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600026 中海发展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10-26】 中海发展(600026)子公司7亿订四艘新船 中海发展今天公告,控股子公司天津中海华润航运有限公司于2011年10月24日 晚间在葫芦岛市与独立第三方中国船舶重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渤海船舶重工有限 责任公司签约建造四艘4.5万吨级散货船,总价为7亿元。 船款将分别按各船的造船进度分五期支付,每期支付各船船款的20%。此次造 船所需资金拟20%通过自筹、80%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该四艘4.5万吨级散货船交船 时间预计为2013年3月、5月、7月和9月。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8-17】 中海发展(600026)中期净利降三成 运价下跌成本上升 中海发展(600026)周二晚间披露中报,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84亿元,同 比下降30.07%;每股收益为0.201元。 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62.05亿元,同比增长10.9%。 公司指出,2011年上半年由于市场运力严重过剩,同时国际油价持续攀升,航 运企业面临运价下跌和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 公司表示,下半年国际干散货市场整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预计维持低位震荡 的格局,但不排除局部阶段性的热点出现。 【出处】全景网【作者】 【2011-08-05】 中海发展(600026)可转债发行受热捧 中海发展昨日公告的公开发行A股可转债的网上中签率及网下发行结果显示, 本次发行网上中签率和网下配售比例约为千分之三,得到投资者的热捧。 根据中海发展2011年7月28日刊登的发行公告及募集说明书,中海转债采用全 额向原A股股东实行优先配售,优先配售后余额部分采用网下对机构投资者配售和 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网上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若有余额则由承销团包销。 中海转债网上、网下申购已于2011年8月1日结束,公司8月4日公告的发行结果显示 ,中海发展原A股股东优先配售认购了本次发行额的51.94%;网上向一般社会公众 投资者发行28347000元,网上中签率为0.32775285%;网下向机构投资者配售1870 170000元,配售比例为0.32775097%。 作为上海首家“A+H”两地上市的公司,中海发展经过多年发展,其在行业的 领先地位、稳健经营能力及投资者关系工作方面深得市场认可,是上证公司治理指 数和上证红利指数的成分股。据统计,中海发展目前沿海电煤运输业务和内贸原油 运输业务的市场份额在国内排名第一,在外贸原油、进口铁矿石等业务领域也位于 国内行业前列。根据中海转债募集说明书,公司自2002年A股上市以来每年均现金 分红,累计现金派息约70亿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7-27】 中海发展(600026)公开发行可转债申请获证监会核准 2011年7月25日,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 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批复 》。 【出处】上交所【作者】 【2011-07-02】 中海发展(600026)等八公司融资申请下周上会 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7月1日公告,发行审核委员会定于7月6日召开2011年第 147次、第149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审核深圳丹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 请、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可转债申请、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 申请、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 证监会创业板发行监管部同日公告,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定于7月5日召开20 11年第43次、第44次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审核河南新天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 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同日公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2011年第20次 会议于7月1日召开,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中汇医药(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并购重组申请获得有条件通过。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1-06-16】 中海发展(600026)控股股东:5年解决同业竞争 6月15日,中海发展(600026)接到控股股东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关于 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函》,中国海运将中海发展定位为中国海运下属专业从事油运 、散货和LNG运输最终整合的唯一业务平台,5年左右解决同业竞争。 为进一步避免中国海运及其控制的企业与中海发展产生同业竞争事宜,对于中 国海运及其控制的非上市企业拥有所有权的散货轮和油轮,中国海运承诺用5年左 右时间,选择合适的时机,通过资产并购、重组等方式,将该等散货轮和油轮资产 在条件成熟时注入中海发展,或将该等资产对外处置,从而消除中国海运与中海发 展的同业竞争,促进中海发展持续、稳定发展。 