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

☆公司报道☆ ◇600418 江淮汽车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11-21】
江淮汽车(600418)与巴西经销商签合资协议
    江淮汽车(600418)巴西建厂的事项又进一步。近期,江淮汽车与巴西经销商SN
S公司签署了《巴西工厂框架协议》,双方有意在巴西建立合资公司。
    协议显示,双方共同决定在巴西建立合资公司,合资工厂产品品牌为江淮汽车
;合资公司总投资6亿美元,注册资本1.2亿美元,年产10万辆江淮汽车乘用车产品
,江淮汽车持有该合资公司20%的股份(技术10%与现金10%),SNS持有该工厂80%
的股份(以固定资产与现金入股),工厂包括冲压、焊装、涂装、组装四大生产工
艺;合资公司生产的车型由江淮汽车与SNS公司共同商议决定。未经江淮汽车书面
同意,巴西工厂或SNS没有权利对产品的任意部分作出变更和改动;合资公司生产
产品的主要零部件必须从江淮汽车购买CKD散件,同时开发本土供应商以满足地产
化比例要求。未经江淮汽车许可,组装产品只能在巴西本国销售;江淮汽车与SNS
共同商定巴西工厂生产的车型,江淮汽车负责产品开发,巴西工厂负责生产制造、
品质控制及地产化组织。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1-11-04】
江淮汽车(600418)10月轿车销量回升
    江淮汽车(600418)产销快报显示,公司10月份汽车及底盘产销量分别为3.15
万辆和3.62万辆,分别同比增长-7.51%和5.87%。产量同比增速下滑明显。
    其中,江淮汽车轿车生产9117辆,同比增长7.15%,比9月的同比增速下滑了22
.13个百分点,环比下滑16.63%。但轿车销售却由于出口带动保持快速增长。数据
显示,公司轿车销售1.12万辆,同比增长22.24%,比9月份的同比增速高8.85个百
分点;公司的出口量为4753辆,同比大增162.6%,环比增长74.23%。
    这种产量增速明显低于销量增速的现象,同样出现在公司的轻卡、重卡及底盘
等主要产品上。
    无独有偶,宇通客车(600066)产销数据快报显示,公司10月份客车生产3250
辆,同比增长6.97%,比9月份下滑了5.59个百分点;公司的销售同比增速为12.17%
,仅比9月下滑了0.39%。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

【2011-10-26】
江淮汽车(600418)出口巴西计划将如期完成
    10月25日,江淮汽车(600418)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透露,巴西最高法院已于
近日作出判决,认为巴西政府从9月16日起将进口车税率提高约30%的政策未按照法
律规定提前向车企下达通知,不符合法定程序,因而予以暂停运行。如果政府执意
要执行该法令,也只能在12月15日后开始执行。此举意味着,江淮汽车与巴西SHC
公司签署的《独家经销协议》中原定2011年出口4.5万台的销售计划预计也将如期
完成。
    巴西此项被指意在保护当地汽车工业的新税政,平均税率将大幅提高,目前巴
西汽车工业产品税税率在7%至25%之间,调整后提高到37%至55%。
    公开资料显示,巴西大幅提高汽车进口税率后,江淮汽车出口巴西的税率从13
%调至43%,因而对江淮汽车出口产生巨大影响。公司9月出口总量2728台,环比降
幅高达66.61%。
    据了解,江淮汽车自今年3月登陆巴西市场,到8月已累计向巴西出口汽车3.3
万台,月均出口量超过4000台,占据其出口总量70%以上。此次受大幅上调进口车
税率的影响,9月江淮汽车巴西市场仅销售汽车1000台。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

【2011-10-25】
江淮汽车(600418)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87%
    江淮汽车(600418)周一晚间披露三季报,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87.0
7%,为4544.93万元。
    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35.15%,为5.45亿元;收入同比增长6.2%,为
243.03亿元;每股收益为0.42元。
    公司指出,净利润下降主要是原材料成本上升所致。
【出处】全景网【作者】

【2011-10-21】
江淮汽车(600418)收到4877万财政补贴
    江淮汽车今日公告,公司收到合肥市财政局补贴款4877万元。
    公司称,根据《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
)》的规定,累计收到奖励3502万元,根据财政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
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及合肥市政府《合肥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财政部补贴方案
》的规定,收到补贴1375万元。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该笔政府补助公司认
定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10-12】
江淮汽车(600418)9月MPV产量环比增3倍
    江淮汽车(600418)发布的9月产销快报显示,公司9月汽车和底盘产销量分别
达到3.94万辆和3.57万辆,同比增幅分别为3.75%和1.74%;1-9月份,汽车和底盘
累计产销量分别达到35.8万辆和33.88万辆,同比增长7.47%和9.90%。
    值得注意的是,9月公司MPV产销量分别为6365辆和5980辆,环比分别增长297.
56%和193.21%,轻卡产销量分别为15884辆和13794辆,环比增长15.39%和13.47% 
。
    另外,轿车产销量分别为10936辆和9998辆,同比增长29.28%和13.39% ,但环
比分别下滑6.33%和21.11%。
    对于江淮汽车与其巴西经销商SHC公司合资建厂的进展,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双方就此项目仍在洽谈中,尚未达成正式决议。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

【2011-08-10】
江淮汽车(600418)中期实现净利润5亿元 同比微增2%
    江淮汽车(600418)周二晚间披露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亿元,同
比增长2.2%,每股收益0.39元。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174.38亿元,同比增长7.91%。
    2011年1-6月,公司销售各类汽车及汽车底盘26.81万辆,同比增长10.07%,超
过行业增幅。
【出处】全景网【作者】尹霁

