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金融 黑龙江 破净股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沪股通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中字头 军民融合 化债(AMC)概念 券商概念 央国企改革 通用航空 参股期货 参股券商 创投 军工
一般经营项目:实业投资;股权投资;投资咨询。
中航产融作为航空工业集团所属产业金融投资平台,服务于航空工业集团、外部实体经济及广大客户,由于公司作为控股型公司的特征,公司所处行业众多,涉及包括融资租赁、信托、证券、财务公司、期货、产业投资及保险经纪等行业。公司主业范围为综合金融服务、产业投资。公司主要通过下属中航租赁、中航信托、中航证券、中航财务、中航期货、产业投资公司、中航资本国际、鲸禧保险经纪等控股子公司,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信托业务、证券业务、财务公司业务、期货业务、产业投资业务、国际业务及保险经纪业务等。
1.信托行业开启新一轮转型发展,按照金融监管部门要求,信托业务按照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进行分类,促使信托行业重塑业务模式,进一步坚定“受托人”定位,回归信托业务本源,锻造信托行业专业化能力。在严监管要求及市场影响下,行业非标融资业务压降持续压缩行业盈利空间,风险项目及产品延期直接影响当期经营业绩,资产证券化、家族信托等转型业务正在处于发展阶段,利润贡献度和占比低,行业持续分化。在这一转型关键阶段,信托机构既要防范化解风险资产,又要布局业务发展推动业务转型,拥抱标准化产品、投资类及服务类产品,提高自身风控能力和专业能力,对信托公司发展提出更高要求。2.随着融资租赁公司监管职责转隶至中国银保监会,行业统一监管进程加快,行业发展逐渐规范化。一方面,在银保监会《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广东、上海、北京、佛山、辽宁等地陆续发布地方融资租赁监督管理办法,以加强对辖内融资租赁企业的监管工作,加速对于空壳公司和违规经营企业的清理,明确融资租赁企业合规经营、严控风险的发展方针,促进了融资租赁行业规范化发展;另一方面,国内多地结合当地区域产业优势,发挥融资租赁在服务中小企业、促进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出包括高端制造、清洁能源、社会民生等领域的特色融资租赁业务,创新融资租赁业务服务新模式,助力行业专业化发展。
公司不断巩固和提升产业金融服务能力。公司作为具有产业背景的综合金融与产业投资平台,针对产业金融需求,制定贴身产业金融服务解决方案,突出航空属性,服务产业融合,大力提升与完善金融服务产业能力与体系,开展体系化产业金融业务,为企业提供覆盖企业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退出期等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金融服务。深入了解产业链供应链场景,发挥业务优势提供适配且精准的多样化投融资金融服务。致力于提升航空工业集团产融结合深度与广度,加大投融资服务力度,提升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现金流管理、风险管理等服务水平,积极推动产业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力度,促进产业发展,实现金融赋能产业。
公司综合运用包括信托、租赁、财务公司、证券、期货、基金等业务在内的多元金融工具,为广大客户提供体系化、集成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完善协同机制,建立良好的内部生态,通过融融结合以及与第三方金融机构开放合作,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整合服务,构建专业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协同协作对内提供资本、资源和管理支持,协同项目和收入占比提升,客户联合营销和项目机会增多,有力支持体系化服务转型进程。加强与巩固中航信托、中航租赁等子公司的行业竞争力,加大金融创新,平衡创新与稳定发展的关系,形成更具市场竞争力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公司是航空工业集团控股的综合金融与产业投资平台,依托航空工业集团雄厚的产业背景,了解产业发展需求,更容易获得集团资本、资源及政策等支持,分享航空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发展红利,在航空产业领域投资及项目设立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积极探索并发展公司的产业直投、私募基金投资等业务,在国企改革、战略新兴产业特别是航空工业领域的投资具有先天优势,并形成了一定的市场优势。在产业研究方面,公司新设立产业研究部,整合中航证券、中航信托等研究力量,利用外部领先研究机构研究力量,加强产业研究能力,提升尤其注重军工领域的研究能力建设,形成对军工产业投资等领域的深刻洞察,在绿色金融、ESG研究与业务创新开拓方面形成一定品牌优势,推动形成研究导向的产业投资能力,助力产业投资业务快速发展。
2017年5月12日公告,公司股东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航集团”)、中国航空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沈阳黎明”)分别与中国航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发资产”)于2017年5月12日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协议约定西航集团、沈阳黎明分别将持有的公司股票14,841,276股、22,261,890股(合计 37,103,166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41%)转让给航发资产。
