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数控(300161)所属板块题材

华中数控(300161) 概念题材 投资亮点 财务分析 价值定位 股票简介
  • 要点一:所属板块

    通用设备 湖北板块 创业板综 深股通 机器人概念 数字哨兵 职业教育 工业母机 数字孪生 边缘计算 工业互联 新能源车 工业4.0 人工智能 病毒防治 智能机器 3D打印 锂电池 军工

  • 要点二: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数控系统、机器人、智能生产线、新能源汽车设计和配套产品、机电一体化、电子、计算机、激光、通信、工业软件、红外等技术及产品的开发、研制、生产、技术服务;开发产品的销售;机械及静电喷塑加工;经营本企业和成员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和成员企业科研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商品除外)(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要点三:机床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及智能产线、新能源汽车配套

    公司坚持“一核三军”的发展战略,即“以数控系统技术为核心,以机床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及智能产线、新能源汽车配套为三个主要业务板块”。

  • 要点四: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智能产线行业

    1.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工业“母机”,是制造装备的装备。从生活用品、消费电子产品到汽车、航空航天领域,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数控机床,尤其是高端制造领域更需要高速、高精、多轴联动的数控机床设备。目前,一个国家数控机床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工业的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大脑”,是数控机床中技术含量极高的核心部件,数控系统行业受下游需求拉动影响较大,随着机床行业的转型,数控系统的下游市场主要根据航空航天、GF、汽车、3C 通信等行业对数控机床的需求变化而变化。中高档型数控系统由于技术难度大,功能、性能和可靠性要求高,国内生产企业相对较少,全球和国内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日本发那科和德国西门子这两家龙头企业,公司专注于中高端数控系统的进口替代。2.据《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 年)》显示,工业机器人领域在国内密集出台的政策和不断成熟的市场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工业机器人增长迅猛,除了汽车、3C 电子两大需求最为旺盛的行业,化工、石油等应用市场逐步打开。根据 IFR 统计数据测算,近五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始终保持增长态势,预计到 2024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 110 亿美元。2022年除了汽车、3C 电子两大需求最为旺盛的行业,新能源行业成为最大的需求拉力,锂电、光伏、以及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汽车整车行业需求增速上行,此外,半导体、物流仓储等领域需求也有一定增长。根据工信部披露数据,2022 年 1-12 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突破 44 万台,连续九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 要点五: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优势

    华中数控是首批国家级创新企业,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电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高档数控系统关键技术创新平台”。承担和完成了国家 04 重大专项、国家 863 及省部级科技攻关等课题数十项,公司对标国外先进的高档数控系统,攻克了数控系统体系结构、现场总线、高速高精、五轴联动等一批关键技术,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中 8 型高档数控系统,在功能、性能和可靠性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进口替代,其中研制的五轴联动高端数控系统更是打破了国外封锁,填补了国内空白。自主研发 NCUC-Bus 现场总线技术,获批 5 项国家标准。华中9 型数控系统实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和 AI 芯片技术融合,是世界首台具备自主学习、自主优化补偿能力的智能数控系统,并入选了“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和国家科技部、发改委等部委主办的“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公司累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5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17 项及二等奖 7项。

  • 要点六:研发及人才队伍优势

    公司脱胎于华中科技大学,始终专注于数控技术研发和应用,具有三十年的技术积累和传承底蕴。在多年研发产业化过程中,公司形成了以董事长陈吉红、总工程师朱志红等人为核心的研发团队。公司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覆盖面广、专业性强,技术能力覆盖了数控技术的全部核心领域,在硬件设计及软件创新应用方面卓有建树。强大的研发人才基础既保障了公司目前产品开发与市场开拓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也为公司长期技术战略规划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为了保持技术优势,公司始终保持较高的技术投入,2019 年至 2022 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重为 20.82%。公司采用“研发一代、生产一代、运营一代”的战略,工程中心负责基础前沿研究、中央研究院负责产品技术平台开发、地方研究院负责产品应用开发,建立了良好的开发梯度和迭代机制,新技术能及时向产品应用转化。

