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经营分析☆ ◇300409 道氏技术 更新日期:2025-04-01◇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三大板块。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制造业                  | 413389.41|  71371.73| 17.27|       99.97|
|其他业务                |    143.53|        --|     -|        0.03|
├────────────┼─────┼─────┼───┼──────┤
|锂电材料                | 223866.45|  13728.22|  6.13|       54.14|
|其他                    | 112812.09|  40508.90| 35.91|       27.28|
|陶瓷材料                |  43390.46|  11635.95| 26.82|       10.49|
|碳材料                  |  33463.93|   5642.19| 16.86|        8.09|
├────────────┼─────┼─────┼───┼──────┤
|海外地区                | 280397.45|  54597.56| 19.47|       67.81|
|国内地区                | 133135.49|  16917.69| 12.71|       32.19|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制造业                  | 729346.02| 116314.97| 15.95|       99.97|
|其他                    |    218.06|        --|     -|        0.03|
├────────────┼─────┼─────┼───┼──────┤
|锂电材料                | 375281.20|  25026.28|  6.67|       51.44|
|其他                    | 172659.36|  53146.75| 30.78|       23.67|
|陶瓷材料                | 109838.81|  29391.10| 26.76|       15.06|
|碳材料                  |  71784.70|   8968.90| 12.49|        9.84|
├────────────┼─────┼─────┼───┼──────┤
|海外地区                | 431521.01|  89272.47| 20.69|       59.15|
|国内地区                | 298043.07|  27260.56|  9.15|       40.85|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制造业                  | 333755.97|  43652.07| 13.08|      100.00|
├────────────┼─────┼─────┼───┼──────┤
|锂电材料                | 179979.70|   9089.50|  5.05|       53.93|
|其他                    |  69127.30|  16974.00| 24.55|       20.71|
|陶瓷材料                |  54871.95|  14219.01| 25.91|       16.44|
|碳材料                  |  29777.02|   3369.56| 11.32|        8.92|
├────────────┼─────┼─────┼───┼──────┤
|海外地区                | 176922.23|  34997.83| 19.78|       53.01|
|国内地区                | 156833.74|   8654.24|  5.52|       46.99|
└────────────┴─────┴─────┴───┴──────┘
【2022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制造业                  | 686183.02| 112184.60| 16.35|      100.00|
|其他                    |     29.96|        --|     -|        0.00|
├────────────┼─────┼─────┼───┼──────┤
|锂电材料                | 394388.53|  35481.95|  9.00|       57.47|
|陶瓷材料                | 140834.35|  35438.68| 25.16|       20.52|
|其他                    |  77980.47|  27379.86| 35.11|       11.36|
|碳材料                  |  73009.63|  13914.07| 19.06|       10.64|
├────────────┼─────┼─────┼───┼──────┤
|国内地区                | 539965.57|  79291.65| 14.68|       78.69|
|海外地区                | 146247.41|  32922.91| 22.51|       21.31|
└────────────┴─────┴─────┴───┴──────┘


【3.经营投资】
     【2024-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聚焦新材料业务,专注材料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业务布局已从单一陶
瓷材料业务发展形成当前“碳材料+锂电材料+陶瓷材料+战略资源”的新格局。近
年来,公司不断深化细化集团化管理,提升组织效率和战略协同,持续推动研发创
新和国际化战略,推行事业部总经理负责制,在保持陶瓷材料业务领先地位的同时
,公司深度布局新能源电池材料迭代技术和前沿产品,构建了“镍钴资源、冶炼业
务、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导电剂材料、电池循环回收利用”的一体化产业链,正
