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 福建板块 富时罗素 沪股通 上证380 融资融券 股权激励 农业种植 冷链物流 一带一路 国企改革 土地流转 参股银行
一般项目:贸易经纪;货物进出口;进出口代理;国内贸易代理;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谷物销售;豆及薯类销售;饲料原料销售;畜牧渔业饲料销售;农副产品销售;棉、麻销售;棉花收购;针纺织品及原料销售;鞋帽批发;建筑材料销售;化肥销售;林业产品销售;五金产品批发;煤炭及制品销售;石油制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金属矿石销售;金属材料销售;高品质特种钢铁材料销售;高性能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销售;金银制品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塑料制品销售;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销售;橡胶制品销售;高品质合成橡胶销售;产业用纺织制成品销售;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国内货物运输代理;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婴幼儿配方乳粉及其他婴幼儿配方食品销售;供应链管理服务;非居住房地产租赁;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企业管理咨询;软件开发;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大宗商品供应链业务包括大宗商品经营、大宗商品物流两大板块,已形成互联互动、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在物流板块支撑下,公司商品经营板块效益稳步提升。金属矿产方面,公司主动优化商品组合,黑色金属经营货量、营业收入均同比下降,通过长协合作、矿源直采等方式降低铁矿采购成本,铁锰毛利和毛利率均有所提升。农产品方面,市场化收购谷物原粮业务占比提升,毛利率较高的竞拍粮业务占比下降,农产品毛利率相应下降。能源化工方面,加快内贸煤、蒙煤业务开发,煤炭经营货量、营业收入和毛利均同比大幅增长,其中蒙煤经营货量增长33%至161万吨。新能源方面,强化海外资源获取和全产业链服务能力,推进与下游锂电主流正极材料厂商长期合作,营业收入和毛利同比大幅增长。
2022年上半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指出要“建设现代流通网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快数字化建设,积极防范粮食、能源等重要产品供应短缺风险”。大宗供应链行业重要性进一步凸显,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22年,受俄乌地缘冲突加剧、国际局势紧张等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大。当前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供应紧张的格局短期难以缓解,而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步伐依旧坚定,市场对持续加息乃至结束QE有较高预期。供应紧张叠加货币紧缩,未来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仍有较大不确定性。2022年上半年,行业出现铝锭期货交割库暴雷、秦皇岛铜精矿违约等事件,对大宗供应链行业造成一些负面冲击。头部供应链企业通过提高制造业企业客户占比、打造商品组合、完善风控体系、动态保证金管理、灵活结算方式、丰富对冲工具等手段,能够有效应对商品价格波动风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出,未来的全球供应链将呈现很多新的发展趋势,中国应利用好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会,提升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随着制造业企业日益专业化、规模化,客户由单纯追求“价格低廉”转变为更加注重整体供应链的“安全、效率”,亟需新的技术手段进行赋能。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蓬勃发展,逐步渗透到大宗供应链服务行业,在大宗供应链服务企业拓展增量市场、提高服务效率、升维业务模式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头部供应链企业有望依托海量的业务数据、庞大的客户资源、丰富的应用场景,率先实现数智化技术与业务经营的有效融合,抢占新的发展高地。
公司在金属矿产、农产品、能源化工、新能源等产业链均积累了一批优质的头部合作企业,构建了成熟稳定的全球化业务渠道。公司与国内外上下游客户、资金提供方、技术支持方、物流服务商等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积累了丰富的产业资源、信息资源、物流资源、金融资源。公司资源壁垒日益强化、业务模式日趋成熟,上游议价能力、下游分销能力、供应链综合服务能力均不断强化。
公司凭借铁路货运场站和专用线优势,整合港航、公路资源,形成了覆盖全国、连接海外的网络化物流服务体系。公司拥有一批专业化、市场化的物流服务团队,能够为客户提供高品质、全流程、定制化的大宗商品物流服务和多式联运综合解决方案,打造了“铝产品跨省流通”“北粮南运”“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等多个多式联运物流线路。完善的网络化物流服务体系,是客户选择厦门象屿服务的重要考虑因素,对公司货权风险管控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对公司整体业务经营具有边际贡献和综合效益,有效促进了公司金属矿产、农产品、能源化工等核心供应链业务的发展壮大。
