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 江苏板块 机构重仓 毛发医疗 辅助生殖 医疗美容 工业大麻 冷链物流 精准医疗 人工智能 婴童概念 养老概念 中药概念 长江三角 节能环保
健康产业领域的投资、开发;粘胶纤维及粘胶纤维品、可降解纤维、功能性纤维制造、销售,纺织原料、纺织品、化工产品销售,蒸汽热供应,电力生产,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2022年上半年,公司化纤资产实现剥离,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全面转变为大健康业务。公司大健康业务包括医疗服务业务和医药流通业务。公司的医疗服务业务已形成医、康、养护联动发展模式,形成以澳洋医院总院为支撑,澳洋医院三兴分院、顺康医院、港城康复医院、优居壹佰护理院、张家港澳洋护理院联动发展。江苏澳洋医药物流有限公司为公司下属现代医药流通企业,为华东地区大型单体医药物流企业,是国家AAAA级物流企业。GSP标准的仓储总面积32000平方米。通过B2B模式,向下游客户配送药品、器械等。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也随之蓬勃发展,但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医疗资源供给的增长速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社会经济进步推动医疗产业发展;2、人口结构变化提升医疗服务需求;3、国家政策陆续出台鼓励社会办医;4、疫情推动医疗服务方式和结构的改变。
在医疗服务领域,澳洋具有丰富且优秀的医疗服务、管理经验。公司以立足基本医疗、兼具专科特色的医疗服务体系,打造“大专科、小综合”的格局。公司将继续寻求医疗服务产业投资机会,加速推进澳洋健康的品牌建设,加大特色专科培育,全面提升、务实推进信息化医疗平台建设与业务拓展,力促形成华东区域竞争力。
在医药流通领域,公司形成了一个覆盖华东、面向全国的大型现代化医药配送网络。目前,澳洋医药已成为华东地区规模较大的单体民营医药物流企业之一。公司投资建设的医药物流异地新建项目,将原生产经营地点搬迁至张家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塘路南侧、紫荆路西侧地块。该项目新建药品库房32,000平方米,通过此次异地新建,公司将进一步提升物流设备、流程的现代化、智能化与信息化,提升物流服务质量与效率。新的物流中心建成后,能够满足医药物流未来发展的需要,满足每年约20到25个亿的仓储物流服务需要。在设计理念、作业效率、投入产出、人员用工、分拣速度,配送品类等方面在华东地区将具有较强竞争力。
澳洋医院被评为三级综合医院并通过JCI认证医院复评,助力于提升上市公司在大健康领域的知名度,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对公司的经营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荣获第七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三等奖、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苏州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中国上市医服务企csr30强,入围了“2019年医院品管圈比赛优秀圈组一等奖”;同时澳洋医院还签约中国创伤救治联盟,以此借助中国最权威的创伤急救平台,提升医院创伤救治中心的急救水平,大大降低严重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被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重磅发布的非公立医院100强榜单评为第32名,在全国县级非公立医院排名中位列第二位。三兴分院作为“南京鼓楼医院医联体”、“江苏省肿瘤医院医联体”、“南通市肿瘤医院医联体”合作单位,三兴分院以此为起点,不断探索新的运行模式,做好跨区域联动。特别是在肿瘤专科领域做精做优,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澳洋特色肿瘤专科。
2016年6月27日公告称,公司发布2016年非公开发行预案,同时公司撤回了2015年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 根据预案,公司此次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不超过88,747,346股,发行底价为9.42元/股,拟募集资金不超过8.3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向港城康复医院建设项目、澳洋医院三期综合用房建设项目、澳洋医学科研中心建设项目、澳洋健康医疗信息化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同时,公司拟用4亿元补充公司流动资金,用于促进公司医疗健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公司资本结构。
2015年2月16日发布重组预案,公司拟以5.41元/股,非公开发行合计12014.79万股,合计作价6.5亿元收购澳洋健投100%股权。同时公司拟向包括澳洋集团在内的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2.1亿元,发行价格不低于6.37元/股,其中澳洋集团承诺认购金额不低于4200万元。据介绍,澳洋健投是一家集医疗服务、医药流通及零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健康企业,其中医疗服务、医药流通为其主要业务。截至2014年末,澳洋健投总资产为12.24亿元,净资产为1.79亿元,其2013年度和2014年度净利润分别为3511.73万元和3816.51万元。交易对手承诺,澳洋健投2015-1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000万元、6000万元和7200万元。
