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88128 中国电研 更新日期:2025-04-23◇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为电器及其相关衍生领域的产品质量提升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环保涂料及树脂 | 61718.79| 9984.86| 16.18| 29.98| |成套装备 | 59117.12| 16137.96| 27.30| 28.72| |质量技术服务 | 47268.38| 26901.82| 56.91| 22.96| |电气装备 | 34089.71| 13894.66| 40.76| 16.56| |其他业务 | 3668.79| 1790.25| 48.80| 1.78| ├────────────┼─────┼─────┼───┼──────┤ |中国大陆 | 155086.21| 55872.73| 36.03| 75.33| |其他国家和地区 | 50776.58| 12836.82| 25.28| 24.67|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193709.88| 55561.26| 28.68| 46.42|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19781.08| 19554.24| 16.32| 28.71| |专业技术服务业 | 97732.85| 49326.17| 50.47| 23.42| |其他业务 | 6052.04| 3548.06| 58.63| 1.45| ├────────────┼─────┼─────┼───┼──────┤ |智能装备 | 127579.37| 35772.65| 28.04| 19.20| |环保涂料及树脂 | 119781.08| 19554.24| 16.32| 18.02| |聚酯树脂 | 90428.35| 9971.43| 11.03| 13.61| |检测认证业务 | 90291.85| 46072.66| 51.03| 13.59| |新能源电池后处理系统 | 73571.51| 23042.12| 31.32| 11.07| |智能制造与试验装备 | 65030.26| 17606.90| 27.07| 9.78| |定制化零部件 | 32250.66| 7088.15| 21.98| 4.85| |粉末涂料 | 22641.51| 6978.07| 30.82| 3.41| |其他 | 17638.39| 6122.41| 34.71| 2.65| |励磁装备 | 12660.06| 4955.19| 39.14| 1.90| |水性涂料 | 6711.22| 2604.74| 38.81| 1.01| |其他业务 | 6052.04| 3548.06| 58.63| 0.91| ├────────────┼─────┼─────┼───┼──────┤ |境内 | 338402.60| 104604.36| 30.91| 81.10| |境外 | 72821.21| 19837.31| 27.24| 17.45| |其他业务 | 6052.04| 3548.06| 58.63| 1.45|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环保涂料及树脂 | 53904.40| --| -| 29.23| |电气装备 | 46325.93| --| -| 25.12| |质量技术服务 | 41641.66| --| -| 22.58| |成套装备 | 40075.77| --| -| 21.73| |其他业务 | 2450.88| 1143.14| 46.64| 1.33| ├────────────┼─────┼─────┼───┼──────┤ |中国大陆 | 150822.40| --| -| 81.79| |其他国家和地区 | 33576.24| --| -| 18.21| └────────────┴─────┴─────┴───┴──────┘ 【2022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163315.25| 45863.93| 28.08| 42.33|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27630.77| 17524.24| 13.73| 33.08| |专业技术服务业 | 82167.78| 41036.24| 49.94| 21.30| |其他业务 | 6339.33| 3514.54| 55.44| 1.64| |其他业务-其他 | 5959.05| --| -| 1.54| |租赁收入 | 380.28| --| -| 0.10| ├────────────┼─────┼─────┼───┼──────┤ |环保涂料及树脂 | 127630.77| 17524.24| 13.73| 20.65| |智能装备 | 104713.27| 30910.24| 29.52| 16.94| |聚酯树脂 | 90239.83| 9421.49| 10.44| 14.60| |检测认证业务 | 75651.81| 37964.71| 50.18| 12.24| |新能源电池后处理系统 | 65117.95| 18025.22| 27.68| 10.53| |智能制造与试验装备 | 47681.26| 15017.93| 31.50| 7.71| |粉末涂料 | 31561.08| 6264.73| 19.85| 5.11| |定制化零部件 | 25371.10| 4887.42| 19.26| 4.10| |励磁装备 | 17606.15| 5710.68| 32.44| 2.85| |其他 | 14054.76| 5294.21| 37.67| 2.27| |其他业务 | 6339.33| 3514.54| 55.44| 1.03| |其他业务-其他 | 5959.05| --| -| 0.96| |水性涂料 | 5829.86| 1838.02| 31.53| 0.94| |租赁收入 | 380.28| --| -| 0.06| ├────────────┼─────┼─────┼───┼──────┤ |境内 | 308321.13| 88855.03| 28.82| 81.25| |境外 | 64792.67| 15569.38| 24.03| 17.08| |其他业务 | 6339.33| 3514.54| 55.44| 1.67| └────────────┴─────┴─────┴───┴──────┘ 【3.