【2011-08-04】
江淮汽车(600418)7月轿车产销大增
    江淮汽车(600418)发布了7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公司7月汽车和底盘合计
产销量分别达到3.2万辆和3.4万辆,同比增幅分别为12.51%和12.95%。出口继续成
为拉动公司销量的引擎,7月出口量1.02万辆,同比大增3.8倍,上半年累计出口4.
57万辆,同比增长2.77倍。
    公司乘用车中,轿车和MPV冰火两重天。7月公司轿车产销量分别为1.25万辆和
1.21万辆,同比大增150.22%和128.29%,增幅再创新高。1-7月,轿车累计产销量
分别为6.76万辆和6.77万辆,同比增幅分别为40.91%和37.23%。而公司的MPV在日
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销下滑严重,7月MPV的产销量分别为3721辆和3006辆,同比
分别下降21.06%和38.40%。
    公司的商用车延续跌势,但跌幅收窄。轻卡产销量分别为1.13万辆和1.34万辆
,同比分别下降17.64%和8.6%。
    此外,公司发动机的产量为2.16万台,同比增长89.83%,发动机自配用掉1.98
万台,同比增长89.34%,自配率达到61.88%。业内人士表示,发动机自配率的逐步
上升,有助于提升公司毛利率。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1-08-03】
江淮汽车(600418)拟在巴西投资建厂
    就有关江淮汽车将斥资6亿美元在巴西建厂的报道,公司方面昨天在接受记者
采访时表示,该项目仍在洽谈之中,不确定性较大,公司会在认为合适的时候予以
公告。
    有报道称,江淮汽车8月1日宣布,将在巴西投资6亿美元兴建工厂,以扩大其
在巴西的市场份额。该工厂将于2014年开始投产,年产量10万辆。
    对此,江淮汽车向记者表示,公司有意在巴西市场扩大投资,但该项目仍在洽
谈之中,不确定性较大,公司会在认为合适的时候予以公告。
    据悉,巴西市场在江淮汽车海外市场布局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据统计,20
11年1至6月订单已达22559辆,其中同悦20500辆、和悦2059辆。尤为显著的是同悦
车型,从2011年3月18日上市至六月底已实现终端销售近12000辆,预计在巴西全年
的终端销售约4万辆,占巴西市场份额的近2%。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1日和悦系列车型将正式在巴西上市。在充分挖掘巴西
市场的同时,江淮乘用车已经把目光转向阿根廷等其他南美国家,并欲在南美建立
组装工厂。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8-02】
江淮汽车(600418)和悦系乘用车登陆巴西
    昨日起,江淮汽车和悦系列车型正式在巴西上市,成为继同悦之后江淮乘用车
出口巴西的又一品牌车型。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江淮乘用车出口巴西的数
量已经超过了中国其他轿车品牌出口巴西的数量总和。
    江淮乘用车在巴西上市后便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追捧;据统计,今年1至6月份
的订单达22559辆,其中同悦20500辆,和悦2059辆;同悦车型从3月18日上市至6月
底累计实现终端销售近12000辆,预计同悦系列在巴西全年的终端销售约4万辆,占
巴西近2%的市场份额。
    目前,江淮乘用车在巴西设有一家JAC巴西办事处、46家高规格的4S店及多家
维修服务网点。昨天江淮和悦在巴西上市之际,又有数十家4S店同时开业;江淮乘
用车在巴西的销售服务店的数量进一步增多,为和悦系列进军巴西市场提供了良好
的服务环境,预计2011年和悦在巴西的销量也将突破1万台。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7-13】
江淮汽车(600418)4.2亿元拓展产能
    江淮汽车(600418)公告,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计划投资自动变速器及相关
汽车配件车身模夹具项目,共计投资额约为4.2亿元。
    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徽星瑞齿轮传动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投资DCT自动变速器
研发能力提升项目,本项目总投资299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800万元。
    公司拟利用自有资金投资HFC7202EF系列运动型多功能车新车型车身模夹具项
目,项目建设投资范围包括项目新增模具、检具、夹具、生产线部分改造工程费用
及设备基础费用,以及相关的其它费用。项目总投资为29480万元人民币,其中建
设总投资20080万元人民币。
    公司拟利用自有资金投资HFC6491系列轻型客货车新车型车身模、夹具项目的
议案,本项目是在公司商用车基地原有土地、生产车间及生产线的基础上进行的内
涵改造。结合公司现有生产线布局及针对本项目新车型加工工艺特点,在充分利用
现有产能和产品生产平台的基础上,新增冲压模检具、焊装夹具等工装设备,并对
原有生产线做出适应性改造,形成完整的产品生产体系。本项目总投资9750万元,
其中新增固定资产投资8550万元。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1-06-17】
江淮汽车(600418)重卡产销增幅领跑行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重卡行业销售47.95万辆
,同比减少2.29%。而江淮重型货车销售2.11万辆,同比增长99.89%,增幅远远高
于行业水平,也远高于上汽依维柯红岩的行业第二增幅24.37%。
    相比2007至2010年行业第九的排名,2011年江淮重卡的行业地位提升最为明显
,一举超过上汽依维柯红岩和华菱重卡,排名行业第七位,市场占有率也增长了2
个百分点,由2010年的2.4%提升至4.41%。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6-16】
江淮汽车(600418)旗下重卡增幅行业第一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的数据,根据数据显示,2011年1月~5月份
重卡行业销售47.95万辆,同比下降2.29%。而江淮汽车(600418)旗下的江淮重型
货车(含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销售2.11万辆,相比2010年同期的1.06万辆,
增长99.89%,行业增幅第一。 
    据了解,公司销售的重卡汽车在2007年~2010年行业排名第九位,2011年江淮
重卡的行业地位提升两位,排名第七位,市场占有率也增长了2个百分点,由2010
年的2.4%提升至4.41%。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1-06-03】
江淮汽车(600418)出口增长强劲
    江淮汽车(600418)公布了5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公司1-5月汽车累计生产
22.29万辆,同比增长10.22%;累计销售23.47万辆,同比增长11.62%。其中值得注
意的是,公司汽车出口同比大增222.6%,是公司产销增加的主要动力。
    单从5月数据来看,车市仍然“寒意”紧逼。公司5月产销量分别同比微弱上涨
1.27%和5.95%。从不同车型来看,除轿车产销实现同比大幅正增长,其他车型产销
均低于去年同期。尤其是SPV产销分别同比下降43.92%和45.57%,与轿车产销量分
别同比增长40.58%和48.47%形成鲜明对比。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张怡

【2011-05-04】
江淮汽车(600418)4月出口销量增两倍
    江淮汽车(600418)公布2011年4月产、销快报,公司产、销量均呈同比增长
态势。其中,四月份出口销量同比大增193.36%。
    公司产销快报显示,四月份公司产量合计44546台,较去年同期微增1.88%,发
动机产量18982台,较去年同期增长41.31%。四月份公司销量合计45097台,同比略
增1.13%,其中出口6008台,较去年大增193.36%。发动机(自配)19110台,同比增
长36.60%。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张洁

【2011-04-29】
江淮汽车(600418)一季度国内销量达6.5万辆
    记者昨日从江淮汽车(600418)了解到,2011年第一季度,江淮轿车在国内整
体销售量达6.5万辆。其中和悦销售2.5万辆,同比增长44.2%,并以38%的贡献率在
江淮轿车全系车型中独占鳌头。
    在新能源车领域,江淮也走在了前列。1月份,江淮汽车首批585辆纯电动轿车
批量交付,正式进入私家车市场,开创了全国纯电动轿车规模投放市场的先河,也
标志着江淮轿车纯电动产品商业化运营正式起航。目前运营情况正常,车主普遍反
应良好。据悉,年内还有数千台纯电动轿车陆续投放市场,至2012年将有超过万台
投入运营。
    另外,一季度江淮轿车共出口1万台,同比增长489.4%,其中1月份出口排名跃
升至行业第二位,创历史新高,这源于江淮汽车在巴西市场取得的重大突破。2010
年8月,江淮汽车与巴西SHC公司签订协议,从2010年到2020年,向巴西累计出口整
车62万辆,开创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大单。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张达

