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347 泰格医药 更新日期:2025-10-27◇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为新药研发提供临床试验全过程专业服务的合同研究组织(CRO),为全球医
药和医疗器械创新企业提供全面而综合的临床研究解决方案。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服务业 | 317934.26| 93503.28| 29.41| 97.81|
|其他业务 | 7110.16| 4294.56| 60.40| 2.19|
├────────────┼─────┼─────┼───┼──────┤
|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 170981.24| 59988.21| 35.08| 52.60|
|服务 | | | | |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 | 146953.02| 33515.08| 22.81| 45.21|
|其他业务 | 7110.16| 4294.56| 60.40| 2.19|
├────────────┼─────┼─────┼───┼──────┤
|境内 | 163789.69| 44997.90| 27.47| 50.39|
|境外 | 154144.57| 48505.39| 31.47| 47.42|
|其他业务 | 7110.16| 4294.56| 60.40| 2.19|
├────────────┼─────┼─────┼───┼──────┤
|直销 | 317934.26| 93503.28| 29.41| 97.81|
|其他业务 | 7110.16| 4294.56| 60.40| 2.19|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服务业 | 660312.02| 224201.32| 33.95| 100.00|
├────────────┼─────┼─────┼───┼──────┤
|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 329594.52| 121426.95| 36.84| 49.91|
|服务 | | | | |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 | 317813.99| 93951.35| 29.56| 48.13|
|其他业务服务 | 12903.51| 8823.02| 68.38| 1.95|
├────────────┼─────┼─────┼───┼──────┤
|境内 | 345026.16| 118016.16| 34.20| 52.25|
|境外 | 302382.35| 97362.15| 32.20| 45.79|
|其他业务 | 12903.51| 8823.02| 68.38| 1.95|
├────────────┼─────┼─────┼───┼──────┤
|直销 | 660312.02| 224201.32| 33.95| 100.00|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服务业 | 329569.43| 128949.26| 39.13| 98.14|
|其他业务 | 6254.99| 4355.50| 69.63| 1.86|
├────────────┼─────┼─────┼───┼──────┤
|临床试验相关及实验室服务| 165857.25| 66149.42| 39.88| 49.39|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 | 163712.18| 62799.84| 38.36| 48.75|
|其他业务 | 6254.99| 4355.50| 69.63| 1.86|
├────────────┼─────┼─────┼───┼──────┤
|境内 | 182156.12| 80749.28| 44.33| 54.24|
|境外 | 147413.31| 48199.98| 32.70| 43.90|
|其他业务 | 6254.99| 4355.50| 69.63| 1.86|
├────────────┼─────┼─────┼───┼──────┤
|直销 | 329569.43| 128949.26| 39.13| 98.14|
|其他业务 | 6254.99| 4355.50| 69.63| 1.86|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服务业 | 738403.95| 284852.88| 38.58| 100.00|
├────────────┼─────┼─────┼───┼──────┤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 | 416812.83| 159244.85| 38.21| 56.45|
|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 312098.30| 119081.13| 38.16| 42.27|
|服务 | | | | |
|其他业务服务 | 9492.82| 6526.90| 68.76| 1.29|
├────────────┼─────┼─────┼───┼──────┤
|境内 | 416250.15| 179332.65| 43.08| 56.37|
|境外 | 312660.97| 98993.34| 31.66| 42.34|
|其他业务 | 9492.82| 6526.90| 68.76| 1.29|
├────────────┼─────┼─────┼───┼──────┤
|直销 | 738403.95| 284852.88| 38.58| 100.00|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过去几年,国内外环境发生了较为深刻且复杂的变化,在全球宏观经济、生物医药
产业发展周期和国内经济、产业和政策周期的叠加影响下,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研发
需求呈现了较大的波动性,公司的部分客户对于生物医药研发的风险偏好发生了较
为明显的变化,部分依赖于外部融资的尚未盈利客户面临较为明显的现金流压力,
在上述因素的传导下,临床研究外包服务和相关行业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和增长挑
战。
同时,自2015年以来,中国生物医药行业飞速发展,十年前,我国的生物医药行业
以仿制药为主,创新药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而今,我国的生物医药行业已经变为以
创新为绝对主导,研发生产产业链完备,行业创新能力稳居全球前列。在行业快速
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部分较早立项的研发管线与行业发展阶段不匹配的现象,公
司的部分客户也因此受到了影响。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生物医药行业迈向全球领
先水平,也出现了更多的与全球前沿研发进展同步、甚至领先的优质研发项目;这
类项目将会是未来的常态,也是公司商务发展团队重点聚焦的新订单开发领域。
随着我国生物医药研发能力跻身世界领先水平,在监管政策的不断优化、行业生态
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以及国内经济周期的逐渐好转等因素驱动下,国内生物医药行业
研发创新不断取得突破,产业迎来多项突破性“创新输出”,“走向国际”的趋势
愈发明显,从多款创新药集中获批上市,到中国企业在国际顶级学术舞台展示亮眼
临床数据,尽显行业活力。2025年上半年,在以患者为中心和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
基础上,中国创新药研发持续活跃,且创新能力进一步升级,创新药在研管线质量
和数量均位居世界前列。2025上半年共有38款1类新药获NMPA批准,创历年同期最
高,2024年全年批准的1类新药为48个。同期,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审中心(CDE
)公示的创新药临床试验数量达到了1,001个,2024年全年公示的创新药临床数量
为1,858个。在全球前沿热门新药靶点中,我国的贡献度最高,前20大靶点中有18
个靶点的管线数量全球占比超过50%;在2025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Soc
ietyofClinicalOncology,ASCO)年会上,有73项来自中国的研究入选口头报告,
较2024年增长30%;2024年FDA批准的IND分子中,超过50%来自中国,中国在研新药
数量跃居全球第二位。
在前几年定期报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公司曾判断,中国的创新药资产将会
成为全球定价的核心资产,价值将会显著回归。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判断正逐
渐成为现实,在全球医药创新版图上,中国创新药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因为中国创新资产的价格与欧美市场相比明显低估,在研发
质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时,按照全球化资产价格定价中国创新药资产是一个必然的
过程。
同时,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的临床试验数据结果首次在美国的临床试验中基本得
