋生态修复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AI”双轮驱动,大幅提升工程科学性与效率。 此外,公司正推进智能机器人在水务环境治理、城市滨水空间文旅场景的创新应用,加速智能装备布局,以科技赋能强化行业竞争力。 展望未来,正和生态将持续深化“主业夯实+新动能培育”战略:一方面,聚焦生态环境治理、城市滨水客厅及文旅景区两大核心主业,通过精准拓展优质订单、持续完善项目交付能力、全力推进回款落地,不断巩固业务基本盘;另一方面,持续加大河湖海洋大模型的研发投入,同时积极拓展机器人在水务环境治理及文旅的应用场景落地,加速布局人工智能赛道培育新增长极。为匹配新业务转型的资金需求,下半年公司将继续以诉讼为重要手段,高效回笼资金,为新业务转型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通过多业务协同发力,公司将进一步提升经营弹性与抗风险韧性,为长远高质量发展积蓄充足动能。(燕云) 【2025-08-14】 正和生态:实际控制人张熠君质押490万股 【出处】本站7x24快讯 正和生态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张熠君女士将其持有的490万股股份办理了质押手续,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12.74%,占公司总股本的2.31%。本次质押股份用于为上市公司融资提供担保。张熠君女士直接持有公司3845.79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8.17%,张熠君女士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1.3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1.38%。本次股份质押后,张熠君女士累计质押2980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77.49%,占其一致行动人所持公司股份的22.93%,占公司总股本的14.08%。 【2025-08-13】 正和生态:归还募集资金2000万元 【出处】本站7x24快讯 正和生态公告,公司已将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使用的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2000万元全部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其中,暂时补充流动资金600万元(从尾号6898账户转出),由于6898账户目前处于冻结状态,本次归还至尾号为7641的募集资金专户(与6898账户同为募投项目“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研发能力提升项目”的募集资金专户)。同时,公司已将上述归还情况及时通知了公司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 【2025-08-12】 各有各的理由 多家上市公司回购延期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A股市场“回购热”仍在继续。数据显示,以公告日期为统计口径,7月以来有近400家A股公司披露回购实施进展,涉及金额超600亿元。在实施回购的公司中,超六成获得了回购专项贷款的支持。 不过,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至少已有17家A股公司宣布延长回购实施期限,仅7月以来就有8家公司加入这一行列。从延期理由来看,资金分配受限与股价波动影响是主要因素。不过,部分公司存在“踩点”回购或涉嫌违规操作,引发市场对回购规范性的关注。 年内17家公司回购延期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至少已有17家A股公司宣布回购实施期限延长。进入7月,均普智能、卓郎智能、远东股份、中锐股份、美克家居等8家A股公司公告延长回购实施期限,市场波动成为多数公司延期的共同理由。 比如,卓郎智能原计划2024年7月22日起12个月内,以0.5亿元至1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并注销。然而,截至2025年7月21日,回购计划仍未启动。公司解释称,市场行情、股价波动、资金安排及交易窗口期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回购未能实施,因此将截止日期延至2026年4月21日。 相较于卓郎智能的“零操作”,更多公司选择部分执行后延期。例如,美克家居原计划2024年7月29日起12个月内,以0.5亿元至1亿元自有或自筹资金回购股份。同年8月8日,公司首次回购20万股,耗资31.4万元。截至2025年7月12日,公司已累计回购股份179万股,耗资267.48万元。出于市场行情、公司股价波动、资金计划安排等影响,公司拟将回购期限延长至2026年4月27日。 