朝着“锂电材料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目标稳步发展。碳材料业务和锂电材料业
务逐渐成为公司核心战略业务,公司将全集团大力发展各业务板块在海外的市场,
同时做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常
(一)公司所处行业概况
1、锂电池行业概况
受益于新能源优质车型投放、充换电基础设施数量增长、消费者对新能源车接受度
提高等因素,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
年1-6月我国新能源车销量为494.4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467.1万辆、同
比增长31.0%、渗透率提升至39.4%。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带动动力电池需求持续增长
,根据SNEResearch数据,2024年1-6月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达到364.6GWh
,同比增长22.3%。
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统计,2024年1-6月,中国锂电池出货量459GWh
,同比增长21%;预计2024年全年锂电池出货量有望超1050GWh,下半年动力/储能
市场需求旺季。
信达证券认为未来锂电池需求量有望持续扩大,2025年全球锂电池需求量有望接近
2000GWh。
2024-2030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预测(GWh)
2、碳材料行业概况
公司碳材料产品主要为碳纳米管导电剂和石墨烯导电剂,由于单壁碳纳米管是硅碳
负极规模化应用所必需的核心材料,公司依托于深厚的技术积累与沉淀,将业务延
伸至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并规划了技术先进的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研发生产体系。
导电剂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NMP、天然气、丙烯等化工品,下游应用主要是锂电池
领域,涂覆于锂电池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可以增加活性物质之间的导电接触,提
升锂电池中电子在电极中的传输速率,从而提升锂电池的倍率性能和改善循环寿命
。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锂电池导电剂(折合为粉体)
出货4.6万吨,同比增长24%,市场增速放缓,预计未来海外碳纳米管市场需求将规
模放量,国内碳纳米管粉体出口增加;加之4680大圆柱电池、半固态电池及其他高
能量密度及高倍率电池放量,将带动单壁碳纳米管市场增长。
2020-2027年中国锂电池导电剂(折合为粉体)出货量及预测(万吨,根据高工产
研锂电研究所(GGII)统计,2024年1-6月,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94万吨,同比增
长29%,其中人造石墨、天然石墨材料出货分别为80万吨、14万吨。随着新能源汽
车市场快速发展,基于对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快充性能需求,锂电池负极材料正
在加速向硅基负极渗透。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5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整体
市场规模有望达300亿元。
3、三元锂电正极行业概况
公司锂电材料产品主要包括三元前驱体及钴盐等,上游主要为镍钴锰等原材料生产
商,下游行业为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随着全球三元锂电池电池出货量的增长
,加之部分动力工具、消费电子领域三元锂电池的逐步替代,全球三元前驱体出货
量稳步增长。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4年1-6月,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134万
吨,同比增长23%,其中三元正极材料出货30万吨。
根据上海有色网数据统计,2024年1月至6月,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含NCM和NCA)累
计出口6,262吨,同比减少25%。其中,NCM累计出口6,028吨,环比减少10%,同比
减少24%,NCA出口234吨,环比增加24%,同比减少49%。2024年1-6月,中国三元前
驱体累积出口量为109,413吨(含NCA),累积同比减幅12%。从海外前驱体出口国
家来看,主要是韩国,占比几乎100%。
4、陶瓷材料行业概况
公司陶瓷材料业务的上游主要为长石、石灰石、高岭土等矿山开采行业,还有生产
氧化镨、氧化锆、氧化锌等的化工行业。公司所用的原材料绝大部分为天然普通矿
物和普通化工产品,分布广泛,市场供应充足。公司陶瓷材料产品主要为陶瓷墨水
和陶瓷釉料,下游为建筑陶瓷行业。
受房地产下行周期影响,建筑陶瓷相关需求持续减弱,但2024年5月17日,中国人
民银行发布四大利好地产的相关政策,根据德邦证券研究报告显示,近期地产政策
思路从代表增量需求的“三大工程”转向消化存量房产,有望加速基本面的筑底企
稳,且中国城镇化水平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将推动我国各类房屋建设规模维持在
较高水平,拉动建筑陶瓷产品需求,同时得益于消费能力的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
的的要求正从满足基本居住属性向家居文化发展,国家亦出台多项政策,大力引导
建陶行业进行产业升级,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建筑卫生陶
瓷行业准入标准》《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等,适应了消费需求升级
趋势,有望持续推动建陶行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海关数据统计,2024年1-5月,我国陶瓷砖出口量3.9亿吨,同比增长7%。5月
份陶瓷砖出口量1.02亿吨,同比增长10.6%,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韩国占据我国