  • 要点七:广泛的客户基础和服务优势

    公司产品覆盖全面,涉及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业务、数控技术教育教学方案服务、新能源汽车配套、红外产品等多个领域。公司数控系统广泛应用于国内机床生产厂商,与国内主要机床厂均实现了批量配套,相应数控系统成功应用于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数控立车、重型数控机床、车铣复合机床、数控磨床等各种机床,在重大机械装备、航空、船舶、发电、汽车等领域获得批量应用,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得到了广大数控机床制造企业和最终用户的认可。此外,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与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的能力,并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技术服务网络,形成完备的销售维护和售后服务体系,能够根据市场需求为用户定制完善、快速、灵活多样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 要点八:子公司获得项目经费

    2023年6月20日公司对外公告,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子公司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机器人产业发展扶持项目经费 1,032.43 万元。公司获得的上述项目经费为现金形式,上述资金已经到账。根据规定,公司本次收到的项目经费,认定为与收益相关,将作为其他收益入账。本次收到的项目经费预计对公司 2023 年的利润影响金额为 747.87 万元,最终的会计处理仍须以审计机构审计确认后的结果为准。

  • 要点九:组建华科三维扩展3D打印业务

    2014年1月,由华中科技大产业集团牵头,联合公司、合旭控股等五家公司共同组建华科三维,实施华中大3D打印产业化项目。华科三维注册资本6000万元,华中科技大产业集团专利作价出资600万元(占10%);公司出资400万元(占6.67%)。公司利用数控系统成套技术优势,与华中科技大学综合学科及科技成果优势相结合,共同建立3D打印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华科三维计划购买位于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区未来城150亩土地,建设3D打印产业园,拟建厂房10000平方米。建设期为2年(2014-2015年),建成后,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金属零件3D打印产品、桌面型喷头打印产品、全印制电子打印产品等,预计到2018年可实现营业收入4亿元。预计该公司2014-2018年度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000万元、6000万元、10000万元、18000万元、35000万元;净利润分别为300万元、1200万元、2500万元、3600万元、7000万元。

  • 要点十:深圳华数机器人

    2013年9月,公司将全资子公司深圳华中数控名称变更为深圳华数机器人,其经营范围增加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直角坐标机器人已量产;圆柱坐标机器人、多关节机器人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桁架式多轴机器人开始应用。2012年4月,公司用超募资金6370万元向全资子公司鄂州公司注资,作为项目投资主体建设华中数控数字化装备园一期,建设期2年。该项目总投资7370万元(2013年7月计划投资总额变更为4919万元,已使用2923万元),主要是为公司及其子公司储备特种数控专机、工业机器人和功能部件等产品的生产基地,以及以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和伺服电机为核心的研发、测试验证基地。

  • 要点十一:合资组建机器人公司

    2015年5月22日公告称,公司拟与佛山市南海区联华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合资组建机器人核心关键零部件及产品的研发制造公司,合资公司名称暂定为“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9000万元,其中公司出资459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1%。公告称,合资公司成立初期将主要利用华中数控现有的研发成果,进行生产装配,计划在佛山主要生产六轴机器人系列(应用于装配、包装/密封、分装、铸造等)、四轴机械人系列(应用于冲压、锻压、搬运等)工业机器人产品。合资公司力争入驻投产一年后实现销售收入8400万元,投产后第三年销售收入达到3亿元。同日华中数控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登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拟在佛山组建研发制造伺服电机产品的独资公司,独资公司名称暂定为“佛山登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500万元。该公司力争入驻投产一年后实现销售收入6500万元,持续快速增长,投产后第三年销售收入达到2亿元。

