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

☆公司报道☆ ◇601299 中国北车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12-02】
中国北车(601299)签有轨电车BT项目协议
    中国北车(601299)2日公告,公司近日与沈阳市东陵区人民政府签订了现代
有轨电车BT项目框架协议,确定由公司承担东陵区现代有轨电车项目,东陵区人民
政府确定的发包人将以BT模式(Build-Transfer,即建设-移交模式)将上述项目
发包给公司确定的项目投资人。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作者】

【2011-11-29】
中国北车(601299)签近45亿合同
    中国北车(601299)公告,公司近期签订系列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为44.71
亿元,约占公司201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7.19%。
    根据公告,此次签订的系列合同内容包括内燃机车、各型货车、矿石车、1.5M
W风力发电机组、轻油罐车以及高铁配件等的销售。上述销售合同的产品交付日期
均为2012年内。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

【2011-11-29】
中国北车(601299)签订合计44.71亿元合同
    中国北车今日公告称,于近期签订了若干项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为44.71亿
元,占公司201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7.19%。
    具体来看,其中中国北车全资子公司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公司签订的金
额为1.28亿元的内燃机车销售合同,公司全资子公司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公司签
订的合同金额为21.05亿,公司全资子公司济南轨道交通装备公司签订的合同金额
约为7.13亿元,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北车集团沈阳机车车辆公司签订的总金额约为
7.72亿元,公司全资子公司西安轨道交通装备公司签订的合同金额为2.12亿元,公
司全资子公司唐山轨道客车公司以及公司的“孙”公司长春轨道车辆配件销售有限
公司与各铁路局签订了总价值约为5.41亿元人民币的高铁配件销售合同。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11-26】
中国北车(601299)长客动车组恢复出厂 
    继此前宣布召回的动车组经整改陆续投入运营之后,中国北车(601299)26日
公告,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收到铁道部运输局发
出的《关于长客股份CRH380BL型动车组质量整改后恢复出厂的通知》,同意长客股
份新造的CRH380BL型动车组恢复验收出厂。
    今年8月10日,中国北车曾公告,收到铁道部运输局发出的《关于对长客股份C
RH380BL型动车组暂停出厂的通知》。京沪高铁开通以来,公司发现长客股份生产
的CRH380BL型动车组存在由于自动保护系统误报而导致列车延误的情况,且发生频
率高于公司全资子公司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所生产的同型车。公司向铁道部
提出在不影响长客股份年度合同交付总量的情况下,全面系统分析原因、制定整改
措施。
    截至8月10日公告发布时,长客股份本年度交付计划中尚有17大列CRH380BL型
动车组未予交付,所涉合同金额约为67亿元人民币。
    8月12日,中国北车公告,已报请铁道部同意在已暂停长客股份公司生产的CRH
380BL型动车组出厂的基础上,召回公司所属子公司生产且已投入运营的CRH380BL
型动车组54大列,以对故障原因系统分析,全面整改,确保源头质量,确保安全运
营。整改合格后再交回用户使用。
    中国北车11月16日公告,根据铁路运营部门的安排,公司对召回的CRH380BL型
动车组进行了认真整改,经试验验证、第三方评估和专家评审,已确认整改合格,
自11月16日起陆续投入运营。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王锦

【2011-11-16】
中国北车(601299)召回动车组 今起陆续投入运营
    中国北车今天公告,根据铁路运营部门的安排,中国北车对召回的CRH380BL型
动车组进行了认真整改,经试验验证、第三方评估和专家评审,已确认整改合格,
自2011年11月16日起陆续投入运营。
    今年8月,中国北车曾宣布召回在京沪高铁运营的54大列CRH380BL型动车组,
这是中国高铁史上的第一次召回。召回的原因主要是CRH380BL型动车组在运行期间
连续发生热轴报警误报、自动降弓、牵引丢失等故障。中国北车称,这些故障大多
因分供方配件不合格所致,在运营现场难以快速排查和有效整改。经过两个多月的
整改,如今被召回的动车组已经完成了检修。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10-26】
中国北车(601299)再融资调整方案获股东大会通过
    中国北车今日披露,201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再融资方案的调整
事项,由此前的定增方案调整为向A股全体股东配股,即拟以公司截至2011年6月30
日的总股本83亿股为基数,按照每10股配售不超过3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预
计可配股份数量总计不超过24.9亿股,本次配股募集资金总额预计不超过71亿元。
    根据配股方案,募集资金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用于高铁车辆装备技术研
发与提能改造、大功率机车及重载快捷货运车辆装备技术研发与技术改造、相关多
元产业等方面,以加快提升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10-26】
中国北车(601299)再融资方案调整
    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北车",股票代码601299)今日发布20
1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把A股非公开发行的原方案调整为向A股全体股
东配股。方案公布为拟向全体股东配售不超过24.90亿股,募集资金为不超过71亿
元。
    根据公司公告,本次配股拟以公司截至2011年6月30日的总股本83亿股为基数
,按照每10股配售不超过3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根据公司的配股方案,募集
资金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用于高铁车辆装备技术研发与提能改造、大功率机
车及重载快捷货运车辆装备技术研发与技术改造、相关多元产业等方面,以加快提
升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原非公开发行方案中,大股东北车集团承诺认购42-45亿元,占计划募集资金
总额的41-44%。本次配股方案虽调减募集资金总额约31亿元,但北车集团及其全资
子公司前进投资承诺全额认配,按其持股比例66.31%,出资金额最高可能达到47亿
元,不减反增。随着公司募集资金到位后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未来政策的逐渐明朗
和市场的逐步好转,公司的中长期投资价值将更加凸显。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10-11】
融资方案由定增改配股 中国北车(601299)董秘不认同退而求其次之说
    中国北车董秘谢纪龙称,采用配股的方式更便于公司大股东的资金注入 
    10月10日,中国北车(601299)宣布放弃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102亿元的方案
。
    在外界看来,半年多的时间里,北车这份定增方案饱经沧桑。早在今年7月,
中国北车曾就非公开发行方案进行修正,将发行数量从不超过15亿股调整为不超过
16.8亿股,将总的募集资金规模上限从107亿元调整为102亿元。昨日,公司公告称
终止实施非公开发行A 股股票的议案,而最终选择了执行配股方案。融资额由原来
不超过107.4亿元调整至102亿元后,将再度缩减至不超过71亿元。
    这一看似因融资需求急切,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的方案,似乎并未给北车股价带
来严重影响,截止10月10日收盘时,中国北车股价微幅下挫1.55%。
    不过,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中国北车董秘谢纪龙不认可配股是退而求
此次的说法,他介绍“首先,经过我们的大量调研及相关法律法规,采用配股的方
式更便于公司大股东的资金注入,同时也能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其二,表面上看
募集资金上限由102亿元下调至71亿元,但实际上从3月22日至9月30日,募投项目
一直在进行,投资已完成了约30亿元,由此来看,募集资金并未减少;其三,采用
配股的方式,也是一种回馈中国北车股东的做法。”
    中国北车的融资需求
    对于此次定增方案的最终流产,中国北车通过公告表示,“鉴于资本市场环境
发生变化,经公司与保荐机构协商,一致同意终止实施本次非公开发行A 股股票,
并将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申请撤回已报送的相关申请文件”。谢纪龙也向《
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现下的市场环境里,完成如此规模的非公开发行绝非易事
。
    事实上,早在中国北车的定增方案中,公司就介绍了此次非公开发行的目的在
于以高速、重载、节能、环保为技术发展方向,加快提升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
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而更为引人关注则在于,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中国北车前次募集资金已累计
使用87.31%。为抓住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这一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市场机遇,公
司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公司未来拟投资的项目对资金的需求量仍较
高,单纯靠公司自身税后利润的积累无法满足,需要通过外部的融资以满足项目的
资金需求。截至2010年9月30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约为70.25%(合并报表口径)
,处于较高的水平。鉴于此,公司需再次通过股权融资降低资产负债率、改善资本
结构。通过本次融资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将明显下降,资本结构明显改善,财务
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为未来实施债务融资提供空间。
    完成融资计划信心十足
    “即便中国北车将拟募集资金总额降低至不超过71亿元,在现下的市场环境里
,这也会是一个艰难的任务。而之所以如此下定决心,也恰恰说明了公司对未来发
展以及顺利完成融资计划的坚定信心”。一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向《证券日报》
记者表示。
    大股东的鼎力支持或许正是中国北车在A股低迷背景下,依然对顺利完成融资
计划信心满满的原因之一。不仅如此,谢纪龙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其它
非公开发行对象也都十分积极。”
    另外,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去年以来中央“圈定”发展的重点行业,2010年10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1年3月14日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再次强调。这都为北车发展提供了机遇,中国北车也正是瞄准
这个方向,不断发力的,上述券商分析师说。
    募投项目已投入30亿元
    将今年7月中国北车定增募资投向与10月10日发布的配股募集资金投向对比,
发现逐项均有所减少。
    例如,在定增方案中,高铁车辆装备技术研发与提能改造总投资为69.2亿元,
拟投入募集资金为37.2亿元;而在《关于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配股方案的议案》
中,高铁车辆装备技术研发与提能改造总投资为42.8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为 20.
7亿元。
    对此,谢纪龙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从3月22日定增方案获得第一届董事
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到9月30日,审议通过配股方案,募投项目已投入30亿元,
也正因为此,募集资金上限才由102亿元下降至71亿元。
    早在《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修订稿)》时,中国北车承诺“在非公开发
行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时,公司将对拟投
入的单个或多个具体项目的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进行调减,并利用自筹资金解决不
足部分。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到位之前,公司将根据项目进度的实际情况以自筹资
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之后予以置换。”
    此外,《关于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配股方案的议案》中指出,“本次拟发行
的股票种类为境内上市的人民币普通股(A 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本次配
股拟以公司截至2011 年6 月30 日的总股本为基数,按照每10股配售不超过3股的
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谢纪龙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使中国北车股东们能以
较低的价格购买股票,回馈股东,也是此次选择配股方式的考虑之一。”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10-10】
股价下坠压垮定向增发 中国北车(601299)缩减募资改道配股
    即使已对增发价格和募资金额作出调整,但股价一路下跌,中国北车的定向增
发计划终究夭折。而在宣布终止定向增发议案的同时,中国北车抛出一份配股方案
;新方案无论募集金额还是募投项目都有所缩水。
    中国北车今日公告称,鉴于资本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经公司与保荐机构协商,
一致同意终止实施本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将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申请
撤回已报送的相关申请文件。公司同时披露一项配股计划,作为募资项目的延续。
    本次配股拟以公司截至2011年6月30日的总股本83亿股为基数,按照每10股配
售不超过3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预计可配股份数量总计不超过24.9亿股。公
司表示,将根据刊登配股发行公告前股票市场交易的情况,在配股价格不低于发行
前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值的原则下,采用市价折扣法确定配股价格,
由董事会根据股东大会的授权,在发行前根据市场情况与保荐人、主承销商协商确
定。
    中国北车希望通过配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1亿元,投向高铁车辆装备技术研
发与提能改造、大功率机车及重载快捷货运车辆装备技术研发与技术改造、相关多
元产业、增资融资租赁公司和补充一般营运资金五大方向,其中共计包括22个小项
。与被终止的定向增发方案相比,配股方案的募集资金总额由超100亿元下调至71
亿元。募投项目也由27个缩减至22个。
    自中国北车动车组召回事件发生以来,公司股价一路下跌。中国北车此前修改
过定向增发方案,将发行数量由不超过15亿股调整为不超过16.8亿股;发行价格由
不低于7.16元/股调整为不低于6.10元/股;将募集资金总额由不超过107.38亿元调
整为不超过102.38亿元。然而,4.52元的最新股价依然远远低于6.10元发行价格;
无奈之下,公司只能终止实施定向增发项目。
【出处】上海证券报 【作者】

