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光电子 福建板块 标准普尔 深股通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机构重仓 荣耀概念 玻璃基板 柔性屏(折叠屏) 华为概念 3D玻璃 OLED 国企改革
从事计算机、OLED平板显示屏、显示屏材料制造、通信设备、光电子器件、电子元件、其他电子设备、模具、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对外贸易,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公司主要从事LCD显示面板、液晶模组(LCM)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模组业务主要在华映科技(母公司)及子公司华冠光电。公司所生产的大尺寸 LCM产品主要应用于液晶电视、电脑显示器等领域;中小尺寸LCM产品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POS机、工业控制屏等领域。公司显示面板业务主要在子公司华佳彩。华佳彩拥有一条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IGZOTFT-LCD)生产线,于2017年7月投产,产能3万片LCD大板/月,主要生产中小尺寸显示面板,产品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POS机、工业控制屏等领域。
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等,包括: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等产业水平,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等。未来从整个显示行业来看,伴随着5G技术在商用领域的成熟应用,以及物联网的迅速发展,各种联网装置将快速增加,新商业模式、新应用及新场景层出不穷,公共显示、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能家居等应用场景也将更大地发展,势必催生出更多元化的智能设备需求,而显示屏是绝大部分智能设备的必备元件之一,因此,显示面板产业也将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
公司所属的新型显示行业是我国信息产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行业之一,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提供了财政、税收、人才、技术等全方位的支持,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了持续利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全球数字化建设进程加快,居家办公、在线教育及线上娱乐等新场景新应用快速发展,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的需求快速增长。公司将继续坚持“大面板、小模组”的发展战略,将发展重心放在面板业务上,聚焦中小尺寸显示产品,丰富产品类型,积极拓展客户,并依托华佳彩显示面板资源优势,向高分辨率中尺寸产品市场、金属氧化物面板市场、下游模组市场拓展,建设“材料—面板—模组”产业链。
公司一向重视研发创新,加强核心技术攻坚、科研成果转化和创新投入,2021年研发费用约为2.82亿元,约占营业收入的9.35%。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金属氧化物面板技术,属于目前国内最先进氧化物器件技术,该技术具备高分辨率、高帧率、窄边框、低功耗、高触控灵敏度等特性,有望成为未来中高端主流显示解决方案之一。公司全新11英寸高清金属氧化物高色域艳彩屏,在2021年中国国际显示技术及应用创新展上荣获显示器件创新金奖。未来公司将重点开发金属氧化物先进背板工艺,并进行AMOLED背板、微晶玻璃等前沿技术研究,做好技术储备,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公司深耕显示行业多年,生产和管理经验丰富,具备较强的原材料的检验管控能力、制程控制优化能力和出货品质管控能力。公司将以市场为导向,拉动内部整体能力提升,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及变化,调整自身产品结构,实现差异化竞争。
2016年5月24日早间一纸公告披露,其将向厦门鑫汇和嘉兴融仁转让所持的全部厦华电子股权,由此,厦门鑫汇系将进一步掌握厦华电子的话语权。华映科技控股子公司华映吴江、华映光电、华映显示拟向厦门鑫汇贸易有限公司(厦门鑫汇)及嘉兴融仁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嘉兴融仁)转让所持有的厦华电子股权并签订相关协议。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子公司不再持有厦华电子股权。本次交易中,控股子公司出售厦华电子股权预计将确认损益62,856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支付市值管理服务费预计将确认损益-18,387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本次交易预计对公司2016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影响金额合计为44,469 万元。
