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 上海板块 中特估 破净股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证金持股 沪股通 上证180_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HS300_ 央企改革 低碳冶金 区块链 工业4.0 航母概念 一带一路 国企改革 特斯拉 长江三角 参股银行
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生产;危险化学品经营;危险废物经营;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港口经营;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特种设备制造;机动车检验检测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钢、铁冶炼;钢压延加工;常用有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煤炭及制品销售;金属矿石销售;金属材料销售;高品质特种钢铁材料销售;特种设备销售;再生资源销售;销售代理;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等许可类化学品的制造);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国内货物运输代理;国内集装箱货物运输代理;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土地使用权租赁;机械设备租赁;运输设备租赁服务;船舶租赁;特种设备出租;绘图、计算及测量仪器制造;绘图、计算及测量仪器销售;企业管理咨询;环境保护监测;招投标代理服务;机动车修理和维护;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坚持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之路,拥有享誉全球的品牌、世界一流的制造水平和服务能力。公司钢铁主业专业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碳钢薄板、厚板与钢管等钢铁精品,主要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能源交通等行业。公司注重创新能力的培育,积极开发应用先进制造和节能环保技术,建立了覆盖全国、遍及世界的营销和加工服务网络。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汽车高强钢、取向硅钢、高等级家电用钢、能源海工用钢、桥梁用钢等高端产品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2022 年,中国钢铁行业形势较为严峻,弱周期低景气度背景下,市场供需双弱集中体现,钢材价格大幅下跌;受全球通胀上升、能源危机等影响,钢铁原燃料价格快速上涨,钢铁行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持续挤压,行业呈现大面积亏损,整体盈利处于近年来较低水平。2022 年,面对钢铁行业“严冬”,公司全体系聚焦“降本、增效、变革”,全面推进产线效率提升、采购变革、技术降本、产品结构优化等战危机行动,全年利润总额持续保持国内行业第一。
公司实施“百千十”产品新战略,明确“1+1+N”产品族群战略,坚持差异化、同质化产品相结合,推动取向硅钢、彩涂和镀锡的商业模式创新,实现高市占。2022 年,冷轧汽车板、取向硅钢、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精品能源及结构船舶使命类用钢等高盈利产品实现增量超100 万吨。冷轧汽车板和取向硅钢市占率实现双提升。推进绿色低碳品牌建设,扎实推进“Beyond 超越行动”,宝钢汽车板 SMARTeX 和硅钢 BeCOREs 成为“双领军”品牌,热轧及线材产品环境声明在中国钢铁行业 EPD 平台首发。
公司 R&D 投入率 4.69%,发明专利申请占比 97%,新试独有比例 32.2%。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取得突破,破冰船用复合钢板研制成功,高端汽车动力系统用精冲钢批量供货超 6000 吨,汽车板内欠仪具备检测全板宽 1800mm 能力。“三性技术”稳步推进,一批卡脖子技术得到突破,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全氧冶炼、煤气循环及喷吹工艺流程全面打通。全年累计完成“高炉高利用系数生产技术”等 40 项标志性技术认定;形成光伏支架、商用车、电动车等领域 82 项行业综合材料解决方案。
加快环保 A 级绩效企业创建,稳步推进废水零排放改造;四基地全面实现 100%固废不出厂,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率、固废返生产利用率分别达 99.9%、30.2%,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各基地着力推动厂区景观提升,开展环境整治,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双碳工作进入实施阶段,制定《宝钢股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发布行业首份《气候行动报告》。智慧碳数据系统全面上线,宝钢汽车板超低碳零件暨净零碳路径全球首发活动成功举办。湛江钢铁氢基竖炉项目开工建设,桩基工程全部完成,竖炉本体炉壳首件吊装顺利完成,零碳高等级薄钢板工厂项目有序推进。
2023年7月29日公司对外公告,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第三期限制性股票计划回购注销有关事宜的议案》,同意公司回购注销已授予未解锁的限制性股票共计142,342,250股。上述142,342,250股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后,公司注册资本将减少142,342,250元。本次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事项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实质性影响,也不会影响公司管理团队的勤勉尽职,公司管理团队将继续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努力为股东创造价值。
2016年12月7日公告,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通知,经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于2016年12月7日召开的2016年第94次工作会议审核,宝钢股份本次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事项获得无条件通过。
2016年12月5日公告,公司接到控股股东中国宝武集团通知,中国宝武集团已于近日收到商务部反垄断局出具的《不实施进一步审查通知》,内容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二十五条,经初步审查,现决定,对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合并案不实施进一步审查,从即日起可以实施集中。该案涉及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之外的其他事项,依据相关法律办理。
2016年11月18日公告,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宝钢集团工商变更登记已经完成,2016年11月17日宝钢集团正式更名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9月22日公告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已收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重组的通知》,同意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实施联合重组。根据公告,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重组后的母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整体无偿划入,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2016年8月15日晚间公告,为加强宝钢集团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石油集团”)战略合作,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公司控股股东宝钢集团拟通过无偿划转方式,将持有的公司8亿股A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86%)无偿划转给中石油集团。本次无偿划转前,宝钢集团持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9.74%,中石油集团未持有公司股份。划转完成后,宝钢集团持股比例降至74.88%;中石油集团持股占比4.86%。此次无偿划转不会导致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中石油集团已向宝钢集团无偿划转其持有的中国石油(601857)A股股份6.24亿股,占中国石油总股本的0.34%,该无偿划转的股份过户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毕。
