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光电子 江苏板块 专精特新 创业板综 深股通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谷子经济 AI眼镜 柔性屏(折叠屏) 裸眼3D 元宇宙概念 纳米银 华为概念 小米概念 OLED 增强现实 虚拟现实 3D打印 太阳能 新材料
数码光学技术产品的研发、制造、生产激光全息制品、激光立体照排系统、激光包装材料生产线、包装材料、防伪技术产品、自动化控制、光学元器件、光学仪器、提供相关技术、软件的咨询服务。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的进口业务。包装印刷制品,商标印刷。(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微纳结构产品制造和技术服务商,通过自主研发微纳光学关键制造设备——光刻机,建立了微纳光学研发与生产制造的基础技术平台体系,为客户提供不同用途微纳光学产品的设计、开发与制造服务。
1.公共安全领域,公司是我国公安部驾驶证、行驶证防伪膜唯一指定供应商,也为我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视读防伪提供了技术支持,可为公司带来稳定的收入。同时,公司正在积极拓展新型防伪技术在国家票据和证件防伪领域的应用,在我国公共安全防伪领域具有独家的技术与先入优势。2.导光材料领域,公司导光材料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等液晶显示背光模组。公司子公司维旺科技经营导光材料市场多年,与下游京东方、三星电子、LG Display、友达光电、佳世达、冠捷科技等主流面板厂商建立了密切合作。维旺科技凭借自主研发的高光效超薄导光板,可将液晶显示光效比提高 10%-20%。同时,维旺科技积极布局墨水屏前置导光和反射式液晶前置导光领域,其中墨水屏前置导光产品在应用于 H 客户墨水屏的基础上,开发了联想、元太科技等客户;新开发 Mini LED 匀光板等产品也在与下游客户积极对接。
微纳光学技术系光学理论、工程应用、光学检测、微纳结构设计、软件开发、自动化控制、数字图像处理、精密机械制作等多方面技术的综合,需要多领域专业人才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团队力量,才可能实现从各技术点到核心综合技术的飞跃。公司在微纳光学产品技术研发与制造领域位居国内领先地位,行业领先地位的取得源于公司持续的自主创新。陈林森作为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光信息处理专委会主任和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专项首席专家,其领导下的研发团队在前瞻性和应用性技术研究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持续创造出先进的研究成果,使公司在微纳光学制造关键技术方面独树一帜。
公司长期坚持原发性创新研究,在微纳光学制造领域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开发,积累了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已取得 670 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 181 项,实用新型专利 444 项,外观设计专利 45 项。基于光刻设备控制软件的研究,公司设计开发了一系列专业光刻与图像处理软件。公司以关键技术研究带动产品开发,致力于将科技成果和核心技术产业化应用,研制成功多项国家重点新产品,并且获得多项省部级荣誉。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不仅涵盖了行业高端产品开发,而且体现在行业关键设备研制方面,生产工艺各核心环节的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研发“高通量微纳工艺装备”,建立微纳结构设计、关键工艺装备、材料/器件应用的全链条一体化的创新能力,打造了“模块化、知识密集、可升级和快速配置”微纳制造的功能创新平台,推动并实现产品的柔性制造与产业应用。
公司始终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创新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向,建立了“关键技术研究——工程应用研究——产品应用开发”的渐进式多层次研发体系。公司的快速发展在于应用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不断创造微纳光学制造新的应用领域,形成技术驱动力,推动公司业务跨上更高的平台。同时,公司注重加工工艺方面的创新,提出并自主建立了“微纳柔性制造”创新平台和相关产线,在超薄导光板制造过程中,公司摒弃传统印刷或注塑工艺,采用热压印工艺,以柔性纳米压印技术为基础,建立了双面纳米压印产线,克服了原有工艺带来的产品厚度和加工尺寸受限、模具加工和改版时间长的问题,形成了更为绿色环保的制程。此外,公司基于柔性纳米压印技术发明了新型透明导电膜制造技术,颠覆了传统的精密电路蚀刻工艺,通过纳米压印和增材制造(选择性生长),获得大幅面高性能透明导电膜和自支撑透明导电材料;在光伏铜电镀领域,公司率先提出并验证投影掩膜式图形化设备,可有效控制铜电镀图形化成本,避免对国外关键器件的依赖,保障我国光伏技术的自主可控。
为了扩大先进微纳光学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规模,提高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为了进入并扩大新型显示与照明应用领域奠定坚实的基础,公司拟使用募集资金13,397.91万元人民币用于该项目的建设,项目主要是在现有设备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建设更为先进的生产线,为将来产品升级提供生产条件。建设内容包括:厂房及配套设施建筑面积22,363.6平方米;购置生产设备61台/套。该项目建设期2年,预计项目达产后年产微纳结构光学产品9,100万平方米,含膜类产品6,700万平方米(其中2,400万平方米供自用),纸类产品2,400万平方米。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2,227万元人民币,利润总额4,819.4万元人民币,年税后净利润4,096.5万元人民币。