到复制,这是中国临床研究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结果有望极大提升全球药企
和海外生物技术公司在中国开展临床研究,尤其是早期概念验证(Proofofconcept
)研究的意愿。中国高效、经济的临床研究能力将赋能全球研发管线。
当中国创新资产价格在全球资产持有者眼中看来尚处在被低估状态时,取得这些资
产的海外权益会是最受欢迎的交易。同时,为应对未来的全球市场竞争、产品专利
到期和削减研发成本的压力,并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跨国药企也在全球范围内积
极寻求并购和授权交易机会。在双重因素共振的促进下,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
金额屡创新高;医药魔方(中国医药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
国内企业对外授权交易取得首付款27.84亿美元,同比增长211%,潜在总金额达617
.18亿美元,同比增长140%,交易数量82笔,同比增长75%。尤其是三生制药、恒瑞
医药、石药集团等创新药企还接连创下首付款金额较大的重磅交易,成为中国创新
药“出海”过程中的亮点。国产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金额持续走高,足以证明海外
药企对中国生物科技优质资产和自主研发能力的认可,也侧面印证了国内药企的全
球竞争力。
对外授权交易的活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依赖于外部融资的尚未盈利客户面临的
现金流压力,创新药企业可以将部分管线变现;另一方面,与海外药企分工合作,
借助其海外临床资源和分销网络,可加快推动管线的获批和商业化,更快实现“自
我造血”。2025年至今,随着对外授权交易的活跃,资本市场的恢复及流动性的改
善,行业内并购案例的逐渐增多,中国创新药行业的一级市场退出机制得到优化,
一级市场的投融资活动也逐渐回暖。
公司看来,政策、技术和资本的三重驱动将是中国创新药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核
心要素。国家持续深化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深
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等重大改革措施,全链条支持创新药
发展。该类举措切实提高审评审批效率、有力推进新药好药加快上市,更好满足人
民群众临床用药需求。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
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2025年1月国家医保局表示将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
包括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等,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
力度。2025年6月16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
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30个工作日完
成审评审批,创新药上市周期进一步缩短。2025年7月1日,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
生健康委出台《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该措施聚焦我国创新
药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从加强对创新药的研发支持、支持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和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鼓励创新药临床应用、提高创新药多元支付能力和强
化组织保障等5大方面16条具体举措,该文件的出台将助力构建以临床价值为导向
的创新药研发新局面,激发创新药研发活力,更好匹配临床治疗需求。
2022年以来,中国临床研究外包行业竞争加剧,到2024年底,部分中小型临床CRO
已经开始逐渐收缩规模,供给端呈现逐步优化的趋势。随着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恢
复,临床研究外包服务需求有所复苏,2025年以来,客户的早期询价积极性明显提
高。同时,随着中国医药企业出海需求增加,具备全球服务能力的临床CRO具有竞
争优势。国内生物医药企业2025年上半年对外授权(License-out)交易取得的首
付款创新高,为国内新一轮研发提供资金保障;同时,一级市场投融资的恢复以及
新药销售产生的现金流预计将带来长期临床需求的增长。
国内及全球市场需求巨大的热门治疗领域研发活动维持高度活跃状态,如减重、细
胞基因疗法、肿瘤创新疗法(抗体偶联、双抗、新型小分子药物等)等领域;多款
国产新药在国内不同的适应症领域实现领跑地位,并开始在全球市场取得突破。在
新兴技术和研发工具驱动下,具备差异化靶点布局(如双抗/ADC平台型公司)、较
高临床开发效率(如运用新型临床研究模式、真实世界证据加速审评)及全球化前
景和业务拓展(BusinessDevelopment)能力的企业持续获得市场和资本的青睐。
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正逐渐从“规模扩张”转型为“价值创造”,行业进入高质量创
新阶段。
科技创新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近期,人工智能、数字化、去中心化临
床试验(DCT)等新技术加速在临床研发中被应用,显著提升了研发效率和质量,
降低了研发成本;前沿生物技术在基因编辑、疫苗研发、个性化医疗等领域不断取
得突破,为全世界患者的健康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
发达市场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对创新疗法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此外,东南
亚、非洲、“一带一路”国家等新兴市场的逐渐发展也为行业发展带来巨大潜力。
生物医药行业具有强大的持续发展动力。
与此同时,AI技术的应用也正在对临床试验的过程和方式产生影响,并带来效率提
升与成本优化,这将推动临床CRO现有服务模式的革新。生成式AI技术的突破也让
生物医药和临床研究领域各个链条的参与者们使用AI技术的意愿显著提高。未来,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创新,AI技术的应用将大幅提升,临床试验周期有望
缩短,高质量的数据资产(如高质量结构化数据集,包括带注释的医学影像、多组
学数据等)将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行业周期和结构性变化,继续保持了中国临床研究外包行
业的领先地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公司2024年以10.6%的市场份额保持中
国临床外包服务市场的领先地位,也是唯一进入全球前十的中国临床外包服务提供
商,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为1.1%。2025上半年,公司为26个获批的中国1类新药提
供了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化全球布局和服务能力,持续拓展海外业务,加速国际化进
程。2025年7月,公司宣布收购日本CRO公司Micron,Micron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
于日本东京,在大阪和名古屋设有办事处,员工人数超过160人,是专注于医学影
像及临床试验服务的公司。作为日本首家专注于医学影像分析的CRO公司,拥有亚
洲最大的影像专业团队之一,其影像专业团队服务了超过250家客户,并助力超过4
0款产品成功上市,并在2024年入围全日本最佳合同研究组织奖。此次收购将为公
司带来成熟的日本本土团队,扩大公司在日本和亚太地区的客户覆盖,提升影像分
析的业务能力和行业影响力。
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临床CRO业务收入和利润继续快速增长。截至报告期末,公
司在境外(主要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及韩国等国家)进行中的单一区域临床试验为
194个,在执行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MRCT)43个,累计MRCT项目经验达到150个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的美国团队近200人,覆盖美国27个州的68个城市;美国地区
正在进行中的临床试验超过40个,2025年上半年该区域新开展执行5个临床试验项
目。公司欧洲、中东、非洲地区团队规模超过160人,累计在该等区域执行了超过2
10个I-IV期临床试验。日韩地区中,公司韩国团队人员规模超过450人,累计完成
超过2,600个临床试验及相关服务项目;2025年7月,公司收购日本Micron后,在日
本员工人数超过200人,拥有临床运营、注册、医学影像、数据管理和EDC、药物警
戒等全流程临床服务能力。东南亚团队超过70人,拥有超过100个I-IV期临床试验
执行经验。公司在澳大利亚拥有超过40名本土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PM)和临床监