  • 要点十二:首发募资项目

    本次募资总额16443万元投入2个项目,“中、高档数控系统产业化”、“交流伺服驱动器系列化与产业化”分别为13298.79万元和3144.21万元。两项目建设期均为1年。数控系统化项目建成后中、高档数控系统产能将由5000套提高到1.5万套,项目新增设备264台套,新建2.16万平米厂房。可实现销售收入17598万元,利润5634万元。交流伺服驱动器项目建成后伺服驱动装置产能将由1.2万套提高到5万套。新增生产、检测与研发设备62台。本次项目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10394万元,利润2308万元。公司已经在华东、华南、西北、东北、华中、华北地区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可以保证新增产能的产品销售。截止到2015年末,以上项目进度分别为94.98%和32.40%,累计实现收益599.53万元。

  • 要点十三:超募资金项目

    2011年3月,公司用超募资金704.52万元收购武汉高科机械100%股权,主要用于公司产品的中试基地,机器人产品、数控木工机械产品、自动化生产线等数字化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预计高科机械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2000万元,利润总额120万元,未来五年收入及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0%以上。

  • 要点十四:自愿锁定承诺 

    控股股东华中科技及其控股子公司华工创投,以及持公司股份的董事、监事、高管理与其他核心人员等32位自然人股东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其他股东承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所持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董事、监事、高管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超过其所持公司股份的25%,在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华中科技、武汉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华工创投和北京第一机床厂将其所持部分国有股权转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并由起承继原禁售期义务。

  • 要点十五:收到国家科技项目补助资金

    2017年12月28日公告,公司近日收到政府补助资金共计602.31万元,此政府补助资金全部是公司承担的国家科技项目的经费,三个项目分别为:轿车动力总成关键零件国产加工装备与工艺集成验证平台、核工业专用零部件制造装备国产数控系统示范应用、面向航天复杂系统系列结构件制造国产数控系统示范应用。上述三个国家科技项目总经费为1,817.25万元,截至本公告日,公司共计收到的金额为602.31万元,项目后续经费金额为1,214.94万元。

  • 要点十六: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

    2017年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继续保持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1-11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11.8万台,同比增长68.8%,全年的产量将突破12万台。与此同时,国产机器人产品结构调整升级、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2015年,我国发布《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制造确立为主攻方向,近年来,智能制造顶层设计基本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的陆续出台,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快速推进,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已成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 要点十七:数控系统产品

    2017年,公司针对华中8型数控系统产品进行了软件升级,提升了加工精度和效率。核心单元技术已在钻攻中心、雕铣机、高速加工中心、五轴机床、大型龙门等中高档机床应用。在华中8型数控系统平台基础上,开发和集成了热误差补偿、断刀检测、机床健康保障、云数控等智能化单元技术,抢占智能制造的先机。相应的产品已在用户处进行应用验证。针对木工、手机玻璃和陶瓷加工等细分行业应用,已开发木工专用数控系统、手机玻璃和陶瓷加工专用数控系统。

  • 要点十八:机器人产品

    在机器人领域,完成了10项产品的机器人整机的开发(主要包含HSR-JR612A-C20、HSR-JM612-C20、HSR-HC410/415/420-C20、HSR-JR603-C20、HSR-JR680-C20、HSR-JH605-C20等),完成了3C行业视觉装配、3C打磨快速离线编程软件、码垛工艺包、涂胶专家系统等应用技术、软件工艺包的研究与开发。形成批量化生产规模并在焊接、打磨、码垛、涂胶等领域进行推广应用。

  • 要点十九:近日获得政府补助1691万元

    2018年9月4日公告,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近日收到政府补助资金1,691.39万元,此政府补助资金主要是公司承担的国家及地方科技项目的经费。

  • 要点二十:签署11.4亿元重大合同

    2018年9月18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锦明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于2018年9月17日与山西米亚索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签署《设备采购合同》,合同金额34,801.63万元;与贵州米亚索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签署《设备采购合同》,合同金额79,164.50万元。公司与山西米亚、贵州米亚签署的合同金额共计113,966.13万元,占公司2017年度营业收入98,519.21万元的11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