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301678 新恒汇 更新日期:2025-10-28◇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10-|41116.77| 1636.51| 2656.09| 0.00| 0.00| 0.00| | 24 | | | | | | | ├────┼────┼────┼────┼────┼────┼────┤ |2025-10-|42136.34| 2702.87| 2407.36| 0.00| 0.00| 0.00| | 23 | |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10-27】 新恒汇:10月24日获融资买入1636.51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新恒汇10月24日获融资买入1636.51万元,当前融资余额4.1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1.76%,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416365127.0026560856.00411167657.002025-10-2327028727.0024073582.00421363386.002025-10-2216923174.0018057789.00418408241.002025-10-2137446332.0030051919.00419542856.002025-10-2026390432.0031217995.00412148443.00融券方面,新恒汇10月24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0,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40.000.000.002025-10-230.000.000.002025-10-220.000.000.002025-10-210.000.000.002025-10-200.000.000.00综上,新恒汇当前两融余额4.11亿元,较昨日下滑2.42%,两融余额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4新恒汇-10195729.00411167657.002025-10-23新恒汇2955145.00421363386.002025-10-22新恒汇-1134615.00418408241.002025-10-21新恒汇7394413.00419542856.002025-10-20新恒汇-4827563.00412148443.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7】 财报速递:新恒汇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20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27日,A股上市公司新恒汇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其中,净利润1.20亿元,同比下降11.72%。根据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对其本期及过去5年财务数据1200余项财务指标的综合运算及跟踪分析,新恒汇近五年总体财务状况良好。具体而言,偿债能力优秀,盈利能力、现金流良好。净利润1.20亿元,同比下降11.72%从营收和利润方面看,公司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7.00亿元,同比增长18.12%,净利润1.20亿元,同比下降11.72%,基本每股收益为0.59元。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20.66亿元,应收账款为3.03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21.58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51亿元。同时,公司发布2025年全年业绩预告,预计2025-01-01到2025-12-31业绩:净利润19463.35万元左右,增长幅度为4.66%左右;上年同期业绩:净利润18597.01万元。关于2025年全年业绩变化原因,公司表示: 2025年度,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95,622.26万元,同比增长13.56%,主要得益于智能卡业务和蚀刻引线框架业务的良好经营态势。 2025年度,公司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8,751.94万元,同比增长8.59%,经营情况良好。财务状况较好,存在6项财务亮点根据新恒汇公布的相关财务信息显示,公司存在6个财务亮点,具体如下:指标类型评述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13.79%,行业内表现出色。盈利营业利润率平均为22.12%,处于行业前列。存货周转存货周转率平均为4.16(次/年),存货变现能力很强。偿债流动比率为12.56,短期偿债能力出色。收益净利润现金含量平均为101.05%,行业内表现出色。现金流自由现金流占收入比平均为11.80%,处于行业头部。综合来看,新恒汇总体财务状况良好,当前总评分为3.41分,在所属的半导体及元件行业的164家公司中排名靠前。具体而言,偿债能力优秀,盈利能力、现金流良好。各项指标评分如下:指标类型上期评分本期评分排名评价偿债能力4.7011很强盈利能力3.8738良好现金流3.3256良好营运能力2.9967尚可成长能力2.8771尚可资产质量2.7176尚可总分3.4132良好关于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根据公司最新及往期财务数据和行业状况,计算出公司的财务评分、亮点和风险,反映公司已披露的财务状况,但不是对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财务评分区间为0~5分,分数越高说明财务状况越好、对中长期的投资价值越大。财务亮点与风险评述中涉及“平均”关键词的取指标5年平均值,没有“平均”关键词的取最新报告期数据。上述所有信息均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财经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了解更多该公司的股票诊断信息>>> 【2025-10-26】 股东追踪|林文龙等新进新恒汇前十大流通股东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近期新恒汇发布2025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10位股东新进,10位股东退出。新进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林文龙本期持有84.82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86%;李薇菁本期持有76.02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67%;梁景徽本期持有54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19%;曾秀润本期持有49.96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1%;杨林本期持有45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99%;雷小燕本期持有28.85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63%;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本期持有25.44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56%;吴锡坚本期持有23.8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52%;蒋镜冰本期持有23.1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51%;杨勇本期持有21.6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47%。退出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BARCLAYS BANK PLC上期持有82.96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82%;高盛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上期持有75.18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65%;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中国宏泽基金上期持有59.43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31%;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上期持有57.9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27%;UBS AG上期持有54.76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20%;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上期持有52.61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16%;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CICCFT10(R)上期持有43.21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95%;中信证券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客户资金上期持有35.85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79%;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CICCFT8(QFII)上期持有35.2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77%;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期持有35.24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77%。机构或基金名称持有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自持流通股份变动比例股份类型林文龙84.82万股1.86%新进流通A股李薇菁76.02万股1.67%新进流通A股梁景徽54万股1.19%新进流通A股曾秀润49.96万股1.1%新进流通A股杨林45万股0.99%新进流通A股雷小燕28.85万股0.63%新进流通A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25.44万股0.56%新进流通A股吴锡坚23.8万股0.52%新进流通A股蒋镜冰23.1万股0.51%新进流通A股杨勇21.6万股0.47%新进流通A股小科普:证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的业务,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投资风格偏向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在市场波动时发挥“国家队”角色,进行市场托底。