查员(CRA),在澳大利亚执行过的I期临床试验超过70个。在非洲,公司与Purpos
eAfrica和Africare等当地机构和组织开展合作,赋能中国医药产品出海并拓展非
洲临床研究业务。未来公司将持续通过团队扩张或潜在的并购整合,进行全球商务
开拓,实现海外业务的增长以及临床运营的协同能力,在欧美以及新兴区域市场打
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加强当地临床试验运营的专业能力,逐步提升全球运营能力,
助力客户走向全球,成为创新产品国际化的桥梁和纽带。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寻求与医疗健康行业各参与方建立互惠互利的外部伙伴关系以
推动合作,搭建了包括现场管理、机构服务、GCP中心运营、受试者管理等在内的
一体化研究中心服务平台。在国内,E-site卓越中心拥有300个重点合作中心以及9
8家绿色通道中心,并完成了8家共建中心的建设,形成了多元化深度共赢的战略合
作模式。2025年形成了包括现场管理、机构服务、GCP中心运营、受试者管理等在
内的一体化研究中心服务平台。
公司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战略。公司智能研究
院全面负责集团数字化与智能化战略的推进与实施,2025年上半年,公司成立数据
治理团队,大力推进数据治理工作,陆续上线客户管理,项目运营,人员管理等多
个数字化产品,有效推进了数字化管理,本年度计划全面推行公司数据治理工作,
建立数据标准,清洗历史数据,融合AI技术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水平。报告期内,数
字化中心研发推出了基于大语言模型(LLM)的脱敏工具,针对临床研究中常见的P
DF扫描件,高效地完成特定敏感信息的处理,关键技术参数F1SCORE达到0.919的高
分,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下半年该模块计划进一步提高精度和拓展适用场景,
作为泰格人工智能产品推向市场;公司将E-SiteSystem和SitePaymentSystem进行
了融合,形成中心端信息管理平台,打通中心费用数据,形成中心费用数据流转的
闭环,为商务竞标提供准确的中心费用信息,本年度计划全面推广中心费控工作,
打通中心信息采集的各个渠道;进行统一的治理与管理,为业务部门提供及时准确
有价值的中心信息。
在未来,公司会继续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投入,扩大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队伍,
力求实现AI能力的进一步突破,在确保高质量合规水平的前提下,扩大AI的应用场
景范围,提升公司业务效率,并打开潜在的新业务机遇,进一步巩固公司的行业地
位。
作为全球化医学研发赋能平台,公司致力于向世界贡献泰格方案,传播“成为最有
影响力CRO公司”的企业愿景,和“始终与创新同行”的品牌宣言。通过多元化、
平等、包容的企业文化致力于让不同国家、文化和背景的人才在工作中得到平等与
支持,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在其岗位上更好地实现自我的价值,真正地拥有归属感。
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ESG管理上不断进取,2022年7月至今,公司维持了深圳
证券交易所国证ESG评级中最高的AAA评级,2024年公司MSCIESG评级保持为AA等级
,2025年8月公司MSCIESG评级提升为最高AAA等级。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全球员工数量达到10,251人,覆盖33个国家,其中海外员工1,
700余人。超过千名专业临床监查员(CRA),超过3,700名专业临床研究协调员(C
RC),850余名的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专业人才,以及1,800余名实验室服务团队人
员。
放眼未来,公司将持续拥抱监管变革、技术创新和全球拓展,持续完善和打造一体
化临床研发服务平台,提升端到端的一站式服务能力。公司将通过建立特定治疗领
域业务团队,不断拓展跨国药企和国内大型药企客户业务;通过可持续增长和潜在
收购提升公司在美国和欧洲等地的商务和运营能力;同时将加强建设与行业各方的
互惠协作关系,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国内市场的优势地位,提升全球市场份额,力求
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和业绩增长,为股东持续创造回报。
主营业务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317,934.26万元,上年同期329,569.43万元,同比下
降3.5%。其中,临床试验技术服
务收入146,953.02万元,上年同期163,712.18万元,同比下降10.2%;临床试验相
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收入170,981.24万元,上年同期165,857.25万元,同比增长3.
1%。
从地域角度,公司境内主营业务收入163,789.69万元,上年同期182,156.12万元,
同比下降10.1%,境内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由于2025年上半年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板块
境内收入同比下滑,具体原因于按板块分析中详述。
公司境外主营业务收入154,144.57万元,上年同期147,413.31万元,同比增长4.6%
,境外收入增长主要受益于2025年上半年公司继续深化全球布局和服务能力,持续
拓展海外业务,加速国际化进程,海外临床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临床试验技术
服务板块境外收入同比增加。
(1)临床试验技术服务
报告期内,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146,953.02万元,上年同期163,712.18万元,同
比下降10.2%。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板块收入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有1)国内创新药临
床运营业务收入同比下滑,主要因为行业周期和结构性变化,截至2024年底公司存
量国内创新药临床运营在手订单金额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导致2025年上半年,公
司执行的国内创新药临床试验整体工作量有所下降;2)同时,2023年以来,受国
内行业竞争格局影响,国内临床运营新签订单的平均单价有所下滑,导致公司在20
25年上半年执行该等订单时同等工作量对应产生的收入相应有所减少;3)报告期
内,公司仍有部分国内创新药临床运营订单被取消,同时仍有部分订单因客户资金
问题产生较为明显的回款压力,从而被公司主动终止,该等订单主要来自于国内依
赖外部融资的存量初创型生物科技公司,这对板块的收入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针对这类项目,报告期内,公司的工作重点是及时收回服务费款项,在我们的努力
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大幅改善。随着存
量项目的逐渐出清、行业的复苏和前端需求的回暖,我们预计国内创新药临床运营
业务会在今年逐步改善。
报告期内,公司海外临床运营业务继续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在北美的临床运营
业务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今年下半年预计将会有较大体量的新签订单增量贡献。报
告期内,受益于前端需求的回暖,尤其是国内和海外IND相关的需求,板块内的临
床注册业务恢复明显,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且增长态势有望延续。
报告期内,尽管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国内行业发展及行业周期影响,使得执行项目平
均单价有所下降,但受益于较为多元的业务需求,包括来自跨国药企的需求,板块
内的医疗器械、药物警戒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继续实现了增长。这些业务的增长一
定程度上抵消了国内临床运营业务在报告期内给板块带来的影响。板块内的医学翻
译等其他业务在报告期内表现较为稳定。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正在进行的药物临床研究项目为646个,相比2024年6月3
0日的800个项目和2024年12月31日的831个项目有所下降,主要由于公司在2025年
上半年对存量项目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将久无进展的老项目进行了主动终止;也有
部分存量项目因前述提到的客户原因被取消或主动终止。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有409个药物临床研究项目在境内开展,237个项目在境
外开展,其中有194个项目在
境外(主要包括韩国、澳大利亚、东南亚、欧洲及美国)进行单一区域临床试验;
有43个项目在亚太地区、北美洲、欧洲及非洲进行多区域临床试验,涉及治疗领域
包括肿瘤、呼吸、心血管、内分泌、风湿免疫、感染、罕见疾病及疫苗等。
公司远程智能临床试验(DCT,DecentralizedClinicalTrial)技术和平台已广泛应
