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设备 江西板块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碳纤维 新能源车 3D打印 太阳能 新能源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光伏发电设备租赁;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销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塑料制品制造;轻质建筑材料制造;新材料技术研发;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机械设备研发;机械设备销售;液压动力机械及元件制造;液压动力机械及元件销售;建筑材料生产专用机械制造;伺服控制机构制造;伺服控制机构销售;农业机械制造;农业机械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是一家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复合材料轻量化制品、新型智能机械装备、光伏电池及组件企业,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对国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构建了从复合材料装备、工艺、材料、模具开发、制品设计到制品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并从 2020 年第三季度,2022 年分别开始向光伏组件、光伏电池领域进行布局和拓展。
1.2023 年 2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将以2023-2025 年为试点期,以全国为范围,以公务用车、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机场等领域用车为应用领域,启动全面电动化试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预期将继续获得国家政策支持。与此同时,多地地方政府接过“补贴”大棒,相继发布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释放汽车消费潜力。但自 2023 年起,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已全面取消,购置税免征优惠延续至 2023 年 12 月底,随着“真金白银”补贴的离场,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成本压力开始向车企和市场层面传导,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2.目前机械装备行业成熟度高、竞争较为激烈,行业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龙头企业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且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强,呈现出强者恒强的态势;二是龙头企业积极延伸产品种类,产品多元化,以适应下游客户对全系列产品的需求;三是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及电动化等引领行业趋势,成为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四是行业企业国际化步伐稳步推进,国际化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全球产业布局进一步完善。装备制造业的下游行业也面临诸如行业洗牌、战略调整、淘汰落后产能等变革。因此,机械装备制造业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进入重构期。3.随着我国光伏行业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22 年整体保持平稳向好的发展势头。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 2022 年全国光伏制造行业运行情况,2022 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 82.7 万吨、357GW、318GW、288.7GW,同比增长均超过 55%;2022 年国内主流企业 P 型 PERC 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达到 23.2%;N 型 TOPCon 电池初具量产规模,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4.5%;HJT 电池量产速度加快,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创造 26.81%的世界新纪录,钙钛矿及叠层电池研发及中试取得新突破。
依托公司在复合材料装备领域的领先优势,公司积极向复合材料轻量化制品领域延展,通过对国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构建了从复合材料装备、工艺、材料、模具开发、制品设计到制品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具有综合领先优势。公司复合材料轻量化制品以汽车轻量化为主要战略方向,围绕此战略方向,公司进行了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整合,已经能够为客户提供极具性价比和吸引力的集产品设计、装备制造、模具开发到制品生产一体化解决方案。
作为国内全自动液压成型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在以液压技术为核心的相关技术装备领域有着长期的研究积累,主持并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标准。多年来通过密切跟踪全自动液压成型设备下游应用领域的市场变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在稳固传统产品的市场份额基础上,持续通过新产品的开发和传统产品的升级,拓展装备产品的应用领域,利用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先进的制造工艺,不断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是光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的重要保障。人才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的新项目、新业务对各岗位的任职能力和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人力资源根据光伏组件业务的特点,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通过内部人员横向板块晋升、外部人才引进,逐步完善各业务板块核心骨干人才建设工作。报告期内,公司引进了光伏行业具备技术研发、生产等经验的专业人员,建设了一支经验丰富、开拓创新的专业团队,为光伏组件业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2015年4月22日,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36亿元,用于投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截至本报告期,新能源汽车碳纤维车身部件生产线的自动化设计已经完成,核心设备碳纤维压机已完成生产,相关的配套辅助设备也逐步到位,专用碳纤维车间的基建施工已基本完成,预计可在2017年二季度完成整线安装调试工作,同时,公司已与多家客户就碳纤维轻量化部件的应用开发进行了交流,进行了一定的项目储备。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液压成型装备专业制造商,是“绿色”建材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产品包括HF系列墙体材料全自动液压压砖机,HP系列陶瓷砖全自动液压压砖机,HC系列耐火材料全自动液压压砖机等三大系列压机产品,国内行业排名分别为第一位,第三位和第一位。HF压机为公司的主导产品,是历年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HP压机是公司的传统优势产品,陶瓷领域是率先实现由全自动液压压砖机完全替代落后设备的行业,HC压机是公司刚推入市场的新产品。2010年1-6月,三大系列压机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43.69%,21.66%和20.50%。
公司以募集资金68916万元投资“全自动液压压砖机生产及研发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在公司HF,HP,HC压机合计产能100台(套)的基础上将新增产能420台(套),其中HF压机320台(套),HP压机50台(套)(3000吨以上的大吨位机型),HC压机50台(套),预计募投项目将在2012年下半年左右达产,2010年,2011年预计将形成产能分别为150台和250台左右。达产后,预计新增年销售收入101800万元,净利润17580.84万元。
