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002755 奥赛康 更新日期:2025-10-27◇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10-| 2847.23| 1255.04| 530.39| 0.00| 0.00| 0.00|
| 23 | | | | | | |
├────┼────┼────┼────┼────┼────┼────┤
|2025-10-| 2122.58| 1360.95| 589.89| 0.00| 0.00| 0.00|
| 22 | |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10-24】
奥赛康: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1255.04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奥赛康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1255.04万元,当前融资余额2847.23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16%,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312550371.005303851.0028472285.002025-10-2213609523.005898911.0021225765.002025-10-219608495.003424617.0013515153.00融券方面,奥赛康10月23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0,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30.000.000.002025-10-220.000.000.002025-10-210.000.000.00综上,奥赛康当前两融余额2847.23万元,较昨日上升34.14%,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3奥赛康7246520.0028472285.002025-10-22奥赛康7710612.0021225765.002025-10-21奥赛康6183878.0013515153.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3】
国产创新药“出海”再提速 多项交易密集落地
【出处】证券日报网
10月以来,国产创新药出海进程再提速,多项重量级BD(Business Development,商务合作拓展)交易密集落地。其中,信达生物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达生物”)凭借与武田制药达成的全球战略合作,总交易额高达114亿美元,创下国产创新药BD交易的新纪录。
10月22日,信达生物宣布与武田制药达成重磅全球战略合作,双方将整合各自在肿瘤免疫(IO)与抗体偶联药物(ADC)等领域的创新研发优势,共同加速信达生物两款后期在研药物的全球开发进程。同时,武田制药还将获得信达生物一款早期研发项目的选择权。
根据协议,信达生物将获得12亿美元首付款(其中包括1亿美元溢价战略股权投资)及潜在的里程碑付款,交易总额最高可达114亿美元,并将分享未来销售分成。
除信达生物外,10月以来,多家A股及港股上市药企亦密集公布了最新的BD进展。
10月17日,翰森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翰森制药”)公告称,已与罗氏(Roche)就HS-20110签署许可协议,根据协议,翰森制药将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并有资格根据该产品开发、注册审批和商业化进展收取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潜在产品销售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同日,北京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AskGenePharma与Visara达成授权许可协议,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创新药ASKG712项目在许可区域内的权益有偿许可给Visara。首付款700万美元,交易包括700万美元首付款及研发、注册、商业化相关里程碑付款,总金额约9600万美元。
此外,南京维立志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也相继披露最新的BD交易,显示出市场对国产创新药的持续关注与高溢价认可。
近年来,中国创新药企的研发能力持续提升,已成为全球医药BD最活跃的力量之一。中证鹏元报告显示,2023年以来中国药企海外授权交易数量及金额呈爆发式增长趋势,2025年仅上半年,交易总额就已经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中国创新药行业正进入商业化放量期,并逐步从本土市场迈向全球市场。目前,创新药‘出海’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自主‘出海’,即药企依靠自身团队在海外开展临床试验、注册申报和销售;二是BD‘出海’,即通过授权合作、股权投资等方式实现国际化。由于自主‘出海’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当前国产创新药出海仍以BD授权模式(License-out)为主。”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深圳市融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兼高级研究员包金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0月份国产创新药BD的‘井喷’不是偶然,而是中国创新药产业进入‘全球主流梯队’的集中兑现。中国企业在新兴赛道(如ADC-抗体偶联药物、双抗、细胞治疗等)上布局早、进展快,建立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技术平台;同时,许多跨国药企正面临重磅药物的专利到期问题,急需引入有潜力的新产品来填补收入缺口,而他们自身的研发成本高、周期长、失败风险大,与中国创新药企合作,以首付款+里程碑款的形式获得产品的全球权益,对跨国药企而言是成本可控、效率更高的补管线策略。”
【2025-10-23】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跌幅居前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曾庆怡)10月23日,A股生物制品和化学制药板块跌幅领先。截至14点46分,生物制品板块下跌2%左右,其中荣昌生物跌超8%,特宝生物跌超6%,艾迪药业跌超5%;化学制药板块下跌超1.5%,其中新赣江跌超7%,海辰药业、一品红等跌超6%。
港股方面,生物科技板块和制药板块同样领跌。截至14点46分,生物科技板块的荃信生物-B跌超17%,宜明昂科-B、荣昌生物跌超10%;制药板块的北海康成-B跌超10%,加科思-B跌超8%,德琪医药-B、创胜集团-B、康宁杰瑞制药-B跌超7%。
消息面上,10月22日,信达生物制药集团宣布与日本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交易总金额最高可达114亿美元,创下中国生物医药对外授权交易的最高纪录。海通国际10月21日研报称,近期多起创新药领域BD(Business Development,商务拓展)密集落地,如10月16日普瑞金宣布与Kite达成1.20亿美元首付款、总计最高可达15.20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交易,维立志博宣布与Dianthus达成2000万美元首付款、总金额最高可达10亿美元交易;10月17日翰森制药、奥赛康也分别宣布与罗氏、Visara达成交易。密集落地的BD交易有望催化创新药行情。
此外,10月21日,全球肿瘤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之一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在德国柏林闭幕。据国金证券研报,2025年入选ESMO常规口头摘要的中国研究共计35项,其中正式口头汇报14项(2024年为5项),正式口头报告、迷你口头报告占比分别达40%、60%。
【2025-10-23】
奥赛康: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1360.95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奥赛康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1360.95万元,当前融资余额2122.58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12%,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213609523.005898911.0021225765.002025-10-219608495.003424617.0013515153.00融券方面,奥赛康10月22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0,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20.000.000.002025-10-210.000.000.00综上,奥赛康当前两融余额2122.58万元,较昨日上升57.05%,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2奥赛康7710612.0021225765.002025-10-21奥赛康6183878.0013515153.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2】
ESMO国产创新药捷报频传,市场表现却高开低走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10月17日至21日,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作为最重要的肿瘤学术会议之一,多家国内药企在会议上发布创新管线的最新临床研究成果。
有辉瑞和三生制药的重磅BD(商务拓展)珠玉在前,机构普遍认为,ESMO将成为国产创新药BD的重要催化剂,并建议关注相关标的投资机会。
不过,从资本市场反应来看,10月22日,港股创新药ETF(513120)高开低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市场不乏结构性机会,如德琪医药、科济药业、科伦药业等,在ESMO上发布管线的临床研究数据及最新进展后,股价均迎来显著上涨。
跨国药企关注iza-bren
在ESMO大会首日公布的国产创新药中,百利天恒的EGFR× HER3双抗ADC药物iza-bren可谓备受业界期待的一款产品。在9月举行的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该产品就凭借100%的客观缓解率(ORR)技惊四座。
在本届ESMO大会上,百利天恒首次公布iza-bren的海外多中心实体瘤研究数据,该项研究数据以口头报告形式,在创新专场首位亮相。据悉,该研究是一项在海外开展的多中心Ⅰ期临床研究,包含剂量探索和剂量扩展阶段,旨在评估iza-bren在转移性或不可切除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其他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初步疗效和药代动力学特征。