用于注册临床、上市后研究、真实世界研究、研究者发起的研究等各类项目中,覆
盖肿瘤、血液疾并中枢神经、呼吸、内分泌等多个治疗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发布
2024年数字化/去中心化临床试验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分析报告;自主开发的临床试
验远程监查(CTRM)系统移动端正式上线并对外发布;新增9个远程监查项目。此
外,公司积极开拓非洲新兴市场,在尼日利亚知名医院AKTH部署泰格DCT临床试验
平台;与津巴布韦临床试验组织ACRN合作远程监查。
报告期内,公司医疗器械团队承接了国内多个首创产品的临床运营服务以及支持了
多个行业创新领先产品的临床策略,完成67个医疗器械项目,助力3款创新医疗器
械产品成功上市(冷冻消融仪、经导管三尖瓣环修复系统、消化内镜手术机器人)
;2025上半年助力全球首款“AI+”原发性震颤治疗设备FelixNeuroAI腕带获FDA批
准;在深圳成立子公司,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器械服务;医疗器械临床服务子公
司泰格捷通荣获“CFS2025第十四届财经峰会行业创新引领奖”。截至报告期末,
器械和IVD专业人员超过600人,共有588个在执行的医疗器械项目。
公司注册团队服务的客户数量从上年末的845家增至报告期末的911家,累计完成1,
351个项目。2025年上半年助力1个产品在中国获批上市,46项IND/MRCT临床试验申
请在多个国家获批。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美国FDAIND项目29个,其中21项已获美国
FDA临床批件。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药物警戒团队建设,拓展高附加值领域并打造高规格药物
警戒医生团队。该业务更多聚焦在临床、上市后药物警戒相关安全性分析维度,更
多发挥警戒价值。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药物警戒专业团队规模超过190人,覆
盖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中国的一体化PV解决方案团队;药物警戒业务报告
期内新增在研项目121个,新增客户87家,全球客户数量超过300家,累计2,000多
个项目经验,参与中国已获批1类新药39个。未来公司将持续完善全球安全警戒服
务一站式解决方案,持续推进药物警戒医生团队的打造,除聚焦临床、上市后药物
警戒相关安全性分析业务外,更多地实践和参与到全球化跨国安全性数据的分析和
安全性评估。
报告期内,公司医学翻译业务新增30家客户,其中药企17家,医疗器械企业13家,
完成约2亿词的翻译量,成为多个欧美跨国制药企业的亚太区一级供应商和全球供
应商。公司自主开发的搜问议题平台“医学智问”和聚焦AI翻译的“医雅智能翻译
平台”均已上线销售;包括翻译信息管理系统、翻译数据采集系统、翻译后编辑服
务管理等在内的多个AI翻译系统获得国家机器翻译发明专利。公司医学翻译业务20
25年首次入选CSAResearch全球语言服务供应商Top50。
(2)临床试验相关及实验室服务
报告期内,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收入170,981.24万元,上年同期165,85
7.25万元,同比增长3.1%。2025年上半年,受益于充足的业务需求,尤其是来自于
跨国药企的订单需求,板块内的现场管理(SMO)业务同比仍实现良好的增长。同
期,板块内的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业务相对稳健;实验室服务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
略有下降,主要因为方达控股在美国的业务复苏受美国产业周期影响慢于预期,以
及中国的业务受到了国内行业激烈竞争态势的负面影响;
2025年上半年,板块内的医学影像业务受益于肿瘤临床项目的需求增加。受试者招
募等板块内其他业务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国内相关行业发展及行业周期影响,执行项
目平均单价同比仍有所下滑。
报告期内,公司现场管理(SMO)团队完成215个项目,为13个中国已获批1类新药
提供了SMO现场管理服务,新签订单同比继续实现双位数增长。截至报告期末,正
在进行的现场管理项目由2024年末的2,253个增至2,443个;现场管理团队与中国超
过140座城市的1,100多家中心合作,设置分公司15个,拥有超过3,700名专业临床
研究协调员(CRC)。
报告期内,公司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服务获得了更多国内外新客户。截至报告期末
,全球数统客户数量超过370家,支持了多个国内对外授权产品(licenseout))的
药物数据海外递交标准化项目;有893个正在执行的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项目,累
计临床数据标准化(CDISC)项目经验超过2,800个,在全球拥有850余名专业数据
管理及统计分析人才。报告期内,方达控股的苏州生物分析实验室和上海大分子生
物分析实验室均以“零缺陷”通过美国FDA现场核查。方达医药荣获中国优质科技
型中小企业,中国医药CRO企业20强。2025年5月,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Exton的C
DMO研发生产基地正式投入运营,进一步扩大在该领域的业务版图,该GMP生产基地
占地约4,300平方米,共包括9个GMP车间,以及2个制剂开发实验室和3个分析实验
室。截至报告期末,方达控股在执行的实验室服务项目数量为4,549个。
报告期内,公司医学影像业务新增客户15家,团队成功助力12个产品获批上市,其
中海外获批2个。新签项目在原有实体瘤、淋巴瘤、消化系统疾病等领域基础上,
新增了医美领域。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医学影像业务累计客户数量超过140家,执
行项目阶段覆盖I期至IV期及真实世界研究(RWS),累计助力43个产品获批上市,
累计递交至NMPA/FDA/EMA/PMDA/MHRA的项目达到59个。
毛利润及毛利率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毛利润93,503.28万元,上年同期128,949.26万元,
同比下降27.5%;主营业务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39.1%下降至29.4%,主要是由于临
床试验技术服务板块毛利率同比明显下滑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成本224,430.98万元,上年同期200,620.17万元,同比增
长11.9%。
(1)临床试验技术服务
报告期内,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板块毛利润为33,515.08万元,上年同期62,799.84万
元,同比下降46.6%;板块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38.4%下降至22.8%。板块毛利率在2
025年上半年同比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1)由于2025年上半年国内临床运营业务执行
的订单平均单价同比有所下滑,因而执行该等订单时同等成本对应的收入相应有所
减少;与此同时,公司保持稳定专业的国内临床运营团队,确保为客户提供高质量
的临床运营服务;2)报告期内,公司仍有部分国内创新药临床运营订单(绝大部
分为2024年之前签署)被取消,同时仍有部分订单因客户资金问题产生较为明显的
回款压力,从而被公司主动终止,该等订单主要来自于国内依赖外部融资的存量初
创型生物科技公司,这对板块的收入产生了一定的调减,因而对板块的毛利率造成
了较为明显的影响。
报告期内,医疗器械、医学注册、医学翻译等板块内其他业务毛利率相对保持稳定
,该类业务尽管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国内行业发展及行业周期影响,执行项目平均单
价有所下降,但公司在该类业务成本端的有效控制使得毛利率并未出现大幅波动。
(2)临床试验相关及实验室服务
报告期内,临床试验相关及实验室服务板块毛利润为59,988.21万元,上年同期66,
149.42万元,同比下降9.3%;板块毛利率为35.1%,与上年同期的39.9%相比有所下
滑。板块毛利率同比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板块内的现场管理业务收入增长相对板
块内其他业务较快,但该业务毛利率低于板块整体水平。
报告期内,板块内的现场管理业务毛利率同比相对稳定,继续维持业内较为领先的
盈利能力,这也得益于公司的现场管理团队执行了较多的来自跨国药企的盈利能力
相对较好的订单。
同期,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业务毛利率同比有所下滑,主要因为成本较高的海外执
行团队占比增加和盈利能力稍低的国内业务占比有所提升,但公司数据管理和统计
分析业务的盈利能力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报告期内,实验室服务的毛利率同比相对稳定,但仍与之前相对健康的毛利率水平
有所差距。方达控股新建的临床前研究设施、位于中国和北美的实验室等于2023年
及2024年陆续开始运营,新业务和新实验设施产生的相关固定成本对毛利率的影响
在2025年上半年趋于稳定。未来,新订单带来的更好的产能利用率将有望使得实验
室服务的毛利率有所回升。
报告期内,医学影像等板块内其他业务毛利率与去年同期相比较为稳定。
员工情况
公司员工总数由截至上年末的10,185人略微增加至本报告期末的10,251人,以下为