2016年7月2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与武汉钢铁(集团)筹划战略重组事宜,或涉及重大资产重组。9月20日公告,此次重大资产重组初步交易方案拟为:宝钢股份向武钢股份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宝钢股份为合并方暨存续方,武钢股份为被合并方暨非存续方,预计不会导致公司最终控制权发生变更,也不会构成借壳上市。有关各方仍在就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及方案进行进一步论证和完善,尚未最终确定。
2015年12月24日晚间公告称,公司将参与中石油股份管道整合项目,将以持有的西北管道公司12.8%的股权,以经备案的净资产评估值为基础,并经各方协商一致后的价格投资管道平台公司,获得管道平台公司3.52%股权。
2015年3月25日公告称,公司下属公司欧冶金服与上海钢联共同出资组建上海诚融动产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实施运营动产质押信息平台。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其中:欧冶金服认缴出资7300万元,持股比例73%;上海钢联认缴出资2700万元,持股比例27%。根据公告,宝钢股份与上海宝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服务平台公司——欧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其下属控股子公司上海欧冶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2月11日,注册资本3亿元,从事金融数据处理,金融软件开发,产业投资及投资管理,资产管理,商务咨询,企业管理咨询,投资咨询,财务咨询等业务。
2015年2月,公司会同全资子公司宝钢国际与宝钢集团共同出资20亿元,发起立设欧冶云商。其中:本公司和宝钢国际以持有的东方钢铁100%股权,作价10.2亿元认缴欧冶云商51%股权,使电商交易平台、采购服务平台、化工电子商务平台和第三方支付资质等重组进入了钢铁服务平台。2015年11月份,公司和宝钢国际按持股比例现金增资欧冶云商2.04亿元,目前欧冶云商注册资本24亿元,公司和宝钢国际合计持有欧冶云商的股权比例为51%。2017年欧冶云商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进行增资扩股。本次增资扩股共吸收包括本钢集团、沙钢集团、普洛斯、三井物产、首钢基金、建信基金和上海欧玑等六名战略投资者认购欧冶云商28%股份。本次增发股本9.33亿股,募集资金10.55亿元。增资扩股完成后,宝钢股份和宝钢国际合计持股比例由原来的51%下降至36.72%。
2012年8月,公司拟建设湛江钢铁基地项目,经初步预测,现有方案先期建设的工程项目静态投资约400亿人民币,预计内部收益率约为9%。建设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可以将公司既有的管理能力和沉淀的技术资源转化为现实竞争力,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市场份额、优化人力资源、创新管理模式,做好上海地区产能结构调整,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跨地域经营,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对公司长远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2011年8月4日上证报讯,公司与上海电气签署协议,共同致力于海水淡化及沿海核电用材的研发,开发海水淡化装置及沿海核电站装备用双相不锈钢及冷轧钛带材料,实现进口替代。目前,我国在海水淡化关键技术等方面已取得突破,且已基本具备了产业化发展条件。然而,海水淡化装置制造所需的部分关键部件用材一直依靠进口。与此同时,在沿海地区的核电站装备中,需使用海水作为冷却剂,而具有较强耐海水腐蚀性的冷轧钛材也全部依赖进口。
公司拥有宝信软件(SH600845)55.5%的股权,该公司业务设计冶金,电力,交通,金融,贸易,医药卫生等多个行业,在企业信息化,过程自动化和城市信息化的三个领域具有领先的优势。核心产品是钢铁行业ERP,MES以及BI。MES产品目前在钢铁行业的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
截至2015年底,公司持有宝钢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62.1%股权,该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4亿元。2015年10月,财务公司将以前年度留存收益3亿元采用先返利后增资的方法,增加注册资本,其中:宝钢股份按62.10%的股比增资1.863亿元。截至2015年末,该公司总资产143.2亿元,净资产18.8亿元,期内实现净利润1.3亿元。
2015年12月,公司以持有的中石油西北联合管道有限公司12.8%股权,以经备案后的净资产评估值为基础作价86.44亿元,出资中石油管道有限公司,持有其3.52%股权。
截至2017年末,公司下属海外子公司资产总计324.4亿元,营业收入合计716.5亿元,所有者权益83.1亿元。2017年,海外子公司合计实现利润总额5.1亿元,净利润3.1亿元,净资产收益率3.8%。
截至2017年底,公司拥有其77.0%股权,该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70.8亿元,主要经营范围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销售等。截至2017年末,该公司总资产为283.3亿元,净资产为120.6亿元,本年度实现净利润23.2亿元。
截至2017年底,公司拥有其90%股权,该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200亿元,主要经营范围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销售等。截至2017年末,该公司总资产为603.1亿元,净资产为201.9亿元,本年度实现净利润23.1亿元。
2017年2月27日,宝钢股份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武钢股份下属全部资产及业务转移至其全资子公司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5亿元,主要经营范围为冶金产品及副产品、钢铁延伸产品制造等。截至2017年末,该公司总资产为851.5亿元,净资产为292.6亿元,本年度实现净利润5.9亿元。
截至2017年底,公司拥有其100%的股权,该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22.5亿元,主要经营范围为自营和代理经国家批准的商品和技术进出口,钢材、废钢进口,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等。截至2017年末,该公司总资产为563.9亿元,净资产为164.4亿元,本年度实现净利润21.5亿元。
截至2017年底,公司拥有其55.5%的股权,该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7.83亿元,主要经营范围为计算机、自动化、网络通讯系统及软硬件产品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集成等。截至2017年末,该公司总资产为86.2亿元,净资产为49.1亿元,本年度实现净利润4.6亿元。
2018年11月30日公告,控股股东中国宝武与江苏省政府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根据沿江钢铁产业转型升级与布局调整规划,研究制订梅钢区域产业转移和新基地建设方案,争取到2028年底前,钢铁冶炼产能逐步迁出南京市;在盐城市滨海港工业园区布局建设2000万吨级规模的精品钢项目,其中一期项目计划明年启动,产能规模800万至1000万吨,投资500亿元,中国宝武优先考虑由宝钢股份投建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