2015年8月18日晚间公告,拟与中航科工(02357.HK)、中航电子、中航飞机、中航机电共同对沈飞集团和成飞集团现金增资合计不超过50亿元。其中,中航资本、中航科工分别增资19亿元,中航电子增资5.4亿元,中航飞机增资4.4亿元,中航机电增资2亿元。上述上市公司与成飞集团和沈飞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同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公司2015年8月4日发布公告,此次非公开发行的价格和数量分别调整为7.72元/股、5.76亿股(完成),购买中航租赁30.95%股权、中航信托16.82%股权、中航证券28.29%股权。同时配套募资股份发行数量调整为1.8亿股,资金13.89亿元用于对子公司中航租赁增资。中航租赁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中央企业投资、拥有航空工业背景的专业租赁公司,13年净利润4.2亿元。交易完成后,公司持其96.75%股权。
2015年8月公司公告,控股股东中航工业于8月21日增持1021.64万股公司股票,增持完成后,中航工业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数为15.92亿股,占总股本的42.65%。
2014年12月19日公告,拟以15.78元/股非公开发行27679.33万股,购买中航租赁30.95%股权、中航信托16.82%股权、中航证券28.29%股权(总共作价436779.88万元)。交易完成后,中航资本将持有中航证券100%股权,提高对中航租赁和中航信托的持股比例,有助于公司打造国内一流金融控股公司。同时,公司拟以15.78元/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45593.29万元。中航资本为控股型公司,主要通过下属子公司中航租赁、中航信托、中航证券、中航财务、期货公司、产业投资公司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信托业务、证券业务、财务公司业务、期货业务与产业投资业务。
2013年1月,公司控股子公司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向江西中航地产有限责任公司购买南昌中航国际广场小区7楼房屋全部及其附属设施设备,建筑面积为1,392.95平方米,总价为18,804,825元人民币。此次公司控股子公司中航信托拟购买办公用房,符合公司发展需要,有利于维护和提升公司市场形象,属于正常业务经营行为;同时,交易定价合理、公允,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2014年6月,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航投资香港参股子公司FACC AG已于2014年6月25日在奥地利维也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资料显示,中航投资香港于2010年出资228万欧元参股中国航空工业复合材料部件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简称“FACC 香港”),持股比例为1.17%。FACC AG 此次IPO发行方案为新股1579万股,老股转让460.74万股,超额配售选择权203.97万股。如完全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总股本为4579万股,FACC 香港持有2335.29万股,占总股本的51%。据介绍,FACC AG 是一家根据奥地利法律组建的股份公司,主要从事设计、开发和生产复合材料系统并提供完整解决方案,是全球领先的航空产业复合材料设计、研制和生产的公司之一。产品范围包括涵盖商业客机、公务机和直升飞机在内的机身、机翼的结构部件、发动机部件和客舱内饰等。
中航证券系公司及中航投资子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前身是江南证券有,2010年5月更名中航证券,主营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交易、证券承销与保荐等。公司持有其28.29%股份,全资子公司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其71.71%股份。截至2015年末,中航证券净资产344,289.7 万元,年报期内实现营收21.88亿元、净利润9.04亿元。
系公司及中航投资有限子公司,成立于1993年11月,主要从事飞机与运输设备类资产的融资租赁及经营性租赁业务,注册资本49.36亿元,公司和中航投资有限分别持有中航租赁23.77%、73.74%股权。截至2015年末,中航租赁净资产685,248.5万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32亿元、净利润6.06亿元。
该公司系中航新兴投资子公司,成立于1996年5月,主要从事原料药、药用辅料、食用植物油制造业,注册资本6337.4万元,中航新兴投资持有其 75.741%股份。截至2015年年报期末,新兴药业总资产11,332.34万元,净资产10,853.19万元;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7291.5万元、净利润1350.82万元。
系本公司及中航投资子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前身是江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5月6日,正式更名为中航证券有限公司,主营业务范围为: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基金代销;融资融券业务。注册资本198,522.10万元人民币,本公司持有28.29%股权,中航投资持有其71.71%股权。截至2017年12月末,中航证券总资产1,100,789.14万元人民币,净资产361,892.17万元;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96,234.81万元,营业利润35,515.38万元,净利润26,568.75万元。
中航新兴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系本公司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2年12月,主要从事实业投资、投资咨询(服务)业务。注册资本100,000万元人民币。截至2017年12月末,中航新兴投资持有子公司新兴(铁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75.741%股权,母公司总资产106,785.68万元,净资产104,745.78万元;报告期无营业总收入,净利润1,264.53万元。