截至本报告期末按职能及地区划分的人员明细:
国内员工人数由2024年12月31日的8,559人降至本报告期末的8,542人,主要由于报
告期内公司职能部门员工人数减少,以及对个别受国内行业周期性影响较大的部门
规模进行了适当的缩减,例如方达控股的中国实验室服务团队,现场管理团队数量
的适度增加部分抵消了该部分人员减少。
海外员工人数由2024年12月31日的1,626人增加至本报告期末1,709人,主要原因是
公司美国团队规模增加。报告期内,公司在主要海外市场的临床运营、项目管理及
业务拓展团队规模继续增加,作为业务增长策略的一部分,公司预计在未来将持续
扩大主要海外市场的临床运营、项目管理及业务拓展团队的规模。
高素质且稳定的员工对于公司向客户提供始终如一的优质服务至关重要。公司将致
力于吸引具有全球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行业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等以支持全球扩张
,也将继续完善员工招聘、转岗、培训和发展计划以及长期激励计划以培养和保留
人才。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丰富且与时俱进的项目执行经验
作为行业领先的CRO,公司成立20余年来已积累了丰富的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临床
研发服务经验,包括跨国药企和国内大型制药企业,中小型创新药研发企业等,产
品覆盖化药、生物制品、疫苗、器械等各个类型,以及肿瘤、呼吸、感染、内分泌
、血液、神经系统、心血管、皮肤、免疫、消化、代谢、罕见病等在内的绝大部分
疾病领域。同时,公司紧跟中国创新药行业的发展步伐,积极提升在前沿药物机理
、靶点和治疗领域的服务能力;同时扩展服务范围至真实世界研究、基于风险的临
床监查等新业务领域。2025年上半年,公司为26个获批的中国1类新药提供了服务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国际多中心临床运营项目经验达150个。
2、拥有全球同步运营和管理能力
公司在包括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世界各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子公司并
组建本地临床运营团队,拥有熟悉各国药政法规和临床实践的专业人员,并建立同
步运营和协作机制,具备同步执行全球化项目的能力。同时,也通过战略性收购海
外CRO公司来扩大服务海外客户群体和出海客户的运营能力,加强全球化运营能力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全球员工数量达到10,251人,覆盖33个国家,其中海
外员工1,700余人。自2023年公司在中国香港成立国际总部以来,香港国际总部已
逐渐成为公司海外职能管理和业务拓展的中枢。
3、服务领域覆盖研发全产业链
对于CRO企业来说,一体化服务能够增加与客户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减少研发流程
中的沟通和衔接成本,提升效率,提高合作的稳定性。目前,公司已建立了药品和
医疗器械两大一体化研发服务平台。公司的药品研发一体化服务平台可提供药物发
现、临床前开发、IND申报、临床I-III期开发、上市注册、上市后及真实世界研究
等在内的全流程、端到端服务。器械研发一体化服务平台可提供产品设计与研发、
临床前、临床开发与评价、注册申报、上市后研究等贯穿器械研发全生命周期的研
发服务。
4、卓越的质量标准和交付能力
卓越的质量管理是临床研究的坚实基础,也是公司引以为傲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公
司质量管理委员会作为质量治理最高机构,推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和完善,
定期组织质量评审活动及全面评估公司整体质量状况,审阅、评估公司质量风险和
相关整改措施等,公司总经理担任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公司主动拥抱变化,勇于
创新,积极探索运用数字化、智能化、远程化、前瞻性的方式将“质量源于设计”
纳入临床试验设计、运营和质量管理中,开发基于风险的监查系统(RBQM),进行
基于风险的质量管理,成立DCT解决方案团队,运用如基于RBQM、电子知情、远程
随访、药物直达患者、电子支付等最新远程智能混合临床试验方式,积极组建团队
研发赋能临床研究的人工智能模型和平台,力求持续改善临床运营效率和质量管理
能力,提高交付效率和确保高质量的交付能力。
5、领先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
公司从2004年成立至今,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医药产业从仿制到跟随再到自主创新的
全过程。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公司从一家本土CRO走向亚太,再从亚太地区逐渐走
向欧美,已成长为国内领先且业务范围能够覆盖全球5大洲,具备全球同步研发服
务能力的国际性CRO公司。从2004年成立至2024年间,公司累计为中国60%的已上市
1类新药研发提供了服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公司连续多年在中国临床
外包服务市场份额排名第一,2024年市场份额10.6%,也是2024年唯一进入全球前
十的中国临床外包服务提供商,全球市场份额1.1%。
6、与中国及全球研究机构的广泛合作网络
公司在中国的办事处和运营网络覆盖国内大部分大中型城市,与中国1,400余家临
床试验机构开展合作。公司还推出了E-site卓越中心战略,持续加强与优秀临床试
验机构的合作,共同培养专业临床研究团队,共建临床中心,提升管理和访视效率
,打造共赢和可持续的临床研究网络,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完成了8家共建中
心的建设,在国内部署了19个大区,拥有300个重点合作中心以及98家绿色通道中
心,形成了包括现场管理、机构服务、GCP中心运营、受试者管理等在内的一体化
研究中心服务平台。
7、构建生态圈为创新药/械企业提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
为了更好地推动生物医药创新,公司及公司所投基金对创新生物制药及医疗器械初
创企业进行少数股权投资,公司及管理团队的行业声誉、经验及专业知识使公司能
够识别早期投资机会,打造多元化的投资组合。通过投资,公司可与该等公司建立
长期合作关系,为促进中国乃至全球生物制药行业的持续创新作出一定贡献。除了
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之外,公司还关注科研成果的早期转化,整合政府、产业
、高校、科研院所、医院、投资机构等各方医药创新创业资源,着力打造科技成果
转化全生命周期赋能平台,积极参与投资与孵化更多创新企业,并提供一站式研发
解决方案和企业经营全生命周期服务,持续赋能创新企业成长。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不可抗力事件、自然灾害或爆发其他流行病及传染病及其他紧急事件的风险未
来发生的任何不可抗力事件、自然灾害或爆发其他流行病及传染病及其他紧急事件
可能对公司业务运营、财务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公司可能在未来面临
对项目、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其他中断事件,如公司吸
引及保留客户的能力、向现有及未来客户收回款项的能力、招募健康的志愿者和患
者进行临床试验的能力,以及进行优质项目研发和及时交付的能力有关的风险。该
情况对公司业务造成的影响程度将视未来发展而定,目前仍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
测性。
虽然公司已制定业务连续性管理计划,在紧急事件或破坏性事件发生的前、中、后
期,及时、有组织地促进关键业务、职能及技术的恢复,使公司业务能够稳定发展
。若公司的业务连续性管理计划无法应对相关突发事件及不可抗力的影响,则可能
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景产生不利影响。
2、生物制药研发服务需求下降的风险
公司业务的成功主要依赖与客户(大多数为生物制药及医疗器械公司)所签订服务
合同的数量及规模,受惠于全球制药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客户研发预算增加及客户
外包意愿增强等因素,使客户对公司服务的需求日益上升。如上述趋势的放缓或逆
转可能对公司服务的需求造成不利影响。此外,若制药行业投资减少,相关生物制
药研发服务的外包需求也可能减少,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
景产生不利影响。
3、未能适应法规/政策更新或变更的风险
由于公司属于生物制药研发行业,运营或所提供服务通常受所在国家与地区的相关
当地有关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在发达国家,监管生物制药研发行业的法规与政策
通常已经确立。中国地方政府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一直在逐步制定及完善中国生
物制药研发活动的相关法规与政策。此外,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
生物制药研发行业。虽然公司高度重视该等法规、政策及技术的最新发展,如果公
司不能制定新的经营战略,及时适应该等相关法规、政策或技术的更新或变化,公
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4、竞争加剧的风险