经营投资】 【2024-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是一家以共性基础技术研究为支撑、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为驱动、技术标准创新 为引领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型企业,致力于为电器及其相关衍生领域的产品质量提升 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建有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日用电器 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智能汽车零部件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15个国家级科技研发 和技术服务平台,依托全国10余个产业基地和服务机构,通过“自主研发为主,产 学研合作为辅”的研发模式进行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核心技术成果,并通过高 质量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了质量技术服务、电气装备、成套装备、环保涂料及树脂 等四大业务领域。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行业情况说明如下: (一)质量技术服务 1.行业情况 公司质量技术服务业务所属行业为“质检技术服务”,覆盖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 I)中的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计量、标准等细分领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技术 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 质检技术服务行业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基于全社会对QHSE(质量、健康、安 全、环境)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行业 。质检技术服务行业“服务万业”的特点决定了其是一个市场空间巨大且极具潜力 的市场,其市场规模随着下游市场规模的扩大而扩大。近年来,全球质检技术服务 行业维持稳定增长;国内质检技术服务行业保持较强增长态势。根据国家市场监督 管理总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2023年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的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认证机构1,242家,实现营业收入总额503 亿元,同比增长约22%;共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53,834家,实现营业收入4,670.09亿 元,同比增长9.22%,行业规模继续扩大,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集约化水平持续提 升,差异化发展继续扩大,电子电器等新兴领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仍存在创新 能力和品牌竞争力不强、小微型企业众多、服务半径孝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未来 ,行业将以“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为发展导向,品牌公信 力强、技术水平高、具备“一站式”综合服务能力的机构将更具备竞争优势。 2.业务情况 质量技术服务业务是公司最早发展的业务,经过60余载的发展,公司不断拓展业务 领域,实现多元化发展,逐步向综合性机构迈进。目前业务已覆盖智能家居、智能 汽车、能源装备、医疗健康等多个应用领域,以直销为主的方式获得客户订单,能 够为客户提供基础研究、标准化、检测、认证、检验、计量能力验证以及包含实验 室技术服务、培训等质量提升延伸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质量技术服务,贯穿研发设 计、采购、生产、市场流通及售后等全生命链条。 公司质量技术服务在电子电器等领域具有一定领先优势:1)在技术方面,公司电 气领域能力验证服务能力突出,标准制修订能力及诸多质量评价技术行业领先,归 口管理数十个国家及国际标准化平台,主导和参与数百项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 制修订,并多次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奠定了公司的技术优势和行业影响力。2 )在品牌公信力方面,公司获得了来自政府、企业、大型品牌商等三类客户的高度 采信,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公信力,建有国家日用电器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和国 家智能汽车零部件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两个国家质检中心,拥有涉及多个层面的高含 金量的重要资质授权,国际互认度高,出具的报告获得了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共计超过100个权威机构的认可。3)在产品方面,公司不断拓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从电子电器领域不断延伸拓展至新领域,能够提供“一站式”的质量技术服务, 形成差异化竞争。4)在渠道方面,公司不断完善服务渠道,从区域向全国、全球 拓展,已在全球8个国家和地区,34个城市,设立了9个大型检测基地、7个典型气 候试验站和19个服务网点,实验室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便于公司贴近客户,提升 客户获取服务的便利性。