对于中国海运控股子公司中国海运(香港)控股有限公司通过融资租赁方式租 入的散货轮和油轮,中国海运承诺,待中海香港控股办理完毕融资租赁船舶的所有 权收购手续后,用5年左右时间,选择合适的时机,通过资产并购、重组等方式, 将该等散货轮和油轮资产在条件成熟时注入中海发展,或将该等资产对外处置。 在中国海运完成将上述散货轮和油轮资产注入中海发展或对外处置前,中国海 运将根据中海发展的业务需要,将上述船舶按市场化原则出租给中海发展经营,或 者将上述船舶委托给中海发展经营管理,以避免同业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海运旗下还有上市公司中海海盛(600896)、中海集运( 601866)。中海集运主营集装箱运输业,而中海海盛主要经营沥青、化学品等特殊 货物运输。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1-06-16】 大股东承诺整合业务 中海发展(600026)将统领油品散货运输 中国海运集团的一纸承诺函为中海发展今后的经营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中海发展今日披露,公司6月15日接到控股股东中国海运集团相关函件,为进 一步避免中国海运集团及其控制的企业与中海发展产生同业竞争,除继续履行之前 所作承诺外,中国海运集团目前明确表示将中海发展定位为中国海运下属专业从事 油运、散货和LNG运输最终整合的唯一业务平台。在此前提下,对于集团及其控制 的非上市企业拥有所有权的散货轮和油轮,中国海运集团承诺用5年左右时间,选 择合适的时机,通过资产并购、重组等方式,将该等散货轮和油轮资产在条件成熟 时注入中海发展,或将该等资产对外处置,从而消除同业竞争,促进中海发展持续 、稳定的发展。 中国海运集团特别强调,由于其子公司中海香港控股通过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 散货轮和油轮尚未到租期,集团承诺待中海香港控股办理完毕融资租赁船舶的所有 权收购手续后,用5年左右时间,同样选择合适时机,将相关资产在条件成熟时注 入中海发展或对外处置。而在上述散货轮和油轮资产注入或对外处置前,中国海运 集团将根据中海发展的业务需要,将上述船舶出租或委托给中海发展经营管理。由 此可见中国海运集团彻底解决同业竞争的决心。 中海发展当前经营主业为沿海、国际油品运输以及以煤炭、铁矿石为主的干散 货运输。但记者发现,除中海发展,中国海运集团旗下另一上市公司中海海盛业务 构成中同样含有上述两大块业务;而从中国海运集团的上述表态来看,集团未来油 运、散货运输业务将主要由中海发展来主导运作。 需要指出的是,中海发展此前曾表示在油轮和散货船方面,今后两年合计将有 26艘和45艘新船交付投产,新增运力约320万和430万载重吨,较2010年显著增长。 而依照上述承诺,若集团上述资产未来注入上市公司,中海发展的运力无疑将再上 一个台阶。不过,在业内分析人士看来,目前航运业景气度较低,行业整体运力较 为过剩致使竞争激烈,加之国际油价的持续高企推高经营成本,导致航运类企业近 期业绩大多不尽理想,中海发展今年一季度净利便同比下滑17%,诸多考虑下,公 司大股东承诺函中“对外处置”的表态亦在情理之中。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徐锐 【2011-06-16】 中海运:五年内重组中海发展(600026) 有望整体上市 中海发展将成中海运旗下油运、散货和LNG运输最终整合的惟一业务平台 国内特大型航运央企"中海系"的整合之路更进一步。 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发展,600026)昨晚发布公告称,6月15日接到 控股股东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下称"中国海运")《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 函》(下称"承诺函"),明确将中海发展定位于中国海运下属专业从事能源运输的 惟一业务平台。 这就意味着,在未来5年时间内,中国海运旗下绝大部分尚未上市的散货轮和 油轮资产,将一并注入中海发展。 将择机注入资产 《承诺函》显示,中海发展将成为中国海运下属专业从事油运、散货和LNG( 液化天然气)运输最终整合的惟一业务平台;对于中国海运及其控制的非上市企业 拥有所有权的散货轮和油轮,以及中国海运控股子公司中国海运(香港)控股有限 公司(下称"中海香港控股")通过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散货轮和油轮(该等船舶将 陆续于2011年和2012年租赁到期),中国海运承诺,用5年左右时间,选择合适的 时机,通过资产并购、重组等方式,将该等散货轮和油轮资产在条件成熟时注入中 海发展,或将该等资产对外处置。 在资产注入或对外处置完成前,中国海运将根据中海发展的业务需要,将上述 船舶按市场化原则出租给中海发展(包括控股子公司及/或合营公司)经营,或者 将上述船舶委托给中海发展(包括控股子公司及/或合营公司)经营管理,以避免 同业竞争。 中海运或整体上市 中国海运网站资料显示,中国海运成立于1997年7月,是国内特大型航运集团 之一。目前,中国海运麾下已上市公司包括中海集运(601866)、中海发展、中海 海盛(600896),交技发展(002401)四家上市公司。 成立之初,中国海运由上海海运集团、广州海运集团、大连海运集团合并而成 。目前,中国海运旗下仍有运输业、码头业、物流业、制造修理业、船舶管理业、 金融业等十大业务,境外产业下属90多家公司、代理、代表处。网站披露信息显示 ,截至2010年底,中国海运总资产达到1430亿元,拥有各类船舶470余艘,2400多 万载重吨,集装箱载箱位50万标准箱。 根据中国海运的规划,中海集运业务定位于国际国内集装箱运输及相关产业; 中海发展业务定位于远洋和沿海油运,沿海煤炭运输和远洋散货运输;中海海盛业 务定位于海南地区的电煤和铁矿石等大宗散货运输和沥青、化学品等特殊货物运输 业务。 从此次的承诺函来看,中海发展的定位更为清晰——将成为能源运输的资产整 合平台,包括石油、煤炭、LNG等方面的散货运输。在2008年,中海发展与宝钢集 团合资设立航运企业,从事铁矿石运输。 另外,随着肩负央企整合重任的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完成挂牌,为央企 整合的推进注入了新的力量。分析人士认为,尽管"中海系"旗下有4家上市公司, 但经过一系列资产整合与注入上市公司的动作之后,中国海运的主业及上下游相关 资产相继实现上市,离整体上市的程度越走越近。 