全球临床合同研究机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公司面临多方面的竞争,包括价格、服
务质量、服务范围、灵活性、能力、提供服务及时性、符合监管标准及客户关系等
。公司与跨国CRO及国内中小型CRO竞争,同时,公司也与客户自有的开发团队竞争
。若无法与现有竞争者或新竞争者进行有效竞争,则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
业绩会受到不利影响。此外,竞争加剧会对公司的服务造成定价压力,并可能会降
低收入及盈利能力。
5、业务扩张及战略实施失败的风险
公司预计未来业务会得到持续发展,因而将继续扩大服务范围及增强全球影响力。
因此,公司将不断提高并更新服务及技术、优化品牌、销售及营销工作以及招聘、
培训及管理员工。所有该等工作将需要投入大量管理、财务及人力资源。若公司无
法有效管理增长或战略,公司未必能成功扩张,且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
绩或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6、未能遵守现行或未来法律、规例或行业标准变动的风险
世界各地的政府机构及行业监管机构就客户如何开发、测试、研究及制造药物、医
疗器械及生物制剂,以及合同研究机构及其他第三方如何代表客户执行有关受监管
的服务实施严格的法规或行业标准。鉴于公司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广泛且涵盖不同地
理范围,公司受限于世界各地适用法律及监管的规定。同时,公司在运营过程中高
度重视遵守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并将持续投入,以加强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及合
规程序建设。如果未来公司未能遵守业务开展所在地区的法律、法规或行业标准,
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此外,监管机构可能
不时更改其法律及监管规定。
因此,如果公司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及合规程序未能充分适应新的法律及监管要求
,且公司可能需要产生额外的合规成本及面临相关政府部门发出负面调查结果的风
险,这可能会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此外,如果公
司存在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行业标准导致政府监管机构对公司采取任何行动,
即使公司最终成功抗辩或解决,也可能导致公司承担相关法律费用,并使管理层对
公司业务营运的注意力转移,对公司的声誉、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
影响。
7、未能取得或重续业务所需的若干监管批准、牌照、许可证及证书的风险
公司需要向有关部门取得并维持多项批文、牌照、保证、认证、许可证、登记及证
书进行业务经营。若公司或公司的业务伙伴未能取得业务所需的批文、牌照、保证
、认证、许可证、登记及证书或未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则可能对公司采取强制措
施包括暂停或终止牌照、批文、保证、认证、许可证、登记及证书,有关监管机构
颁布命令导致公司需停止营运、受到罚款及其他处罚,以及可能包括需产生资本支
出或采取补救行动的整改措施。若采取该等强制措施,公司的业务经营可能受到重
大不利影响。此外,若干该等批文、牌照、保证、认证、许可证、登记及证书需由
有关部门定期续期,且续期标准可能不时更改,若公司未能取得必要的续期及未能
以其他方式保持随时开展公司业务所需的所有批文、牌照、保证、认证、许可证、
登记及证书,公司的业务可能受到严重影响或被终止,从而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
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此外,现有法律法规及相关解释或执行可能发生
变动,新的法律法规等可能随时生效,可能要求公司取得额外的牌照、批文、保证
、认证、许可证、登记及证书。若公司未能取得额外的批文、牌照、保证、认证、
许可证、登记及证书,公司的业务可能受到严重影响或被终止,从而对公司的业务
、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8、未能满足客户期望的风险
如果客户认为公司的服务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客户可能会将一部分或全部业务分配
给公司的竞争对手,并减少或终止与公司的业务,公司未必能以相近或更高的代价
发现新的客户。因此,公司可能会因为流失客户而有所损失,或不能获取新客户而
导致公司维持及增加收入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9、丧失主要客户及合同的风险
如果主要客户大幅削减对公司服务的支出,或终止业务关系,公司的业务、财务状
况及经营业绩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此外,若公司正常开展的多份合同或一份大
型合同受到终止、延迟或变更,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
大不利影响。
10、收购及投资的风险
过往公司能通过多项收购及投资实现业务增长,公司未来将继续进行选择性的收购
及投资。如果未能物色到合适的收购或投资标的,或做出的收购、投资未能顺利实
施,公司可能无法从该等交易中实现预期回报,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
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11、未能吸引、培训、激励及挽留人才的风险
公司在持续扩张的同时,已建立具有丰富项目管理经验及研发能力的人才库。娴熟
及出色的人员协助公司在药物及医疗器械行业的研发技术和方法方面与时俱进,对
公司的成功尤为重要。公司的业务经营也依赖具备高技术能力的人员,以满足公司
在项目管理、质量控制、合规、安全及健康、信息科技及营销等方面的需求。为了
培养及挽留人才,公司通过举办培训及讲座向员工提供持续的培训。公司也向主要
技术及管理人员提供股权激励计划,藉此提供机会让其分享公司经营成果。公司将
持续吸引及挽留技术娴熟的人员。由于符合专业资质的人员供应有限,有关人才受
制药公司、医疗器械公司、合同研究机构的青睐,公司须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及
福利待遇以吸引及挽留人才。公司未必能够一直聘请及挽留足够数量的符合资格的
人员,以符合公司的预期增长以及维持稳定的服务质量。预计随着中国和全球CRO
市场增长,公司招聘和挽留人才的支出将继续增加。如果人员成本大幅增加,公司
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受到不利影响。此外,公司未必能够一直成功培
训专业人员以适应科技发展、不断演变的标准及不断改变的客户需求,公司的服务
质量可能因此受到严重影响。若无法吸引、培训或挽留技能娴熟的人员,公司的声
誉、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景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12、人才流失的风险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对过往业绩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对公司的成功至关重要
,若任何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可能无法找到合适的人选替代,且招聘及培训
新员工可能产生额外开支,这可能对业务及增长造成干扰。此外,由于公司预期将
继续扩大经营及开发新服务及产品,故需要继续吸引及挽留经验丰富的管理、主要
技术及科研人员,该等人才竞争激烈,合适的应聘者数量有限。公司如未能及时吸
引或挽留该等人员,可能会对公司的竞争力、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
影响。
13、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风险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上市公司股权、非上市股权、非
上市基金投资和结构性存款及衍生金融工具,上述资产价值受市场波动较大,公司
不能确保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将继续保持变动收益,且未来会继续通过处置金
融资产而获利,如果发生该等损失,公司业绩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报告期内,公
司取得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8,964.4万元,上年同
期-9,840.31万元;公司取得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出售收益2,467.27
万元,上年同期477.41万元。公司不能保证将继续取得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
资产的出售收益,财务业绩也可能会受到重大影响。
14、汇率风险
公司的大多数销售及成本均以相同货币计价。公司若干子公司拥有以外币计价的收
入、成本、资本支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借款,因此公司面临一定的外币风险。