公司通过“技术、品牌公信力、产品、渠道”打造核心竞 争力,进一步提升客户认可度,强化获客能力,提升市场份额,同时精益管理,驱 动业绩稳步增长。 (二)电气装备及成套装备 1、行业情况 公司电气装备及成套装备业务均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在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分 类中归属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其发展 已从初期的理念普及、试点示范阶段进入当前深化应用、全面推广阶段,智能制造 装备产业随之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从需求侧看,企业对于智能制造装备需求日益 增强,下游应用领域范围广,市场空间大。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 合,我国智能制造装备的精度、稳定性、柔性生产等指标持续提升,但仍面临关键 核心技术和装备受制于人,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拥有智能制造 先进技术和具备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可获得更多竞争优势。 公司电气装备业务近年来的发展与绿色、清洁能源的生产、转换、存储、使用等行 业密切相关。在绿色低碳的背景下,前述有关行业发展态势良好。锂电池行业延续 增长态势,从需求侧看汽车电动化和电化学储能趋势向上,能源结构转型加速,带 动锂电池行业出货量保持增长,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2024年上 半年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430GWh,同比增长36.9%,增速放缓但长期增长 趋势不变;从供给端来看,工信部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 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限制无序扩产,加码技术 指标,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驱动下游锂电设备新一轮发展。在电力市场方面, 太阳能发电、风电、水电等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电网中的装机 及发电量比重持续增大。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4年1-6月,全国可再生能源发 电新增装机1.34亿千瓦,同比增长24%带动励磁装备等相关业务持续发展。此外, 氢能的利用不断深化,据势银(TrendBank)调研和统计,2023年国内电解槽企业 产能为11.5GW,预计2025年全国产能将超40GW,制氢相关工业电源行业将迎来快速 发展的契机。 公司成套装备业务深耕家电领域,逐步拓展新能源热管理等新领域。在国内,尽管 家电行业发展较为成熟,但产业结构升级、消费多元化、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国家 政策对绿色和智能产业发展引导以及家电行业产品标准升级等都将给家电行业带来 新的机会点和增长点,带动国内家电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新建或更新生产线 ,家电智能装备需求增加。在国外,“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速 ,家电处于普及时期,各国政府在政策上鼓励本土化制造,家电智能装备需求量增 加;同时,上述国家普遍缺乏熟练的产业工人,生产效率较低,对家电制造装备智 能化、自动化的需求更为迫切,家电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报告期内, 国内家电行业平稳增长,海外家电市场需求逐步提振,相关装备行业趋势向好。新 能源热管理相关设备顺应节能减碳趋势中长期成长性明确。 2、业务情况 依托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及装备产业多个省部级科技开发平台,公司把握行业发展 趋势,开展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入选2017年国家工信部推荐的“第一批智能制造系 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23家),是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智能 制造领域)、“广东省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 电气装备业务基于电能转换技术、控制技术,自主研制出新能源电池后处理系统、 励磁装备和工业电源等产品。公司自1989年开始研发制造电池生产检测设备,是国 内领先的新能源电池后处理系统提供者。产品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效率高 、可靠性高等特点,整体技术国内领先。公司在行业首创串联化成分容技术,进一 步夯实公司技术行业领先地位,获得诸多国内电池制造头部企业、整车厂等客户群 体的认可,并逐步向海外市场拓展。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同步电机励磁装备研发的 厂家之一,也是目前国内最具实力的励磁装备专业制造商之一,技术水平处于国内 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列,产品应用于水电、火电、新能源发电等领域。 公司在工业电源的多个细分领域经营多年,产品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工业领域, 包括电子、化工、冶金、机械、光伏、半导体、氢能等传统和新兴行业,产品线的 广度和深度位居国内前列。 成套装备业务基于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先进控制等技术,自主研制了智能数控钣 金设备、智能装配线、自动检测线、智能焊装线、涂装及表面处理设备和试验设备 等产品,并提供定制化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工厂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为 家电、二轮车等行业提供从单个生产工艺到完整工厂流程的系统解决方案。