【出处】东方早报 【作者】忻尚伦 【2011-04-27】 中海发展(600026)1季盈利3.82亿元 同比减少16.66% 中海发展(600026)周二盘后发布季报,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3.82亿元 ,同比减少16.66%。 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84亿元,同比增长9.75%;实现每股收益0.11元,同 比减少16.66%。 【出处】全景网【作者】周蓓 【2011-03-17】 中海发展(600026)今年计划实现营收140亿元 中海发展今日披露2010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2697 .2亿吨海里,同比增长21.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3.99亿元,同比增长30.7%;实 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17亿元,同比增长61.2%,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币 0.5元,2010年的利润分配预案为拟10派1.7元(含税)。 主营海洋货物运输的中海发展,2010年在干散货运输和油品运输两大快主要业 务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公司共完成干散货运输周转量1089.8亿吨海里,实现 营业收入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2%和42.2%;共完成油品运输周转量1607.4亿吨 海里,实现营业收入60.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3%和22.2%。 中海发展预计,2011年沿海油运市场继续稳步增长。截至2011年3月11日,中 海发展2011年度沿海干散货包运合同(“COA 合同”)已基本签署完毕,运量和运 价同比均取得小幅增长。 中海发展今年的经营目标是,预计新增运力26艘319.1万载重吨,其中油轮4艘 53.6万载重吨,散货轮22艘265.5万载重吨,预计全年实际投入使用的运力为1350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2.9%,计划完成运输周转量3649亿吨海里,同比增长35.3%; 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39.8亿元,同比增长22.5%;发生营业成本108.4亿元,同比增 长21.4%。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海发展表示2011年公司将继续加强组建合营公司、签订 长期COA合同等多种方式,积极构建货主、船东之间的战略联盟,同时做好船舶结 构调整和新接船工作,扩大融资渠道,确保企业发展资金。根据造船计划,公司于 2011-2013年的资本性开支分别为人民币122.2亿元、73.6亿元和10.2亿元。2011年 内公司力争完成不超过39.5亿元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工作,降低融资成本。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刘相华 【2011-03-17】 中海发展(600026)2010年净利增六成 拟每10股派1.7元 中海发展(600026)周三晚间披露年报,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17.17亿元, 同比增长61.21%,拟每10股派现金股息1.7元(含税)。 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114.09亿元,同比增长27.92%,每股收益0.5042元。 公司预计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139.8亿元,同比增长22.5%。 【出处】全景网【作者】雷晓超 【2011-03-17】 中海发展(600026)预计今年营收增两成 中海发展(600026)今日发布年报,2010年公司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2697.2亿 吨海里,同比增长21.7%;实现营业收入114.09亿元,同比增长27.92%;主营业务 收入113.99亿元,同比增长30.7%;主营业务成本89.31亿元,同比增长26.5%;实 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7亿元,同比增长61.21%,基本每股收益0.50 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1.7元(含税)。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大力开拓市场,加强联营合作,优化 船队结构,加强内部管理,保持整体稳健发展的态势。公司在对外投资及船队发展 方面均取得了进一步发展,总投资额为87.65亿元,其中用于购置船舶固定资产等 项目支付的现金为80.23亿元。 记者注意到,2010年公司共完成干散货运输周转量1089.8亿吨海里,实现营业 收入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2%和42.2%;同时,共完成油品运输周转量1607.4亿 吨海里,实现营业收入60.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3%和22.2%。 中海发展表示,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 公司预计新增运力26艘319.1万载重吨,其中油轮4艘53.6万载重吨,散货轮22艘26 5.5万载重吨,预计全年实际投入使用的运力为135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2.9%。根 据2011年国内外航运市场形势,结合公司新造船运力投放情况,公司2011年预计完 成运输周转量3649亿吨海里,同比增长35.3%;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39.8亿元,同比 增长22.5%。(孙琳)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孙琳 【2011-01-31】 中海发展(600026)31日停牌 董事会将审议发行可转债 中海发展(600026)周日晚间公告称,公司将于2011年1月30日(星期日)召 开董事会会议,审议关于申请发行不超过39.5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相关议案及其 他有关事项,公司股票于2011年1月31日停牌一天。