【2011-10-10】
放弃定向增发 中国北车(601299)配股募资71亿元
    由于股价走势疲弱,中国北车(601299)终于放弃定向增发,并启动新的融资
方案,公司拟以截至6月30日的总股本83亿股为基数,按照每10股配售不超过3股的
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预计可配股份数量总计不超过24.90亿股,此次配股募集资
金总额不超过71亿元。
    与此前增发方案对比,此次配股融资投资方向几乎与之前一致,但投入项目数
量有所调整。根据3月中国北车宣布的定向增发方案,增发底价约为7.19元/股,发
行不超过15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7.38亿元,投向27个项目。随后,由于股
价持续走低,中国北车于7月调整定向增发方案,发行底价下调了15%。调整后,中
国北车拟以不低于6.10元/股的价格,定向发行不超过16.8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
超过102.39亿元,同时,公司拟将原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中“以10亿元投资设立中国
北车财务有限公司项目”修改为“以5亿元增资北车投资租赁有限公司项目”。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

【2011-09-20】
中国北车(601299)新签73亿元合同
    中国北车(601299)于近期签订了7项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为72.72亿元,合
同总金额约占201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11.69%。
    金额较大的项目包括: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与
北京铁路局签订价值约为15.4亿元的HXD3C型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销售合同,
该批车辆将在2011年内交付完毕;公司控股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与重
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价值约为15.9亿元的跨座式单轨车辆销售合
同,该批车辆将在2012年交付完毕,并将用于重庆市轨道交通二号线及三号线;公
司全资子公司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等分别与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
签订了C70E型通用敞车、P70E通用棚车、NX70A型集装箱平车、KZ70型漏斗车等各
型货车销售合同,总金额约为24.6亿元,以上车辆均将在2011年内交付完毕。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1-09-06】
中国北车(601299)大股东及高管增持
    中国北车今日发布公告称,包括董事长、总裁的9名公司高管,在8月29日至9
月5日期间,以个人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购入上市公司A股股票合计69.45万股,成
交价格在4.43元至4.72元之间。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8-26】
中国北车(601299)中期净利16亿元 同比增长145%
    中国北车(601299)周四盘后发布中报,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16.04亿元,同
比增长145.03%。
    2011年1-6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11.32亿元,同比增长61.81%;每股收
益0.19元。
    公司表示,机车业务收入同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是公司生产的和谐系列
电力机车销量继续增长所致。
    客车业务(含动车组)收入同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是在报告期内,按照
订单计划,动车组大批量交付客户,动车组收入快速增长所致。
    城轨地铁车辆业务收入同比保持了一定的增长,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承接的
订单在本年度交付量超过上年同期所致。
    公司称,尽管甬温线“7.23 事故”中的动车非中国北车制造,但中国北车本
着高标准、严要求,以及对广大乘客和铁路运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对已投入运营
的54大列CRH380BL型动车组实施了召回。目前,公司针对梳理的质量故障制定了相
应的整改方案,正在组织实施,预计会发生一定的监测检修费用,可能会对公司20
11年度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出处】全景网【作者】

【2011-08-26】
中国北车(601299)上半年净利增145% 
    中国北车(601299)今日发布的2011年中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
入411.32亿元,同比增长61.8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4亿元,同
比增长145.03%。
    对于日前京沪高铁动车召回事件,中国北车在其半年报中进行了披露和说明。
公司表示,召回事件不影响中国北车与客户签订的购货合同,预计召回事件发生的
检测检修费用可能会对2011年度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1-08-26】
中国北车(601299)上半年净利增长145%
    中国北车今日披露2011年上半年业绩,净利润同比上涨145%,毛利率增加0.74
个百分点到12.35%。
    报告期内,中国北车实现营业收入411.32亿元,同比增长61.81%;营业利润1
8.70亿元,同比增长122.29%;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4亿元,同比增长145
.03%。毛利率同比提高0.74个百分点达到12.35%。
    中国北车业务涵盖铁路机车、客车、城轨地铁车辆、货车、工程机械、机电产
品等,上半年公司各项业务实现全面增长。
    对于备受关注的京沪高铁动车召回事件,半年报亦作出回应称,公司针对梳理
的质量故障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方案,正在组织实施,预计会发生一定的监测检修费
用,可能会对公司2011年度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8-17】
中国北车(601299)组织企业检查召回车组
    8月16日,中国北车(601299)召回了所属已投入运营的54大列CRH380BL型动
车组,并组织相关主机厂及配套企业对召回的动车组进行彻底检查,系统梳理存在
问题,彻底排查质量安全隐患,确保产品技术质量性能满足铁路运输安全可靠、正
点有序的要求。另外,中国北车还表示,除此次所召回的动车组以外,公司生产经
营活动一切正常。
    资料显示,8月10日,中国北车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京沪高铁
提供的CRH380BL车型动车组,已暂停出厂。而长客今年计划中尚有17大列此型号动
车组未交付,所涉合同金额约67亿元。8月11日,中国北车向铁道部呈报,在暂停C
RH380BL动车组出厂的基础上,召回子公司生产且已投入运营的同型号动车组54大
列,以对故障原因系统分析,全面整改,确保源头质量和安全运营,待整改合格后
再交回用户使用。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1-08-12】
中国北车(601299)整改部分高铁列车
    列车生产厂商中国北车(601299.SH)日前决定,为保障高铁的安全运营,公
司主动对京沪高铁列车CRH380BL动车组质量进行内部全面整改,暂缓上述车型列车
出厂,同时召回已经投入运营的列车。
    据了解,CRH380BL型区别于其他型号动车组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其所涉及的
自动保护系统是由全车的1000余个高灵敏度传感器组成,设计思路为“故障导向安
全”,即列车运行状态的任何细微变化都将引起该系统报警甚至是自动降低运行速
度,目的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因此在高速运行过程中,CRH380BL型动车组存在由
于过度敏感而导致延时等问题。
    对于这一举措是否会影响公司今年业绩的问题,中国北车表示,长客股份本年
度交付计划中尚有17大列CRH380BL型动车组尚未予交付,所涉合同金额约为67亿元
人民币,对此,长客股份将尽快完成源头质量整改工作,年度经营目标不变。
    而对于公司召回的车辆,有接近中国北车人士表示,这将产生一定的部件更换
等检测检修费用,由于目前对车辆没有进入实质检修阶段,因此尚无法准确计算可
能发生的费用,不否认将给公司2011年度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不过,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北车此举是为“高铁真正安全”做出的短期牺
牲,而对其长远发展百利无害,仍然看好中国北车长期发展。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韩维