公司是 国内领先的家电智能工厂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家电产业链闭环服务能力国内领先 。公司在服务国内家电企业的同时,拓展海外市场,产品已出口至“一带一路”沿 线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逐步在新能源汽车、二轮车、物流仓储等新领域形成一 定影响力。 前述装备类业务主要通过承接常年稳定客户的订单、开发新客户或投标等方式获取 订单,按照客户订单情况采购原材料及根据市场情况储备通用辅助材料,为客户提 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包括设计、采购、加工、装配、调试和验收等过程。 (三)环保涂料及树脂 1.行业情况 公司环保涂料及树脂业务属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在国家战略新兴产 业分类中属于“新材料领域的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我国工业涂料行业近年来整 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并逐步向“绿色环保化、高性能化”转型,“漆改粉”、“ 漆改水”趋势进一步加快,以粉末涂料、水性涂料为代表的环境友好型涂料在涂料 市场中的整体占比持续提高。我国环保工业涂料行业起步较发达国家晚,但在国家 环保政策的持续推动下总体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并随着技术的进步,朝着高附加 值、高性能产品的方向发展,进而向新的应用领域延伸,下游应用领域从建材、一 般工业、家电等领域不断向3C、新能源汽车、储能、5G基站、集装箱等行业拓展, 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聚酯树脂是粉末涂料的关键原材料,市场规模也随着粉末涂 料行业发展持续增长。2024年上半年,国内粉末涂料及聚酯树脂需求整体有所回升 ,行业整体销售较去年同期稍有增长,但伴随着行业产能扩张,行业竞争压力加大 ,企业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业务情况 公司是国内最早研制成功环保粉末涂料的单位之一,经过近60年的技术积淀,已成 为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环保涂料及树脂产品主要包括 聚酯树脂、粉末涂料、水性涂料。公司以直销方式对接客户获得订单,并根据订单 及生产经营计划向原料供应商进行采购,聚酯树脂主要以备货型生产为主,粉末涂 料及水性涂料以订货型生产为主。 公司是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粉末涂料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广东 省粉末涂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单位、广东省涂料与油墨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单位,具有较大的行业影响力。公司依托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全国重点实验室、广 东省低碳环保工业涂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 坚持研发创新,技术创新能力突出,产品质量稳定、序列丰富、行业美誉度高。公 司聚酯树脂产品是以“国家863计划”科研成果为依托发展而来,铝型材粉末涂料 用聚酯树脂、不含有机锡环保型聚酯树脂以及功能性聚酯树脂等技术处于行业引领 地位,近两年年产销量位居国内前三;研制开发的多个粉末涂料产品技术处于行业 引领地位,获评“广东省名牌产品”“中国粉末涂料十大特色产品”“广东省单项 冠军产品”等称号。近年来,公司通过扩大产能、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加强研发、 不断推出高附加值新产品、优化生产工艺、提升成本管控能力等方式筑建“护城河 ”,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优势将逐步凸显。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技术未发生重大变化。主要包括如下: 一是质量技术服务领域。公司始终围绕国家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要求 ,依托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全国重点实验室,基于60余年技术沉淀和国内外合作平 台,聚焦“极端环境多因素长时耦合作用下产品性能-寿命-低碳等质量目标协同机 制”重大科学问题,突破“极端环境多因素长时耦合作用机制”等关键技术,在“ 机理、试验、诊断、防治”等方向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实现原始创新,在标准化 、计量测试、检验检测、认证技术,以及产品服役安全、环境适应性、可靠性测评 等方向加大先进应用技术研究,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将传统环境适应性技术 研究模式同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紧密结合,推动数字化转型,实 现试验、诊断的数字仿真和寿命预测。产学研协同形成“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应用 技术-产业技术”相衔接的技术创新链,打造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准、计量、试验 、检测、设备、认证、诊断、防治”一体化、自主的国家质量基础(NQI)技术能 力,技术成果在“智能家居、智能电器、新能源装备(风电、光伏等)、智能新能 源汽车、智能电网装备”等行业推广应用,服务国家所需,为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 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在产品标准指标选取及测量技术、能耗产品多因素 窜扰检测技术、新一代充电设施检验检测技术、电磁兼容测试技术及电磁兼容领域 能力验证技术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二是电气装备领域。