(全景网/雷鸣) 【出处】全景网【作者】雷鸣 【2011-01-26】 中海发展(600026)2010年净利预增60% 运价运力齐增 中海发展(600026)周二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2010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约60%,上年同期公司实现净利润10.65亿元,每股收益0.3128元。 公司称,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因报告期内国内外航运市场需求上升,导致运 价有所回升,同时集团运力投放同比增长约20%。 【出处】全景网【作者】曹胜杰 【2010-12-28】 原油对外依存度攀升 中海发展(600026)借机扩充油运 核心提示:中国石油运输市场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市场,相比国际上的大规模 船东公司,国内油运公司实力较弱,市场占有率较低。 国家发改委预计,我国今年原油对外依存度将接近55%,石油安全问题形势严 峻。 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1-10月份,国内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累计达1.9 亿吨左右,同比增10.6%,进口原油1.98亿吨,同比增长20%。 对于中国原油进口海上运输企业而言,国内日趋增大的石油消费量则无疑是个 好消息。 12月23日,远东地区拥有最大油船、干散货船的航运企业之一中海发展股份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发展")发布公告,公告称公司及公司全资子公司中海发展 (香港)航运有限公司于12月22日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船舶重工国 际贸易有限公司完成签约,将建造两艘30万吨级原油船(VLCC)及三艘11万吨级成 品油/原油船(Aframax船型),总价为3.512亿美元。 其中,两艘VLCC的建造单价为9600万美元,投放日期为2013年6月和9月,两艘 11万吨级的建造单价约为4000万美元,投放日期为2012年8月、10月和12月。 一名业内人士分析,目前VLCC的造价与2004年的水平相当,为1.05亿美元,而 中海发展的造价低于市场价格8%,相对较低的造船成本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记者致电中海发展方面,对方未能就购买油轮事宜做出置评。 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金银岛产品中心总经理张永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 :"目前国内的VLCC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几年内,我国的石油消耗还将持续快速 增长,中海发展瞄准的是未来的经济效益。" 规模化之路 事实上,此次再添油轮订单是中海发展扩充海上运输能力的又一举动。 今年9月28日,中海发展发布公告,与中海工业有限公司及中海工业(江苏) 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建造12艘4.8万吨级散货船,总价为人民币25.536亿元。 此后数月内,中海发展相继公布了5次造船订单,其中散货船的订造运力规模 为146万载重吨,油轮的订造规模为131.4万载重吨,分别占现有运力的22%和19%。 "订造Aframax船型是为了使运力多样化发展,Aframax船型是中海发展油轮船 队中运力占比最小的船型。"一名接近中海发展的业内人士说。 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中海发展共有4艘Aframax,而其中有一艘的船龄已达 23年,接近退役年限,因此本次订单中有一艘将会用来填补船舶退役导致的运力损 失,另外两艘为增量。 据上述接近中海发展的业内人士透露,中海发展Aframax的主要需求地为英国 、美国和地中海地区,而此次运力扩张也将有利于中海发展未来向其他区域的油轮 运输市场扩张。 "国内油轮船队在进口原油海运市场上占绝对下风,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在于 船型结构不合理。"中远集团内部人士说。 据介绍,目前,国际油运市场上的主要船型为20万载重吨以上的VLCC和ULCC型 油轮,部分运距较短的航线则使用15万载重吨级的SUEZMX和10万载重吨的AFRAMAX 型油轮。 "中远集团之所以能在与其他国内船东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拿到租金收益 相对较高的航线,就是因为我们的VLCC在船型和船龄上有优势。"中远集团内部人 士说。 但随着国际上各主要船东争相建造新船的举动,中国海上石油运输企业的竞争 优势将会日渐缩校 "中海发展的财务状况良好,现在的负债率只有40%左右,接下来,它们可能还 会增加新的船型。"上述接近中海发展的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 90%靠外轮 现阶段,我国进口原油的绝大部分都来自于海上运输航线。正因于此,马六甲 海峡也被称之为扼守中国能源命脉的海上生命线。 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现有石油海运航线主要有3条,即中东航线、非 洲航线和东南亚航线,这3条航线占中国进口原油的85%。1-10月份,进口原油海上 运输就高达1.68亿吨。 值得注意的是,这1.68亿吨进口原油的90%又是依靠国外油轮运输的,这意味 着,中国进口原油运输的对外依存度达到了90%,形象地说,每10艘驶向中国的油 轮中,9艘都飘着他国的国旗。 "中国石油运输市场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市场,相比国际上的大规模船东公司 ,国内油运公司实力较弱,市场占有率较低。"中远集团一名内部人士在接受本报 记者采访时说。 据上述内部人士介绍,原油海上运输行业的盈利模式比较简单,船东为石油进 口商提供石油运输服务,然后收取运费,运费一般情况下以日租金来计算。 