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防(600764)所属板块题材

中国海防(600764) 概念题材 投资亮点 财务分析 价值定位 股票简介
  • 要点一:所属板块

    计算机设备 北京板块 沪股通 中证500 融资融券 中字头 毫米波概念 天然气 军民融合 车联网(车路云) 新能源车 国产芯片 航母概念 一带一路 量子通信 央国企改革 北斗导航 风能 军工

  • 要点二:经营范围

    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投资及投资管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制造、销售电子及材料、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和整机产品、电子应用产品和应用系统、电子专用设备、通信设备;承接电子应用系统工程、通讯工程。(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 要点三:电子防务装备、电子信息等

    公司的业务主要涵盖:电子防务装备领域、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专业技术服务领域,并在这些领域中开展水声电子防务产品、特装电子产品、电子信息产品等方向上的研发生产并提供相关专业技术服务(如表)。

  • 要点四:电子防务装备、(非防务类)电子信息产业

    1.电子防务装备领域相关行业以服务国家安全为主要使命,业务系统与产业链相对独立,行业上下游的核心供应链大部分处于军工科研生产体系内。相关产品具有高技术、高投入、专业性强、质量和可靠性要求高、产品附加值大等特点,全产业链涉及研发设计、材料制备、零部件制造、整机总装、试验检测、维护维修、人员培训、专业服务等多个环节。该行业具有核心技术复杂、产品工程化程度高、上下游产业链覆盖面广、行业壁垒高准入门槛高的行业特点,以及产品多功能综合一体化发展趋势迅速,高质量和高可靠性要求全面强化的发展特点。2.公司旗下非防务类电子信息业务以及专业服务业务,从业务分类来看绝大多数隶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方向,主要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服务业”等领域。这些行业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共有的特点。据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2023年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2023 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超过 40%,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 12.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 11.8%、13.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6.5%,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快 2.7 个百分点。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正处于抢占制高点、向更高位跃升的重要关口。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超过 13%。

  • 要点五:资源优势

    公司控股股东是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同时也是我国海军装备业务覆盖面最广泛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是中国海军主战装备总体研发设计单位和总装建造、系统集成的骨干力量,拥有完备的海军装备研制开发、设备配套和售后保障能力。公司依托控股股东强大的资源优势,可以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的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形成综合性的竞争力优势。随着控股股东电子信息板块资产证券化持续推进,凭借控股股东在电子防务装备领域、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专业技术服务领域国内领先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以及相关业务在工程化、产业化方面的深厚积累,推动公司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 要点六: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旗下现有资产,继承了控股股东旗下电子信息板块业务所拥有的强大科技创新能力和较为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积累了大批前沿科技成果,在部分电子防务装备领域居于行业科技创新的主导地位。拥有多型水声装备与海洋仪器设备的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包括算法研究、系统集成、工程设计、生产制造和试验应用等各方面技术,覆盖了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海洋物理、海洋试验等高新技术,产品在行业内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覆盖了水声算法、硬件、软件、系统集成、产品化、工程化以及试验保障应用全产业链。此外,公司旗下资产还在隶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智能交通、智能制造、卫星通导、油气相关设备及环保新能源等方向上拥有核心关键技术及自主研发能力,相关产品的技术研发优势与产品化能力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 要点七:品牌优势

    公司旗下企业或创建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之初,或诞生于央企改革改制大潮之中,在所属行业及领域发展数十年。主要产品目前已经广泛装备到我国各类水面舰艇、潜艇以及其他各类海洋防务装备及海洋信息化装备之上;应用在智慧城市、智慧海洋、智能制造、卫星通导、油气相关设备及环保新能源等多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在品牌积累方面,公司旗下子公司产品在各自业务相关领域均拥有着良好的业界口碑,在电子防务装备领域是国内水声电子装备的核心供应商、部分特装电子和信息化装备的重要供货商以及部分特装电子元器件的国内主要供应商。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拥有“中国智能交通建设推荐品牌”、“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推荐品牌”、“2022-2023 年度中国智能交通建设推荐品牌”、“中国安防新基建创新品牌”、“中国安防十大新锐产品”、“全国公安系统警用装备推荐品牌”、“最具影响力智能公交品牌”、“最具影响力交通信号控制器品牌”、“交通信号控制三甲企业”“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十佳品牌”等多项品牌评价及产品认证,这些公司主营产品在各领域拥有着良好的业界口碑,为未来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品牌基础。