【2011-08-12】
消除运营安全隐患 中国北车(601299)召回54大列动车组
    11日停牌的中国北车今日宣布,主动召回子公司生产的已投入运营的54大列CR
H380BL动车组,公司预计由此发生的检测检修费用将对今年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8月10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将开展高速铁路及其在建项目安全大检
查、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的速度、对已经批准但尚未开工的铁路建设项
目及重新组织系统的安全评估。
    此前中国北车已宣布,公司持股93%的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京
沪高铁提供的CRH380BL车型动车组暂停出厂。长客股份本年度计划中尚有17大列该
型号动车组未交付,所涉合同金额约67亿元。
    中国北车今日进一步宣布,已于11日向铁道部呈报,在暂停CRH380BL动车组出
厂的基础上,召回子公司生产且已投入运营的同型号动车组54大列,以对故障原因
系统分析,全面整改,确保源头质量和安全运营,待整改合格后再交回用户使用。
    中国北车表示,召回车辆将产生一定的部件更换等检测检修费用,由于目前还
没有进入实质检修阶段,因此尚无法准确计算可能发生的费用,预计上述检测检修
费用将给公司2011年度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中国北车对于故障原因曾说明,此前动车组故障属于保护性故障,主要是由于
传感器发生异常导致自动停车。由于一列车上有1000多个传感器用来监测相关系统
和零件的压力、温度和速度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就会自动报警和停车。这种故障
对列车的安全不会产生其他影响,但会耽误到行程。而北车长客副总经理兼高速动
车组项目经理赵明花表示,通过检查发现,发生故障的直接原因是传感器的绝缘程
度不够,导致起到防干扰作用的传感器屏蔽层被烧毁,传感器失灵发出了错误信号
。赵明花明确表示今后将对供应商严格进行管理和产品检测,加强供应商管理。
    在CRH380BL型动车组暂停出厂消息发布后,有分析人士指出,若长客股份能尽
快完成质量整改,并在今年按期交付合同内的17大列该型号动车组,则中国北车业
绩将不受该事件直接影响,若转为2012年交付,公司今年业绩将受影响;也有市场
人士担心长客股份上述型号动车组暂停出厂和召回,会对中国北车争取后续订单产
生负面影响。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北车此举是为高铁安全做出短期牺牲
,仍然看好中国北车长期发展。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8-10】
一款动车暂停出厂 中国北车(601299)67亿元合同搁置
    中国北车今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持有93.29%股权的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
限公司为京沪高铁提供的CRH380BL车型动车组,已暂停出厂。而长客本年度计划中
尚有17大列此型号动车组未交付,所涉合同金额约67亿元。
    昨日关于中国北车子公司长客股份为京沪高铁提供的380BL车型已停产整顿的
消息被广泛转播。今日公司证实,近日收到了铁道部运输局发出的《关于对长客股
份CRH380BL型动车组暂停出厂的通知》,不过,该公告中对此作出了详细说明并且
与媒体报道的“停产”有所不同。
    公司表示,京沪高铁开通以来,公司发现长客股份生产的CRH380BL型动车组存
在由于自动保护系统误报而导致列车延误的情况,且发生频率高于公司全资子公司
唐车公司所生产的同型车。由此公司向铁道部作了沟通和汇报,提出在不影响长客
股份年度合同交付总量的情况下,全面系统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于随后收
到上述通知。公司并未提到“停产”二字。
    公司在公告中强调,此次该型号动车组是 “暂停出厂”,而长客股份将尽快
完成源头质量整改工作,其年度经营目标不变。与此同时,唐车公司所生产CRH380
BL的交付不受该事件影响。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北车董秘谢纪龙强调长客股份并没
有完全停产,只是CRH380BL这条生产线受到影响,且这条生产线也并非停产,仍然
按照既定步骤在进行车辆生产中,不过谢纪龙承认,生产进程会因此受影响,以后
订单交付很可能会推迟。
    而对于故障原因,中国北车表示,作为CRH380BL型区别于其他型号动车组的重
要特征之一,所涉自动保护系统由全车1000余个高灵敏度传感器组成,其设计思路
为“故障导向安全”,即列车运行状态的任何细微变化都将引起该系统报警甚至是
自动降低运行速度,目的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2010年年报显示,长客股份为中国北车重要子公司,2010年末,长客股份注册
资本为20.8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7.7亿,净利润5.2亿,在中国北车主营业务和
净利润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7.3%、27.2%。今年7月23日,长客股份还获得香港地铁
北车无人驾驶列车合同,涉及金额14.01亿港元。而本次未交付的17大列CRH380BL
车型动车组所涉合同金额67亿元,占长客股份去年营业收入62%。
    公司表示,该事件若有后续重大变化,将会履行持续披露义务。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6-14】
中国北车(601299)铁路货车首次出口欧洲
    中国制造的铁路货车将首次出口欧洲发达国家。中国北车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
限责任公司近日与法国货车租赁公司ATIR RAIL签署了20辆氨气罐车、20辆液化气
罐车的采购合同。这将是欧洲发达国家首次迎来欧美以外的铁路装备产品,中国北
车也成为中国第一家拿到欧洲货车采购合同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
    在获得法国订单前,中国北车已经提前启动了欧洲本地化生产的进程。2010年
,中国北车在欧盟成员国波兰设立货车研制企业,直接面向欧盟成员国提供铁路货
车。2011年,中国北车在巴西设立制造企业又提上日程,这一企业设立后,中国北
车将就近为南、北美洲提供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节约穿越浩瀚太平洋所必须付出的
高昂运费。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1-06-03】
中国北车(601299)城轨布局四大直辖市 瞄准4000公里地铁潜在市场
    记者从中国北车(601299)获悉,继5月底中国北车首列“重庆造”地铁列车
下线后,中国北车首列“天津造”地铁列车将于6月开始生产。至此,中国北车在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四大直辖市设立的下属企业均已形成生产能力。
    中国北车根据公开资料测算,四大直辖市2020年地铁通行里程总计有望达到40
00公里以上。中国北车总裁助理兼城轨事业部总经理王雁平认为,中国北车在地铁
需求最为密集的四大直辖市布点,既寻求新造又着眼维护,使自身投资能够实现最
大的产出。
    牵手四市
    自2010年始,中国北车陆续与天津、上海、重庆和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
同发展四大直辖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产业。
    中国北车天津工业园项目总占地1500亩,总投资37亿元,规划建筑面积50万平
方米,由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和天津机辆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
司联合投资建设。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税收4亿元,将满足天
津市轨道车辆研发和生产的需求。
    中国北车布局四大直辖市的第二站指向中国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上海。2010年
2月24日,中国北车和上海电气签署上海轨道交通设备发展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增
资及合资合同。中国北车取得了上海轨发50%的股份,此后,在中国北车的带领下
,上海轨发将形成城轨车辆造修及配套产品制造能力,培育上海地区相关配套产业
发展。
    第三站,中国北车驶向山城重庆。2007年4月,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与重庆
市机电控股集团公司、重庆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联合投资组建的重庆长客城市轨道
交通车辆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奠基。2011年年初,中国北车与重庆市签署战略合作协
议,以重庆长客公司为基础,建设中国北车西南产业基地,投产后将形成年产400
亿元的产能。
    2011年3月,中国北车与北京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该协议,
北京市政府和中国北车将共同打造国际化的“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园”,共同打造产
品出口和国际合作基地,共同拓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产品、新能源汽车、新
材料和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
    另外,中国北车方面透露,公司正在福建、深圳和广西等地布局,希望加强在
南方市场的辐射力。
    四市城轨需求强劲
    中国北车党委宣传部长谭晓峰表示,在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蓬勃发展
的背景下,处于交通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四大直辖市对轨道交通装备造修的需求均非
常迅猛。四大直辖市不仅是多条高速铁路的始发站、交汇站,更是中国最密集地铁
网的编织地。
    按照中国北车的测算,目前,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到2015年地
铁的通车总里程将分别为561公里、739公里、185公里和196.6公里,到2020年的通
车总里程分别预计为1050公里、970公里、464公里和364公里。根据四大直辖市最
近对地铁规划的调整,2020年四大直辖市的地铁通车里程都将超过1000公里。这意
味着到2020年四大直辖市的地铁通车里程将接近甚至超过4000公里。这相当于目前
国内地铁通车总里程的4倍。
    中国北车总裁助理王雁平表示,除了新造地铁及轨道交通装备外,维修和服务
也是重要的经营项目。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均已从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过渡,
制造业价值链向下游转移,使用与维护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北车在地铁
需求最为密集的四大直辖市布点,既寻求新造又着眼维护,使自身投资能够实现最
大的产出。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欧阳波

【2011-05-24】
中国北车(601299)获北京地铁132辆列车订单
    为进一步提高北京5号线的运能,缓解上下班高峰期的压力,中国北车(60129
9)长客股份公司将于今年11月开始陆续为5号线增加132辆地铁列车(22列)。这2
2列车投入运营后,5号线的发车间隔可望缩短到2分钟之内。
    北京地铁5号线是北京市的南北大动脉,于2007年正式通车。在北京城市建设
的飞速推进下,5号线在开通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达到饱和状态。虽然北京地铁
采取了诸如缩短发车间隔、开行区间车等措施,但还是无法消化5号线日益上升的
客流。随着亦庄线的开通,5号线面临的运能压力进一步增大。目前,5号线成了北
京最为繁忙的地铁之一。
    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为5号线增加的这22列地铁列车计划今年11月交付首列
车,2012年9月交付完毕。届时,5号线地铁的发车间隔将进一步缩短,最终实现2
分钟发车间隔的目标。
    北京地铁5号线车辆是我国第一个批量设计和生产的不锈钢轻量化不涂漆地铁
客车项目,六辆编组(三动三拖),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
    作为最早进入北京市场的车辆供应商,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先后为北京市场研制
了1号线、2号线、5号线、9号线、10号线、10号线二期、13号线、机场线等车辆。
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80%的奥运用车出自长客股份。目前,长客股份在北京市场
车辆总占有率达到70%。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欧阳波

【2011-05-11】
中国北车(601299)松原布局风电产业园
    5月10日,中国北车(601299)松原风电项目全面开工建设。中国北车在松原
建设的风电产业园建成后,将形成年产500台风电机组、500套风电塔筒、50000吨
大型钢构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至此,中国北车在新疆、内蒙古、山东中国风力资
源最为集中的三大地区形成了风电设备的生产制造能力。
    松原市地处兴安岭与长白山脉辖管地带,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松原所属
的四县一区都有天然的优质风场,风力发电条件得天独厚,除并网发电风场外尚有
20个风场风能资源有待开发。此外,松原还身处我国第二大风力资源地内蒙古东部
,属于我国风能资源密集的“三北”地区。广阔的风力资源为发展风电设备制造业
提供了广阔的市常基于此条件,北车风电有限公司于2010年8月30日与松原市政府
就风力发电装备生产项目签订合作协议。
    北车风电有限公司是中国北车投资35亿元,倾力打造的国内一流的大型风电装
备企业,是中国北车的未来支柱产业,2015年装机容量将进入国内风电行业前5名
,年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截至2010年底,北车风电公司已经形成年产1000台1.5
-3MW风电机组生产能力;2011年,北车风电公司2.0MW、3.0MW风力发电机组下线;
5.0MW大型海上风电机组计划2012年下线。其中即将下线的3MW机组,是北车风电有
限公司自主设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机组采用高速永磁设计方案,综合了
双馈和直驱两种技术优点,属国内首创。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欧阳波

【2011-04-23】
中国北车(601299)签订38.7亿元动车合同
    中国北车(601299)23日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与北京铁路局签订价值38.7亿元的200公里-250公里时速级动车组销售合同。合同
总金额约占公司201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6.22%。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1-04-15】
中国北车(601299)出口莫桑比克敞车交付完毕
    由中国北车轨道装备公司为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生产的最后一批出口莫桑比克的
敞车近日在大连港装船交付用户。至此,公司生产的330辆出口莫桑比克运煤专用
敞车全部完成。
    该批运煤专用敞车主要是为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在非洲的莫阿蒂泽煤矿项目设计
的专用车辆,载重63吨,采用莫桑比克三大件控制型转向架,主要在莫桑比克1067
mm轨距线路上运行,可满足于莫阿蒂泽煤矿与贝拉港口之间运输煤炭的需求,优点
是可以适应翻车机等机械化卸车作业,可适应万吨重载列车运输要求。
    这330辆运煤专用敞车是在轨道装备公司大连基地生产完成的。大连基地所处
地理位置优越,自该基地建成以来,先后有敞车、矿石车、漏斗车等产品远销澳洲
、非洲市常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欧阳波

