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兽药 河南板块 沪股通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宠物经济 北交所概念 病毒防治 生物疫苗 创投
兽用疫苗、卵黄抗体和兽用化学药品、中药、消毒剂、兽药的生产、销售及经营(具体范围和有效期限以相关部门核发的许可证为准);兽药产品研发及技术转让、相关技术咨询及服务;技术和货物进出口业务(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主要从事兽用生物制品、化学药品及中兽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主要用于畜、禽、宠物等动物的疫病预防与治疗,属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始终专注于为养殖客户和宠物主提供优质的兽药产品和服务。目前公司拥有6个生产基地、50余条生产线,具备生产猪用、禽用、宠物用共60余种生物制品和100多种化学药品的能力,产品品类齐全。全资子公司普莱柯(南京)和参股公司中普生物分别生产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疫苗,目前该两种产品分别为禽用和猪用生物制品中市场规模最大的单一产品,发展前景可期。
根据证监会的行业分类标准,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中的兽用药品制造行业,服务于畜牧养殖及宠物健康管理,是下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持和服务保障产业。产业链方面,报告期内由新冠疫情带来的消费乏力仍对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生猪和家禽养殖行情持续低迷,导致下游养殖行业深度亏损、疫病防治预算压缩,给兽用药品制造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随着后非瘟时期生猪产能逐渐去化、生猪和家禽价格逐渐恢复,下游养殖业对动保产品的需求有望逐步回暖,兽用药品行业经营压力将有所改善。
公司始终将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目前拥有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动物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三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技术研发团队先后被认定为河南省优秀技术创新团队、创新型科技团队和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2022年公司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ABSL-3)通过建设审查,实验室建成后将为公司取得一类动物病原微生物研发资质并开展相关实验活动提供必要条件,也将大大提高公司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方面的研发效率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已累计获得国家新兽药注册证书59项;累计提交发明专利申请526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77项,其中29项为国际发明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5项。
公司产品品类齐全,涵盖动物用疫苗、抗体、化药高新制剂、中兽药、消毒剂等多系列产品。公司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升级,目前拥有业界领先的猪用、禽用系列市场化基因工程疫苗和多联多价疫苗,基本覆盖了畜禽养殖业所面对的主要动物疫病。近年来,公司通过对外投资和兼并收购的方式,进入单一品类市场最大的口蹄疫疫苗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领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公司产品结构。公司产品优势同样来源于公司强大的技术优势。在利用先进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方面,近年来,公司通过新一代基因工程疫苗生产工艺,尤其是细菌高密度发酵技术、蛋白纯化技术和病毒样颗粒组装技术,在提高产品有效抗原含量的同时,充分利用先进的蛋白层析纯化技术,有效去除杂蛋白,持续提高动物免疫效果,降低副反应。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建立起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产品销售网络。经过长期合作与共同发展,公司和直销客户、经销商形成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客户高度认同公司正派稳健经营的经营理念、品牌策略。公司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赋能经销商,通过加强培训和强化经销商经营理念,使公司销售服务团队和经销商自建团队形成良好协同和有效衔接,共同推动公司的市场营销工作。公司本着“金牌品质,造福人类”的企业宗旨,致力于在猪用、禽用、宠物、牛羊疫苗和化学药品等领域创新发展,以新技术、新产品推动畜牧业健康养殖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构建了品牌优势,形成较高的知名度。公司在猪用、禽用疫苗开发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换代的基因工程疫苗或多联疫苗,产品销售位居行业前列,公司科技创新实力得到业内广泛认同。
2016年10月18日公告,公司拟向共计117名激励对象授予合计40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1.25%,其中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每股12.23元。公司股票将于10月19日复牌。此次限制性股票中,其中首次授予37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7%;预留2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8%。激励对象总人数为117人,包括在公司(含全资及控股子公司)任职的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业务人员、核心技术人员、中层及管理骨干。对应业绩考核目标为:以2015年净利润为基数,公司2016年至2018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0%、20%和35%,且2016年至2018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不低于7%。
公司计划建立国际生物医药知识产权贸易平台“集橙网”,拟开展联合研发、委托研发、技术转让等知识产权交易。2015年11月,集橙网已经完成工商注册,集橙网平台建设正在推进中。
2016年8月,公司与金宇保灵签订重组口蹄疫亚单位基因工程疫苗(大肠杆菌源)系列产品研发技术开发合同,采用该技术开发的新一代疫苗,具有免疫保护率高、免疫持续期长、副反应小、生物安全性好等方面的优点。公司承担本项目总体研究方案的制定;完成生产用菌种的构建与鉴定,产品的质量研究和临床试验研究;主持起草新兽药注册申报资料及新兽药注册工作。本项目每取得一个新兽药证书,金宇保灵按每个上市产品销售额的百分比提成给公司。公司已在禽用基因工程疫苗、猪用基因工程疫苗开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有系列基因工程疫苗产品成功上市,如果该项目研究开发进展顺利并取得新兽药注册证书及生产批准文号,预计将切实促进公司未来业绩的增长。
