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启技术(002625)所属板块题材

光启技术(002625) 概念题材 投资亮点 财务分析 价值定位 股票简介
  • 要点一:所属板块

    航天航空 广东板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深股通 中证500 融资融券 深成500 股权激励 低空经济 PEEK材料概念 雄安新区 军民融合 人工智能 智能穿戴 智能机器 深圳特区 新材料 军工

  • 要点二:经营范围

    一般经营项目是:超材料智能结构及装备的研发、销售,汽车内饰件、汽车零件的销售,商用车、普通机械、仪器仪表的销售,经营进出口业务。船用配套设备制造;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制造;卫星移动通信终端销售;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物联网设备制造;物联网技术服务;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国内贸易代理;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经营项目是:超材料智能结构及装备的生产,汽车内饰件、汽车零件的生产。检验检测服务;民用航空器零部件设计和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要点三:新一代超材料尖端装备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公司是我国新一代尖端装备的核心供应商,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将超材料技术形成产品并大规模应用于尖端装备领域的公司。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为:新一代超材料尖端装备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汽车零部件业务板块主要业务为各类汽车座椅功能件、安全件及其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要点四:超材料尖端装备行业

    超材料(metamaterials)是一种特种复合材料或结构,由人工微结构组成,通过对材料关键物理尺寸上进行有序结构设计,使其获得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在电学、磁学和光学等方面具备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质。目前,超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性能在通信、尖端装备、汽车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和发展空间,其中,尖端装备领域是近十年来各国超材料技术研究及应用最为集中的方向。公司超材料技术通过对其微结构进行设计,从而改变电磁波在物体表面的传播特性,实现对电磁波的调制,同时,通过与超级计算、集成电路制造、微纳加工、功能材料、装备结构、增材制造、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射频等领域的技术相结合,将装备的结构、传感、电磁调制等多种功能一体化形成了超材料智能结构产品。相较传统电磁调制技术,超材料技术可将装备的电磁调制性能提高 1~2 个数量级,且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技术经常性损耗的问题,使得全寿命使用周期成本降低 50%,在各个方面均体现出显著性优势,是国际公认的新一代装备结构功能一体化的主流技术。支持超材料技术研究,推动超材料产业发展,是我国尖端装备、未来通信及汽车等行业/产品发展的需要,对我国在前沿技术领域抢占科技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公司以装备发展需求为牵引,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经过 10 年垂直深耕,完成了超材料技术在装备应用上的关键技术突破,创建了独有的超材料装备研制生产体系,凭借自主研发的先进产品,成为了我国新一代尖端装备的核心供应商,将超材料从“基础学科”转变为“产业应用”,实现了我国超材料技术由“0 到 1”的历史性突破,在世界超材料产业化竞争中抢占了先机,成为行业引领者。

  • 要点五:超材料全产业链体系优势

    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完成了从 0 到 1 的超材料工业体系构建,打通了超材料从源头创新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成为了集“设计、制造、测试、批产”一体化的全球超材料龙头企业。报告期内,公司深耕产业链体系的各个环节,并取得进一步突破,巩固了公司在超材料尖端装备领域的竞争优势地位。公司供应链可控且稳定。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优化系统架构及算法,结合峰值计算能力 4,200 万亿次/秒的超算中心,并通过设立自有的超材料基因库,实现超材料的快速优化设计,以满足不断升级的超材料设计需求;公司拥有全国最大的超材料智能制造中心 709 基地。为满足不断增加的产品交付需求,报告期内 709 基地一期开展扩产建设,增添了大量新型设备,并新申请了两个厂房的额外建设,扩建完成后产能将达到 60 吨/年。尖端装备行业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公司的研制及批产工作需要充分考虑最终客户的需求和交付计划,提前布局。

  • 要点六:自主创新优势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建设了一系列源头创新的产业化平台,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化运作为机制,实现了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领跑。从 2017 年第一代超材料技术产品在我国航空装备应用以来,超材料技术以每 24 个月为一个周期迭代,报告期内,公司第四代超材料发布,其在工艺、技术指标及应用范围方面较上一代技术皆有重大突破。公司自成立以来,注重在全球范围内的专利布局,高度重视公司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为光启长远发展保驾护航。报告期内,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合计申报专利 38 项(其中:发明专利 9 项),获得授权 90 项,在研 4 项超材料领域标准,累计持有 3 项国家标准。公司及关联主体在超材料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均排名第一,建立起了强大的专利壁垒优势,并打造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在知识产权申请、管理等方面流程化、高效化,助力公司主航道业务。

  • 要点七:团队及文化优势

    公司经营管理团队、核心技术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骨干员工深耕超材料产业十余年,对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具有前瞻把握力,有能力实现公司长远战略布局,促进公司长期稳健发展。自成立以来,公司从底层基础科学研究做起,顺势而为,聚焦主航道,团队上讲求上甘岭的“能吃苦、能打仗、能坚持”的三能精神,牢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争做新时期的钱学森们”的嘱托,以尖端技术创新推进我国尖端装备换代升级,不负祖国、不负使命,早日实现“为祖国交付 56 万公斤的超高性能超材料产品”规划愿景,最终建立起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价值链,成为在超材料技术领域持续超越世界最强对手的主力军!