【2011-04-12】
中国北车(601299)三招"支撑"高铁
    今年初风风火火的高铁行情,让中国北车(601299.SH)这只大盘股在二级市
场上风光了一把,股价更是创出9.69元的上市新高。然而概念炒作是否脱离基本面
?中国北车副总裁、总工程师孙永才在其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北车在高铁经营
方面有三个层次的规划。
    孙永才详细解读了高铁规划:目前中国北车搭建了两个高速铁路技术平台,一
个是时速250公里技术平台,一个是350公里技术平台;在生产能力的规划方面,中
国北车拥有长春股份和唐山客车两个世界一流的制造基地;而在市场方面,中国北
车和各个铁路局建立的是长期服务关系,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一体化。
    中国北车2010年业绩显示,该公司2010年营业收入人民币621.84亿元,同比增
长53.4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9.09亿元,同比增长45.12%。
    中国北车同时表示,开发的新业务也带来了187.83亿元的收入,在整体中已经
形成一定占比,这些业务包括以IGBT以及风力发电等。
    该公司副总裁、财务总监高志表示:公司正在做全寿命服务,且十分关注国际
市场,近期国外不少官员、企业到公司调研,因此全球化发展是未来的方向。
【出处】中国资本证券网【作者】张云

【2011-04-11】
中国北车(601299)2010年成绩斐然驶入发展快车道
    本报讯 4月是各大上市公司纷纷集中展示年报的时候,伴着春日的暖阳中国北
车也为投资者呈现了一份灿烂的年报。公司2010年营业收入621.84亿元,同比增长
53.4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9.09亿元,同比增长45.12%。2010年每
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23元。面对如此成绩,公司董事会秘书谢纪龙表示,北车在
积极提升业务收入的同时也在有效控制成本费用,由上市初的占总收入的12%三年
达到10%以下,2010年就已实现目标为9.8%。同时他还表示北车将进军风电整机行
业,未来将成为公司高速增长的板块。他还透露,中国北车将积极拓展国际业务,
2010年国际业务收入为44.87亿元,实现了突破性增长,未来北车将以在国外设立
生产点的形式,从货车制造逐步拓展到其他领域,目前已在波兰设有生产点。
    截止至2011年3月底,中国北车机车产品手持订单250亿元、动车组产品手持订
单600亿元、城轨地铁产品手持订单220亿元、货车产品手持订单40亿元、相关多元
产品手持订单100亿元,手持订单合计1210亿元。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李京京

【2011-04-11】
中国北车(601299)2015年国际业务占20%以上
    中国北车(601299)副总裁高志日前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国际业务将保
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15年,公司国际业务将占总营业收入的20%以上,轨道装备
产品将全面进入澳大利亚、巴西和中东欧等国际市常
    2010年,中国北车国际业务收入达到44.87亿元,占全年总营业收入的7.2%,
同比增长96%。
    另据公司总工程师孙永才介绍,“十二五”期间,中国北车将大力进军风力发
电设备制造领域,除继续保持公司目前在风力发电电机、塔筒和齿轮箱等零部件领
域的市场优势外,还将全面开拓风电整机市常孙永才透露,“十二五”期间,公司
整机装机容量力争进入国内风电行业前五名。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郭力方

【2011-04-09】
中国北车(601299)手持订单高达1210亿元
    中国北车昨日在北京举行业绩发布会,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19.09亿元,同
比增长45.12%。目前公司手持订单充足,截至2011年3月31日合计达1210亿元,将
确保公司业绩增长。
    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621.84亿元,同比增长53.48%。公司
表示,2010年公司动车组、机车、城轨地铁车辆等业务均保持快速增长,是公司业
绩增长的三大动力。其中,机车业务营业收入149.21亿元,动车组业务营业收入11
6.77亿元,城轨地铁业务量实现翻倍增长,营业收入51.63亿元。同时国际业务取
得较好业绩,实现突破性增长,2010年全年实现业务收入44.87亿元。
    据介绍,截至2011年3月31日,公司机车产品手持订单250亿元,动车组产品手
持订单600亿元,城轨地铁产品手持订单220亿元,货车产品手持订单40亿元,相关
多元产品手持订单100亿元,手持订单合计1210亿元。公司表示,以上订单将为公
司未来收入构成良好的支撑,会使公司营业收入保持高速增长,进一步提升公司的
盈利能力。
    中国北车也在风电等新业务领域进行积极布局,并实现了强劲的业绩增长,20
10年公司在这些领域实现营业收入187.83亿元。公司副总裁孙永才透露,中国北车
正在向风电整机行业布局,未来该业务将成为公司业绩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侯利红

【2011-04-08】
中国北车(601299)2010年国际市场营收增96%
    得益于国家在轨道交通装备方面的投资增加,特别是高速铁路网的建设,中国
北车(601299)2010年业绩喜人。
    公司今日公布的年报显示,其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621.84亿元,较上年增长53
.48%;实现营业利润19.61亿元,同比增长58.4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9.09
亿元,较上年增长45.12%;基本每股收益0.23元,与上年同期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中国北车积极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产能、产量和
销量较上年增长较快,使国内、国外市场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国内市场营
业收入增幅为50.93%,国际市场营业收入增幅为96.20%。
    2010年,中国北车毛利较上年度大幅度增长。公司各业务板块收入均保持增长
,其中动车组、城轨地铁、机车增幅较大,相应贡献的毛利也大幅增长。由于公司
产品结构有所变化,平均毛利率相对较高的动车组收入占比提高。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刘征

【2011-04-08】
中国北车(601299)去年业绩增45%
    中国北车(601299)年报显示,2010年营业收入达到621.8亿元,比上年同期
增长53.48%;利润总额达到2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达到19.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12%。基本每股收益0.23元。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以每股派发0.05元股息。本次派息共需现金人民币41,500万
元(含税)。
    公司指出,2010年公司的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务。近几年
,国家不断增加轨道交通运输基础建设的投资,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20
10年得益于国家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国家在轨道交通装备方面的投资增加,特别
是高速铁路网的建设,使公司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同时,公司也积极开拓新业
务和海外市场,公司业务量不断扩大,盈利能力大幅上升。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1-04-08】
中国北车(601299)2010年业绩增45%
    中国北车(601299)年报显示,2010年营业收入达到621.8亿元,比上年同期
增长53.48%;利润总额达到2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达到19.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12%。基本每股收益0.23元。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以每股派发0.05元股息。本次派息共需现金人民币41,500万
元(含税)。
    公司指出,2010年公司的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务。近几年
,国家不断增加轨道交通运输基础建设的投资,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20
10年得益于国家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国家在轨道交通装备方面的投资增加,特别
是高速铁路网的建设,使公司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同时,公司也积极开拓新业
务和海外市场,公司业务量不断扩大,盈利能力大幅上升。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吴婷

【2011-04-07】
中国北车(601299)2010年净利增45% 拟每股派0.05元
    中国北车(601299)周四晚间发布年报,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19.09亿元,
同比增长45.12%,拟每股派发现金0.05元(含税)。 
    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621.84亿元,同比增长53.48%;每股收益0.23元。 
    公司称,报告期内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货车、工程机械、机
电产品(含配件)等各业务板块收入均保持增长,使得营收快速增长,毛利也增长
较快。 
【出处】全景网【作者】曹胜杰

【2011-03-28】
中国北车(601299)再签大单 定增"加注"高铁
    中国北车(601299.SH)继1月29日公告了签订重大合同的公告后,3月26日公
司再次发布了签订4项重大合同。虽然此次签订合同的金额不及1月29日公告中提到
的合同金额,但是此次公告签署的重大合同的金额依然高达21.15亿元,据公告称
,此次签署的重大合同,约占公司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的5.22%。
    日前,中国北车还发布了关于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预案。3月27日,《证券日
报》记者就此事采访了中国北车的董秘谢纪龙,他表示,目前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
的事情已经在各大相关媒体上刊出,且在各门户网站上都有相关的消息。对于此次
非公开发行,已经有后续的公告,据公告显示,该预案已经经由董事会决议,并已
通过,目前,正在等待监管部门审批。
    非公开发行拟募资107.39亿元
    据此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预案显示,公司计划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5亿股,
募集资金107.39亿元。其中公司控股股东北车集团拟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金
额为不少于42.5亿元且不超过45亿元。北车集团本次非公开发行结束之日起36个月
内不得转让新购股份。
    据了解,2009年年末,中国北车完成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公司IPO募
集资金已经逐步投入到相关项目中并产生了良好的收益。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公
司前次募集资金已累计使用87.31%。
    中国北车表示,为抓住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这一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市场机
遇,公司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公司未来拟投资的项目对资金的需求
量仍较高,单纯靠公司自身税后利润的积累无法满足,需要通过外部融资以满足项
目资金需求。截至2010年9月30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约为70.25%(合并报表口径
),处于较高的水平。鉴于此,公司需再次通过股权融资降低资产负债率、改善资
本结构。通过本次融资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将明显下降,资本结构明显改善,财
务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为未来实施债务融资提供空间。
    另据公告显示,此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到的资金投向包括:高铁车辆技
术研发与提能改造37.25亿元;大功率机车及重载快捷货运车辆装备技术研发、技
术改造33亿元;相关多元产业3.63亿元;补充一般营运资金23.5亿元;投资设立北
车财务有限公司10亿元。
    去年末以及今年初,中国北车在高铁概念炒作下,股价从5.3元一路飙升至最
高的9.71亿元,涨幅超过80%。民族证券认为,中国北车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
业领军企业,整体而言,轨道交通装备迎来黄金十年,产业盛宴才刚刚开始,公司
作为国内铁路装备行业两大龙头之一,将充分享受轨道建设大投资带来的行业长期
景气度,而海外市场和相关多元化产业的拓展不仅带来了收入的增长,更推动了盈
利能力的改善,为公司的持续增长提供助力。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公司此次再融资募投项目主要为高铁项目,可以看出公司
在这一领域做大做强的决心,随着项目达产,公司在这一行业的竞争力也将大大增
加,有助于其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重载货运或成未来发展主线
    公司行业竞争力以及是否能够占到更多的市场份额,东海证券机械行业分析师
认为,在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及市场规模相对明了的前提下,轨道车辆行业内谁掌握
了领先的技术和充足的产能,谁就有可能领先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
    公司在此次车辆募投项目中专注于400公里动车组的研发和现有车型新造及维
修能力的提升,正是为了这一目标。同时,公司计划对于大功率机车及重载快捷货
运车辆方面的投入也是基于这一原因。
    他还表示,募投项目达产后公司产能将得到大幅提升。将彻底扭转订单多、产
能少的尴尬局面。其中不仅包括高铁、大功率机车和城轨地铁等整车产能,在铁路
车辆维修能力及主要配件生产能力方面也会得到全面提升。
    预计募投项目全面达产后,公司将新增350公里动车组产能72标列/年,增加12
0标列/年动车组检修能力,10000辆/年重载快捷铁路货车产能等,同时在车用零部
件自给率上也会有所增强,尤其在车轴、齿轮箱、制动系统、弹簧、摇枕侧架等方
面。
    上述分析师最后提到,重载货运发展前景可期。目前国内符合国际重载运输协
会标准的重载货运铁路只有大秦铁路一条,其余主要货运线路如京广、京哈等仅为
准重载铁路,原因是其线路上所运行货车单车载重能力低于要求。根据铁路货运相
关规划,到2020年我国铁路货车保有量将达到100万,货车单根轴重平均达到27.5
吨。
    预计,在未来的10年间新增及更新换代货车数量在80万辆左右,虽然铁路货运
车盈利能力较动车、大功率机车等高端技术车型低,但是巨大的市场空间,仍可为
业内公司提供良好收入。中国北车在铁路货车市场占有50%的市场份额。将成为这
一领域的最大受益者。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杨萌