2012年11月,公司与江苏金之彩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关于设立江苏维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协议书》,拟与金之彩共同出资设立“江苏维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新建镭射纸生产能力项目”建设。江苏维格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公司拟以货币资金3,500万元人民币出资,占江苏维格注册资本的70%。项目达产后每年将新增镭射纸产能3,500万平方米,新增销售收入13,79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1,357.96万元人民币。预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22.91%,总投资收益率为27.16%。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可进一步加强公司镭射纸产品的生产能力,提升产品的水平和档次,丰富产品结构,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研发出性能更优越、出产率更高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带动国内微纳光学制造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提升产业化竞争能力,提高国内微纳光学制造技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公司拟使用募集资金3,380.1万元人民币用于该项目的建设,项目拟建设一座4,203.2平方米的研发楼,在现有基础上新增4个实验室,研发、实验测试设备进一步更新升级,计划新购置进口及国产设备26台/套,研发团队将从现有的37人增加到100人。该项目建设期1.5年,研发中心扩建技术改造后,研究方向主要是:涉及平板显示关键光学膜器件、LED的光子晶体刻蚀、太阳能电池聚光薄膜、微透镜阵列制造与应用、激光高分辨率图形直写光刻系统等,预计每年研发成果数量可增加10%-20%。
2013年9月,公司拟向激励对象授予310 万份股票期权,占本激励计划签署时公司股本总额6,200 万股的5%,行权价格为44.16 元。激励对象为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公司董事会认为应当激励的其他员工共计62 人。行权条件为,以2012 年为基数,2014-2016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0%、60%、100%;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60%、100%。
公司股利分配方案应从公司盈利情况和战略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兼顾股东的即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应保持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制度,注重对投资者稳定、合理的回报。公司利润分配方式可以为现金或股票,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 20%。公司董事会根据公司资金状况可以提议公司进行中期现金分配。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陈林森先生承诺:自股份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人直接或者间接持有的股份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也不由股份公司回购本人直接或者间接持有的股份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持有公司股份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朱志坚、沈雁、郭锡平、虞樟星和江苏苏大投资有限公司、江苏省苏高新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盛业印刷有限公司、苏州蓝壹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世厚(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解剑峰、杨建民、孙菁、刘国鑫、顾华俭、汪振华、陈新荣承诺:自股份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十二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人(公司)直接或者间接持有的股份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也不由股份公司回购本人(公司)直接或者间接持有的股份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
2015年11月16日临时停牌。公司16日晚间公告,正在筹划重大事项,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资产,标的公司主营业务属于新材料领域,本次交易金额范围预计为人民币5-10亿元。公司股票继续停牌。
2019年4月9日公告,公司与江苏大丰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协议》,双方合作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经济开发区建设微纳新材料制造项目。据公告,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最终以乙方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批为准)。项目第一至第二年为建设期、第三年为达产期、第四年以后为发展期。项目建成微纳新材料生产线,生产微纳结构光学产品。项目预计2020年实现年开票销售收入5000万元,2021年实现年开票销售收入2亿元,2022年实现年开票销售收入3亿元,2023年起实现年开票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公司同时公告,公司与苏州大学共同完成的面向柔性光电子的微纳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