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454 松芝股份 更新日期:2025-04-18◇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专业从事移动式热管理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工业 | 214343.99| 38331.49| 17.88| 95.69| |其他 | 9657.65| 5253.63| 54.40| 4.31| ├────────────┼─────┼─────┼───┼──────┤ |小车热管理产品 | 145694.59| 26234.47| 18.01| 65.04| |大中型客车热管理产品 | 47148.56| 9420.84| 19.98| 21.05| |其他 | 9657.65| 5253.63| 54.40| 4.31| |电池热管理 | 8136.48| --| -| 3.63| |冷冻冷藏机组 | 5851.73| --| -| 2.61| |轨道交通空调 | 4833.21| --| -| 2.16| |汽车空调零配件 | 2679.42| --| -| 1.20| ├────────────┼─────┼─────┼───┼──────┤ |境内 | 212369.00| 40392.31| 19.02| 94.81| |境外 | 11632.64| 3192.81| 27.45| 5.19|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制造业 | 433636.83| 60269.70| 13.90| 91.13| |其他 | 42184.96| 18760.87| 44.47| 8.87| ├────────────┼─────┼─────┼───┼──────┤ |小车热管理产品 | 258667.48| 30530.99| 11.80| 54.36| |大中型客车热管理产品 | 119031.88| 24329.15| 20.44| 25.02| |其他 | 42184.96| 18760.87| 44.47| 8.87| |汽车零配件 | 23270.19| 1675.55| 7.20| 4.89| |电池热管理系统产品 | 15334.69| 761.98| 4.97| 3.22| |冷冻冷藏机组 | 12108.21| 2618.60| 21.63| 2.54| |轨道交通空调 | 5224.39| 353.42| 6.76| 1.10| ├────────────┼─────┼─────┼───┼──────┤ |境内 | 453683.74| 77516.28| 17.09| 95.35| |境外 | 22138.05| 1514.29| 6.84| 4.65|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制造业 | 223593.28| 36636.06| 16.39| 96.51| |其他 | 8074.75| 4216.50| 52.22| 3.49| ├────────────┼─────┼─────┼───┼──────┤ |小车热管理产品 | 154122.02| 22286.07| 14.46| 66.53| |大中型客车热管理产品 | 56005.14| 12431.66| 22.20| 24.17| |其他 | 8074.75| 4216.50| 52.22| 3.49| |冷冻冷藏机组 | 5492.89| --| -| 2.37| |汽车空调零配件 | 3479.34| --| -| 1.50| |电池热管理 | 3418.23| --| -| 1.48| |轨道交通空调 | 1075.66| --| -| 0.46| ├────────────┼─────┼─────┼───┼──────┤ |境内 | 222805.27| 38737.78| 17.39| 96.17| |境外 | 8862.76| 2114.78| 23.86| 3.83| └────────────┴─────┴─────┴───┴──────┘ 【2022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制造业 | 389732.50| 59335.89| 15.22| 92.24| |其他 | 32768.80| 17121.13| 52.25| 7.76| ├────────────┼─────┼─────┼───┼──────┤ |小车热管理产品 | 263471.20| 30007.14| 11.39| 62.36| |大中型客车热管理产品 | 92894.67| 25193.04| 27.12| 21.99| |其他 | 32768.80| 17121.13| 52.25| 7.76| |汽车零配件 | 13133.59| 1245.10| 9.48| 3.11| |电池热管理系统产品 | 10426.38| 1608.74| 15.43| 2.47| |冷冻冷藏机组 | 7357.66| 1546.34| 21.02| 1.74| |轨道交通空调 | 2449.00| -264.47|-10.80| 0.58| ├────────────┼─────┼─────┼───┼──────┤ |境内 | 405132.06| 73814.92| 18.22| 95.89| |境外 | 17369.24| 2642.10| 15.21| 4.11| └────────────┴─────┴─────┴───┴──────┘ 【3.经营投资】 【2024-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相关行业发展情况 2024年1-6月,在汽车以旧换新及各地配套政策支持下,主要车企新车型不断推出 以及国内需求的持续释放,我国的汽车行业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汽车产销量分别完 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 发展和汽车出口量的持续增加是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报告期内我国新能源 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渗透 率达到35.2%;我国汽车出口279.3万辆,同比增长30.5%。 2024年1-6月,我国储能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受益于政策扶持、技术创新 及市场需求增长的多重因素,国内储能行业迎来新的发展。