而船东获取资源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和主要石油进口商,比如中石油、中 石化等企业签订长期包运合同;二是在即货市场抓货,也就是每个航次都在市场上 现找现谈,而即货市场通常由国际知名经纪人组成,因为他们对石油供求双方的信 息及船舶运力提供等因素有着敏锐的掌控能力。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尹一杰 【2010-12-23】 中海发展(600026)3.5亿美元造5艘船 中海发展(600026)公告,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中海发展(香港)航运有限公司 将建造2艘32万载重吨原油船和3艘11万载重吨成品油/原油船,总价3.5亿美元。目 前公司方已经与大连船舶重工及中国船舶重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就该事项签约。 中海发展表示,根据国际能源机构最新预测,全球及我国原油需求仍将保持稳 定增长,我国进口原油量也将持续增长。发展VLCC(超大型油轮)是公司近年来的 一贯方针并已取得积极效果,我国石油消耗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对外依存度的提高更 为船队发展带来契机。从单船经济测算来看,在目前的基准运价和燃油价格配比下 ,经济效益比较可观。 据介绍,中海发展阿芙拉型油轮(11万载重吨级油轮)船队在国内处于领先但 规模还较小,董事会批准新建2艘32万载重吨原油船和4艘11万载重吨成品油/原油 船。此次造船将有利于公司扩大油轮队运力规模,加快船队结构调整并提高经济效 益。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程文 【2010-12-23】 中海发展(600026)3.5亿美元元签建五艘油船 12月22日晚间,中海发展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中海发展(香港)航 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发展香港")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大连船舶重工")及中国船舶重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贸")签约 建造两艘30万吨原油船和三艘11万吨成品油/原油船,总价为3.5亿美元。 公告显示,两艘32万载重吨原油船总价为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8亿元) 。此次造船所需资金拟20%通过自筹,80%通过银行贷款解决,其交付时间为2013年 6月和9月。三艘11万载重吨成品油/原油船,总价为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7亿 元),所需资金拟20%通过自筹、80%通过银行贷款解决,预交付时间为2010年8月 、10月和12月。 中海发展表示,根据国际能源机构最新预测,全球及我国原油需求仍将保持稳 定增长,我国进口原油量也将持续增长。发展VLCC(超大型油轮)是公司近年来的 一贯方针并已取得积极效果,我国石油消耗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对外依存度的提高更 为船队发展带来契机。从单船经济测算来看,在目前的基准运价和燃油价格配比下 ,经济效益比较可观。 同时,中海发展的阿芙拉型油轮(11万载重吨级油轮)船队在国内处于领先但 规模还较小,国内海洋油运输为船队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加上可预见的新兴市场带 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从经济效益来看,无论内贸还是外贸都能达到传统的投资收益 预期,需要对此船型予以大力巩固和发展。此次造船将有利于中海发展扩大油轮运 力规模,加快船队结构调整并提高经济效益。 瑞银最新报告称,自2010年初以来,中海发展已经大手笔下了许多新散货船和 油轮订单,并建立了两家合资企业,以进一步提升其在国内煤炭和石油航运市场的 份额。瑞银预计,2010年中海发展自有油轮/散货船运力将分别增长31%/23%,2011 年将分别提升2%/38%,2012年将分别再增长4%/53%。对此,瑞银表示尽管这可望带 来长期运量增长,但对公司2010-12年沉重资本开支负担表示担忧。 11月29日晚间,中海发展曾发布公告称,公司11月29日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 司及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建造8艘4.8万吨成品油/原油船,总价为2.9亿 美元。 【出处】财经信息网【作者】 【2010-11-30】 中海发展(600026)19亿元新建8艘油船 中海发展(600026)公告,公司11月29日在上海与独立第三方中国船舶工业集 团公司及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建造八艘4.8万吨成品油/原油船,总价为 2.926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5亿元。 根据公告,船款将分别按各船的造船进度分五期以人民币支付,每期支付各船 船款的20%。此次造船所需资金拟20%通过自筹、80%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该八艘4.8 万吨级油船交船时间预计为2012年7月-12月。 据公告介绍,中海发展现有单壳油轮18艘、93.1万载重吨,主要从事内贸沿海 原油运输业务,根据交通运输部的规定,这批单壳油轮将于2015年前陆续被淘汰。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油品运输市场,为确保公司在内贸沿海运输市场中的份额 ,董事会认为应有计划、有步骤提前建造新船,以替代被淘汰的老旧船,以提高船 队竞争力。 此次新建的油船船型为公司内贸沿海运输的主力船型,在内贸原油运输以及内 贸成品油运输等各个细分市场,均有很大需求。从总体上看,未来内贸沿海油品运 输市场将呈稳中有升势态,对此船型运力的需求也必将有增无减。目前的造船价格 已较金融危机前下降30-40%,根据该八艘油船的造价,选取2000-2010年平均运价 为测算依据,该船型在投产后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此次造船将有利于公司扩大 油轮队运力规模,加快船队结构调整并提高经济效益。