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1378 通达海 更新日期:2025-10-28◇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为法院等客户提供电子政务领域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法院 | 7262.59| 1265.07| 17.42| 47.42|
|企业 | 5914.51| 2858.54| 48.33| 38.62|
|银行 | 1984.64| 1270.84| 64.03| 12.96|
|其他业务 | 154.54| 83.18| 53.83| 1.01|
├────────────┼─────┼─────┼───┼──────┤
|应用软件服务 | 8568.74| 3633.29| 42.40| 55.95|
|司法辅助服务 | 4373.27| 734.87| 16.80| 28.55|
|应用软件开发 | 2061.31| 1016.91| 49.33| 13.46|
|系统集成 | 312.95| 92.56| 29.58| 2.04|
├────────────┼─────┼─────┼───┼──────┤
|华东地区 | 6248.47| 2354.82| 37.69| 40.80|
|华南地区 | 3107.49| 1492.00| 48.01| 20.29|
|其他业务 | 2315.65| 848.85| 36.66| 15.12|
|西南地区 | 2198.65| 534.66| 24.32| 14.35|
|东北地区 | 1446.02| 247.29| 17.10| 9.44|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法院 | 20092.35| 5564.49| 27.69| 45.81|
|企业 | 17810.54| 8314.62| 46.68| 40.61|
|银行 | 5288.53| 2896.85| 54.78| 12.06|
|其他 | 665.05| 356.62| 53.62| 1.52|
├────────────┼─────┼─────┼───┼──────┤
|应用软件服务 | 18455.39| 6282.63| 34.04| 42.08|
|应用软件开发 | 14098.92| 8489.60| 60.21| 32.15|
|司法辅助服务 | 10378.52| 2068.13| 19.93| 23.66|
|系统集成 | 923.64| 292.22| 31.64| 2.11|
├────────────┼─────┼─────┼───┼──────┤
|华东地区 | 15480.79| 5736.89| 37.06| 35.30|
|华南地区 | 7873.73| 3862.56| 49.06| 17.95|
|西南地区 | 6751.45| 2934.87| 43.47| 15.39|
|东北地区 | 5601.62| 1096.73| 19.58| 12.77|
|华中地区 | 3701.24| --| -| 8.44|
|西北地区 | 2874.14| --| -| 6.55|
|华北地区 | 1573.50| --| -| 3.59|
├────────────┼─────┼─────┼───┼──────┤
|在某一时段内转让 | 27006.33| 7684.94| 28.46| 61.58|
|在某一时点转让 | 16850.14| 9447.64| 56.07| 38.42|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法院 | 9126.01| 2888.99| 31.66| 50.69|
|企业 | 6920.41| 2592.92| 37.47| 38.44|
|银行 | 1707.47| 875.92| 51.30| 9.48|
|其他业务 | 249.42| 111.67| 44.77| 1.39|
├────────────┼─────┼─────┼───┼──────┤
|应用软件服务 | 8493.62| 2941.70| 34.63| 47.18|
|司法辅助服务 | 4946.33| 1292.84| 26.14| 27.47|
|应用软件开发 | 4231.43| 2156.07| 50.95| 23.50|
|系统集成 | 331.93| 78.88| 23.77| 1.84|
├────────────┼─────┼─────┼───┼──────┤
|华东地区 | 6419.03| 2126.00| 33.12| 35.65|
|华南地区 | 3222.76| 1430.19| 44.38| 17.90|
|东北地区 | 3105.57| 786.06| 25.31| 17.25|
|西南地区 | 2702.89| 1073.17| 39.70| 15.01|
|其他业务 | 2553.07| 1054.08| 41.29| 14.18|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法院 | 29522.32| 10302.53| 34.90| 53.80|
|企业 | 17335.94| 11452.95| 66.06| 31.59|
|银行 | 7023.23| 4355.99| 62.02| 12.80|
|其他 | 993.32| 589.13| 59.31| 1.81|
├────────────┼─────┼─────┼───┼──────┤
|应用软件开发 | 29816.48| 18213.79| 61.09| 54.34|
|应用软件服务 | 16792.97| 6923.80| 41.23| 30.60|
|司法辅助服务 | 7550.21| 1439.99| 19.07| 13.76|
|系统集成 | 715.15| 123.02| 17.20| 1.30|
├────────────┼─────┼─────┼───┼──────┤