汇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级别的投资公司,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进行多元化的国内外投资;投资风格偏向长期稳健投资,注重价值和宏观经济趋势,对国有企业的持股较多。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战略储备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以保障社会保险支出的需求。投资风格偏向稳健、长期,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平衡,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金,支持半导体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投资风格偏向产业导向型,更关注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险资(保险资金):由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规模庞大且流动性要求高。投资风格偏向稳健、保守,偏好低风险、高稳定性的资产,如债券、优质蓝筹股和基础设施项目。信托(信托公司):提供信托服务,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和运用财产,为投资者和被投资者提供桥梁。投资风格较为灵活,涵盖了房地产、股权、固定收益类产品等领域,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多样化。外资(外资机构):国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代表,涵盖对冲基金、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风格偏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注重全球资产配置、行业龙头和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机会,反应灵敏且策略多变。牛散:指的是指盈利能力非常好的散户,选股能力强,具有超强的股市洞察能力,牛散一般都能跑赢市场,并且获得不错的收益。牛散又名大户,散户中成功之后,就成了牛散。 【2025-10-26】 新恒汇(截止2025年9月30日)股东人数为30029户 环比减少19.55%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27日,新恒汇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9月3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30029人,较上期(2025-06-30)减少7299户,环比下降19.55%。从持仓来看,新恒汇人均持仓1515股,上期人均持仓为1219股,环比增长24.28%,户均持股趋向集中。一般而言筹码趋于集中,有利于股价拉升。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10-24】 新恒汇: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2702.87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新恒汇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2702.87万元,当前融资余额4.2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2.12%,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327028727.0024073582.00421363386.002025-10-2216923174.0018057789.00418408241.002025-10-2137446332.0030051919.00419542856.002025-10-2026390432.0031217995.00412148443.002025-10-1731478673.0034097132.00416976006.00融券方面,新恒汇10月23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0,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30.000.000.002025-10-220.000.000.002025-10-210.000.000.002025-10-200.000.000.002025-10-170.000.000.00综上,新恒汇当前两融余额4.21亿元,较昨日上升0.71%,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3新恒汇2955145.00421363386.002025-10-22新恒汇-1134615.00418408241.002025-10-21新恒汇7394413.00419542856.002025-10-20新恒汇-4827563.00412148443.002025-10-17新恒汇-2618459.00416976006.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3】 新恒汇: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1692.32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新恒汇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1692.32万元,当前融资余额4.18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1.78%,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216923174.0018057789.00418408241.002025-10-2137446332.0030051919.00419542856.002025-10-2026390432.0031217995.00412148443.002025-10-1731478673.0034097132.00416976006.002025-10-1623722174.0025349086.00419594465.00融券方面,新恒汇10月22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0,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20.000.000.002025-10-210.000.000.002025-10-200.000.000.002025-10-170.000.000.002025-10-160.000.000.00综上,新恒汇当前两融余额4.18亿元,较昨日下滑0.27%,两融余额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2新恒汇-1134615.00418408241.002025-10-21新恒汇7394413.00419542856.002025-10-20新恒汇-4827563.00412148443.002025-10-17新恒汇-2618459.00416976006.002025-10-16新恒汇-1626912.00419594465.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2】 “无卡时代”来临,苹果“引爆”eSIM手机商用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10月13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全线开闸”,正式获批开展eSIM(嵌入式SIM卡)手机商用试验,试点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户无需实体SIM卡即可完成网络注册。 此前,苹果公司宣布iPhone Air国行版10月22日正式发售,该机型为国内首款仅支持eSIM的智能手机。京东10月17日数据显示,iPhone Air在预售阶段创下1秒成交额破亿元的纪录。在此带动下,华为、OPPO等国内厂商称将陆续推出eSIM手机。 eSIM手机大规模商用箭在弦上。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如何实现国产供应仍“等米下锅”。记者近日联系多家封测厂商了解到,他们并不直接面对终端厂商,国产eSIM芯片如何供应,要向紫光国微、通富微电等了解。 10月20日,紫光国微证券部人士在电话中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eSIM芯片技术成熟,可兼容全球400多家运营商,但国内最终能选择多少家运营商接入,合作方究竟是运营商还是手机厂商,商业合作模式目前仍待明确。 有消息称,iPhone Air的eSIM芯片核心供应商为环旭电子,但该说法被公司否认。10月20日,环旭电子证券部人士在电话中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公司业务与苹果无关联。部分应用于智能穿戴的SiP(系统级封装)模组中集成有eSIM功能,未有独立的eSIM模组应用于客户的端侧产品。 国内曾推动相关业务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多家涉eSIM芯片业务厂商,多数人士向记者表示,eSIM手机商用试验开启不久,此前有物联网eSIM业务经验,未曾应用于手机,但会持续关注这方面的机会。 国内eSIM应用于智能手机处于起步阶段。过去十多年,国内相关政策曾积极推动eSIM技术落地,并经历了探索、试点、暂停、重启四个阶段。 2015年起,中国联通率先启动eSIM技术研发。2017年,中国移动推出了全球尺寸最小的eSIM NB-IoT通信模组。随后,国内eSIM应用从可穿戴设备扩展至物联网领域。不过,2023年,三大运营商以“业务维护升级”为由,同步暂停了eSIM 一号双终端业务及独立eSIM办理申请,国内eSIM市场陷入停滞状态。eSIM产业链中的芯片设计、封测、终端制造及配套材料企业的业务进展也受到了影响。 紫光国微是国内首家实现eSIM全球商用的芯片商,公司已成功推出并量产多款符合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及国内通信标准的eSIM产品。 公司证券部人士向记者介绍,公司在eSIM芯片业务上已有销售,主要分为两类场景:一是在手机端,仅在国外市场销售;二是在非手机类应用场景中,国内已有使用案例。 今年9月22日,华大电子官网发文称:“公司与全球领先的eSIM服务商Valid联合宣布,双方共同开发的SGP.22V2.5eSIM操作系统(OS)已全面通过 GSMA eUICC Security Assurance(GSMA制定的一套安全保障标准)认证。这一重大技术突破将赋能全球设备制造商,为用户提供无缝、安全的eSIM体验。” 即便此前未在国内有过落地案例,但相关厂商正在积极关注eSIM可能带来的巨大机遇。 10月17日,新恒汇证券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会关注eSIM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努力扩大市场份额。 10月19日,长电科技芯片封测技术专家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具备行业领先的圆片级芯片封装(WLCSP)等先进封装技术,并积累了丰富的量产工程经验和全球交付能力,可应用于eSIM芯片相关封装领域。 “公司看好eSIM领域的市场机会,愿与相关合作伙伴一起,不断推动移动终端产品朝着更轻薄、更智能、体验更优的方向发展。”上述封测技术专家表示。 “得等相关细则出来” eSIM手机芯片国产供应核心并非是技术,而是新商业模式下eSIM如何嵌入手机的相关协议与细则。 紫光国微证券部人士向记者介绍,直接对接的客户究竟是手机厂商、运营商或是其他方,均未确定,需由工信部及运营商主导明确运营模式后,才能确定最终合作方案。公司eSIM芯片技术成熟,可兼容全球400多家运营商,但国内最终能选择多少家运营商接入,合作方究竟是运营商还是手机厂商,仍待清晰。 “我们得等相关细则出来,才能确定国内手机端eSIM芯片的供应方案。毕竟现在连合作对象都没法确定,更谈不上具体的出货和订单了。”上述人士向记者表示。 在推动eSIM业务上,三大运营商的行动策略存在一些差异。中国移动明确提出开展eSIM芯片与操作系统的国产化技术攻关,研究开发功能更强、更加安全的eSIM终端和芯片。 中国联通称,公司始终引领eSIM技术应用与创新。自2015年启动技术研发,2018年国内推出eSIM可穿戴业务,再到陆续获得物联网、笔记本与平板类业务许可,已累计适配终端75款,服务用户规模突破数百万。未来将继续与产业链各方携手,共建开放、协同、共赢的eSIM产业生态。 中国电信称,将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建“开放、协同、共赢”的eSIM产业开放生态,共同推动通信行业终端形态革新、服务模式重构、产业生态升级。 10月20日消息,苹果公司无线软件技术与生态系统副总裁Arun Mathias及无线技术团队成员Anjali Jotwani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未来将在中国内地市场推出eSIM快速转换功能(eSIM Quick Transfer)。 国产芯片企业能否接得住市场需求?关乎国内通信产业新一轮发展的无卡之战,尚待启幕。 【2025-10-22】 新恒汇:10月21日获融资买入3744.63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新恒汇10月21日获融资买入3744.63万元,当前融资余额4.2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1.64%,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137446332.0030051919.00419542856.002025-10-2026390432.0031217995.00412148443.002025-10-1731478673.0034097132.00416976006.002025-10-1623722174.0025349086.00419594465.002025-10-1526533046.0038737054.00421221377.00融券方面,新恒汇10月21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0,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10.000.000.002025-10-200.000.000.002025-10-170.000.000.002025-10-160.000.000.002025-10-150.000.000.00综上,新恒汇当前两融余额4.20亿元,较昨日上升1.79%,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1新恒汇7394413.00419542856.002025-10-20新恒汇-4827563.00412148443.002025-10-17新恒汇-2618459.00416976006.002025-10-16新恒汇-1626912.00419594465.002025-10-15新恒汇-12204008.00421221377.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1】 告别卡槽:“果链”站上新风口,巴菲特错失500亿 【出处】财闻【作者】徐一嘉等 美东时间10月20日,苹果(AAPL.US)公司美股股价收涨约4%,总市值创历史新高,达3.89万亿美元,超越微软,仅次于英伟达,成为美国第二大市值公司。 受此影响,今日(10月21日)A股、港股两市苹果概念同步走强。截至收盘,环旭电子(601231.SH)10CM涨停,立讯精密(002475.SZ)早盘触及涨停后回落,歌尔股份(002241.SZ)、蓝思科技(300433.SZ)等多股涨超5%。 港股方面,高伟电子(01415.HK)涨超6%,丘钛科技(01478.HK)涨超5%,瑞声科技(02018.HK)、比亚迪电子(00285.HK)、舜宇光学科技(02382.HK)涨超4%。 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苹果公司(AAPL)9月发布的iPhone17系列在美国和中国前10天的销量较iPhone16系列增长了14%,推动其股价上涨。 分析师认为,销量增长主要得益于基础款机型的强劲吸引力,该机型在保持去年价格的同时,提升了性能、升级了摄像头并增加了存储容量,同时通过折扣和优惠券进一步刺激销售。 此外,苹果的增长势头还受到CEO蒂姆·库克(TimCook)访华及新款iPhoneAir迅速售罄的推动,显示出区域市场需求旺盛。 在国内,苹果首款无实体卡槽iPhoneAir首批货源5分钟售罄,加上新品正式开售在即,让eSIM概念成为市场焦点。 01 eSIM概念起飞 苹果首款纯eSIM手机iPhone Air将于明日(10月22日)在中国大陆正式开售。 该机型凭借其“史上最薄”的设计引发了市场高度关注,官网于10月17日开启的首批货源5分钟内售罄,这也为“果链”带来了新的增长想象空间。 此次涨停的环旭电子是SiP模组全球龙头,在智能穿戴等多个业务细分领域居行业领先地位,eSIM功能是这些模组的重要组成部分。 eSIM被称为嵌入式SIM卡,是将传统SIM卡功能集成到设备内置芯片中的“数字通行证”,无需实体卡片,用户可 通过远程配置实现运营商网络的切换和管理。eSIM之所以备受关注,除了可以让设备更轻薄、使用更便捷,更重要的是,它能为设备内部设计腾出更多空间,是实现物联网的关键一环。 一方面,政策的支持为eSIM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0月13日,中国联通(600050.SH)、中国移动(600941.SH)、中国电信(601728.SH)先后发文称,已获得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的批复,还分别官宣了预约、办理eSIM业务的渠道。 另一方面,eSIM向更多领域渗透是大势所趋——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的预测,至2025年底,全球预计将有约10亿部eSIM智能手机连接,2030年将增长至69亿部。据研究机构Jupiter Research测算,到2026年,全球使用eSIM技术的物联网连接数量将从2023年的2200万个增长至1.95亿个。 这片广阔的蓝海也吸引了从芯片厂商、设备商到运营商的积极布局。10月16日晚,OPPO率先推出了支持eSIM使用的手机——OPPO Find X9 Pro卫星通信版,此外,也有消息称vivo、华为、荣耀也将陆续推出支持eSIM的手机。 02 多家A股公司已抢先布局 A股市场上,除三大运营商外,还有多家公司已抢先布局eSIM业务。 新恒汇(301678.SZ)在互动易表示,公司是一家集芯片封装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与封装测试服务于一体的集成电路企业。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智能卡业务、蚀刻引线框架业务以及物联网eSIM芯片封测业务。 紫光国微(002049.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eSIM全球商用的芯片商,已成功推出并量产多款符合GSMA及国内通信标准的eSIM产品,并专门针对“AI+5G+eSIM”融合应用新场景完成了技术布局与产品储备。 东信和平(002017.SZ)自主研发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平台和eSIM物联网管理平台系列产品成功获得GSMA安全认证。 美格智能(002881.SZ)有成熟的eSIM解决方案,并且在4G/5G芯片平台上都有大规模量产。 楚天龙(003040.SZ)的eSIM相关产品与服务已通过中国联通产品备案,并积极跟进其他通信运营商的业务进展。 此外,万马科技(300698.SZ)已经持续多年开展eSIM业务,是首个同时提供支持全系标准的eSIM方案提供商,目前已经应用在车联网领域。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eSIM商用加速,产业链相关机遇显现。从全球来看,eSIM应用已进入规模化阶段:美国依托苹果生态推动智能手机eSIM渗透率快速提升;欧洲以车联网为核心场景,受政策驱动车载eSIM出货量大幅增长;日韩则是将eSIM作为物联网基础设施,在智能表计、工业传感器等领域广泛应用。 民生证券认为,相较于海外,国内目前eSIM渗透率较低,且尚未形成较好的产业生态,政策及规范制定也有待完善。此外,在场景拓展方面,国际市场已构建覆盖消费、工业、车联网的全场景eSIM服务体系,而国内运营商的eSIM仍然集中在可穿戴设备等少数场景,跨行业的流量调度、安全认证等能力尚未形成规模化输出。 03 巴菲特“卖飞”了? 苹果公司股价创下2025年以来首个历史新高,突破了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高纪录。 行业数据看,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称,苹果公司(AAPL)9月发布的iPhone 17 系列在美国和中国前10天的销量较iPhone 16 系列增长了14%,推动其股价上涨。 华尔街投行Loop Capital将苹果评级上调至“买入”,并将目标价从226美元上调至315美元,指出需求强劲可能超出华尔街预期,持续至2027年。 来自美国的另一家投行,Evercore的分析师也重申了看涨观点,认为苹果有望超越三季度的盈利预期。 随着市场对iPhone 前景重燃乐观情绪,苹果市值涨至3.89万亿美元,这轮强劲上涨,让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此前的减持决策显得尤为瞩目。 伯克希尔此前数次减持苹果股票,据whalewisdom.com(第三方数据平台)统计,今年二季度,伯克希尔大笔减持苹果2000万股,减仓幅度约为6.67%。截至今年6月30日,伯克希尔的苹果持股已从2023年底的9.06亿股骤降至2.8亿股,不过,苹果仍为第一大重仓股。 据估算,伯克希尔出售苹果股票的平均价格约为每股185美元,以苹果当前近262美元的股价计算,比伯克希尔的预估平均卖出价高出近80美元,意味着,巴菲特“卖飞”的股份错失了约500亿美元的升值空间。 一些伯克希尔的观察人士则认为,减持是因为苹果的持仓占比过高。该笔投资一度占到伯克希尔股票投资组合的40%以上,多次减持后,苹果的占比已降至22.31%,有效分散了风险。 (本文作者:徐一嘉 董凯毅 曾停) 【2025-10-21】 告别卡槽!iPhone Air国行版发售在即 eSIM概念站上风口 【出处】财闻 美东时间10月20日,苹果(AAPL.US)公司美股股价收涨约4%,总市值创历史新高,达3.89万亿美元,超越微软,仅次于英伟达,成为美国第二大市值公司。 受此影响,今日(10月21日)A股、港股两市苹果概念同步走强。截至收盘,环旭电子10CM涨停,立讯精密早盘触及涨停后回落,歌尔股份、蓝思科技等多股涨超5%。 港股方面,高伟电子(01415.HK)涨超6%,丘钛科技(01478.HK)涨超5%,瑞声科技(02018.HK)、比亚迪电子(00285.HK)、舜宇光学科技(02382.HK)涨超4%。 eSIM概念备受市场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首款纯eSIM手机iPhone Air将于明日在中国大陆正式开售。该机型凭借其“史上最薄”的设计引发了市场高度关注,官网于10月17日开启的首批货源5分钟内售罄,这也为“果链”带来了新的增长想象空间。