2016年5月18日公告称,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于5月18日对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进行了审核。根据会议审核结果,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获得审核通过。目前,公司尚未收到中国证监会的书面核准文件。华映科技拟以不低于10.5元/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9.52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0亿元,其中,福建电子信息投资、莆田国投承诺均以现金25亿元认购部分本次发行股份,且限售期为36个月。募集资金中,84亿元拟投资建设第6代TFT-LCD生产线项目,项目总投资为120亿元,主要生产中小尺寸显示器件,主要目标市场包括高端智能手机、差异化平板电脑、车载显示、工控显示等;13亿元拟用于对科立视增资投资建设触控显示屏材料器件二期项目;3亿元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2010年3月,公司以4.36元/股定向发行5.56亿股购买福建华显75%的股权,深圳华显75%的股权,华冠光电75%的股权以及华映视讯75%的股权和206基地资产,主营业务转型为液晶模组制造。购买资产确定为242343.06万元。四家LCM公司目前的主要客户为中华映管子公司华映纳闽。公司主营业务是进行液晶模组的加工与销售。公司可生产7-47英寸的液晶模组。液晶模组是进行液晶显示器组装的重要元件,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大尺寸TFT-LCD电视机。华映光电以中小液晶模组生产为主,兼具触控产品加工一条龙即盖板玻璃加工、盖板玻璃与触控屏面板贴合、触控模组与液晶面板贴合等业务。
2013年1月,公司受让华映百慕大、华映纳闽、华映视讯、顺明电子、允有电子、志品技术合计持有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35%股权,合计受让金额为7亿元人民币。华映光电成立于1994年1月11日,注册资本为232552.61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为开发、设计、生产单色显像管、单色显示管、彩色显像管、电子枪、管面涂布材料及相关零部件等。华映光电成功的转型使其成为以中小尺寸平板显示产品及相关零部件加工为主,兼具触控产品加工一条龙的的产业链,通过此次交易,将加速公司介入触控产业、智能手机、平板显示产品的业务市场。2015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6899万元。
公司2011年3月投资触控模组材料项目。总投资额4000万美元,建设期为一年。主要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立项,生产设备的采购,相应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期约两年。经营范围为:从事平板显示屏及触控组件材料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项目实施进一步完善公司触控供应链,形成上下游完整供应链,提升公司的配套能力,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年8月,合营公司取得营业执照,名称科立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1月,以2830万元的价格竞拍取得121.71亩的建设用地。2013年6月,公司触控组件材料项目进入投料阶段。科立视于2014年10月进行小批量生产,并开始对客户供货。2015年科立视开拓3D玻璃保护贴业务,产能于2015年下半年逐步释放,2015年科立视实现营业收入2037万元。
中华映管直接持有华映百慕大100%股权,直接和间接持有华映纳闽100%股权,为华映百慕大和华映纳闽的实际控制人。中华映管经营范围为:发电,输电,配电机械制造业,电器及视听电子产品制造业,有线通信机械器材制造业等。中华映管为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2475。中华映管已发展成为跨国经营的大尺寸TFT-LCD,PDP(电浆电视)等光电视讯产品的领航者及具有全球最大的显示管制造厂,成为产品线最完整的光电专业制造厂。下属子公司,孙公司还包括大华光电,新金士顿股份有限公司,诚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2016年2月1日公告,公司子公司科立视材料与福光股份计划利用科立视高铝硅酸盐类盖板玻璃的制造经验及先端材料的研发优势,同时结合福光股份镜头的生产及销售实力,进行产业研发合作。福光股份是中国安防百强企业,专业从事镜头研发、生产与销售,是国家“神舟”系列航天飞船配套产品指定制造商。本次合作将有利于公司利用研发成果,布局镜头领域,提升产品附加值。创新了公司技术孵化模式,有利于公司加快产品创新。
2015年9月,公司调整后拟以12.24元/股定增募资不超过100亿元。其中,84亿元投资建设第6代TFT-LCD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20亿元;18.18亿元用于对科立视增资投资建设触控显示屏材料器件二期项目,总投资18.18亿元;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第6代TFT-LCD生产线项目新建玻璃基板尺寸为1500mm×1850mm,设计产能为3万片/月。项目建设期为22个月,计算期平均税后利润为4.77亿元;触控显示屏材料器件二期项目计划利用现有的厂房及生产辅助设施,购置生产及研发检测设备,建设3条触控显示屏盖板生产线,形成年产显示屏盖板8330万片的生产能力。预计2015年9月开工建设,2017年7月投产,本项目年销售收入14.15亿元,年利润6.34亿元,年税后利润5.39亿元。通过本次投资,公司向盈利能力较强的产业链上游扩张,有利于完善公司产业链,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公司在触控显示屏领域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