|华东地区 | 17752.70| 10024.75| 56.47| 32.35|
|华南地区 | 8294.54| 3576.85| 43.12| 15.12|
|西南地区 | 8092.67| 3675.46| 45.42| 14.75|
|东北地区 | 6022.65| 1648.45| 27.37| 10.98|
|华中地区 | 5900.18| --| -| 10.75|
|华北地区 | 4449.66| --| -| 8.11|
|西北地区 | 4362.41| --| -| 7.95|
├────────────┼─────┼─────┼───┼──────┤
|在某一时点转让 | 33256.65| 20432.68| 61.44| 60.60|
|在某一时段内转让 | 21618.16| 6267.91| 28.99| 39.40|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业务概述
公司是国内司法领域领先的数字化转型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是法院信息化行业
的头部企业,产品和服务广泛应用于全国各级法院用户,还为银行、邮政等行业用
户提供了专业化产品与服务。
公司立足核心主业,在不断巩固和强化法院信息化行业竞争力的同时,积极推进“
人工智能+”战略,围绕法治建设中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环节,以法律人工
智能技术为公安、政法委、司法行政、仲裁、纪委监委等领域赋能,扩展法律科技
应用场景,延伸法律科技服务产业链,构建法律科技应用生态。
公司着眼长远发展,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研发,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和法
律业务团队建设,增强法律人工智能基础平台能力,完善法律知识体系,优化“海
睿”法律大模型,并与多地法院、公安、政法委等领域用户合作建立法律人工智能
实验室,推动人工智能与法律业务场景的融合,打造法律大模型应用场景落地示范
标杆。
公司重点产品主要包括:
1、“海睿”法律大模型
“海睿”法律大模型是基于国内领先的通用大语言模型,融合自主研发的法律语义
理解引擎与法律知识库,并针对行业用户具体业务应用场景进一步精调训练的法律
大模型。模型以“自主可控、安全合规”为核心理念,具备文书智能生成、证据智
能梳理、风险实时预警和类案裁判规则自动归纳等能力;可一键完成案件要件解构
、证据链闭环校验及争议焦点预判,辅助法律工作者穿透复杂案情并生成三段论逻
辑链,产品覆盖执法办案、执法监督、司法办案、司法管理、诉讼服务等核心业务
,同时向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环节的相关场景开放智能能力,探索在公共法律
服务领域的相关应用场景,为全社会提供全链条、高可信的法律智能化支撑。
2、“海睿”法律AI助手
从用户实体办案的场景需求出发,以公司自研的大模型开发应用平台为支撑,构建
以知识库管理工具、智能通用问答、智能体应用超市、智能文档创作为主体的法律
AI助手产品体系。提供用户端大模型知识库管理工具,辅助用户灵活快捷管理个人
及团队知识库,提高专业领域大模型问答的精确度。打造知识问答、材料归纳、文
档处理、数据分析等场景智能体应用,为法院、公安、政法委、司法行政、仲裁、
纪委监委等行业用户赋能。
3、法官助手
依托“海睿”法律大模型,以实体审判知识、实体卷宗材料为业务支撑,提供覆盖
立案、庭前、庭审、庭后的全流程的伴随式辅助支持服务,辅助法官分析案件要素
,生成文书框架,实时推送类案裁判,通过知识图谱辅助事实认定,多维度校验并
提示裁判偏离度,为法官减负。
4、调解助手
依托海量法规与典型案例知识库,融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为调解工作提供全
流程智能化支持,实现争议焦点智能提娶调解方案精准匹配、调解过程全程数字化
管理、专业文书一键生成及权威依据快速推送等功能,助力各类纠纷得到高效、规
范且圆满的化解。
5、数智审管平台
数智审管平台通过数据集成化、可视化,提供全流程、多维度数字化解决方案,对
立案、审判、执行、信访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服务办案主体提升案件办理质效,
辅助监管主体实施规范、科学、精准的监管,实现一站式审判监督管理。
6、一站式综治中心管理平台
按照“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工作要求,构建统一高效的矛盾
纠纷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涵盖受理登记、分流交办、多元化解、跟踪督办及反馈
回访等完整环节,并依托大数据、大模型及音视频等先进技术,提供智能分类、远
程调解、协同空间、智能问数、驾驶舱及指挥调度等全方位功能,全面赋能综治中
心各工作区域职能发挥,提升综治中心整体运行成效。
7、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管理平台
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管理平台以加强社会治安风险防控为目标,构建以数据资源体系
为支撑、特征工程体系为核心、预警模型体系为引擎、场景应用体系为导向的一体
化解决方案,通过深度融合业务与技术,实现全时空风险防控闭环管理,全面提升
全域风险防控的实效性,筑牢社会治理安全防线。
8、仲裁委员会案件管理系统
仲裁委员会案件管理系统融合云计算、区块链与AI技术,构建覆盖立案、组庭、庭
审、裁决、归档的全流程数字管理系统。系统打通当事人、仲裁员、机构、监管四
方数据壁垒,实现案件办理无纸化、程序标准化、决策智能化、服务泛在化。
9、刑事案件智能审查系统
刑事案件智能审查系统以大语言模型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构建“程序合规-实体研