【2011-04-22】
江淮汽车(600418)联手富士康研发新能源汽车
    江淮汽车(600418)公告,4月20日,公司与富士康科技集团签署了《关于新
能源汽车及汽车电子研发及产业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在新能源汽车及汽车电
子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双方同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重点在电池技术方面)展开合作,同时在传统汽
车方面开展电气系统(包含但不限于接插件、电气盒、车上控制模块)、镁铝合金
轻量化、车用显示屏、LED等系统、部件研发和产业化。根据协议,双方拟共同建
立系列化、模块化、通用化、标准化的零部件批量生产能力。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林喆

【2011-04-22】
江淮汽车(600418)等皖企牵手富士康
    江淮汽车今日宣布,将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在新能源汽车及汽车电子研发及产业
化方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期限为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
    据公告,江淮汽车正在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型产业新能源汽车,并已投入规模领
先全国同行的电动汽车开展示范运行;循序渐进地提高整车智能化水平。而富士康
集团也正拓展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零部件事业,培育全球领先的3C电子技术、云
端应用、接插件、精密模具与表面处理的研发与制造能力。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重点在电池技术方面)建立战略合作,
同时在传统汽车方面,开展电气系统、镁铝合金轻量化、车用显示屏、LED等系统
、部件研发和产业化。双方在汽车电子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目标是建立系列化、
模块化、通用化、标准化的零部件批量生产能力。此外,双方或合资建立新公司开
展产品开发、制造、销售。
    另悉,合肥市、芜湖市、奇瑞汽车也分别与富士康科技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
议,富士康集团将在汽车电子、显示屏、镁铝轻量化、LED、精密模具、消费性电
子项目等方面与安徽省和奇瑞汽车等开展合作。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赵一蕙,胡心宇

【2011-04-18】
江淮汽车(600418)新能源汽车进入应用阶段
    2011年4月17日,"绿色汽车·和谐社会"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仪式在
江淮汽车(600418)隆重举行,科技部部长万钢、安徽省副省长倪发科、合肥市委
书记孙金龙等领导莅临此次启动仪式,并试乘试驾纯电动车。
    2011年,江淮汽车在国家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大背景下,采用 "私人定向购
买"的创新性商业模式,顺利完成了585辆同悦纯电动车批量进入私家车市场的推广
运营。此批交付的585辆纯电动车,是江淮汽车基于同悦平台开发的第一代纯电动
轿车产品,该车实现了在60km/h等速下续驶里程150km。
    目前,江淮汽车已具备年产1万台新能源乘用车的产能和产品研发、试验能力
,2015年将实现年产1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的规模。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王非

【2011-02-15】
江淮汽车(600418)"刚需"促1月销售放天量
    江淮汽车(600418)15日公布的产销快报显示,公司1月份实现产量57521台,
同比增长22.39%;销量56113台,同比增长20.66%。公司董秘王敏表示,在汽车购
置税优惠等政策取消的背景下,公司1月份销量增幅超预期,创单月历史最好水平
,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中国汽车的刚性需求较大。
    实际上,1月份销量大幅增长的并不只是江淮汽车一家,上海汽车、江铃汽车
等公司1月份的销量也大幅增长,一扫市场2011年年初对汽车板块的悲观。分析人
士认为,2、3月份的销量数据预计仍会比较“给力”。受数据影响,汽车行业整体
短期将步入估值修复期。
    销量“给力”不惧政策紧缩
    对于1月份汽车销量大幅增长的原因,王敏表示,尽管政策收紧,但是中国进
入汽车社会,刚性需求和消费潜力较大。随着自主品牌实施营销网络下沉,二三线
城市、农村市场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市常尽管汽车销量增长会带来交通、能源、环保
等方面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技术进步等手段加以解决。中国汽车销量
3000万辆不再遥远。
    年初市场对汽车行业悲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增产能释放对市场的打压。有关
统计数据显示,汽车“十二五”产能将破4000万辆。对此,王敏认为,汽车企业新
增产能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委的严格审批,真正的新增产能并没有这么大。比如有
媒体报道江淮要做到90万辆,实际产能增长没有媒体报道的这么快。
    海外市场前景广阔
    江淮汽车1月份的产销数据中,出口是一大亮点。出口量达到5018台,同比增
长320%。分析人士认为,江淮汽车1月出口大增的重要原因是巴西市场为主的国际
市场品牌渠道建设成效显著。在人民币升值和中国制造水平提升的大背景下,出口
是汽车未来化解产能的主要方向,自主品牌优势明显。
    一位长期跟踪江淮汽车的私募人士认为,去年江淮汽车与巴西签订的协议给出
口画了一个大饼,当时真正敢相信的人不多,而现在数据显示,江淮汽车已经开始
品尝这块大饼。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江淮品牌在海外的树立,公司今年或未来在南
美、北美、中东、东欧、东南亚等市场都可能会有较好的市场表现,前景十分广阔
。
    此外,公司自配发动机数量达到29603台,同比增长110%。分析人士认为,这
说明了江淮汽车在核心零部件方面制造能力的快速提升。从行业经验看,卖一台发
动机赚取的利润会超过一台整车。未来随着发动机自给率的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
利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从这个角度看,即使今年江淮汽车的销量增长速度低于去年
,净利润增长幅度超预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顾鑫

【2011-02-10】
江淮汽车(600418)安凯客车将研发标准新能源车
    春节前,江淮汽车、安凯客车与安徽省电力公司、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签订新能源汽车电能补给新模式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安徽省电力公司将加快构建
合肥市新能源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安凯汽车、江淮汽车和国轩高科将积极响
应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换电为主、插充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模式,按照统
一标准研发生产适合换电的车型和电池。
    合肥市是国家确定的首批13个"十城千辆"试点城市和5个私人购买电动汽车财
政补贴城市之一,计划到2012年推广22500辆新能源汽车。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12-20】
江淮汽车(600418)今年销售额将达350亿元
    日前,江淮汽车(600418)在安徽合肥举行200万辆下线暨“十二五”战略发布
会。公司董事长左延安透露,今年,江淮汽车致力于打造高品质自主品牌,公司成
功实现战略转型,核心业务和战略业务同时发力,销量、销售收入、利润各项指标
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预计全年将实现46万台销量,销售收入350亿元,增幅将超
过50%,利润同比增幅逾两倍。
    左延安表示,“十二五”期间,公司总体发展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力争
实现年销量160万辆,销售收入达1000亿元。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0-11-04】
江淮汽车(600418)明年研发二代电动车
    江淮汽车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2日表示,公司电动车产品已着手进行了开发
规划,即将于明年启动第二代电动车的研发工作。
    据了解,江淮汽车已做了电动车的三代产品开发规划。目前公司正在开发第一
代产品:一种系统中可不带硬件VCU,实现整合现有社会资源,把整车的VCU功能分
解到电机控制器和BMS中,整车安全、基本可靠;不带多档手动变速器。而明年公
司即将开发的第二代电动车则带硬件VCU,整车控制更完美,更节电,更安全可靠
;带两前进挡变速器;研究电池电容混合方案;同时做下车体全新设计;公司的第
三代电动车从造型到底盘都是全新的智能电动车。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黄群

