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港口 广东板块 沪股通 中证500 融资融券 冷链物流 一带一路 国企改革 粤港自贸
为船舶提供码头、过驳锚地、浮筒等设施;提供港口货物装卸(含过驳)、仓储、港内驳运、集装箱装卸、堆存、及装拆箱等简单加工处理服务;为船舶进出港、靠离码头、移泊提供顶推、拖带等服务;为旅客提供候船、上下船舶设施和服务;船舶补给供应服务;船舶污染物接收、围油栏供应服务;港口设施、设备和港口机械的租赁、维修服务;港口危险货物作业(仅限分支机构经营);成品油批发(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道路货物运输;停车场经营;危险化学品运输(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铁路货物运输(具体经营项目以交通部门审批文件或许可证为准)(仅限分支机构经营);企业管理服务(涉及许可经营项目的除外);港务船舶调度服务;船舶通信服务;企业自有资金投资;水上货物运输代理;道路货物运输代理;国际货运代理;货物检验代理服务;货物报关代理服务;联合运输代理服务;装卸搬运;其他仓储业(不含原油、成品油仓储、燃气仓储、危险品仓储);港口及航运设施工程建筑;水利和内河港口工程建筑;软件开发;计算机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水运工程设计服务;铁路沿线维护管理服务;集装箱制造;集装箱租赁服务;运输设备清洗、消毒服务(汽车清洗除外);货物进出口(专营专控商品除外);技术进出口;商品批发贸易(许可审批类商品除外);房屋租赁;场地租赁(不含仓储);物业管理;物流代理服务;供应链管理;仓储代理服务;商品零售贸易(许可审批类商品除外);商品信息咨询服务;冷库租赁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市场经营管理、摊位出租(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铁路运输通信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无线通信网络系统性能检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租赁(仅限分支机构经营);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研究、开发(仅限分支机构经营);信息电子技术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网络技术的研究、开发(仅限分支机构经营);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软件测试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电子工程设计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通信工程设计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监控系统工程安装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电子自动化工程安装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电子设备工程安装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智能化安装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保安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智能卡系统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通信系统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通信设施安装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通信线路和设备的安装(仅限分支机构经营);受企业委托从事通信网络的维修、维护(不涉及线路管道铺设等工程施工)(仅限分支机构经营);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服务(仅限分支机构经营)。
公司以码头运营为主,主营业务包括集装箱、煤炭、粮食、钢材、商品汽车、金属矿石、油品等货物的装卸、仓储,并提供物流、贸易、拖轮、理货等综合性服务。
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2022年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96亿标准箱,同比增长4.7%;完成货物吞吐量156.85亿吨,同比增长0.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46.07亿吨,同比下降1.9%。受供应链危机、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港口吞吐量增幅不大,集装箱比其他货类增速更快,但增速有所放缓。2022年,全国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1.3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61亿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1.6%、4.6%。广东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5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6490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4.3%、1.0%。2022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历史性超过100亿吨,同比增长1.6%,低于原预期,主要原因是超预期因素影响导致全年GDP增速低于原预测增速,使得港口生产和运输需求低于预期。港口生产全年走势与宏观经济一致,季度呈现恢复趋势。一季度港口生产实现平稳开局,吞吐量同比增长1.8%,二季度经济增长放缓,吞吐量同比下降1.5%,其中4月、5月分别同比下降2.8%和1.9%。随后在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的带动下,经济发展持续恢复,港口吞吐量也延续恢复态势,三季度同比增长2.5%,其中7月增速为5.5%,四季度加快至3.9%左右。交通运输全力保障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港口生产月度不平衡性系数基本恢复。
公司所属广州港位于中国南大门,处于珠江入海口,是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的出口通道和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港区位于珠江水系内河网络与深水海港的连结点,与全国密度最大的铁路、高铁、高速公路、航空和内河等立体交通网络无缝联接,具有独特的江海联运、海铁联运优势。
公司地处我国外向型经济最活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心,经济腹地广阔,涵盖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地缘区位优势明显。目前,广州港已成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广东省能源物资和原材料的主要中转港,海运通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成为全球物流链中重要的一环。
国家开展交通强国、促进港口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公司带来前所未有的政策利好和发展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南沙方案》、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营商环境试点等重大部署深入推进,公司发展处在有利政策窗口期。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长期利好。根据2022年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广州继续保持第13的位置,国际影响力排名靠前。
2017年6月28日公告,公司为适应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性规划,加快公司冷链物流业务发展,促进南沙港区内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的快速发展需要,公司拟由下属物流公司(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广州南沙国际物流中心(南区)项目,项目总投资规模103289.19万元。
本项目总投资747,400.00万元,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工程大码头建设4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2个7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水工结构均按15万吨设计),码头岸线总长2,218m,设计底高程为-18.0m;建设2千吨级集装箱驳船泊位24个,设计底高程为-5.7m,驳船码头岸线总长1,660m。该项目总设计通过能力570万TEU。
①公司该年度实现的可分配利润(即公司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的税后利润)为正值;②审计机构对公司该年度财务报告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③公司无重大投资计划或重大现金支出等事项发生(募集资金项目除外)。重大投资计划或重大现金支出是指:i公司未来十二(12)个月内拟对外投资、收购资产或购买设备累计支出达到或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百分之五十(50%),且超过五千(5,000)万元;ii公司未来十二(12)个月内拟对外投资、收购资产或购买设备累计支出达到或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的百分之三十(
本公司控股股东广州港集团承诺: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本次发行上市前已发行的股份,也不由本公司回购该部分股份。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如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本次发行的发行价,或者上市后6个月末股票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其所持有的公司股票将在上述锁定期限届满后自动延长6个月。
公司股票自上市之日起三年内,一旦出现连续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收盘价均低于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时,则启动稳定股价措施。因利润分配、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增发、配股等除息、除权行为导致公司净资产或股份总数出现变化的,每股净资产将相应进行调整。
2018年6月1日公告,为适应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性规划,打造海铁联运物流运输的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促进南沙港区内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的快速发展需要,公司拟由下属物流公司投资建设广州南沙国际物流中心(北区)项目,项目总投资规模166,533万元。项目以民用日常消费品作为主要货物类型,同时包括生产类用品和原材料。项目功能定位为满足海铁联运物流运输,同时面向电商和第三方物流开展DC、CFS业务的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即具有海铁联运功能的综合物流园。
2018年11月12日公告,公司拟以5.038亿元收购中山港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2.51%股权。中山港航集团属于港口物流行业,本次收购有利于现有物流资源及网络资源整合利用,充分发挥规模效应,提升公司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