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设备 浙江板块 破净股 富时罗素 创业板综 深股通 中证500 创业成份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深成500 基金重仓 TOPCon电池 钙钛矿电池 储能 光伏建筑一体化 HIT电池 华为概念 太阳能 新能源
一般项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家用电器制造;照明器具制造;塑料制品制造;橡胶制品制造;光电子器件制造;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光伏发电设备租赁;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住房租赁;合同能源管理;对外承包工程;货物进出口;进出口代理;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建设工程施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业务亦涵盖了光伏电站 EPC、光伏电站运营、储能领域等,主要处于光伏产业链的中游位置,并涉足光伏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
可再生能源的广泛使用是未来的长期发展趋势,尽管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应用市场,但现阶段我国能源结构仍以传统能源为主,大力发展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仍然是国家重要的发展目标,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多个利好政策,推动光伏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政策的出台有助于重塑光伏行业竞争格局和优化市场竞争环境,为我国下一步能源结构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1 年全球组件前 10 名企业出货量总额为 163.2GW,较 2020 年增加 44.1GW,占全球组件产量比例为 73.9%,较 2020 年上升 1 个百分点。随着行业技术迭代的加快、下游市场对于高效产品的需求增加、行业规模扩张等,中小厂商易因缺乏产能、技术资源等而被加速淘汰,具备较大的生产规模、出色的研发技术以及完善的销售网络等优势的头部企业将更为受益,从而引领未来市场并占据更多份额,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新材料的全球化事业,主要从事的业务包括晶体硅料、太阳能电池片、组件、新材料、光伏电站、储能集成系统及智能灯具等业务。公司光伏组件业务处于光伏行业全球领先地位,出货数据多年位列全球前列。公司经营团队拥有丰富的光伏行业经营管理经验,对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专业判断,对行业变化有敏锐的捕捉力,具备科学的战略决策能力和高效的战略执行能力。公司始终以客户为中心,紧扣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在科技研发、高效产品推广、工艺改进、精益生产和成本控制等方面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经过多年的摸索,公司已逐步建立起涵盖新产品开发、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营、质量控制、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现代科学管理体系。在物联网、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合的趋势下,公司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通过推行产线设备/车间/生产基地自动化、可视化、数字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打造了多个绿色工厂、智能化数字车间、数字工厂,实现生产流程优化、效率提升、质量提高、成本降低,加速我们低碳生产效率,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优化运营模式,实现更高效、绿色生产。
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和技术攻关成果:(1)PERC 电池方面:通过在电池背面引入高钝化叠层钝化膜并结合激光开膜技术的背钝化工艺;通过膜层结构优化设计、增强表面钝化的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PECVD 氮氧化硅\氮化硅叠层工艺;通过在磷扩散推结后增加低温沉源,降低自由载流子寄生吸收发的激光掺杂 SE 工艺;通过载流子浓度注入改变硅片内氢电荷状态后形成氢与缺陷态结合进而降低电池光致衰减的氢钝化工艺。(2)N 型 TOPCon 电池方面:通过在电池背面引入隧穿氧化层/掺磷多晶硅薄膜的新型 N 型接触钝化工艺;通过独特非晶硅沉积工艺及载具,消除电池片正面绕镀的无绕镀掺磷非晶硅沉积工艺;通过在电池正面引入四叠层钝化膜,降低正面钝化区饱和电流密度的叠层钝化工艺。(3)N 型 HJT 电池方面:通过开发 HJT 电池的双面微晶掺杂层、低银含浆料等技术,并在中试线验证兼容超大和超薄的 HJT 电池“前切半”技术,公司已掌握转换效率高达 25.50%的高效 HJT 电池技术。此外,公司还在开发新型组件技术及胶膜封装工艺,目标降低银耗量到 10mg/W 以下,有效降低电池制备成本,并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量产稳定性。(4)210 大尺寸高效组件方面:在材料上,通过导入 210 大硅片电池、高透玻璃、分段焊带、高效汇流条、高反射率背板和钢边框,在工艺技术上,通过应用 MBB、SMBB、切片组件封装技术、无损切割和钢边框成型等技术,大幅提高组件生产良率和组件功率,使 PERC 单晶组件主流产品功率提升到最高 670Wp、TOPCon 组件功率提升到最高 690Wp、异质结组件功率提升到最高 740Wp。
公司一贯重视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研发互动等方式形成了专业稳定的科研队伍,通过内部挖潜以及外部联动,并配备完善的研发激励制度,促进公司内部形成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良好氛围。公司通过积极引进和合理配置人才,组建专业研发团队,建立了电池研发中心、组件研发中心和新材料研发中心,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江苏省半导体(异质结)叠层新能源产业创新中心,获得了新能源行业龙头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国家级物联网示范企业、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和荣誉,构建了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研发体系。
公司光伏电池片年产能为1,500MW、光伏组件年产能为3,100MW,产能分布于浙江宁波、河南洛阳、内蒙古乌海、江西九江、墨西哥等生产基地。电池片、组件研发成果显著,取得多项专利注册,产品转换效率达到了新的高度,多晶电池片的转换效率突破19.20%,组件转换效率突破17.00%,1年的衰减率不超过2%,25年衰减率不超过19.2%。
2016年5月3日公告,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5亿股,募资35亿元,公司控股股东林海峰承诺认购金额不低于6亿元。募资投向中,内蒙古150MW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拟使用12亿元,墨西哥杜兰戈州100MW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拟使用9.5亿元,宁波市宁海县蛇蟠涂99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拟使用7亿元,池州市80MW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使用6亿元,浙江省宁海县8.7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使用0.5亿元。此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将扩大公司光伏电站业务的规模,拟用于约438MW光伏电站项目的投资建设,项目投入运营后,既能给公司带来稳定现金流入和利润,同时也有利于带动公司太阳能电池组件配件的生产和销售,进而有利于强化公司在光伏电站领域的竞争力。