【2010-10-20】
公司内部人士各执一词 江淮汽车(600418)扩产成疑云
    在江淮汽车(600418)乘用车公司工厂的西门,一片本是杂草丛生的空地于本
月初悄然进入平整。据公司员工介绍,在江淮汽车计划中,一年之后这里将建起一
座年产60万辆的现代化汽车工厂。而江淮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华此前也向媒体
证实,江淮乘用车第二工厂计划于2011年10月投产,江淮乘用车总产能也将因此达
到90万辆。
    但江淮汽车证券代表冯梁森却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决策层对所
谓江淮乘用车第二工厂计划并不知情。公司内部人士各执一词的态度已让局外人分
外困惑,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业内人士也普遍对江淮汽车扩大乘用车产能的消息
表达了消极的态度。
    扩展将进一步拖累公司净利润
    据悉,江淮汽车乘用车公司现有的一座乘用车工厂系2007年建成,共有3条生
产线,产能约为30万辆。江淮宾悦、和悦、同悦以及瑞鹰等乘用车车型均在该工厂
生产。第二乘用车工厂建成后,目前市场表现较为突出的和悦将迁至新工厂生产,
计划投产的新车型和悦2及和悦3也将在该工厂生产。而第一工厂则保留同悦、瑞鹰
和宾悦的生产。
    而目前,江淮汽车依然处于依靠传统业务轻卡盈利的局面。某知名证券研究员
表示,江淮的传统业务为瑞风MPV和轻卡,市场排名分列全国第一和第二,这两个
车型虽然只占江淮汽车总销量的60%,但却为公司带来的约90%的毛利。而江淮汽车
近年来大力发展的乘用车业务却不尽如人意。根据公开的销量、价格来测算,2009
年江淮实现利润总额为2.99亿元,其中轿车业务亏损6亿~7亿元之多;2010年江淮
汽车中报实现利润总额为5.81亿元,其中轿车业务亏损3亿元左右。
    引入合资或为聚焦发展乘用车
    如果李建华透露的扩产消息确实,那么截至2011年,江淮乘用车的总产能将达
到90万辆。而根据江淮汽车披露的产销快报,本年度公司乘用车累计销售量仅为97
,220辆。分析人士称,50万辆的产能是业界公认的拐点,产能与市场占有率相去
甚远无疑会进一步降低江淮汽车乘用车业务的产能利用率,甚至会更深一步的拖累
公司的净利润。
    但由于目前无法得到公司方面的权威消息,江淮汽车乘用车业务何去何从尚无
法得知。
    与乘用车业务反差甚大的是公司近日在传统商用车业务中的风生水起,公司拟
于11月2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在拟讨论的多项议案中,江淮汽车与NC2签署的中重
卡合资合作框架协议引起的业界的极大关注。由于NC2系世界五百强企业,在中重
型卡方面的优势明显,合资公司初期会中重型卡车产量提高3倍,引入合作对象不
仅有利于江淮汽车提高重卡技术水平。此项合作也被部分业内人士视为公司为集中
精力发展乘用车项目而对生产结构作出的调整。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0-10-14】
江淮汽车(600418)预计2010前三季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220%
    江淮汽车(600418)周三晚发布业绩预告,因产品销量增长及产品毛利率水平
提高,公司预计2010前三季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220%。
    上年1-9月公司实现净利润2.56亿元,每股收益0.20元。
    江淮汽车周三收报12.21元,涨4.54%。
【出处】全景网【作者】黄丽

【2010-09-29】
江淮汽车(600418)第二工厂开建 总产能将达90万辆
    江淮乘用车基地投入使用两年后,再谋第二工厂建设。近日,江淮乘用车营销
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确认:"江淮乘用车第二工厂已经开
建,将于明年10月投入使用,总产能规划在60万辆。"
    "江淮乘用车大门正对面就是第二期工厂所在地,现在已经对基地内做了清理
和平整,明年这个时候将有一座现代化的新工厂出现。"李建华对记者说。
    据了解,江淮乘用车一期工厂产能为30万辆,目前有3条生产线,主要生产产
品有宾悦、和悦、同悦以及瑞鹰等车系。
    对于第二工厂的使用和产能安排,李建华表示:"未来第二工厂将以中级车为
主。目前的生产线将以同悦、瑞鹰、宾悦产品为主,未来这条生产线一旦落成,可
能还会有和悦2、和悦3等产品,也将在这个基地来生产。"
    江淮乘用车第二工厂投入使用后,其总产能将达到90万辆,以适应乘用车业务
快速发展的需求。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江淮轿车今年1~8月整体销售量达129190辆
,其中和悦销量高达43262辆,以33.5%的贡献率成为江淮乘用车的明星车型。
    李建华介绍,江淮乘用车去年底经销网络建设达到260多家经销商,今年底将
发展到370家左右,尽管江淮乘用车产品线逐渐丰富,但尚未考虑分网销售。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作者】程元辉