在百利天恒的新闻稿中,izabren的该项临床研究主要有两大亮点,首先是纳入瘤种分布多样,展现出跨瘤种的广谱特性。研究共入组107例患者,涵盖非小细胞肺癌76例,小细胞肺癌7例,乳腺癌17例,食管腺癌5例和鼻咽癌/头颈鳞癌2例;2.5mg/kg剂量组中,超一半的患者能实现肿瘤应答(cORR达55%),mPF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4个月,彰显泛瘤种治疗潜力。
其次,该研究选取了更严苛的基线标准,挑战更大。与国内早期研究相比,iza-bren的海外临床研究所收录的患者中位年龄为65岁,显著高于中国的53.5岁;更重要的是,全球研究中,接受过三线及以上治疗的患者比例高达57.9%,高于中国的50%。
百利天恒表示,上述研究证明,iza-bren治疗东西方人群疗效和安全性数据高度一致,印证了iza-bren肿瘤杀伤效力具备跨人群、跨瘤种的广谱特性。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启动三项关键注册Ⅱ/Ⅲ期临床研究,覆盖乳腺癌、肺癌和尿路上皮癌等关键领域。
凭借惊艳的数据,iza-bren早就引起了跨国药企的关注。2023年12月,百利天恒就izabren与BMS达成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共同开发和商业化;彼时,这笔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的合作也创下了全球ADC(抗体药物偶联物)领域对外授权的单药总价纪录。
随着iza-bren临床持续推进,百利天恒也在10月12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与BMS达成的授权合作达到里程碑付款节点,收到来自后者支付的2.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科济药业专注于CAR-T
10月20日,专注于开发CAR-T细胞疗法的科济药业宣布,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在中国开展的针对胰腺癌(PC)辅助治疗的Ib期注册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已于ESMO年会进行壁报展示。受此消息影响,截至10月20日收盘,科济药业股价收报17.26港元/股,上涨7.01%,在一众创新药企业中涨幅靠前。
据悉,该试验为全球首个探索CAR-T细胞疗法用于实体瘤辅助治疗的概念验证研究。胰腺导管腺癌(PDAC)预后极差,即使是接受过手术切除的患者也不例外。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十分常见,往往导致治疗失败。目前的标准辅助治疗方案对复发高危患者疗效有限,亟需新的治疗策略。
据科济药业的介绍,在2023年9月15日至2025年4月11日(数据截止日期)期间,共6例受试者接受了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输注,并完成了至少4周随访。
自细胞输注后,中位随访时间为6.05个月,1例患者出现疾病复发,其余患者仍处于无病状态。中位无病生存期(DFS)和中位总生存期(OS)均尚未达到(NR),术后9个月DFS率为83.3%。其中,5例受试者接受细胞输注后出现CA19-9(注:CA19-9的检测结果低于37U/mL时,通常表示该指标在正常范围内,一般表明没有胰腺癌等恶性疾病)水平显著下降,降幅范围为51.3%至96.1%。
科济药业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宗海表示,本试验中观察到的持续无病生存状态以及CA19-9水平的显著下降,提示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作为一种创新的细胞免疫疗法,有望清除微小残留病灶,从而改变这类患者的疾病进程。
从管线进展上看,2025年6月25日,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已受理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的新药上市申请(NDA),用于治疗Claudin18.2表达阳性、至少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G/GEJA)患者。
基石药业发CS2009数据
据行业垂类媒体统计,在2025年ESMO官方议程及摘要里,共出现超50个靶点,涵盖IO(免疫治疗)、ADC(抗体药物偶联物)、双抗、放射-配体、细胞疗法5大开发路径。其中“ADC+IO”与“双抗/多抗”是2025年最显眼的联合主线。
开源证券此前也在研报中指出,在PD-(L)1迭代研发浪潮的推动下,兼具增效与减副潜力的“双靶点免疫疗法”PD-(L)1/VEGF双抗成为突破单抗瓶颈的焦点;同时更多公司已经在IO 2.0疗法上进一步升级迭代,前瞻布局PD-(L)1三抗。
在2025年ESMO上,基石药业首次发表其CS2009(PD- 1/ VEGF/CTLA-4三特异性抗体)的I期临床研究的初步数据。基石药业强调,这是目前已知首个关于PD-1/VEGF/CTLA-4三特异性抗体的临床数据发表。
该Ⅰ期临床研究在澳大利亚和中国同步进行,旨在评估CS2009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PK)/药效动力学(PD)特征及抗肿瘤活性。研究共纳入72例多线经治晚期实体瘤患者,其中超过51%的患者前线接受过免疫治疗。中位随访期1.9个月(范围为0.1至6.7个月)。
在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的基础上,该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尽管整体随访时间尚短,但CS2009在多瘤种中展现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整体客观缓解率(ORR)为12.2%,DCR(疾病控制率)为71.4%。
10月19日,泽璟制药披露公告称,其自主研发的新药Alveltamig(代号:ZG006)的临床研究数据及最新进展将在ESMO上发布。ZG006是全球第一个针对DLL3靶点的三特异性抗体(DLL3×DLL3×CD3),是全球同类首创分子形式,具有成为同类最佳分子的潜力。
泽璟制药介绍,会上发布的最新进展将进一步证明ZG006单药治疗在现有标准治疗失败的SCLC(小细胞肺癌)或NEC(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中具有突出及持久的抗肿瘤疗效,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及安全性,不仅支持其开展关键注册研究,同时也为其进一步开发联合或前线适应证治疗的临床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国金证券近期发布的研报,创新药板块有所回落,一方面是由于市场期待的创新药重磅BD未见落地;另一方面是过去一个月海外BD陆续落地,而中国创新药BD缺席,再次引发对月前报道的特朗普政府行政令草案,将对美国跨国药企从中国药企购买管线的BD交易进行更严格审查的担忧。
不过,10月第三周,国内落地多个创新药的对外授权项目。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翰森制药、普瑞金、维立志博、奥赛康、海和药物分别就CDH17 ADC、CAR-T、BDCA2/TACI双特异性融合蛋白、VEGF/ANG-2双抗、PI3Kα 抑制剂达成BD。
国金证券据此认为,BD再次密集落地缓解了市场的担忧,中国创新药BD出海的产业逻辑不变,且临近年底BD交易有望持续活跃。同时,随着多款中国创新药数据在ESMO密集发布,且PD-1双抗、ADC等领域的临床数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引起较高关注,或有望提振创新药新一轮的出海机会。
在这一背景下,跨国药企也在重新审视与中国市场的关系。过去几年间,以PD-1等传统热门靶点为代表的同质化管线数量迅速增加,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相关交易难以再引发跨国药企的兴趣。相比之下,那些在作用机制上具备差异化、在治疗领域上与跨国药企核心业务形成互补或协同的项目,正成为新一轮BD交易的重点。
10月17日,翰森制药与罗氏就HS-20110(CDH17 ADC)签署许可协议,翰森制药将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并有权根据该产品开发、注册审批和商业化进展收取最高14.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潜在产品销售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2025-10-22】
奥赛康:10月21日获融资买入960.85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奥赛康10月21日获融资买入960.85万元,当前融资余额1351.52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07%,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19608495.003424617.0013515153.00融券方面,奥赛康10月21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0,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10.000.000.00综上,奥赛康当前两融余额1351.52万元,较昨日上升84.35%,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1奥赛康6183878.0013515153.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0】
ASKB589(CLDN18.2单抗)三联疗法最新研究成果发布
【出处】奥赛康官微
奥赛康子公司AskGene Limited于2025年10月19日在德国柏林召开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以壁报形式公布了在研生物创新药ASKB589(靶向CLDN18.2单克隆抗体)联合CAPOX及PD-1抑制剂在晚期胃癌一线治疗中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次在ESMO大会上披露的ASKB589三联疗法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其显著且持久的抗肿瘤活性,并首次公布了其在晚期一线胃癌患者中总生存期(OS)获益:接受ASKB589联合CAPOX及PD-1抑制剂一线治疗的CLDN18.2中高表达的IV期G/GEJ腺癌受试者mPFS为12.45个月,mOS为21.36个月。CLDN18.2高表达的IV期G/GEJ腺癌受试者,mPFS为15.01个月,mOS为22.34个月。
研究成果
壁报标题:ASKB589联合CAPOX(奥沙利铂及卡培他滨)及PD-1抑制剂一线治疗转移性胃及食管胃交界处腺癌的Ib/II期临床研究更新疗效数据(Updated efficacy of ASKB589 plus CAPOX/PD-1 inhibitor in first - line metastatic G/GEJ adenocarcinoma: Phase Ib/II study)
编号:946P
展示时间:德国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9日
主要研究者:沈琳,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该Ib/II期临床研究(NCT05632939)包括剂量递增及剂量扩展两部分,入组CLDN18.2阳性胃及食管胃交界处腺癌患者。研究旨在评估ASKB589联合CAPOX及PD-1抑制剂在一线治疗局部晚期、复发性或转移性G/GEJ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及抗肿瘤活性。