【2011-03-28】
中国北车(601299)近期签下21亿合同
    中国北车(601299)近期签订了若干项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21.15亿元。
    其中,控股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签订
了价值6.21亿元的地铁车辆销售合同;全资子公司北车进出口有限公司与哈萨克斯
坦TOO INTERSNAB公司签订了价值8.66亿元的货运敞车销售合同,在2011年至2012
年完成交付;全资子公司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与哈姆斯利铁矿公司
签订了价值1.29亿元的矿石车销售合同;全资子公司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
任公司与内蒙古华远现代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价值3.96亿元的C70型通用敞车
销售合同,在2011年内完成交付;此外,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还与
内蒙古华远焦化运营有限公司签订了价值1.03亿元的C70C型焦煤运输专用敞车销售
合同,在2011年内完成交付。
    上述合同总金额约占公司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的5.22%。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李若馨

【2011-03-26】
中国北车(601299)签订逾20亿元合同
    中国北车今日披露,公司近期签订了若干项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21.15亿元
,合同总金额约占公司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的5.22%。
    据中国北车介绍,公司控股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地铁集
团签订了价值6.21亿元的地铁车辆销售合同,该批车辆将用于哈尔滨市地铁1号线
;全资子公司北车进出口有限公司与哈萨克斯坦TOO INTERSNAB公司签订了价值8.6
6亿元人民币的货运敞车销售合同,在2011年至2012年完成交付;全资子公司齐齐
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与哈姆斯利铁矿公司(Hamersley Iron Pty. Ltd
)签订了价值1.29亿元人民币的矿石车销售合同;同时,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
限责任公司与内蒙古华远现代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价值3.96亿元人民币的C70
型通用敞车销售合同,在2011年内完成交付;此外,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
任公司还与内蒙古华远焦化运营有限公司签订了价值1.03亿元人民币的C70C型焦煤
运输专用敞车销售合同,在2011年内完成交付。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徐锐

【2011-03-25】
中国北车(601299)欲加大海外业务 酝酿H股上市
    昨日,从中国北车(601299.SH)获悉,按照公司海外发展战略,不排除启动H
股上市计划,以建立相关的境外融资平台。
    中国北车人士向本报透露:"3月23日,中国北车刚刚披露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
票预案。此举表明,公司在等待合适时机,借助香港资本市场进行境外融资,以配
合公司海外业务拓展。目前H股上市计划尚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上述人士表示:"按照公司发展战略,2009年上市时,之所以仅采取A股模式,
因为公司海外业务比例不高。随着公司海外市场份额的增大,我们开始酝酿H股上
市。"
    2009年12月29日,中国北车登陆A股市常彼时,中国北车每股发行价格为5.56
元,发行量25亿股,募集资金项目总投资额约100.4亿元。有数据表明,2010年,
中国北车海外业务约占公司整体业务的6%。
    "我们的发展目标是未来海外业务比例能占公司整体业务的10%左右。"中国北
车董事会人士称。
    加速进入海外市场,是中国北车国际化的重要战略。中国北车人士向本报透露
:"芝加哥市计划修建一条从市内到机场的高速铁路,总长约为40多公里,希望我
们能为其提供高速动车设备,目前金额尚未确定。"此前,中国北车研制的高速动
车组已在芝加哥运行过4亿多公里。
    一位交通分析师指出:"作为国内两大铁路设备央企,中国南车(601766.SH;
01766.HK)已经以"A+H"股方式上市,其高铁设备也已进入美国市常若中国北车H股
上市,两家公司应在国际市场开拓上形成合力,避免重复竞争。毕竟和庞巴迪等国
际铁路设备巨头相比,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的海外市场份额之和仅为10%。"
【出处】中国资本证券网【作者】

【2011-03-23】
中国北车(601299)拟定向增发募资百亿
    前次募资已使用87.31%,本次募资主要用于现有主营业务
    中国北车(601299)今日披露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公司拟非公开发行不
超过15亿股,其中公司控股股东北车集团拟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的金额为不
少于42.5亿元且不超过45亿元。
    预案显示,中国北车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将不超过107.38亿元,募集
资金将用于高铁车辆装备技术研发与提能改造、大功率机车及重载快捷货运车辆装
备技术研发与技术改造、相关多元产业以及投资设立中国北车财务有限公司等。
    据了解,2009年年末,中国北车完成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公司IPO募
集资金已经逐步投入到相关项目中并产生了良好的收益。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公
司前次募集资金已累计使用87.31%。
    中国北车表示,为抓住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这一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市场机
遇,公司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公司未来拟投资的项目对资金的需求
量仍较高,单纯靠公司自身税后利润的积累无法满足,需要通过外部融资以满足项
目资金需求。截至2010年9月30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约为70.25%(合并报表口径
),处于较高的水平。鉴于此,公司需再次通过股权融资降低资产负债率、改善资
本结构。通过本次融资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将明显下降,资本结构明显改善,财
务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为未来实施债务融资提供空间。
    公告披露,中国北车本次募集资金主要围绕公司现有主营业务展开,本次募集
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公司将进一步提升高速、重载、城轨装备研发能力和产业化
水平,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并将进一步推动公司战略目标
的实现。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保持不变并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公
司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水平将得到明显改善。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1-02-21】
中国北车(601299)牵引电机出口南非 今年初签订合同金额超南车
    铁路装备行业的另一个龙头企业中国北车(601299.SH),无意让中国南车"独
占鳌头",2月15日,中国北车永济电机公司与南非环球铁路工程公司签订了300台Y
Z134A电机的采购合同。
    "这是永济电机公司历史上单笔金额最大的出口机车牵引电机的合同,也是我
国首次实现铁路电机自主品牌批量进入国外铁道行业。"有交通运输行业分析师告
诉记者。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北车永济电机公司是我国最大的机车牵引电传动系统制
造商,电机牵引研发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此次出口南非的牵引电机,中国北车
永济电机公司经历了样机的设计、试制、验收和装车运行考核,直至一举中标300
台电机,前后花费五年时间。
    另据中国北车1月29日的相关公告显示,公司于日前签订了若干重大合同。其
中,公司控股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
司签订了价值约30亿元的地铁车辆销售合同,以及与蒙古国道路、交通、建筑和城
市发展部签订了价值2亿元的内燃机车、货车和集装箱正面吊销售合同。
    另外,全资子公司北车进出口有限公司与新西兰铁路公司(KiwiRail)签订了
价值1.5亿元的集装箱平车销售合同等。签订合计金额约77亿元,这一合同总金额
约占公司2009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19.05%。而这一金额超过了中国南车近日签订的
重大合同总金额约75亿元的金额。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2-21】
概念"高烧"待退 资金撤出北车中国北车(601299)
    2月14日,是中国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涉嫌严重违纪被查消息传出后的首个交易
日,中国北车(601299.SH)、中国南车(601766.SH)等高铁概念股随着这个消息
大幅走低,再加上高铁债务问题的双重利空,高铁概念退潮迹象明显。
    具体表现是,沪深两市2月14日因宏观经济数据利好,双双上涨,收于近两个
月高点,但高铁概念相关的交运设备板块却以0.53%的跌幅成为两市唯一报跌的行
业板块。其中,中国北车以2.68%的跌幅领跌。
    部长出事"导火索"
    目前,刘志军"涉嫌严重违纪"的具体问题还未正式披露,但此事的备受关注离
不开当前铁路基建,尤其是高铁建设大踏步迈进"十二五"的大背景。
    中国北车拥有中国最大的机车制造基地,是国内最大的客车研发制基地,最大
客户就是铁道部,刘志军问题一出现,敏感投资者可能意识到会影响"突飞猛进"的
中国高铁建设。
    中国北车在节后6个交易日内,资金净流出排在A股十大净流出公司之首,流出
金额达到6.15亿元,期间跌幅为7.31%。铁道部内部人士2月16日对《投资者报》表
示,目前高铁项目还在正常进行,由于出现这样的问题,内部人心惶惶,短期内影
响工作情绪是不可避免的。
    短期来看,受影响严重的是去年四季度进驻的众多基金经理们,因为中国北车
、中国南车等带有政策主题的交通运输概念股,因为前期股价一直徘徊底部,再加
上高铁层面的利好消息不断,故而受到基金经理们的青睐。
    从在各基金季度增持股份数排名前五的股票中,有三只为交通运输股,分别为
南方航空(600029)(600029.SH)、中国国航(601111)(601111.SH)和中国北
车,前两只今年以来随A股调整大幅回落,而中国北车在高铁概念股的资金追逐中
逆市上扬。
    据统计,21只基金于去年四季度末追加持有中国北车,其中15只基金为新增重
仓买入,刘文动管理的华夏优势增长拥有中国北车的筹码较多,该基金去年四季度
持有中国北车8599.61万股。
    多位分析师2月15日对《投资者报》表示,高铁概念股此次股价回调,是短期
调整,长期仍然看好这一板块,中国高铁建设项目很多都在实施当中,尤其是中国
北车和中国南车作为机车生产商,未来随着中国高铁效应进一步热化,离机车销路
真正走进世界之门不远。此外,两车未来还有合并案可以期待。
    不只做高铁机车
    此外,从中国北车近期中标合同上看,虽然金额有限,但是主要集中在公司城
轨地铁车辆、货车、客车以及其他延伸产品方面,显示公司未来除了动车组、大功
率机车外仍有其他可以获得长足发展的业务。
    中国北车此前公告称,近期签订了若干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77亿元。中国北
车目前在手订单约为1400亿元,大多2011年交付,完全可以支持今年的业绩。
    部分城轨地铁车辆和货车、集装箱正面吊产品将部分订单延至2012年交付,对
明年的业绩也有一定的保障。中金公司预计,铁道部今年将再次进行大规模的动车
组招标,为公司的未来增长提供保障。
    而中国北车新签的项目包括,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市轨道
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价值约30亿元的地铁车辆销售合同;与蒙古国道路、
交通、建筑和城市发展部签订了价值2亿元的内燃机车、货车和集装箱正面吊销售
合同;全资子公司北车进出口有限公司与新西兰铁路公司(KiwiRail)签订了价值
1.5亿元的集装箱平车销售合同。
    从中不难看出,最大的项目来自北京地铁,但目前市场上普遍只是看到了高铁
带来的中国北车动车组业务的强劲增长和重载带动的公司大功率机车业务的快速发
展。
    因此,中金公司认为,除大功率机车和动车组外,中国北车其他铁路车辆,如
城轨地铁车辆、重载带动的货车的增长,和其他延伸产品,如铁路起重机、风电电
机、轨道交通装备配件等,亦有增长的空间。
    中国北车内部人士2月16日对《投资者报》表示,目前公司订单正在按计划进
行生产,未受其他因素影响。该人士回避了刘志军被查问题,以及高铁债务进一步
恶化等问题。
    根据资料显示,刘志军于2003年正式担任铁道部部长。在其担任铁道部部长期
间,中国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发展迅猛。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正式通车
运营,中国高速铁路速度再上一个新台阶;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里程最长、运
营时速最快的武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众所周知的京沪高铁也进入建设的最后阶段
。
    目前中国在建多条高铁和客运专线项目,对于高铁机车的需求也进入新的高点
。而在"十二五"规划中,高铁项目也拥有独特优势。
    概念"高烧"估值超行业两倍
    因此,高铁概念在2011年股市的起跑中获得追捧,其宏伟的发展前景让众多投
资者兴奋异常。不过,机构投资者1月5日曾有过一次逢高出货,已经为投资者敲响
警钟,高铁概念"高烧"待退越来越明显。
    实际上,高铁概念股的炒作时长已经超过半年,中国北车、中国南车的期间涨
幅均超过了60%,已经远远超越同期大盘的表现。
    中国北车、中国南车在股价上涨的推动下,两只高铁龙头股的动态市盈率均超
过40倍,而交通运输行业的整体市盈率不足19倍,已经高出两倍。显然,高涨幅和
高估值已经压缩了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股价的上升空间。
    再加上,目前包据京津线和武广线在内的高铁运营仍然亏损,另一方面高铁建
设是铁道部举债建设的成果,未来高铁资金问题,将是制约发展的关键。
    此外,海外市场拓展还体现在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案头的困难问题,而缺少运
营维护经验也是其受制的因素之一。据了解,国外高铁项目一般包括项目的设计、
施工,还包括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和设备维护,这对于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来说是短
板。
    中国南车曾因为运营经验不足,2010年退出一个海外项目的竞标,这也是国内
高铁项目整体出口的瓶颈。
    一方面整体项目运营经验有限,另一方面国内高铁项目仍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一个月前,中国北车对外宣称,将投资3亿元,建设动车组和机车牵引与控制国
家重点实验室北车基地。轨道牵引与控制是机车车辆装备的核心技术,是高速、重
载铁路装备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实验室的建设将为提高中国铁路技术装备体系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也为国际国内高铁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在今年年初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
提出了2011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新增4715公里,初步形成覆盖面更广、效应更
大的高铁网络设想,未来高铁产业应该具有广阔的前景。
    随着中国北车、中国南车等高铁概念股因为刘志军问题和债务牵扯而股价回调
,投资者可以适当关注,不过高铁概念股被热捧之后的市场风险仍在。
【出处】投资者报【作者】

