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咨询服务 甘肃板块 中特估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沪股通 上证380 中证500 融资融券 中字头 低空经济 央企改革 新型城镇化 数字经济 数据中心 车联网(车路云) 一带一路 国企改革 西部大开发
一般项目:海洋服务;海洋环境服务;工程管理服务;规划设计管理;专业设计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数字技术服务;海上风电相关系统研发;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水土流失防治服务;水利相关咨询服务;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生态恢复及生态保护服务;网络技术服务;大数据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软件开发;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建筑材料销售;工程技术服务(规划管理、勘察、设计、监理除外)(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许可项目:建设工程设计;检验检测服务;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建设工程监理;公路工程监理;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建设工程勘察;水力发电;公路管理与养护;路基路面养护作业(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以市场监督管理局最终登记范围为准)。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公司名称由“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交设计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由“祁连山”变更为“中交设计”,主营业务由“水泥、商品混凝土的研究、开发、制造、销售”变更为“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公司致力构建以设计咨询服务为核心主业、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为拓展重点、产业孵化与资本运营为发展重心的三大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规划咨询、勘察设计、项目管理等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全过程一揽子解决方案和一体化咨询服务。
1、当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超27000家,行业从业人员数量超过480万人,行业规模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行业企业利润总额达到3000亿元水平,总体保持增长态势。整体来看,公司所处行业处于稳定增长状态,大多数企业已经从单纯求量式发展转向求质式发展,对于企业的属地经营能力、经营效率及财务状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将掌握好行业龙头的先发优势,进一步扩大公司的市场份额。2、当前投资重点、项目类型、市场需求发生深刻变化,公共基础设施、水电交通等需求仍然巨大,“双碳”目标、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积极因素为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指明新方向。公司作为行业标杆企业在新业务拓展方面持积极态度,积极进行新兴行业、新型业态的业务拓展。3、全过程咨询是国家在深化工程领域咨询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为破解工程咨询市场供需矛盾推行的新的咨询服务组织模式,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是未来工程咨询市场发展的方向。以公司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率先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前后融合等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与实践。4、数智化革命加速演进,新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公司围绕BIM技术应用研发、绿色低碳发展研究等领域组建众多科技创新平台,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与成果转化力度。5、科技创新与人才强企是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共同选择。截至上年末,设计企业的科技活动费用支出成功突破千亿元大关,并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这表明设计企业对于科技研发和创新活动的高度热情和巨大投入。科技成果转让收入总超过1500亿元,表明设计企业不仅在研发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也在市场化运作方面具备了较强的实力。
公司于2023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设计咨询公司。公司所属设计企业均成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六十余年的不断发展和积累,在交通和城市两大领域形成深厚的技术积淀,至今已在行业中树立极其重要的品牌地位。在2023年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排名中,公司所属公规院、一公院、西南院、二公院分别位列第15位、第18位、第20位和第22位。公司实控人中交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特大型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2023年位列世界500强企业第63位,连续17年位居ENR国际承包商亚洲第一名。
公司业务覆盖全国、遍及全球。在境内,公司在全国所有省份、上百个城市开展业务,境内布设分支机构共有119个。在境外,公司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在非洲、东欧、东南亚、大洋洲和拉美地区的近6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实质性业务,近五年参与海外项目近300项。通过多年的区域布局,公司市场布局优势愈加彰显,经营韧性十足,抗风险能力行业领先。当前,公司在手订单充沛,在手合同金额维持增长,在手合同结构持续优化,为公司业绩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公司在“大交通”、“大城市”领域优势突出,是打造“中国路”“中国桥”“中国城”国家品牌的先行军,是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青藏公路、天山胜利隧道等一系列世界级工程的设计建设者。在复杂道路勘察设计、特大型桥梁隧道设计、大型城市市政综合业务以及生态环保、城市水务、城市能源等专业领域方面具备明显的业务优势。公司拥有3项国家级实验室、5项省部级实验室,获得国际、国家、省部级等各类工程、设计奖项共计2000余项,含国家科学技术奖21项、詹天佑大奖40余项、国家优质工程奖60余项。2023年,公司在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标准规范编制等方面都取得重要进展,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核心技术竞争优势。
2016年1月20日公司公告,第二大股东祁连山控股于2016年1月15日增持134.34万股公司股票,占总股本0.17%。增持后,祁连山控股持有公司股份9161.76万股,占总股本11.80%。
公司是甘青藏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产能规模已经超过1,000万吨。永登三线、漳县和青海二线等三条水泥生产线和兰州“双百工程”(100万吨水泥粉磨站和100万立方米混凝土搅拌站)抓紧推进,永登三线2010年10月已建成投产,漳县和青海二线项目分别于2011年3月和5月建成投产。上述三条投产后,公司新增水泥产能500万吨以上。2011年1-6月,公司生产水泥464.66万吨,同比增长27.4%,销售水泥(含外销熟料)499.14万吨,同比增长27.84%。
2011年9月,公司公布4项对外投资:1、漳县4,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二期工程项目:公司拟在漳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续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二期工程(4,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带7.5MW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以满足定西市的市场需求,并辐射周边市场;2、古浪4,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公司拟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建设一条4,500t/d水泥生产线配套7.5MW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项目;3、定西年产6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公司拟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建设年产6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4、湟中年产60万立方米预拌商品混凝土项目:公司全资子公司青海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拟投资3,647.18万元人民币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现有厂区内建设年产60万立方米预拌商品混凝土项目。上述项目属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布控,有效整合甘、青、藏水泥市场实施的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通过采用先进成熟的水泥生产技术,可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优质高性能水泥及商品混凝土,为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发挥积极作用,完全符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
2012年9月,公司决定与西藏金哈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西藏堆龙东嘎水泥厂和西藏祁连山水泥粉磨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书》,共同以现金方式出资设立西藏中材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以该公司为主体建设西藏年产120万吨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西藏中材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8,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公司出资16,800万元人民币,持股60%。西藏中材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水泥制造及销售。该项目的实施将使公司的产业布局更加完整,区域地位更加稳固,能有效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2019年1月11日公告,公司之控股子公司西藏中材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拟在西藏山南市投资建设年产120万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带低温余热电站)项目,项目总投资额预计为123258.68万元。
2018年12月19日公告,公司收到控股股东通知,根据国务院国资委下发的《关于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的通知》,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之一。中国建材集团将根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准确把握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功能定位,抓紧制定试点改革方案,积极稳妥推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