此次涨停的环旭电子是SiP模组全球龙头,在智能穿戴等多个业务细分领域居行业领先地位,eSIM功能是这些模组的重要组成部分。 eSIM被称为嵌入式SIM卡,是将传统SIM卡功能集成到设备内置芯片中的“数字通行证”,无需实体卡片,用户可通过远程配置实现运营商网络的切换和管理。eSIM之所以备受关注,除了可以让设备更轻薄、使用更便捷,更重要的是,它能为设备内部设计腾出更多空间,是实现物联网的关键一环。 一方面,政策的支持为eSIM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0月13日,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先后发文称,已获得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的批复,还分别官宣了预约、办理eSIM业务的渠道。 另一方面,eSIM向更多领域渗透是大势所趋——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的预测,至2025年底,全球预计将有约10亿部eSIM智能手机连接,2030年将增长至69亿部。据研究机构Jupiter Research测算,到2026年,全球使用eSIM技术的物联网连接数量将从2023年的2200万个增长至1.95亿个。这片广阔的蓝海也吸引了从芯片厂商、设备商到运营商的积极布局。10月16日晚,OPPO率先推出了支持eSIM使用的手机——OPPO Find X9 Pro卫星通信版,此外,也有消息称vivo、华为、荣耀也将陆续推出支持eSIM的手机。 多家A股公司已抢先布局 A股市场上,除三大运营商外,还有多家公司已抢先布局eSIM业务。 新恒汇在互动易表示,公司是一家集芯片封装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与封装测试服务于一体的集成电路企业。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智能卡业务、蚀刻引线框架业务以及物联网eSIM芯片封测业务。 紫光国微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eSIM全球商用的芯片商,已成功推出并量产多款符合GSMA及国内通信标准的eSIM产品,并专门针对“AI+5G+eSIM”融合应用新场景完成了技术布局与产品储备。 东信和平自主研发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平台和eSIM物联网管理平台系列产品成功获得GSMA安全认证。 美格智能有成熟的eSIM解决方案,并且在4G/5G芯片平台上都有大规模量产。 楚天龙的eSIM相关产品与服务已通过中国联通产品备案,并积极跟进其他通信运营商的业务进展。 此外,万马科技已经持续多年开展eSIM业务,是首个同时提供支持全系标准的eSIM方案提供商,目前已经应用在车联网领域。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eSIM商用加速,产业链相关机遇显现。从全球来看,eSIM应用已进入规模化阶段:美国依托苹果生态推动智能手机eSIM渗透率快速提升;欧洲以车联网为核心场景,受政策驱动车载eSIM出货量大幅增长;日韩则是将eSIM作为物联网基础设施,在智能表计、工业传感器等领域广泛应用。 民生证券认为,相较于海外,国内目前eSIM渗透率较低,且尚未形成较好的产业生态,政策及规范制定也有待完善。此外,在场景拓展方面,国际市场已构建覆盖消费、工业、车联网的全场景eSIM服务体系,而国内运营商的eSIM仍然集中在可穿戴设备等少数场景,跨行业的流量调度、安全认证等能力尚未形成规模化输出。 【2025-10-21】 你的下一部手机,或不再有卡槽!京东iPhone Air成交额1秒破亿!苹果“引爆”eSIM手机商用,国产芯片供应进程到哪了?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10月13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全线开闸”,正式获批开展eSIM手机商用试验,试点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户无需实体SIM卡即可完成网络注册。 此前,苹果公司宣布iPhone Air国行版将于10月22日正式发售,该机型为国内首款仅支持eSIM的智能手机。京东10月17日数据显示,iPhone Air在预售阶段创下1秒成交额破亿元的纪录。在此带动下,华为、OPPO等国内厂商称将陆续推出eSIM手机。 eSIM手机大规模商用箭在弦上。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如何实现国产供应仍“等米下锅”。记者近日联系多家封测厂商了解到,他们并不直接面对终端厂商,国产eSIM芯片如何供应,要向紫光国微(002049.SZ)、通富微电(002156.SZ)等了解。 10月20日,紫光国微证券部人士在电话中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eSIM卡芯片技术成熟,可兼容全球400多家运营商,但国内最终能选择多少家运营商接入,合作方究竟是运营商还是手机厂商,商业合作模式目前仍待明确。 有消息称,iPhone Air的eSIM芯片核心供应商为环旭电子,但该说法被公司否认。10月20日,环旭电子(601231.SH)证券部人士在电话中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公司业务与苹果无关联。“部分应用于智能穿戴的SiP模组中集成有eSIM功能,未有独立的eSIM模组应用于客户的端侧产品。” “无卡时代”来临 国产eSIM芯片供应进程到哪了?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多家涉eSIM芯片业务厂商,多数人士向记者表示,eSIM手机商用试验开启不久,此前有物联网eSIM业务经验,未曾应用于手机,但会持续关注这方面的机会。 国内eSIM应用于智能手机处于起步阶段。过去十多年,国内相关政策曾积极推动eSIM技术落地,并经历了探索、试点、暂停、重启四个阶段。 2015年起,中国联通率先启动eSIM技术研发。2017年,中国移动推出了全球尺寸最小的eSIM NB-IoT通信模组。随后,国内eSIM应用从可穿戴设备扩展至物联网领域。不过,2023年,三大运营商以“业务维护升级”为由,同步暂停了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及独立eSIM卡办理申请,国内eSIM市场陷入停滞状态。eSIM产业链中的芯片设计、封测、终端制造及配套材料企业的业务进展也受到了影响。 紫光国微是国内首家实现eSIM全球商用的芯片商,公司已成功推出并量产多款符合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及国内通信标准的eSIM产品。 公司证券部人士向记者介绍,公司在eSIM芯片业务上已有销售,主要分为两类场景:一是在手机端,仅在国外市场销售;二是在非手机类应用场景中,国内已有使用案例。 今年9月22日,华大电子官网发文称:“公司与全球领先的eSIM服务商Valid联合宣布,双方共同开发的SGP.22V2.5eSIM操作系统(OS)已全面通过GSMA eUICC Security Assurance(eSA)认证。这一重大技术突破将赋能全球设备制造商,为用户提供无缝、安全的eSIM体验。” 即便此前未在国内有过落地案例,但相关厂商正在积极关注eSIM可能带来的巨大机遇。 10月17日,新恒汇(301678.SZ)证券部人士向记者称,公司会关注eSIM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努力扩大市场份额。 10月19日,长电科技(600584.SH)芯片封测技术专家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长电科技具备行业领先的圆片级芯片封装(WLCSP)等先进封装技术,并积累了丰富的量产工程经验和全球交付能力,可应用于eSIM卡芯片相关封装领域。 “公司看好eSIM领域的市场机会,愿与相关合作伙伴一起,不断推动移动终端产品朝着更轻薄、更智能、体验更优的方向发展。”上述封测技术专家表示。 国内企业“等米下锅”: 技术成熟,如何合作仍待明确 eSIM手机芯片国产供应核心并非在于技术,而是新商业模式下eSIM如何嵌入手机的相关协议与细则。 紫光国微证券部人士向记者介绍,直接对接的客户究竟是手机厂商、运营商或是其他方,均未确定,需由工信部及运营商主导明确运营模式后,才能确定最终合作方案。公司eSIM卡芯片技术成熟,可兼容全球400多家运营商,但国内最终能选择多少家运营商接入,合作方究竟是运营商还是手机厂商,仍待清晰。 “我们得等相关细则出来,才能确定国内手机端eSIM芯片的供应方案。毕竟现在连合作对象都没法确定,更谈不上具体的出货和订单了。”上述人士向记者表示。 在推动eSIM业务上,三大运营商的行动策略存在一些差异。中国移动明确提出开展eSIM芯片与操作系统的国产化技术攻关,研究开发功能更强、更加安全的eSIM终端和芯片。 中国联通称,公司始终引领eSIM技术应用与创新。自2015年启动技术研发,2018年国内推出eSIM可穿戴业务,再到陆续获得物联网、笔记本与平板类业务许可,已累计适配终端75款,服务用户规模突破数百万。未来将继续与产业链各方携手,共建开放、协同、共赢的eSIM产业生态。 中国电信称,将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建“开放、协同、共赢”的eSIM产业开放生态,共同推动通信行业终端形态革新、服务模式重构、产业生态升级。 10月20日消息,苹果公司无线软件技术与生态系统副总裁Arun Mathias及无线技术团队成员Anjali Jotwani近日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未来将在中国大陆市场推出eSIM快速转换功能(eSIM Quick Transfer)。 国产芯片能否接得住市场需求,关乎国内通信产业新一轮发展的无卡之战,尚待启幕。 【2025-10-21】 新恒汇:10月20日获融资买入2639.04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新恒汇10月20日获融资买入2639.04万元,当前融资余额4.12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1.65%,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026390432.0031217995.00412148443.002025-10-1731478673.0034097132.00416976006.002025-10-1623722174.0025349086.00419594465.002025-10-1526533046.0038737054.00421221377.002025-10-1461558590.0055042948.00433425385.00融券方面,新恒汇10月20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0,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00.000.000.002025-10-170.000.000.002025-10-160.000.000.002025-10-150.000.000.002025-10-140.000.000.00综上,新恒汇当前两融余额4.12亿元,较昨日下滑1.16%,两融余额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0新恒汇-4827563.00412148443.002025-10-17新恒汇-2618459.00416976006.002025-10-16新恒汇-1626912.00419594465.002025-10-15新恒汇-12204008.00421221377.002025-10-14新恒汇6515642.00433425385.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0】 三大运营商eSIM商用启幕 哪些产业链企业受益?