以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潜心研究电能转换核心技术近 60年,致力于将研究成果广泛使用于多行业、应用于多情景、实现于多目标,以满 足电力系统、新能源电池、工业电源等国民经济的各个不同领域的客户需求,为客 户提供不同电压、电流以及输出功率等特定要求的电源系统,追求“安全”与“绿 色”,使产品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模块化方向发展。公司自主研发的 大型同步电机智能励磁技术,应用于励磁装备。采用该技术研制了全数字化、智能 化励磁调节器、大功率智能化功率柜、智能灭磁柜及其系统等相关产品,广泛应用 于水电机组、火电机组和抽水蓄能机组等。公司在行业内率先自主研发成功的动力 及储能电池串联化成分容新技术,应用于新能源电池后处理系统。相比传统并联电 源,可以有效提升电芯的一致性,提高电芯品质;充放电效率提升超过20个百分点 ,大幅降低生产能耗,有效减少碳排放;大幅减少了调试检修维护工作量,提高了 产线利用率,缩短了设备交付周期,提升了运营效率;具备智能识别电芯微小缺陷 功能,提高了系统安全性。该项技术获得“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 。 三是成套装备领域。作为国内处于前列的家电行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在工业设计、高精度运动控制、智能成型、智能检测、智能涂装、机器人柔性装配 、制造运营管控、立体仓储等家电制造领域核心技术以及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 系统集成技术研发方面,突破一批制约我国家电制造转型升级的共性技术难题,同 时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等典型制造过程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研发,形成了一批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重大装备和科技成果。 四是环保涂料及树脂领域。秉承国家绿色环保低碳发展理念,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 技术战略发展方向,在高性能环保涂料及关键树脂材料的核心技术上持续展开研究 ,已研制出多款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具备技术领先优势的新产品,如:电池用绝缘 粉末涂料及双涂层超候储能粉末涂料,替代传统的塑料薄膜绝缘材料,有效提高电 池性能和生产效率;高速预涂卷材用粉末涂料及树脂材料,保证了卷材在高速下进 行喷涂,涂层快速固化又能保持优异的机械性能,大幅降低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和减 少能耗,此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汽车铝轮毂专用底粉,具有高上粉率、高流 平、高性能、高平衡块粘贴力、易于施工等特点;汽车铝轮毂罩光喷涂的丙烯酸透 明粉末涂料原材料——固体丙烯酸树脂,解决了丙烯酸透明粉行业关键原材料的供 给问题;低温固化粉末涂料通过降低涂装固化温度实现节能降耗与降低碳排放的效 果,扩大了粉末涂料在热敏性基材上的应用;集装箱粉末涂料专用聚酯树脂,具有 优异的耐候性、机械性能、防腐性能;不含锡聚酯树脂,采用非锡类催化剂合成, 满足了特定领域粉末涂装产品对于重金属的使用限定要求,提升环保等级;一次性 厚涂双组份水性环氧防腐涂料,涂层防腐性能优异,涂装效率高,拓展了产品在商 空、重防腐、新能源储能箱领域的应用。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申请各类知识产权96件,其中发明专利38件;新增各类知识产权10 7件,其中发明专利40件;主持和参与制修订并发布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28项 ,其中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13项、行业标准14项。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累 计获得各类知识产权1,432件,其中发明专利353件。 3.研发投入情况表 4.在研项目情况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4年上半年,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融入新发展 格局,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工作基调,立足主责主业,聚焦长远发展,总 体呈现稳健发展态势。 (一)经营发展实现稳中有进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64%;实现归属于上 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44%。各项 业务深耕拓展,协同合作,面向未来蓄势赋能,推进经营和战略目标落地。 1.质量技术服务业务 2024年上半年,质量技术服务业务纵横拓展,深化管理变革,构建可持续增长模式 ,业务实现稳步增长,其中智能家居等优势业务业绩贡献持续稳定,新能源相关业 务随着前期布局产能的持续释放表现亮眼,对整体业绩贡献比重不断提升。 报告期内,质量技术服务业务持续纵向挖掘服务深度提升价值量,横向丰富服务内 容拓宽服务渠道。一是加快关键资质拓展。在国内资质方面,威凯佛山获CMA、CNA S资质,威凯嘉兴获PSE(日本电气用品的强制性市场准入制度)资质,成为阻燃电 线电缆、电子坐便器等多个品类的CCC认证指定认证机构及指定检测实验室,新增 多家新能源车企认可;在国外资质方面,新增沙特标准、计量与质量局(SASO)SQ M机构中国本地审核员授权以及厄瓜多尔、埃及、阿根廷等国家的多个品类产品检 测授权,获得挪威船级社(DNV)、英国劳氏船级社(LR)船用动力电池认可、印 标(AIS-038(Rev.2))采信认可,获得科威特电机、电线电缆、灯具等7类产品GAC 认可,有源医疗器械实验室通过美国认可协会(A2LA)扩项评审,产品服务资质范 围新增医疗器械及体外诊断设备。