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李阳丹 【2010-11-30】 中海发展(600026)斥资近20亿订8艘运油船 中海发展(600026)11月29日与独立第三方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及广船国际( 600685 )签订8艘4.8万吨成品油/原油船建造合同,总价为2.93亿美元(约合人民 币19.5亿元),此次造船所需资金拟20%、80%分别通过自筹、银行贷款解决,交船 时间预计为2012年7月-12月。 这是近期中海发展第二次公告定船合同,11月20日,中海发展曾公告计划斥资 2.2亿美元造船,新造4艘18万载重吨级散货船,总价为2.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 .4亿元。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向南 【2010-11-23】 中海发展(600026)2亿美元新建四艘散货船 中海发展(600026)公告,11月22日,公司全资子公司中海发展(香港)航运 有限公司在上海与独立第三方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及中国船舶工业贸易 公司签约建造四艘18万载重吨级散货船,总价为2.12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4亿 元。此项交易未构成关联交易。 此次建造四艘18万载重吨级散货船的船款将分别按各船的造船进度分五期以美 元支付,每期支付各船船款的20%。此次造船所需资金拟20%通过自筹、80%通过银 行贷款解决。该四艘18万载重吨级散货船交船时间预计为2012年11月-12月。 据预测,未来几年,我国进口铁矿石和煤炭数量仍将持续上升,根据船队发展 规划,中海发展将进一步实现船舶的大型化、现代化、专业化经营,积极参与进口 铁矿石和进口煤炭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运输。此次造船将有利于中海发 展扩大散货船队运力规模,加快船队结构调整并提高经济效益。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林喆 【2010-11-20】 中海发展(600026)拟斥资2.2亿美元造散货船 继2007年10月签下巨额造船订单之后,中海发展将再度斥资2.2亿美元造船, 将新造4艘18万载重吨级散货船,并将2007年的大型矿砂船订单改型为18万吨散货 船和8.12万吨散货船订单。此外,公司还与中石化旗下公司合资组建LNG公司,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进口LNG项目提供运输服务。 中海发展今日公告了《关于新造4+2艘18万吨级散货船的议案》,公司董事会 批准公司全资子公司--中海发展(香港)航运有限公司("中发香港")在上海江南 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新造4艘18万载重吨级散货船,合同总价约为2.2亿美元。 此外,董事会同时批准与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签署2艘18万吨级散 货船选择船协议书。造船合同和选择船协议书将于下周签署。同时,为了适应国际 铁矿石运输市场的变化,公司还将2007年订造的两艘30万吨大型矿砂船改型为18万 吨的散货船。 此外,董事会还通过了关于与冠德投资在香港合资组建LNG公司的议案。公司 将与中石化冠德控股有限公司之全资附属公司冠德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在香港合资组 建LNG运输投资有限公司,企业名称初定为中国东方液化天然气运输投资有限公司 ,注册资金为500万美元,中海发展出资350万美元,占70%股份。新公司主要为中 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进口LNG项目提供运输服务。 【出处】上海证券报 【作者】叶勇 【2010-09-29】 中海发展(600026)签约建造12艘4.8万吨级散货船 干散货船需求复苏快于整体造船业已是不争的事实,今日三家上市公司公告订 造干散货船或新购干散货船投运。 中海发展(600026)与中海工业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中海工业(江苏)有 限公司签约建造12艘4.8万吨级散货船,总价25.54亿元,将于2012年5月至2013年4 月间每月交付1艘。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仁际宇,靳书阳 【2010-08-19】 沿海煤运景气 中海发展(600026)持续提升运力 全球贸易和航运市场在2010 年上半年出现回暖迹象,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总 体表现明显好于去年同期;与此同时,国内沿海煤炭运输市场也维持较好行情。尤 其值得注意的是,因为上半年南方干旱造成的水力发电能力略有下降,华东地区火 力发电需煤量大增,使得中海发展(600026)国内沿海煤炭运输业务的收入同比上 升了30%以上。 据华泰证券研究员余建军介绍,相对来说,沿海煤炭运输进入门槛较低,竞争 激烈,提价并不容易,但今年上半年沿海煤炭运输价格却大幅上涨。 针对这一现 象,中海发展2010年度半年报明确指出,由于受年初西南地区干旱影响水电减少, 东部地区火电站发电量增加,所以对沿海煤炭运输需求大幅提高。长江证券吴云英 也认为,内贸煤业务单价的上涨是推动中海发展业绩增长的重要原因。 近期中海发展的投资举措也显示出公司对国内沿海煤炭运输业务前景的信心。 公司8月18日披露,旗下联营公司神华中海航运有限公司耗资24 亿元订造了12 艘4 .62 万吨级散货船。据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未来这批散货船将主要用于秦皇岛至 华东地区的煤炭运输。 实际上,近期中海发展在沿海煤炭运输方面已有大手笔投资。两天前,中海发 展刚刚披露公司以3.28亿的价格收购广州发展航运有限公司50%股权。公司称,此 举有利于其稳定华南地区的煤炭运输,确保其在华南地区煤运市场的市场地位。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靳书阳 【2010-08-18】 中海发展(600026)旗下两公司28.8亿建散货船 中海发展(600026)今日公告,公司两持股公司将共计投资28.8亿元,订造和 新建14艘散货船。 其中,公司持股49%的联营公司神华中海航运有限公司以总价不超过24亿元, 订造12艘4.62万吨级散货船;持股51%的嘉禾航运有限公司新建2艘5.3万吨级散货 船,总投资额预计为4.8亿元。 