当年储能项目装机共计 14.40GW/35.39GWh,已达到2023年全年装机规模的69%。但是,由于行业需求分散 以及发展迅速,储能电站电池热管理系统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对行业参与企业提出 越来越高的要求。 (二)主营业务发展情况 公司专业从事移动式热管理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汽车热管理相关 产品的领导企业之一。公司的产品覆盖范围较为全面,已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客车、 乘用车、专用车、货车、轻型客车、轨道车及冷冻冷藏车等各类车辆。作为公司新 业务增长点的电池热管理业务板块,公司为电动商用车以及储能电站提供电池热管 理相关产品。 1、大中型客车热管理业务板块 2024年上半年,得益于旅游市场回暖、新能源客车恢复性增长以及出口持续向好等 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国大中型客车行业实现恢复性增长,累计销量达到52,407 辆,同比增长32.47%,其中,大中型客车出口2.17万辆,同比增长51.75%。 报告期内,公司大巴事业部紧紧抓住海外市场订单需求,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和服务 网点布局建设投入,产品出口至欧洲、美洲、东南亚、中东、中亚等多个国家和地 区,在国内市场深入挖掘了解国内市场需求,保证公交行业订单落地以及标配主机 厂的份额持续提升。24年1-6月共实现大中小客车空调系统销售超过1.7万套。在研 发和内部管理方面,公司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和成本,开发完成包 括宽温域高效热泵空调、集成电池热管理的二氧化碳热泵空调等产品,并根据海外 客户需求研究新型制冷剂的使用和自主开发电控系统等,坚持以技术引领行业发展 ;通过数字化手段进一步实现主要生产基地联动,统一调配产能,满足客户订单交 付需求,为下半年业务开拓和订单交付做好充分准备。 2、小车热管理业务板块 2024年上半年,在自主品牌强势崛起、乘用车出口持续发力、新能源汽车持续发展 的背景下,我国乘用车产销量累计完成1,188.6万辆和1,19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5.4%和6.3%,其中乘用车出口233.9万辆,同比增长31.5%。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 741.9万辆,同比增长23.9%,市场占有率达到61.9%。 小车事业部抓住自主品牌客户快速发展和整车全球化出口的行业机遇,坚持长期主 义,主动寻求突破口,扎实推进业务科学健康发展。在市场开拓方面,公司继续深 挖战略客户,持续获得多个战略客户新车型定点,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实现持 续突破。公司也持续关注部分重点客户的全球化布局战略,对海外业务拓展进行多 方面的调研。报告期内,小车事业部累计新增订单超过25亿元。在技术研发方面, 与客户广泛接触交流,开发包括双层流空调箱、热泵空调系统以及前端冷却模块等 产品,保证相关项目得以顺利获得及量产。在生产运营方面,公司为了适应新能源 汽车发展的需求,多个新工艺改进持续落地,相关产品合格率不断提升,基于精益 、智能制造理念的生产布局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2024年下半年,小车事业部将有 多个客户的重要项目进入量产阶段,为全年业绩实现和事业部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 矗 3、轨道交通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的轨道交通空调业务板块继续持续优化工作,加大研发投入和战略 客户挖掘,顺利实现包括市域铁路在内的多个项目量产交付。在市场方面,公司持 续推进重点战略客户项目获取工作,并针对行业需求推出多款空调产品满足客户需 要。 4、冷冻冷藏机组业务板块 2024年上半年,冷冻冷藏机组行业呈现出国内需求放缓和海外需求增加的格局。在 此背景下,公司的冷冻冷藏机组业务板块积极开拓市场,抓住海外订单需求的同时 ,加大国内市场多渠道开发力度,销量突破3,500台,同比增长超过60%,市场占有 率稳步提升;对内加大研发投入,尤其是新能源冷冻冷藏机组系统及核心零部件开 发,满足不同区域客户需求。 5、汽车空调压缩机业务板块 2024年上半年,汽车空调压缩机业务板块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和研发投入,扎实推进 项目量产。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已实现销售电动压缩机超过2.6万台,同比增长超 过100%。公司获得包括一汽解放、上汽红岩、柳工机械、江淮汽车、小鹏汇天等客 户的定点项目。下半年,公司将继续与战略客户沟通,争取获得更多乘用车客户的 新增项目,快速扩大经营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保证全自动产线的顺利量产,以满足 新增订单的需要。 6、电池热管理业务板块 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电池热管理业务板块继续紧抓商用车电动化和储能行业发展 机遇,充分利用业务布局资源,加大平台化产品开发力度,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 持续深挖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阳光电源、三一集团、陕重汽、福田汽车、一汽 解放等客户需求,获得多个客户的重要订单。下半年,电池热管理业务板块将继续 打造团队,开发目标市场和客户,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运营效率,保证业务的持续 健康发展。 7、零部件业务板块 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零部件业务板块坚持内外并重的经营思路,对外以电子油门 、换挡器等汽车电子产品为主做好重点客户的配套业务,并持续获得战略客户的重 要项目,对内以汽车空调有刷及无刷风机为主做好大中型客车热管理、小车热管理 、电池热管理相关业务的内部配套,提升公司热管理系统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报告 期内,零部件业务板块共销售电子油门超过52万套、各类风机产品超过39万台。