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设备 浙江板块 昨日触板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机构重仓 低空经济 机器人执行器 减速器 机器人概念 工业母机 大飞机 智能机器 通用航空
数控机床、机械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航空零部件的研发、加工、销售,航天、航空器及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计算机软硬件的研发、销售,经营进出口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数字化智能机床及产线、航空航天智能装备及产线、智能制造生产管理系统软件的研制和服务,以及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航空MRO、ACMI及飞机租售等运营服务,已经形成了包括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及服务、航空运营及服务的综合业务体系。
1.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中国数控机床行业自上世纪 90 年代末快速发展至今,始终处于低档迅速膨胀,中档进展缓慢,高档依靠进口的局面,特别是国家重点工程需要的关键设备主要依靠进口,技术受制于人。面对当前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日益增加,技术封锁现象时常出现,且有加剧趋势,在 2023 年 3 月 5 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今年要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研发智能立/卧式五轴加工中心、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高精度数控磨床等工作母机;到 2025 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到 2035 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高端数控机床行业受政策利好,前景广阔。2.近年来,新兴业态的不断涌现给货机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市场前景。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让世界日渐成为一个“地球村”,航空货运也凭借安全、快速、灵活的优势,成为一个地区和国家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与创新链的重要依托。根据 IATA 的预测,亚太地区将成为推动航空需求增长的最大驱动力。到 2024 年或 2025 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场。中国航空货运市场正呈现出物流化、快递化、国际化三大趋势,但目前中国全货机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 Airwork 公司具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拥有十分丰富的航空服务经验,具备为客户提供航空货运飞机的服务能力和优势,而且服务网点及客户遍布全球,已经完成了全球化业务布局。客观因素事件及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对航空运输业造成了一定不利影响。
自创立以来,公司始终在高端数控机床领域不断发展,尤其在整合 MCM 公司后,在高端数控机床产品和技术上的优势更加明显。目前,公司不仅拥有自主开发高精度、高刚性、高可靠性的各类数控机床产品的能力,还拥有电主轴、转台、摆动头、矩阵式刀库等核心零部件自主开发能力,以及轻量化设计和模块化设计能力,能够有效保障公司产品的各项性能。研发生产各类数控机床,形成了立式及卧式加工中心、立式及卧式数控车床、龙门加工中心、落地及刨台式镗铣床、五轴联动和车铣复合加工机床,各类柔性生产线,轴承磨超加工及装配生产线等多种产品系列。公司通过精心设计、严格制造和明确的可靠性目标,以及通过维修分析故障模式找出薄弱环节,推进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提高,拥有良好的设计、精加工和装配的综合能力,在客户的口口相传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形成了公司的品牌,提升了公司的美誉度和行业内的知名度,为公司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客户需求的升级,公司产品也逐渐从“单机模式”朝“连线模式”发展,逐渐在柔性线制造、系统集成、控制系统开发、定制化系统解决方案等方面形成了优势。目前,公司拥有飞机总装自动生产线、飞机部装自动生产线、航空零部件自动生产线、深沟球轴承磨超自动生产线、圆锥滚子轴承磨超自动生产线、汽车轮毂轴承自动生产线、汽车三叉体自动装配线、轴承自动装配线等多种智能制造系统,并拥有自主开发的智能制造管理软件。
经过多年的发展,凭借公司优秀的产品和技术,以及完善的客户服务能力,积累了稳定的客户群体;同时,随着公司产品系列的不断丰富和对下游应用行业的不断开拓,形成了较为广泛的行业客户基础。客户群涵盖了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电力及能源、轴承制造等多个行业和领域。目前公司已经成为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设备和产线综合实力领先的企业,为航空航天客户提供高端制造装备、智能生产线、智能工厂建设及零部件加工服务等综合性业务服务。在高端轴承磨超加工及装配生产线领域,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目前国内轴承行业规模靠前的 30 家企业中,有 25 家采用公司的高端轴承磨超加工及装配生产线产品。
目前,公司主要业务涉及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和航空运营及服务,主要运营基地分布在中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主要客户遍布全球各大洲的众多国家和地区,公司已经成为一家具备综合性业务能力的国际性公司。为此,公司已经建立了一支能够适应跨国家、跨业务、跨领域协同运营的国际性管理团队。经过多年的运营,公司各个业务板块均能够稳步发展,国际化综合运营管理能力已经得到验证,为今后公司进一步在国内外整合发展奠定了运营和管理基础。