除市场因素外,自身资金调配也是部分公司回购延期的重要原因。以正和生态为例,公司原计划以2000万元至4000万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期限截至2025年2月22日。但为保障生产经营与业务转型,公司在2025年春节期间优先保障了供应商的款项支付,导致回购计划未如期完成,最终将期限延长至2025年8月22日。 在回购延期的案例中,帝欧家居、远东股份、天合光能、新相微还调整了资金来源,将“自有资金”变更为“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且与金融机构开展了股票回购专项贷款合作。 益盟股份首席战略官梁宇峰分析称:“当前银行资金成本低,如果回购的市盈率低于30倍,理论上都是合算的。部分优质上市公司在新政策出台后,用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结合,相当于放大了回购杠杆,可以增加回购力度。” 不少公司“踩点”完成回购。凯龙高科原计划自2025年4月8日起3个月内,以2500万元至50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但截至6月30日公司仍未实施回购。7月1日至7日,公司突击完成2549.64万元股份回购,恰好达标下限。 部分现象值得警惕 在回购延期现象出现的同时,“忽悠式回购”的个例也浮出水面。 山子高科于2024年7月公告称,拟以不超过1.6元/股回购6亿元至10亿元股份,但计划实施期间并未行动。公司此后以股价超上限为由将回购价上调至3.35元/股,并延长回购期限。至2025年7月24日期限届满,公司仅回购了483.31万股,耗资1101.48万元,远未达承诺下限。公司2025年一季报显示,账上货币资金达5.43亿元,故此举被不少投资者质疑为“忽悠式回购”。 如何辨别是不是“忽悠式回购”?梁宇峰认为,可以着重看四点:一看公司财务状况,如果公司资金状况很紧张,很可能无法履行回购计划;二看回购金额区间,若回购计划的金额上下限差距过大,如1亿元至10亿元,须警惕其上限金额很可能是“忽悠”人的;三看回购价格上限,如果回购价格上限和股价过于接近,很可能股价短期上涨后无法执行;四看回购进度,如果上市公司临近截止日期才开始象征性回购,可能也是“忽悠式”的。 盘点今年以来的上市公司回购进展案例可知,有的公司的操作游走在违规边缘,暴露出治理缺陷;有的甚至触碰红线。 慕思股份7月25日完成426.6万股回购股份注销后,公司股本低于4亿股,社会公众股比例降至19.11%。根据上市规则,总股本低于4亿股的公司,社会公众持股比例需不低于25%,否则将不符合上市条件。为化解危机,公司紧急推出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1股方案,通过扩大股本满足上市要求。公司股权分布预计将在8月21日前具备上市条件。 追根溯源,此次危机源于公司将回购股份用途从股权激励改为直接注销时,未充分注意两类用途的注销时限差异——股权激励注销有三年缓冲期,而直接注销仅有十日。 此外,回购过程中的内幕交易风险也不容忽视。今年初,甬金股份实际控制人曹佩凤因利用回购内幕信息交易,构成内幕交易和短线交易行为,收到浙江证监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其被没收违法所得54.92万元,并处以584.58万元罚款,为市场敲响警钟。 哪类上市公司适合实施回购?梁宇峰提示:一是有充裕的“富余现金”,即公司经营所需之外的资金。他举例说明,比如一些富余现金体量大、回报率低的公司,若将其用于回购股票,公司的ROE和总市值将会有较大提升。二是经营稳定、自由现金流稳定的公司,如一些龙头的消费品公司。 【2025-08-05】 金达莱年内再度发起千万元追款诉讼 环保行业收款“攻坚”仍在持续 【出处】财闻 8月4日盘后,金达莱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万安县金源水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源水业”)就万安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万安政府”)拖欠项目兜底补偿款事项向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并于近日收到法院《受理案件通知书》。 半年内两度发起追款诉讼 公告显示,金源水业与万安政府于2016年12月签订《万安县金泰源产业园PCB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权协议》,协议约定由万安政府授权金源水业负责万安县金泰源产业园PCB污水处理项目的投资建设及运营,并且在特许经营权期限内,因污水处理量不足造成金源水业年度亏损,由万安政府对成本进行兜底补偿。 金达莱称,目前万安政府仅支付了2017年、2018年的兜底补偿款及2019年部分兜底补偿款,剩余兜底补偿款一直拖欠未支付,遂提起诉讼。兜底补偿款及利息暂定近4080万元。 此前的2025年3月,金达莱刚提起另一笔追款诉讼。