半年报显示,中海发展1-6月实现营业收入55.9亿元,同比增32.7%;归属于上 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8亿元,同比增59.5%;基本每股收益为0.29元。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程文 【2010-08-18】 航运业复苏 中海发展(600026)上半年净利同比增六成 中海发展今天发布了2010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92 亿元,同比增长32.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9.79亿元,同比增长59.5%,基 本每股收益0.2875元。 中海发展主营业务为海洋货物运输,主要包括中国沿海地区、国际油品运输和 以煤炭、铁矿石为主的干散货物运输。2010年上半年,受益于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和 各国经济刺激政策的后续效应,全球贸易和航运市场出现了回暖迹象。波罗的海干 散货运价指数BDI均值为3165点,同比上升48.7%。沿海散货运价指数CCBFI均值为1 512点,同比上升35.8%。国际油品运输方面,波罗的海原油油轮运价指数(BDTI) 上半年均值990点,同比上升68.2%。 在航运复苏的背景下,中海发展决定谨慎扩张。公司董事会17日审议通过《关 于神华中海新建12艘4.62万吨级散货船的议案》,同意公司持股49%的联营公司神 华中海航运有限公司以总价不超过24亿元的代价订造12艘4.62万吨级散货船。同时 审议通过《关于嘉禾航运新建2艘5.3万吨级散货船的议案》,批准公司持股51%的 嘉禾航运有限公司新建2艘5.3万吨级散货船,总投资额预计为4.8亿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阮晓琴 【2010-08-17】 中海发展(600026)3.3亿收购广发航运50%股权 中海发展(600026)将出资3.3亿元,从广州发展煤炭投资有限公司手中收购 广州发展航运有限公司50%的股权,并与其开展合资经营。中海发展称,此举旨在 推进双方在沿海煤炭运输领域的合作。 昨日,公司已与广州发展煤炭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和合资经营协 议。股权转让完成后,中海发展与广发煤炭将分别持有广发航运50%股权。 收购标的广发航运截至2010年6月30日的总资产为14.4亿元,负债合计8.38亿 元,2010年上半年净利润为991万元。目前,广发航运已订造了五艘5.7万吨级的散 货船,总造价为16.2亿元,其中三艘散货船已于今年上半年投入运营,其余两艘散 货船正按计划建造,并将于今年下半年和明年投入运营,届时将形成货运量600万 吨/年的自有运力。 交易方广发煤炭成立于2007年,是广州发展实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 子公司,主营煤炭项目投资等。中海发展表示,公司与广州控股有着长期合作的历 史,广州控股作为发电企业,有着充足的煤炭货源,通过收购广发航运50%股权, 与广州控股进行资本性合作,有利于公司稳定华南与广东地区的煤炭运输,确保中 海发展在华南地区煤运市场的市场地位。未来三年广州控股所属电厂将陆续投产, 煤炭运输总需求将大幅提升,给广发航运未来运力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 ( 程 文)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程文 【2010-07-13】 中海发展(600026)预计2010年中期净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 中海发展(600026)周一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10年中期净利润同比 增长50%以上。 09年同期,公司净利润为6.14亿元,每股收益0.1802元。 公司表示,2010年上半年,国内外航运市场需求上升,导致运价有所回升,同 时集团运力投放同比增长约20%。 【出处】中国资本证券网【作者】 【2010-05-19】 中海发展(600026)收购华海公司50%股权 中海发展昨日公告,公司与母公司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上 海海运订立股权转让协议,将以约1.44亿元现金收购其所持的华海石油运销有限公 司50%股权。收购完成后,华海公司将成为中海发展和中国石油销售有限责任公司 的合营公司,双方各持有华海公司50%股权。 公告显示,华海石油运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696万元,主营国际船舶危险品运 输、国内沿海长江中下游各港间原油、成品油运输及对外租船揽货和货物仓储等业 务。股权转让前,上海海运和中国石油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持有华海公司50%股 权。根据评估,在评估基准日2009年10月31日,华海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账面值为1. 56亿元,评估值为3.398亿元,增值幅度为118.17%,增值的主要原因是华海公司拥 有的两条油轮,其资产净值由1.76亿元按成本法评估增值为3.44亿元。 公司同时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广州京海航运有限公司拟将所属“森海1”轮 以废钢船形式出售给上海海运(集团)公司荻港荻利物资回收公司进行拆解,出售 总价为1310.3万元。(李锐)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李锐 【2010-05-18】 中海发展(600026)1.4亿购华海50%股权 中海发展(600026)公告,公司于5月17日与关联方上海海运(集团)公司签 署股权转让协议,收购上海海运所持有的华海石油运销有限公司50%股权,价格为 1.44亿元。 上海海运为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中国海运(集团)总公 司亦为公司的控股股东。 华海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2,696万元,股权转让前,上海海运和中国石油销售 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持有华海公司50%股权。 