【2010-09-28】
江淮汽车(600418)瑞风扩产 销售直指10万辆
    江淮汽车公告称,公司拟投资7923万元用于瑞风MPV产能提升项目,建设完成
后,瑞风MPV基地将形成双班年产10万辆产能。公司控股子公司江淮福臻车体装备
有限公司拟总投资16018万元建设二期扩建项目,新增生产能力3000吨,实现年产
汽车车身模具4000吨。
    另据权威人士透露,江淮与正道的合作已经寻找到突破口。双方年内将设立合
资公司,首先进行锂动力电池的制造,暂不涉及整车。
    瑞风产销跃10万辆大关
    江淮瑞风MPV具有"现金牛"之称,今年1-8月销量为42827台,同比增长46%,继
续领跑MPV市常
    江淮瑞风在政府采购市场频频"中标",接连获得安徽省卫生厅采购110辆,河
南省中心乡镇卫生院采购81台,黑龙江卫生厅采购30台,四川卫生厅采购131台,
云南卫生厅采购200台等,瑞风还成为解放军列装车型,在军队通信、医疗、安保
等专业领域,受到部队官兵的一致好评。
    据了解,目前瑞风销量中大约有30%为政府和行业采购,采购范围已经扩大到
公检法等政法机构、武警和解放军部队,被列入军品采购目录。瑞风不仅在国内公
务采购项目上斩获颇多,在出口方面的表现也令市场人士称道。据商务部消息,江
淮汽车将向乌克兰卫生部提供7000多辆瑞风等各种医疗用车。
    锂电池将成新能源突破口
    新能源方面,权威人士透露,江淮汽车与正道汽车的合作项目将以锂动力电池
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为突破口。双方采取更加务实的态度和做法,合资公司
暂不涉及整车等需要政府审批的产品内容。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技术和商业化
条件具备后,公司再适时推进整体规划,有望在2013年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布局
。
    分析人士认为,做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在于动力电池,江淮汽车的整车平台比较
丰富,一旦锂电池做成功,未来进一步做整车则比较容易。目前上市的整车企业中
做锂电池的很少,公司是一个先行者。
    对于江淮汽车新能源业务的未来前景,中信证券研究员认为,由于正道汽车旗
下的浙江佳贝思公司的技术水平在业内处于前列,公司做锂电池具有一定的优势。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虽然项目能否做成功难以作出判断,但按照江淮汽车以往的务
实作风,锂电池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济川

【2010-09-28】
江淮汽车(600418)9亿设两合资子公司
    江淮汽车今日公告,拟与NC2LuxembourgPropertyS.a.r.l.(下称"NC2")在安
徽合肥设立中外合资公司--安徽江淮纳卡重型车有限公司。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2亿,投资总额为30亿。双方各出资6亿,分别占合资公
司股比50%,其中江淮汽车以资产方式出资,NC2以现金方式出资。
    据介绍,江淮汽车本次将以中重卡相关资产出资。截至2010年6月30日,江淮
汽车中重卡相关资产评估值为95175.95万元,其中6亿元作为本次江淮汽车的出资
额,剩余部分未来将由合资公司购买。合资公司的年生产规模预计为80000台。
    江淮汽车今日同时公告,拟与万国卡车发动机投资公司(下称"纳威司达")在
安徽合肥设立中外合资公司--安徽江淮纳威司达柴油发动机有限公司。预计在全面
投产后的生产能力将达到每年250000台发动机。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6亿,投资总额18亿。双方各出资3亿,其中江淮汽车以资产
方式出资,不足部分以现金方式缴纳,纳威司达以现金方式出资。
    公告介绍,江淮汽车拟以柴油发动机相关资产作为出资。截至2010年6月30日
,相关资产评估值为13197.03万元,不足部分江淮汽车以现金方式缴纳。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郭成林

【2010-09-17】
联姻两大巨头 江淮汽车(600418)出击中重卡
    昨日,江淮汽车与美国纳威司达公司在北京正式签署《发动机合资项目》协议
,并与美国纳威司达公司和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的合资公司NC2GlobalLLC(下称"NC2
公司")签署《中重卡合资项目》协议。至此,经过一年的谈判,江淮汽车两个中
美合资合作项目终于尘埃落定。
    根据《中重卡合资项目》协议,双方投资总额将不少于人民币20亿元,注册资
本将不少于人民币8亿元,持股比为50%:50%,将形成年产单班8万辆中型、重型载
货汽车的生产能力;根据《发动机合资项目》协议,其投资总额人民币18亿元,注
册资本人民币6亿元,双方持股比为50%:50%,年产初步规划为18万台轻型柴油发
动机、7万台中重型柴油发动机。
    合资公司将设立在安徽合肥,主要负责生产、制造和销售中重卡和发动机等业
务。中重卡及发动机合作协议将支持众多中重型汽车(包括JACSword和Gallop品牌
以及International品牌TranStar)对于先进技术的要求。发动机合作将生产包括
现有的江淮汽车产品和多种NavistarMaxxForce品牌发动机,产品符合欧IV和欧V标
准的技术要求。这也是MaxxForce发动机首次登陆中国。
    江淮汽车有关人士表示,公司"商乘并举"的综合型汽车厂商的"双翼"已经展开
并发力。今年1至8月份,公司累计销售各类汽车逾30万辆,同比增长52.6%,高于
行业平均增速。汽车销量与销售收入接近2009年全年水平,预计全年产销50万辆。
在基本完成"十一五"战略布局成为综合型汽车厂商后,江淮汽车将努力谋求"十二
五"战略突破。
    "十二五"期间,江淮汽车将形成年产销150万辆汽车的研发制造能力,其中三
分之一面向国际市常公司将努力做好产品的优化、提升,强化商用车核心业务能力
,保障乘用车战略业务资源投入,在新能源汽车、核心动力总成和国际市场上有所
突破。本次合资项目和未来可能进行的合作都是基于这样的战略思考。
    据悉,美国纳威司达公司是在纽约上市的500强企业之一,全球知名的中型、
重型卡车和轿车制造商,在北美重型卡车市场中约占20%份额,在美国中型柴油发
动机制造商中名列前茅,生产的128-250千瓦的中型柴油发动机销量位居全球同行
前列。美国卡特彼勒公司(CAT)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和矿山设备生产厂家、
燃气发动机和工业用燃气轮机生产厂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柴油机厂家之一。
该公司是建筑机械、矿用设备、柴油和天然气发动机以及工业用燃气轮机领域的技
术领导者和全球领先制造商。2009年,美国纳威司达公司和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双方
各持一半股份组建NC2公司,意在拓展北美以外的全球商用卡车业务。NC2公司在柴
油机技术、国际化的网络资源方面实力雄厚。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徐玉海