当时的公告显示,金达莱就公司与芜湖市三峡三期水环境综合治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芜湖三峡”)的应收账款事项向法院提起诉讼,涉案金额4540万元。 据企查查,芜湖三峡分别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间接持股的芜湖市三峡智慧水管家有限责任公司和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持有50.40%和41.00%股份。即两大主要股东均为央企背景。 行业应收账款压力仍在 金达莱工作人员告诉财闻,万安政府的欠款属于约定的兜底补偿,与项目工程款性质有所不同。“现在财政比较困难,整个环保行业应收账款都是比较重大的问题。公司去年现金流还可以,对应收账款的回款也在采取相应措施,但仍有困难需要克服,所以相关诉讼也较多,因为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了。”该工作人员表示。 如上述工作人员提到的,环保企业的应收账款之困持续已有一段时间。究其原因,据业内公司盈峰环境发文,近年来,城市服务行业的市场化率稳步提升,并随着地方政府财政负担的逐步加重,企业应收账款累计明显。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57家A股环境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总额达2139亿元,平均每家13.6亿,较2023年的12.4亿增长1.2亿元。应收账款占据营收的比例,2024年达到50.2%,相比于2023年的42.3%升高了近8个点。另外,整体的平均资产负债率较2023年也上升了约一个百分点达到49.3%。 应收账款回款由此成为不少企业2025年的一项工作重点。港股上市的光大环境(00257.HK)年初发文称召开应收账款回收经验交流会,“为打好2025年光大环境的应收账款攻坚战开好头、起好步,全力以赴推进解决应收账款难题”。 盈峰环境在2025年初发文宣布回款成绩称,开年近两个月回款超30亿元。盈峰环境提到,2024年国家强势推行的化债政策将让应收账款压力大的上市公司迎来修复契机。 多家上市环保企业发起追款诉讼 诉讼因此也成为环保企业应收账款“攻坚”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黄华珍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企业选择对簿公堂是山穷水尽时才会考虑的手段,因为项目开端耗费了大量的市场成本,对簿公堂意味着可能丧失一整片市场。所以,企业对于政府应收账款是采取极端容忍的态度。 除了前述提到的金达莱半年内两度提起追款诉讼外,多家A股公司也因收款事宜起诉政府或国央企背景的业主。 例如万德斯在2月公告,周口市淮阳区城市管理局未按民事调解结果支付款项,公司派专人多次与被告相关人员沟通催款,但对方仍未按约履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决定立案执行。万德斯请求依法强制被执行人支付处理费用1169万元以及违约金。 正和生态2月公告,因太原龙城绿地植物园有限公司、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太原植物园长期拖欠公司工程款项,公司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为由,向山西省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法院”)提起诉讼,诉请判令被告支付工程款124,408,353.72元及利息11,915,154.45元。 卓锦股份4月公告,公司与山东省水工环地质工程有限公司的诉讼已收到一审判决,山东省水工环地质工程有限公司被判支付原告卓锦股份合同款10,444,479.1元,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对山东省水工环地质工程有限公司上述第一项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金达莱在与万安政府、芜湖三峡的官司前,还曾因南乐县城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未按照合同要求履行支付义务提起诉讼,并于2024年6月收到一审判决。被告南乐县城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被要求向金达莱支付设备款17,526,175.27元及逾期付款违约金等。 【2025-08-02】 2284家公司股权存在质押,累计质押市值2.79万亿元 【出处】证券时报网 股权质押是上市公司股东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证券时报 数据宝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公布的数据,截至8月1日,A股市场共有2284家公司股权存在质押,占A股总家数的比例为44.35%,合计质押总市值为2.79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2.98%,累计质押股数为3050.10亿股,占A股总股本的比例为3.97%,其中,无限售股份质押数量为2822.42亿股,占质押股份数量比重为92.54%,限售股份质押占比为7.46%。 