【2011-01-31】
中国北车(601299)近期签77亿元合同 
    中国北车(601299)公告,近期签订了若干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77亿元。
    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
理有限公司签订了价值约30亿元的地铁车辆销售合同。公司与蒙古国道路、交通、
建筑和城市发展部签订了价值2亿元的内燃机车、货车和集装箱正面吊销售合同。
全资子公司北车进出口有限公司与新西兰铁路公司(KiwiRail)签订了价值1.5亿
元的集装箱平车销售合同。
    此外,公司全资子公司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济南轨道交通装
备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北车集团沈阳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
限责任公司以及太原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哈
尔滨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等也签订了相关合同。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顾鑫

【2011-01-20】
投资3亿 中国北车(601299)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19日宣布,将投资3亿元,建设动车组和机车牵引与控
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车基地。
    轨道牵引与控制是机车车辆装备的核心技术,是高速、重载铁路装备技术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机车和动车组牵引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科技部、铁道部、
国资委等部门的组织和领导下,中国北车会同铁科院等单位于去年开始共同建设的
。该实验室的建设将为提高我国铁路技术装备体系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出处】中国资本证券网【作者】

【2010-12-23】
中国北车(601299)260辆货车出口澳洲 
    12月22日,中国北车出口澳大利亚260辆40吨轴重矿石车项目正式启动,这标
志着中国北车研制的世界顶级矿石车将再次入驻澳大利亚。而此前,中国北车已累
计向澳大利亚提供了超过5000辆铁路货车。
    自1999年起,中国北车铁路货车整机产品就批量出口到发达国家。轴重35.7吨
矿石车、轴重40吨矿石车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铁路货车出口到澳大利亚,并与力
拓、必和必拓、PN公司等世界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此次260辆矿石车将由中国北车旗下齐轨道装备公司研制,出口到澳大利亚第
三大铁矿石出口商——FMG公司。FMG公司是澳大利亚矿业出口中新的重量级公司,
市值已达到300亿澳元。该公司经过对齐轨道装备公司样车的长期运用考验和比对
,选择了由齐轨道装备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不锈钢40吨轴重矿石车。
    该车是世界轴重最大的铁路货车,为FMG公司量身定做,可在FMG公司专用线路
上运行,往返于矿山与码头进行矿石运输。列车编组240辆,牵引吨位3.84万吨,
最高运行时速100公里。该车与FMG公司运矿码头的翻车机及附属设备相匹配,不仅
能够实现不摘钩连续翻卸作业,还能适应环形装车、直进直出装车、解体装车作业
及运行时机车动力集中牵引的要求。
    齐轨道装备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铁路货车研制和出口基地,建国以来累计研发制
造30多万辆铁路货车,产品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齐轨道装备公司拥有行业最
大最强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九大系列260多个品种的行业最全产品格局和齐
齐哈尔、大连、哈尔滨、牡丹江四个制造基地,掌握了从转向架到钩缓装置、制动
装置,以及车体轻量化等铁路货车全部世界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欧阳波)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0-12-23】
中国北车(601299)获两城市地铁车辆订单共9.6亿元
    12月22日晚,中国北车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期获得总价值近27亿人民币的合
同,其中包括西安、上海两城市的地铁车辆订单共计9.6亿元。
    公告显示,公司全资子公司大连机车车辆公司与西安市地铁签订了价值6.1亿
元人民币的地铁车辆销售合同,在2013年8月前完成交付,该批车辆将用于西安市
地铁1号线。
    根据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公司与上海轨道交通浦东线公司签订
了价值3.5亿元人民币的地铁车辆销售合同,在2012年内完成交付;该批车辆将用
于上海市地铁6号线。
    兴业证券分析师吴华表示,国内迅猛的城市化进程催生出巨大的城轨地铁车辆
市常目前全国有近50个城市达到修建地铁的标准,27个城市正在筹建,其中22个城
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已获得批复,我国轨道交通建设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预计
未来5年城轨地铁车辆的年均市场规模预计在200-300亿左右。
    吴华表示,北车作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两大龙头之一,轨道交通业务未
来几年将迎来高速增长期,从2011年订单交付进度来看,预计2011年该块业务收入
可达70亿元以上。
    根据公司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业务出现爆发性增长,
实现营业收入20.1亿元,同比增长近380%。
【出处】财经信息网【作者】

【2010-12-23】
中国北车(601299)近期签订27亿合同
    中国北车(601299)今日披露了近期签订的多项重大合同,合计总金额约27亿
元,约占公司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的6.74%。
    其中,公司全资子公司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与两家外资公
司哈姆斯利铁矿公司、皮尔巴拉基础设施公司签订了价值1.3亿元、1.4亿元的矿石
车销售合同。哈姆斯利铁矿公司是力拓公司下属规模最大的全资子公司。
    同时,齐齐哈尔公司还与内蒙古坤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价值4.8亿元的
不锈钢运煤专用敞车销售合同,与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价值1.7亿元
的凹底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销售合同,与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价值
1.2亿元的集装箱专用平车销售合同。
    另外,公司全资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等还分别与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西安
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上海轨道交通浦东线发展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价值7.
3亿元、6.1亿元、3.5亿元的通用敞车、砟漏斗车、以及地铁车辆等销售合同。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成城

【2010-12-14】
自主创新机车首次进入发达国家 中国北车(601299)加强海外布局
    董秘谢纪龙表示,争取在2011年达到海外收入占上市公司总收入的10%
    2010年12月7-9日,由中国铁道部与国际铁路联盟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世界高速
铁路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该会议是由国际铁路联盟与1992年发起并组织举办的全球会议,旨在展示和交
流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水平与成就,此前所举办的六届会议地点均在欧洲,本届大会
是首次在欧洲以外国家举办。
    近年来,中国在高速铁路领域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中国
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
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12月12日,中国北车(601299.SH)对外宣布,首批6台全球窄轨线路功率最大
机车运抵新西兰,这是我国自主创新内燃机车首次出口到发达国家。
    中国北车董事长崔殿国指出,"此次内燃机车出口新西兰,是中国机车产品首
次登陆大洋洲,也是中国自主创新的机车首次进入发达国家。"
    继续加强海外布局
    昨日,中国北车董秘谢纪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已加
强海外布局,但是目前海外业务在公司所占的比例只是个位数,但相信增长会比较
快速。"
    据记者了解,此次向新西兰出口的首批6台为CKD98型内燃机车,有中国北车下
属的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设计制造,分两批交付。
    有专家指出,机车属于火车的核心组成部分。这批机车主要用于装备新西兰的
货运线路,其功率为2700KW(相当于3700马力),机车规矩1068mm,牵引2000吨货
物通过千分之十六坡道,时速达100公里,是目前全球窄轨线路功率最大的机车。
    另据了解,中国北车于12月7日宣布,与法国阿尔斯通进行战略合作,共同进
军海外高铁市常
    谢纪龙就此次合作对记者表示:"此次合作是在日前举行的第七届世界高速铁
路大会上确定的。该框架性战略合作协议由铁道部主导签署,公司和阿尔斯通的合
作主要包括共同开发铁路产品等。将在已有合作基础上,未来拓展包括机车、城际
车辆、高速列车及城际列车、高铁信号系统等合作。而阿尔斯通和中国北车将共同
研发国内外的铁路设备及解决方案。"
    有分析师指出,中国北车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已初见成效,如向马来西亚、巴西
和阿根廷销售机车和城际列车。今年3月18日,中国北车发布公告称,已经和阿根
廷联邦规划公共投资与服务部达成了总价22亿元的协议,将向阿根廷出口告诉内燃
机车和铁路客车。
    今年7月3日,中阿铁路合作项目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阿方欲引进中国铁路技
术发展"贝尔格拉诺货运"长期项目,该项目至少耗资13亿美元,总投资将高达数十
亿美元,而该项目中将会有南车与北车的共同参与。
    谢纪龙还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海外业务的拓展,争取在2011年达到海外收入
占上市公司总收入的10%。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杨 萌

