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港口 上海板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证金持股 沪股通 上证180_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HS300_ F5G概念 免税概念 一带一路 体育产业 央国企改革 沪企改革 上海自贸 中超概念 长江三角 参股银行
国内外货物(含集装箱)装卸(含过驳)、储存、中转和水陆运输;集装箱拆拼箱、清洗、修理、制造和租赁;国际航运、仓储、保管、加工、配送及物流信息管理;为国际旅客提供候船和上下船舶设施和服务;船舶引水、拖带,船务代理,货运代理;为船舶提供燃物料、生活品供应等船舶港口服务;港口设施租赁;港口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港口码头建设、管理和经营;港口起重设备、搬运机械、机电设备及配件的批发及进出口(涉及行政许可的凭许可证经营)。
上海港位于中国大陆东海岸的中部、“黄金水道”长江与沿海运输通道构成的“T”字型水运网络的交汇点,前通中国南、北沿海和世界各大洋,后贯长江流域、江浙皖内河及太湖水系。公路、铁路网纵横交错,集疏运渠道畅通,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优越,腹地经济发达。上港集团是于 2003 年 1 月由原上海港务局改制后成立的大型专业化集团企业,是上海港公共码头运营商。2005 年 6 月,上港集团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立了股份有限公司,2006 年 10 月 26日在上交所上市,成为全国首家整体上市的港口股份制企业,目前是我国最大的港口类上市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港口公司之一。公司主要从事港口相关业务,主营业务分为:集装箱板块、散杂货板块、港口物流板块和港口服务板块。
从航运发展现状和趋势来看,2022 年,随着供应链拥堵情况缓解及全球贸易放缓带来的运输需求减弱,加上大批新船下水,运力供需错配问题得到大幅缓解,集运市场 2022 四季度走向正常化,供给过剩加剧,集装箱运费出现大幅下跌,跌至 2020 年初的水平,船公司盈利预期下调,集运市场格局面临调整、出清。长期来看,国际航运市场集中度仍将保持高位,船舶大型化、运营联盟化、航运智能化与低碳化、物流全程化的发展趋势仍将持续,这将对港口发展产生长期深远影响,特别是对国际枢纽港进一步提升服务能级,打造高效、便捷、韧性、绿色集疏运体系,拓展物流新业态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港口行业本身的发展来看,2022 年我国港口吞吐量增速回落。长期来看,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国经济增长和出口仍具韧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对贸易和物流流向流量产生影响,港口行业将不可避免受到影响;船公司联盟化和船舶大型化将进一步突显枢纽港的地位,减少非基本港的挂靠,将加剧国际枢纽港的竞争;港口群协同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干线与支线港口的协同效应将加强,港际间将建立稳定的竞合关系,共同推动区域内港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港航物流新业态的发展方兴未艾,港口在数字化平台业务、电商物流、新型贸易等新业态发展具有较大空间;新科技的应用链在港航物流领域将进一步扩大,依托 5G、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进一步提升港口数智化、自动化水平,打造科技创新生态,推动港航数字生态圈建设,赋能港口行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港位于我国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T”型交汇点,毗邻全球东西向国际航道主干线,以广袤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为主要经济腹地,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集疏运网络四通八达。
上海港的核心货源腹地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极具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经济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由“基本建成”迈向“全面建成”新阶段,根据 2022 年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评价,上海继续保持全球第三排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国际地位日趋稳固,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不断增强。上海作为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排头兵、先行者,浦东“引领区”建设和“五个中心”建设不断提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国资国企改革全面深化,均为公司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内统一大市场和双循环经济体系蕴含巨大发展空间,自由贸易试验区持续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创新蕴含巨大发展潜能,科技创新赋能港航物流产业蕴含巨大发展动能。对于公司港口主业及物流新业态等相关业务的发展将形成巨大推动作用,为公司推进战略深化、拓展业态领域、谋划长远规划进一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017年6月12日公告,公司股东上海同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同盛投资拟将其持有的上港集团3,476,051,198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5.00%)协议转让予中远海运集团,标的股份的价格为5.45元/股。上海市国资委于6月9日同意同盛投资撤销委托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上港集团15%股权表决权的申请。公司股票将于6月13日开市起复牌。
2016年,公司母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3713.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6%,再创历史新高,并自2010年起,上海港年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七年保持世界第一。其中,洋山港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61.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4%。2016年,公司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水水中转业务,水水中转比例达到46.5%。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3.59亿元,同比增加6.26%,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69.39亿元,同比增加5.74%。
2016年9月12日公告为推进实现公司“渔光一体”的战略布局,公司拟与安徽省东至县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协议书》,在东至县注册成立项目公司,由其投资建设东至县通威渔光一体产业园项目。该项目包括现代生态渔业、水面光伏电站、扶贫援建及休闲旅游等,项目总投资预计为8亿元,将分期实施。
2016年9月11日公告公司拟以全资子公司上港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简称“上港香港”)为主体,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邮储银行”)的H股首次公开发行,将认购其不少于发行后总股本4.15%且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4.99%的股权,投资总额度不超过24亿美金之等额港币。
2015年,公司以现金人民币7000万元向全资子公司上海上港集团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增资后,该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亿元。2015年,该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152.47万元。
2015年11月23日晚间公告称,公司于11月23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批复》,核准公司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100亿元的公司债券。根据公告,公司此次债券采用分期发行方式,首期发行自中国证监会核准发行之日起12个月内完成;其余各期债券发行,自中国证监会核准发行之日起24个月内完成。上述批复自核准发行之日起24个月内有效。
2015年7月14日 公告,拟以现金收购锦江航运合计79.1954%股权,对应收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19.419亿元。其中,收购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锦江航运47.9884%股权,价格不超过人民币11.767亿元,收购上海久事公司持有的锦江航运31.2070%股权,价格不超过人民币7.652亿元。
截至2015年末,公司持有招商银行1.024亿股,持有交通银行30.4万股,,上述股权期末账面值分别为18.43亿元、195.86万元。此外,公司持有申万宏源113.36万股,股权期末账面值为1214万元。
2014年11月17日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以4.33元/股,向上港集团2014年度员工持股计划非公开发行不超过4.2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8.18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公司此次发行对象为上港集团2014年度员工持股计划,并将由受托管理该计划的资管机构设立专项产品予以认购。公司委托长江养老作为员工持股计划的管理机构。此次员工持股计划参加对象为公司及下属相关单位员工。员工持股计划设立时的资金总额不超过18.186亿元,资金来源为员工自筹资金,存续期限为48个月。
2015年3月27日公告, 近日,公司收到以色列港口开发和资产有限公司的通知,公司成功中标以色列海法新港自2021年起25年的码头经营权。以色列位于地中海东岸,海法新港位于特拉维夫的北侧。海法新港预计于2021年投入营运。全部建成后码头岸线总长1500米,设计年吞吐能力186万标准箱。码头总占地面积78公顷,前沿最大水深-17.3米,将具备接卸目前世界最大集装箱船的能力。公司此次通过投标方式成功获得海法新港码头的特许经营权,将负责该码头的后场设施建设、机械设备配置和日常经营管理。
2018年10月11日公告,公司拟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以公开挂牌的方式一次性出售上海星外滩开发建设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挂牌价格不低于人民币12,785,653,298.23元。如交易顺利完成,预计本次出售股权(按照星外滩100%股权挂牌底价及其2018年6月30日财务数据计算)将增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投资收益约人民币15.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人民币1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