从板块分布看,主板质押公司共1591家,质押市值2.30万亿元,占板块市值比例3.21%;创业板质押公司共613家,质押市值4685.21亿元,占板块市值比例3.21%;科创板质押公司共80家,质押市值237.10亿元,占板块市值比例0.31%。 行业分布统计,质押市值居前的行业是: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基础化工、机械设备,质押市值分别为3334.96亿元、2239.46亿元、1979.08亿元、1859.51亿元、1393.61亿元;质押市值占行业总市值比例居前的行业分别是综合、房地产、商贸零售、钢铁、环保,质押市值占比分别为21.51%、7.11%、6.87%、6.55%、6.14%。 个股方面,从质押比例看,A股市场共10家公司质押股份占总股本比超过50%,质押比例在30%~50%的有107家,质押比例20%~30%的有230家,质押比例10%~20%的有596家,质押比例10%以内的有1341家。 股份质押比例最高的是海德股份,公司股份共质押8笔,累计质押14.68亿股,质押股份占总股本的75.09%,最新质押市值达95.99亿元;其次是国城矿业,最新累计质押股份7.84亿股,占总股本的69.67%;质押比例较高的还有ST雪发、深华发A、金徽股份等,质押比例分别为68.50%、64.09%、61.31%。 质押比例超30%个股中,按所属板块统计,主板有103家、创业板有14家。行业来看,医药生物、纺织服饰、房地产行业较为集中,分别有14只、8只、8只个股上榜。高比例质押股中,有7只ST股上榜。 从业绩来看,高比例质押股中,有3股已经公布了半年报,净利润同比增幅最高的是澄星股份,净利润同比变动幅度为211.08%。公布上半年业绩预告的共有61只,从业绩预告类型来看,预增有14只,预盈有7只,预降有9只,预亏有23只。以净利润增幅中值来看,净利润增幅最高的是华宏科技,预计净利润中值为7750.00万元,同比增幅为3384.71%。 市场表现方面,高比例质押股中,本周股价平均下跌1.68%,其间沪指下跌0.94%。具体来看,涨幅居前的有尔康制药、洪田股份、河化股份,分别上涨12.77%、12.49%、9.71%,跌幅居前的有恒通股份、联泰环保、国城矿业,分别下跌9.89%、9.09%、8.90%。(数据宝) 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比例排行榜代码简称质押笔数质押数量合计(万股)质押比例(%)行业000567海德股份8146779.0675.09非银金融000688国城矿业978404.6969.67有色金属002485ST雪发737266.2068.50纺织服饰000020深华发A211610.0064.09电子603132金徽股份1259960.0061.31有色金属600400红豆股份19137236.3059.89纺织服饰600280中央商场1064190.0056.89商贸零售000048京基智农1328363.4453.49房地产600682南京新百3468531.9450.91综合600180瑞茂通4255077.5050.69交通运输603567珍宝岛946627.3049.55医药生物300267尔康制药13101720.9849.32医药生物002015协鑫能科1077870.6347.97公用事业300997欢乐家3020870.0047.71食品饮料600545卓郎智能1284910.8347.49机械设备605388均瑶健康528224.4747.00食品饮料603378亚士创能1320094.2846.88建筑材料600241时代万恒1013773.5046.80电力设备600208衢州发展36394709.9146.39房地产000078海王生物11121431.8946.15医药生物603223恒通股份432735.0745.84石油石化000042中洲控股930264.0745.52房地产603919金徽酒1323090.4945.52食品饮料603315福鞍股份2214552.1045.41环保600053九鼎投资519640.0045.30非银金融300187永清环保1429152.0045.15环保605189富春染织28716.3544.91纺织服饰600370三房巷30174904.9944.89基础化工600599*ST熊猫57402.4844.59非银金融600735新华锦918492.0043.13纺织服饰301331恩威医药134400.0842.76医药生物603001奥康国际2116956.0142.29纺织服饰000712锦龙股份3837665.0042.04非银金融600673东阳光53126438.8642.01综合002082万邦德1425607.1041.86医药生物600693东百集团2436156.0041.57商贸零售000668*ST荣控15992.6140.81房地产605069