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制品 河北板块 创业板综 深股通 预盈预增 机构重仓 QFII重仓 低空经济 飞行汽车(eVTOL)
生产销售间氨基苯酚、氯乙烷、溴丁烷、间苯三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经营)。生产销售间氨基苯磺酸、间羟基-N.N-二乙基苯胺、苯胺—2.5—双磺酸单钠盐、2-苯氨基-3-甲基-6-二乙基荧烷(ODB-1)、2-苯氨基-3-甲基-6-二丁基荧烷(ODB-2)、3-{【(4-甲基苯磺酰基)氨基甲酰基】氨基}苯基4-甲基苯磺酸酯等特种纸系列化学品(不含危险化学品)、4,4'-二氯二苯砜、4,4'-二氨基二苯砜、3,3'-二氨基二苯砜、环氧树脂及其固化剂、有机中间体(危险化学品除外)、荧光增白剂系列产品。医药材料(不含危险化学品)与液体化学品(不含危险化学品)的仓储、生产、批发、分装、销售。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及技术的进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主营业务为苯系中间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产品涵盖复合材料中间体、医药及农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纸张化学品四个系列,广泛应用于医药、复合材料、染料、造纸等诸多领域。
公司产品属于精细化工行业,上游为基础化工行业,如氯碱、苯系列、煤化工系列行业;下游为染料、医药、农药、造纸及复合材料等行业。公司产品处在“产业链金字塔”中间位置,起到承上启下作用。从20世纪末,精细化工的生产与供应开始从欧洲向亚洲转移。由于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精细化工工业的崛起,世界精细化工行业生产能力近年来增长迅速,致使供需关系失衡,产大于需,精细化工企业竞争空前激烈。改革开放初期,受国情影响,精细化工生产方式比较粗放,当时对安全环保没有太高认识,经过经济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中国精细化工行业有了飞速发展。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安全环保政策的趋严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调整产品结构和提升产品附加值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龙头企业凭借其规模、资金、技术等优势获取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而一批高能耗、低环保投入、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和落后产能将被逐步淘汰。行业内企业的竞争从价格竞争转向品牌、技术、环保、服务等要素上的综合竞争。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精细化工生产、出口和消费的第一大国,产能和需求都稳居世界第一位。
公司已形成“一链三体”主营业务结构,以间氨基苯磺酸为基础,发展复合材料中间体、医药及农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纸张化学品四个系列,各产品既相互独立,作为商品单独销售,又可作为上下游产业原料相互衔接,且副产品得以充分利用,形成公司独有的产业模式,未来不断向电子化学品等高端产品和下游市场拓展。
公司位于国家级产业园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特色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园区内企业优势互补,上游产品、副产品和废弃物作为原料继续生产下游产品,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和效益最大化。公司充分利用园区的废氢气,改造原先老的氢化工段,通过加氢还原反应,实现了连续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公司全资子公司建新瑞祥以自有资金竞得沧州渤海新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宗土地的使用权,为后续项目建设及业务拓展提供了保障。
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研发团队,具有独立的设计和开发能力,凭借长期的技术积累,在异构体控制、产品提纯等核心工艺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产品质量始终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为激励和吸引研发人才创造有利条件,公司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薪酬激励机制。公司在提高自身研发能力的同时,加强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外部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在公司现有的生产工艺优化、新产品开发、环境工程等方面实现了根本性的突破。公司副总经理朱秀全参与完成的“取代芳胺系列产品绿色催化合成关键技术与工业应用”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该技术在间氨基苯磺酸加氢还原工艺的应用,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固废”零排放,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公司拥有16项发明专利、40项实用新型、35项专有技术,已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