2016年9月2日公告,公司之控股子公司意大利Machining Centers Manufacturing S.p.A(以下简称“意大利MCM公司”)近日与Airbus (空客公司)签订设备销售合同,交易标的为六台五轴翻板铣及选配附件,金额折合人民币约1.5亿元。 Airbus作为全球知名的飞机制造商,其向意大利MCM公司分批采购多台翻板铣,充分证明意大利MCM公司在航空设备领域的技术领先性,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有利于意大利MCM公司以及公司在国际航空航天领域的市场拓展。协议均采用分批交货的方式,合同分四年交货,将对意大利MCM公司以及上市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依托意大利MCM公司在航空领域的先进技术,结合公司在国内军机及民机市场的布局,随着双方技术上的进一步融合,也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2016年5月30日公告,公司于5月27日与西安汇恒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简称“西安汇恒”)签订了《买卖合同》,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下属西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一套盘类零件柔性加工单位,合同金额为 846.24 万元。本次为西安汇恒与日发精机的第一次合作。合同标的为盘类零件柔性加工单元,交付期限为合同生效后 7 个月内。该合同的实施将对公司2016年度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产生一定的影响。公司收购意大利 MCM公司后,设立了国产化项目组并成立了杭州日发智能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杭州日发”),致力于意大利 MCM 公司软硬件技术的引进和汉化。经过近一年多的努力,杭州日发参与陕飞总装脉动生产线等多个项目,国产化项目组的首台国产化设备Clock800也于2016年4月在上海国际机床展上成功展出。
2015年4月21日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以不低于32.98元/股,非公开发发行不超过3033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0亿元。其中公司控股股东的全资子公司五都投资承诺认购比例不低于10%。募投项目方面,其中航空零部件加工建设项目拟投资5.19亿元,项目拟形成年加工加工蜂窝及其他复合材料900件、钛合金材料400件、高温合金材料120件、铝合金材料1620件的生产规模,可广泛应用于民用及军用航空装备制造领域。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达4.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为2.05亿元。此外,公司拟投资2.5亿元用于增资MCM公司,主要用以偿还其银行贷款和补充其流动资金,后者主要从事高端数控机床,包括大型加工中心、重型机床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另外,公司拟分别投资1.58亿元和0.5亿元用于研究院建设项目和欧洲研究中心建设项目。
公司专业生产数控机床,主要产品包括数控车床,数控磨床,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和数控落地镗洗加工中心6大系列共180多种规格产品。公司产品数控化率100%,行业排名第一,产品市场定位为中高端普及型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产品精度和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综合毛利率超过35%,加工中心产量全国排名前10,其中数控轮毂车床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已有600多台数控轮毂车床在客户中使用,且在曲轴,压缩机等行业也保持较高占有率。
2014年11月12日公告称,公司股东、董事长王本善11日增持公司股份共计41.73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0.19%。增持均价为23.646元/股,耗资约986.75万元。本次增持后,王本善持有公司股份1013.7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69%。
2015年3月18日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浙江日发航空数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接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复合材料技术中心《关于将日发航空装备列为合格供方的函》,称日发航空装备符合供应商各项要求,已通过供应商资格审核,被中航复材中心正式授予合格供应商资格。日发航空装备已正式纳入中航复材中心的供应商体系。
公司以募集资金13655万元投资“RF系列数控机床技术改造项目”,达产后,新增年产530台RF系列数控机床的生产规模,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27500万元,年新增净利润3595万元,以6088万元投资“轴承磨超自动线技术改造项目”,达产后,新增年产80条轴承磨超自动线的生产能力,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12500万元,年新增净利润1866万元。
2012年6月,公司拟与科菲亚重型装备有限公司在山西忻州合资设立子公司忻州日发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忻州日发注册资本12,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公司出资11,400万元人民币,占95%。由忻州日发收购山西中亚神力铸造有限公司拥有的经营性资产,包括厂房、土地使用权、设备等,交易金额为10,500万元人民币。山西中亚成立于2005年10月17日,注册资本为22,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为铸件制造,现已建成投产的项目为“年产9万吨铸件项目”,客户主要分布在风电和机床行业。通过此次资产收购,有利于公司在机床产业的战略布局,强化质量管控,提高公司的行业地位,获取更强的竞争优势和更大的市场份额。
2014年5月,公司拟以每股不低于20.84元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680万股,募资总额不超过3.5亿元,全部用于收购意大利Machining Centers Manufacturing S.p.A 公司(简称“MCM 公司”)80%股权并对其增资。其中公司控股股东日发集团拟以现金参与认购公司本次发行的股票,其拟认购的股份数不低于150万股。根据方案,公司拟以1264万欧元,即约合人民币10748.17万元用于收购MCM公司80%股权,并拟向其增持25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1258.25万元。据介绍,MCM公司主要从事高端数控机床,包括大型加工中心、重型机床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服务于航空航天、军工、汽车和能源等领域的客户,公司客户包括空客、奥古斯塔韦斯特兰直升机(全球第二大直升机厂家)、法拉利、戴姆勒、阿尔斯通,以及一些军工方面的武器厂家。公司表示,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公司在立足于高端数控机床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基础上,利用MCM的研发能力,不断提高公司的技术水平,依托MCM在数控机床领域的高端技术,提升公司产品的品质和质量,促使公司产品技术快速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从而提高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利用MCM公司在航空行业的知名度,拓宽公司产品领域,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