正和生态138613.4940.69环保300715凯伦股份1615376.7240.67建筑材料600403大有能源696751.9940.47煤炭601969海南矿业580868.3140.46钢铁600655豫园股份33156064.7340.05商贸零售600869远东股份3088281.4139.78电力设备002645华宏科技2123129.2539.77环保002620ST瑞和415007.6039.76建筑装饰600137浪莎股份103858.0039.68纺织服饰605368蓝天燃气2028316.0039.62公用事业600095湘财股份17112064.0639.19非银金融002846英联股份2716459.4739.19轻工制造603595东尼电子169019.7538.80电子 注:本文系新闻报道,不构成投资建议 【2025-07-14】 正和生态:预计2025年半年度盈利2500.00万至3500.00万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7月15日,A股上市公司正和生态(605069)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1-6月预计扭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00.00万至3500.00万,净利润同比增长176.63%至207.28%。公司基于以下原因作出上述预测: (一)重点项目应收账款回收取得突破,资金状况显著改善 2024至2025年,中央持续推出化债政策,为政府加快支付民营企业拖欠账款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此背景下,公司2023年成立的应收款项专项催收小组持续发挥统筹作用,紧密结合中央政策与各项目实际情况,全力推进应收账款回收工作。多重积极因素叠加,公司此前积压的账款支付进程明显加快,回款情况得到改善。2025年上半年,公司全口径回款达3.39亿元。其中太原项目与荆州项目的应收账款回收陆续实现突破,均有部分款项成功到账。上述一系列回款进展,有效改善了公司的资金流状况,进一步优化了整体运营环境。 (二)当期营收稳步增长,新增业务质量优质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较往期实现增长。同时,新承接项目聚焦于北京等资金状况良好的区域,这些项目付款条件较好,为公司稳健运营奠定了基础。 (三)降本增效成效突出,成本费用大幅下降 公司一方面,着力提升经营与管理水平,优化内部运营机制;另一方面,坚持市场聚焦策略,以拓展北京区域市场为核心,通过资源整合与精准布局全面压缩不必要开支。通过这些举措,公司总体成本费用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显著提升了整体盈利空间。 公司始终秉持清晰明确的战略目标,继续聚焦核心发展方向:一方面,深耕生态环境治理主业,通过全力拓展订单、狠抓回款落地、完善项目交付能力,夯实业务根基;另一方面,持续加大IP文旅及人工智能业务的研发投入,培育新的增长动能。通过上述举措,公司将进一步筑牢发展基石,同时着力提升经营弹性与抗风险韧性,为长远发展积蓄力量。公司所属行业为环境治理。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生态环境科技运营商,致力于以智慧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公司主要产品和业务包括河湖生态业务、海洋生态业务、生态管家及公园+业务。公司取得了一系列的国内外奖项,2023年6月,唐山南湖中央公园生态环境重建项目获日本IDPA国际先锋设计大奖景观设计类银奖;2023年7月,深圳蚝乡湖公园项目获2023年巴黎DNA设计大奖公园和公共空间、教育、社区和娱乐设施类别奖;2023年3月,公司荣获2023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十周年推荐品牌金奖(智慧滨水环境治理与生态空间智能化服务)。一手掌握上市公司财报情况>> 【2025-07-02】 智谱获浦东创投集团和张江集团总额10亿元战略投资 开源发布新一代通用语言视觉模型 【出处】劳动报 摘要:GLM-4.1V-Thinking是一款支持图像、视频、文档等多模态输入的通用推理型大模型。 近期爆火的“苏超”,非球迷看不懂怎么办?在7月2日举行的智谱开放平台产业生态大会上,智谱正式发布并开源视觉语言大模型GLM-4.1V-Thinking。在现场演示中,该最新模型化身成为AI“解说员”,可以跟进视频直播,并应用户要求给出专业解说,并从技术、战术等角度解释某一进球的精彩之处。同时,智谱宣布浦东创投集团和张江集团对智谱总额10亿元的战略投资,并于近期完成首笔交割。 据悉,GLM-4.1V-Thinking是一款支持图像、视频、文档等多模态输入的通用推理型大模型,专为复杂认知任务设计。它在GLM-4V架构基础上引入“思维链推理机制(Chain-of-Thought Reasoning)”,采用“课程采样强化学习策略(RLCS,Reinforcement Learning with Curriculum Sampling)”,系统性提升模型跨模态因果推理能力与稳定性。 