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日前,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正式官宣,已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eSIM(嵌入式SIM卡)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批复许可,并全面上线eSIM手机业务。这标志着我国eSIM技术正式突破智能穿戴、物联网设备领域,迈入手机端商用新阶段,也为eSIM产业链带来新的增长契机。 中国信通院2025年4月发布的《eSIM产业热点问题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eSIM芯片出货量已达4.46亿,涵盖智能手机、车载等多类产品;GSMAIntelligence(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更是预测,到2025年底,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数将达10亿,2030年将增至69亿,占智能手机连接总数的四分之三。 在此背景下,eSIM产业链中的芯片设计、封测、终端制造及配套材料企业,将迎来技术落地与市场扩张的发展机遇,而这场“无卡革命”也将推动通信行业供应链优化。 10月17日,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新恒汇证券部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从技术层面看,公司现有物联网eSIM封测技术可适配手机、可穿戴设备、物联网消费电子、工业物联网等领域。 eSIM技术核心在于eUICC芯片 eSIM技术的核心在于嵌入式通用集成电路卡(eUICC)芯片。不同于物理SIM的“即插即用”,eSIM采用远程SIM配置机制,支持OTA(空中下载技术)下载和切换运营商配置文件,无需物理干预。其安全性、远程管理能力直接决定用户体验,也成为产业链率先受益的环节。 从全球格局来看,早期eUICC芯片市场主要由恩智浦、意法半导体、英飞凌等国外企业主导,这些企业凭借技术积累,在消费电子与物联网领域占据重要份额。但近年来,国内企业加速技术攻关,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报告》显示,在eSIM芯片设计领域,国内已涌现出紫光同芯、华大电子等具备较强技术实力的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消费电子和物联网设备。 今年9月22日,华大电子官网发文称:公司与全球领先的eSIM服务商Valid联合宣布,双方共同开发的SGP.22V2.5eSIM操作系统(OS)已全面通过 GSMA eUICC Security Assurance(eSA)认证。这一重大技术突破将赋能全球设备制造商,为用户提供无缝、安全的eSIM体验。 10月14日,紫光国微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eSIM卡芯片未来对公司业绩的具体贡献,需综合考量相关主管部门与行业机构关于eSIM卡未来的应用规划以及市场定价机制等多方面关键因素后判断。作为国内首家实现eSIM全球商用的芯片商,公司已成功推出并量产多款符合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及国内通信标准的eSIM产品,并专门针对“AI+5G+eSIM”融合应用新场景完成了技术布局与产品储备,且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做了相应备货。 此次三大运营商重启eSIM商用试验,将直接拉动eUICC芯片需求增长。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国内eSIM技术累计用户达362万户,其中智能手表用户占比90%。 蚀刻引线框架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蚀刻引线框架是eSIM芯片封装的关键材料。开源证券研报指出,蚀刻引线框架国产替代空间广阔,eSIM应用提速或将贡献新增量。蚀刻引线框架适用于特定封装形式,未来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 据记者了解,物联网eSIM芯片封装需将安全芯片与蚀刻引线框架上的电路一一对应贴合在一起,蚀刻引线框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据Juniper Research测算,全球使用eSIM技术的物联网连接数量将从2023年的2200万增至2026年的1.95亿,将带动蚀刻引线框架需求增长。 10月17日,新恒汇证券部工作人员就公司能否承接手机eSIM芯片封测需求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公司业务涵盖eSIM封装材料和物联网eSIM芯片封测,蚀刻引线框架作为芯片封装材料,将芯片与该材料结合完成封装,芯片由生产企业提供,并非公司生产。 “从技术层面看,公司现有物联网eSIM封测技术可适配手机、可穿戴设备、物联网消费电子、工业物联网等领域,具体需根据下游客户需求推进,公司会关注eSIM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努力扩大市场份额。”新恒汇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 eSIM手机商用对蚀刻引线框架需求又如何? 康强电子聚焦高精密蚀刻工艺,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偏上游,下游具体应用场景我们不好确定,客户主要是一些封测厂,若想了解终端应用情况,可咨询下游封测客户,公司暂无直接针对eSIM终端应用的业务”。 中国信通院指出,WLCSP(晶圆级芯片级封装)封装工艺作为eSIM芯片小型化的关键技术,也推动设备厂商加速技术迭代。 WLCSP工艺可显著缩小eSIM芯片体积、缩短生产周期,目前苹果、三星等国际终端厂商已采用该工艺生产eUICC芯片。国内普遍采用嵌入式封装,随着eSIM手机商用,其相关封装测试技术与方案有望迎来应用机遇。 GSMA预测,到2025年底,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数将达10亿,2030年增至69亿。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将在eSIM产业链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意味着,对供应链企业而言,那些提前布局技术研发、深度绑定终端与运营商的企业,有望在eSIM产业发展中获得优势。 【2025-10-20】 7天6板,600403,最新人气王!国内首款eSIM手机将发售,多家A股公司已抢先布局 【出处】证券时报数据宝【作者】梁谦刚 未来eSIM在万物智联时代还有很大扩展应用空间。 大有能源7天6板 今日(10月20日),大有能源(600403)股价再次涨停,连续5日录得涨停板,也是其近7个交易日内的第6个涨停板,最新收盘价创2016年以来新高。 公开资料显示,大有能源主要从事原煤开采、煤炭批发经营、煤炭洗选加工。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长焰煤、焦煤、贫煤、洗精煤、气煤。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亏损8.51亿元。 针对近期股价异常波动,公司发布风险提示公告时表示,经自查,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市场环境、行业政策亦未发生重大调整。公司股价短期涨幅严重偏离同期上证指数和煤炭开采加工行业指数,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风险,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二级市场交易风险。 除大有能源外,今日收盘时,股价连续2日以上涨停的还有安泰集团、远大控股、三孚股份、睿能科技等。远大控股今日上演“天地天”走势,收盘时录得第5个涨停板,和大有能源一样,是当前连续涨停板最多的股票。 eSIM技术迈入商用新阶段 近日,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在苹果直播间宣布,国行iPhone Air手机将于10月22日正式发售。iPhone Air是一款完全取消了实体SIM卡槽的手机,它的使用依赖于运营商的eSIM服务,是国内首款eSIM手机。 这一备受关注的苹果新机型今年9月就已经在全球发布,但因为当时国内市场的eSIM手机业务商用许可尚未落地而未能同步开启发售。直到近期,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先后官宣已正式获得开展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的批复,并全面上线eSIM手机办理业务。这意味着eSIM技术在国内正式突破物联网、智能穿戴的边界,迈入了手机端的商用新阶段。 国产品牌也正快速跟进。10月16日晚,OPPO率先推出了支持eSIM使用的手机——OPPO Find X9 Pro卫星通信版,但开售时间为今年11月。另据证券时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vivo也将推出支持eSIM的手机,荣耀则可能于明年推出支持eSIM的手机。此外,有消息称,华为也将快速跟进。 eSIM未来应用场景广阔 电话卡作为通信技术的关键载体,随着人类通信技术的不断迭代发展,曾经历过磁卡、IC卡及当下普及的SIM卡时代,如今,随着eSIM(嵌入式SIM或电子化SIM)技术的不断成熟,国内eSIM业务首次商用于手机领域,手机等终端“无卡”时代渐行渐近。 eSIM手机通过电子化卡数据文件替代物理卡片,支持多卡自由切换,让手机其他部件的可扩展空间更大,防水、抗震性能也将显著提升。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eSIM将成为主流通信方案,但完全替代需时间。国内市场已明确政策支持方向,随着技术成熟、安全体系完善及用户习惯培养,eSIM将首先在消费电子与物联网领域普及,最终向全场景渗透。 中国联通市场部副总经理尹少春认为,eSIM绝非简单的“物理SIM卡替代方案”,而是推动通信行业“终端形态革新、服务模式重构、产业生态升级”的关键基础设施,将为用户带来全新智能体验,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GSMA Intelligence预测,到2025年年底,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数将达到10亿;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大幅增长至69亿,届时eSIM将占据全球智能手机连接总数的76%。 多家A股公司透露eSIM布局情况 A股市场上,除三大运营商外,还有多家公司已抢先布局eSIM业务。 紫光国微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eSIM全球商用的芯片商,已成功推出并量产多款符合GSMA及国内通信标准的eSIM产品,并专门针对“AI+5G+eSIM”融合应用新场景完成了技术布局与产品储备。 东信和平自主研发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平台和eSIM物联网管理平台系列产品成功获得GSMA安全认证。 美格智能有成熟的eSIM解决方案,并且在4G/5G芯片平台上都有大规模量产。 楚天龙的eSIM相关产品与服务已通过中国联通产品备案,并积极跟进其他通信运营商的业务进展。 万马科技已经持续多年开展eSIM业务,是首个同时提供支持全系标准的eSIM方案提供商,目前已经应用在车联网领域。 6只概念股年内涨幅均超50% 二级市场表现方面,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10月20日收盘,今年以来eSIM概念股平均上涨42.42%,大幅跑赢同期上证指数。6股累计涨幅均超50%,分别为恒宝股份、东信和平、澄天伟业、新恒汇、楚天龙、美格智能。 