公司股东、董事长王本善拟自5月16日起,在未来12个月内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数量不超过100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463%。公告称,基于对目前资本市场形势的认识及对公司未来长期发展前景的信心,王本善拟通过增持公司股份分享持续增长的收益。截至披露日,王本善持有公司股票97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5%。同时其承诺:在增持期间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工程机械,铁路,石油化工,电站设备等行业的产品制造,已有3000多台高档数控机床在全国各行业运行,且远销土耳其,印度,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等国家。05年公司生产的4台立式加工中心出口到日本丰田汽车三大支持企业之一的爱信精机公司。公司为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设备采购资源平台供应商。主要客户包括中国二重,许继集团,瓦轴,洛阳LYC轴承,徐重,一汽,二汽,上汽齿轮,中航工业沈阳黎明,哈汽轮,上海航天局第800所等各行业内知名企业,以及轴承行业有影响力的生产商,如Schaeffler(FAG),浙江万向特种轴承,山东华天滚动轴承,上海纳铁福传动轴等。
公司产品无故障运行时间达到1000小时,远高于国内同行,与韩国,台湾产品相当,在客户中建立良好口碑,同类产品定价高于国内竞争对手5%-10%。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提高产品可靠性,将无故 障运行时间提升至1200小时左右。同时,公司具有较高的系统集成能力,能够在客户功能描述的基础上提供工艺及流程工段设计,产品开发及生产,现场安装调试及售后服务,员工培训等全方位数字化工厂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公司地处华东的浙江绍兴,这一地区正是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生产力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09年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销售去向按地区分布,华东最多,为39%,其次是东北,为20.2%,华北,中南,西南分别为17.1%,12.2%和7.0%。公司充分发挥贴近市场的地缘优势,利用在这一地区已经建立的良好的市场形象和品牌,不断提高市场份额。07-09年,公司产品销售量按销售区域统计,华东地区占到公司销售总量的52.84%。
公司控股股东浙江日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司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吴捷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收购该部分股份。公司股东,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王本善及俞浩铭,俞海云,余兴焕,郑和军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收购该部分股份。
2015年11月27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浙江日发航空数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近日与特殊机构客户签订飞机机身前段数字化装配系统合同,总金额4300万元。交易对象为中航工业下属子公司。合同的实施将对公司2016年度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产生积极的影响。日发精机表示,子公司日发航空装备成立一年以来,相继成功获得贵飞飞机数字化精加工台项目和陕飞总装脉动生产线系统,此次再获中航工业重量级客户,标志着日发航空装备在飞机数字化装配线在中航工业下属子公司的布局已初见成效,将对未来数字化装配线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奠定良好的市场示范效应。
2018年5月14日公告,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日发捷航投资有限公司100.00%股权,捷航投资的主要资产为其间接持有的Airwork Holdings Limited 100.00%股权。本次交易标的资产的交易价格暂定为125,000.00万元,全部交易对价以股份支付,发行价格为8.75元/股,合计发行142,857,141股。同时,公司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100,000.00万元,用于实施大型固定翼飞机采购及升级项目、直升机采购及升级项目,并支付本次交易中介机构费用。Airwork是一家创始于1936年,主要从事直升机MRO业务和直升机、货机租赁及运营业务的新西兰老牌航空服务企业。日发集团作为补偿义务人,承诺Airwork在2018年度-2021年度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050.00万新西兰元、2,450.00万新西兰元、3,000.00万新西兰元和3,250.00万新西兰元。通过本次重组,公司将迅速切入直升机MRO、直升机租赁运营以及货机租赁运营业务领域。
2018年9月5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浙江日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之全资子公司五都投资于2018年9月5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949,3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713%。五都投资计划在未来十二个月内增持不低于949,300股,同时不超过公司总股本2%的股份(含此次已增持股份在内)。
2018年10月24日公告,公司拟使用自筹资金不低于10,000万元且不超过20,000万元通过二级市场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回购股份的价格为不超过11.00元/股。回购股份将用于后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股份的期限为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方案起不超过12个月。
根据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浙江省2017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备案的复函》(国科火字〔2017〕201号)文件,本公司于2017年11月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资格有效期3年,企业所得税优惠期为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本期公司按15%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