2015年8月,股东大会同公司筹划员工持股计划,参与总人数不超过为1000人。本员工持股计划委托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并全额认购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兴隆7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兴隆7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上限为4000万份(4000万元),主要投资范围为购买和持有华映科技股票。
2015年5月22日公告,为挖掘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充分利用两岸市场有效资源,培育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拟与福建省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发起设立海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出资人民币7500万元,占海峡人寿注册资本(人民币15亿元)的5%。
2015年1月,公司子公司华映显示、华映视讯、华映光电等计划以不超过1.1亿元投资车载、工控产品并提升设备自动化项目。其中,公司计划以不超过6000万元投向新增车载产品产能60万片/月项目;计划以不超过1500万元投向新增工控产品产能20万片/月项目;计划以不超过3500万元投向提高设备自动化及产能效率项目。同时,未来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适时整合车载生产线资源,进一步布局全自动化车载生产线,甚至全自动化3D触控车载一条龙产品生产线,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
2015年2月,公司制定未来三年(2015-2017)分红回报规划。未来三年内,公司可以采取现金方式、股票方式或者现金与股票相结合的方式分配股利。公司董事会可以根据公司的资金需求状况提议公司进行中期分配。公司依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足额提取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以后,每年以现金方式、股票方式或者现金与股票相结合的方式分配股利,在公司盈利和现金流满足持续经营和长远发展的前提下,最近三年以现金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华映百慕大,华映纳闽及其实际控制人应优先向中国大陆上市公司(特指本次收购完成后之中国大陆上市公司闽闽东)及其控制之企业提供液晶显示模组委托加工订单。在四家LCM公司现有经营模式未因法律,政策变更等客观变化而改变的情况下,本次收购完成后至中国大陆上市公司一个会计年度内关联交易金额占同期同类交易金额的比例下降至30%以下(不含30%)前,确保中国大陆上市公司每年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收购完成后三年业绩承诺依原承诺目标不变),不足部分由华映百慕大以现金向中国大陆上市公司补足,从而确保中国大陆上市公司持续盈利能力。若后续闽东电机一个会计年度关联交易金额占同期同类交易金额的比例恢复至30%以上(含30%),则仍确保闽东电机该年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不足部分由华映百慕大于当年以现金向闽东电机补足。
2018年12月14日公告称,公司12月13日从台湾公开资讯观测站(http://mops.twse.com.tw)获悉,公司实控人中华映管发布重大讯息,中华映管与其百分之百控股之子公司中华映管(百慕大)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控股股东,以下简称华映百慕大)均发生债务无法清偿之情事,中华映管之往来银行依据授信合约将有权宣告中华映管违约,所有未到期借款将需立即偿还,将更加剧中华映管之营运资金缺口,且将引致全体债权人加速对中华映管催讨债务,致使中华映管营运资金严重不足而被迫停产,有暂停营业或有停业之虞。中华映管认为仍有改变营运模式,重建更生之可能。目前公司正与中华映管、华映百慕大等相关方进一步核实上述重整事项,根据初步判断,中华映管重整可能导致公司出现以下风险:一、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可能变更。截至本公告日,华映百慕大持有华映科技股份总数729,289,715股,其中用于质押的股份累计为728,000,000股(均为场外质押),质押股份数占华映科技总份数的26.32%,占其持有华映科技股份数的99.82%。上述股份可能面临强制平仓风险,进而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更。二、公司应收中华映管款项可能无法收回。截至2018年11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中应收中华映管款项余额为4.54亿美元(折人民币31.50亿元),其中,逾期款项金额为2.54亿美元(折人民币17.61亿元)。上述应收款项可能无法全额收回而导致公司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并可能导致公司出现资金周转风险,进而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