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 吉林板块 低价股 深股通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机构重仓 新能源车 铁路基建 太阳能 军工
生产销售铝合金精密加工件、铝型材深加工部件;石油化工、电子电器、航空、航天、航海、汽车、轿车用铝合金部件;研发、制造铝合金轨道车辆、车头、车体、集装箱;生产销售铝合金型材、棒材、管材(包括无缝管);制造各种铝型材产品及铝门窗;生产销售钢化玻璃、中空玻璃、夹胶玻璃、防弹玻璃和防火玻璃(物理工艺过程);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相关技术的出口业务(国家限定经营或禁止出口的商品除外);经营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零配件及相关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经营或禁止的除外);经营本企业的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以上经营项目: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禁止的,不得经营;许可经营项目凭有效许可证或批准文件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主要从事工业铝型材、建筑铝型材、铝合金深加工产品、汽车轻量化产品、新能源产品及轨道交通装备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等。
近年来,国家相关主管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政策,促进铝合金材料尤其是中高端材料制造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等一系列国家政策、规划,将铝合金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并着重指出汽车轻量化、高强度铝合金、高性能铝型材等发展方向。伴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碳达峰、碳中和”等战略目标的执行和推进,具有追求高技术集成、高品牌价值和高产品附加值的现代化铝加工企业将迎来发展机遇。
生产设备性能领先,是生产多品类、高附加值产品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的基础。经过二十余年在铝挤压行业的经营,目前公司拥有一批技术领先、工序齐全的熔铸生产线、铝挤压生产线、热处理生产线、表面处理生产线、铝合金五轴联动CNC 加工中心、全自动铝合金部件精密焊接生产线(FSW、TIG、MIG、低温冷焊等)、德国门窗生产线、玻璃深加工生产线等。
在重视先进生产设备投资的同时,公司还注重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自成立以来,公司通过培养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逐年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推进技术和产品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在铝合金圆铸锭熔铸、模具设计制造、铝合金挤压、表面处理、铝型材深加工、铝型材焊接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产品质量在同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采用先进的设备,掌握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产品无论在内在质量如合金成分、强度、延伸率,还是在表面处理的质量如色彩、光泽、表面硬度、平滑性、耐光、耐候、耐腐蚀等方面,都已高于国家标准。公司有效执行了一套完整、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公司产品凭借质量优势进入了轨道交通、机械制造、电子电力、石油化工、建筑装修、军工兵器等六大领域。产品质量及品牌优势不仅促进了公司销售和效益的增长,也提升了公司企业形象。产品质量的领先优势使得公司在客户中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声誉。公司“利源”品牌在同行业中已经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先后被评为“吉林省名牌”“吉林省著名商标”。公司深入与知名客户合作,开发新产品,通过优秀的产品品质、优质的服务与客户确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2012 年至今,公司的深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016年3月8日晚间公告,拟不低于8.72元/股 非公开发行不超过4.24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37亿元,用于轨道车辆制造及铝型材深加工建设项目。以全资子公司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作为项目的实施主体。项目建在沈阳沈北新区。公司具备年产客运轨道车辆1000辆(包括动车组400辆、铝合金城轨地铁400辆、不锈钢城轨地铁200辆)、铝合金货车1000辆、铝型材深加工产品6万吨的生产能力,将形成公司的高端装备制造能力和进一步提升公司铝型材深加工水平。项目投资估算总值为549,900万元,经测算,项目达产后年均销售收入1,242,622.22万元、利润总额145,506.49万元、税后利润109,129.87万元,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15.88%,项目投资回收期(税后)为8.67年。,能使“大截面交通运输型材项目”和“轨道交通车体材料深加工项目”效益最大化,有利于发挥公司产品的协同效应,延伸了产业链和产品链,进一步拓展下游高端客户群体,进而提高自身盈利能力,保障未来业绩的稳步增长。