入组患者
研究共入组62例CLDN18.2阳性的一线G/GEJ腺癌受试者。在剂量扩展阶段,53例受试者接受了6mg/kg ASKB589联合CAPOX及PD-1抑制剂治疗,其中包括47例CLDN18.2中高表达 (≥40%&2+/3+)IV期G/GEJ腺癌受试者。
有效性分析
剂量扩展研究中,CLDN18.2中高表达的IV期G/GEJ腺癌受试者确认的肿瘤客观缓解率 (cORR)为76.1%,中位肿瘤缓解时长(mDOR)为13.9个月,疾病控制率 (DCR)为100%。截止2025年8月30日,受试者中位随访26.71个月(范围:19.9-28.8),61.7%(29/47)的受试者发生疾病进展或死亡,CLDN18.2中高表达的IV期G/GEJ腺癌受试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2.45个月(95%CI:7.92-19.25),中位总生存期(mOS)为21.36个月(95%CI:15.87-25.00)。CLDN18.2 高表达的IV期G/GEJ腺癌受试者,cORR为81.8%,mPFS和mOS分别为15.01个月(95%CI:9.d56-19.25)和22.34个月(95%CI:19.15-25.00)。
结论
ASKB589(靶向CLDN18.2单克隆抗体)联合CAPOX(奥沙利铂及卡培他滨)及PD-1抑制剂一线治疗局部晚期、复发性或转移性胃及食管胃交界处腺癌患者的Ib/II期临床研究,在更长时间随访中,继续表现出深度且持久的肿瘤缓解和疾病控制,并展现了明确的生存获益,支持现有开展的ASKB589联合化疗及PD-1抑制剂的关键性临床III期研究。
【2025-10-20】
奥赛康:ASKB589三联疗法数据积极
【出处】本站7x24快讯
奥赛康公告,子公司ASKGENELIMITED在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公布了在研生物创新药ASKB589(靶向CLDN18.2单克隆抗体)联合CAPOX及PD-1抑制剂在晚期胃癌一线治疗中的最新研究成果。ASKB589三联疗法在62例CLDN18.2阳性的一线G/GEJ腺癌受试者中表现出深度且持久的肿瘤缓解和疾病控制。在剂量扩展研究中,CLDN18.2中高表达的IV期G/GEJ腺癌受试者确认的肿瘤客观缓解率为76.1%,中位肿瘤缓解时长为13.9个月,疾病控制率为100%。CLDN18.2高表达的IV期G/GEJ腺癌受试者,cORR为81.8%,mPFS和mOS分别为15.01个月和22.34个月。
【2025-10-20】
奥赛康(截止2025年9月30日)股东人数为27238户 环比增加35.87%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20日,奥赛康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9月3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27238人,较上期(2025-09-20)增加7191户,环比增长35.87%。从持仓来看,奥赛康人均持仓3.41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4.63万股,环比下降26.40%,户均持股趋向分散。一般而言筹码趋于分散,不利于股价走强。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10-20】
去化疗 全口服 ASKC202(cMET TKI) 联合疗法临床研究数据亮相
【出处】奥赛康官微
奥赛康子公司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于2025年10月18日在德国柏林召开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以壁报形式首次公布新型cMET抑制剂ASKC202联合利厄替尼用于经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失败伴MET扩增/过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剂量递增及扩展临床试验研究数据。
本次在ESMO大会上披露的ASKC202联合利厄替尼的临床研究,针对第三代EGFR- TKI耐药(占94%),met异常的晚期NSCLC患者提供了一种非注射、去化疗、全口服的精准靶向治疗方案。显示出肿瘤缓解率高、缓解深度大,缓解时间长、脑转移疗效突出的特点: RP2D方案ORR达到68.8%;60%的肿瘤缓解患者靶病灶缩小超过50%; 9个月的DoR率达到66.3%; DCR达到93.8%,中位PFS尚未达到;基线存在脑转移的患者ORR高达87.5%。
研究成果
壁报标题:ASKC202联合利厄替尼用于既往 EGFR-TKI治疗后EGFR敏感突变伴 MET扩增或蛋白过表达的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ASKC202 plus Limertinib in EGFR-mutated advanced or metastatic NSCLC patients with MET amplification or MET overexpression Following EGFR-TKI)
编号:1959P
展示时间:德国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8日
主要研究者:周彩存,上海市东方医院
本研究是一项开放、多中心、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的I期(Part2&4)临床研究,旨在评估ASKC202联合利厄替尼治疗经EGFR-TKI治疗失败的EGFR突变伴MET扩增/过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入组患者
截至2025年6月17日,共计入组54例EGFR-TKI治疗失败的受试者,其中50例(94%)既往接受过第三代EGFR-TKI治疗后进展,患者经FISH或IHC检测证实MET扩增或过表达。
有效性分析
2025年ESMO会议首次公布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ASKC202联合利厄替尼在EGFR-TKI耐药伴MET扩增/过表达的晚期NSCLC中展现出明显的临床获益,RP2D确定为ASKC202 200mg QD联合利厄替尼80mg BID治疗。在该方案下,客观缓解率(ORR)达到68.8%,疾病控制率(DCR)达到93.8%;9个月的缓解持续(DoR)率达到66.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尚未达到。亚组分析提示在伴脑转移、EGFR Ex19del突变、MET GCN≥10、MET过表达及既往化疗经治患者中均观察到更高的ORR,其中基线存在脑转移的患者ORR达到87.5%。
安全性分析
安全性方面,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主要为1-2级,包括贫血、低白蛋白血症、腹泻、低钙血症、皮疹等,均为已上市MET抑制剂及EGFR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整体可控可管理。
关于EGFR突变NSCLC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 NSCLC 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所有肺癌的 85%。EGFR是NSCLC患者中最常见的驱动基因,30%-50%的亚裔 NSCLC 患者存在 EGFR基因突变。第三代EGFR-TKI 是该类患者目前优选的一线治疗。但是第三代EGFR-TKI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会在1-2年内出现疾病进展。目前针对第三代EGFR-TKI耐药的患者,传统化疗及免疫联合疗法需注射给药,全身及注射部位不良反应较大,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有待提高,且疗效获益相对有限。
MET异常(扩增/过表达)是EGFR突变阳性NSCLC对EGFR-TKI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在第三代EGFR-TKI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患者中,约有15-50%出现MET异常。值得关注的是,MET异常与较高的组织学分级、较晚的临床分期以及不良预后相关。
关于ASKC202和利厄替尼
ASKC202是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全新分子实体、活性显著的口服的cMET抑制剂。
2024年4月8日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以壁报形式首次公布ASKC202 单药治疗晚期实体瘤的 I 期剂量递增临床试验研究数据,在MET扩增或错义突变患者中,ORR和DCR分别为62.5%(5/8)和 75.0%(6/8),1例MET错义突变患者颅内靶病灶较基线缩小67%。
利厄替尼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全新分子实体、活性显著的口服的第三代EGFR-TKI。截至目前,利厄替尼片(奥壹新 )已在中国获批2项适应症:(1)既往经EGFR-TKI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治疗;(2)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 19 缺失(19DEL)或外显子 21置换突变(L858R)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
关于奥赛康药业
奥赛康药业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创新与研发驱动的医药制造企业。公司自主研发了中国第一支国产化质子泵抑制剂(PPI)注射剂,经二十多年的发展,药物治疗领域已覆盖消化、抗肿瘤、抗感染和慢性病四大领域。在中国医药细分市场具有较高的品牌影响力。
奥赛康药业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合作双向发力,重点聚焦小分子靶向创新药和肿瘤免疫生物创新药的研发。目前主要在研项目40余项,包括已公开的10余项重点在研化学、生物创新药。其中,ASKC109(麦芽酚铁胶囊)、ASKB589(Claudin18.2单抗)、ASKC202(cMET抑制剂)处于临床III期研究阶段,另有多款创新药处于早期临床及临床前研究阶段。
奥赛康药业秉持“为健康 健康行”的企业使命,瞄准临床急需和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坚守初心,向新而行,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研发上市更多国产优质新药、好药,为提高患者用药的可及性、先进性和可持续性,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奥赛康力量。
【2025-10-19】
奥赛康:创新药ASKC202在2025年ESMO年会公布临床研究数据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10月19日,奥赛康(002755.SZ)公告称,公司子公司江苏奥赛康药业于2025年10月18日在德国柏林召开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以壁报形式首次公布新型cMET抑制剂ASKC202联合利厄替尼用于经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失败伴MET扩增/过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剂量递增及扩展临床试验研究数据。研究结果显示,ASKC202联合利厄替尼用于经EGFR-TKI治疗失败伴MET扩增/过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疗效上显示出肿瘤缓解率高、缓解持续时间长的获益信号。