判-卷宗核查”全流程的智能审查体系,通过自动化扫描校验案件管辖、强制措施
期限、证据移送时效等关键节点并实时预警,同步匹配案件事实与法律条文、智能
解构犯罪构成要件及证据关联性以辅助定罪量刑决策,同时依托技术自动核查卷宗
材料完整性、文书规范性及证据链逻辑性,大幅降低人工漏审风险。
10、行政案件裁量辅助系统
行政案件裁量辅助系统通过集成语义理解、法律推理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了违法行
为具体表现、涉及区域范围、组织化程度等案件信息的智能提娶法律条款的精准匹
配以及裁量建议的合规生成,进一步实现执法规范化、提升公平性、为行政执法提
供科学、可靠的决策支持。
(二)报告期内主要业务进展
报告期内,在外部不确定性增大、宏观经济发展承压的背景下,公司董事会根据公
司总体发展战略要求,坚定信心,立足公司长远发展,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坚定不
移深耕主业,努力拓展法律科技服务产业链,持续推动公司合规建设常态化,坚持
稳健经营的原则,严格控制经营成本,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公司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坚持“人工智能+”战略,着力夯实法律大模型核心
技术能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以法院行业为战略基点,积极拓展公安、政法委
等领域业务,延伸法律科技服务产业链,丰富业务应用场景;同时,为应对传统业
务发展的压力,公司积极施策,坚持稳健经营,一方面通过大模型技术提升研发效
能,另外,通过优化人员结构,控制人员增长,进一步压缩成本,实现降本增效。
1、深化“人工智能+”战略,完善法律知识体系,增强法律人工智能基础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坚定践行“人工智能+”战略,围绕长远发展目标,多维度推进技
术研发与应用。在知识体系建设上,完善裁判要素、证据审查、裁判规则、文书案
例等法律知识库,构建全方面、体系化、可扩展的法律知识体系,并支持私有化定
制本地知识库,为知识检索和大模型推理提供安全可靠的知识内容支持,减少专业
领域模型幻觉;在技术迭代方面,升级编目、认知、感知、图像处理及音视频处理
引擎,提升多模态处理能力,完善法律AI开发平台、能力平台与“海睿”法律大模
型组成的人工智能基础能力体系;“海睿”法律大模型全面接入DeepSeek-R1模型
,提升底层基础大模型能力,并且进一步升级核心算法、优化RAG策略,提升推理
与生成能力;在产品研发方面,围绕司法场景需求,研发大模型开发应用平台、法
律AI助手、法官助手、调解助手等应用产品,不断丰富法律智能体覆盖的应用场景
,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与服务效能。报告期内,公司获中国法律智能技术评测(
CAIL2024)法律要素和争议焦点识别赛道一等奖、法律咨询对话生成赛道二等奖。
公司积极构建生态合作体系,联合多家法院、行业客户、高校及上下游企业合作推
进应用试点、技术攻关与创新研究。与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共建智慧司
法实验室,合作加强法律知识体系的构建、法院实体办案规范化标准以及法律科技
赋能的理论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同成都、珠海香洲等地法院及企业合建人
工智能实验室,整合资源深耕司法领域人工智能应用与创新。在山东、云南等地开
展公安警务人工智能试点,提升执法办案规范性与效率。
2、增强底层数据服务能力,推进大数据产品研发和应用,加速产品数智化迭代
聚焦用户需求,持续加码大数据底座研发,整合资源与技术,形成数据采集、加工
、管理、交换及安全的全链条能力,推出自定义报表、数据建模等工具,为法律相
关应用领域提供标准化数据集成、治理、中台等解决方案,打造涵盖数据汇聚治理
、分析挖掘、应用服务的一体化数据平台,依托数智审管、数融平台推进智能创新
与业务拓展,为法院及相关法律部门提供底层数据治理和数据服务,提升用户数字
监管能力。
3、立足法院核心优势,开拓公安、政法委与海外市场,延伸法律科技服务产业链
报告期内,公司依托在法院领域的技术与市场优势,借助法律人工智能技术在相关
行业探索应用的契机,努力拓展公司业务领域和服务范围。作为全国法院信息化领
域的头部供应商,公司积极参与各地法院的全国法院一体化办案办公平台上线保障
工作,助力数字法院建设,持续推进公司法官助手等智能化产品在法院立案、阅卷
、庭审、裁判等关键场景的试验、试用,巩固和强化公司在法院行业的优势和地位
。
成立公安、政法事业部,拓展相关业务。在公安领域,聚焦“执法办案管理”与“
执法监督管理”双核驱动,深化与润之信息的合作,在投资参股基础上共同合作推
广润之信息的一站式执法办案解决方案,推进公安执法监督管理,形成法制环节问
题整改闭环,打造“安全、规范、高效”的执法办案模式,推动大模型技术在公安
法制领域应用;在政法委领域,借助中央政法委推进县级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
的契机,积极参与并推进地市、县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研发一站式综治中心管
理平台、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管理平台等应用产品,提供人民群众满意度高的纠纷化
解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2025年,“通达海综治中心一体化平台”入选由
法治日报社主办的政法智能化建设案例及论文征集活动“智慧治理创新案例”。此