以最新收盘价与年内高点相比,不少概念股回撤显著,如宜通世纪、美格智能、广和通、移为通信、恒宝股份、楚天龙、福日电子等回撤幅度均超30%。 机构关注度方面,据数据宝统计,合计有14只eSIM概念股获得券商机构“积极型”评级(含买入、增持、强烈推荐等)。其中8股获得10家以上机构评级,包括中兴通讯、广和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美格智能等。 【2025-10-20】 新恒汇:10月17日获融资买入3147.87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新恒汇10月17日获融资买入3147.87万元,当前融资余额4.1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1.94%,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731478673.0034097132.00416976006.002025-10-1623722174.0025349086.00419594465.002025-10-1526533046.0038737054.00421221377.002025-10-1461558590.0055042948.00433425385.002025-10-1328986137.0027030343.00426909743.00融券方面,新恒汇10月17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0,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70.000.000.002025-10-160.000.000.002025-10-150.000.000.002025-10-140.000.000.002025-10-130.000.000.00综上,新恒汇当前两融余额4.17亿元,较昨日下滑0.62%,两融余额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7新恒汇-2618459.00416976006.002025-10-16新恒汇-1626912.00419594465.002025-10-15新恒汇-12204008.00421221377.002025-10-14新恒汇6515642.00433425385.002025-10-13新恒汇1955794.00426909743.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0】 国内eSIM手机商用破冰 运营商加速迈向“无卡”时代 【出处】证券时报 电话卡作为通信技术的关键载体,随着人类通信技术的不断迭代发展,曾经历过磁卡、IC卡及当下普及的SIM卡时代,如今,随着eSIM(嵌入式SIM或电子化SIM)技术的不断成熟,国内eSIM业务首次商用于手机领域,手机等终端“无卡”时代渐行渐近。 多位专业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eSIM卡具有转网灵活、可节省设备空间及支持多设备多场景无缝切换互联等优势,短期将与实体SIM卡共存,但长期来看,“无卡化”趋势已不可逆转,预计将分阶段取代实体SIM卡,当前仍需警惕其安全风险,尽快完善行业标准、建立统一适配生态。 eSIM手机商用破冰 SIM卡相当于手机通信时的“身份证”及钥匙,用于存储用户手机号码、验证用户信息,实现移动通信过程中的鉴权及加密等,有了它,手机才能拨号打电话、发短信、连接移动通信网络。 目前,全球手机普遍采用实体SIM卡,它需要插入手机专用卡槽才能使用,而eSIM卡则采用嵌入式设计,直接焊接在设备主板上,通过网络下载方式将用户数据写入卡内,实现与实体SIM卡一样的功能。 eSIM卡体积仅为实体SIM卡三分之一,采用eSIM卡不仅可降低设备成本、体积与重量,还能方便用户携号转网,且eSIM卡可广泛应用于除手机外的手表、平板、车载设备、工业等多终端多场景领域,有利于加速万物互联时代到来。 早在2018年,国内三大运营商已相继启动eSIM业务,但当时仅支持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不支持手机终端。2023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先后以业务维护升级为由,暂停受理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及独立eSIM卡办理申请。 暂停约两年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近日均宣布已正式获得开展eSIM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的批复,并已在国内31个省区市正式上市推广eSIM手机业务。 这不仅意味着我国通信服务运营商eSIM业务重启,也意味着我国eSIM手机业务商用破冰,即首次商用于手机领域。在此之前,欧美市场已领先几年开始了eSIM手机业务的探索。 手机厂商快速跟进 “中国市场对eSIM手机业务的加入,标志着eSIM技术进入了最后一块庞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全球eSIM发展已按下加速键,手机等终端有望加速向‘无卡时代’迈进。”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据GSMA Intelligence预测,2025年底全球将有约10亿eSIM智能手机连接。到203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增长至70亿,占智能手机连接总数的3/4。 2020年通过的欧盟《新电池法》明确规定,自2026年起智能手机需逐步淘汰实体卡槽。2022年,苹果美版iPhone 14系列全面取消了实体SIM卡,仅支持eSIM卡。 中国市场方面,随着近日仅支持eSIM卡的iPhone Air正式开售,苹果成为中国市场eSIM普及的重要推动者。 其他厂商也正快速跟进。10月16日晚,OPPO率先推出了支持eSIM使用的手机——OPPO Find X9 Pro卫星通信版,但开售时间为今年11月。另据证券时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vivo也将推出支持eSIM的手机,荣耀则可能于明年推出支持eSIM的手机。此外,有消息称,华为也将快速跟进。 “技术和产品上,国内手机厂商在推出支持eSIM的手机方面早已成熟,但之前运营商不支持所以没推,现在运营商支持,终端企业自然会配合。”一位手机业人士对记者表示。 从目前市场跟进情况来看,国内率先支持eSIM的手机均为高端旗舰机型。 柏文喜等多位行业专家认为,由于eSIM减少SIM卡槽设计可提升设备防水性与内部空间利用率,并为电池扩容、散热优化提供空间,从而推动终端创新,因此短期eSIM可能为手机企业高端机型差异化竞争增添卖点。 “无卡化”趋势不可逆 “eSIM将分阶段替代实体卡,2025年至2026年由旗舰机型和IoT(物联网)设备驱动,2028年前后随着中低端机型普及、6G网络商用,将成为绝对主流。短期仍需警惕安全事件导致的政策波动,但长期看,‘无卡化’是技术演进与全球竞争的必然选择。”柏文喜说。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对记者表示,eSIM将成为主流通信方案,但完全替代需时间。国内市场已明确政策支持方向,随着技术成熟、安全体系完善及用户习惯培养,eSIM将首先在消费电子与物联网领域普及,最终向全场景渗透。 据了解,此前eSIM在国内推行进程缓慢,技术成熟度不足是重要因素,当时eSIM的安全机制、远程配置等功能不够完善,导致安全事件频发(电信诈骗、流量滥用)。此次重启前,运营商已联合制定行业规范。 体验方面,记者分别致电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客服了解到,运营商暂不开放eSIM手机线上办理方式,线下则需持eSIM手机、身份证到营业厅办理。 有行业分析师指出,在美国和欧洲,运营商对eSIM的支持一直非常碎片化,许多主要网络仍不支持eSIM或部署不成熟,阻碍了应用进程并影响了消费者信任,目前eSIM的激活情况仍高度分化。由此可推测,尽管欧美市场eSIM手机业务领先几年,但从用户采用率情况来看仍非主流。 民生证券研报显示,目前eSIM产业链核心参与者包括紫光国微、汇顶科技、东信和平、新恒汇,其中,紫光国微是中国SIM卡芯片市场领导者之一,占据高达60%—70%市场份额,公司凭借在安全芯片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在eSIM时代延续了其领先地位,新恒汇专注于eSIM芯片封测环节。 从卖卡到卖服务 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对记者表示,从未来前景来看,eSIM业务发展潜力巨大。然而,当前eSIM业务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袁帅认为,技术层面,eSIM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一旦被破解或遭受网络攻击,可能导致用户信息泄露、通信中断等严重问题。市场推广方面,消费者对eSIM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有待提高,部分用户习惯了传统插卡方式,对eSIM的操作和优势了解不足。此外,不同运营商之间的eSIM业务标准和互联互通还存在问题,可能影响用户体验和业务普及。 在袁帅看来,从实体SIM到eSIM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克服技术、市场、监管等方面障碍。在推广过程中,要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用户对eSIM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完善技术标准和安全机制,保障业务安全可靠运行;加强运营商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实现eSIM业务的互联互通。“只有这样,eSIM才能在国内通信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实现从插卡方案到eSIM方案的平稳过渡。” 王鹏表示,eSIM在手机商用破冰,将降低通信运营商物理卡分发成本、简化后台配置、提升效率,但也将加剧通信运营商竞争压力,用户转网灵活性提高,将促使运营商优化资费与服务以留住用户。此外,运营商安全责任也将加重,需构建更严密的安全防护体系,防范远程攻击与数据泄露。 “eSIM降低用户转网门槛(年转网率较实体卡高18%),削弱运营商对用户和渠道的控制力,传统营业厅业务量可能萎缩。同时,运营商需投入资源改造BOSS系统、培训人员,短期成本增加。”柏文喜说,eSIM普及将倒逼通信运营商从“卖卡”到“卖服务”转型,传统“一机一卡”转向“一机多卡/多设备一卡”,用户可实时比价切换套餐,倒逼运营商优化资费,如推出跨国eSIM包、灵活副号等,可能影响市场竞争格局。 据悉,自苹果推出仅支持eSIM的iPhone后,美国运营商T-Mobile率先推出了先试后买模式,之后其他美国主要运营商也纷纷跟进,即允许其他运营商客户通过eSIM激活本运营商服务,并享受一段时间的免费试用服务,若服务体验良好,则可利用eSIM无缝转换为正式付费客户,由此大大降低了获客成本。 【2025-10-17】 新恒汇:10月16日获融资买入2372.22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新恒汇10月16日获融资买入2372.22万元,当前融资余额4.2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1.83%,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623722174.0025349086.00419594465.002025-10-1526533046.0038737054.00421221377.002025-10-1461558590.0055042948.00433425385.002025-10-1328986137.0027030343.00426909743.002025-10-1035263248.0048045519.00424953949.00融券方面,新恒汇10月16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0,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60.000.000.002025-10-150.000.000.002025-10-140.000.000.002025-10-130.000.000.002025-10-100.000.000.00综上,新恒汇当前两融余额4.20亿元,较昨日下滑0.39%,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6新恒汇-1626912.00419594465.002025-10-15新恒汇-12204008.00421221377.002025-10-14新恒汇6515642.00433425385.002025-10-13新恒汇1955794.00426909743.002025-10-10新恒汇-12782271.00424953949.