此外,公司若干子公司有其各自的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计价的应收款项及应付款
项。公司主要面临美元的外汇风险,若未来人民币兑美元大幅升值,公司的收入增
长可能受到负面影响,利润率也可能下降。为有效规避或防范外币汇率波动风险,
实现稳健经营,公司已建立《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管理制度》,可根据收支及市场
情况,运用包括远期结售汇、人民币和其他外汇的掉期业务、外汇买卖、外汇掉期
、外汇期权等工具进行套期保值。
15、国际政策及形势变化的风险
如果发生以下情形,包括但不限于:开展境外业务所在任何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
规、行业政策或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出现地缘政治紧张、国际冲突、战争、
贸易制裁等任何不可预见及不可预测的因素,或其他不可抗力事件,公司的海外扩
张、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受到不利影响。国际市场情况和国际监管环境历来受
国家之间的战争和地缘政治摩擦的影响,贸易政策、条约及关税变动,或该等变动
可能发生的预期,均可能会对公司经营所在区域的财务及经济状况、公司的股份上
市及交易的资本市场,以及对公司的海外扩张、筹资能力、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
成不利影响。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山东鲁柏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300.00| -| -|
|Quintara Discovery, Inc. | 1.00| -| -|
|Tigermed Latvia SIA | 0.28| -| -|
|成都科服国生锦柏健康管理有| 300.00| -| -|
|限公司 | | | |
|RMI Laboratories LLC | -| -| -|
|捷通康信(北京)医药科技有限| 100.00| -| -|
|公司 | | | |
|方临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5000.00| -| -|
|方达制药(苏州)有限公司 | 5000.00| -| -|
|ACME BIOSCIENCE, INC. | 1.00| -| -|
|方达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435.50| -| -|
|方达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1000.00| -| -|
|方达控股公司 | 5.00| 2097.60| 389819.50|
|无锡泰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 -|
|无锡观合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7000.00| -| -|
|易迪希医药科技(嘉兴)有限公| -| -| -|
|司 | | | |
|Tigermed Malaysia SDN. BHD| 40.00| -| -|
|. | | | |
|TIGERMED HEALTHCARE TECHNO| 2000000.00| -| -|
|LOGY LAO SOLE CO., LTD | | | |
|CROLEY MARTELL HOLDINGS, I| 0.20| -| -|
|NC. | | | |
|杭州凤栖产业运营有限公司 | 100.00| -| -|
|Frontage Laboratories,Inc.| 2.00| -| -|
|TIGERMED COLOMBIA S.A.S. | 100.00| -| -|
|杭州吉禧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 200.00| -| -|
|司 | | | |
|杭州思默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1762.70| -| -|
|杭州智语悟源信息科技有限公| 100.00| -| -|
|司 | | | |
|杭州格鑫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 -| -| -|
|业(有限合伙) | | | |
|杭州泰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0| -| -|
|Tigermed Mexico,S.de R.L.d| 1.00| -| -|
|e C.V | | | |
|Singapore Tigermed PTE.Ltd| 5.00| -| -|
|. | | | |
|杭州泰格捷通医药科技有限公| 10400.00| -| -|
|司 | | | |
|杭州泰格捷通检测技术有限公| 3429.26| -| -|
|司 | | | |
|11736655Canada,Ltd | -| -| -|
|杭州泰格益坦医药科技有限公| 300.00| -| -|
|司 | | | |
|TF III Ltd. | 5.00| -| -|
|Biotranex,LLC | -| -| -|
|杭州泰格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 1000000.00| 30054.56| 1061963.31|
|有限合伙) | | | |
|Tigermed Netherlands B.V. | 0.10| -| -|
|杭州泰煜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 1000.00| -| -|
|杭州泰珑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 20000.00| -| -|
|有限合伙) | | | |
|Tigermed Poland SP. Z O.O.| 0.50| -| -|
|杭州泰誉三期创业投资合伙企| 59300.00| -| -|
|业(有限合伙) | | | |
|杭州泰誉二期股权投资基金合| 20300.00| -4738.38| 27670.97|
|伙企业(有限合伙) | | | |
|杭州泰誉四期创业投资合伙企| 80400.00| -| -|
|业(有限合伙) | | | |
|杭州泰雅语言科技有限责任公| 3000.00| -| -|
|司 | | | |
|Frontage International Lim| 1.00| -| -|
|ited | | | |
|Tigermed Services Philippi| 500.00| -| -|
|nes Inc. | | | |
|杭州泰鲲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 -| 29127.86| 750388.06|
|业(有限合伙) | | | |
|TG Mountain Investment Co | 5.00| -| -|
|Tigermed Hungary Kft. | 30000.00| -| -|
|杭州煜鼎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 150.00| -| -|
|业(有限合伙) | | | |
|Tigermed Czech Republic s.| 10.00| -| -|
|r.o. | | | |
|Tigermed South Africa(PTY)| 0.10| -| -|
|Ltd. | | | |
|Tigermed Spain S.L.U. | 0.30| -| -|
|DreamCIS Inc. | 1185500.00| -| -|
|Tigermed S.R.L. | 0.26| -| -|
|HOYA GLOBAL LIMITED | 50.00| -| -|
|Tigermed Deutschland GmbH | 1.25| -| -|
|Tigermed Swiss AG. | 28.12| -| -|
|LCS INC. | 5000.00| -| -|
|杭州睿柏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1000.00| -| -|
|Tigermed Turkey Medical Re| 10.00| -| -|
|search and Counsultancy Tr| | | |
|ade Limited Liability Comp| | | |
|any | | | |
|杭州英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466.67| -| -|
|杭州雅信诚医学信息科技有限| 100.00| -| -|
|公司 | | | |
|杭州颐柏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9917.16| -| -|
|TIGERMED UK LTD | 0.10| -| -|
|株式会社泰格医药日本 | 40000.00| -| -|
|武汉合研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 195.56| -| -|
|司 | | | |
|TG Mountain Investment II | 5.00| -| -|
|Co. | | | |
|Concord Biosciences,LLC | -| -| -|
|TIGERMED USA INC. | 0.50| -| -|
|Bright Sky Resources Inves| 5.00| -| -|
|tment Ltd | | | |
|武汉研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50.00| -| -|