公司以8.1元/股定向增发3422.1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2.77亿元,用于收购玛纳斯新澳特种纤维有限公司60%的股权,人造纤维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1.8亿元收购玛纳斯新澳特种纤维有限公司60%的股权,收购后,澳洋科技将持有新澳特纤100%股权。新澳特纤在玛纳斯县城西工业园区建设5万吨/年差别化粘胶短纤生产线,该生产线已于09年3月16日发布试生产公告。新澳特纤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75930.73万元,净利润2160.65万元。此外,2529万元用于“人造纤维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6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010年末人造纤维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入329.19万元)
公司以募集资金4.95亿元投资增资阜宁澳洋新建年产5万吨差别化粘胶短纤,该项目已于07年10月投产,08年5月,股东大会同意阜宁澳洋再次以自有资金4.96亿元投资年产8万吨差别化粘胶短纤项目。
公司已有棉浆粕生产能力8万吨,原材料主要自行供应,粘胶短纤原材料来源有较充足保证,棉浆粕产品主要原材料棉短绒原作为废物利用,减少对石油化纤需求,8万吨棉浆粕生产基地位于新疆,新疆是我国最大植棉省份,生产棉浆粕直接原材料棉短绒来源有保障,较其他地区生产厂家拥有较大资源优势。
粘胶短纤行业推崇连续浸渍工艺,快速脱泡工艺,高温熟成工艺,组合喷丝头,低速纺丝技术,精练成网技术,酸浴蒸发多级闪蒸技术,连续结晶技术,动静态双重混合技术等先进技术,都已在公司使用,已有扁平可降解长束纤维,彩色负离子多功能粘胶纤维,彩色竹浆纤维,彩色阻燃多功能粘胶纤维等四种产品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被评为国家,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并获得多项省,市科技进步奖。
2012年8月,公司制定未来三年(2012-2014)股东回报规划。未来三年内,公司将采取现金方式、股票方式或者现金与股票相结合的方式分配股利。公司董事会可以根据公司当期的盈利规模、现金流状况、发展阶段及资金需求状况,考虑进行中期分红。公司依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未来每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三十;在公司未分配利润为正、报告期净利润为正,以及满足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且足额预留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的情况下,如无重大投资计划或重大现金支出等事项发生,公司资产负债率处于正常水平,公司应当采取现金方式分配股利,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合并报表归属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五。
2013年7月,公司拟以每股2.59元的价格向激励对象授予1,000万股限制性股票股票,共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80%。行权条件为,相比2012 年的净利润2013年-2015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0%、21%、33.1%。且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不低于6.30%、6.30%、6.50%。本计划的激励对象为公司董事(不包括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公司认定的中层管理人员、核心业务(技术)人员共47人。
2015年11月11日晚间公告,公司与上海吉凯基因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曹跃琼签订《增资协议》。公司拟出资人民币2000万元对吉凯基因进行增资,其中人民币22.7303万元计入吉凯基因注册资本,其余计入其资本公积。本次增资完成后,吉凯基因注册资本由人民币1022.8631万元增加至人民币1136.5145万元,公司持有其2%股权。吉凯基因是国内优秀的基因功能科研服务提供商,在RNAi和慢病毒技术领域具有领先技术,目标成为肿瘤转化医学的产业化通道和国内领先的基因诊疗研发平台。增资参股吉凯基因有利于公司在基因检测、诊断方面的发展,符合国家医疗政策及高端医学发展趋势,为患者服务提供精细化、精准化的医疗服务,对公司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2018年10月19日公告,公司拟以自有资金不超过3.5亿元,且不低于5000万元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拟用于后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包括但不限于限制性股票)、员工持股计划或依法予以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等事项。本次回购股份价格为不超过5.00元/股。回购期限自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回购预案之日起6个月内。
2018年10月29日公告,公司近日与吉药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药控股)签署了《业务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吉药控股授权澳洋健康及其控制的下属公司作为吉药控股旗下工业生产的流通终端产品在江苏省、上海、安徽省(除华源和太和)唯一经销商。澳洋健康及其控制的下属公司利用自身拥有的医疗资源、连锁资源、商业资源,全力推广吉药控股品种。澳洋健康及其下属公司为吉药控股销售产品方式包括分销和调拨,年度计划销售额不超过1亿元(以澳洋健康采购吉药控股产品的采购价计算),同时吉药控股可向澳洋健康下属公司采购中药材等原料,采购金额不低于澳洋健康及其下属公司销售吉药控股产品总金额(以澳洋健康采购吉药控股产品的采购价为计算基础的50%)。公司表示,本次业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有利于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有利于公司整合资源,符合公司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战略及方向,对公司未来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本次交易的具体合作项目合同尚未签订,对公司当期及未来业绩影响尚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