【2025-10-18】
创新药赛道,再迎催化!两日5笔BD交易达成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傅苏颖
近期,中国创新药出海热潮持续升温,BD交易迎来密集爆发期。
翰森制药、普瑞金、维立志博等多家企业相继披露重磅海外授权协议,聚焦ADC(抗体药物偶联物)等核心赛道,彰显中国创新药研发实力获全球市场高度认可,产业出海从“单点突破”迈向“集体发力”新阶段。
多家企业相继达成海外授权交易
10月17日早间,翰森制药公告称,公司已与罗氏(Roche)就HS-20110签署许可协议。HS-20110是一款采用经临床验证的拓扑异构酶抑制剂(TOPOi)载荷的靶向CDH17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根据协议,翰森制药将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并有资格根据该产品开发、注册审批和商业化进展收取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潜在产品销售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同日早间,奥赛康公告,控股子公司AskGene Pharma与Visara达成授权许可协议,将AskGene Pharma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创新药ASKG712项目在许可区域内的权益有偿许可给Visara。首付款700万美元,叠加研发、注册及商业化相关的里程碑付款,交易总金额达9600万美元。
此前,10月16日也有三起海外授权交易达成。
其中,普瑞金公告,公司与Kite就体内原位编辑疗法领域达成合作,并签署了授权与合作协议,合作的区域为全球。根据协议,普瑞金有权并已获得总计1.20亿美元的首付款,此外,在触发特定里程碑后,普瑞金还有权获得总计最高可达15.20亿美元的各项里程碑现金付款,以及基于未来产品净销售额的销售分成。
维立志博宣布,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Dianthus达成独家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将共同推进新型抗BDCA2/TACI双特异性融合蛋白LBL-047。目前,LBL-047已获美国新药临床试验(IND)许可及中国IND受理 。维立志博将获得最高3800万美元的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其中包括2000万美元首付款、2025年第四季度支付的500万美元,以及最高1300万美元的潜在近期里程碑付款。该交易总金额(含临床开发、监管及商业化里程碑)最高可达10亿美元。
海和药物宣布,海和药物和日本大鹏药品工业株式会社关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α(PI3Kα)抑制剂瑞索利塞在日本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达成独家许可协议;该药品在日本已获孤儿药认定,并已经由海和药物的日本全资子公司海和制药株式会社提交用于卵巢透明细胞癌治疗的日本上市许可申请。
出海热潮方兴未艾
中证鹏元发布的报告显示,在跨国药企面临专利悬崖、国内政策红利、行业持续研发投入等内外因共同推动下,2025年上半年海外授权交易金额再创新高,创新药出海热潮方兴未艾。
以2015年药品审批审评制度改革为起点,中国医药行业在近十年内历经快速变革。国内各级政府积极发布创新药鼓励政策,为创新药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今年7月,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十六条政策,进一步完善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举措。
中证鹏元称,中国创新药行业逐步迎来商业化放量期,并开始从本土走向世界。创新药出海模式主要分为自主出海和BD出海。其中,自主出海指中国药企凭借自身的团队在海外国家开展临床试验,申报上市并开展销售。BD即Business Development,泛指多种商务合作拓展形式。由于自主出海资金需求较大、周期较长,临床及商业化不确定性较大,中国创新药自主出海模式较少,出海以BD模式为主,其中license out(即“权益授出”)为创新药BD出海最主要的模式。
受核心药品专利到期影响,全球大型跨国制药公司(MNC)2025—2030年将面临约3660亿美元的潜在销售收入损失,这一明确且迫切的市场缺口,催生了MNC在全球各地通过战略合作、并购和授权协议等方式积极补充管线的需求。中国创新药企历经近数年努力,研发实力持续增强,中国已成为全球医药BD最活跃的国家之一。
中证鹏元报告显示,2023年来,中国药企海外授权交易数量及金额呈爆发式增长趋势,2025年仅上半年,交易总额就已经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药品市场,是中国药企海外授权的首选地,近十年,中国药企达成的海外授权项目中,与美国企业合作占比在50%左右。
“我国创新药对外授权金额和数量的持续增长,是中国创新药研发能力获全球认可后的必然趋势。”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几年,中国创新药企的产品通过临床数据反复验证价值,加之“高效研发+成本优势”的突出特质,行业已从早期单个企业的海外突破,走向如今集体性的全球合作,全球市场对中国创新药的接纳度显著提升。
胡旭波进一步分析称,从长期看,这一趋势对产业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值得肯定:一方面,高额授权收益能形成“研发—授权—再投入”的良性循环,为持续创新提供资金保障;另一方面,中国创新药企也借此深度融入全球研发生态,成为其中重要一环。
不过,胡旭波也提醒,需警惕部分企业过度追求短期授权收益,忽视长期自主研发策略与公司核心价值的构建。总体而言,中国创新药的核心竞争力已得到确认,海外授权模式将为产业持续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2025-10-17】
奥赛康:签署ASKG712项目授权许可协议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10月17日电,奥赛康(002755)10月17日公告,公司的控股子公司AskGene Pharma与Visara达成授权许可协议,将AskGene Pharma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创新药ASKG712项目在许可区域内的权益有偿许可给Visara。ASKG712临床用于治疗眼底黄斑疾病,目前处于中国IIa期临床研究阶段。Visara是一家根据美国特拉华州法律注册设立的公司,是I-Mab(中文名:天境生物)的全资子公司。I-Mab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全球性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开发用于癌症治疗的肿瘤精准免疫治疗。
【2025-09-29】
奥赛康(截止2025年9月20日)股东人数为20047户 环比增加2.46%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9月29日,奥赛康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9月2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20047人,较上期(2025-09-10)增加482户,环比增长2.46%。从持仓来看,奥赛康人均持仓4.63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4.74万股,环比下降2.41%,户均持股趋向分散。一般而言筹码趋于分散,不利于股价走强。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9-28】
券商观点|医药生物行业研究:从药明康德研发者日看CDMO和创新药产业趋势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9月28日,华福证券发布了一篇医药生物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从药明康德研发者日看CDMO和创新药产业趋势。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指数下跌2.1%,跑输沪深300指数3.2pct,在中信一级行业分类中排名第25位;2025年初至今中信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22.6%,跑赢沪深300指数7.0pct,在中信行业分类中排名第10位。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向日葵(+57.9%)、奥浦迈(+23.9%)、信立泰(+15.8%)、华兰股份(+15.1%)、江苏吴中(+14.1%)。 从药明康德投资者开放日和25Q2海外头部CDMO业绩情况,我们能看到什么产业趋势?(1)创新药各种技术创新层出不穷,药物分子的复杂度持续提升,这也意味着每个分子的研发/生产价值量持续提升。(2)行业仍处于研发总投入+外包率共同提升的阶段,小分子CDMO未来5年有望保持16%+的复合增速,其中多肽CDMO有望保持25%+增速,寡核苷酸CDMO有望保持31%+增速。(3)以药明康德为例,外部环境不确定加剧的情况下,国内头部CDMO企业反而呈现出越来越强的订单获取能力和运营效率。(4)从海外CDMO公司情况来看,25Q2头部公司基本均实现了稳健增长,且部分公司上调了全年业绩指引,表明行业景气度已处于加速回升阶段。 本周市场复盘及中短期投资思考:本周医药AH均跑输大盘,由于其他版块抽水,医药板块持续震荡承压,即将十一假期,我们判断是十一之后,创新主线有望再次崛起,主要系:1)即将进入三季报披露期,我们判断创新药及产业链和医疗设备板块业绩将不错,2)四季度将有EMSO和ASH会议召开,催化创新药行情;3)美国药品关税等不构成实质影响,目前看后续无明显利空扰动,创新药已调整2个多月,基本到位。三季度即将结束的当下,业绩预期将逐步开始反映,关注业绩预期相对强势的创新药、CXO、上游板块,以及业绩困境反转的医疗器械、中药(主要期待基药调整催化)等方向。我们仍建议重点关注:1)创新药:主要三个方向:1、有收入有商业化能力且管线丰富的BioPharma和Pharma;2、根据技术和产业趋势布局有潜在大BD的一揽子标的;3、挖掘仿转创或前沿技术如基因治疗/编辑、小核酸、通用/体内CART、等弹性主题方向或个股;2)医疗器械:继创新药之后亦迎来政策拐点,股价、估值和配置均在底部,同时基本面预计将迎来拐点,重点配置。3)抓业绩好标的:10月开始将陆续披露三季报,积极寻找超预期标的。中长期继续坚持创新+复苏+政策三大主线。 本周建议关注组合:康方生物、百利天恒,苑东生物、汇宇制药、美好医疗、百奥赛图、立方制药; 十月建议关注组合:恒瑞医药、康方生物、益方生物、康弘药业、京新药业、奥赛康、一品红、九典制药、微创医疗、开立医疗。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9-26】
制药板块盘初下挫,向日葵大跌10%
【出处】本站7x24快讯
制药板块盘初下挫,向日葵大跌10%,奥赛康跌超7%,舒泰神、恒瑞医药、苑东生物多股下挫。消息面上,此前特朗普宣布将对专利及品牌药品加征100%关税。
【2025-09-25】
奥赛康09月25日涨停分析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个股涨停分析