二是强化能力建设,尤其是新兴领域的投入力度 。一方面加速产能建设,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正式投运,持续推 进储能热管理、新能源花都基地等新能源领域项目及重大技术装备环境适应性公共 技术服务平台项目的建设运营,预计形成近期业绩新增量;另一方面加大在低空经 济等新兴领域的研究与投入,培育中长期业绩增长点。三是深化国际化发展战略, 拓展服务版图。以威凯海湾公司为支点,以国内产能为依托,持续拓展“一带一路 ”国家市场,新增土耳其、马来西亚、智利等多个品牌商及买家认可,推动国际业 务增长。 业务规模的扩大对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深化管理变革,通过管 理赋能业绩可持续增长。一是调整管理架构,提级管理威凯认证,加大认证业务开 拓力度。二是强化分支机构管理,落实财收及利润考核,压实经营主体责任。三是 优化人员结构,加大高端人才引进,为重点领域精准引才。四是持续推动精益管理 ,加快推进各业务管理系统升级迭代,积极推进数据要素激活和共享,完成能力( 标准)数据库构建,进一步夯实“数字化中心”职能,促进管理效能提升。 持续的能力建设及管理变革在为质量技术服务业务积蓄成长力量的同时对利润端形 成一定压力,固定资产折旧摊销步入抬升期,销售、管理、人员、研发等方面的投 入增加,但未来伴随着产能建成陆续运行爬坡转化为收入及利润、管理变革效能显 现,盈利能力预计逐步提振。 2.电气装备业务 2024年上半年,电气装备业务深耕存量业务,拓展增量业务,市场开拓打开新局面 ,同时专注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积极布局第二增长曲线,蓄力未来。报告期内, 励磁装备及工业电源业务均实现双位数增长,但新能源电池后处理系统业务受下游 行业国内扩产缩紧叠加上年同期高基数影响,业绩回落,造成电气装备业务整体业 绩波动,有所承压。考虑到全球汽车电动化趋势向上,储能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供 给端政策引导落后产能出清,行业需求具备持续性,随着在手订单陆续交付确认及 新市场的持续开拓,新能源电池后处理系统业务预计逐步修复,电气装备业务整体 业绩有望重拾正增长。 报告期内,新能源电池后处理系统业务持续进行技术迭代,继续保持技术领先性, 推出新产品,布局未来增量领域;同时深化与现有核心客户合作并积极开拓新兴优 质客户,在巩固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出海破局,中标海外产线订单,整体在手订单 充足,保障了业务的稳定性。励磁装备业务前期在执行的新建电站项目验收陆续推 进,成功新签9F等级的燃气机组发电项目及多个国内外电站新建和改造项目,业绩 稳定增长。工业电源业务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持续拓展半导体、电解制氢等战略新 兴领域,成功研制了高频整流制氢电源、新型感应加热电源等新产品,为后续进一 步增厚业绩奠定基矗 3.成套装备业务 2024年上半年,成套装备业务延续去年向好态势,业绩实现大幅增长。一是扎实推 进海外相关业务发展,在推动海外项目优质履约的同时,一方面不断加深与高端客 户的合作关系,逐步实现由单品突破发展到更为深入合作的局面,比如与大金公司 的业务合作由提供空调设计开发、模具业务逐步拓展到生产线和散件全产业链项目 ;另一方面携手美的、海尔等家电头部企业出海投资建设,为其提供配套项目。二 是持续开拓业绩成长新赛道,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成功开拓 法雷奥等知名客户;涂装设备放量贡献业绩增量,在继续保持在二轮车市场的领先 优势同时进行多元化市场开拓并初见成效,进入车用头盔、航天等新领域,中标鹏 程头盔新涂装车间等新领域涂装项目,有望打开成长空间。三是锚定高端家电装备 市场进行技术研发及研发成果转化,有序开发新产品,挖掘未来成长新潜力。 4.环保涂料及树脂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环保涂料及树脂业务聚焦重点目标市场及龙头客户,加大市场开拓 力度,销量、收入、利润均实现增长。聚酯树脂业务方面成功开发数家行业头部企 业,销量稳步提升,并在固体丙烯酸树脂、非TMA树脂、超高流平树脂等新产品开 发方面实现突破及量产;粉末涂料中标中信戴卡2024年集团采购项目,进一步巩固 汽车轮毂底粉的领先地位;大力推进新能源及储能业务,电池用绝缘阻燃粉末涂料 及储能电柜防腐超耐候粉末涂料产品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不断加强,销量不断提升 ,进一步巩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制造头部企业的合格供应商地位;水性轮毂 涂料成功通过测试并实现批量应用。同时,公司持续加快海外市场拓展步伐,成功 开发多个境外涂料企业集团,为公司国际业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公司始终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24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强化科研平台建设,着 重推进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加强基础与应 用基础研究,承担各类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57项,为技术创新提供源动力。同时 ,公司持续加大自主创新科技投入,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共计1.67亿元,较去年同期 增长13.11%,稳定输出科技转化成果和推广应用,获多项科学技术奖励及省级标准 化突出贡献奖,“大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的一体化环境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基 于出口需求的汽车耐候性加速试验研究与应用”、“低碳电视机产品绿色设计关键 技术研究及应用”三项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内头部企业转化应用。 (三)服务国家行业坚决有力 公司牢记“国之大者”,践行初心使命,在大局中找准发展定位,在服务国家战略 、行业所需中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融入“制造强国” 战略,成功获批首批“制造企业可靠性工程能力评价机构”,通过实施可靠性提升 计划,聚焦机械、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补齐基础产品可靠性短板,强化中国制 造的竞争力。公司深度参与“质量强国”战略,通过参与监督抽查、风险监测及缺 陷产品召回等技术支持工作,推动质量治理体系强化;承接多个产业链质量提升项 目,助力产业链韧性提升。公司持续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报告期内主持研制 的4项IEC国际标准成功立项,促进标准的对接互认、有机融合。 三、风险因素 1.技术升级迭代风险 中国作为电器制造大国,电器行业相关新技术不断升级迭代,公司需及时跟踪行业 前沿技术并调整研发方向,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保持公司核心技术的持续更 新。如果公司对相关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判断失误,或新技术及新产品的市场接受 度未及预期,将对公司技术创新及产业化能力造成不利影响,不利于公司保持持续 竞争力。 2.知识产权受到侵害和泄密的风险 公司拥有的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由于核心技术人员流动、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不力等原因,导致公司知识产 权受到侵害或泄密,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公司的技术优势,对公司竞争力产生不利 影响。 3.质量控制风险 质量技术服务业务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其正常运营依赖于公司多年来在电子电器 领域建立起的品牌知名度和公信力。公司需采取严格的质量管控措施,确保出具的 报告真实、客观、准确、合规。如果公司因管理失当、违规检测、数据舞弊等原因 导致出具的报告质量达不到要求,将损害公司声誉、公信力,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 影响。 4.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质量技术服务业务涉及少量危险化学品的使用,部分业务涉及电池产品的检测 ,环保涂料业务涉及少量易燃化学品的使用,公司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报告期 内未出现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也未因生产安全事故而受到相关行政处罚。未来如果 公司未能继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出现人员操作不当、安全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等 情况,造成安全生产事故或违反监管部门规定,公司将面临受到监管部门处罚甚至 停产整顿的风险。 5.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公司客户分散,数量众多,对公司应收账款管理能力要求较高。若宏观经济或行业 发展出现系统性风险,导致公司较多客户发生经营困难或者与公司合作关系出现不 利状况,可能导致回款周期增加甚至无法收回货款,进而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 6.行业风险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新兴产业,面临多种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行 业业务的拓展。 7.宏观经济下行及下游行业波动风险 若未来宏观经济下行,将对公司主营业务产生不利影响,进而使公司存在主营业务 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下降甚至业绩下滑的风险。 8.境外经营的风险 公司海外市场拓展受当地政策法规、外汇政策、国际形势不利等多种因素影响,若 公司不能及时应对海外市场环境的变化,将会给公司的海外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 9.大宗原材料、能源价格波动风险 环保涂料及树脂业务的主要原材料为精对苯二甲酸、新戊二醇和间苯二甲酸等大宗 化工原材料,受宏观经济波动、市场供求变化等因素影响,大宗原材料的价格存在 一定幅度的波动,由于公司产品售价的调整存在滞后性,如果短期内大宗原材料价 格大幅上涨,将导致公司环保涂料及树脂业务的盈利能力下降,对公司的收入及利 润水平造成不利影响。聚酯树脂生产制造过程所需的能源供应,主要集中在天然气 与电力,受国际局部地缘政治冲突、原油价格波动、“双碳”政策等影响,存在能 源供应不足或者造成成本增加的风险,进而影响业务盈利能力。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长期积淀的优秀文化 公司自成立以来,肩负着服务国家、行业所需的使命,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砥砺奋 进,经过对长期积淀的文化基因的提炼与升华,形成了优秀的“和、专、实”企业 文化,构筑成中国电研人才团队的精神底座和精神纽带,凝聚员工共创、共享、共 担,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矗公司在传承中创新,不断丰富企业文化的精神内 涵,确保公司事业常青的内生动力源源不断,成为支撑公司发展的软实力。 2.