外,公司积极向仲裁委、纪委监委等领域延伸,围绕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以及
公共法律服务等法律科技全链条,构建法律科技应用生态,持续提升行业影响力。
海外业务方面,以全资设立的通达海(香港)科技有限公司为支点,重点推进埃及
智慧司法城项目,同步开展其他海外地区的调研交流,加速法律科技解决方案的国
际化输出,推动海外业务发展。
4、AI技术融合司法辅助服务,助力法院数字化转型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司法辅助服务的融合,以控股子公司江苏
诉服达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为载体,推广“软件+人工”服务模式。依托人工智能技
术,增强诉讼辅助、审判辅助、执行辅助、数据加工、卷宗处理、集约送达等特定
场景的智能化服务能力,提升司法辅助服务在材料数字化加工、智能编目、数据校
验及分析挖掘等方面的智能化应用水平和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司法辅助服
务领域的服务质量和市场影响力。
(三)行业发展情况
2025年上半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总体上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成为推
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政策方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进入冲
刺阶段,《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和《“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
-2026年)》的深入实施,进一步加速了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协同发展。
当前,全球正处于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浪潮中,数字经
济成为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软件行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软
件行业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正加速向智能化、平台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同时,
在当前国际竞争加剧、经济形势面临压力的背景下,国内软件行业尤其是政务软件
行业也同样受到波及,出现了阶段性的增长放缓、节奏放慢现象,大语言模型技术
发展带来的技术平权、幻觉现象、安全问题以及成本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
业应用落地,但是软件产业整体上仍然保持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算力的提升也推
动大模型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系统,使软件从传统的工具属性升级为具备认知、决策
和执行能力的“数字生产力”,推动各行业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在法院信息化领域,2025年,最高人民法院以“数字法院”建设为核心,持续围绕
“公正与效率”主题,推进智慧法院体系的迭代升级。通过构建全国法院一体化办
案办公平台,深度融合诉讼服务、审判管理、人事管理等司法业务的信息化支持能
力,强化司法数据互联互通与智能化应用,为审判工作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推动
全国法院数字化转型。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第六个五年改革纲要(2024
—2028年)》要求完善数字法院建设体系,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办案、集约
事务、防控风险、方便诉讼等作用,打造安全可靠、协同高效、普惠便捷的数字技
术司法应用体系,以数字化、智能化驱动审判流程、诉讼规则和司法模式变革。面
对案件量增长与基层治理压力,最高人民法院推行的“诉源治理”机制对法院信息
化提出了更高的智能化要求,人工智能技术在类案检索、文书生成等场景的应用,
为提升司法审判效率带来新的机会。
在公安法制领域,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行政执法监督体制
机制制度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
25年)》(国办发〔2023〕27号),公安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科技兴警三年行
动计划(2023-2025年)》,推动公安法制领域积极投身信息化变革。以数据为驱
动,全力构建智慧法制系统,力求实现执法办案全流程的智能化管控,借助数字化
手段提升执法质效,推动执法行为朝着标准化迈进,执法监督实现可视化,让执法
过程更加规范、透明。
在政法委综治中心方面,中央政法委制定的《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
设的意见》,聚焦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致力于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