奥赛康09月25日涨停收盘,股价上涨10.02%,收盘价为23.28元。该股于上午 9:56:42涨停。截止15:00:31未打开涨停,封住涨停时长3小时33分57秒。其涨停封板结构好,最高封单量:2133.99万,目前封板数量:170.72万,占实际流通盘0.66%,占当日成交量:13.51%。【原因分析】奥赛康涨停原因类别为创新药+抗感染+净利大增+PPI龙头。1、据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营收10.07亿元,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增长111.64%,扣非净利1.41亿元,同比增长155.7%,盈利加速修复。
2、据2024年年报及2025年半年报,2024年至今公司已获批9款新品,包括1类创新药利厄替尼片、注射用硫酸艾沙康唑等,并有4款抗感染产品注射用德拉沙星、马立巴韦片、艾沙康唑胶囊、来特莫韦注射液处于上市许可申请阶段,形成抗感染产品组群新优势。
3、据2024年年报,公司是国内最大质子泵抑制剂PPI注射剂生产企业之一,产品覆盖消化、抗肿瘤、抗感染、慢性病四大领域,连续15年入选“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投顾分析】该股今日放量涨停,表明场外资金吸筹积极性高,做多动能强劲。目前该股量价配合良好,交投较为活跃,后市续涨概率较大。投顾建议:投资者对该股短期走势可持乐观态度。【历史回测】近2年,两市共出现过5616次【放量涨停】,当出现这个信号时,次日上涨概率为61.02%,平均收益率为1.91%。持有1天的上涨概率最高,达到了61.02%,持有4天的平均收益率最高,达到了2.59%。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所得,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2025-09-25】
奥赛康10CM涨停 创新药研发加速强势带动医药板块
【出处】财闻
9月25日上午,A股震荡上行。截至午间收盘,上证综指上涨0.16%,医药ETF嘉实(515960)成分股奥赛康10CM涨停,九洲药业上涨6.62%,医药ETF嘉实(515960)上涨0.99%,同期科创医药ETF嘉实(588700)成分股心脉医疗上涨4.15%,科创医药ETF嘉实(588700)上涨0.83%。
同时据本站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24日,科创医药ETF嘉实(588700)规模达2.82亿元,在全市场同标的ETF中排名第一。
奥赛康近期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开发的1类创新药ASKC202联合利厄替尼用于经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失败伴MET扩增/过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注册性临床III期研究已完成首例患者给药。奥赛康表示,ASKC202片与利厄替尼片联合用药有望为EGFR-TKI耐药的肺癌患者提供有效治疗方案,延长NSCLC患者的生存期。两款创新药协同拓展肺癌领域目标人群,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抗肿瘤产品管线。
天风证券表示,中国创新药行业已形成以领头企业为引领、大批量优质企业为支撑的金字塔梯队,产业兑现持续性强。这一轮周期的底层逻辑是中国在研创新药具备全球竞争力,兑现形式由在中国销售放量转向国际化的数据与交易兑现(licenseut BD),商业化空间打开,生态更趋健康成熟,逐步迈入产品与商业模式的双轮驱动阶段。
据本站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24日,科创医药ETF嘉实(588700)所追踪的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联影医疗(688271.SH)、百济神州-U(688235.SH)、博瑞医药(688166.SH)、百利天恒(688506.SH)、艾力斯(688578.SH)、君实生物-U(688180.SH)、惠泰医疗(688617.SH)、泽璟制药-U(688266.SH)、荣昌生物(688331.SH)和益方生物-U(688382.SH)。
【2025-09-25】
涨停雷达:创新药+抗感染+净利大增+PPI龙头 奥赛康触及涨停
【出处】本站【作者】机器人
今日走势:奥赛康今日触及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9次。
异动原因揭秘:1、据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营收10.07亿元,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增长111.64%,扣非净利1.41亿元,同比增长155.7%,盈利加速修复。2、据2024年年报及2025年半年报,2024年至今公司已获批9款新品,包括1类创新药利厄替尼片、注射用硫酸艾沙康唑等,并有4款抗感染产品注射用德拉沙星、马立巴韦片、艾沙康唑胶囊、来特莫韦注射液处于上市许可申请阶段,形成抗感染产品组群新优势。3、据2024年年报,公司是国内最大质子泵抑制剂PPI注射剂生产企业之一,产品覆盖消化、抗肿瘤、抗感染、慢性病四大领域,连续15年入选“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后市分析:该股今日触及涨停,后市或有继续冲高动能。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setTimeout(window.onload = function(){if (/(iPhone|iPad|iPod|iOS|Android)/i.test(navigator.userAgent)){$('.phshow').css('display', 'block');}else{$('.pcshow').css('display', 'block');}},10)
【2025-09-22】
奥赛康(截止2025年9月10日)股东人数为19565户 环比增加5.83%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9月22日,奥赛康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9月1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19565人,较上期(2025-08-31)增加1078户,环比增长5.83%。从持仓来看,奥赛康人均持仓4.74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5.02万股,环比下降5.51%,户均持股趋向分散。一般而言筹码趋于分散,不利于股价走强。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9-10】
广发证券:行业中长期向好趋势确立 BD只是本轮创新药价值重估起点
【出处】智通财经
广发证券发布研报称,据统计分析,2025年上半年制药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2.3%,行业整体扣非归母净利率13.7%;营收短期承压但盈利能力持续提升。16家港股制药公司中,2025年上半年有9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正增长,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11家。2025年上半年Biotech公司营收同比增加24.6%,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6亿元,主要得益于新产品/新适应症上市后商业化快速放量,以及国际化加速通过对外授权获得首付款或里程碑款。
广发证券指出,对外授权短期看可以改善企业现金流支持企业继续投入研发,中长期看国内企业还能从合作中学习研发经验,提升自身的临床运营能力,因此对外授权仍将为创新药企出海的首选方案。BD只是本轮创新药价值重估的起点,展望下半年,持续跟踪医保商保谈判工作进展,关注WCLC、ESMO等国际学术会议重磅数据催化。
广发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运营效率提升,行业中长期向好趋势确立
根据广发证券纳入分析的56家A股化学制药公司情况,行业整体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2.3%,行业整体扣非归母净利率13.7%;营收短期承压但盈利能力持续提升。16家港股制药公司中,2025年上半年有9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正增长,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11家。
同时,广发证券分析了18家A股Biotech公司商业化药品的收入情况,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加24.6%,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6亿元,主要得益于新产品/新适应症上市后商业化快速放量,以及国际化加速通过对外授权获得首付款或里程碑款。随着创新产品步入新周期、产品结构持续改善、创新药“出海”提速,行业中长期向好趋势已经确立。
国产新药处于收获期,国际化是创新升级的必经之路
在“研发-准入-临床-支付-保障”全链条的政策支持下,国产新药迎来爆发式增长。在行业持续创新升级的背景下,国内药企已经孵化出了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质管线,并迎来对外授权交易高峰,交易数量和金额显著增多,也成为本轮创新药行情的主要驱动因素。对外授权短期看可以改善企业现金流支持企业继续投入研发,中长期看国内企业还能从合作中学习研发经验,提升自身的临床运营能力,因此对外授权仍将为创新药企出海的首选方案。
然而BD只是本轮创新药价值重估的起点,未来重心仍是要找到各个治疗领域全球最好的药,去兑现出海品种的临床价值。展望下半年,持续跟踪医保商保谈判工作进展,关注WCLC、ESMO等国际学术会议重磅数据催化。
投资建议
国内制药工业在创新升级和国际化背景下,国内新药从跟随创新逐步转向领头创新,我持续看好国内市场迎来新一轮产品周期所带来的的中长期投资机会。应当以全球视角筛选资产,关注有全球竞争力的大单品。建议关注两类标的:
(1)传统pharma转型:恒瑞医药(600276.SH)、翰森制药(03692)、三生制药(01530)、先声药业(02096)、石药集团(01093)、长春高新(000661.SZ)、海思科(002653.SZ)、科伦药业(002422.SZ)、中国生物制药(01177)、奥赛康(603369.SH)、众生药业(002317.SZ)、信立泰(002294.SZ)、兴齐眼药(300573.SZ)、一品红(300723.SZ)。
(2)Biotech:百利天恒(688506.SH)、科伦博泰生物-B(06990)、信达生物(01801)、康方生物(09926)、迪哲医药-U(688192.SH)、百济神州-U(688235.SH)、复宏汉霖(02696)、再鼎医药(09688)、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康诺亚-B(02162)、迈威生物-U(688062.SH)、荣昌生物(09995)、君实生物(01877)、亚盛医药-B(06855)、映恩生物-B(09606)、泽璟制药-U(688266.SH)、和黄医药(00013)、和誉-B(02256)、康宁杰瑞制药-B(09966)、乐普生物-B(02157)、基石药业-B(02616)、科济药业(02171)、艾迪药业(688488.SH)等。
风险提示
仿制药集采和新药谈判价格降幅超预期风险、新药研发失败风险、创新药上市后放量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2025-09-06】
稀缺!机构盯上的筹码大幅集中滞涨股曝光,仅15只!