其轻量版GLM-4.1V-9B-Thinking模型参数控制在10B级别,在兼顾部署效率的同时实现性能突破。 智谱CEO张鹏表示,在面向科学研究、教育、自主Agent及多模态助手等更复杂现实世界应用时,补足推理能力的GLM-4.1V-Thinking,真正解决开放式、信息丰富的千行百业的场景问题。如长视频理解、图像问答、学科解题、文字识别、文档解读、Grounding、GUI Agent和代码生成。 当天,智谱宣布推出全新生态平台“Agent应用空间”,并开启“Agents开拓者计划”,投入数亿资金,全方位扶持AI Agents创业团队。 “Agent应用空间”是一个面向企业客户和开发者的AI Agent能力聚合平台,汇聚丰富的Agent应用与模型插件(MCP),提供开箱即用、灵活编排的组件服务和Agents应用,帮助企业无需自建大模型团队,即可低门槛接入成熟、安全、可控的Agent能力。 在大会现场,张鹏提到,希望现有的大模型能力能通过智能体的方式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帮助用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解决实际的问题。“我们希望大模型不光能思考,还能帮助我们解决执行的问题。当前的代码和执行能力(Agent能力),仍然还有大量的空间去提升。” 头图为大会现场。劳动报记者王嘉露摄影 【2025-07-02】 正和生态07月02日主力大幅流入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大幅流入 正和生态07月02日主力(dde大单净额)净流入4071.14万元,涨跌幅为5.32%,主力净量(dde大单净额/流通股)为4.31%,两市排名8/5153。投顾分析正和生态今日主力净量为正,且值较大,表明主力大幅流入,主动买入明显多于主动卖出。正和生态今日大涨5.32%,主力拉升明显。 【2025-06-17】 概念动态|正和生态新增“AIGC概念”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6月17日,正和生态新增“AIGC概念”。据本站数据显示,入选理由是:根据2024年12月25日互动易: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坚持以技术驱动市场。专门设立了“数字科技”业务版块,以数值溯源模型为核心,融合AI大模型技术,聚焦“数智生态、智慧体验空间”两大产品方向。“智慧体验空间”赋能“城市滨水空间客厅”业务,通过深度整合AIGC、云计算、VR/AR/MR等前沿技术,全面提升城市滨水空间客厅的文化内涵与设计表达水平,显著提升游客体验与满意度,大幅提升运营管理效率与效益。该公司常规概念还有:污水处理、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土壤修复、雄安新区、碳中和、PPP概念、数字经济、元宇宙、水利、京津冀一体化、智谱AI、物业管理、AI智能体、智慧城市、数字孪生、人工智能、IP经济(谷子经济)、旅游概念。 【2025-06-16】 概念动态|正和生态新增“人工智能”概念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6月16日,正和生态新增“人工智能”概念。据本站数据显示,入选理由是:根据2025年3月28日互动易:日前,公司与智谱AI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签署了研发技术服务合同,加速推进知识库搭建、河湖-海洋生态修复行业大模型研发以及智能体开发工作。其中知识库作为企业内部信息存储、技术升级、管理优化与商业拓展的关键工具,可以有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实现降本增效;河湖海洋大模型将大幅提升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的科学性与实施效率,为海洋生态保护事业注入强劲新动能;AI智能体则将融合智能监测、无人化作业与AI决策技术,构建以“AI生态管家”为核心的智能体系统,实现滨水及水上空间数字化管理和智能体维护,显著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决策科学性。该公司常规概念还有:污水处理、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土壤修复、雄安新区、碳中和、PPP概念、数字经济、元宇宙、水利、京津冀一体化、智谱AI、物业管理、AI智能体、智慧城市、数字孪生。 【2025-06-12】 正和生态:6月20日将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6月12日晚间,正和生态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于2025年6月20日举行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2025-06-12】 概念动态|正和生态新增“数字孪生”概念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6月12日,正和生态新增“数字孪生”概念。