【2010-12-08】
中国北车(601299)10亿元揽入沈车
    中国北车今天公告,以10亿元向控股股东中国北车集团收购其下属沈阳机车车
辆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截至2010年9月30日,沈车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共5232
万元;而中国北车前三季度净利润12.81亿元。此项收购能有效避免北车集团与公
司在货车业务的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
    公司同时公告,与北车集团共同出资设立中国北车财务有限公司。财务公司注
册资本为12亿元,其中中国北车拟以现金出资10亿元,占财务公司注册资本的83.3
3%;北车集团拟以现金出资2亿元,占财务公司注册资本的16.67%。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阮晓琴

【2010-12-08】
中国北车(601299)10亿元全资收购沈车公司
    中国北车(601299)公告称, 公司拟以协议转让方式收购中国北方机车车辆
工业集团公司所持中国北车集团沈阳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100%的股权,收购价格
为人民币10亿元。本次收购完成后,中国北车将持有中国北车集团沈阳机车车辆有
限责任公司100%的股权。
    公司称,本次股权收购履行了中国北车上市时的承诺,为中国北车后续进行资
本市场再融资奠定基础,增强中国北车货车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并提高货车业务的市
场占有率。
    此外,公司将与北车集团共同出资设立中国北车财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
民币12亿元,其中中国北车拟以现金出资人民币10亿元,占财务公司注册资本的83
.33%;北车集团拟以现金出资人民币2亿元,占财务公司注册资本的16.67%。
    公司拟与北京铁路局、天津临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天津电力机车
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9.6亿元,其中公司以现金出资人民币4.2亿元,占注
册资本的43.75%;北京铁路局以现金出资人民币3.98亿元,占注册资本的41.46%;
天津临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现金出资人民币1.42亿元,占注册资本的14.79%。
    公司全资子公司北车投资租赁有限公司拟在天津东疆港保税港区出资设立北车
(天津)投资租赁有限公司。北车(天津)投资租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亿
元,北车投资租赁有限公司拟以其自有资金投入,占注册资本的100%。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邢佰英

【2010-12-03】
上海北车永电电子挂牌 中国北车(601299)控股
    中国北车(601299.SH)12月2日宣布,上海北车永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
挂牌,将主要经营大功率IGBT器件研制。公司由中国北车控股,与上海卓骋电子科
技公司共同发起成立。
    IGBT是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继双极晶体管(GTR)和金属氧化物场效应
晶体管(MOSFET)后的新一代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具有MOSFET易于驱动、控制简
单、开关频率高的优点,又具有GTR的导通电压低、通态电流大、损耗小等优点,
被广泛应用在以高铁为代表的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节能变频、风电、太阳能等产业
中。
    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导体器件消费市常据赛迪顾问统计,2009年
我国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规模已达到1215.3亿元。
    上海北车永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印平向记者表示,IGBT器件是现代轨
道交通技术装备交流传动系统的关键技术核心器件。新公司挂牌,将为IGBT器件提
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部件,加快我国自主研发的IGBT器件产业化步伐。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整个IGBT市场大部由国外厂商占据。其中的IG
BT芯片完全依赖进口,关键技术被国外大公司垄断,国内难以实现突破,成本难以
降低。
【出处】中国资本证券网【作者】

【2010-10-27】
中国北车(601299)2010年三季度净利增长55.76%
    中国北车(601299)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6.48479亿元,同
比增长55.76%。1-9月,公司实现净利润12.82亿元,每股收益0.15元。
    公司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比较增加143.55亿元,增幅58%,主要是公司报告期
内规模扩大、业务量增加、产品交付增加所致。利润总额与去年同期比较增加5.88
亿元,增幅55.6%,主要是报告期内业务量增加、营业利润增加所致。
    同日披露的公告显示,公司拟以"中国北车整体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投资资金
中募集资金8500万元向子公司增资,其余3.95亿元以委托贷款方式贷给子公司。公
司拟以现金13亿元向全资子公司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增资。公司还拟增资北
京南口轨道交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北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
    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拟投资设立北车大连柴油
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其中货币出资约6000万元,实物及无形资产出资约1
.4亿元。该子公司还将通过招拍挂程序摘牌取得大连机车旅顺基地二、三期项目建
设用地土地使用权124.74万平方米,铸锻项目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40万平方米。
【出处】中国资本证券网【作者】顾鑫

【2010-10-27】
中国北车(601299)2亿投资柴油机项目
    中国北车(601299)全资子公司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投资设立
北车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约2亿元。中国北车本次设立北车大连柴油机
公司,或是为了发力270系列柴油机。此前,中国北车已通过技术引入消化方式,
实现270系列柴油机国产化。 
    中国北车同时公告,北车大连机车公司假话购买大连机车旅顺基地二、三期项
目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124.74万平方米,铸锻项目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40万平方米
,将通过招拍挂程序摘牌取得。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向南

【2010-10-27】
中国北车(601299)2010年第三季净利6.48亿元 同比增长56%
    中国北车(601299)周二晚发布季报,公司2010年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6.48亿
元,同比增长55.76%。
    今年7-9月公司营业收入为142.13亿元,同比增长43.51%;基本每股收益0.08
元,同比增长14.29%。 
    因报告期内规模扩大、业务量增加、产品交付增加,2010年1-9月公司实现营
业收入390.88亿元,同比增长58.04%;净利润12.82亿元,同比增长60.23%;每股
收益0.15元,同比增长7.14%。
【出处】全景网【作者】黄丽

【2010-10-13】
中国北车(601299)签订近52亿销售合同
    近日,中国北车(601299)签订了若干项重大合同,合计金额近52亿元。其中,
控股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铁路局签订了价值27亿元的动车组销
售合同,在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完成交付;此外,该公司还分别与北京铁路局
、哈尔滨铁路局、沈阳铁路局和郑州铁路局签订了动车组检修合同,检修合同总金
额约为5.4亿元。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李小平

【2010-10-13】
中国北车(601299)获8项重大合同
    中国北车10月12日公告宣布,近日签订8项重大合同,合计金额近52亿元人民
币,占其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的12.84%。
    其中金额最大的一项合同为中国北车控股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与
北京铁路局签订的价值27亿元的动车组销售合同,将在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完
成交付。
    此外,长春轨道还分别与北京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沈阳铁路局和郑州铁路
局签订了动车组检修合同,检修合同总金额约为5.4亿元人民币。
    公告称,中国北车还通过全资子公司分别与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内蒙古坤
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淡水河谷莫桑比克公司、吉林
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部管道分公司签订铁路客
车、C70通用敞车、SQ6型凹底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运煤敞车出口、L70型粮食漏
斗车和GN70型铁路粘油罐车的销售合同,价值分别为7.6亿元、3.9亿元、2亿元、2
.7亿元、1.5亿元和1.6亿元。
【出处】中国资本证券网【作者】

【2010-09-29】
中国北车(601299)收购上海轨发股权
    中国北车今日公告,经履行国有股权转让及增资的相关法定程序,公司成功收
购上海电气集团所持有的上海轨道交通设备发展有限公司44.79%股权,收购价款为
3.65亿;单方认购上海轨发公司新增注册资本,增资价款为8491万,其中6252万计
入上海轨发公司注册资本,其余2239万计入资本公积。
    据公告,2010年9月27日,上海轨发公司完成工商变更手续并领取新的工商营
业执照,上海轨发公司注册资本由6亿元增加至6.63亿元。其中,公司出资3.31亿
元,持股50%。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郭成林

【2010-09-14】
中国北车(601299)与阿尔斯通签合作备忘录
    阿尔斯通与中国北车及上海电气昨天共同宣布,三方签署合作备忘录,结成战
略合作关系并携手开拓轨道交通市常
    根据该合作备忘录,阿尔斯通将携手中国北车和上海电气进一步提高现有两家
合资企业--上海阿尔斯通交通设备有限公司(SATCO) 和上海阿尔斯通交通电气有限
公司(SATEE) 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此次合作旨在加速发展两家合资企业为城
市轨道交通市场所提供的整体轨道车辆解决方案及轨道交通牵引系统。该战略合作
的长期目标是将两合资企业打造成为具备为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目标市场设计、制
造并推广新产品能力的企业。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陈其珏

【2010-08-27】
中国北车(601299)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65%
    中国北车(601299)今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1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48.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0.46亿元,增幅6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3
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5亿元,增幅65%;每股收益0.08元。
    中国北车称,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源自我国近几年来轨道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
的快速发展,公司抓住发展机遇,提升技术优势,加大以动车组和大功率电力机车
、城轨地铁车辆为代表的新产品开发力度和技术改造投入,提高了产能,市场销售
额不断提升,从而带动报告期的营业收入有较大增长。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程文