陶瓷砖出口额前三。从目前统计数据看,除1月份外,陶瓷砖出口呈现出量增的态
势。
公司陶瓷材料下游客户主要为行业知名大型优质客户且公司积极开拓东南亚、非洲
、印尼、欧洲等海外市常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碳材料
(1)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碳材料业务以格瑞芬为主要运营主体,目前主要产品是碳纳米管导电剂和石墨
烯导电剂、石墨化加工和硅基负极材料。导电剂主要用途是提高锂离子在电极材料
中的迁移速率,以提高电极的充放电效率;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在充电过程中,
锂离子和电子的载体,起着能量的储存与释放的用途,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
之一,而硅基负极的能量密度优势明显,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完善催化剂、碳纳米管粉体、高纯粉体、导电浆料、NMP回收
等完整的导电剂供应链和研发体系。公司单壁碳纳米管项目已有客户验证通过。
硅基材料作为当前新型的负极材料,国内外主流负极厂商纷纷布局这一领域,且硅
基负极已经小批量应用于一些消费类电池领域。公司在碳材料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
和深厚的技术积累,一直致力于设计合成具有高强度、低缺陷的多孔碳载体,在经
过纳米硅沉积后能有效抑制硅碳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等问题。公司已建立了
技术先进的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研发生产体系,硅基负极材料已进行送样评测和市
场推广。
兰州基地的负极材料石墨化2万吨/年产线已建成投产,在保障产品质量和稳定性的
前提下,公司深化降本增效路径,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2)经营模式
①采购模式
公司碳材料业务根据生产计划综合考虑库存量和产品使用情况制定月度采购计划,
根据供应商的报价、产品的技术指标、交货周期后确定采购订单。
②生产模式
公司碳材料业务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生产部根据营销部的月度销售计划
制定生产计划,严格按照生产控制程序和质量控制体系组织生产。
③销售模式
公司碳材料业务主要采取直销模式,产品主要向国内外电池厂商配套销售。通过与
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先进的产品技术优势带动产品销售。
(3)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大力拓展新增的核心客户,优化客户结构,取得成效,随着新增客
户放量,产品出货量将保持增长;同时,加大单壁碳纳米管和硅基负极产品送样,
以实现产品迭代领先并打开新的市场空间。另外,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从而提
高业务的利润率。
2、锂电材料
(1)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锂电材料业务以控股子公司芜湖佳纳作为控股管理平台,下设各子公司经营三
元前驱体和钴盐的相关研发、生产和销售。
(2)经营模式
由于芜湖新能源材料目前尚未完全投产,公司锂电材料业务目前主要集中在广东佳
纳和江西佳纳(合称“佳纳能源”)。佳纳能源拥有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销
售业务体系,主要产品为三元前驱体、钴盐等。
①采购模式
公司锂电材料业务的原材料采购有年度采购和零散采购两种形式。年度采购为公司
每年年底根据生产部预计的下一年生产计划,综合考虑库存量和产品使用情况制定
全年采购计划,然后据此与上游供应商进行谈判,签署年度供应框架合同。零散采
购主要为应对新增客户或者年度生产计划之外的生产需求而进行的采购。相较于年
度采购,零散采购的规模较校
②生产模式
公司锂电材料业务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根据客户订单的具体需求进行
定量生产。公司根据国内营销部和海外事业中心的月度销售计划制定月度生产计划
,严格按照生产控制程序和质量控制体系组织生产。
③销售模式
公司锂电材料方面的业务主要采用直销方式销售钴盐和三元前驱体,其中,国内市
场销售由国内营销部负责,海外市场销售由海外事业中心负责。
(3)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材料相关产品重大销售合同稳定供应,品牌形象和海外市场份
额显著提升,公司将持续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拓展海外客户。另外,公司加强在生
产、销售、采购、研发等各方面的精细化管理,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同时,实现降本
增效。
3、陶瓷材料
(1)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陶瓷材料板块的主要产品为陶瓷墨水和陶瓷釉料,主要用于建筑陶瓷行业。业
务涵盖了标准化的陶瓷原材料研发、陶瓷产品设计、陶瓷生产技术服务、市场营销
信息服务等领域,是国内唯一的陶瓷产品全业务链服务提供商,也是国内唯一的全
品类釉面材料上市公司。
公司提出“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双轮驱动,技术服务无限贴近客户,不断地
推出新材料和新技术,解决行业的通用材料技术”的业务方针。报告期内,公司陶
瓷材料业务主要由子公司广东道氏陶瓷材料有限公司为主体开展相关经营。
①陶瓷墨水
陶瓷墨水是一种含有无机颜料的液体,用于陶瓷喷墨打印工艺中,代替丝网印刷和
辐筒印刷。通过喷墨打印,陶瓷墨水可在陶瓷釉面形成各种图案或色彩。陶瓷墨水
以无机颜料作为发色体,采用超细微纳米技术和微胶囊包裹技术,使微纳米级颜料
均匀分散在有机载体的液体物质,满足了喷墨打印的使用要求。陶瓷喷墨打印技术
将喷墨技术引入陶瓷印刷领域,极大的推动建筑陶瓷生产控制的数码化和产品款式
的个性化,目前已成为市场上主流的陶瓷印花技术。
②陶瓷釉料
陶瓷釉料是指经过加工精制后,施在坯体表面而形成光面或者亚光釉面或未完全玻
化而起遮盖或装饰作用的物料。公司陶瓷釉料产品主要有基础釉、全抛印刷釉、熔
块干粒釉。其中熔块干粒釉是公司的新产品,如大板干粒、普通熔块干粒、冰晶干
粒、金砂干粒等,是引领大板行业发展的创新产品。