  • 要点八:获鹏起万里举牌

    2017年9月4日公告,鹏起万里累计持有公司16,488,828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0008%。鹏起万里系基于看好本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前景而举牌的,拟在未来12个月内(自本次增持之日起算)继续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比例不超过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15%(含本次已增持部分股份),累计投入金额不超过20亿元(含本次已投入金额)。

  • 要点九:拟注入11.66亿元军工资产

    2016年11月29日公告,公司向中国电子以现金形式出售其截至评估基准日的全部资产及负债,包括:(1)股权类资产:指中电广通所持中电智能卡58.14%股权与所持中电财务13.71%股权;(2)非股权类资产:指截至评估基准日中电广通除上述股权类资产外的全部资产及负债。拟置出资产作价73071.03万元。

  • 要点十:中船重工近36亿元揽入公司控股权

    2016年7月4日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电子已于7月1日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重工”)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中国电子将其所持的公司17631.495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3.47%),以协议方式转让给中船重工,转让价格为20.39元/股,转让价款总计约为35.95亿元。中国电子将不再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公司的控股股东将由中国电子变更为中船重工,公司实际控制人保持不变,仍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要点十一:大股东拟公开转让控股权

    2016年5月27日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电子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全部17631.5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3.47%),转让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

  • 要点十二:控股股东中国电子拟转让所持全部股权

    2016年5月16日公告称,公司获悉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子”)正在研究筹划与公司有关的重大事项,公司于5月16日开盘前向交易所申请紧急停牌。停牌期间,经公司进一步沟通,确认中国电子拟通过协议方式转让持有公司的全部股权。本次股权转让事项尚须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后方能组织实施。同时鉴于该事项涉及公司实际控制权变更,且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股票自5月17日起停牌。公司将密切关注有关股权转让进展情况,并按照有关规定在停牌之日起的5个交易日内公告进展情况。,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国电子持有中电广通17631.50万股,持股比例为53.47%。以停牌前公司股价17.05元/股计算,上述股权对应市值约30亿元。

  • 要点十三:控股子公司中电智能卡

    公司集成电路(IC)卡及模块封装业务业务由控股子公司中电智能卡有限责任公司(占58.14%)承担,经营模式为生产加工服务,主要产品应用于身份识别、金融支付、移动通信、交通、城市公共服务等领域。公司在智能卡和模块的生产技术及产品质量方面始终处于领先地位。2015年1-12月,该公司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1420.33万元,净利润 2785.65万元。

  • 要点十四:智能通信技术题材 

    公司持股95%的北京中电融创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为中国移动,中国铁通,中国网通等电信运营商提供以智能光网络核心的涵盖干线网,城域网和接入网的整体网络解决方案。该公司08年,09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066.9万元,32.1万元。公司持股90%的北京中电广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广电及电信网络,通信产品与服务业务等,2010年实现净利润386.66万元。

  • 要点十五:大股东实力雄厚

    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持股53.47%)是我国信息产业中跨地区,跨行业的全国性特大型集团公司,拥有中国计算机软件与技术服务总公司,中国华大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深圳桑达电子总公司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及科研机构,所生产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工业控制系统的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科研开发能力均居全国第一。

  • 要点十六:参股财务公司

    公司初始投资2.538亿元持有中国电子财务有限责任公司15.85%股份,该股权期末账面值为4.3369亿元。

  • 要点十七:拟1.25亿元在雄安参设新能源投资公司

    2017年11月17日公告,公司与中国动力、清控通恒、一嗨基金签署在雄安新区合资设立特恒通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的投资协议,合资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公司出资1.25亿元,持股25%,中国动力、清控通恒、一嗨基金分别出资1.25亿元、1.75亿元、7500万元,持股25%、35%、15%。公司通过与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合作,尝试在现有汽车电子业务相关领域进行业务拓展,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 要点十八:联合中船重工设立量子导航、量子通信、量子探测技术研究项目