中航国际租赁有限公司系本公司及中航投资子公司,成立于1993年11月,主要从事飞机与运输设备类资产的融资租赁及经营性租赁业务,注册资本746,590.5085万元人民币,本公司持有中航租赁48.76%股权,中航投资持有中航租赁48.75%股权。截至2017年12月末,中航租赁总资产8,820,375.84万元,净资产1,026,320.81万元;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554,255.71万元,营业利润135,959.81万元,净利润102,156.46万元。
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系中航投资子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主要从事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有价证券信托和其他财产或财产权信托,注册资本465,726.71万元人民币,中航投资持有其82.73%的股份。截至2017年12月末,中航信托总资产1,184,022.56万元,净资产974,574.48万元;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274,063.80万元,营业利润215,532.22万元,净利润162,825.10万元。
中航工业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系本公司子公司,成立于2007年5月,主要从事吸收成员单位的存款;对成员单位办理贷款及融资租赁;办理成员单位之间的委托贷款及委托投资业务,注册资本250,000万元人民币,中航投资持有其44.5%的股权。根据中航资本分别与中航财务第一大股东航空工业及中航投资签订的委托管理协议,中航资本代为管理航空工业及中航投资持有的股权,实际控制中航财务超过半数股权。截至2017年12月末,中航财务总资产10,955,157.45万元,净资产498,237.89万元;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157,705.57万元,营业利润89,323.29万元,净利润66,986.75万元。
2023年1月7日公司对外公告,公司于2022年12月30日召开了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第九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中航产融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期)第一个解锁期解锁条件部分成就及解锁相关事宜的议案》,同意对第一个解锁期符合解除限售条件的限制性股票办理解除限售及上市手续。本次解除限售及上市事项已经公司202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授权,无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根据《激励计划(草案修订稿)》的规定,公司本次激励计划第一个解锁期可解锁的激励对象共计161人,可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6,664,296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0755%。本次解锁股票上市流通时间:2023年1月12日。
2018年5月8日公告,为完善金融全牌照布局,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公司或下属子公司拟出资35亿元设立成都益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都益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拟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亿元,中航资本以35%的出资比例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成都鼎立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为成都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两家公司为实际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新设公司44.50%的股权。
2018年7月13日公告,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中航投资参与广发银行增资扩股,以不超过53亿元认购广发银行7.6247亿股。认购价格为6.9511元/股,该价格已经财政部审批通过。本次增资后,中航投资将持有广发银行不超过3.88%股份。本次投资有助于提升公司服务军民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更为优质的综合金融服务。
2018年10月22日公告,公司拟回购股份,回购的股份将予以注销,回购金额不低于5亿元,不超过1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6.73元/股。
2018年10月29日公告,公司拟公开发行总规模为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偿还公司债务、补充流动资金等法律法规允许的用途。
2018年12月12日公告,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投资)拟以自有资金同比例向全资子公司中航证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证券)增资300,000万元,中航证券的注册资本将由198,522.10万元增至363,357.26万元。增资前后各股东持股比例不变,中航投资持股71.71%,中航资本持股28.29%。公司表示,本次对全资子公司中航证券进行增资,将增强中航证券的资金实力,有利于提升中航证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从而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本次增资不会导致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有利于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不存在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