2014年8月,公司以自有资金3000万元股认购沧州银行新增股份1304.34万股,增资价格2.30元/股。参股完成后,公司将持有沧州银行股份1304.34万股,占其本次募集股份计划完成后总股本的0.64%(实际所占比例将根据最终计划完成募集股份总数而定)。2014年1-6月沧州银行营业收入93767.78万元,净利润36992.58万元。
为提高公司闲置自有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短期财务投资收益,公司在保障日常经营运作以及研发、生产、建设资金需求的情况下,同意使用单笔额度、同一时点合计额度不超过人民币 15,000 万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购买低风险、流动性高的理财产品,在该额度范围内,资金可以滚动使用。
公司和浙江工业大学合作开发的催化加氢还原制取间氨基工艺,属于国家《“十一五”化学工业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列举的重大专项中的“循环经济支撑技术”与“精细化工关键技术”,是间氨基生产工艺的重大突破。该工艺的改进提升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产品收率,节约了钢铁资源,同时降低了环保成本。据测算,使用加氢还原工艺,生产每吨间氨基的综合经济效益可提高800元,优势相当明显。目前该项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已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并已办理了间氨基技改和新建项目的备案和环评手续。该项技术在生产中的全面应用,将为公司在间氨基母核产品及下游产品市场上奠定不可动摇的优势地位。
2011年12月,为了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完善公司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公司拟15600万元投资建设年产16000吨间氨基苯磺酸项目并对原有1200吨生产线进行加氢还原改造。预计项目建成后,其中11000吨间氨基苯磺酸用于公司产业链延伸进行产品深加工生产,仅5000吨用于对外销售,能取得的销售收入为7265万元。16000吨按照视同销售的市场公允价值计算取得的销售收入为23247万元。
中间体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具有“三高”特点:高COD含量、高色度、高盐分,其中废水中盐的含量达到10%以上,治理难度最大。公司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自主开发了一套能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的废水系统化处理技术并申请了发明专利。该技术通过“多效蒸发+除盐+微电解+催化氧化+生化+浓水焚烧”的系统化处理过程,既降低了运行成本,又使80%的工业废水实现了资源化再利用,其余的20%也实现了达标排放。
公司募资投入9859.1万元于“年产4000吨2,5酸、年产2000吨间羟基和年产5000吨氯乙烷配套项目”,总投资14788.7万元,项目达产后,可年产4000吨2,5酸(目前年产能5000吨)、2000吨间羟基(目前年产能2600吨)及5000吨氯乙烷。预计达产后年税前利润5735.3万元,项目已于2013年9月完成,截止2015年末累计实现收益18463.64万元。投入9430.8万元于“年产1000吨造纸成色剂、年产2000吨间氨基苯酚项目和企业研发中心项目”,项目达产后,可年产1000吨造纸成色剂(目前无产能)、2000吨间氨基苯酚(目前产能500吨/年)。预计达产后年税前利润3919.6万元,已于2013年4月完成,截止2015年末累计实现收益777万元。投入7883.5万元于“年产500吨3,3'-二氨基二苯砜和年产1000吨4,4'-二氨基二苯砜项目”,预计达产后年税前利润3038.6万元,截止2015年末累计实现收益2229.34万元。
2013年2月,公司拟授予激励对象470万份股票期权,约占该激励计划签署时公司股本总额13,380万股的3.51%。其中首次授予423万份,占该激励计划签署时公司股本总额的3.16%;预留47万份,占该激励计划拟授出股票期权总数的10%,占该激励计划签署时公司股本总额的0.35%。该激励计划授予的股权的行权价格为10.09元。该激励计划授予股权的主要行权条件为:2013年净利润相比2012年度增长不低于100%,2013年营业收入相比2012年增长不低于15%;且等待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均不得低于授权日前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平均水平且不得为负。2014年净利润相比2012年度增长不低于130%,2014年营业收入相比2012年增长不低于30%。2015年净利润相比2012年度增长不低于160%,2015年营业收入相比2012年增长不低于50%。该激励计划涉及的激励对象包括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以及公司董事会认为需要进行激励的相关员工,共计69人。
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朱守琛及其家族成员朱泽瑞、徐光武、黄吉琴、黄吉芬、崔克云、朱秀全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其已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收购该部分股份。公司董事及高管朱守琛、黄吉芬、刘凤旭、陈学为及其他股东承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股份。董事和高管所持公司股份在上述承诺的限售期届满后,在其任职期间内每年转让的比例不超过其所持股份总数的25%,在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