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 广东板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证金持股 沪股通 上证180_ 上证50_ 央视50_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中字头 HS300_ AH股 互联医疗 独角兽 区块链 IPO受益 养老概念 互联金融 深圳特区 参股银行 参股券商
投资保险企业;监督管理控股投资企业的各种国内、国际业务;开展保险资金运用业务;经批准开展国内、国际保险业务;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
平安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商。平安积极响应 “十四五” 发展规划,从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服务 “数字中国” 和 “健康中国” 等国家战略出发,深化 “综合金融+医疗健康” 服务体系,提供专业的 “金融顾问、家庭医生、养老管家” 服务。平安深入推进全面数字化转型,运用科技助力金融业务提质增效,提升风控水平,持续兑现 “专业,让生活更简单” 的品牌承诺,实现 “科技赋能金融、生态赋能金融、科技促进发展”。
2017年上半年,宏观经济稳中向好,金融改革持续深化,市场规范程度不断提高,保险行业进入回归保障、提质增效的窗口期。本公司在合规经营、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以客户经营为核心,坚持价值经营导向,推动代理人、银保、电销、互联网多渠道协同发展,打造“产品+”、“科技+”两大核心竞争力,致力于内含价值及规模的持续、健康、稳定增长。2017年上半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新业务价值为385.51亿元,同比增长46.2%;其中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为350.84亿元,同比增长44.0%。
2022年,平安寿险持续深化代理人渠道高质量转型,扎实推进数字化营业部改革,加快多元化渠道建设,夯实产品与服务核心竞争力。代理人渠道新增人力中 “优+” 占比同比提升14.1个百分点,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2.1%;数字营业部方面,已完成经营智能化在全国营业部的推广。创新渠道队伍建设逐步成型,“保险+服务” 有序落地,客户覆盖面及服务范围持续扩大。
“平安好车主” APP作为中国最大的用车服务APP,致力为用户提供 “车保险、车生活” 的一站式服务,并通过用车、养车、出行等热点内容资讯提升用户黏性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注册用户数突破1.74亿,累计绑车车辆突破1亿,12月当月活跃用户数突破3,700万。平安产险线上理赔服务持续领先,打造极致用户体验,2022年通过推出 “一键包办,省心、省时、又省钱” 的服务矩阵,凭借线上理赔优势,打造全流程省时、省心、全程包办的线上理赔服务体验。凭借良好的客户服务,平安产险在中国银保信颁布的车险服务质量指数评价中得分95.13,位列财产险行业第一。
平安银行积极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普惠民生的初心使命,充分发挥综合金融和科技赋能优势,持续贯彻以 “开放银行、AI银行、远程银行、线下银行、综合化银行” 相互衔接并有机融合的零售转型新模式,打造 “智能化银行3.0”。基础零售业务方面,平安银行持续强化全渠道获客及全场景经营,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平安口袋银行” APP注册用户数15,288.32万户,较年初增长13.3%,其中,月活跃用户数(MAU)5,068.44万户,较年初增长5.1%。平安银行秉持 “规模增长、结构优化、基础夯实、成本管控” 经营方针,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个人存款余额10,349.70亿元,较年初增长34.3%。私行财富业务方面,平安银行持续升级产品、客群经营、队伍等能力,全方位推进私行财富业务发展。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平安银行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35,872.74亿元,较年初增长12.7%,其中私行达标客户AUM余额16,207.85亿元,较年初增长15.3%。平安银行持续丰富、优化产品货架,2022年,家族信托及保险金信托新设立规模546.07亿元,同比增长43.6%。在队伍升级上,平安银行重点打造一支懂保险的新财富队伍,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综合金融资产配置服务。
平安汲取多年深耕保险和医疗行业运营管理经验,创新推出中国版 “管理式医疗模式”,将差异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与作为支付方的金融业务无缝结合。2022年,平安实现健康险保费收入近1,400亿元 ;享有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对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贡献占比持续提升。平安积极整合其庞大的医疗健康服务资源。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平安自有医生团队近4,000人、外部签约医生超4.5万人,自有三甲/级医院6家,合作医院数超1万家,已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合作覆盖,合作健康管理机构数超10万家,合作药店数达22.4万家。平安医疗健康生态圈赋能金融主业。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在平安近2.27亿的个人客户中有近64%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客均合同数约3.41个、客均AUM约5.45万元,分别为不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的1.6倍、3.0倍。
2016年,公司保险业务交叉销售成果显著增长,2016年平安通过代理人渠道实现平安产险、平安养老险、平安健康险新增保费343.94亿元,同比提升16.1%。
2015年,平安银行实现净利润218.65亿元,同比增长10.4%;存贷款均保持双位数增长,增速保持同业领先;经营效率持续优化,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5.0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1.45%,拨备覆盖率165.86%,资产质量相对稳定。2011年7月,平安银行与深发展整合的重大资产重组工作完成,公司以认购对价资产(即中国平安持有的平安银行78.25亿股,约占平安银行总股本90.75%)以及认购对价现金(26.9亿元),全额认购深发展非公开发行的新发行股份(每股价格为17.75元,发行数量为16.38亿股)。完成后,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计持有深发展52.38%股份,成为深发展的控股股东,平安银行成为深发展的控股子公司。
2016年,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42.9%,主要原因是A股市场交易量大幅下降。承销佣金收入同比增长12.9%,主要原因是平安证券保持债券承销市场的优势,债券承销收入实现持续增长。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平安信托的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为6,772.21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21.3%。在“新常态”的环境下,平安信托坚持推动业务转型,进一步调整业务结构,事务管理类资产管理规模3,910.95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74.2%,投资类信托资产管理规模1,413.11亿元,较2015年末下降17.7%,融资类信托资产管理规模1,448.15亿元,较2015年末下降10.6%,其中房地产融资类信托规模较2015年末下降41.7%至271.63亿元。