水平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化水平,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促使社会治理从以往的
“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
从行业发展趋势看,软件行业凭借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的双重赋能,持续拓展增长
空间。《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的发布,为人工智能在
国家治理领域的应用推广带来新的契机。法院、公安、政法委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在政策引领与技术革新的双重驱动下,正面临需求升级与技术迭代的叠加机遇。
从长远发展看,软件将在国内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为关键的
支撑作用,助力打造更加高效、智能、公正的社会治理体系。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长期服务法院行业形成的行业地位和业务经验优势
通达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坚持聚焦主业,深耕法院信息化领域近三十年,积累了
丰富的法院业务应用系统开发、实施经验,是法院核心业务系统的头部供应商。公
司产品和服务主要应用于全国各级法院,参与了全国法院行业信息化12项行业标准
的讨论和制定工作,是全国法院办案办公领域的知名品牌和头部企业。
在长期服务法院用户的过程中,公司与各地、各级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并伴随着全国各地不同客户信息化成长的各个阶段,公司深入领会相关制度、规
范要求和政策导向,熟悉各地法院信息化的特点和需求,对不同客户各阶段、差异
化的业务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提供贴近客户实际应用的软件产品和个性化服
务,为客户创造价值。
长期服务法院行业形成的地位和业务经验,是通达海深耕行业、服务法院的结果,
也为公司继续扩大法院业务提供了坚实基矗伴随法院与其他政府部门、行业用户之
间的业务协作持续增加,跨部门、跨行业业务协同需求不断增长,公司也在持续拓
展其他行业用户,利用已取得的业务资源优势,结合自身的法律人工智能技术积累
、“海睿”法律大模型和法律知识库,努力拓展法律科技服务产业链。
2、深厚的法律知识积累和行业技术沉淀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法院行业应用,形成了深厚的法律行业技术积淀和专
业知识积累,构建了以法律知识图谱、法律人工智能、法律大数据技术等为核心能
力的法律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和应用创新能力。
在法律知识图谱方面,公司通过法律实体、法律关系和法律规则引擎,构建了涵盖
裁判要素库、证据审查库、裁判规则库、文书案例库等体系化、可扩展的法律知识
体系。
在法律人工智能方面,公司聚焦感知能力、认知能力和法律大模型等关键技术,打
造了包括法律AI开发平台、法律AI能力平台和“海睿”法律大模型在内的人工智能
基础能力平台,结合公司法律知识库和行业理解,构建起“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
”协同联动的智能化支撑矩阵。
法律大数据方面,公司将主流大数据处理技术与行业经验深度融合,通过构建司法
行业数据标签体系及行业业务指标数据库,强化数据治理能力、数据可视化分析能
力及数据资产可视化管理能力,辅助用户分析、决策与监管。
长期、专注的法律行业服务和技术积累,为公司构建了法院办案办公领域丰富、完
整的技术产品体系和知识、能力积累,也加深了公司对于法律行业技术和用户需求
的理解,形成了行业领先的产品落地能力,也为公司未来在立法、执法、司法、守
法等领域的延伸、拓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3、客户资源优势与典型示范效应
通达海是全国法院行业应用系统的知名企业,在行业内拥有品牌优势。公司用户包
括最高人民法院,江苏、浙江、四川、安徽、云南、新疆建设兵团等20多家高级人
民法院和广州、深圳、南京、成都、南通、苏州、沈阳、武汉等在全国法院信息化
领域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影响力的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典型法院的信息化示范案例
形成可复制的推广模式,有利于公司在全国各地进一步推广产品和服务。同时,公
司重视品牌建设,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客户满意度高,客户对公司各类产品和
服务形成了较强的黏性。客户资源优势以及优秀应用的示范效应对公司产品的后续
推广、应用带来便利。
4、用户需求挖掘及产品化能力优势
公司在长期服务各地法院用户的过程中,与用户建立了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深度
合作关系,使得公司在用户需求分析、产品方案设计、真实环境测试、用户现场试
用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在产品设计和用户需求提炼方面,公司依托在全国各地
法院的驻场服务人员,与不同地域、不同层级、不同应用阶段的法院用户之间有着
全地域、全层级、常态化和深入持久的业务需求沟通、行业技术交流、整体方案探
讨,因而公司能够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与各地、各级法院用户的不同业务、技术部