【2010-09-17】
江淮汽车(600418)"中美联姻"修成正果
    9月16日,江淮汽车(600418)分别与NC2 Luxembourg Property S.a.r.l.(
以下简称“NC2”)及万国卡车发动机投资公司(以下简称“纳威司达”)签署了
关于中重卡的《合资经营合同》及发动机的《合资经营合同》。公司分别与上述两
家合作方合资设立两家合资公司。
    据了解,公司上述两项合作曾历时一年谈判时间最终获得圆满成果,而今年我
国重卡市场的火暴也给了纳威司达进军中国市场很大的信心。分析人士表示,江淮
汽车“联姻”两家世界500强外资巨头启动中重卡、发动机合资合作,开创了我国
中重卡领域“中美合作”的先河。
    设立两家合资公司
    江淮汽车将与NC2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安徽江淮纳卡重型车有限公司,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12亿元人民币,投资总额30亿元人民币。其中,双方各出资6亿元人民币
,分别占合资公司股比50%,其中江淮汽车以资产方式出资,NC2以现金方式出资。
    据了解,NC2是美国纳威司达公司和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双方各持一半股份组建
的,意在拓展北美以外的全球商用卡车业务。NC2公司在柴油机技术、国际化的网
络资源方面实力雄厚。
    安徽江淮纳卡重型车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为开发、设计、测试、制造和销售中
型卡车和重型卡车产品以及相关备件和零部件;与产品和零部件相关的进出口业务
;售后服务、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研发和技术转让。在按设计产能运行的情况下
,合资公司的年生产规模估计为80,000台。
    江淮汽车与纳威司达设立合资公司安徽江淮纳威司达柴油发动机有限公司,该
公司注册资本6亿元人民币,投资总额18亿元人民币。双方各出资3亿元人民币,分
别占合资公司股比50%,其中江淮汽车以资产方式出资,不足部分以现金方式缴纳
,纳威司达以现金方式出资。
    安徽江淮纳威司达柴油发动机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研发、设计、测试、制
造、组装、推广、销售、分销和进出口柴油发动机及其零部件,并提供相关的售后
零部件和售后服务。预计合资公司在全面投产后的生产能力将达到每年250,000台
发动机。
    据了解,美国纳威司达公司是在纽约上市的500强企业之一,全球知名的中型
、重型卡车制造商,在北美重型卡车市场中约占20%份额。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是世
界500强企业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和矿山设备生产厂家、燃气发动机和
工业用燃气轮机生产厂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柴油机厂家之一。
    突破“市场换技术”旧路
    江淮汽车左延安董事长表示,中重卡及发动机合资合作项目是江淮汽车‘十二
五’结构调整、产品升级的重头戏,是对中重卡市场需求趋势、产能和自身发展潜
能及自身资源配置能力判断下的理性选择,将有力地巩固商用车业务的核心地位。
    中国商用车产品的软肋就是没有高水平的发动机动力总成,因此,江淮汽车与
NC2的谈判从发动机项目开始。分析人士表示,江淮汽车“联姻”两家世界500强外
资巨头是中国商用车产品得到国际一流企业认可、并顺利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标志
,也是江淮汽车产品和投资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可以获得中重卡领域内
国际一流的产品、技术、管理等业务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得到国际渠道的“通行证
”。
    纳威司达公司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合资公司成立后,“JAC”自主品牌肯定
是主流。
    业内人士认为,江淮中重卡合资合作完全不同于过去国内乘用车领域以“市场
换技术”的合资合作的方式,未来若干年内,江淮中重卡合资公司做的都是江淮汽
车的中重卡产品,使用JAC品牌,同时江淮汽车在研发技术、生产制造、市场营销
、管理体系能力建设方面与NC2公司都有对等贡献。
    江淮汽车表示,本次合资公司以商业化中型卡车和重型卡车的资产和业务作为
出资投入合资公司,不需要支付现金,而对方的现金投入足以实现未来的业务规划
。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邢佰英

【2010-09-17】
牵手世界500强 江淮汽车(600418)两合资项目签约
    昨日,江淮汽车(600418)与美国纳威司达公司在北京正式签署《发动机合资
项目》协议,并与美国纳威司达公司和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的合资公司NC2 Global L
LC签署《中重卡合资项目》协议。至此,历时一年谈判的江淮汽车两个中美合资合
作项目终于尘埃落定。
    据《中重卡合资项目》协议,双方投资总额将不少于20亿元,注册资本将不少
于8亿元,持股比例均为50%,将形成年产8万辆中型、重型载货汽车的生产能力;
据《发动机合资项目》协议,投资总额18亿元,注册资本6亿元,双方持股比例均
为50%,年产初步规划为18万台轻型柴油发动机、7万台中重型柴油发动机。
    江淮汽车"联姻"两家世界500强外资巨头启动中重卡、发动机合资合作,开创
了我国中重卡领域"中美合作"的先河。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张丹丹

【2010-09-17】
江淮汽车(600418)联手外资48亿元投资中重卡车
    正道汽车与江淮汽车(600418)30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项目还没有任何进展之
际,江淮汽车先揽得了48亿元的中重卡及发动机合资经营合同。
    业内人士称,江淮汽车能顺利和美国NC2LuxembourgPropertyS.a.r.l.(以下
简称NC2)及万国卡车发动机投资公司(以下简称纳威司达)联姻,这中间正道汽
车应该说是功不可没。因为正道汽车实际控制人便是远在美国的仰融,且仰融已提
出投资过百亿元的新能源汽车计划。
    正道此次剑舞,或许背后还有更庞大的动作?
    签重卡及发动机合资合同
    近期刚获得政府5005万元项目补助的江淮汽车,今日(9月17日)再抛利好。
公司公告称,9月16日,江淮汽车分别与NC2及纳威司签署关于中重卡的《合资经营
合同》及发动机的《合资经营合同》,两项合同共计投资总额达到48亿元。
    根据合同,江淮汽车与NC2将合资成立安徽江淮纳卡重型车有限公司,合资公
司注册资本12亿元人民币,投资总额30亿元人民币。双方各出资6亿元人民币,分
别占合资公司股比50%,其中江淮汽车以资产方式出资,NC2以现金方式出资。合资
公司主营开发、设计、测试、制造和销售中型卡车和重型卡车产品以及相关备件和
零部件;与产品和零部件相关的进出口业务;售后服务、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研发
和技术转让。在合资公司按设计产能运行的情况下,合资公司的年生产规模估计为
8万台。
    另外,江淮汽车与纳威司达将各出资3亿元人民币成立安徽江淮纳威司达柴油
发动机有限公司。其中江淮汽车以资产方式出资,不足部分以现金方式缴纳,纳威
司达以现金方式出资。合资公司注册资本6亿元人民币,投资总额18亿元人民币。
合资公司研发、设计、测试、制造、组装、推广、销售、分销和进出口柴油发动机
及其零部件,并提供相关的售后零部件和售后服务。预计合资公司在全面投产后的
生产能力将达到每年25万台发动机。
    正道引入战略合作方?
    据江淮汽车介绍,NC2是NC2Global的全资子公司,NC2Global则是由两家在纽
约证交所上市的公司合资成立,其主要业务为利用纳威司达和卡特彼勒的产品技术
和销售网络,在北美以外的全球市场上开发、生产和销售商用卡车。
    万国卡车发动机投资公司,是一家按照美国特拉华州法律合法成立并存续的公
司,其注册地址为c/oTheCorporationTrustCompa-ny,1209OrangeStreet,Wilming
-ton,DE19801,USA。
    江淮汽车与两家美国汽车联姻,这不仅让投资者联想到今年8月与正道汽车牵
手的巨额投资计划。
    今年8月8日,江淮汽车与正道汽车签署了《框架协议》,双方将按照50%比50%
的股权比例共同成立合资公司,首期投资总额不少于20亿元,主要投资于节能环保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核心零部件。该项目的总投资约300亿元,产能规划目标为
未来8年内生产整车100万辆,动力总成100万台套及1200万KWH锂离子动力电池。
    业内人士介绍,正道汽车背后的实际控制人便是远在美国的仰融,此前提出了
超过百亿元的全球新能源汽车计划后,便一直在国内密谋布局,联手江淮汽车是其
中一步。
    江淮汽车此次签订重大合资合同后,还将抛出什么方案,让我们试目以待。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作者】张奇