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6】 新恒汇:10月15日获融资买入2653.30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新恒汇10月15日获融资买入2653.30万元,当前融资余额4.2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1.83%,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526533046.0038737054.00421221377.002025-10-1461558590.0055042948.00433425385.002025-10-1328986137.0027030343.00426909743.002025-10-1035263248.0048045519.00424953949.002025-10-0954155209.0052587802.00437736220.00融券方面,新恒汇10月15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0,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50.000.000.002025-10-140.000.000.002025-10-130.000.000.002025-10-100.000.000.002025-10-090.000.000.00综上,新恒汇当前两融余额4.21亿元,较昨日下滑2.82%,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5新恒汇-12204008.00421221377.002025-10-14新恒汇6515642.00433425385.002025-10-13新恒汇1955794.00426909743.002025-10-10新恒汇-12782271.00424953949.002025-10-09新恒汇1567407.0043773622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5】 新恒汇:10月14日获融资买入6155.86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新恒汇10月14日获融资买入6155.86万元,当前融资余额4.33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1.87%,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461558590.0055042948.00433425385.002025-10-1328986137.0027030343.00426909743.002025-10-1035263248.0048045519.00424953949.002025-10-0954155209.0052587802.00437736220.002025-09-3027685022.0040193058.00436168813.00融券方面,新恒汇10月14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0,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40.000.000.002025-10-130.000.000.002025-10-100.000.000.002025-10-090.000.000.002025-09-300.000.000.00综上,新恒汇当前两融余额4.33亿元,较昨日上升1.53%,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4新恒汇6515642.00433425385.002025-10-13新恒汇1955794.00426909743.002025-10-10新恒汇-12782271.00424953949.002025-10-09新恒汇1567407.00437736220.002025-09-30新恒汇-12508036.00436168813.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4】 新恒汇:10月13日获融资买入2898.61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新恒汇10月13日获融资买入2898.61万元,当前融资余额4.2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2.04%,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328986137.0027030343.00426909743.002025-10-1035263248.0048045519.00424953949.002025-10-0954155209.0052587802.00437736220.002025-09-3027685022.0040193058.00436168813.002025-09-2932431050.0038345866.00448676849.00融券方面,新恒汇10月13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0,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30.000.000.002025-10-100.000.000.002025-10-090.000.000.002025-09-300.000.000.002025-09-290.000.000.00综上,新恒汇当前两融余额4.27亿元,较昨日上升0.46%,两融余额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3新恒汇1955794.00426909743.002025-10-10新恒汇-12782271.00424953949.002025-10-09新恒汇1567407.00437736220.002025-09-30新恒汇-12508036.00436168813.002025-09-29新恒汇-5914816.00448676849.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3】 新恒汇:10月10日获融资买入3526.32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新恒汇10月10日获融资买入3526.32万元,当前融资余额4.2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1.87%,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035263248.0048045519.00424953949.002025-10-0954155209.0052587802.00437736220.002025-09-3027685022.0040193058.00436168813.002025-09-2932431050.0038345866.00448676849.002025-09-2625739585.0029319769.00454591665.00融券方面,新恒汇10月10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0,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00.000.000.002025-10-090.000.000.002025-09-300.000.000.002025-09-290.000.000.002025-09-260.000.000.00综上,新恒汇当前两融余额4.25亿元,较昨日下滑2.92%,两融余额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0新恒汇-12782271.00424953949.002025-10-09新恒汇1567407.00437736220.002025-09-30新恒汇-12508036.00436168813.002025-09-29新恒汇-5914816.00448676849.002025-09-26新恒汇-3580184.00454591665.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0】 新恒汇:10月9日获融资买入5415.52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新恒汇10月9日获融资买入5415.52万元,当前融资余额4.38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1.49%,超过历史8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0954155209.0052587802.00437736220.002025-09-3027685022.0040193058.00436168813.002025-09-2932431050.0038345866.00448676849.002025-09-2625739585.0029319769.00454591665.002025-09-2549731983.0033304994.00458171849.00融券方面,新恒汇10月9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0,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090.000.000.002025-09-300.000.000.002025-09-290.000.000.002025-09-260.000.000.002025-09-250.000.000.00综上,新恒汇当前两融余额4.38亿元,较昨日上升0.36%,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09新恒汇1567407.00437736220.002025-09-30新恒汇-12508036.00436168813.002025-09-29新恒汇-5914816.00448676849.002025-09-26新恒汇-3580184.00454591665.002025-09-25新恒汇16426989.00458171849.