领先的技术及研发能力 公司由国家级研究院所转制而来,长期围绕电器及相关行业开展应用基础与共性技 术研究、应用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产品技术开发,在相关行业理解、研究条件、 研究成果、技术及产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公司建立了高效的研发体系和 多层次的研发平台,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在标准规范 、检测评价、系统集成、电能转换、先进控制、环保材料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行业 领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拥有多项核心技术,主持完成了科技部863 计划、973计划、“火炬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中的多 项重大科研项目,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同时,公司持 续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不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开展核心技术攻 关,布局中长期技术储备,为保持长期领先的技术优势奠定了稳固基矗 3.突出的技术标准创新能力 技术标准是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公司一直致力于强化标准引领,提升中国产业的国 际化竞争力。公司建有16个IEC国际标准对接平台、11个国家标准平台、1个国家技 术标准创新基地和1个国家标准验证点,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首批标准化服务 业试点及首批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单位,拥有大量标准领域专家,其中IEC国 际注册专家30余名,共有4人次获得“IEC1906奖”、1人次获得“IEC托马斯.爱迪 生奖”。自2010年以来,公司累计主持和参与制修订超过800项国际、国家、行业 、地方和团体标准,包括家电行业中首个由中国牵头制定的IEC国际标准“IEC6286 3:2017”等多项“首个”标准,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及技术水平。 4.独具特色的综合服务能力 公司深耕电器产品生产技术、质量评价、基础材料等质量提升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研 究,对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各业务板块合作、协同发展的推 动下,形成了为客户提供电器产品质量提升整体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能力,包括标 准研究、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工厂规划、装备制造、涂料涂装、检验检测、诊断 (失效分析、缺陷分析)、改进(标杆对比提升、品控体系建立等)、认证推优的 “全链条”服务,具有整体竞争优势,并不断完善在智能汽车、能源装备、医疗健 康等领域产业的服务能力,打造更加完整的产业链。 5.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行业公信力 品牌和公信力是公司稳健发展的关键之一。公司业务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六 十余载对品质理念的不懈坚守,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及创新能力、良好的服务质量 、规范的管理模式,公司已在各业务的细分市场形成了显著的行业公信力,拥有优 良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坚持打造自主品牌,致力于将“中国电研”打造成 世界级质量技术服务机构,并顺应业务同心多元发展的需要,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实 施品牌细分,打造了“CVC威凯”“擎天”子品牌,得到了主管部门和行业客户的 广泛信任和高度认可,为市场开拓奠定了基矗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通用机械关键核心基础件创新| -| -| -| |中心(安徽)有限公司 | | | | |擎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000.00| 3197.00| 112269.00| |广州擎天电器工业有限公司 | 5000.00| -| -| |广州擎天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 2500.00| -| -| |司 | | | | |广州擎天德胜智能装备有限公| 1000.00| -| -| |司 | | | | |广州擎天实业有限公司 | 20000.00| 5462.00| 310530.00| |广东擎飞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 -| -| |广东中创智家科学研究有限公| -| -| -| |司 | | | | |安徽擎天伟嘉装备制造有限公| 2000.00| -| -| |司 | | | | |威凯(香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3.00| -| -| |威凯认证检测有限公司 | 5000.00| -| -| |威凯(深圳)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2000.00| -| -| |威凯(海湾)认证检验技术有限| 49.00| -| -| |公司 | | | | |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20000.00| 4923.00| 98373.00| |威凯(佛山)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2000.00| -| -| |威凯(上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2000.00| -| -| |嘉兴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5000.00|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