|上海泰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 -| -|
|Tigermed Italy SRL | 1.00| -| -|
|Experimur Intermediate,LLC| 1.60| -| -|
|永修泰杉创业投资中心(有限 | 15300.00| -| -|
|合伙) | | | |
|上海观合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 6062.34| -| -|
|司 | | | |
|Marti Farm d.o.o. | 0.27| -| -|
|永修煜康二期创业投资中心( | 23200.00| -| -|
|有限合伙) | | | |
|上海观合药物研究有限公司 | 3000.00| -| -|
|TG Sky Growth Investment L| 0.00| -| -|
|td. | | | |
|江苏澜湾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 -| -| -|
|泰和药业(威海)有限公司 | -| -| -|
|上海谋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 -| -|
|上海颐高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 -| -|
|TG Sky Investment Ltd. | 5.00| -6074.99| 48978.31|
|Medical EdgeCo.,Ltd | 100.00| -| -|
|泰州康利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10.00| -| -|
|泰思雅信(北京)信息科技有限| 100.00| -| -|
|公司 | | | |
|泰格仁达(北京)医药科技有限| 1000.00| -| -|
|公司 | | | |
|泰格康利华(北京)咨询服务有| 100.00| -| -|
|限公司 | | | |
|仁智(苏州)医学研究有限公司| 1000.00| -| -|
|泰格捷通(北京)医药科技有限| 100.00| -| -|
|公司 | | | |
|泰格捷通(深圳)医药科技有限| 100.00| -| -|
|公司 | | | |
|北京医捷通科技有限公司 | 170.00| -| -|
|Tigermed America LLC | 400.00| -| -|
|泰格捷通(漯河)医药科技有限| 100.00| -| -|
|公司 | | | |
|Meditip Co., Ltd | 12000.00| -| -|
|Tigermed Argentina SAS | -| -| -|
|泰格捷通(苏州)医药科技有限| 100.00| -| -|
|公司 | | | |
|泰格新泽医药技术(嘉兴)有限| 184.74| -| -|
|公司 | | | |
|泰知雅信(北京)信息咨询有限| 100.00| -| -|
|公司 | | | |
|北京承泰思源医药科技有限公| 300.00| -| -|
|司 | | | |
|Meditip SMO Co.Ltd. | 10000.00| -| -|
|Frontage Europe S.r.l. | 1.00| -| -|
|北京泰默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650.00| 12479.70| 148076.03|
|TIGERMED CONSULTING PAKIST| 10.00| -| -|
|AN (SMC-PRIVATE) LIMITED | | | |
|Tigermed Asia Pacific Priv| 100.00| -| -|
|ate Limited. | | | |
|海南泰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 -|
|淄博泰柏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300.00| -| -|
|深圳粤柏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300.00| -| -|
|湖北泰誉五期生命健康产业投| 26000.00| -| -|
|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 | |
|Nucro Technics Inc. | 400.00| -| -|
|北京经纬传奇医药科技有限公| -| -| -|
|司 | | | |
|北京雅信诚医学信息科技有限| 1000.00| -| -|
|公司 | | | |
|Concord Holdings,LLC | -| -| -|
|漯河泰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3005.00| -| -|
|Blue Sky II Resources Inve| 0.00| -| -|
|stment Ltd. | | | |
|漯河煜康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12400.00| -| -|
|Tigermed Australia Pty Lim| 0.01| -| -|
|ited | | | |
|Experimur,LLC | 1.60| -| -|
|漯河豫柏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300.00| -| -|
|南京谋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50.00| -| -|
|Tigermed-BDM Inc. | 0.10| -| -|
|台湾泰格国际医药股份有限公| 1200.00| -| -|
|司 | | | |
|益新泰格(南通)医药科技有限| -| -| -|
|公司 | | | |
|石河子市泰尔股权投资合伙企| 9010.00| -| -|
|业(有限合伙) | | | |
|BRI Biopharmaceutical Rese| -| -| -|
|arch,Inc | | | |
|石河子市泰誉股权投资合伙企| 15000.00| -| -|
|业(有限合伙) | | | |
|福州榕柏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300.00| -| -|
|合亚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200.00| -| -|
|TIGERMED BRAZIL CONSULTING| 15600.00| -| -|
| LTDA | | | |
|美斯达(上海)医药开发有限公| 144.06| -| -|
|司 | | | |
|能盛(上海)医疗器械科技咨询| 6612.96| -| -|
|有限公司 | | | |
|Experimur Properties,LLC | 1.60| -| -|
|苏州医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 -| -|
|合亚医药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550.00| -| -|
|PT TIGERMED CONSULTING IND| 1010000.00| -| -|
|ONESIA | | | |
|苏州方达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 6000.00| -| -|
|苏州方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100.00| -| -|
|苏州泰格捷通检测技术有限公| 100.00| -| -|
|司 | | | |
|苏州泰煜通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10000.00| -| -|
|(有限合伙) | | | |
|苏州益新泰格医药科技有限公| -| -| -|
|司 | | | |
|Tigermed Clinical Research| 0.01| -| -|
| Co., Ltd. | | | |
|嘉兴欣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 -| -|
|西安雅信诚医学信息科技有限| 100.00| -| -|
|公司 | | | |
|观合医药(香港)有限公司 | 100.00| -| -|
|Frontage Clinical Services| 0.15| -| -|
|, Inc. | | | |
|诚弘制药(威海)有限责任公司| -| -| -|
|重庆渝柏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300.00| -| -|
|青岛泰煜安康创业投资管理合| 200.00| -| -|
|伙企业(有限合伙) | | | |
|香港泰格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1.00| -| -|
|TIGERMED CLINICAL RESEARCH| 114.50| -| -|
| INDIA PRIVATE LIMITED | | | |
|嘉兴泰格数据管理有限公司 | 17600.00| 4780.23| 90513.20|
|香港泰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64000.00| -| -|
|Tigermed d.o.o Novi Sad | 0.01| -| -|
|PT TIGERMED MEDICAL INDONE| -| -| -|
|SIA | | | |
|嘉兴泰诗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 11400.00| -| -|
|有限合伙)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