    2017年11月30日公告,上市公司拟联合中船重工旗下电子信息板块骨干研究所第七一七所、七二二所、七二四所,以中船重工-中国科大量子导航联合实验室、量子通信联合实验室、量子探测联合实验室为依托,分别设立量子导航、量子通信、量子探测技术研究项目,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公司以自有资金分阶段向3个研究所合作项目累计投资额度预计约3亿元(即每个研究所约1亿元),根据项目进展和需要经双方协商后再持续给予支持投入。

  • 要点十九:控股股东变更

    2016年10月19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重工”)完成了协议收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子”)所持公司176,314,95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3.47%)的过户登记手续,公司控股股东由中国电子变更为中船重工。

  • 要点二十:股东背景

    中船重工是我国海军装备业务覆盖面最广泛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是中国海军主战装备总体研发设计单位和总装建造、系统集成的骨干力量,拥有完备的海军装备研制开发、设备配套和售后保障能力。

  • 要点二十一:公司的定位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战略目标,践行中船重工“以军为本、军民融合、技术领先、产融一体”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发展目标,聚焦海洋防务装备主业,致力于把公司打造成为我国海洋防务装备产业的重要力量。

  • 要点二十二:公司的发展规划

    公司作为中船重工海洋防务与电子信息业务板块的资本运作平台,将牢牢依托中船重工海洋防务装备研制生产的主体力量,凭借中船重工在高端精密导航与控制、海洋通信、水下探测与对抗、舰船电子与信息对抗、海陆空天潜一体化指挥系统等领域的强大研发资源,通过借助中船重工研究所与企业产研整合构筑的产业化优势,不断实现公司内涵式和外延式发展,通过夯实技术积累、强化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 要点二十三:将获注66.65亿元资产 打造中船重工电子信息产业平台

    2018年9月16日公告,公司拟以25.08元每股,分别向中船重工集团、七一五研究所、七一六研究所、七二六研究所、杰瑞集团、中船投资、国风投、泰兴永志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其中,向中船重工集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海声科技51%股权和辽海装备52%股权;向七一五研究所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海声科技49%股权;向七二六研究所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辽海装备48%股权;向七一六研究所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青岛杰瑞62.48%股权;向杰瑞集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杰瑞控股20%股权和杰瑞电子48.97%股权;向中船投资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杰瑞控股40%股权和杰瑞电子5.10%股权;向国风投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杰瑞控股40%股权;向泰兴永志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中船永志49%股权。上述拟购买的资产预估作价66.65亿元,其中,现金支付约8亿元。同时,公司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不超320,125.91万元。通过本次重组,中船重工集团将水下信息探测、水下信息获取及水下信息对抗系统及配套装备业务注入中国海防,实现中国海防对水下信息系统各专业领域的全覆盖,将公司打造成为中船重工集团旗下电子信息产业板块的平台,整合中船重工集团资源并依托资本市场,充分发挥公司行业整合经验和运营能力,实现快速、健康的跨越式发展。

  • 要点二十四:拟回购1500万元-2300万元 控股股东拟增持1亿-6亿元

    2018年10月16日公告,公司拟回购股份,回购金额不低于1,500万元,不超过2,3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40元/股,回购期限为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预案之日起6个月内。公司股票将于2018年10月17日开市起复牌。公司同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自2018年10月17日起6个月内,择机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不低于1亿元,不超过6亿元。

  • 要点二十五:控股股东方面拟再度增持1-4亿元

    2018年12月26日公告,在前一轮增持计划已实施完毕的前提下,公司控股股东中船重工于2018年12月26日,增持公司股份59.7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513%,增持均价为22.997元/股,对应增持金额1374.073万元。中船重工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自本次增持之日起6个月内,继续择机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总金额1-4亿元(含本次已增持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