【2010-09-10】
江淮汽车(600418)收到5006万元政府补助
    江淮汽车(600418)公告,公司近期收到山东省青州市人民政府项目补贴款合计
5006万元。根据相关规定,该笔政府补助公司认定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并在
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靳书阳

【2010-09-06】
江淮汽车(600418)董事长左延安:不能笼统判定汽车产能过剩
    针对日前有媒体称国家发改委关注国内汽车业产能过剩风险一事,江淮汽车(
600418)董事长左延安在2010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上接受中国
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能笼统判定汽车业产能过剩,经济型轿车不是产能过剩
而是产能不足。
    左延安表示,到今年年底我国重卡可能达到150万辆的产能,而国内需求在80
万辆左右,可能会有过剩的风险。但轻型卡车的市场从来没有出现过绝对过剩,市
场好的时候国内产能不足,市场相对较弱的时候,产能会多出一些。
    "中级以上的轿车产能会有些富余,但还不到过剩的地步。"左延安说,"而经
济型轿车去年年底要买根本都买不到,这不是过剩而是产能不足。"
    而据媒体报道,针对国内出现的新一轮"造车运动",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
长陈斌指出,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国内汽车企业快速扩张加剧产能过剩风险,必
须坚决抑制。据调查,我国30家主要汽车企业(集团)2009年年底形成整车产能13
59万辆,2015年年底规划产能3124万辆。
    对于江淮汽车与天津正道股权投资管理公司合作新能源汽车项目一事,左延安
表示,江淮的稳健运作和对中国市场的理解把控能力,加上正道资本运作和先期管
理经验,两方合作是强强联合。
    左延安同时透露,已有十几位产品和技术方面的专家和江淮汽车一起研究和分
析今后汽车市场以及今后政府的一些政策走势。双方将在此基础上商定在新能源汽
车产品方面的基本布局和规划。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李阳丹

【2010-08-23】
江淮汽车(600418)布局国际市场初显规模
    记者从江淮汽车公司了解到,江淮汽车国际布局已初显规模,出口量不断扩大
。
    日前,中国商务部公布,江淮汽车将向乌克兰卫生部提供7000多辆各种医疗用
车。公司还与巴西经销商签署了《独家经销协议》和《价格协议》,双方达成的销
售预期为自2010年至2020年累计销售各类汽车合约62万辆。
    江淮公司自2006年成立国际公司后,轻卡出口已获得海外销售七连冠,2009年
江淮轻卡获得国家出口免检称号,当年实现出口10000余辆。自2009年以来,其重
卡和轿车产品也开始在海外市场发力:当年,江淮重卡一次获得海湾国家订单350
辆,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当重卡交货后,又获得大笔追加订单,重卡总计出口已超
过1000辆;江淮宾悦轿车也已收到西亚等国的订单。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张侃

【2010-08-23】
江淮汽车(600418)与巴西签62万台经销协议
    江淮汽车(600418)公告,公司与巴西某家经销商签署的有关协议提出,该经
销商作为江淮汽车在巴西市场的独家代理进行网络布局并将会尽最大努力完成双方
达成的销售预期,即2010年至2020年,累计销售各类汽车合计约62万台。该协议并
非市场订单,销量目标最终完成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分析人士认为,公司与巴西经销商的协议意味着公司海外业务的进展凸显成效
。实际上,公司很早就开始着手拓展海外市场,并于2005年成立了进出口公司(后
更名为国际公司),巴西仅仅是公司海外目标市场的一部分。
    资料显示,公告所提到的经销商为巴西SHC汽车经销集团,该集团总裁曾表示
,这是江淮汽车首次进入巴西市场,首批汽车2010年年底开始在巴西销售,预计20
11年可以销售3.5万辆,2012年销售5万辆。江淮汽车在巴西市场的竞争对手包括哈
飞、金杯、长安、奇瑞等。(顾鑫)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顾鑫

【2010-08-18】
江淮汽车(600418)董事长左延安详释江淮牵手正道缘由
    江淮汽车(600418)昨日在安徽合肥召开新闻发布会,董事长左延安就公司为
什么选择新能源汽车作为突破口、为什么选择天津正道作为合作伙伴和江淮正道汽
车的优势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左延安表示,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汽车产业洗牌、能源和环境危机加剧的趋势
下,中国如何保持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历史
性跨越,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至关重要的利器,也是江淮汽车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而天津正道拥有深厚的资本运作能力和先进技术。此次江淮汽车与其联手,是要通
过资本、技术等方面的对等合作和专业运作,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掌握先进的核
心技术,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并获得市场话语权,最终把江淮正道和JAC的品牌做
大做强。
    左延安称,江淮正道汽车是一家年轻的公司,但已拥有三方面优势:首先,能
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全球资源;其次,拥有领先的新能源低碳发动机技术,目前已经
收购一家很好的电池企业,在保证电池质量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成本;第三,具有
很强的融资能力,未来将以合资公司为平台,多渠道融资。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齐真