截至2016年12月31日,陆金所平台累计注册用户数2,838万,较上年末增长55.0%,活跃投资用户数740万,较上年末增长103.9%,2016年新增投资用户数445万,同比增长33.3%。通过陆金所平台交易的资产规模保持高速增长,2016年零售端交易量15,351.63亿元,同比增长137.5%,期末零售端资产管理规模达4,383.79亿元。截至2016年底,平安好医生自建医学团队近1,000人,提供7X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外部签约医生6万余人,提供复诊随诊服务;可提供挂号服务的合作医院近2,300家;合作体检机构超过700家,覆盖全国150余座城市;提供B2C全国供药和13座一线城市1小时O2O送药服务,涵盖近3万种日常用药及保健品。平安好医生累计为1.3亿用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月活跃用户数峰值2,625万,日咨询量峰值44万。
2016年6月16日公告称,公司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平安证券境外上市方案”在内的十一项议案。该会议同意公司控股子公司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改制后名称拟变更为“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并同意平安证券完成改制后首次公开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平安证券股份公司拟向境外投资者及合资格境内投资者募集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发行方式为香港公开发行及国际配售,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发行数量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25%(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同时根据市场情况授予承销商不超过本次基础发行的H股股数15%的超额配售权。平安证券股份公司此次境外公开发行H股所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增加其资本金,补充其营运资金,推动各项证券相关业务发展。具体募集资金用途及投向计划以届时平安证券股份公司H股招股说明书的披露为准。
京沪高铁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平安寿险以63亿元入股京沪高速铁路股份公司,并受托旗下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出任资金受托管理人,而以平安牵头,集合了泰康,太平洋等7家保险公司的保险投资团共计投资160亿元,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3.93%。
2011年6月以71.50港元/股向周大福旗下全资子公司金駿有限公司定增2.72亿股H股,本次募资194亿港元,全部采用现金方式认购,募集资金将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提高本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增强公司的资本和资金实力。
2018年10月29日公告,前十大股东榜中,证金公司持股由二季度末的4.9%,三季度减持至2.99%。公司同日公告,公司董事会通过了公司回购议案。公司将酌情及适时回购公司公开发行的境内、境外股份,回购总额不超过公司发行总股本的10%。回购资金包括自有资金及符合监管政策法规要求的资金。
2018年10月30日早间发布关于回购公司股份及相关授权方案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称,为积极响应国家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政策导向,稳定资本市场,促进股东价值最大化,公司制定股份回购计划。目前该方案还需要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并将由股东大会授权相关机构和人员在不超过公司发行总股本的10%的授权额度内,制定回购具体方案,后续具体回购股份的价格、种类、批次、数量及执行时间仍有待确定及具有不确定性。公司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上市规则的要求执行后续股份回购计划,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018年12月14日公告,根据《公司章程》及公司执行委员会工作细则有关规定,借鉴全球公司治理最佳实践,公司在执行委员会现行执行官负责制基础上,增设三个联席首席执行官岗位,由李源祥先生、谢永林先生、陈心颖女士担任,并由李源祥先生分管个人客户综合金融业务、由谢永林先生分管公司客户综合金融业务、由陈心颖女士分管科技业务。在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的领导下,三位联席首席执行官分别对三大业务主线实施统一领导、专业分工。公司董事会认为,在公司执行委员会现行执行官负责制基础上设立联席首席执行官集体决策机制,使之成为公司一项重要的制度化组织体系,将有助于深入贯彻、持续践行集体决策、分工负责、矩阵式管理的经营决策机制,更高效地整合内部资源、提升协同效率、强化风险管控,健全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体系。上述安排符合本公司适应以客户为导向战略转型、适应新业务模式发展管理、强化本公司风险管控和人才梯队培养的需要,是对本公司现有战略及业务模式和决策机制的延续与深化,有利于加快推动本公司科技转型、生态转型战略向更深、更广层次演进,提升本公司对经营、管理风险的驾驭能力,实现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日,公司2018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及批准了《关于审议回购公司股份及相关授权的方案》。
2019年3月12日公告,公司拟使用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的自有资金,以不超过人民币101.24元/股的回购价格回购本公司A股股份。本次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股东大会已审议通过的长期服务计划。本次回购期限为自本次回购方案经公司年度股东大会及类别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
2019年6月18日公告,公司于2019年6月18日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实施了首次回购A股股份,首次回购共购得3,503,689股公司A股股份,占本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01917%,已支付的资金总额合计人民币281,825,094.66元(不含交易费用),最低成交价格为人民币79.85元/股,最高成交价格为人民币80.93元/股。
2023年3月16日公司对外公告,本公司于2023年3月15日召开第十二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审议2023年度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参与情况的议案》(以下简称“2023年度核心人员持股计划”)。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的要求,现将本公司2023年度核心人员持股计划的实施方案公告如下:自愿参加本公司2023年度核心人员持股计划的核心关键人员共3,095人,参与资金总额合计人民币69,356.87万元,来源于员工的合法收入及业绩奖金额度。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占 2023 年度核心人员 持股计划的比例为21.81 % ,其他员工占 2023 年度核心人员 持股计划的比例为78.19%。2023年度核心人员持股计划的股票来源为本公司二级市场流通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