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与研发优势 公司采取多种举措,持续完善、优化研发资源和手段,打造可持续的技术竞争力。 在研发机构和人员方面:建立并持续完善以研究院为领导、各地分子技术中心为支 撑的研发组织架构;研究院主导进行共性技术研究和核心零部件开发,技术中心主 导进行贴近客户的应用技术开发。针对公司三大产品领域,从前瞻技术、应用技术 、虚拟分析、试验技术等方面,全方位打造核心技术能力。目前,公司技术团队拥 有各类技术人员约500人,其中技术专家和资深技术人员占比达15%,5年以上热管 理产品开发经验人员占比达50%。核心技术团队及人员数量基本保持稳定、团队整 体能力稳步发展,技术开发成果的应用效率持续提升。继续依托“加冷松芝院士专 家工作站”、“上海新能源汽车空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松芝-交大人才培养 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开展多个产学研合作项目,从而借助外部资源了解行业 前沿技术,并对热管理技术预研工作进行有效补充。 在研发体系、流程和经验积累方面:经过多年努力,建成了遵守国际汽车标准、符 合松芝特点的产品开发流程(SPDP),并基本实现对公司研发体系的全覆盖,从而 有效保障开发过程和质量。持续完善产品设计标准和规范,大力推行基于标准的模 块化设计。持续积累设计经验,完善经验教训数据库,累计形成相关数据条目近千 项。积极建立自主知识产权;截至2024年6月底,累计授权专利达626项,当年新增 专利申请37项。 在研发软件方面,公司研究院将所采购的70余套商用软件10余套自研软件相结合, 为设计过程提供了可靠的虚拟评价方法。已形成并不断完善从整车、系统、总成到 零部件的仿真能力,现已作为技术开发过程中的必须步骤,被纳入产品开发流程中 ;从而极大地提高设计效率,规避设计风险。FMEA、LIMS等专业设计管理软件的持 续推广,进一步规范了开发过程;在开发能力方面,根据年度投资规划,新增多套 性能仿真和结构设计软件,有效缓解了前期因开发项目持续增加、导致设计软件数 量相对紧张的局面,并进一步完善了设计手段。 在研发硬件方面,根据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发展规划,持续提升产品开发和验证能力 。在验证能力方面,在持续提升现有设备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根据业务发展需要, 完成了对轨交空调性能台、散热器冷热冲击试验台的改造,同时从广度和深度两方 面有效拓展了试验能力;并通过了CNAS复审。基于环模风洞、性能试验台等先进设 备,持续为上汽大众、上汽通用、Stellantis、蔚来汽车等多家主机厂提供测试服 务。 在上述举措的支撑下,公司的技术开发能力得到持续提升、产品持续迭代升级、技 术竞争力得到持续发展,并获得自主、合资品牌客户的广泛认可。 (二)销售模式优势 绝大多数汽车零部件企业采用的销售模式是“标配模式”,即将产品直接销售给整 车厂商,为整车厂商提供配套的零部件。与此不同,公司大中型客车热管理业务板 块采劝标配模式”和“终端模式”相结合的策略。一方面从最终客户入手,发展“ 终端模式”,另一方面,公司的小车热管理业务板块以及大中型客车热管理板块部 分子公司主要采劝标配模式”进行经营。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扩大标配客户群体, 提高对标配客户的研发、服务能力,稳定标配地位,保证标配业务的顺利开展。公 司是国内极少数同时具备“终端模式”和“标配模式”的移动式热管理产品供应商 。此外,公司在部分业务板块和区域也会采取经销商或代理商的业务模式以迅速打 开市常多元化的销售模式体现了公司业务能力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业 务发展模式和发展阶段的需要。 (三)质量和品牌优势 公司下游客户大部分为国内知名的整车厂商及要求较高的终端客户,对产品质量标 准的要求一般高于行业标准。公司拥有业内一流的检测设备,为产品质量提供了可 靠的保障。面对最终用户的“终端模式”,使公司与最终用户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通过售前了解最终用户需求、设计取得最终用户确认、生产取得最终用户认可、售 后及时解决问题等贴身服务,松芝品牌在最终用户中广泛传播,公司获得了众多奖 项。松芝的品牌影响力及市场形象,已成为公司与其他企业竞争的重要优势之一。 (四)优质客户资源优势 在大中型客车热管理业务领域,公司经过多年的经营和积累,掌握了众多优质的“ 标配”客户——整车制造商和“终端”客户——公交公司、长途客运公司、长途旅 游公司和团体客户。整车制造商客户约100多家,包括比亚迪、宇通客车、金龙客 车、金旅客车、安凯客车、北汽福田、保定长安客车、中通客车、一汽客车(无锡 )、银隆客车、苏州金龙、中车时代等。“终端”客户超过330家,包括:北京公 交、上海巴士、天津公交、杭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广东省汽运集团、苏州客运、 重庆交运、成都公交、广州公交公司、深圳公共交通集团和武汉市公共交通集团等 。综上,公司在大中型客车市场拥有的430多家长期客户,大多为行业内的优质客 户资源,为公司盈利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供了坚实的客户基矗 在小车热管理业务领域,公司坚持商乘并举的经营思路,逐步提高客户和订单质量 ,已经进入部分国际车企和国内一线车企供应商体系,在乘用车方面包括大众、本 田、通用、福特、标致、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蔚来、江淮汽车、上汽集团、广 汽集团、长安汽车、奇瑞汽车等;在商用车方面包括江淮汽车、北汽福田、东风柳 汽、陕重汽、中国重汽等;在工程机械方面包括三一集团、徐工机械、山东临工等 。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开拓电池热管理系统领域的业务,已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 、远景能源、三一集团、一汽红旗、陕重汽等客户的供应商体系,并进入量产阶段 。 (五)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优势 公司在全国设立了30多家销售网点,300多名销售人员及售后服务人员,营销网络 分布在全国各主要省市。健全的营销网络为公司与客户建立了畅通的沟通渠道,公 司可在第一时间了解客户需求,为公司新产品研发提供方向,把握市场先机,将客 户需求及时转化为订单,提升公司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公司品牌知名度。 商用车热管理产品业务的售后服务具有紧急、全天候、全年无休、问题复杂、工作 琐碎等特点,对商用车热管理产品生产企业的技术、网点建设、管理水平及信息系 统要求非常高。公司经过多年悉心培育和资金投入,已在全国30多个盛自治区建立 了19个安装服务中心和440多个特约维修网点,在全球多个国家设有售后办事处, 培养了数百名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售后服务人员,为客户提供“全年365天24小 时”免费贴身服务。 为了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公司已初步建立覆盖东南亚、南美、欧洲以及中东地区 的售后服务网络,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为国际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及完善的售后 服务打造坚实的基矗同时,由于目前储能电站电池热管理产品订单也涉及欧美相关 国家,海外售后服务网络的完善也有助于储能电站电池热管理相关业务的开拓。 完善的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优秀的营销能力和售后服务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品牌 形象,对提高公司的产品销售及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六)自我配套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利用规模生产优势,大幅降低成本,将重要零 部件从外部采购逐步转为内部自制,一来降低产品成本,二来通过对重要零部件的 自主研发、生产,有利于把握重要零部件质量并对整个热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公司 已经陆续完成压缩机、电子控制系统、风机、注塑件等重要零部件的自制。由于规 模经济优势,公司强大的自我配套能力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系统性能,提 升公司产品竞争力。 (七)管理优势 公司已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先进、科学的企业管 理制度,良好的激励机制,具有较高的现场生产管理水平。公司还十分注重企业文 化的建设,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具有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已具有较强的企业凝聚力。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行业竞争风险 在大中型客车热管理领域,公司凭借行业、技术和客户资源领先地位,给其他竞争 对手参与市场竞争设置了较高的门槛。但由于国内市场需求低迷、主机厂成本压力 的增大、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中小型竞争对手的竞争加剧,大中型客车热管理 行业在局部区域竞争会有所提高。公司必须保持自身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优势以应对 行业形势的变化。公司在小车热管理领域逐步形成一定地位,技术实力、体系能力 和品牌知名度都有显著提升,与国内主要整车厂商及部分合资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 作关系,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出一定的先发和技术优势。然而外资品牌汽 车空调企业凭借其与主要合资品牌车企多年的合作关系、全球化配套布局以及优秀 的体系能力,占据大部分外资品牌车企份额,公司如不能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实 现全球化生产制造能力布局,与外资汽车空调企业竞争,存在市场空间、盈利能力 受限的风险。针对以上风险,公司倡导创新合作,积极收集获得客户产品更新换代 需求,及时进行针对性开发,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在现有产品基础上,针对现有 产品痛点,开发具备一定前瞻性的新产品,进一步满足客户在不同环境下的特殊需 要。在小车热管理领域,公司在现有自动化设备基础上充分利用产能,持续提升体 系能力,继续积极保持与合资品牌车企沟通,持续跟进行业技术发展动态,主动参 与前瞻性技术应用开发,积极探索全球化制造能力布局,逐步实现对合资品牌车企 的突破。 2、原材料价格变动风险 公司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材料为铜、铝等,其价格上涨将会给公司的业绩带来一定影 响。报告期内,原材料价格虽然有所波动,但是还是处于高位。若公司产品价格调 整的幅度及频率若无法抵消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将会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负面影 响。此外,公司将产品开发重点转移到空调箱、前端冷却模块、热管理模组及空调 系统等产品,提高产品价值量,降低对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的依赖,逐步提高产品 盈利能力。 3、客户经营风险 随着汽车行业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汽车产生冲击,造车新势力经营情 况变化快,车型同质化日趋严重,汽车行业中部分经营不善的主机厂将会出现一定 程度的经营困难。如果公司不能及时掌握客户经营情况,及时催讨应收账款,部分 主机厂的经营困难将可能会公司的经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以上风险因素,公司要求各经营单位及时跟进客户经营情况,对客户信用情况 进行分级管理,对客户设置信用额度及信用期限,加大应收账款催讨力度,降低客 户经营情况对公司的不利影响。 