【出处】证券时报数据宝【作者】张娟娟
从最新机构评级来看,医药生物、科技行业个股持续获机构看好。
51股本周获得5家及以上机构重点关注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周五收盘,本周(9月1日至9月5日),59家机构合计进行1678次“买入型”(包括买入、增持、推荐、强烈推荐、强烈买入)评级,合计覆盖929只个股。
从行业分布来看,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等6个行业股票数量均超过50只;其中,医药生物行业达94只,电子行业个股有80余只。
今年以来,医药行业重磅政策频出,创新药研发成果、商业化持续落地。东方证券表示,从今年上半年数据来看,随着国产创新产品进入商业化周期并叠加出海潜力释放,创新药及产业链业绩表现突出。考虑到医药行业已经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创新带来的出海浪潮刚刚起步,未来若干个季度行业成长较为确定,再叠加“低仓位+估值底”,该机构认为当前依然是配置医药行业的极佳时间点。
本周有51只个股获得5家及以上机构重点关注,关注机构家数居前的个股以大盘股为主。美的集团、长城汽车位居前两名,分别有14家、12家机构给予“买入型”评级;另外,比亚迪、海尔智家、长江电力、泸州老窖均获得10家及以上机构给予“买入型”评级。
美的集团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60.14亿元,同比增长25.04%,增幅创2016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公司上市以来,首次中期分红。西南证券表示,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集团,C端业务稳固,B端业务加速成长,双轮驱动模式成效显著。公司治理高效,产业链深度整合,数字化能力领先,构筑了深厚的护城河。面对复杂的宏观环境与行业竞争,公司有望凭借其强大的经营韧性和全球化布局实现持续稳健增长。
比亚迪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幅接近14%。东吴证券表示,公司在巴西独资建设SKD(半散装组装)/CKD(完全拆散组装)工厂,泰国工厂已投产,预计匈牙利工厂今年底至明年二季度陆续投产。高端及海外均价高,预计总体交付有望提升。
食品饮料行业除泸州老窖外,五粮液、山西汾酒及海天味业也均获得5家及以上机构给予“买入型”评级。
41股筹码大幅集中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本周获“买入型”评级的个股中,截至9月5日,以最新股东户数与二季度末对比,有89只个股的股东户数有所下降,其中降幅超过10%的个股有41只,主要分布于基础化工、机械设备、电子、计算机等行业。
具体来看,10只个股最新股东户数较二季度末降幅超过20%。伊戈尔最新股东户数3.06万户,较二季度末降幅接近38%。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4.67亿元,同比增长20.16%。国联民生证券表示,公司二季度数据中心变压器产能逐步释放,产品结构及市场拓展均取得突破。产品品类由数据中心移相变压器拓展出数据中心用干变及油变,销售区域由国内拓展至日本和美国市场。并且公司已储备研发数据中心用电感产品,有望凭借与行业龙头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进一步受益于AIDC建设浪潮。
共创草坪、甘化科工最新股东户数较二季度末降幅均超过30%,2只个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增幅均超过20%,其中共创草坪获得2家机构给予“买入型”评级。
从个股业绩来看,今年上半年新北洋、奥赛康、腾亚精工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100%;润贝航科、博彦科技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50%。
15只筹码大幅集中的滞涨股出炉
结合市场表现来看,截至9月5日,上述41只筹码大幅集中的个股年内平均涨幅超过20%,涨幅超50%的个股有6只,包括奥赛康、腾亚精工等。
15只个股跑输上证指数同期涨幅13.75%,浙江鼎力、淮河能源、淮北矿业等8股年内股价下跌。
其中,浙江鼎力年内累计跌幅居首,接近18%,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52亿元,同比增长27.63%,公司本周获长江证券、中邮证券及华创证券给予“买入型”评级,中邮证券表示公司继续深入实施全球化战略,持续优化海外子公司运营,不断完善海外渠道建设,有序推进不同系列高附加值、差异化产品导入及市场开拓工作,深化老客户黏性的同时不断开拓新领域发展新客户,出口业务持续向好。
五粮液、中兴通讯本周均获得6家机构给予“买入型”评级。其中,五粮液年内股价跌幅超过5%,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小幅增长,最新股东户数较二季度末下降近13%,华鑫证券表示,公司营收稳中有增,在积极的销售策略加持下,上半年实现“双过半”目标,全年业绩有望稳健增长。
中兴通讯最新股东户数较二季度末下降超14%,年内股价上涨5.55%。今年上半年其净利润同比下降近12%,但营收同比增长14.51%。长城证券表示,公司全面投入AI,业务结构调整带动上半年收入稳定增长。作为国内ICT行业龙头,不断加快从连接向算力拓展,聚焦大国大网大T战略高速发展,公司业绩或将保持稳健发展。
【2025-09-05】
奥赛康等四家单位成功举办江苏省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会
【出处】奥赛康官微
2025年9月2日,由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指导,南京市知识产权局主办,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共同承办的江苏省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项目示范现场会在南京华山饭店成功召开。南京市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处处长杨正宁到会指导,各区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员,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代表近三百人参会。
会议期间,四家承办单位分别就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的建设进展与成果进行专题汇报。会议还邀请了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锁福涛教授作“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新趋势与新案例解读”专题授课。奥赛康药业董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宗在伟系统介绍了公司在高价值专利培育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典型做法,向与会代表展示了高价值专利培育成效。
奥赛康药业作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自2017年承担江苏省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以来,持续深化专利战略布局与运营管理。2022年,公司再次承担省级升级项目。项目执行期间,公司积极推进高价值专利的申请、布局与转化,成功上市包括1类新药利厄替尼片(奥壹新 )在内的十余个新产品,为企业创新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注入新动力。
截至2025年6月,公司累计提交专利申请582件,其中中国发明专利申请356件,PCT专利申请53件,国(境)外专利申请99件;获得授权专利291件,中国发明专利中,高价值专利占比达70%。
奥赛康项目团队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精心组织的高价值专利项目,是推动我省从知识产权大省迈向强省的核心引擎。南京市知识产权局作为排头兵,通过深化培育工作,为全省贡献了丰富的“南京经验”与核心动能。凭借精准的政策引导、专业的全链条服务与严格的保护措施,成功培育出一批竞争力强、支撑产业发展的核心专利,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抢占未来制高点提供了坚实支撑,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彰显“强富美高”新江苏实力的生动实践。
关于奥赛康药业
奥赛康药业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创新与研发驱动的医药制造企业。公司自主研发了中国第一支国产化质子泵抑制剂(PPI)注射剂,经二十多年的发展,药物治疗领域已覆盖消化、抗肿瘤、抗感染和慢性病四大领域。在中国医药细分市场具有较高的品牌影响力。
奥赛康药业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合作双向发力,重点聚焦小分子靶向创新药和肿瘤免疫生物创新药的研发。目前主要在研项目40余项,包括已公开的10余项重点在研化学、生物创新药。其中,ASKC109(麦芽酚铁胶囊)、ASKB589(Claudin18.2单抗)、ASKC202(c-MET抑制剂)处于临床III期研究阶段,另有多款创新药处于早期临床及临床前研究阶段。
奥赛康药业秉持“为健康 健康行”的企业使命,瞄准临床急需和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坚守初心,向新而行,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研发上市更多国产优质新药、好药,为提高患者用药的可及性、先进性和可持续性,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奥赛康力量。
【2025-09-02】
奥赛康:子公司ASKC202注册性临床III期研究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出处】本站7x24快讯
奥赛康公告,子公司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开发的1类创新药ASKC202联合利厄替尼用于经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失败伴MET扩增/过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注册性临床III期研究已完成首例患者给药。ASKC202是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全新分子实体、活性显著的口服的cMET抑制剂,用于EGFR TKI治疗后进展的EGFR突变伴MET扩增/过表达的晚期NSCLC患者治疗。
【2025-08-31】