  • 要点八:拟4.46亿元收购光启尖端进入军工业务领域

    2017年9月29日公告,公司拟以现金方式购买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100%的股权,光启尖端100%股权的最终交易价格为44,600.00万元。本次交易的交易对方光启合众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刘若鹏控制的企业。光启尖端致力于从事超材料前沿技术研究和军工超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及产品生产。

  • 要点九:开启雄安布局

    2017年9月20日公告,公司与保定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河北前进机械厂、深圳中京华宇集团等分别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战略牵手雄安新区管委会,光启技术称将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光启超材料前沿技术研究院;并将与军队维修企业探索在雄安新区成立装备赋能中心,破解与军队维修企业合资成立装备赋能中心的制度障碍;以及与相关军贸企业探索在雄安新区成立混合所有制企业,或独立成立民营军贸公司,推动军品外贸加速发展。

  • 要点十: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2017年2月9日公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刘若鹏博士。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浙江龙生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16]2587号)核准,浙江龙生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生股份”、或“公司”)向西藏达孜映邦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达孜映邦”)、深圳光启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达孜县鹏欣环球资源投资有限公司、桐庐岩嵩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新余超研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北京天汇强阳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西藏达孜巨力华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西藏达孜顺宇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西藏达孜盈协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9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发行股票数量为966,900,415股。

  • 要点十一:募资72亿投资超材料智能结构1

    2015年3月25日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以7.15元/股,非公开发行合计不超过10.07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2亿元,拟用于投资超材料智能结构及装备产业化项目、超材料智能结构及装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达孜映邦,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刘若鹏。

  • 要点十二:募资72亿投资超材料智能结构2

    本次发行完成后,刘若鹏控制的达孜映邦和光启空间技术将合计持有公司44.38%的股权,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0%,鉴于达孜映邦控股股东光启合众及光启空间技术均已承诺本次发行结束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其认购的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份,根据相关规定,在经公司股东大会非关联股东的批准后,达孜映邦、光启空间技术将免于以要约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根据方案,公司此次募集资金拟投入57.6亿元用于超材料智能结构及装备产业化项目,项目建设期为3年,达产期3年,达产后年新增营业收入为58.95亿元,年新增利润总额16.62亿元。超材料智能结构及装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4.4亿元。龙生股份表示,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公司将新增超材料智能结构及装备业务,该等业务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并将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可观的盈利前景。公司将积极进行超材料智能结构产业化布局,推出一系列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技术门槛和广阔应用的新兴智能结构及装备产品,抓住智能化浪潮发展契机,建立在超材料智能结构领域的先发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打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 要点十三:汽车座椅功能件及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

    公司近年来持续稳定增长,已成为国内汽车座椅功能件行业的龙头企业,但是随着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井喷式增长使得公司产品供不应求,产能限制成了公司发展的重大瓶颈。本生产基地项目拟在公司原有产能的基础上添置设备,扩大座椅功能件产品及其他金属零部件的产能。预计本项目建成投产后,新增座椅功能件年产能为930万件,其中滑轨480万件(根),调角器450万件。本项目总投资21,671 万元(含2,107万元的土地费用),公司已取得项目建设所需土地。

  • 要点十四:精密模具研发制造中心

    模具开发是汽车座椅功能件制造的关键环节,是衡量一家汽车座椅功能件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之一。模具开发包括设计和加工两个环节,本公司模具设计能力较强,但在模具加工环节,由于公司受限于资本规模,一直采取了产能优先的投资策略,导致公司模具加工能力不足相应影响了公司的同步研发能力和产品品质。为了解决模具加工能力的不足,提高模具的质量,相应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本精密模具研发制造中心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模具生产能力可达到年产80副连续模的水平,初步满足公司生产所需模具。本项目总投资3,117万元,公司已取得项目建设所需土地。

  • 要点十五:自愿锁定承诺

    俞龙生家庭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其持有的股份;宗佩民、常毅、陈昌略等 3 位自然人股东和浙江鑫华丰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浙江蓝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浙江富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 3 位法人股东承诺:其持有的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十二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该部分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上述股份。公司董事俞龙生、郑玉英、俞赟承诺:除前面承诺的锁定期外,在其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超过其持有的公司股份总数的25%;且在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其持有的公司股份。

  • 要点十六:拟签订重大战略合作协议

    2017年12月19日公告,公司正在筹划重大事项,拟签订重大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对方属于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行业,公司拟与合作对方在设计、制造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和智能出行及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 要点十七:控股股东拟增持不低于3000万元

    2018年7月23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达孜映邦计划未来12个月内,通过法律法规允许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等)增持公司股份,拟累计增持金额不低于3,000万元、拟增持的总股份数不超过总股本的2%,增持价格不超过12元/股。

  • 要点十八:新一代隐身技术首次在新的尖端武器装备X领域取得批量应用

    2019年6月20日公告称,近日,公司全资子公司收到了客户B下达的军品配套产品订单,订单总金额为2235万元。因订单部分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公司根据军工企业对外信息披露相关规定,豁免披露销售对象的具体信息。该订单是公司新一代隐身技术首次在新的尖端武器装备X领域取得批量应用,意味着公司新一代隐身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订单的下达体现了公司超材料尖端装备在多个军工装备领域取得了认可,具备持续性、规模化发展的能力,证明了公司产品在性能、质量等方面能够满足尖端装备领域军工用户对高性能装备的特殊需求。该订单的履行预计对公司2019年及以后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 要点十九:子公司将向客户提供某超材料舰艇隐身结构产品

    2019年1月13日公告,近日,客户A与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光启尖端)签订《武器装备配套产品订货合同》。合同约定,光启尖端将向客户A提供某超材料舰艇隐身结构产品一批,合同总金额为2,040万元。上述合同是公司签订的超材料舰艇隐身结构产品的首个批产合同,意味着公司具备新一代隐身技术的超材料尖端装备不仅在航空装备应用领域逐步实现批产,还在舰艇应用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