门反复沟通、讨论,为公司深刻理解和提炼法院用户业务痛点、差异化需求等提供
了便利。公司具备行业领先的产品化能力,能够将技术、客户需求、业务场景进行
深度融合,结合自身的行业理解和知识积累,形成产品或解决方案,满足用户需求
。
5、品牌和服务优势
公司在长期服务法院用户的过程中,以专业、专心的服务赢得了用户,也塑造了自
身在行业内的品牌优势。公司在全国28个省会城市设有分支机构或服务团队,与客
户保持持续、经常性的联系,能及时、有效地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反应,公司秉持“
专业专心,铸就口碑”的服务理念,拥有完备的服务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服务案例
和服务经验,形成了成规模的、行业经验丰富的方案规划、产品设计、项目实施、
售后支持人才队伍,能够持续、及时、高效地为全国各地用户提供从售前方案咨询
、售中产品技术开发及方案改进、项目实施,到售后运维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近年来,公司持续推进巡回服务和应用成效分析,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满
意度,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公司在法院行业服务地域的拓展,是公司竞争力提
升的体现,也是公司服务不断改善的结果。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环境风险
公司的发展与国内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
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对国家宏观经济状况以及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法院用户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依赖于政府财政预算,若未来宏观经济发展不及
预期或国际经贸关系继续恶化,可能导致政府财政支出进一步减少,进而影响公司
收入和利润。为应对这一风险,公司将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产品竞争力,发挥
法律大语言模型的泛化优势,拓展法院以外的法律相关用户及协同业务,拓宽收入
来源。
2、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软件行业的发展长期受益于国家在税收、融资、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然而
,若未来国家调整软件产业政策或税收政策,或法院信息化建设政策、节奏发生不
利变化,将直接影响公司收入增长和款项回收。为此,公司将密切关注行业政策动
向以及全国法院一体化办案办公平台建设进展,坚持创新引领产品发展,积极拓展
法律业务场景和服务领域,以增加收入来源。
3、下游行业相对集中的风险
公司来自法院系统的收入占比超过80%,下游行业高度集中,虽然有利于公司聚焦
资源、打造品牌,但也影响了业务发展空间。若未来全国法院信息化建设投入、节
奏进一步压缩、放缓或市场竞争加剧,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公司将加
大市场拓展力度,推进“人工智能+”战略,围绕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
服务等领域,以投资、合作、并购、市场渗透等方式,不断拓展技术和产品应用场
景,延伸法律科技服务产业链。
4、产品技术进步及迭代风险
软件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
展,推动技术平权的同时,对产品的技术水平、应用效果、易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也为新的市场参与者带来机会。若公司未能及时掌握技术发展趋势,对未来技术
发展和应用方向判断失误,将导致市场丢失和产品竞争力下降,进而对公司业绩和
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为此,公司将继续聚焦主业,持续投入研发资源,密切跟
踪国内外技术动态,加强技术发展和用户需求研判,加快技术迭代步伐,同时加强
技术与业务场景的结合,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5、业绩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15,316.28万元,同比下降14.93%,归母净利润为-4,40
2.75万元,亏损同比扩大20.23%。公司业务受宏观经济状况、行业建设政策、市场
竞争情况及自身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未来若上述因素出现重大不利变化,
将对公司业绩带来不利影响。公司将在聚焦主业、巩固法院核心业务的同时,发挥
自身在法律人工智能技术、法律知识库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拓展相关的新行业新领
域,拓宽业务范围;同时,强化科学管理,加强成本管控,借助大模型在代码生成
、检测、内部管理多方面的优势,降本增效,降低公司运营成本。
6、公司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
随着业务发展和募投项目的推进,公司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日趋复杂,若未能有效