财报速递:奥赛康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1.60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8月29日,A股上市公司奥赛康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其中,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增长111.64%。根据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对其本期及过去5年财务数据1200余项财务指标的综合运算及跟踪分析,奥赛康近五年总体财务状况良好。具体而言,现金流、资产质量、成长能力优秀,营运能力一般。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增长111.64%从营收和利润方面看,公司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10.07亿元,同比增长9.20%,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增长111.64%,基本每股收益为0.17元。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44.06亿元,应收账款为2.42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1.32亿元。财务状况较好,存在6项财务亮点根据奥赛康公布的相关财务信息显示,公司存在6个财务亮点,具体如下:指标类型评述盈利毛利率平均为84.31%,处于行业前列。业绩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平均为345.76%,公司成长性出色。成长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平均为44.30%,公司成长性出色。收益净利润现金含量平均为241.24%,公司现金流优秀。收现主营业务收现比率平均为119.88%,公司收入的变现能力很强。成长当期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55.68%,利润增长表现出色。综合来看,奥赛康总体财务状况良好,当前总评分为3.20分,在所属的化学制药行业的158家公司中排名靠前。具体而言,现金流、资产质量、成长能力优秀,营运能力一般。各项指标评分如下:指标类型上期评分本期评分排名评价现金流4.504.7210充足营运能力1.641.74104一般资产质量4.314.5316很高成长能力2.924.4319出众盈利能力1.452.6376尚可偿债能力3.332.5678尚可总分2.563.2042良好关于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根据公司最新及往期财务数据和行业状况,计算出公司的财务评分、亮点和风险,反映公司已披露的财务状况,但不是对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财务评分区间为0~5分,分数越高说明财务状况越好、对中长期的投资价值越大。财务亮点与风险评述中涉及“平均”关键词的取指标5年平均值,没有“平均”关键词的取最新报告期数据。上述所有信息均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财经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了解更多该公司的股票诊断信息>>>
【2025-08-29】
股东追踪|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A等新进奥赛康前十大流通股东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近期奥赛康发布2025中报,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2位股东新进,2位股东退出,1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增加,3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减少。新进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A本期持有1169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26%;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本期持有468.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5%。退出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上期持有869.1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94%;富国精准医疗灵活配置混合A上期持有678.6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73%。自持流通股份增加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陈会利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加1.74%至835.1万股。自持流通股份减少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中亿伟业控股有限公司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0.95%至1.202亿股;鹏华医药科技股票A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1.76%至831.2万股;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混合A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22.63%至545.1万股。机构或基金名称持有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自持流通股份变动比例股份类型南京奥赛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3.175亿股34.2%不变流通A股江苏苏洋投资实业有限公司1.244亿股13.4%不变流通A股中亿伟业控股有限公司1.202亿股12.95%-0.95%流通A股伟瑞发展有限公司1.134亿股12.22%不变流通A股南京海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3779万股4.07%不变流通A股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A1169万股1.26%新进流通A股陈会利835.1万股0.9%1.74%流通A股鹏华医药科技股票A831.2万股0.9%-1.76%流通A股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混合A545.1万股0.59%-22.63%流通A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468.7万股0.5%新进流通A股小科普:证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的业务,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投资风格偏向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在市场波动时发挥“国家队”角色,进行市场托底。汇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级别的投资公司,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进行多元化的国内外投资;投资风格偏向长期稳健投资,注重价值和宏观经济趋势,对国有企业的持股较多。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战略储备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以保障社会保险支出的需求。投资风格偏向稳健、长期,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平衡,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金,支持半导体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投资风格偏向产业导向型,更关注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险资(保险资金):由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规模庞大且流动性要求高。投资风格偏向稳健、保守,偏好低风险、高稳定性的资产,如债券、优质蓝筹股和基础设施项目。信托(信托公司):提供信托服务,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和运用财产,为投资者和被投资者提供桥梁。投资风格较为灵活,涵盖了房地产、股权、固定收益类产品等领域,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多样化。外资(外资机构):国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代表,涵盖对冲基金、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风格偏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注重全球资产配置、行业龙头和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机会,反应灵敏且策略多变。牛散:指的是指盈利能力非常好的散户,选股能力强,具有超强的股市洞察能力,牛散一般都能跑赢市场,并且获得不错的收益。牛散又名大户,散户中成功之后,就成了牛散。
【2025-08-28】
奥赛康2025年上半年业绩高速增长 创新管线兑现迈入收获期
【出处】证券时报网
8月28日晚间,奥赛康(002755.SZ)公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奥赛康实现营业收入10.07亿元,同比增长9.20%;实现净利润1.60亿元,同比增长111.64%。报告期内,奥赛康持续深化“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战略,得益于持续的研发投入,已有多款新产品成功上市并逐步开展商业化,构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曲线。
2025年上半年,奥赛康迎来创新药研发管线成果兑现期,实现了从创新药临床研究阶段到商业化落地的全链条突破,“创仿结合”的战略转型迈入了新阶段。由奥赛康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利厄替尼片(商品名奥壹新)于2025年上半年获批上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治疗。利厄替尼片的III期临床研究结果成功在国际知名期刊《柳叶刀.呼吸病学》上发布,研究结果显示,利厄替尼可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且在脑转移患者中展现出突出疗效。公司正积极筹备医保谈判、准入等工作。
凭借研发资源的稳定投入及业务布局的持续深化,创新药研发管线日益丰富。奥赛康目前主要在研项目共计42项,包括已公开的9项重点在研化学、生物创新药,另有多款创新药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报告期内,奥赛康累计研发投入2.02亿元,占营收比重20.03%。
报告显示,2024年至今,奥赛康有10款新品获得上市许可,另有6款公开的新品已递交上市申请。其中,化学药领域,抗肿瘤1类创新药ASKC202片的III期注册性临床研究已经在全国约60家中心全面实施;口服补铁产品ASKC109胶囊(麦芽酚铁)国内I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入组,正在进行研究报告和注册资料整理。此外,抗感染创新药注射用ASK0912和骨关节炎疼痛治疗药物ASKC200搽剂均已进入临床II期研究。