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09】 新恒汇:9月30日获融资买入2768.50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新恒汇9月30日获融资买入2768.50万元,当前融资余额4.3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1.69%,超过历史8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9-3027685022.0040193058.00436168813.002025-09-2932431050.0038345866.00448676849.002025-09-2625739585.0029319769.00454591665.002025-09-2549731983.0033304994.00458171849.002025-09-2468355411.0050869803.00441744860.00融券方面,新恒汇9月30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0,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9-300.000.000.002025-09-290.000.000.002025-09-260.000.000.002025-09-250.000.000.002025-09-240.000.000.00综上,新恒汇当前两融余额4.36亿元,较昨日下滑2.79%,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9-30新恒汇-12508036.00436168813.002025-09-29新恒汇-5914816.00448676849.002025-09-26新恒汇-3580184.00454591665.002025-09-25新恒汇16426989.00458171849.002025-09-24新恒汇17485608.0044174486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9-30】 新恒汇:9月29日获融资买入3243.11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新恒汇9月29日获融资买入3243.11万元,当前融资余额4.4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1.86%,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9-2932431050.0038345866.00448676849.002025-09-2625739585.0029319769.00454591665.002025-09-2549731983.0033304994.00458171849.002025-09-2468355411.0050869803.00441744860.002025-09-2362218143.0068170698.00424259252.00融券方面,新恒汇9月29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0,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9-290.000.000.002025-09-260.000.000.002025-09-250.000.000.002025-09-240.000.000.002025-09-230.000.000.00综上,新恒汇当前两融余额4.49亿元,较昨日下滑1.30%,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9-29新恒汇-5914816.00448676849.002025-09-26新恒汇-3580184.00454591665.002025-09-25新恒汇16426989.00458171849.002025-09-24新恒汇17485608.00441744860.002025-09-23新恒汇-5952555.00424259252.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9-29】 新恒汇:9月26日获融资买入2573.96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新恒汇9月26日获融资买入2573.96万元,当前融资余额4.5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1.90%,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9-2625739585.0029319769.00454591665.002025-09-2549731983.0033304994.00458171849.002025-09-2468355411.0050869803.00441744860.002025-09-2362218143.0068170698.00424259252.002025-09-2245335668.0035323741.00430211807.00融券方面,新恒汇9月26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0,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9-260.000.000.002025-09-250.000.000.002025-09-240.000.000.002025-09-230.000.000.002025-09-220.000.000.00综上,新恒汇当前两融余额4.55亿元,较昨日下滑0.78%,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9-26新恒汇-3580184.00454591665.002025-09-25新恒汇16426989.00458171849.002025-09-24新恒汇17485608.00441744860.002025-09-23新恒汇-5952555.00424259252.002025-09-22新恒汇10011927.00430211807.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9-26】 新恒汇:选举职工代表董事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 9月26日晚间,新恒汇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9月26日召开了职工代表大会,经全体与会职工代表表决,选举于胜武先生为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 【2025-09-26】 新恒汇:公司的客户详情请关注招股书和公开披露内容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新恒汇9月2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的客户详情请关注招股书和公开披露内容。 【2025-09-26】 新恒汇:9月25日获融资买入4973.20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新恒汇9月25日获融资买入4973.20万元,当前融资余额4.58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1.81%,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9-2549731983.0033304994.00458171849.002025-09-2468355411.0050869803.00441744860.002025-09-2362218143.0068170698.00424259252.002025-09-2245335668.0035323741.00430211807.002025-09-1944731950.0052326313.00420199880.00融券方面,新恒汇9月25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0,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9-250.000.000.002025-09-240.000.000.002025-09-230.000.000.002025-09-220.000.000.002025-09-190.000.000.00综上,新恒汇当前两融余额4.58亿元,较昨日上升3.72%,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9-25新恒汇16426989.00458171849.002025-09-24新恒汇17485608.00441744860.002025-09-23新恒汇-5952555.00424259252.002025-09-22新恒汇10011927.00430211807.002025-09-19新恒汇-7594363.0042019988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9-25】 新恒汇:公司将加快实施高密度QFN/DFN封装材料产业化项目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9月25日讯,有投资者向新恒汇提问, 新恒汇公司董秘你好!AL算力芯片因为高功耗,高带宽,高集成度更需要蚀刻引线工艺,而传统冲压工艺无法满足顶级AL算力芯片的精度,密度和散热度,希望董秘不要用招股说明书上的一套介绍你们公司经营范围是什么来答,直接用是与否正面回答,如果AL算力芯片用蚀刻引线框架工艺是否会给新恒汇带来更多的机会。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蚀刻引线框架相较于冲压引线框架,在精度、灵活性、薄型化加工能力及表面质量上具有显著优势,可以轻松实现20-30μm甚至更小的线宽和线距,能够制造出极其精细的引线图案,广泛用于高密度封装、超薄、小型化的封装场景。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集成电路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封测市场也随之受益,蚀刻工艺在高端封装市场的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在集成电路国产化加速的背景下,公司将加快实施高密度QFN/DFN封装材料产业化项目,进一步提升产能和产品良率,做好客户的品质保障和产品交付与服务,争取更高市场份额。感谢您的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9-25】 新恒汇:9月24日获融资买入6835.54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新恒汇9月24日获融资买入6835.54万元,当前融资余额4.42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1.02%,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9-2468355411.0050869803.00441744860.002025-09-2362218143.0068170698.00424259252.002025-09-2245335668.0035323741.00430211807.002025-09-1944731950.0052326313.00420199880.002025-09-1859207578.0074452232.00427794243.00融券方面,新恒汇9月24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0,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9-240.000.000.002025-09-230.000.000.002025-09-220.000.000.002025-09-190.000.000.002025-09-180.000.000.00综上,新恒汇当前两融余额4.42亿元,较昨日上升4.12%,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9-24新恒汇17485608.00441744860.002025-09-23新恒汇-5952555.00424259252.002025-09-22新恒汇10011927.00430211807.002025-09-19新恒汇-7594363.00420199880.002025-09-18新恒汇-15244654.00427794243.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