据本站数据显示,入选理由是:根据证券时报网2025年6月11日新闻:正和生态与自然资源部海洋三所自2022年共建“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以来,已起草3项行业技术标准,承担多个国家级科研课题及生态修复项目。值得关注的是,实验室同步推进的 “数字孪生海岸带”科研体系,通过高精度遥感测绘与动态模拟技术,为海岸带保护修复提供全周期数字化支撑,这将ShorelineGLM形成技术共振,为其V2.0版本实现多模态功能奠定基础。随着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可持续海洋发展的未来图景正加速呈现。该公司常规概念还有:污水处理、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土壤修复、雄安新区、碳中和、PPP概念、数字经济、元宇宙、水利、京津冀一体化、智谱AI、物业管理、AI智能体、智慧城市。 【2025-06-11】 正和生态发布国内首个海洋生态修复基础大模型“ShorelineGLM” 解码海洋可持续发展新图景 【出处】证券时报网 近日,在第17个世界海洋日暨第18个全国海洋宣传日到来之际,由正和生态携手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联合智谱AI共同研发的国内首个海洋生态修复领域垂直大模型——ShorelineGLM(v1.0)顺利通过验收并正式发布。该模型的发布,积极响应了“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年度主题,为海洋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创新的科技支撑,有望在推动海洋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研发单位参与海洋生态修复提供了高效有力的智慧平台。 该模型基于智谱AI先进模型基座,依托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海量技术知识,和正和生态在滨水生态修复领域的工程实践,通过多智能体协作生成训练集进行微调,构建起 “通用认知底座+垂直领域引擎”协同架构。其数据核心来源于实验室技术研发成果,并融合国内海洋行业标准、专著及典型工程案例,形成覆盖海洋生态系统全链条知识的海洋知识图谱,在岸滩综合整治、海岸带生态修复辅助设计等领域已具备初步智能体能力。 经实测,相较于主流通用大模型,ShorelineGLM 回复中具体准确数据样例的能力提升超15%,生成准确例子的能力提升超10%,可高效完成内容生成、政策分析等六大核心任务,精准破解海洋生态修复领域跨学科协同与庞大数据处理难题。 正和生态与自然资源部海洋三所自2022年共建“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以来,已起草3项行业技术标准,承担多个国家级科研课题及生态修复项目。此次大模型的发布,标志着海洋治理模式从单一工程修复向“生态韧性构建—经济价值提升—社会协同参与”的系统性变革迈进。 值得关注的是,实验室同步推进的 “数字孪生海岸带”科研体系,通过高精度遥感测绘与动态模拟技术,为海岸带保护修复提供全周期数字化支撑,这将与ShorelineGLM形成技术共振,为其V2.0版本实现多模态功能奠定基础。随着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可持续海洋发展的未来图景正加速呈现。(燕云) 【2025-06-10】 正和生态06月10日主力大幅流出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大幅流出 正和生态06月10日主力(dde大单净额)净流出938.45万元,涨跌幅为-4.80%,主力净量(dde大单净额/流通股)为-1.02%,两市排名5021/5149。投顾分析:该股今日主力净量为负,且值较大,表明主力大幅流出,主动卖出明显多于主动买入。与此同时,今日换手率较高,主力抛售的嫌疑较大。投顾建议:投资者短期宜合理控制仓位,谨慎为佳。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所得,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2025-06-09】 正和生态06月09日主力大幅流入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大幅流入 正和生态06月09日主力(dde大单净额)净流入858.21万元,涨跌幅为1.17%,主力净量(dde大单净额/流通股)为0.91%,两市排名107/5149。投顾分析正和生态今日主力净量为正,且值较大,表明主力大幅流入,主动买入明显多于主动卖出。正和生态今日收涨1.17%,主力有可能在吸筹建仓。 