1)基础釉
基础釉又称底釉或面釉,主要用于生产瓷质釉面砖,在建陶生产过程中施于坯体表
面,与坯体密着、颜料熔合。其主要作用是调整砖型,促使陶瓷墨水、色料发色良
好,防止生产过程出现气泡、针孔等缺陷,可有亚面、亮面、细腻面、防滑等釉面
效果。
2)全抛印刷釉
全抛印刷釉系全抛釉和印刷釉的合称。全抛釉是一种可以在釉面进行抛光的特殊配
方釉,是施于拋釉砖的最后一道釉料。全抛釉按照施釉方式不同分为淋釉全抛釉和
印刷全抛釉。印刷釉是陶瓷色料的载体,有助于色料发色,使图案有质感。
3)熔块干粒釉
熔块干粒釉产品包括熔块干粒和其他晶体干粒及相应配套的添加剂等,客户通过全
抛、半抛或不抛等加工工艺,将大板干粒、普通熔块干粒、冰晶干粒、金砂干粒等
创新性的新产品应用于大板生产中。
(2)经营模式
①采购模式
原材料的品质决定了公司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供应商的选择和确定由公司研发部
门、生产部门和采购部共同负责。研发部门与生产部门共同分析供应商的产品品质
,与供应商确定原材料的质量指标,采购部则负责现场考核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保证
体系和供应能力,与供应商进行商务谈判和签订合同。公司原材料原材料采购由公
司生产部根据销售计划结合库存情况制定月度采购计划。
②生产模式
1)陶瓷墨水是标准产品,公司根据订单和库存等确定公司的生产计划。公司的订
单系统可根据公司墨水的装机台数和目前正在洽谈的拟装机台数确定公司下月的墨
水用量,再根据公司的合理库存以确定公司的排产计划并组织生产。
2)釉料产品兼具标准化和个性化。标准化是指釉料有标准的基础配方,但具体到
某一客户则需要对产品配方进行有针对性的微调,向不同客户供应的同类产品的互
换性较差,因此又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公司产品生产组织具体如下:
公司现有客户的既有产品,客户与公司签订的均是长期订单,公司根据其订单合理
安排生产和库存,确保对客户需求的及时响应。对于新客户和老客户采购新产品,
由于建筑陶瓷生产企业所处地域的不同,因此其坯体材料和窑炉生产条件不尽相同
,公司在与客户达成合作意向后,首先需要现场收集客户所使用的坯体材料与配方
、烧成温度、关键设备的性能和指标等,研究确定产品配方。如果公司现有的产品
有与之适配的产品,则直接进入客户生产线上试验,满足客户的需求后,直接进行
后续生产;如果无适配产品,公司先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调整产品配方,生产样品
并将样品提供给客户,由客户在其陶瓷生产线上试验,满足客户的需求后,公司正
式确定该客户的产品配方,依据该产品配方,进行后续生产。
③销售模式
公司陶瓷材料板块销售以直销为主。
(3)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作为业内领先企业,国内优质战略客户关系稳固,同时,在非洲、俄罗斯、秘
鲁、墨西哥等地区,挖掘海外市场增量取得一定进展,公司将加大全球渠道布局,
提升公司国际竞争力。此外,公司坚持研发创新和研发降本,以持续提升产品竞争
力和市场份额。
4、战略资源
(1)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战略资源业务,以位于刚果(金)的MJM公司和MMT公司为核心平台开展,主要
从事钴产品、铜产品的冶炼与开采业务,主要产品包括阴极铜和钴中间品,产品直
接对外销售,铜产业链主要由上游铜精矿采癣中游粗炼、精炼和下游深加工及合金
化等组成。铜的生产主要分为铜精矿采癣粗铜冶炼和精铜冶炼的三个过程。采矿阶
段根据资源禀赋特性和开采工作方式分露天开采、地下开采和浸出法开采;冶炼阶
段分为火法冶炼和湿法冶炼,加工阶段的铜加工产品根据产品尺寸形态可以分为铜
棒、铜管、铜板、铜线、铜锭、铜条以及铜箔等多种类型。公司主要通过湿法工艺
生产阴极铜。
钴有众多的化合物形态,包含金属制品、钴氧化物、钴氢氧化物和钴盐,不同的钴
产品性质不同,应用的领域与方向不同。钴的产业链上游以钴矿开采及其初冶炼为
主,其中包含了铜钴矿、镍钴矿和其他钴矿,从中可以获得钴精矿、钴中间产品、
其他含钴产品,同时含钴废料也是钴来源之一;钴的产业中游为冶炼,其中包含各
种钴粉、电解钴和钴化合物等,其中钴化合物主要有氧化钴、氢氧化钴等产品;钴
的下游应用广泛,主要涉及电池、合金行业,同时还用做磁性材料、催化剂等多个
领域。在电池领域,三元前驱体、钴酸锂可以用于提升电池的稳定性,有助于提高
电池的能量密度;在合金领域,钴可以提升合金的耐磨性、高温强度、磁性、硬度
等特性,用来生产硬质合金、高温合金等,同时可以添加在耐磨合金、超级合金中
,提升合金的整体性能。
(2)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完整的原材料供应、生产和销售体系,独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有较强的
供应链自我保障能力。
①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为在刚果(金)租赁开采、收购的铜钴矿石。铜矿石采购以
伦敦金属交易所报价(LME)为基准,根据铜矿石的金属含量、品位、市场行情、
供应商议价能力等确定采购价格并采购。钴矿石采购一般以英国金属导报(MB)的
金属钴报价为基准,根据钴矿石的金属含量、品位、市场行情、供应商议价能力等
确定采购价格并采购。
②生产模式
公司铜钴产品生产主要采劝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合理安排生产
,提高公司的营运效率;MJM、MMT通过相关生产工艺生产阴极铜、氢氧化钴等产品
,根据产能、原料、能源供给等安排生产。
③销售模式
公司以直销方式为主,拥有完善的销售网络,公司生产的阴极铜及钴中间品直接对
外销售。
(3)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金属铜市场价格持续向好,一方面,公司阴极铜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另一方面,
公司在成本控制和产量提升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切实做到了开源节流和
降本增效,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矗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清晰的战略定位和产业布局
公司坚持牢牢把握新能源的快速发展趋势,具有清晰的战略定位,以锂电材料产业
链和碳材料产业链为主赛道,以现有核心技术为依托,推动公司业务从传统的陶瓷
材料向新材料研发生产一体化平台方向转型升级。三元前驱体方面,面对国内激烈