公司牢牢把握住风控体系基础:将广大的制造业企业作为目标客户,将“流通性强且易变现”的大宗商品作为主营产品,对产品进行多维度组合降低系统性风险。公司已形成三道风险管理防线(一线业务部门、总部风控部门、总部稽核部门)。在具体风险识别与应对方面,公司通过设立客户准入门槛和评估机制,获取客户信息,评估客户履约能力,识别客商资信风险;通过动态保证金管理,灵活结算方式,运用金融工具,应对商品价格风险;通过建立物流准入制度,“经营权、财权、货权”三权分立,“不定时、不定人、不定岗”查仓,“合同方、付款方、发票方、提货方”四方一致,管控货权风险。
2016年1月22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发布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参加对象为公司及下属子公司董事、监事、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总人数不超过500人,其中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合计13人,合计拟认购员工持股计划份额为751万份,占比为2.50%。总共筹集资金总额上限为3亿元,将通过二级市场方式购买及持有公司股份。 2016年7月2日公告,持股计划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1029.38万股,购买均价10.01元/股;2016年6月4日公告,通过二级市场买入630.77万股,均价9.99元/股。
2017年12月19日公告,2017年12月19日,公司控股股东厦门象屿集团增持了公司股份3,2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733%。象屿集团计划自2017年12月19日起3个月内,继续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5千万元,不高于人民币2亿元(以上均包含本次已增持的金额在内)。
农产品板块通过不断完善产业链上下游网络服务能力,积极布局“后临储时代”。针对相关农产品政策调整与市场转轨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市场风险,公司暂停玉米种植业务,控制贸易规模,在保持政策粮食收储业务稳定的同时,重点在上游完善富锦、北安、绥化、讷河、嫩江等地粮食收、储、物流网点布局;在下游着力搭建“北粮南运”的物流通道,展开大连、南通等关键物流节点布局,并积极推动与铁路企业的深度合作。林产品板块着力优化管理体系,提高物流节点整合能力,做实海外公司的业务能力,加强新西兰、美国等区域的上游资源建设,储备海外林权逾五千公顷。截止年末公司保管的国储粮库存总量约1385万吨。农副产品供应链全年实现营收76亿,较上年下降35%。
推动针对制造业企业的“全程供应链管理服务业务”向纵深发展,凭借原有业务开拓的渠道,围绕制造业企业核心客户所在区域,拓展业务品种和市场区域,并挖掘产业链项目机会。全年实现销量5,039万吨,营收797亿元,其中有色金属和矿产品营收增长3.4倍,超过250亿元,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不锈钢业务板块继续巩固并加深与重要客户的供料代销合作,并延伸产业链,实现营收超过140亿元;铝产品板块,通过将物流金融服务升级为资本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成功切入铝产品产业链,在当年就实现营收22亿元,取得了较好经营成效。
全年营收36亿元,同比增加33亿元。公司是福建省最大的平行汽车进口商,2016年进口平行汽车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0%。推动江阴口岸汽车保税仓储业务落地,探索“保税仓储+海关商检一体化”模式,打造集全程物流、保税仓储、展示、商务服务和供应链金融配套为一体的平行进口汽车综合交易平台。
深耕重点市场,聚焦核心客户,不断完善服务模式;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全年销量421万吨,营收206亿元。新设立的石油公司当年就实现营收25亿元。
公司出资2.77亿元参与哈尔滨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按照1.4元/股的发行价格,认购哈农商行1.98亿股股份,约占其增资扩股后股份总数的9.9%。截至2015年9月30日,哈农商行未经审计的主资产总额316.74亿元,负债总额300.20亿元,净资产16.54亿元;其201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2.89亿元,净利润1.49亿元;201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6.07亿元,净利润1.67亿元。象屿股份表示,投资入股哈农商行,与公司已设立的黑龙江象屿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等金融服务平台形成协同和互补,有利于进一步整合金融资源,完善金融服务模式,促进公司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2015年4月,股东大会同意公司以不低于11.10元/股定增不超过1.35亿股募资不超15亿元,公司控股股东象屿集团以不低于1.5亿元现金认购,其中11亿元投资粮食仓储及物流项目,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富锦195万吨粮食仓储及物流项目总投资23.5亿元,项目建成后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10.03%,静态投资回收期9.12年。2015年11月,该定增方案获证监会核准。
2018年5月29日公告,2018年1月至5月,公司累计出售所持有的恒力股份股票1707.17万股。截至公告日,公司已不再持有恒力股份股票。上述交易公司可获得的投资收益约为1.684亿元,预计增加公司2018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2539亿元,其中3672万元投资收益已在2018年一季报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