管理分、子公司和内部流程,将影响公司治理和合规运营,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品
牌声誉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将持续推进治理和管理变革,增强合规意识,优化流程
和组织架构,并积极引进高端管理人才,以满足发展需求。
7、人力资源风险
公司所处的软件行业面临人员流动大、知识更新快的问题,能否吸引和留住高素质
人才是公司发展的关键。如果公司的核心业务、技术人员大量流失,将会对公司正
常生产经营和技术开发带来不利影响。公司将完善人才发展战略,提高员工核心竞
争力和凝聚力,并通过差异化激励策略留住核心人才。
8、经营业绩季节性波动的风险
公司主要客户为法院,其信息化建设通常集中在上半年立项,下半年进行招标、采
购、实施和验收,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下半年业务收入水平
相对高于上半年,尤其是四季度较为集中。投资者以半年度或季度报告的数据预测
全年利润情况可能会出现较大偏差。公司将通过提升项目管理能力和客户沟通,努
力降低季节性波动性。
9、部分募投项目不能如期实施或实施效果不及预期的风险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积极推进募投项目建设,但是受到市场及各方面因素影响,部
分募投项目存在不能按期完成、效益不达预期的风险,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截至报告期末,营销网络建设项目累计投入2,417.14万元,占计划投资额的29.80%
,项目存在不能如期实施完成,或实施效果与预期值偏离的风险,进而不利于公司
销售能力提升和服务能力增强。后续,公司将加强对募投项目建设管理,加快推进
募投项目建设工作。
四、主营业务分析
报告期,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董事会紧扣总体战略,坚定长期信心,主动应
变,聚焦主业,稳健经营,严控成本,推动公司行稳致远。公司报告期内聚焦法院
行业,重点推进核心产品和可推广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同时,以法律人工智能技术
为依托,加大公安、政法委、司法行政、仲裁、纪委监委等相关领域的市场投入,
拓展公司服务范围;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推进法律AI研究,赋能法律业务场景,推
进大模型应用场景落地;优化人才结构,控制人员成本,上半年母公司及全资子公
司人员合计缩减12.80%。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中,公司坚持目标导向,强化责任落实
,聚焦治亏目标,围绕开源、节流和提质开展各项经营工作,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
展。
受整体经济环境及信息化行业发展阶段性的影响,公司上半年经营业绩出现下滑。
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5,316.28万元,较上年同期收入减少14.93%,实现归属于上
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02.75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扩大20.23%,归属于上
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706.27万元。
报告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归母扣非净利润亏损进一步扩大的原因主要是:受整体经
济环境及政府信息化行业环境的影响,部分客户需求释放受到抑制、建设节奏和速
度有所调整、实施交付周期延长,收入规模减少;同时,公司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研
发投入,并且加大公安法制、政法委综治等新行业的拓展力度,虽然一定程度上提
升了公司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但也对短期盈利水平造成一定压力;
另外,公司加大成本管控力度,大力压缩人员成本,母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合计员工
总数从2024年末的1,233人减少到1,075人,减少12.80%,员工规模削减长期来看可
以降低人工成本,但在短期内,一次性离职补偿费用对报告期内的净利润造成一定
影响。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重庆勤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 -| -| -|
|辽宁速服达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 -|
|江苏诉服达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1000.00| 333.18| 7387.58|
|江苏行声远科技有限公司 | -| -| -|
|江苏城易达科技有限公司 | -| -| -|
|四川诉服达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200.00| -| -|
|南京通达海软件有限公司 | 6000.00| -3822.80| 8676.46|
|南京诉源科技有限公司 | 800.00| -| -|
|南京海睿佳物业管理服务有限| 300.00| -| -|
|公司 | | | |
|上海润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