2015年5月,公司与全资子公司日升香港拟共同立日升融资租赁,注册资本5亿元。另,公司拟全资投资设立阳光联萌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阳光联萌将借助现代数字通信、互联网、移动通信及物联网技术,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将新能源电站与互联网有机融为一体,打造出一个全新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投资和融资生态系统。本次对外投资将加快公司打造“新能源+金融创新+能源互联网”业务板块,构建能源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战略升级规划的实施,拓展公司业务范围,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以及抵抗风险的能力,形成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2015年7月,股东大会同意公司推出3000万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占总股本的4.616%。其中,首次授予2700万股%,授予价格4.22元/股,首次授予的激励总人数为359人;预留300万股,授予价格依据授予该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50%确定。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自首次授予日起满12个月后,激励对象在解锁期内按30%、30%、40%的比例分三期解锁,解锁业绩要求2015-201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5亿、4.7亿、6.3亿元。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自预留部分相应的授予日起满12个月后分三期解锁,每期解锁的比例分别为30%、30%、40%。
2014年10月,公司完成非公开发行新股8991.22万股。其中购买资产发行6956.85万股,7.66元/股发行2034.38万股配套募资15583.33万元。2014年6月,调整后公司6.72元/股定增6956.85万股收购江苏斯威克85%股权(估值5.51亿元,增值率301.18%),交易总价4.68亿元,同时不低于6.05元/股发行2575.76万股配套募资不超过15583.33万元。江苏斯威克主营太阳能EVA胶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专用材料,属于公司上游企业,2014年1-6月、2013年度净利润分别为2158.6万元、5421.82万元。交易对方承诺:江苏斯威克2013年-2016年扣非净利润数分别不低于5050万元、7550万元、10200万元、11550万元。
公司募资总额49969万元投入2个项目,“年产75MW晶体硅光伏产品项目”投入45233万元(截止2011年一季度投资进度78.65%)。建设期1年,项目内容:新增3条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4条组件封装生产线;新增太阳能灯具生产线及辅助设备119台/套;新增2台2000kVA变压器;第二年达产。该项目达产后公司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产能将扩大到150MW,增幅为100%;太阳能灯具的产能将由500万套扩大到1500万套,增幅为200%。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1600万元,利润总额20729万元。投入4736万元于“光伏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项目”(16.31%),建设期1年。
2010年11月,股东大会通过公司107533万元超募资金计划:投资82533万元建设“年产300MW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截止2011年一季度投资进度12.19%)。拟扩建300MW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使公司年产能力由原包括募投项目在内的现有计划150MW扩至450MW。2012年1月正式投产。预计达产年新增利润总额41061万元;用25000万元永久性补充日常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
2015年5月18日公告称,公司拟与子公司设立日升融资租赁并全资设立互联网金融服务,以打造“新能源+金融创新+能源互联网”业务板块,构建能源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战略升级规划。根据公告,公司与全资子公司日升香港拟以自有资金投资设立东方日升(上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其中公司占比55%,日升香港占比45%。日升融资租赁将依托东方日升在新能源领域建立的产业基础、渠道基础及客户基础,结合专业融资租赁管理团队的创新意识和完善的市场、业务、融资、风控管理体系,以日升融资租赁为先导,以新能源电力企业为主要目标市场,创新光伏金融品种和融资租赁盈利模式,逐步向太阳能光伏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等领域拓展。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林海峰及其母亲仇华娟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股东深创投、汇金立方等4家法人股股东和陈漫、杨增荣以及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董事、监事、高管曹志远等11人承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这部分股份。同时,董事、监事、高管林海峰等14人承诺:前述锁定期届满后,在公司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直接和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过所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这部分股份。
2017年12月5日公告,公司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于2017年12月5日签署投资框架协议,公司拟与常州金坛区人民政府指定的某国有投资平台合资注册一家独立核算企业,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金25亿元人民币,其中公司持股60%。合资公司设立完成后,将以获得有关各项审批和批准为前提,预计投资80亿元人民币在金坛区直溪现代产业园建设5GW光伏电池和5GW光伏组件的光伏产品制造基地,生产光伏电池片、光伏组件及相关产品。
2018年8月6日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李宗松计划自2018年8月7日起12个月内,以自有资金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等方式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比例不低于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5%,不高于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10%。本次增持价格不超过人民币16元/股。截至公告日,李宗松持有公司股份数量为92,460,883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22%。公司同时公告,公司拟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必康股份持有的江苏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九九久51%的股权,必康股份持有九九久49%的股权。转让方系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李宗松实际控制的公司,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标的资产最终交易价格为139,899.91万元。九九久的主营业务为医药中间体、六氟磷酸锂、特种纤维材料等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本次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公司股票将于2018年8月7日开市起复牌。
2018年8月12日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以及法律法规许可的其他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员工股权激励计划或减少注册资本。本次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不低于10,000万元且不超过50,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6元/股。本次回购股份的实施期限为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不超过6个月。
2019年2月12日公告,截至2019年1月31日,公司累计通过股票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21,895,535股,支付的总金额为130,201,571.56元(含手续费);本次回购的股份数量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比例为2.4213%,最高成交价为6.67元/股,最低成交价为5.37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