生物药领域,ASKB589作为自主研发的、拥有国际自主知识产权的ADCC增强型第二代抗CLDN18.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临床III期研究稳步推进,研发进度处于全球前三家。奥赛康自主开发的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细胞因子前药技术平台着眼于细胞因子前药技术的迭代与升级,目前已有ASKG315、ASKG915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奥赛康秉持“以患者需求为中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研发理念,聚焦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的抗感染领域。目前,奥赛康已布局特色抗耐药菌感染产品群,持续巩固在抗感染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继2024年首家上市注射用硫酸艾沙康唑并纳入国谈医保后,艾沙康唑胶囊口服制剂也已提交上市申请,未来有望与注射剂形成序贯疗法。除艾沙康唑胶囊外,奥赛康目前另有3款抗感染产品处于上市报产阶段,分别为注射用德拉沙星、马立巴韦片和来特莫韦注射液。
“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是奥赛康一以贯之的质量方针。奥赛康已连续51次通过GMP认证/GMP符合性检查,并于2025年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质量国际化”的质量管理新目标。新建的两条固体口服制剂生产线顺利通过GMP符合性检查,目前奥赛康共拥有7条原料药生产线和13条制剂生产线,产能充足,能有效保障市场需求。质量检验中心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于报告期内顺利通过复评审工作。
作为一家典型的由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的制药企业,奥赛康以“为健康健康行”为使命,聚焦临床急需及未被满足的痛点,持续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加速国产优质新药的研发与上市,努力提升患者用药的可及性、先进性与可持续性。当前,中国创新药行业已步入“全生命周期”政策支持阶段,在此时代浪潮下,相信奥赛康将不断拓宽创新边界,为患者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治疗选择。(燕云)
【2025-08-28】
奥赛康: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111.64%
【出处】本站7x24快讯
奥赛康公告,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07亿元,同比增长9.20%。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111.64%。
【2025-08-25】
奥赛康(截止2025年8月20日)股东人数为18298户 环比减少1.26%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8月25日,奥赛康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8月2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18298人,较上期(2025-08-08)减少234户,环比下降1.26%。从持仓来看,奥赛康人均持仓5.07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5.01万股,环比增长1.28%,户均持股趋向集中。一般而言筹码趋于集中,有利于股价拉升。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8-19】
老树发新芽 医药行业“仿转创”迎来收获季
【出处】证券时报
2025年,中国创新药在全球大放异彩,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翰森制药等创新药企海外大单频传。殊不知,这些闪耀国际舞台的创新药企,大多是以仿制药起家,在经历了艰苦转型之后,才迎来今日的收获。
中国医药企业的“仿转创”之路并非坦途。他们依托仿制药建立的产业基础和持续积累,在“以仿养创、以仿促创、仿中有创、仿创结合”多种模式下,展现出了老树发新芽的顽强生命力。
老树新芽
早年间,我国医药产业几乎都集中在仿制药领域,鲜有创新药成果出现。2015年大刀阔斧的药品审批改革,将新药审核时间从平均3年缩短至60天,这一制度性变革为我国创新药的崛起提供了土壤。
自2018年开始推进的药品集采,推动仿制药平均采购价格大幅下降。因此,在2020年前后,业内达成一个共识:仿制药的高利润时代已经终结,中国医药行业亟须从“低水平仿制”向“高水平创新”转型。
以恒瑞医药为例,2018年,其近九成的收入还来自于仿制药,创新药仅占比一成;到了2024年,恒瑞医药的创新药销售收入已达140亿元(不含许可交易),同比增长30.60%,占当期总销售收入的一半以上。
不仅仅是恒瑞医药,今年斩获重磅创新药BD(商务拓展)大单的石药集团、翰森制药等企业,也是以传统仿制药起家,如今均在创新药领域取得了不俗的表现。在仿制药红利时代渐行渐远的当下,传统医药企业“老树发新芽”的态势愈发明显。
上海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规律来看,仿制药阶段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在发展仿制药的过程中,企业积累了资金和工艺技术,行业也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一致性评价体系,都为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但金春林强调,企业不能一直躺在仿制药的环节“赚大钱”。“我们中国有很多优势,比如海量的病人基数、高效的临床试验效率、大量的研发人才等,我们必须引导企业做真正的创新,这样才能在全球医药领域占得一席之地。”
以仿养创
在“仿转创”的道路上,奥赛康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奥赛康曾是仿制药时代的消化药龙头,2019年,其消化药营收一度高达33.66亿元,占总营收74.50%。但受集采推进影响,公司主要的消化药产品收入持续大幅下降,到了2024年,公司消化类产品营收仅剩2.70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下降至15.18%。
幸运的是,奥赛康数年前已意识到仿制药面临的风险,提前在创新药以及其他仿制药管线进行了布局。2024年,公司抗肿瘤类、抗感染类及慢性病类产品收入取得快速增长,很大程度抵消了消化药下滑的负面影响。2025年1月,奥赛康实现首个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而且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每年都争取实现1个1类创新药品种获批。
在推进创新药研发的进程中,奥赛康始终没有放弃仿制药的管线研发,预计今年会有5个仿制药品种获批上市。奥赛康管理层在今年5月举行的股东会上解释:“创新药研发的资金投入较大、面临风险较高,公司希望能够通过仿制药的迭代更新,来保障现金流的持续稳定,并减少对资本市场的融资依赖。公司现在的路线就是以仿制药的利润来反哺支持创新药研发。”
山东创新药物研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利军也表示,该公司以生产仿制药起家,但在经历一致性评价后,国内仿制药行情从之前的“跟踪仿制”转入“模仿创新”阶段,该公司也将研发路径从以仿制药为主转变为“以仿养创、以仿促创、仿中有创、仿创结合”。
“几年前,山东创新已经将创新药纳入重点研发方向,依托仿制药打开市场,获得持续、稳定的现金流,为高投入、长周期的创新药研发不断造血。”赵利军称。
根据“以仿养创”的发展逻辑,仿制药和创新药两者在研发上的协同效应十分重要。汇宇制药此前接受机构调研时指出,创新药是医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公司创新药立项定位国际化、差异化创新性,旨在解决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而传统仿制药企业在仿制药领域的经营经验,有利于帮助创新药更好地商业化,有效降低未来商业化风险。
在业内人士看来,“以仿养创”不是简单的资金转移,而是资源的战略重组,传统药企在仿制药领域积累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质量控制体系和医生网络,都是创新药商业化的宝贵资产。
并非坦途
以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翰森制药等为代表的最早一批“仿转创”企业是时代的“幸运儿”,转型之路还算顺利,不仅业绩持续增长,出海BD大单频现,创新药收入占比也在不断提升,同时人员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药研发实力不断增强,成为中国医药行业创新发展的生力军。
然而,行业整体转型并非一帆风顺。创新药研发在国际上一直有“三个10”的说法,即耗时10年、耗资10亿美元(含研发失败成本)、成功率不足10%。
以港股药企嘉和生物为例,2023年,该公司研发的创新药PD-1杰诺单抗的上市申请未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成为首款上市申请被拒的PD-1药品,这一结果也导致该药物长达8年的研发投入“打水漂”。
在研发上,创新药的“烧钱”速度比仿制药高出不止一个量级。以创新药企迈威生物为例,该公司自2017年成立以来已经连续8年亏损,8年间累计亏损金额超过57亿元,特别是最近三年亏损金额合计超过30亿元,研发费用占其中大头。如此长期的巨额亏损,也是一般仿制药企难以承受的。
“转型之难,首先在于对思维惯性的突破。仿制药的‘跟随式研发’与创新药的‘颠覆性探索’存在本质差异,仿制药就好比是厨师照着菜谱做菜,但创新药却是要研发新的菜谱。然而,当前很多传统药企的组织架构和决策机制都是为规模化生产设计的,而创新需要容忍试错、鼓励突破的文化土壤,这种观念的转变往往比技术研发更难。”华南一家医药上市公司高管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汇宇制药研发中心分析研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仿制药和创新药的研发是不同的逻辑,创新药的研发团队要在药物发现、设计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经验。如果用仿制药的思维做创新药,跟随国内外大公司布局的靶点,那么研发进度可能就比不上,产品上市后也将会面临内卷之战。
东建国际证券资管部总裁范译阳表示,从产品端来看,若药企缺乏创新基因,往往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他们(部分药企)盲目相信自身实力,忽视了创新药研发背后所需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漫长的时间周期。”
医药魔方董事长周立运也强调,创新药研发具有高风险、低成功率的特征。要想在如此高风险的环境中产生突破性成果,就需要大量“小而专”的企业参与试错、推动创新,一旦成功,就有望诞生销售额达数百亿美元的重磅新药。这种鼓励试错以及优胜劣汰的市场结构,正是海外生物医药产业长期保持活力的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