【2010-08-23】
独食变合吃 中国北车(601299)到嘴的蛋糕送人
    在诱人的高铁项目即将带来丰厚回报之际,中国北车(601299)却主动将蛋糕
切走一块拱手送人。
    2010年8月11日,公司披露公告称,拟将IPO募投项目“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制
造平台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由全资子公司北车长春轨道客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长客集团)变更为控股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客
股份)。该募投项目预计在明年6月竣工建成。
    资料显示,中国北车目前合计持有长客股份87.44%股权,另外五家公司持有剩
余的12.56%股权。
    这意味着原本由上市公司100%“独食”的募投项目收益,却要变成六家公司“
合吃”。此举被市场质疑为有损上市公司股东利益之嫌。
    百亿高铁蛋糕待吃
    中国北车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制造平台建设项目”总投
资20.53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3.12亿元,为其最大IPO募投项目,建成后将形成
年新造时速350公里动车组576辆的生产能力。
    上市公司称,该项目经济效益良好,投资内部收益率达14.43%(税后),投资
回收期为9.98年(税后)。
    一位接近中国北车的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述募投项目主要是为
扩充时速350公里动车组的产能。他表示,国内动车组的时速正由200公里向350公
里发展,而中国北车手上握有大量订单,扩张产能有助于实现业绩释放。
    据申银万国测算,目前中国北车在手订单超过1400亿元,其中时速350公里动
车组的订单金额就高达近800亿元。
    某不愿具名的券商轨道设备研究员也认为,“这块高铁大蛋糕,就是北车未来
几年间的最大看点和利润源。”
    更为诱人的是,距离“吃蛋糕”的时间正渐行渐近。中国北车最新披露称,目
前除污水处理站待开工、牵引试验线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外,“时速350公里动车组
制造平台建设项目”包含的其他建设内容都基本完成或者处于收尾阶段,计划在20
11年6月份前完成项目竣工验收工作。
    “中国北车将由此迎来爆发式增长。”上述研究员表示。
    申万预计,随着今明两年动车组进入密集交货期,中国北车2010、2011年的收
入增幅将接近50%。
    蹊跷的变动
    然而,蛋糕还没端上,吃蛋糕的人却意外增加了。8月11日,中国北车突然发
布董事会预案,拟将上述募投项目的实施主体由全资子公司长客集团变更为控股子
公司长客股份。公司表示,该项议案将交由8月26日举行的股东大会审议。
    公开信息表明,长客股份成立于2002年3月,目前总股本为11.1亿股。其中中
国北车直接持有3.91亿股,占比35.20%;同时通过长客集团、及另一家全资子公司
长春轨道客车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持股1.76亿股、4.04亿股,占总股本的15.82%
和36.42%。三家公司合计持股比例达到87.44%。
    另一方面,吉林省金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今创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联合投资
有限公司、中铁科学技术开发公司和吉林延边林业集团敦化林业有限公司等合计持
有剩余的12.56%股权。其中吉林省金豆实业集团一家便持股1.07亿股,占到总股本
的9.68%。
    “蛋糕还是那一块,吃的人却多出了5个,而且一共要拿走12.56%,你说上市
公司股东是亏还是赚?”在某著名网站的股吧中,有投资者对中国北车此举提出了
质疑,认为这有损害上市公司股东利益之嫌。
    北京某重仓中国北车的机构也有同样的担忧。该机构的研究员指出,按照募投
项目年新增21.6亿毛利润计算,5个少数股东将分走大约2.71亿元的毛利润。“以
中国北车2009年年报来看,公司净利润约占毛利润的四分之一,即2.71亿毛利润对
应近7000万元净利润,相当于影响每股收益8厘钱。”
    值得注意的是,参股长客股份的5家少数股东可谓来头不校
    据《每日经济新闻》调查发现,其中持股最多的吉林省金豆实业集团涉足工业
、地产、建筑装饰等多个领域,集团董事长金明南还担任长春市人大常委。而该公
司与今创集团等同为中国北车的零配件供应商。
    公司解释仍存疑点
    对于慷慨分蛋糕的行为,中国北车解释称,由于公司先后获得490列(8辆为一
列)高速动车组订单,对生产规模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使长客股份能够利用长客
集团已有的资产,尽快开展高速动车组的生产,扩大生产规模,公司决定对长客股
份和长客集团进行重组。
    重组完成后,长客集团将予以注销,其所有资产和人员注入长客股份,包括“
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制造平台建设项目”。
    公司称,除实施主体调整外,上述募投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地点等其他事项
均保持不变,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投向和损
害股东利益的情形。
    但显然,中国北车在解释中并未提及股权稀释的问题。
    除此之外,长客股份和长客集团的重组也充满疑问。
    招股说明书提及,长客集团是在中国北车上市前一年即2008年紧急成立,注册
资本4.8亿元,主营业务包括铁路客车、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及相关部件产品的
研发、设计、试验、制造、服务等。
    与长客集团主营业务几乎完全相同的长客股份成立于2002年,在长客集团设立
之前便已是中国北车两大动车组生产基地之一。
    这就难免让人生疑,中国北车当初为何不直接将“时速350公里动车组制造平
台建设项目”放入长客股份,而要单独设立一家业务完全相同的新公司来运营?而
且在招股说明书中,中国北车从未提及长客集团未来或有重组的风险;但却在上市
大半年后,突然宣布将对其进行重组,这其中又有怎样的玄机呢?
    就上述种种疑问,《每日经济新闻》曾多次致电中国北车,但公司证券事务代
表时景丽以不接受电话采访为由拒绝说明,仅表示公司不会做损害股东利益的事情
。
    信息披露不全
    还须要指出的是,长客股份的股权结构目前仍存有很大变数,但中国北车在公
告中却并未提及。
    2009年12月30日,上市不久的中国北车发布公告称,将用募集资金向包括长客
股份在内的IPO项目实施公司增资,并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其中对长客股份
的增资金额为7.32亿元。
    今年2月10日,中国北车再度发布增资公告,拟向长客股份等数家子公司增资
,其中对长客股份增资额为3亿元。
    而到今年4月29日,中国北车却披露,由于长客股份对于注资的内部审批程序
尚未完成,注入该公司的募集资金尚未到位。
    由于长客股份并非由中国北车100%控股,因此增资一事势必涉及5家少数股东
。如果采取同比例增资,则5家少数股东也需要按比例掏钱认购;如果为中国北车
单独增资,其持有的长客股份股权比例将上升;而如果中国北车单方面增资,而持
股比例不变,则其中将涉及国资流失问题。
    显然,长客股份的股权结构目前仍是雾里看花,而公司对此也是三缄其口,当
记者将上述问题抛给多为券商研究员时,他们大都表示不清楚具体情况。
    但能够看清楚的是,在今年七月初曾大量发布利多报告的研究员们,对于中国
北车自切蛋糕送人一事突然集体失声。同时,中国北车的股价却在7月26日达到本
轮反弹高点后逆市下挫。
    更值得注意的是,大智慧超赢数据显示,自7月26日以来,中国北车的资金一
直处于流出状态,主力持仓比例不断下滑。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作者】马宇飞

【2010-07-23】
中国北车(601299)获阿根廷3.2亿美元合同
    中国北车披露,阿根廷总统访华期间,中国北车出口阿根廷项目的融资协议由
中信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组成的银团与阿根廷经济部签署。这个项目为中国北车历
史上单笔自营金额最大的出口项目,合同总额逾3.2亿美元,包括铁路内燃机车和
客车。
    内燃机车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60公里/小时。客车将按照UIC的标准组织生产,
时速最高为160公里/小时,车型分为一等座车、二等座车、餐车、卧铺车和发电车
。
    一直以来,中国北车十分重视自营出口工作,出口总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仅
今年上半年,就实现了向阿根廷、蒙古、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自营出口,合同总金额
达到5.4亿美元。2009年,中国北车实现出口签约12.9亿美元。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欧阳波

【2010-07-23】
中国北车(601299)出口阿根廷项目正式启动
    阿根廷总统访华期间签署的中国北车(601299)出口阿根廷项目即将正式启动
。
    据了解,该项目为中国北车历史上单笔自营金额最大的出口项目,合同总额逾
3.2亿美元,包括铁路内燃机车和客车。内燃机车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60公里/小时
。客车将按照UIC的标准组织生产,时速最高为160公里/小时,车型分为一等座车
、二等座车、餐车、卧铺车和发电车。
    仅今年上半年,中国北车就实现了向阿根廷、蒙古、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自营出
口,合同总金额达到5.4亿美元。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刘征

【2010-07-15】
中国北车(601299)获约90亿元大功率电力机车订单
    两个“百亿”信息不但刺激了铁路板块昨日大涨,而且还折射出中国铁路产业
进入高景气周期及巨头们“出海”的光明前景。
    昨日,受中国与阿根廷签署百亿美元铁路合作协议及中国北车获百亿元巨额订
单消息刺激,北车、南车等铁路板块联袂上涨。据悉,中阿双方不排除未来还将有
合资建厂等更深、更广层次的合作。
    中国北车相关人士证实,此次公司获大功率电力机车订单约90 亿元,系在由
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组织的铁道部机车采购中中标。华泰联合证券研究所分析师
吴凯指出,加上来自其他渠道的地铁车辆采购等订单,共计107.8亿元的订单总额
,已约占公司2009 年主营业务收入的26.62%。而加上此次新增订单,中国北车目
前在手订单已超过1600 亿元,这将为未来公司业绩提供有力保障。
    实际上,此次北车再获大额订单也符合市场预期。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中国
北车已先后六次发布重大合同签署公告,合同总金额达243.3亿元。由于公告口径
的差别,中国南车虽未发布类似公告,但截至2009年底其在手订单总额也达980.33
 亿元,预计上半年也有较大幅增长,中国南车预计其2010年营业收入增长幅度将
超过25%。吴凯认为,未来南北车在动车组、城轨地铁等领域的订单仍将进一步增
加。我国轨道交通制造业未来几年的增长率都将超过30%。
    而在备受瞩目的阿根廷铁路合作项目中,中国北车也已有参与。中国北车人士
证实,今年3月,公司已公告与阿根廷联邦规划公共投资与服务部签订了价值22亿
元人民币的出口高速内燃机车和铁路客车合同,该笔合同即包含在本次中阿铁路合
作项目中。随着此次阿根廷总统访华敲定两国铁路合作,该笔合同正在加快履行生
效的程序。同时,随着阿方对铁路机车用量不断增大和后期维护保养的需要,双方
不排除未来还将有合资建厂等更深、更广层次的合作。而中国中铁有关人士也表示
,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亦将在中阿合作项目中承担工程建设,但目前具体情况仍在
了解中。
    中国北车人士称,今年虽面临海外市场铁路投资放缓,但预计仍将实现13亿美
元以上的出口。相比合同额的增长,此次中阿项目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其意味着
中国铁路产业的综合实力优势已经开始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同,中国铁路产业“
走出去”的步伐将有望加快。
    相关人士透露,去年以来,由铁道部牵头的十多个协调小组正在抓紧组织前期
工作,为铁路行业企业联合开拓海外市场铺路。据悉,目前协调小组正在对中俄、
中美、中英中巴等数个合作项目领域展开工作。行业人士指出,未来将有望出现南
车、北车、中铁、铁建及其他相关企业更多搭配组成“联合体”开拓海外市场的案
例。因此,未来中国铁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同日、德等发达国家竞争高铁建设项目
的前景值得期待。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徐玉海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爱股网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