根据评估,在评估基准日2009年10月31日,华海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账面值为1. 56亿元,评估值为3.398亿元,增值幅度为118.17%,增值的主要原因是华海公司拥 有的两条油轮,其资产净值由人民币1.76亿元按成本法评估增值为3.44亿元。 3月19日,上海海运在产交所将其持有的华海公司50%股权公开挂牌转让,挂 牌价格为1.699亿元。 中海发展称,收购可进一步推进与中石油之间的大货主战略合作,并妥善解决 中海集团内部的同业竞争。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王锦 【2010-03-29】 海运市场转暖 中海发展(600026)合同量价齐升 海运龙头企业之一中海发展今天披露,截至2010年3月26日,公司2010年度国 内沿海散货包运合同(COA合同)已经签署完毕。相比上一年,公司COA合同价量齐 升,显示海运转暖。 公告称,2010年度COA合同运量总计6410万吨,约占公司2009年度沿海散货运 输实际完成量的95.2%;合同基准运价较2009年度同比上调10.5%。 2009年,中海发展COA合同运量总计5865万吨,约占公司2008年度沿海散货运 输总量的67.7%;平均运价较2008年度同比下调约39.2%。 中海发展今天公布的年报显示,2009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9.14亿元,同比 下降49.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65亿元,同比下降80.2%,基本 每股收益0.3元。公司拟每10股派现0.30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03-29】 中海发展(600026)沿海散货基本价上调一成 本报讯中海发展(600026)今日公告,公司2010年度国内沿海散货包运合同( COA合同)已经签署完毕,截至2010年3月26日已签订的2010年度沿海散货COA合同 运量总计6410万吨,约占公司2009年度沿海散货运输实际完成量的95.2%。已签订 的2010年度沿海散货COA合同平均基准运价同比上调10.5%。 中海发展表示,沿海散货运输收入是公司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度 约占公司运输收入的33%。中海发展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89.19亿元,同比下降50% ,实现净利润10.65亿元,同比下降80%。(向 南)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0-02-02】 中海发展(600026)携手中国神华增资新世纪航运中国神华(601088) 中海发展和中国神华前日同时发布公告,两公司签署的《关于珠海新世纪航运 有限公司之增资协议》获得了双方董事会的批准。根据协议,2010-2013年两公司 累计增资新世纪航运46亿元,其中,中海发展按股比出资约为22.5亿元,中国神华 按股比投资约23.5亿元。 中海发展主营沿海、远洋、长江货物运输、船舶租赁等业务,是一家跨地区、 跨国界经营的大型航运企业;中国神华主要从事煤炭和电力的生产与销售、铁路和 港口的运输等,是世界领先的以煤炭为基础的一体化能源公司。投资标的珠海新世 纪航运有限公司系中海发展与中国神华共同出资组建、于2001年成立的一家从事海 上运输的航运公司,中海发展与中国神华各持有50%的股权。公司目前注册资本为 人民币6.82亿元,经评估后的资产总额为10.94亿元,净资产为8.94亿元。2009年 度,新世纪航运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4亿元,净利润5915.4万元。增资完成后,中 国神华持股比例为51%,中海发展持股比例为49%,新世纪航运的名称拟由拟将变更 为新世纪航运有限公司,注册地拟由“广东省珠海市”变更为“上海市洋山保税港 区”。 中海发展表示,新世纪航运在规划期内具有盈利能力,资产营运状况良好,具 有较强的偿债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增资新世纪航运可以稳定中海发展在沿海煤 炭运输市场的份额并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这在全球经济普遍复苏的情况下具有积 极意义。中国神华同时表示,通过与中海发展的合作及控股新世纪航运,公司将完 善和强化矿、电、路、港、航一体化运营模式,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满足公司快 速增长的煤炭运输需求。(李锐)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02-01】 中海发展(600026)联手中国神华共同增资46亿元获新世纪航运50%股权 中国神华(601088)、中海发展(600026)公告,两公司签署的《关于珠海新 世纪航运有限公司之增资协议》获得了双方董事会的批准。根据协议,2010-2013 年中国神华、中海发展累计增资新世纪航运46亿元,其中中国神华按照股比投资约 23.5亿元。 投资标的珠海新世纪航运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沿海散货运输业务,注册资本6.82 亿元。中国神华和中海发展各持有50%的股权。新世纪航运经评估后的资产总额为1 0.94亿元,净资产为8.94亿元。2009年度,新世纪航运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4亿元 ,净利润5915.4万元。 2010年增资完成后,中国神华持股比例为51%,中海发展持股比例为49%。珠海 新世纪航运有限公司拟更名为新世纪航运有限公司,注册地拟由广东省珠海市变更 为上海市洋山保税港区。 中国神华称,通过与中海发展的合作及控股新世纪航运,公司将完善和强化矿 、电、路、港、航一体化运营模式,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满足公司快速增长的煤 炭运输需求。中海发展公告称,新世纪航运在规划期内具有盈利能力,具有良好的 发展前景,公司增资该项目具备一定的财务可行性。 中海发展公告还显示,公司拟在新加坡设立全资子公司中海发展(新加坡)航 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万美元,并拟将中海发展(香港)航运有限公司在建的2 艘7.6万吨级油轮注入到该公司。(顾鑫)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