【2010-08-18】
左延安详解联姻仰融 江淮汽车(600418)新能源汽车有信心成功
    江淮汽车与天津正道合资做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项目的消息可谓“一石激起千
层浪”。对于做事向来沉稳的左延安与风云人物仰融的握手“联姻”,外界颇有微
辞。江淮到底是在“讲故事”?还是在“追星”?
    8月17日,公司举行了媒体交流会,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说:与仰融的合作
,公司有过深层次的思考,是顺势而为;风险可控,前景无限。在新能源汽车方面
,江淮有信心演绎曾经多次演绎过的成功。
    公司董秘王敏则表示,市场应当“放心”而不是“担心”,江淮与正道做这件
事有相当的把握和可行性。
    是否被“忽悠”
    由于合资的一方——天津正道背景的特殊性,合资才得到市场更多的关注。天
津正道是香港上市公司正道集团的下属公司,后者的董事长仰融曾一度是国内汽车
界的风云人物。外界感到纳闷,仰融怎么跟江淮这种“老实巴交”的企业走到了一
起?江淮会不会被“忽悠”?
    江淮汽车有关高管表示,公司始终把风险放在第一位,做这件事非常谨慎。此
前公司也接触过其他一些企业,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正道。在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在
理念、方法、规划、技术、产品等方面都比较一致,存在成功的可能性和把握,而
且还有政府的推动。
    在评价正道时,左延安说:“正道是一家很年轻的公司,却集聚了一批新能源
汽车领域的技术、研发、管理等方面的人才,而且这些人以华人为主。我们的合作
不需要讲外语。”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从华晨宝马高级执行副总裁彼德·施佩尔加盟江淮正道看
,仰融确实想要做事。彼德在中国有近20年的工作经验,在加入华晨宝马之前,曾
在德国宝马集团任职,先后在宝马的美国、印度、南非、英国公司任领导职务。
    另外,让左延安看重的是,正道具有领先一步的新能源或者低碳的发动机技术
,包括两极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技术、减重轻量化技术等。正道收购了一家很好的
电池企业,成本优势非常明显,能量密度比很多产品都高。正道还具有超强的融资
能力。
    资料显示,正道集团拥有生产汽车动力电池的浙江佳贝思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与天然气混合动力领域的美国NGVAmerica存在合作。今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正道
汽车阿拉巴马项目”说明会上,正道汽车CEO王川涛表示,正道的汽车产品将开发
汽油、天然气、电力三合一的混合动力车型,2013年推出的车中还将包括纯电动车
。
    一位私募人士称,仰融的技术优势在于天然气发动机,问题在于这并不是目前
政策最支持的部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姚杰则认为,国家对于天然气发动机也支持,不存
在“最支持”的说法,关键是要达到一定的标准。
    近期正道将有近20人的团队进驻江淮,对市场环境、政策、产品设计作详细的
调研,做好前期工作后才能细化合同,项目进入实施阶段。正道的3.5亿元注册资
金年内也将会到位。
    “钱景”有多大
    根据框架协议,双方拟设立安徽江淮正道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7亿元
,合资双方各自以现金出资3.5亿元人民币。项目首期投资不低于20亿元,总投资
约300亿元。
    项目产能规划目标为未来8年内实现整车100万台、动力总成100万台套及1200
万千瓦时锂离子动力电池。按照一台车20千瓦时计算,1200万千瓦时对应的是600
万辆新能源车。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计划,有市场人士认为“务实的江淮开始讲故
事”。
    资金是否会成为项目顺利进展的障碍?据业内人士推测,合资公司可能通过银
行贷款或者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方式来解决首期剩余的13亿元资金问题。后面的资金
可能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一位私募人士称,在中国钱不是问题,关键是要项目好。
    根据测算,一期工程如果完成,只要做到30万台整车和50万台动力总成,一台
整车赚5000元就是15亿元,1台发动机赚2000元就是10亿元,加起来25亿元,10倍P
E就是200多亿元。
    至于外界担心的“与狼共舞”给江淮带来的风险,左延安在媒体交流会上强调
,经济上和技术上的风险都可控。公司的运作一向比较稳健,“试半步”再往前走
。
    框架协议明确提出,“成熟的商品化专利及专有技术”由合资公司以公允、合
理的价格有偿使用。这意味着正道并不能以技术入股。尽管实验室产品已经做出,
但是依然需要经过产业化检验。
    王敏表示,投资风险来源于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来源于产品能否市场化。最终
是采用销售提成的模式,卖一台车给正道一定费用,有钱大家赚、风险共承担。江
淮并不是赌上“身家性命”,最多损失3.5亿元,而如果做成则是一件大事。
    据了解,合资公司将先做核心零部件电池,再做动力总成,最后做整车,将风
险降到最低。发动机已经有了初期产品。
    由于仰融身份敏感,对于与正道的合作,左延安表示,政府主管部门没有足够
的理由不支持。这是经济问题,中国的环境也越来越好。有识之士很容易达成共识
。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顾鑫,董文胜

【2010-08-16】
新能源车前景诱人 江淮汽车(600418)借外援谋"超车"
    8月4日,江淮汽车(600418)一则公告震动市常
    这家在众多整车厂中并不起眼的"小"公司,宣布将与正道合作,双方联手开发
新能源汽车。对目前还处于产业化初期的国内市场来说,这桩合作的重大性不言而
喻。
    这次合作的前景如何?这无疑是投资者最为关键的问题。
    "小"公司抢得"大"资本
    8月4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已与天津正道股权投资管理公司签署了合作意
向书,将在新能源汽车及其动力总成等产品方面开展合资合作。双方将以50%:50%
的股权比例共同设立合资公司,首期投资额不少于20亿元。
    该公告一经披露,当天江淮汽车涨幅超过8%,成交量较前几个交易日放大两倍
左右。
    区区20亿元投资,在整车行业中确实不算什么;不过江淮汽车此次将介入的项
目,分量着实不轻。由于自身并未涉足客车领域,因此江淮要造的必然是面向私人
消费的新能源轿车。
    国内私人新能源汽车市场又是什么格局?6月初《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
车补贴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公布,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
最高补助5万元/辆,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助6万元/辆;此外还有一系列技术参数及
零部件要求,比如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动力电池组能量不得低于10千瓦时,纯电动车
则不得低于15千瓦时。
    东北证券汽车行业研究员刘立喜向记者表示,按照上述标准,现阶段能拿到补
贴的只有深圳比亚迪和浙江正泰。因此相比其他企业,江淮汽车此次可以说是抢跑
一步。江淮汽车自己,虽今年上半年其销量在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中名列第7,但
其中约有一半来自轻卡和MPV。
    公司在轿车领域还是"新丁",今年头6个月销售轿车6.2万辆,与第一梯队厂商
差距明显。刘立喜表示,尽管传统领域落后于大企业,不过和正道的合作,让江淮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别人领先一步。
    造车前景谨慎看好
    不过兴奋之后静下心来审视这桩投资,难免升起疑虑。江淮汽车此次合作对象
,其背后是昔日汽车行业重量级人物仰融。
    仰融以往种种已不需多述,去年抛出的造车计划,尽管相当宏伟,却并不为市
场所信任。按照8月10日江淮汽车披露的框架协议,正道方面将提供相关核心技术
,江淮汽车方面提供资金和人力;此外合资公司将在8年时间内实现整车100万台、
动力总成100万台套以及1200KWH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产能目标。
    江淮汽车证券事务代表冯梁森13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公司也知道市场
的疑虑,但现在能做的是积极推进这次合作。"目前才刚刚签了框架协议,具体的
规划将在之后制定,因此到底什么时候能投产,现在还无法对外公告。"
    业内分析师大多比较冷静,"详细细节还没披露,现阶段还是观望吧。"刘立喜
说。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姚宏光表示,虽在今年收购了国内锂电池制造商佳倍思,
以及聘请行业专家为独董,但从正道过去公布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径和技术储备上
看,在我国已明确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主流技术的电动汽车领域,其技术储备和
资源仍明显不足。
    有市场人士指出,此次合作之后,新能源汽车概念可能吸引资金进场推高公司
股价。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作者】胡玉慧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爱股网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