公司已掌握多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兽用药品生产工艺技术,其中包括抗原浓缩纯化技术、细胞克隆技术、疫苗新型佐剂、多联多价疫苗技术、化学合成(半合成)药物及药物新剂型研究开发、中兽药有效部位及有效单体研究开发等重要关键技术。公司先进的生产工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兽用药品。例如,公司国内首创的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通过抗原纯化技术、细胞克隆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疫苗的免疫效果与稳定性;禽流感(H9)四联灭活疫苗在抗原浓缩工艺和纯化工艺上创新,成为国内第一个可同时预防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和禽流感四种疫病的四联灭活疫苗。
2015年7月公司公告,拟与中科院微生物所共建动物病原微生物联合实验室,在重要动物疫病诊断与疫苗产品开发上下游关键技术及生物材料的研开、联合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技术合作(合作期限三年)。中科院微生物所为国家级科研院所,已在多种动物病原微生物,如禽流感病毒分子进化及跨种间传播机制、猪链球菌基因组学及致病机制等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本次合作将解决产品开发上游基础研究和下游产业化过程中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难题,转化科技为生产力。
公司拟使用募集资金27,562万元投资“动物疫苗产业化建设项目”,本项目是在公司已经拥有的动物疫苗生产工艺的基础上, 进一步扩充公司动物疫苗的产能,并丰富公司现有疫苗产品线的重要生产性投资项目。本项目总投资 27,562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入(包括活疫苗综合车间、灭活疫苗综合车间及配套设施)8,760 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投入 8,176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投入 7,300 万元。本项目建设期为 2 年,项目建设完成后设计产能达产销售收入为 44,610 万元,由于达到设计产能需要一定过渡期,预计可实现年平均销售收入 41,933 万元,年平均利润总额为 12,753 万元,内部收益率为 36.86%(所得税后)。从建设期算起,本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 4.65 年(所得税后)。
公司拟使用募集资金5,221.87万元投资“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本项目总投资 6,300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入(包括研发楼和实验动物房)4,031 万元。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并开始投入使用,截至 201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已投入项目资金 6,562.07 万元。本项目将建设面积更大、条件更好、功能更加完善的综合研发实验楼和配套动物实验室,从而构建国内领先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兽药研究技术平台,为国内外科研机构前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新的技术研发中心建成后也将为国家中心的运行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入驻,为提升兽药行业工程技术整体研究水平, 缩短与国际同行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的差距起到良好的支撑与示范作用。
公司的利润分配应注重对股东的合理投资回报,利润分配政策应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公司利润分配可采取现金、股票、现金与股票相结合或者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可以进行中期利润分配。公司在选择利润分配方式时,相对于股票股利等分配方式优先采用现金分红的利润分配方式。在公司当年实现盈利符合利润分配条件且在经营性净现金流为正满足公司正常经营、投资规划和长期发展的前提下,公司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现金分红,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 20%。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后的 36 个月内,如公司股票连续 20 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审计基准日后发生权益分派、公积金转增股本、配股等情况的,应做除权、除息处理),且非因不可抗力因素所致,公司应按下述规则启动稳定股价措施,公司稳定股价的具体措施包括回购公司股票;控股股东张许科增持公司股票;公司董事(独立董事除外,下同)、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若公司决定采取公司回购股票方式稳定股价,公司董事会应在 15 日内制定回购股票的具体方案,回购价格不超过最近一期每股净资产的 120%,用于回购股份的资金金额为 3,000 万元。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张许科先生,总经理孙进忠先生承诺: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 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本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也不由发行人回购该部分股份。本公司其他 36 名自然人股东承诺: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十二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本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 也不由发行人回购该部分股份。作为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股东张许科、孙进忠、宋永军、王祝义、胡伟、张珍、马随营、周莉鹏、白朝勇、张立昌、乔荣岑、刘兴金、裴莲凤及其关联方张志伟、裴守文、焦黎承诺:除遵守前述锁定期外,在其任职期间,其每年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等方式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所直接及间接持有发行人股份总数的 25%;离职后六个月内,不转让其所持有的发行人股份。
2019年6月2日公告,公司股东中信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农业”)与深圳市鲲信己亥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鲲信己亥”)为一致行动人。鲲信己亥于2019年5月31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增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55,700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483%。增持后,中信农业与鲲信己亥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6,155,615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084%。根据公告,举牌方将在未来12个月内,计划通过上海证劵交易所的大宗交易方式继续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为5,000万元至15,000万元之间,增持价格根据市场情况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