的竞争环境,同时采取差异化的市场销售策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并成功打入国
际大客户的供应链,有望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海外市场的市占率。碳材料方面,加
快石墨烯、碳纳米管导电剂生产经营的精细化经营,扩大行业领先优势。加快推进
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的建设投产,力争成为锂电池材料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持续推进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加强与产业链生态伙伴的深度合作,快速在
新能源电池市场抢滩卡位。
除了清晰的战略定位以外,前瞻性的上下游产业布局同样重要。碳纳米管方面,公
司建立了从催化剂、粉体到浆料的一体化布局,基本实现粉体100%自供,有利于公
司控制浆料成本,提升竞争力;同时公司基于技术沉淀深厚的优势,将产品线延伸
至硅基负极,生产具有差异化优势的硅基负极材料;在锂电材料三元前驱体业务方
面,公司早在2018年开始就布局上游钴资源,建立一套包括上游原材料采购、湿法
冶炼、中游钴镍盐及下游三元前驱体的生产和销售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有利于公司
有效控制三元材料的成本,不断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优势。
(二)扎实的技术积累与创新驱动
公司秉承“人才引领,研发驱动,以创新铸造一流新材料企业”的愿景,致力于成
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锂电材料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积极引进高端技术人才,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优化研发组织体系建设,确保公司研发实力处于行业领先
水平。
碳材料板块,公司以科技研发为主导,拥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传统化学氧化
还原法的基础上,自主开发出新型石墨烯制备技术,成为国内石墨烯产业化的领军
企业。公司碳纳米管的研发能力居行业前列,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包括新
型连续化环保提纯技术、单壁碳纳米管的研发制备、高倍率碳纳米管的制备技术、
高固含量导电剂的制备、石墨烯粉体工业制备体系工艺和技术、石墨烯导电浆料制
备工艺和技术、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导电浆料工艺和技术、碳纳米管粉体制备技术
、氧化插层石墨快速制备石墨烯技术等,成为公司不断创新发展的基石。同时,将
产品线延伸至石墨负极和硅基负极材料,有望成为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点。
锂电材料板块,公司研发战略重心聚焦“产品与用户”,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一
流研发平台建设。目前,公司已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
工作站”、“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清远佳
致新材料研究院(省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公司专注于单晶、高镍、无钴
、四元前驱体、废旧锂电池循环回收、镍钴盐规模化高效提取和钠离子电池等核心
引擎技术开发,深度布局前驱体迭代技术和前沿产品适应产品高速迭代的市场环境
。三元前驱体研发及工艺技术持续精进,拥有优质小颗粒单晶高镍产品,具有成熟
的连续法、半连续法、间歇法多种前驱体制备工艺技术,单晶工艺晶体结构控制技
术国内领先,高镍前驱体形貌和微观孔隙率控制技术具有独创性。
陶瓷材料板块,作为国内致力于建筑陶瓷材料创新的领头人,公司在创新的道路上
永不止步,打好基储储备长远,实现前瞻性技术创新。公司不断深入对微纳米制造
技术、超分散技术、喷墨打印技术、包裹技术等基础技术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
出以陶瓷墨水制备技术、成釉标准化技术、熔块及干粒应用技术、色料制备技术等
为主的核心技术,以材料应用为切入点,建立了一整套完整丰富的产品体系,成为
国内建筑陶瓷材料产品领先的制造商。公司现建有“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知识产权示范
单位”等创新平台,并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上海
硅酸盐研究所等著名高校开展合作,共同深化技术创新。
(三)以成本管控和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精益管理优势
公司精益管理主要体现在成本管控和质量管理。公司通过持续提高研发创新、改进
和革新工艺技术、提高自动化水平、实施平台化生产、优化生产线模式、加强供应
链管理、推行全员质量成本控制和精益生产等方式,确保对成本的精确管控,不断
降低产品成本确保公司核心产品在行业竞争中处于成本领先优势。公司通过了IATF
16949、ISO9000、ISO14000、ISO18000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环保法规Reach
、ROSH检测认证,具有完备的质量控制能力。
公司对产品成本的精确管控,确保了公司的主导产品在与业内其他企业竞争时具有
价格优势,特别是针对重点客户的中小批量产品时,公司依托强大的一体化生产能
力,在保持产品成本优势的同时,公司产品品质得到了业内客户的广泛认可,具有
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通过多年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升级,公司生产的碳材料产品具备品种齐全、纯度高、
导电性高等优势;锂电材料板块公司产品质量优异,性能稳定、技术领先,各类指
标一致性好;陶瓷材料方面,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全品类釉面材料上市公司和陶
瓷材料全业务链服务提供商,产品品质优良,赢得核心客户的高度认可。
(四)丰富的客户资源与生态协同
经过多年的业务拓展,公司已同国内外众多客户建立了长期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关系