4、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拓展,公司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都持续扩大,这对公司的管理水平提 出更高要求。如果公司的管理人员储备、管控体系的调整不能适应公司业务快速发 展的要求,将对公司的整体运营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因此, 公司一方面一直致力于打造优秀高效的管理团队,积极引进外部人才,充实管理队 伍,提升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持续关注对现有管理团队的培养,建立科学合理的 金字塔形管理结构,通过外部培训以及内部导师制度,持续提升内部管理团队的管 理水平,满足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Lumikko Technologies Oy | -| -| -| |USA SONGZ Co., LLC | -| -| -| |上海加冷松芝空调贸易有限公| 200.00| -| -| |司 | | | | |上海卢米可制冷科技有限责任| 10.00| -| -| |公司 | | | | |上海松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 1000.00| -| -| |上海松芝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15000.00| -| -| |上海松芝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150.00| 264.52| 2745.60| |上海松芝海酷新能源科技有限| 10000.00| -| -| |公司 | | | | |上海松芝轨道车辆空调有限公| 16000.00| -| -| |司 | | | | |上海松芝酷恒新能源技术有限| 10000.00| -| -| |公司 | | | | |上海松芝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 28000.00| 3882.07| 95340.12| |司 | | | | |上海酷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7600.00| -| -| |加冷松芝国际贸易(上海)有限| 200.00| 708.81| 5686.25| |公司 | | | | |北京松芝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4600.00| -0.72| 6640.07| |北京松芝福田汽车空调有限公| 5000.00| -0.37| 5386.58| |司 | | | | |南京博士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 13000.00| -| -| |司 | | | | |南京博士朗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10000.00| -| -| |南昌松芝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2000.00| -| -| |印度尼西亚松芝空调有限公司| -| -| -| |厦门松芝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8795.42| 1519.68| 29215.10| |合肥松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4000.00| -| -| |天津亚星世纪实业股份有限公| -| -787.61| 52851.29| |司 | | | | |安徽松芝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1906.62| -| -| |安徽江淮松芝空调有限公司 | 20000.00| 1889.24| 83470.51| |定州松芝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50.00| -| -| |成都松芝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7500.00| -| -| |松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 -| -| -| |松芝大洋冷热技术(大连)有限| 1511.79| -905.03| 39525.33| |公司 | | | | |松芝大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 2000.00| -| -| |长春)有限公司 | | | | |柳州广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94.71| 9827.09| |柳州松芝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10000.00| -| -| |武汉松芝车用空调有限公司 | 3000.00| -119.07| 14609.12| |江苏创元松芝新能源汽车空调| 50000.00| -| -| |有限公司 | | | | |济南通联松芝空调工程有限公| 200.00| 10.00| 1440.19| |司 | | | | |苏州新同创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11922.00| 1181.89| 58193.90| |超酷(上海)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2764.29| -| -| |郑州松芝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3000.00| -| -| |重庆松芝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17500.00| -| -| |青岛加冷松芝空调设备有限公| 100.00| -| -| |司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