2015年3月9日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以22.69元/股,向公司控股股东王民及公司2015年度员工持股计划非公开发行合计不超过1762.891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亿元,拟全部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公司表示,公司高管及员工间接参与认购,有利于优化股权结构,能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高管及员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的竞争力。
2014年12月24日披露定增预案,公司拟以不低于19.32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56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30亿元,拟全部用于“轨道车辆制造及铝型材深加工建设项目”。方案显示,该轨道车辆制造及铝型材深加工建设项目总投资为42.3亿元,项目建设拟在天津滨海高新区天津未来科技城的天津利源厂区。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形成动车组400辆/年、铝合金城轨地铁400辆/年、不锈钢城轨地铁200辆/年的轨道车辆制造能力,同时新增铝型材深加工产品5万吨/年的生产能力。项目由公司与日本三井物产金属共同实施完成。
公司主要从事各种铝合金型材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建筑铝型材,工业铝型材,深加工铝型材等铝合金型材产品,2010年上半年分别占公司主业营收的46.7%,38.3%,15.0%,毛利占比分别为47.8%,35.1%,17.1%,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轨道列车,消费电子电器,机电设备,电力设备,医疗器械,建筑等领域。07-09年公司高附加值产品工业用铝型材,深加工铝型材的营收年均复合增长分别为35.81%,213.96%,远高于同期工业用铝型材营收22.50%的年均复合增速。
公司以募集资金24010万元投资“特殊铝型材(工业型材,棒材,管材)及铝型材深加工项目”,新增特殊铝型材及深加工铝型材产能约1.4万吨,达产后,预计年均营业收入43172万元,净利润6423万元,以19638万元投资“大截面交通运输铝型材深加工项目”,新增大截面交通运输工业铝型材1万吨,产品面向高铁,城市轨道交通车厢市场,达产后,预计年均营业收入29224万元,净利润5428万元。
2012年1月,为了服务湖南省“四化两型”建设,增加上市公司抵御风险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公司拟以不低于17.30元/股的价格向不超过十名的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7,280万股股票。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投向“轨道交通车体材料深加工项目”。
2012年5月,公司与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签属铝格栅型材制作合同,合同主要内容为铝格栅型材制作,制作构件主要包括工字铝件、节点板(铝圆盘、角铝)、工字铝套管、铝合金结构件及辅助件等。暂定合同价款为119,499,261元,约占公司2011年营业收入的9.68%。
公司产品销售主要采取“基准铝价+加工费”的定价原则,产品售价与所消耗原材料成本之差扣除加工成本后,即为铝型材加工企业的盈利空间。电解铝价格随市价波动,加工费相对稳定,加工费取决于加工的难以程度和技术含量,加工费的高低成为衡量产品附加值的主要标准。随着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日益提高,2010年1-6月,深加工产品,工业用铝型材毛利率分别为19.30%和17.39%,高于建筑装饰用铝型材毛利率的15.57%,前两者营收合计占比也从07年的53.51%稳步提升至09年的64.61%。
公司拥有不同领域的国内,国际客户群体,包括广达电脑(全球第一大笔记本电脑研发设计制造公司),长春英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中国最大的汽车铝合金零部件,滚压冲压汽车零部件和GMT产品供应商之一),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车核心子公司,全球最大的铝合金轨道客车制造企业),北京岛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提供商之一日本岛津制作所在华子公司),山东泰开集团(国内最大的输变电设备提供商之一),辽宁远大集团(全球最大的建筑幕墙生产商)。
受运输成本等因素影响,铝型材行业存在产能分布的地域性,行业内存在一定销售半径的制约,通常销售半径为500公里。公司虽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不高,但在东北三省及华北地区,产量,销量,收入,盈利等指标均处于前列。公司所处的东北,华北地区铝型材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多年来一直是铝型材净输入地区。此外,在国家“振兴东北”以及“打造中国增长第三极”战略部署下,该地区原本在国内拥有重要地位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一汽集团,北汽集团,华晨,哈飞),轨道交通(长春客车,唐山客车),石油化工(大庆,辽河),电力设备,IT,航空等产业,将迎来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亦将对工业铝型材产品形成持续,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民,张永侠夫妇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收购该部分股份。其他股东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收购该部分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