【2025-06-05】 正和生态06月05日主力大幅流出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大幅流出 正和生态06月05日主力(dde大单净额)净流出1031.16万元,涨跌幅为-3.71%,主力净量(dde大单净额/流通股)为-1.10%,两市排名5042/5149。投顾分析:该股今日主力净量为负,且值较大,表明主力大幅流出,主动卖出明显多于主动买入。与此同时,今日换手率较高,主力抛售的嫌疑较大。投顾建议:投资者短期宜合理控制仓位,谨慎为佳。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所得,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2025-06-05】 正和生态AI知识库正式发布 重构生态治理智慧中枢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正和生态知识库近日完成测试并正式发布,这一成果标志着公司在生态环境领域智能化转型中迈出关键一步。该知识库的核心系统“AI大模型助手”,深度融合正和生态28年行业经验、智谱GLM大模型基座,整合智谱Z1与DeepSeek R1双AI模型,构建起覆盖招投标、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和内控管理全链条的智能交互中枢,可实现信息秒级检索与智能精准推送。 正和生态知识库-AI大模型助手交互界面 生态环境治理涉及流域修复、海岸带保护等多个复杂领域,技术、案例与政策法规海量繁杂。正和生态此次发布的知识库不仅收录公司内部招投标文件439项、规划设计方案519个、工程建设案例161个、内控管理制度74套,更整合超500项行业规范,累计整理项目文件超1万份,实现从政策解读到实操方案的全覆盖。同时,团队构建了三级树状分类体系。所有文档、数据均按架构精准归类,大幅提升知识检索与复用效率。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知识库具有“动态智慧”特性,针对不同业务场景,系统可智能调节模型参数。在规划设计与工程建设中,将“Temperature”参数上调30%,激发AI生成更具创新性的方案设计;而在招投标与内控管理场景下,参数下调40%,确保输出内容严格遵循法规条款,误差率近乎为零。 在知识库的评测验收方面,技术团队设计200项测试题,从事实查询、专业应用两大维度展开,小到招标文件条款定位,大到复杂生态设计方案解析,每项测试都直击业务痛点。同时引入对照组实验,直观展现接入企业知识库后的AI性能飞跃——知识覆盖度提升至99%,事实一致性误差率低于1.2%,交互响应速度实现98%查询2秒内反馈。 从招投标策略优化到内控流程规范,新系统已在正和生态全业务线落地见效。随着后续持续迭代,这一行业AI知识库有望成为生态环境治理智能化升级的“新标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白丽斐) 【2025-05-30】 正和生态05月30日主力大幅流入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大幅流入 正和生态05月30日主力(dde大单净额)净流入1175.64万元,涨跌幅为2.01%,主力净量(dde大单净额/流通股)为1.19%,两市排名46/5147。投顾分析正和生态今日主力净量为正,且值较大,表明主力大幅流入,主动买入明显多于主动卖出。正和生态今日收涨2.01%,主力有可能在吸筹建仓。 【2025-05-29】 正和生态05月29日主力大幅流出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大幅流出 正和生态05月29日主力(dde大单净额)净流出1012.92万元,涨跌幅为-1.55%,主力净量(dde大单净额/流通股)为-1.07%,两市排名5081/5147。投顾分析:该股今日主力净量为负,且值较大,表明主力大幅流出,主动卖出明显多于主动买入。与此同时,今日换手率较高,主力抛售的嫌疑较大。投顾建议:投资者短期宜合理控制仓位,谨慎为佳。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所得,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2025-05-27】 正和生态05月27日主力大幅流出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大幅流出 正和生态05月27日主力(dde大单净额)净流出3858.37万元,涨跌幅为0.00%,主力净量(dde大单净额/流通股)为-4.03%,两市排名5145/5147。投顾分析:该股今日主力净量为负,且值较大,表明主力大幅流出,主动卖出明显多于主动买入。与此同时,今日换手率较高,主力抛售的嫌疑较大。投顾建议:投资者短期宜合理控制仓位,谨慎为佳。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所得,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