2012年10月,公司全资子公司福建海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宏峰集团(福建)有限公司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合同金额为6,896万元人民币,工期为6个月。此次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将启动子公司实施“海源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所需的生产、办公、仓储等设施建设,将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能够顺利建成投产提供有利保障;同时完善公司产业链,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扩大公司的生产经营规模,大幅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我国耐火材料行业主要使用摩擦压机,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生产过程安全性能低,亟需以公司HC压机为代表的具有先进,高效,环保的先进设备进行升级换代。公司是唯一一家进入耐火材料全自动液压压砖机行业的国内企业,在此之前仅有两家国际行业龙头企业德国莱斯公司和意大利萨克米集团在国内有少量销售,且由于性价比原因,市场推广较慢。公司HC压机进入市场后,迅速引起了下游优势企业的关注并实现销售。在大吨位耐材压机传统市场,公司的HC压机产品已经占据国内新增市场份额的50%左右,且已在09年下半年研制成功小吨位的HC压机,并已在2010年上半年实现小规模的销售。2010年1-6月,公司HC压机产品实现收入3065.81万元(09年为1557.69万元)。
2012年5月,公司与南平市武夷新区管理委员会在福建省福州市签订了《投资意向书》。公司拟以福建海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项目实施主体,在南平市武夷新区投资建设“海源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项目总投资预计为5亿元人民币,主要从事复合材料建筑模板、汽车零部件、无机复合保温板及其他复合材料制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若本项目能够顺利建成投产,将丰富公司的产品结构,拓展下游制品行业,完善公司产业链,提高公司经济效益,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可以扩大公司的生产经营规模,大大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2012年6月,公司计划使用不超过人民币36951.70万元的募集资金和不超过人民币48.30万元的自有资金对全资子公司福建海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增资,全部作为注册资本。增资全部完成后,海源新材料注册资本由人民币1000万元变更为人民币38000万元,公司持有海源新材料的股权比例保持为100%。海源新材料经营范围包括:复合材料、玻璃钢制品、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汽车配件加工、销售。此次对海源新材料的增资有利于其尽快实施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加快公司进入复合材料制品领域的步伐,实现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完善产业链,提升公司整体经营能力和规模,实现公司快速发展,从而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012年6月,公司变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计划使用不超过人民币36,951.70万元的募集资金投资建设“海源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其中包含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32,624.97万元和结余超募资金4,326.73万元。本项目预算总投资39,100万元,采用国际领先的复合材料建筑模板设计和制造技术,新增行业先进水平的大型生产设备,建设复合材料建筑模板生产线和配套设施,形成年产300万平方米复合材料建筑模板的生产能力。
公司全部产品及在研产品均围绕液压成型展开,全部产品的核心技术工艺和装配工艺具有相似性,可共享公司的技术,研发资源,公司HF压机的主要下游客户为建材企业,煤电系统及其周边公司,HP压机的主要下游客户为建材企业,在开发中的脱硫石膏生产线,型煤压机的主要下游客户为煤电系统及其周边公司,在客户群体方面有一定的重叠性,使数类产品的销售相互促进,HF压机的最主要适用地区在我国中原,北方煤炭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以及砂产地,而HP压机的最主要适用地区在我国两广一带尤其是佛山地区,因此,公司是全球压机专业厂商中,在中国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点最为齐全,覆盖面最广的专业厂商。
2013年3月,公司与昆山永年先进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江苏永年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签订《3D打印成形平台购销合同》,合同总金额为241万元人民币。此次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将使公司能够尽快开展复合材料、陶瓷、硅酸盐等材料3D打印制造工艺技术的研究,从而带动下游复合材料、陶瓷、硅酸盐等制品制造工艺及装备的改进,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海诚投资及股东海源实业,源恒信投资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和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该部分股份。公司其他股东鑫盘投资,金鑫源投资,华达鑫投资,金旭投资,中比基金,华登基金,环境基金,嘉毅公司,闽信昌晖,WIN ZONE,上海典博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和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该部分股份。
2015年9月14日午间公告,公司拟与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刘心文三方共同出资9亿元,设立“福建省汽车集团云驰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暂定)。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出资99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1%。 据公告, 福建省汽车集团云驰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试制试验、生产、销售、服务,以及“三电”系统集成(含电池PACK、BMS)等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的生产。海源机械在应用复合材料装备及制品实现汽车轻量化方面,已推出了相关产品,并有较多的产品及技术储备包括新能源汽车碳纤维车身部件生产工艺技术及生产线装备等。
2018年6月13日公告,公司拟向不超过10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52,000,000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0,000万元,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部件-义乌生产基地项目”。
2018年8月10日公告,公司之全资子公司福建海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近期收到伦敦电动车公司LCV项目SMC零件定点确认函,后期将进入项目的开模阶段,预计2019年开始逐步进入批量生产阶段,预计生命周期7至10年内实现销售收入合计5.11亿元至8.64亿元。伦敦电动车公司系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之全资子公司。公司表示,通过伦敦电动车公司的审核,成为其LCV项目SMC零件定点首选供应商,是公司轻量化战略的又一重大成果,表明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上的技术实力及研发优势已获得国际知名汽车公司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