,公司产品质量、价格、交付能力、同步研发能力、生产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客户认
可,公司已能在新项目开发的早期参与客户的同步研发并了解客户的配套需求。
在碳材料领域,公司得到业内主流客户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孚能科
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
限公司、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认可。2023年度,公司导电剂市场份额
位居行业前列。
锂电材料领域,公司三元前驱体产品实现弯道超车,大力扩张海外市场,率先进入
POSCO等国际知名客户供应链,与国内同业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国内客
户资源方面同样优质,覆盖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瑞翔新材料有限
公司、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市科恒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雅城新
材料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当升材
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客户。钴盐产品
客户主要有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雅城
新材料有限公司、ECOPRO、BHP、CODELCO、嘉能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陶瓷材料领域,作为公司传统优势业务,早已形成较好的客户结构,包括广东东鹏
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新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金意陶陶瓷集团有限公司等在内诸多著名陶瓷企业已成为公司重要的合作伙伴。较
好的客户结构加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公司新产品推广,将为公司维护在
釉面材料行业的领先地位发挥巨大作用。
战略资源领域,阴极铜客户主要有TRAXYS和SAMSUNG等国际优质企业。
随着碳材料和锂电材料业务成为公司的支柱板块,公司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在新能
源锂电产业领域形成了交互生态和产业链协同,为进一步扩大公司市场影响力,提
升公司行业地位打下了扎实的基矗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新能源车产业链增速不及预期风险
尽管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以及“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背景下,电力清
洁化加速带来的下游储能市场需求增长,为公司新能源锂电材料及碳材料未来发展
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市场空间,但未来不排除因国家政策调整,锂电池的技术进步
速度未达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预期,进而对公司生产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包括市场趋势、技术创新以及竞争情况
等。通过深入的市场研究和分析,及时调整公司的战略规划,其次,不断加强研发
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产品性能,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和适应市场
变化。
2、金属价格及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锂电材料业务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镍、钴、锰等金属,碳材料业务的主要原材料
为NMP,战略资源业务的上游主要是铜、钴矿石资源,陶瓷材料业务的主要原材料
包括氧化锌、氧化镨、氧化钴等金属氧化物。原材料的产销状况和产品价格直接受
经济周期和下游行业需求波动的影响,特别是镍、钴、铜等有色金属大宗商品或化
工原料价格波动性较大,如果公司不能有效应对原材料波动,提升成本控制水平并
不断开发新产品,公司原材料和产品价格的波动可能会导致公司的销售规模及整体
利润率降低,从而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子公司的境外经营、钴镍等主要原料的境外采购及产品的境外销售主要采用美
元结算,因而生产经营面临较大的汇率波动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不断完善供应链管理体系,及时追踪重要原材料市场供求和价格变
动,保障原材料供应及优化采购成本。同时,公司密切关注汇率变动趋势,合理谨
慎采取调整产品价格方式对冲汇率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3、面临经营规模增长带来的管控风险
公司传统业务为陶瓷材料业务,之后通过收购进入锂电材料、碳材料、战略资源等
业务领域,且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充产能和增加产品类别,随着经营规模的增长,
公司总部对各子公司的业务整合及管控面临较大挑战。
应对措施:公司将不断深化集团化管理,落实目标考核,同时不断完善企业管理体
系,建立更有效的内控制度、决策机制、成本管控、运营管理机制等管理制度,加
强公司规范运作和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合理分授权,合规、高效、安全运营;健全
长效激励机制及重视人才培养,持续优化公司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为公司持续发展
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主营业务分析
(一)概述
