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 贵州板块 深股通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央企改革 绿色电力 国企改革 西部大开发 太阳能
投资、开发、经营水、火电站及其电力工程;电力、热力产品购销及服务;配电网投资及经营;合同能源管理和节能咨询服务;水电工程项目管理及工程技术咨询;从事为电力行业服务的各种机电设备及原材料经营;水工机械安装、维护。
公司作为一家从事电力供应相关业务的上市企业,报告期内,主要经营业务是水力发电站的开发、建设与经营管理。公司上市以来致力于贵州境内“两江一河”(北盘江、芙蓉江、三岔河)流域梯级水电和清洁能源开发。
根据中电联《2023 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2022 年以来,电力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能源电力安全保供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落实“双碳”目标新要求,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影响,全力以赴保供电、保民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2022 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 8.64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6%。一、二、三、四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5.0%、0.8%、6.0%和 2.5%,第二、四季度电力消费增速回落。2022 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部分地区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2 月,全国多次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少数省份在部分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平衡偏紧。7、8 月,我国出现了近几十年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极端高温少雨天气,叠加经济恢复增长,拉动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全国有 21 个省级电网用电负荷创新高,华东、华中区域电力保供形势严峻,浙江、江苏、安徽、四川、重庆、湖北等地区电力供需形势紧张。12 月,贵州、云南等少数省份受前期来水偏枯导致水电蓄能持续下滑等因素影响,叠加寒潮天气期间取暖负荷快速攀升,电力供需形势较为紧张,通过加强省间余缺互济、实施负荷侧管理等措施,有力保障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守牢了民生用电安全底线。
水电作为可再生的绿色清洁能源,长期以来得到国家政策的重点扶持。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改善能源结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清洁能源发展的支持政策。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生态文明历史性地写入宪法,体现了我国目前对生态环境建设及环境保护的空前重视。水力发电使用可再生的水力资源发电,不排放任何污染物,节能减排的环境效益明显,高度契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公司主要厂站均实现水电提效计划要求的“远程集控”目标,通过建设集控系统,为流域梯级电站优化调度、远程控制提供技术支撑,以集控系统为基础,报告期内,根据当前来水情况,公司实行“保水保蓄能”调度原则,力求高蓄能低水耗运行,为电力平稳有序供应及流域综合用水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能源替代型方式减排(即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目前中国最适合的选择。而除水电外的其它可再生能源受技术和成本的因素制约,在短期内难以成为主力军。而我国水力资源丰富,开发程度低,水电运行成本低、可靠性高,具备大规模开发的技术和市场条件,水电是目前经济条件下实现节能减排的首选。为了支持水电行业发展,统一和规范大型水电企业增值税政策。2014年,财政部下发《关于大型水电企业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10号)。对大型水电企业给予增值税优惠政策: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的水力发电站(含抽水蓄能电站)销售自产电力产品,自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8%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12%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2015年年报披露,马马崖一级水电站1号机组(装机18万千瓦)于2015年1月投入运行、马马崖一级水电站2号机组(装机18万千瓦)于2015年2月正式投入运行、马马崖一级水电站3号机组(装机18万千瓦)于2015年6月正式投入运行、公司控股子公司西源公司负责开发的善泥坡水电站(装机2×9万千瓦+0.55万千瓦)2号机组于2015年1月投入运行。
以精益调度为抓手,以远程控制为手段,对公司系统各水电站进行统筹协调,实施集约化梯级调度,2017年实际来水、实际电量与预测情况基本一致,实现精益管控目标。通过汛前控制均衡发电、枯汛交替期加大发电、汛期加强营销、后汛期及时测算的分期控制水位措施,实现年末高蓄能。在洪水调度期间加强会商,实时跟踪,精准调整负荷优化电量结构,实现梯级水库弃水期高负荷率运行。通过精益调度,全年节水增发电量4.32亿千瓦时,在实际来水比多年平均偏枯18%情况下,发电量与蓄能增量之和达到设计电量的95%,弃水期负荷率达95.4%,光照、董箐、引子渡等厂弃水期负荷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