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设备 江苏板块 创业板综 预亏预减 ST股 壳资源 长江三角 太阳能 新能源
单晶硅晶体生长炉、单晶硅切割机床、单晶硅切方滚圆机、多晶硅铸锭炉、单晶硅籽晶炉、钢球设备、树脂金刚线、多晶硅片的生产及销售;光伏电站的建设、运行及管理;节能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新能源原动设备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光伏设备(单晶硅生长炉、多晶硅铸锭炉)及其相关配套设备(切割机、切方机、研磨机)的生产与销售。
据国家能源局网站统计,2016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4.54GW,同比增长130%,截至年底累计装机容量77.42GW,同比增长80%,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在“十三五”期间,国家提出将构建安全、清洁、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能源战略体系,按照国家能源“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光伏发电在2020年将达到1.1亿千瓦左右,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万千瓦、光伏电站400万千瓦、光热发电500万千瓦,市场空间依然很大。2017年,全球光伏市场仍将保持增长势头,印度、美国、欧洲等市场仍会保持一定的规模,南美、中东等新兴市场需求正在快速成长,同时我国市场也将保持较好的发展趋势,根据《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的预测,新增装机容量约为20-30GW。
公司是一家新能源设备及其应用的企业,主营业务为太阳能电池硅材料生产与加工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营产品包括单晶硅生长炉、单晶硅切断机和单晶硅切方滚磨机等光伏设备,盖了人工晶体生长和加工的多个工序范围。公司在硅晶体生长设备和硅晶体加工设备制造方面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已实现批量生产的产品和在研项目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6年12月8日公告,公司与深圳市赛宝伦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产品采购及供应协议》,公司向赛宝伦科技销售256套DRF-95直拉式硅单晶炉,共计18636.80万元。
2016年7月20日公告,陈华拟以1亿元受让公司控股股东之控股股东北京灵光50%股权,交易完成后,陈华将间接控制上市公司4046万股,持股比例为20.23%,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近日,公司接到控股股东常州诺亚通知,常州诺亚控股股东北京灵光的股东上海晶美、胡小星于7月18日分别与陈华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陈华以现金出资8,000万元收购上海晶美持有的北京灵光40%股权,以现金出资2,000万元收购胡小星持有的北京灵光10%股权。收购完成后,陈华将持有北京灵光50%股权,间接控制上市公司40,457,206股,持股比例20.23%。股权交割完成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陈华。陈华看好光伏产业中长期发展前景、有志于借助上市公司在光伏领域已有的成熟技术、产销渠道及资本运作平台快速进入光伏产业领域。
2015年1月13日公告称,公司接到控股股东常州诺亚的通知,其已按照与北京灵光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签订的《增资扩股协议》约定,在收到其支付的1.1亿元增资款后于1月13日完成了增资扩股的工商变更手续。增资后,北京灵光控制公司20.05%的股份,成为常州诺亚第一大股东,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周荣生、顾宜真。
2014年8月13日公告称,公司于8月12日与广东博森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江苏金坛签订了《设备采购及供应协议》,合同金额为9500万元,合同标的为DRZF800高效多晶硅铸锭炉。
公司“年产1200台单晶硅生长炉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为14094.4万元;“年产150台多晶硅铸锭炉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为9850.1万元,预计年税后利润总额4305.9万元;“年产1200台单晶硅生长炉炉体建设项目”投资总额6840万元,其中募资投入3761.8万元。以上项目均已完成并开始实现收益。
2012年7月,股东大会通过公司将“年产150台多晶硅铸锭炉项目”项目剩余7000的万元用于投资“年产50万km树脂金刚线的项目”。2012年公司主要完成设备采购、安装、调试,拟在2012年四季度形成产品的批量销售。若在2013年底形成产能50万km,则该项目2014年能够形成销售收入12000万元,净利润3000万元。2015年3月,公司拟终止该项目并使用其剩余募集资金及所有募集资金利息2544.26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在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引导下,中上游优势企业兼并、收购、重组落后产能企业,推动了行业技术升级。伴随着光伏行业的持续复苏,在逐步消化掉落后产能后,行情景气度已逐步向上游光伏设备制造企业传导,这给公司在设备升级改造、研发创新、市场销售等方面都带来了非常好的机遇。另外,蓝宝石尚未在手机行业大规模应用,随着蓝宝石切磨抛等后道工艺的提升,公司的蓝宝石业务将迎来发展机会。
2011年3月10日公司以超募资金投入5333.33万元与华晟光电设备(香港)成立合资公司(占56%),从事MOCVD设备及外延工艺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并且合资公司将在上海成立以研发为目的的子公司。华晟光电拥有创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LED MOCVD技术,并且团队具有20多年所积累的世界一流大规模生产的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的技术与经验。LED外延材料生长所需的MOCVD设备是整个LED产业链的关键设备,预计中国MOCVD的市场容量在3年内将达到年需求达到1000台以上。公司计划2012年底年产品切入市场,销售1-2台MOCVD设备,以验证产品的性能和树立产品的品牌。
2010年7月,股东大会通过公司用1.51亿元超募资金建设“多晶铸锭实验示范工厂项目”。项目计划采用10台自制的DRZF450型多晶铸锭炉及配套切片设备,可年产多晶硅片1540万片。通过产品的现场运行,将使客户减少适用产品试用这一环节,极大加快多晶铸锭炉这一新产品的推广,加速多晶铸锭炉这一产品成为公司的主要盈利点。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11年01月31日,预计建成后年净利润超过3500万元。本次项目完成后,产品检测实验中心满足了未来三年公司对研发技术设计、生产检验的需求,公司将对生产的多晶铸锭炉进行100%的检测,2011年一季度实现效益104.77万元。
2011年年初,公司用1.19亿元超募资金完成“上海杰姆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68%股权收购。上海杰姆斯主营业务是光伏行业用石墨热场的研发和制造,目前其提供的产品占整个太阳能石墨制品的市场份额的15%左右,并且是国内少数能够独立设计22英寸石墨热场的供应商之一。通过本次收购,公司能够将产业链涵盖光伏设备使用中的易耗品环节,扩大了公司业务范围,围绕光伏设备形成企业的新盈利增长点。
2012年4月,基于对目前资本市场形势的整体认识以及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公司控股股东冯金生先生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增持了公司人民币普通股(A 股)流通股份300,000股,均价为10.08元,占公司股份总额的0.15%。同时冯金生先生将根据自身需要,在未来3个月内(自2012年04月27日起算)股价低于12元/股时以自身名义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本公司 A 股股份100,000-1,700,000股,累计增持比例不超过本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1%。另外冯金生先生承诺:在增持期间及在增持完成后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
公司控股股东常州诺亚和冯金生承诺:自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该部分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冯月秀、冯金生、吕行和万俊平承诺:自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该部分股份。
2013年1月,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常州诺亚科技有限公司计划于2013年1月15日至2013年7月15日(六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者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不超过1,600万股公司股份,即不超过公司总股份的8%。
本公司(母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于2014年10月31日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证书编号:GR201432002476,有效期3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本公司2015年度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
截至2017年6月底,公司获得授权的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共57项,受理的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共8项。报告期内,公司继续高度支持研发投入,组织技术团队进行市场调研,收集市场材料和数据,形成调研报告,制定产品技术升级改造战略计划书,验证其可行性,提高研发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