2024年是公司实施集团化管理,全面实现总经理负责制的第一年,对标年度目标,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3,532.9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3.90%,其中
海外业务营业收入占比超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67.99万元,比上
年同期增长345.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9,589.76万
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9.41%。
公司2024年半年度经营业绩扭亏为盈主要原因系:(1)报告期内,公司三元前驱
体和阴极铜出货量同比去年有所提升。(2)公司持续聚焦国际化战略的落地,积
极拓展海外市场,报告期内,公司海外市场出货量占比增长,出口业务收入持续增
加。(3)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铜、钴产品产能释放,产量实现增长,综合规模效
益显现:阴极铜产量19,674吨,同比增长约61%;钴中间品产量793吨金属量,同比
增长约510%。报告期内,金属铜市场价格持续向好,公司阴极铜价格较上年同期上
涨,本期业绩同比上升。(4)报告期内,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较去年同期有所
减少。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工作情况如下:
(1)积极践行研发驱动
公司积极践行“人才引领,研发驱动,以创新铸造一流新材料企业”的愿景,持续
推动研发创新。碳材料业务相关研发,在产品品质、量产、稳产、客户导入等方面
持续推进业务发展,其中,单壁碳纳米管中试线产品已有客户验证通过和硅基负极
中试线产品扩大送样测试范围。锂电材料业务相关研发,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产
量的稳步提升以及工艺的持续优化,在提升产品竞争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陶瓷
材料业务则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实现了成本降低,同时通过产品创新有望引领行业
新潮流,实现可持续发展。
截至2024年6月30日,碳材料业务板块:已授权专利5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3件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6件;正在申请中发明专利10件。锂电材料业务板块已授权专
利21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12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1件;正在申请专利52件
(含3项pct国际公开);登记著作权作品2项,参与出版书籍1本;发表论文93篇,
其中SCI论文19篇,国内期刊74篇;参与制定标准共计75项,其中国家标准21项、
行业标准41项、团体标准13项。陶瓷材料业务板块:已授权专利102件,其中发明
专利授权96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件;正在申请专利14件。
(2)稳步推进产能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各业务板块的经营情况以及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制定了积极
稳健的产能建设计划,具体进展如下:
碳材料方面:目前,公司已形成“青岛+江门(古井和恩平)+龙南”三大导电剂生
产基地,共6.5万吨浆料产能,其中青岛基地已形成年产2万吨导电浆料产能,江门
基地通过扩产已形成年产4.5万吨导电浆料产能。
锂电材料方面:公司已形成“英德+龙南+芜湖"三大三元前驱体生产基地,并配套
钴镍盐产线。其中英德基地已形成年产4.4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龙南基地已形成5
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芜湖基地3万吨三元前驱体产线已具备带料试产的条件,尚
处于调试阶段。
战略资源板块:公司刚果(金)基地已形成年产3.8万吨阴极铜产能和钴中间品0.3
万吨金属量的总产能,其中MMT铜钴湿法项目一期设计阴极铜产能为年产2万吨,随
着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产能有了明显的提升,目前的实际产能为年产2.6万吨
;MJM阴极铜产能为年产1.2万吨。截至目前,MMT和MJM正在进行技改扩产,预计20
24年年底时,刚果(金)基地将有6-6.5万吨阴极铜产能;到2025年年底,刚果(
金)基地将有7-7.5万吨阴极铜产能。
(3)海外业务效果显著
碳材料业务方面,海外客户导入工作顺利进行,公司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将有助于
公司进一步扩大在全球市场的份额。
锂电材料业务方面,三元前驱体出口超过1.8万吨,同比增长137%,行业排名前列
,同时,配合海外头部客户进行产品导入进展顺利。
陶瓷材料业务方面,出货量持续增加,公司计划加大在非洲、美洲等新兴市场的开
拓力度,以满足这些地区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也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新的增长
点。
战略资源板块,非洲刚果(金)阴极铜产量19,674吨,同比增长约61%;钴中间品
产量793吨金属量,同比增长约510%,随着金属铜市场价格向好,产销量均有明显
的提升。
(4)深化大客户合作
碳材料业务方面,公司在完成产量和产品迭代升级的同时,继续稳固行业头部客户
的核心供应商的地位,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锂电材料业务方面,公司在稳固海外战略客户的基础上,配合海外头部客户进行产
品导入,进展顺利。这不仅加强了公司与国际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也为公司在国
际市场上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矗
陶瓷材料方面,作为公司传统优势业务,早已形成较好的客户结构,较好的客户结
构加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公司新产品推广,将为公司维护在釉面材料行
业的领先地位发挥巨大作用。在稳定国内市场的同时,公司快速反应开拓海外市场
,未来可期。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青岛昊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275.00|           -|           -|
|赣州昊鑫新能源有限公司    |       3000.00|           -|           -|
|赣州佳鑫能源有限公司      |       5000.00|           -|           -|
|芜湖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1054.61|    17023.96|  1009741.98|
|芜湖佳纳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30000.00|           -|           -|
|清远佳致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       1000.00|           -|           -|
|司                        |              |            |            |
|深圳道氏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       5000.00|           -|           -|
|江门格瑞芬新能源材料有限公|       5000.00|           -|           -|
|司                        |              |            |            |
|江门市昊鑫新能源有限公司  |       3000.00|           -|           -|
|江西道氏科技有限公司      |        200.00|           -|           -|
|江西道氏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有|       6000.00|           -|           -|
|限公司                    |              |            |            |
|江西科陶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1500.00|           -|           -|
|江西宏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000.00|           -|           -|
|江西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30000.00|           -|           -|
|江西佳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800.00|           -|           -|
|广东陶瓷共赢商科技有限公司|       3000.00|           -|           -|
|广东道氏陶瓷材料有限公司  |       5000.00|           -|           -|
|广东泰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    -3865.97|    34637.41|
|广东佳纳进出口有限公司    |        500.00|           -|           -|
|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16649.03|           -|           -|
|兰州格瑞芬碳材料有限公司  |      51800.00|           -|           -|
|佛山道氏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100.00|           -|           -|
|佛山新色千新材料有限公司  |        500.00|           -|           -|
|佛山市道氏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00|           -|           -|
|佛山市格瑞芬新能源有限公司|      31200.00|       40.37|   207712.97|
|PT JIANA ENERGY RESOURCES |             -|           -|           -|
|PT DOWSTONE TECHNOLOGY IND|             -|           -|           -|
|ONESIA                    |              |            |            |
|MINERAL METAL TECHNOLOGY S|             -|           -|           -|
|ARL                       |              |            |            |
|MACROLINK JIAYUAN MINING S|             -|           -|           -|
|ARLU                      |              |            |            |
|DH Tech株式会社           |             -|           -|           -|
|CHERBIM GROUP LIMITED     |          1.00|           -|           -|
|香港道氏技术有限公司      |             -|           -|           -|
|香港佳纳有限公司          |       5000.00|           -|           -|
|韶关鹏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爱股网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